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葉挺革命故事作文500字

葉挺革命故事作文500字

發布時間: 2020-11-21 08:09:56

❶ 關於革命英雄故事的作文500字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出生於察哈爾省(今河北省)懷來縣南山堡的貧苦農民家庭,7歲時上過幾天學堂,後因家貧而輟學。抗戰爆發後,他的家鄉成了抗日游擊區,他13歲時就曾掩護過八路軍幹部,當上了兒童團團長。年少的董存瑞機靈聰明,很有骨氣,被稱為「南山堡的王二小」。

1945年春,董存瑞參加了當地抗日自衛隊,同年7月參加了八路軍。1946年4月初,在察北重鎮獨石口遭遇戰中,他機智地奪下敵人的一挺機槍而被記大功一次,被部隊授予勇敢獎章。

1947年初的長安嶺狙擊戰,他在班長犧牲、副班長重傷的情況下,挺身而出自任班長,如期完成了狙擊任務,又立大功一次。至犧牲前,他共立大功3次、小功4次,榮獲3枚勇敢獎章和一枚毛澤東勛章。

1947年3月,在平北整訓期間,董存瑞入了黨。毛澤東提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號召後,各戰略區的部隊紛紛練習城市攻堅戰。

當年解放軍沒有飛機,也缺少坦克,攻堅主要靠有限的炮兵和步兵實施爆破。董存瑞帶領的班被師、團領導譽為「董存瑞練兵模範班」,他本人也被授予「模範爆破手」的稱號。

■隆化戰鬥打響前,在比武中奪得 「爆破元帥」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 決心:「我就是死後化成泥土,也要 填到隆化中學的外壕里去」

1948年5月初,董存瑞所在部隊參加冀熱察戰役。隆化縣城是熱河省會承德的拱衛,敵人事先在這里修築了大量碉堡,有些特殊構築的暗堡還被稱為「模範工事」。

1948年5月25日,進攻隆化縣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的6連負責拔除敵人核心陣地——隆化中學。臨出發前,身為爆破組組長、在比武中奪得「爆破元帥」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決心:「我就是死後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學的外壕里去,讓大家踩著我們把隆化拿下來!」他帶領戰友接連炸毀了敵人3個炮樓5個地堡。打開隆化中學東北角的外圍工事之後,敵人隱藏在圍牆外干河道上橋形暗堡的機槍突然開火,部隊遭受嚴重傷亡,突擊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戰友又一個個在中途倒下。

面對敵碉堡的兇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請戰,在戰友的掩護下沖到橋底。此時,他的左腿被敵人的機槍打斷,暗堡的底部離乾涸的河床還有段高度,河道兩側護堤陡滑,他兩次安放的炸葯因沒有木托都滑了下來。此時,沖鋒號已經吹響,拖延一分鍾就會有更多的戰友犧牲。董存瑞毅然用身體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了導火索。隨著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敵人的橋形暗堡被炸毀,紅旗插進了隆化中學。董存瑞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為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道路,犧牲時年

❷ 葉挺將軍英勇的抗戰故事300字快!!!!!!!!!!!!

1937年全國抗戰爆發後,葉挺擁護國共合作團結抗日,積極參與將南方8省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出任軍長。

1937年10月應召赴延安會見毛澤東,表示完全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決抗戰到底。在新四軍任職期間,他與項英等領導人指揮部隊轉戰華中敵後,開展游擊戰爭,創建抗日根據地。

針對國民黨限制新四軍發展的方針,他在編制、經費、防區等方面,與國民黨有關當局進行了許多交涉和斗爭。

他還利用自己的影響,開展抗日統一戰線工作,向愛國人士、海外華僑、國際友人和國民黨內的朋友等,募集物資、槍支、款項,並動員一批學者、故舊、親屬參加新四軍,壯大抗日力量。

(2)葉挺革命故事作文500字擴展閱讀:

