一篇讀書故事450字
1. 一次讀書的經歷450字
記一次讀書的經歷
前蘇聯作家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毛主內席也容曾說:「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他們是我的榜樣,我把他們的話作為我的座右銘,激勵著我:讀書讀書讀書!
每天一放學回家,只要寫完作業,我就捧起我的「精神食糧」和他們對話……我聽安徒生講過《海的女兒》; 聽法布爾講《昆蟲記》; 聽講奧斯特洛夫斯基講《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寶貝,別看書了,該吃早飯了。」 唉,是媽媽在催我吃飯,我不情願的放下手裡的那本《分類作文》,慢慢地走向飯桌邊……吃過飯,我馬上回到自己的房間,繼續欣賞我的《分類作文》。不知不覺中我又跟作者進入了一個山莊的街頭……突然,我倆看見一位老奶奶正在艱難地收拾屋外的煤餅,由於年齡大了,又是用手搬運,速度很慢,我倆跑去幫忙。我們找來一個筐子抬煤餅,一次能抬十幾個,又快又省力。老奶奶激動地說:「謝謝你們好孩子……」我們忙說:「不用謝。」
「寶貝,又在和誰說話呀?」咦,誰的聲音?我環顧四周,發現媽媽在我身後,哪還有什麼老奶奶啊。媽媽的話把我從幻覺中拉了回來。
這就是我的一次有趣的讀書經歷。
2. 名人讀書的故事450個字左右
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是當國王還是讀書?
著名歷史學家麥考萊曾給一個小女孩寫信說,如果有人要我當最偉大的國王,一輩子住在宮殿里,有花園、佳餚、美酒、大馬車、華麗的衣服和成百的僕人,條件是不允許我讀書,那麼我決不當國王。
我寧願做一個窮人,住在藏書很多的閣樓里,也不願當一個不能讀書的國王。
王亞南睡三腳床
王亞南小時候胸有大志,酷愛讀書。
他在讀中學時,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為三腳床。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床去睡一覺後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結果他年年都取得優異的成績,被譽為班內的「三傑」之一。
他由於少年時勤奮刻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傑出的經濟學家
3. 作文 我的讀書故事 450字 就可以了
人,從幾歲開始,就上幼兒園,接著上小學、初中、初中、高中、大學…….然後工作。人生活的每一天當中,都離不開讀書。可以這么說,人的一生是在「書海」中度過的。知識就像海洋,我們需要不斷從中吸取營養,可見,讀書是多麼重要。我特別愛讀課外書。
在我們家裡,書櫃里、書桌上、茶幾上到處都是書,家裡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都能見到書的蹤影。書的品種也是五花八門。有工具書、英語書、文學作品、漫畫、網路全書等…….
我愛讀書的程度幾乎可用「費寢忘食」來形容。每天晚上睡覺前看會兒書早已成為我的習慣,只要不看書,我就睡不著,好像有道美味點心放在眼前,可就吃不到一樣,心裡癢癢。媽媽要求我每天晚上9:30分前必須睡覺。可有時候功課較多,我要到9:30分才能上床,就沒時間看書了,那怎麼辦呢?我自有辦法。我問媽媽:「我能不能看書啊?」她總會勉強地回答:「已經很晚了,明天還要早起上學,只准看5分鍾。」「看10分鍾吧?」 我跟媽媽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終於討來寶貴的10分鍾,於是我就樂顛顛的,飛一樣地「奔」到床上,看起書來。可是,總覺得時間過得太快,10分鍾一晃就過去了,媽媽過來催我睡覺,我正看得入迷,就死磨硬纏地求媽媽讓我看晚這一頁。等把這一頁看完後,我還會「得寸進尺」,繼續往後看。不等媽媽發出「最後通牒」,我決不罷休。我現在功課越來越忙,晚上能看書的時間越來越少,媽媽心疼我,想讓我早休息,我呢,不想放棄看書的樂趣,所以,和媽媽上演的「時間爭奪戰」越來越經常發生。