1941年1月4日,葉挺奉蔣介石之命,率新四軍軍部及直屬作戰部隊9000餘人北移。

6日拂曉,茂林東南的丕嶺山腳下,新四軍前鋒老3團與國民黨第40師交火,打響了皖南事變第一槍。

頑軍即將合圍,葉挺主張不惜代價攻剋星潭,「現在我們陷入了重重包圍,不打一場惡仗不花一些代價,是沖不出包圍圈的。時間就是勝利。不能總是猶豫不定,總是沒有決心。」

9日,部隊被困大山中,項英帶著新四軍重要幹部及隨從人員,鑽進山溝打游擊去了。葉挺於敗軍之際擔起指揮重任。10日拂曉,軍指揮所退到茂林石井坑,9000餘人的隊伍已被打散,葉挺身邊僅剩20餘人。

戰局瞬息萬變,幾個小時後新四軍失散部隊源源不斷地向石井坑匯集,整編後竟有5000多人。葉挺致電中共中央,石井坑可守一個星期,請中央不惜以全面破裂威脅,要國民黨撤圍讓路,否則將全軍覆沒。

為鼓舞士氣,葉挺起草了一個告全體指戰員書,要「大家拼,大家死,抱著必死的決心,採取決死陣地戰,創造第二個黃花崗,創造共產黨人的輝煌」。

絕境中葉挺下令:「葉挺如果臨陣走,槍在你們手。」在給中央的電文中,屢屢提及的「堅決打到最後一人一槍」「死守硬拼到最後一人」。

石井坑守備戰是葉挺的最後一戰,雙方激戰三天三夜,僅東流山陣地就失守過三次,又兩次反攻奪回,但終究沒能挽狂瀾於既倒。

在與國民黨軍交涉時遭扣押,被監禁5年零2個月。面對蔣介石等的威逼利誘,他嚴詞拒絕,堅貞不屈。

抗戰勝利後,經中共中央營救,於1946年3月4日獲釋,次日即致電中共中央,申請重新入黨,黨中央復電接納他為中共黨員。4月8日,由重慶赴延安途中飛機失事遇難,時年50歲。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葉挺:在烈火中永生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先輩的戰場:回憶父親葉挺的抗戰歲月

❸ 革命戰士作文500字

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

無意間翻開了妹妹的語文書,《小蘿卜頭》這篇文章把我又一次帶到了那個戰亂的年代。當時日本鬼子想要侵佔中國,但是我國人民團結一心,在毛主席的領導下,經過8年的抗日戰爭,日本終於舉起了白旗。雖然日寇被趕了出去,但是國內依然是戰火連天,人們不能正常的生活、生產,向小蘿卜頭這樣只有9歲的孩子卻在新中國成立的前夜,也被反動派所害。小蘿卜頭,他是一個多麼好的孩子,愛學習,從小就有很強的愛國精神。假如他沒有出生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而是出生在和平年代,他一定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更不會在9歲時就停止了心跳,離開人世。
我們仔細想一想:我們現在的生活衣食無憂是多少萬人用智慧和鮮血換來的。他們為了我們能夠生活的更好,不惜用胸膛堵住了槍眼,用手舉著炸葯包,寧可在火里燒死,也不叫一聲。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和珍惜嗎?
現在我們的國家已經擺脫了貧窮,人人都能安居樂業了。向小蘿卜頭那般大的孩子在學校里有良好的教育條件,能夠認真學習,在家裡有父母和長輩們的疼愛和呵護。每天不用忍受監獄的那些痛苦,可以自由自在的學習和玩耍。我們也不用在為了衣食所憂,在也不用害怕會在九歲就失去性命。如今我們如此幸福、快樂的生活難道不應該珍惜嗎?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是不是更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珍惜時間,抓緊時間,好好學習不忘國恥,努力奮斗,為了祖國輝煌的明天貢獻我們自己的力量,讓我們的子孫生活的更幸福,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和諧,更美好。

❹ 抗日英雄事跡故事500字左右

革命先烈趙一曼的英雄事跡。

在1935年11月,趙一曼率領的部隊被日偽軍包圍,她要團長帶隊突圍,自己擔任掩護,左手手腕中彈負傷。她在村裡隱蔽養傷被敵人發現,奮起迎戰時左大腿骨被子彈打穿,因流血過多昏迷而被捕。

她被押到哈爾濱偽濱江省警務廳受刑後幾度昏迷,仍堅貞不屈。她生命垂危時,日寇擔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進哈爾濱市立第一醫院監視治療。

負責看守她的偽滿警察董憲勛和醫院女護士韓勇義,都為她的英勇所感動,又聽她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於是決心參加抗聯隊伍。在二人幫助下,她於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爾濱,朝抗日游擊區的方向走。

偽騎警隊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們乘坐的馬車,趙一曼再次被捕。敵人反復折磨了她一個月,她只是怒斥敵人:「你們可以讓整個村莊變成瓦礫,可以把人剁成爛泥,可是你們消滅不了*員的信仰!」

趙一曼負傷被捕解到哈爾濱後,日寇和偽滿的警察頭目立即對她進行審訊。此時,她傷口不斷流出的鮮血濕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絕地痛斥日寇侵佔中國東北的暴行。

負責審訊的日本特務惱羞成怒,竟用竹簽從她的指甲縫中釘進去,用鞭子狠戳趙一曼的傷口,使她幾次昏死過去。

日寇將她送到醫院,傷勢剛好一點,日寇又在病床前審問,趙一曼依然堅不吐實,日寇拳打腳踢,她的傷口再度破裂,又昏迷過去。醫護人員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對她產生了敬佩。

(4)葉挺革命故事作文500字擴展閱讀:

趙一曼畢業於黃埔軍校,屬於該校唯一的一批女學員。1927年初,黃埔軍校的分校開始在全國的一些大中城市招收學員,並決定開始招收女學員。招收女學員的消息在當時的一些報紙刊登後,各地女青年報名相當踴躍。

最後經過嚴格的審查,只錄取183人組成了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女子學員隊。加上由湖南學兵團並入的30名女生,女生隊總數為213人。這些女學員分別來自全國各地,但以湖南、湖北和四川人居多。她們當中有的是在校大學生,也有相當一部分是中學生。

女學員中未婚者占絕大多數,但也有少數已婚者,還有的已經當了媽媽,有的還纏過足。從出身、年齡、文化程度、政治面貌來看,大都參差不齊,基本上是「愛國有心,知識不足」。其當時當兵的動機大多是為了脫離封建家庭的壓迫,找尋新出路。

1927年7月,汪精衛步蔣介石後塵,公開發表聲明反共,一些進步的領導人脫離武漢政府。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決定提前結業,每個學員發一張黃埔軍校第6期的畢業證書。

213名女學員除極個別學員被送到蘇聯學習外,大部分都被分到葉挺和張發奎的部隊,也有不少人回到家鄉,有的從事地下工作,有的後來又輾轉找到了革命隊伍,也有的消極落伍了。

但黃埔軍校也涌現出了趙一曼、胡蘭畦、謝冰瑩、宋綺雲、胡筠、曾憲植、黃傑、張瑞華、危拱之等一大批巾幗英雄。

❺ 我要關於葉挺為祖國做出貢獻的故事,500字左右!!!要快!!