我在家裡連上廁所也要看書,可笑的是,每次我不是只帶一本書,而是要搬上一摞書,實際上我也只能看一本。我覺得,在這段時間里,我可以心安理得地、好好地享受我的書籍,誰也管不著我,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喜歡的書統統帶上。有時為了多看一會兒,我會在馬桶上坐好長時間。媽媽見我老不出來,就忍不住過來喊我,開玩笑地說:「你到圖書管去了?」她還提醒我說:「坐時間長了會坐出毛病來的!」看我這個樣子,不知道是該表揚我還是該批評我了。
很多同學看書,往往只看一遍,還沒深刻理解,就把書扔到一邊了。我覺得,讀書就象吃飯,要嚼慢咽,充分吸收裡面的精華,我一本書起碼要看兩遍。我最喜歡黃蓓佳阿姨的〈我要做個好孩子〉和黃倩阿姨的〈紫鳶鳥〉,這兩本書我都不知道看了幾遍了,都能倒背如流了。
看書有許多好處,可以擴大知識面,鍛煉思考能力,積累佳詞佳句,在寫作文時,就能做到文思如泉,筆走如飛。我就是這樣一個愛看書的女孩,成天與書為伴,不僅學到了知識,也從中享受到許多樂趣。
4. 讀書中發生的故事作文450字以上
每當我看見書櫃里那一本本的書籍時,心裡不禁激起一陣喜悅,可你知道嗎?我曾經一點兒也不喜歡看書。
記得那年,媽媽捧著一疊厚厚的書,走到我身邊笑眯眯地說:「今天我幫你買了幾本書,兩個星期內看完三本書好嗎?」
「不好!」我不假思索地說。
「為什麼不好!你看看隔壁的蘭兒,兩個書櫃塞滿了書,可你的書呢?只給你半個書櫃都都嫌大。」媽媽放下書,皺起眉頭,氣呼呼地說。
「那好吧!」我口是心非地說。
媽媽聽了點點頭便走開了,我見了心裡一邊想讀課外書好嗎?一邊把書放到了一邊。
兩個星期後,媽媽再一次走到身邊,輕輕地說:「三本書看完了嗎?」
聽了這話,我才知夢初醒,心想:怎麼辦?我一本書都沒有讀,這回要被罵了。
媽媽見我板著一張臉,心平氣和地說:「是不是沒看完呀!沒關系,再看一個星期吧!」媽媽拍拍我的腦袋,走開了。
我見媽媽那和藹可親的笑容臉紅了,自言自語道:「我不能讓媽媽失望了。」說著便拿出了《夏洛的網》看了起來,過了10分鍾,我竟然被這眼花繚亂的字眼迷住了,我會因為夏洛嘔心瀝血地為威爾伯織網而感到……
我們可以一日不吃飯,一日不睡覺,卻不可以一日不讀書,所以讓我們「好讀書,讀好書吧!」
5. 名人瑪妮雅的讀書故事450字10篇
幾十年前,波蘭有個叫瑪妮雅的小姑娘,學習非常專心。不管周圍怎麼吵鬧,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瑪妮雅長大以後,成為一個偉大的的科學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6. 寫一件小時候的讀書經歷。450字。不要亂說哦!
幼時熱愛各種小人書,特別是童話和歷史故事。也不明白為什麼愛看,可能是幼時就瘦小,跳皮筋跳房子打沙包樣樣不通,永遠都是當「燒鍋」(就是技巧力量太差,只能給人家當陪練,不列入正式編制,跳過了不算數,輸了就要馬上下場的那種),也可能是由於圖畫對孩子來說具有吸引力吧。但那時家境不富裕,父母工資微薄,要供養三個孩子吃飯上學(哥哥,我和妹妹),姥姥也和我們同住,自然買不起自己的小人書。胡同里有個男同學姓董,家裡有無數好看的小人書,所以常常不顧「男女之嫌」跑到他家借書看。董同學本人倒還算熱情,但董同學的奶奶癱瘓在床,脾氣古怪,常常臉色陰沉,無端大聲呵斥,而且他的母親也總是拉長了臉。現在想想,也能理解,一個家庭主婦上有老下有小,每天辛苦工作回家,家裡沙方上永遠坐著一群小孩子邊嬉耍邊把自家的書箱翻得亂七八糟,自然是不愉快的。所以每每去借書蹭書總是戰戰兢兢。為了壯膽常常幾個同伴一同去看書玩耍,常常待到日落黃昏,人家飯菜上桌,各家父母來喚才肯回家。總歸看「小書」存在不務正業荒廢學業的危險,也因此常常被父母教訓。
夏季學校門口有小人書攤,在幾棵大榆樹下,小人書有新有舊,分門別類整齊擺在木板子上面,書上面壓一根根粗鐵絲,新書的部分往往還罩上塑料布,書攤四周樹蔭下是給讀者的板凳。板凳上坐的多半是放了學的孩子,偶爾也有些無事的大人。書根據新舊程度、薄厚程度和流行程度不等,閱讀的價格是不一樣的,最便宜的幾分錢一本,最貴的幾毛錢一本,也有簇新的套書要上一元錢的「天價」。放學早的夏日午後,能坐在小板凳上看一本小人書總是令人期待的事。不過對我來說能省出幾毛錢來看一本書也是很難得的,每每要有些親戚來訪塞時給我的零花錢或者平時攢下的冰棍兒錢才能實現這樣的願望。那時候看的小人書的內容大多已經記不清了,往往是什麼西遊記故事、三國演義故事和草原小英雄、葫蘆娃、阿童木之類的。後來遇到老公,驚喜的知道,他一直留著一箱小時候的小人書,婚後終於將他的個人財產變成了夫妻共同財產,也總算圓了幼時的心願。
到了小學高年級,對小人書的熱愛慢慢淡了,文字開始超越了白描圖畫產生了更大的吸引力。開始喜歡童話,最愛格林、安徒生和葉聖陶,有幾本在當時算是裝幀精美的童話,成為我的寶貝,也常常借給同學們看。想來童話雖合童心,但多少對於我散漫而愛幻想的思維產生了影響,導至現在常常覺得不能適應法律嚴謹的理性思維。除了這些,《岳飛傳》、《呼家將》、《楊家將》是很愛的,老爸也愛,父女倆經常要經過一番爭論安排讀書的優先順序,上下冊的《岳飛傳》就是和老爸搶著看完的。我放學早的話就可以搶到上冊,老爸只好先看下冊。腦子里有了些精忠報國之類的傳統概念,為岳飛充滿智慧而又悲情的人生深深吸引,為楊門女將的巾幗豪氣所折服,也喜歡那些牛皋和寇老心兒式的有趣人物。
那時接觸的雜志最多是《小學生作文選》,幾乎每個孩子都有一本,老師都按照雜志里的範文教學,有一次,爸爸非常認真地給我講解一篇《我第一次包餃子》的作文,讓我印象深刻。現在想想那個作文也不過是把包餃子的經歷流水帳一樣的寫出來,實在沒什麼特別,距離現在孩子的先鋒作文,在思想性和文字上都差得不是一點半點。最愛看的還是《故事會》和《少年文藝》,很多短小故事情節曲折,尤其是警察破案的故事,很是有趣。老爸愛電影,訂了《大眾電影》,我所以常常為裡面的劉曉慶、姜黎黎、張愉的美人照所吸引,很多電影並沒有看過,但已了解了故事情節,對裡面的劇照已是印象深刻。那時生活安靜,老爸也有閑情讀書,一次發了工資在新華書店花去大半,母親也並未抱怨,想來也是很不容易的事了。
我的初中時代(80年代)是瓊瑤和武俠小說的年代,女孩看瓊瑤,男孩看金庸古龍梁羽生。瓊瑤看了一些,武俠幾乎沒怎麼讀過。雖說老爸對我看課外書這事是不大在意的,但卻非常反對讀這些書,他的理由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這些書還不是什麼入流的文學,要是好書怎麼他學的《現當代中國文學》里沒有介紹呢?不過現在金庸都是各種名牌大學的教授了,武俠文學也登上了大雅之堂,如果那時候就有這樣的評價,恐怕老爸也不會如此反對了。
我的讀書經歷在初中畢業的暑假開始改變,我擁有了一個市圖書館的借書證,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如此眾多(現在看來不是很多)的「閑書」中做自己的選擇。當時還不知道三毛,只是誤打誤撞,在借書卡片上發現了一本叫做《萬水千山走遍》的游記,就借回來讀,當時還是趴在由媽媽的縫紉機改的書桌上讀完的,從此三毛成了我的精神偶像。《哭泣的駱駝》、《撒哈拉故事》《夢里落花之多少》,那自由的天空、自由的生活、自由的心靈啊,不知道比我終日困守的書桌新鮮多少倍!然後是席慕蓉的詩,那麼飄逸、優雅和柔美。
7. 讀書經歷作文450字
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名言,我覺得特別有道理。只有書讀得多了,文章才能寫得好。
像小苗吸收豐富的營養,像小寶寶吸取香甜的奶水。讀書,不僅豐富了我的知識,還讓我長了見識。所以,我特別喜歡看書。