囚歌 囚歌①
作者:葉挺 提名時:六面碰壁居士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
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
——爬出來吧,給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
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
得到永生!
葉挺(1896~1946年),原名為詢,字希夷,廣東惠陽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之一。毛澤東曾當面稱他是「共產黨第一任總司令,人民軍隊的戰史要從你寫起」。他開創人民軍隊之路的功績以及崇高的氣節,將永世流芳。1924年赴蘇聯東方勞動大學與軍事學校學習。1925年回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曾任國民革命軍獨立團團長、二十四師師長、十一軍軍長。1927年先後參加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抗戰時任新四軍軍長。1941年皖南事變時被國民黨非法逮捕,先後被囚於江西上饒,湖北恩施,廣西桂林等地,最後移禁於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集中營。1946年3月4日,由於中共中央的堅決要求,始獲自由。出獄後即電中共中央請求加入中國共產黨,於3月7日經中共中央批准。4月8日自重慶飛返延安,途中因飛機失事遇難。
----------------------------
1896年9月10日(清光緒二十二年八月初四)生於廣東省惠陽縣周田村。先後畢業於廣東陸軍小學堂、武昌陸軍第二預備學校和保定軍官學校。
1919年初投身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在粵軍中任支隊副官,同年加入中國國民黨。
1921年任孫中山陸海軍大元帥府警衛團第二營營長。次年6月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叛變時奉命守衛總統府前院,掩護孫夫人宋慶齡脫險。
1924年赴蘇聯,入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和紅軍學校中國班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2月轉入中國共產黨。
1925年回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曾任國民革命軍獨立團團長、二十四師師長、十一軍軍長。
1926年,在北伐戰爭中率獨立團為先遣隊討伐軍閥吳佩孚,在湖北汀泗橋和賀勝橋等戰役中屢建戰功,被譽為「北伐名將」。北伐軍佔領武漢後,升任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師長。
1927年8月參加領導南昌起義,後任前敵總指揮兼第十一軍軍長。同年12月參加領導廣州起義,任起義軍工農紅軍總司令。在中國革命的轉變關頭,為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和創建人民軍隊作出了重要貢獻。廣州起義失敗後,因受到中共廣東省委領導的責難和共產國際某些人的冷遇而消沉,與黨脫離關系,流亡歐洲,後到澳門隱居。
1933年11月到福州幫助蔡廷鍇、蔣光鼐等人在「福建事變」後成立的「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
1934年在香港加入了李濟深、陳銘樞等組織的以抗日為主旨的中華民族革命同盟。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出任新四軍軍長,指揮部隊挺進華中敵後,開展游擊戰爭。
1939年5月,穿越日軍封鎖線,北渡長江,在皖中主持成立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指揮部隊挺進皖東敵後,在津浦路東西兩側建立抗日根據地。1940年10月初,日軍五千餘人在空軍配合下進犯皖南涇縣雲嶺新四軍軍部,他指揮軍直屬隊頑強苦戰,斃傷日軍數百人,將敵擊退。
1941年1月皖南事變中被國民黨扣押,身陷囹圄,堅貞不屈,曾作《囚歌》明志。抗日戰爭勝利後,經中共中央向國民黨多次交涉沒.
1946年3月4日,在多方面的努力下,葉挺獲釋,第二天,他就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很快就得到了批准。葉挺參加了國共談判三人軍事會議。4月8日,他後乘飛機由重慶回延安,飛機在山西興縣黑茶山失事,不幸遇難,同機遇難的還有王若飛、博古、鄧發以及葉挺的妻子李秀文、五女兒楊眉和幼子阿九。
噩耗傳出後,毛澤東在《解放日報》上發表悼詞說:「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朱德提詞:「為全國人民和平民主團結而犧牲。」周恩來寫了《「四八」烈士永垂不朽》的悼念文章。