我最早得讀物是一種俗稱「撕不爛」的口袋書。它的外形十分小巧,可以裝進口袋裡。說是口袋書,其實就是被串成一大疊的塑料卡片。一個很大的圖,下面只有注音的一到兩個字。比如:蘋果、蝴蝶、蟲等等。我的第一本書是媽媽抱著剛剛2、3歲的我去北京華聯買的。回去後,我一遍一遍的看那些好看的圖片,至於下面的字,看了也不太懂,但也給小小的我留下了印象。當時,媽媽為了讓我可以畫畫圖,寫寫一、二、三這種簡單的字,還給我買了一支熒光筆。結果,那本口袋書被我畫的亂七八糟。還好那書不怕水,當時,媽媽不知洗了多少次。但每次剛剛洗過之後,就又被我畫亂了。
漸漸地,我長大了,像「撕不爛」這種口袋書已經太過幼稚了,我又喜歡上了故事書。
那時我已經上幼兒園大班了,像童話、小故事這樣的書才是我的最愛。我常常為小白兔而傷心,又因壞蛋的出現而害怕,擔心。我常常想:要是故事中沒有壞人該多好,那人們就會過上幸福的生活,王子也不會為保護大家而犧牲,小美人魚也不會變成泡沫。但那樣的故事是不是又太無趣了呢。我常常因為故事中人物的遭遇而牽腸掛肚,如果不讓我讀完一本書就睡覺的話,那我一定睡不著,就算睡著了,夢里也會是故事中得情節。
到了小學,故事書已經不能使我滿足了,我又發現了新的寶藏—名著。
8. 我讀書的故事450字
讀書抄對我來說是最高興的事了。每襲過一段時間,父母都會給我買一些書,我從書學到了不少的知識,可我讀書常常惹出一些小麻煩。
為什麼呢?那就是因為我讀書太專心了。有一次,我正在電腦上看《魯濱遜漂流記》,正看得津津有味,完全被書中的情節吸引了。正在感嘆主人公魯濱遜經歷之神奇,為他的命運而擔憂。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了媽媽的呼喚,原來媽媽叫我幫她買一包鹽。「沒問題,我馬上就去。」從媽媽手裡接過錢,我大步跨出屋門。走在路上,腦海里想的是關於魯濱遜的故事。還嘗試著把故事編下去呢!就這樣邊走邊想,也不知什麼過了多久,我買好東西回到家裡。媽媽卻非常不滿,原來我買回來的是糖。害得我不知如何是好,突然靈機一動,我說:反正家裡的糖也快用完了,遲早也是要買的。我再去一趟,保證不會買錯就是了。」「那好吧,不要再買錯了。快去快回。」媽媽很不耐煩地說。這一次我買了鹽,看了又看,生怕買錯了。害得周圍的人都用一種特別的眼神看著我。不過還好,這次總算買對了。
像這樣的小麻煩還是經常有的,盡管這樣我還是非常喜歡看書。因為那是我最高興的事了。
9. 我的讀書故事450字以上
從兒時的《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海的女兒》、《阿拉丁神燈》……這些童話故事中長大的我,從小就跟圖書有了不解之緣。書籍給我帶來了快樂,帶來了知識,它的一步步渲染,使我茁壯成長。
說這讀書改變我的生活,這點還真不假,從兒時的聽書、背書,再到漸漸大了的學書、迷書,直至最後的品書、愛書,無不有一處沒有顯示出我對書籍的漸漸認識與理解,以及書籍對我的影響與幫助。
小時侯,在外婆的臂彎里聽故事,也就是聽書,在那時,女媧補天、盤古開天闢地的種種神話傳說,小貓釣魚、小馬過河的兒童故事就在我的腦海里深深地紮根了;
漸漸大了,外公教我學唐詩、兒歌,伴著鄉間小路邊鳥兒的啼轉,小蟲子的琴聲,唐詩、兒歌也背得極有吟哦聲,拉著外公飽經風霜的大手,蹦蹦跳跳的,每背出一首就興高采烈;
上幼兒園了,哪一位小朋友手中有一本書,都會被我們當成稀奇事,爭著搶著一定要瞧上一眼不可。當時的我只是跟著湊熱鬧,注重書上的圖畫,對那些真正有意思的黑方塊,視而不見;
上小學了,老師發下一本本嶄新的課本,上面鮮活的圖畫,還有那神秘的漢字,都引起了我的無限興趣。把課本一本本疊整齊,小心翼翼地包好書皮,站在書旁欣喜若狂。
中年級的時候,教室里有了圖書角,老師要求每一位同學都要帶一本書跟大家分享。對於我來說,把書拿來是一種快樂,書被同學不小心撕破了,心如刀割,小心地「包紮」;
搬家了,爸爸那堆積如山的書讓我驚得睜大了眼睛,那麼多的書,讓我知道了爸爸淵博的知識是從哪兒來的了。「呵,原來讀書要廣!」
高年級了,已經知道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也明白了「書是全人類的營養品」,逐漸啊,開始迷起書來。
五年級時迷上了《哈利.波特》,裡面生動、緊張的情節引人入勝,結果,整整有三四厘米高的書讓我反反復復看了三遍!你可能會問,怎麼不再看第四遍了呢?原來啊,我爸爸已經觀察我好長時間了。他那一天嚴肅地走到了我的跟前,說:「孫小童,你這幾天都在看什麼書啊?」「《哈利.波特》。」「你看幾遍了?」我說不出話來了。因為看這本書花了我很長的時間。接下來,爸爸就開始好好教育我了:「不是說不讓你看書,只是像《哈利.波特》這種書是故事情節書,裡面有益的東西不多,反復看是沒有多大好處的。你現在這個時期,是記憶力最好的階段,應該多看看名家名篇,多背背格言警句,這樣,才會對你有幫助!」
爸爸的那一番話讓我收益匪淺哪。從那以後,我不再關注故事情節了,我注意更多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寫作手法。
爸爸在我的每一個生日中都會送我好多書,其中有歷史書,也有做人的書,還有種種名著,我想,他給我這么多書的目的就是,希望我能健康成長,作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讀書不為了別的,就為了讓你成為一個知書達理、有氣質、有修養的人。書中的知識是無限的,書的海洋是無垠的,我們要學的還有很多很多,我們要讀的也還有很多很多……
從兒時的《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海的女兒》、《阿拉丁神燈》……這些童話故事中長大的我,從小就跟圖書有了不解之緣。書籍給我帶來了快樂,帶來了知識,它的一步步渲染,使我茁壯成長。
說這讀書改變我的生活,這點還真不假,從兒時的聽書、背書,再到漸漸大了的學書、迷書,直至最後的品書、愛書,無不有一處沒有顯示出我對書籍的漸漸認識與理解,以及書籍對我的影響與幫助。
小時侯,在外婆的臂彎里聽故事,也就是聽書,在那時,女媧補天、盤古開天闢地的種種神話傳說,小貓釣魚、小馬過河的兒童故事就在我的腦海里深深地紮根了;
漸漸大了,外公教我學唐詩、兒歌,伴著鄉間小路邊鳥兒的啼轉,小蟲子的琴聲,唐詩、兒歌也背得極有吟哦聲,拉著外公飽經風霜的大手,蹦蹦跳跳的,每背出一首就興高采烈;
上幼兒園了,哪一位小朋友手中有一本書,都會被我們當成稀奇事,爭著搶著一定要瞧上一眼不可。當時的我只是跟著湊熱鬧,注重書上的圖畫,對那些真正有意思的黑方塊,視而不見;
上小學了,老師發下一本本嶄新的課本,上面鮮活的圖畫,還有那神秘的漢字,都引起了我的無限興趣。把課本一本本疊整齊,小心翼翼地包好書皮,站在書旁欣喜若狂。
中年級的時候,教室里有了圖書角,老師要求每一位同學都要帶一本書跟大家分享。對於我來說,把書拿來是一種快樂,書被同學不小心撕破了,心如刀割,小心地「包紮」;
搬家了,爸爸那堆積如山的書讓我驚得睜大了眼睛,那麼多的書,讓我知道了爸爸淵博的知識是從哪兒來的了。「呵,原來讀書要廣!」
高年級了,已經知道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也明白了「書是全人類的營養品」,逐漸啊,開始迷起書來。
五年級時迷上了《哈利.波特》,裡面生動、緊張的情節引人入勝,結果,整整有三四厘米高的書讓我反反復復看了三遍!你可能會問,怎麼不再看第四遍了呢?原來啊,我爸爸已經觀察我好長時間了。他那一天嚴肅地走到了我的跟前,說:「孫小童,你這幾天都在看什麼書啊?」「《哈利.波特》。」「你看幾遍了?」我說不出話來了。因為看這本書花了我很長的時間。接下來,爸爸就開始好好教育我了:「不是說不讓你看書,只是像《哈利.波特》這種書是故事情節書,裡面有益的東西不多,反復看是沒有多大好處的。你現在這個時期,是記憶力最好的階段,應該多看看名家名篇,多背背格言警句,這樣,才會對你有幫助!」
爸爸的那一番話讓我收益匪淺哪。從那以後,我不再關注故事情節了,我注意更多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寫作手法。
爸爸在我的每一個生日中都會送我好多書,其中有歷史書,也有做人的書,還有種種名著,我想,他給我這么多書的目的就是,希望我能健康成長,作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的讀書生活是快樂的,是充實的,在讀書時,我會為書中的主人公而優傷,會為他而興奮不已。
在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時,我不禁想到:」海倫.凱樂自幼失明,但她頑強拼搏,開創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心裡充滿了陽光。而我們呢?我們雖然有著明亮的雙眼,卻缺少了她的那份執著。她不怕困難,克服了自身的殘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現在的孩子們從小就被家人寵著,嬌生慣養,哪裡有她那堅強的意志?現在的年輕人啊,真應該學海倫.凱勒這無畏的精神啊!
在讀《海地兩萬里》時,我覺得文中的主人公阿龍納斯很值得我們學習時,他與同伴被囚禁在潛水艇上,卻非常冷靜,鎮定的對待一切事情,要是換了我,我早就慌了。我非常佩服文章的作者______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他能有如此的想像力,哪能令人不為之驚嘆呢?
在讀《綠野仙蹤》時,小姑娘多羅茜被一陣龍卷風刮到了遠離家鄉的地方,這真讓我替她高興。
每一本書都有一個獨特的故事,每一本書,都能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多讀書吧!讀書會讓你收益終身
10. 關於自己讀書的故事 450字
從記事起,我就喜歡媽媽給我講故事;上學了,我喜歡自己讀書。在成長的過程中,我無時無刻不在接受著書籍給予我的力量。
小時候,每晚睡覺前,媽媽就讀《格林童話》給我聽,只有聽到書中的主人翁的故事才睡得著。因此,我童年的夢里,常常走進《格林童話》世界中,經歷著驚險刺激的場面,感動著幸福美滿的生活,體會著悲傷命運的結局,如同自己身臨其境,有的時候,會為悲慘的情節而流淚,也會為壞蛋們得到應有的懲罰而興奮。《格林童話》算是影響我的的第一本書。把我帶到了書籍的海洋。
古人雲:"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的確深有體會。讀朱自清先生寫的散文《荷塘月色》,那優雅、朦朧、幽靜之美深深地感染著我,那時的心情就如同作者筆下所寫的:"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很神往有自己的荷塘一角,在放下白天的學習之後,能夠有一個獨處的地方。
讀世界經典名著《魂斷藍橋》中芭蕾舞女演員瑪亞和高級軍官在戰亂時期的愛情故事,讀《紅樓夢》中賈寶玉和林黛玉在封建社會的桎梏下委婉曲折的愛情故事……主人公凄慘,傷感的愛情悲劇總是讓我耿耿於懷,感嘆造化弄人,為每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所感動。
讀海倫凱勒在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自強不息的奮斗的故事,讓我懂得不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首先要戰勝自我,只要堅持不懈的努力,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實現不了的事情。
文學書籍給了我豐富的感情;地理書籍帶我翻山越嶺到達了世界各地,體驗著風格迥異的風土人情;歷史書籍帶我穿越了時光的隧道,經歷了戰爭與和平的變遷,縱觀人類不斷進步發展的歷史過程;哲學書籍讓我變得聰明,擁有智慧,為哲學家們深邃的洞察力和偉大的智慧所折服。讀書讓我從中獲知,讓我從無知變得有知。這就是讀書的最大好處吧!
如果把知識比喻成一座寶藏,那麼讀書便是通往這座寶藏的路線圖。在無窮無盡的書籍中,我將繼續讀書的故事,體會讀書的樂趣,積累前人智慧,收獲知識帶給我的財富。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