[講解]:
葉挺將軍這首《囚歌》,原詩以「六面碰壁居士」落款,這正是他當時處境的形象寫照。皖南事變後,時任新四軍軍長的葉挺將軍,遭到國民黨當局長期的無理拘押。寫作此詩時,他被囚禁於重慶郊區的紅爐廠,此處專門關押高級政治犯,是臭名昭著的中美技術合作所的「禁地」。
《囚歌》一詩濃縮著葉挺將軍牢獄生涯的深切體驗,是他對於生命、自由和尊嚴之辯證關系的悲壯思考,每一句都具有厚重的份量。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囚歌》的開始,葉挺將軍以形象的語言,把囚禁在牢獄里的受難者的自由與尊嚴相分離的景況直陳出來。一方面,反動當局絕對不允許被囚者以自由之身保有人的節操和尊嚴;另一方面,他們又千方百計誘惑受難者以尊嚴的喪失換取行動的開闊空間。隨後的「爬出來吧,給你自由」這廖廖八個字,把法西斯分子的驕狂、陰險、猙獰的嘴臉活脫脫地勾畫了出來。然而,革命者所渴求的自由從來就不以屈尊為代價,更不會以奴顏婢膝去換得所謂的「自由」。士可殺不可辱,這早已是自古以來志士仁人們律已的法則。「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詩人高傲地拒絕著反動派的誘惑。自由誠可貴,然而,失去了尊嚴的自由,又怎能俯就?被囚的勇士依舊是勇士,而自由的畜牲,永遠是畜牲。自由的精靈被隔絕在法西斯的高牆之外,受難的人們時時渴求著自由的溫存,卻無法與之結合。牢獄從來就不是夢幻情調的溫床,陰森、恐怖、死亡才是它的現實。弱者本來就少得可憐的骨氣將在這里徹底消融,強者的凜然正氣卻可以在這里得到張揚。「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囚歌》的結尾,慷慨而悲壯。
對於自由的信徒,革命的鬥士,死亡並不是什麼駭人的東西。他們明白,在被囚的那一刻,他們已與死亡比鄰而居。志士的被囚,對很多人來說,這便可能是他們整個抗爭生涯的最後階段。他們無懼於死亡,甚至樂於把這視為是他們生命中的最後輝煌。葉挺高歌「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便大有此種意味。實際上,在他們選擇成為自由鬥士的開始,他們便已領悟到這選擇與死亡之間存有割不斷的臍帶。「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也可看作是自由的鬥士在思考自己最後的行程時向世人豪邁的告白。事實也正如詩人自己所預言的,葉挺將軍逝世後,他的英名彪炳史冊,永垂不朽。
郭沫若在《葉挺將軍的詩》一文中曾如此評價葉挺將軍的《囚歌》:「他的詩是用生命和血寫成的,他的詩就是他自己。」葉挺將軍的這首詩,曾被譜上樂曲,與文天祥的《正氣歌》一起,被囚禁在這所法西斯集中營中的志士們所詠唱,維持著他們作為人的不可摧折的尊嚴。
葉挺囚居舊址
在恩施市老城西門外高井河西岸。葉挺(1896一1946),字希夷,廣東惠陽人。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國民革命 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國民革命軍獨立團團長、新四軍軍長。1941年1月在「皖南事變」中被俘後,因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兼湖北省府主席陳誠與其同為原保定軍官學校同窗,為做「轉化工作」,於1942年冬,被國民黨轉囚於當時的湖北省府所在地恩施。故居地背靠紅色砂山,面對小河與城牆,與外界隔絕,其地形極易看守。舊址為土木結構民居,中為木構架,圍以土牆,正屋3間,東廂房2間,建築面積共180平方米。原為富戶李子尚產業,後為佃戶劉貴金居住。葉挺因此時與夫人李秀文、長女葉楊眉住正房,劉貴金住廂房,看守居於西室。1943年夏曾轉押廣西桂林,至年底再次押回恩施,次子葉正明、四子葉華明,亦曾隨住,直至1945年9月押往重慶。1983年,葉挺國居舊址經過維修,並擴建了紀念館330平方米,以及將軍亭、紀念碑等。
--------
葉挺將軍這首《囚歌》,原詩以「六面碰壁居士」落款,這正是他當時處境的形象寫照。皖南事變後,時任新四軍軍長的葉挺將軍,遭到國民黨當局長期的無理拘押。寫作此詩時,他被囚禁於重慶郊區的紅爐廠,此處專門關押高級政治犯,是臭名昭著的中美技術合作所的「禁地」。
《囚歌》一詩濃縮著葉挺將軍牢獄生涯的深切體驗,是他對於生命、自由和尊嚴之辯證關系的悲壯思考,每一句都具有厚重的份量。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囚歌》的開始,葉挺將軍以形象的語言,把囚禁在牢獄里的受難者的自由與尊嚴相分離的景況直陳出來。一方面,反動當局絕對不允許被囚者以自由之身保有人的節操和尊嚴;另一方面,他們又千方百計誘惑受難者以尊嚴的喪失換取行動的開闊空間。隨後的「爬出來呵,給你自由」這廖廖八個字,把法西斯分子的驕狂、陰險、猙獰的嘴臉活脫脫地勾畫了出來。然而,革命者所渴求的自由從來就不以屈尊為代價,更不會以奴顏婢膝去換得所謂的「自由」。士可殺不可辱,這早已是自古以來志士仁人們律已的法則。「我渴望著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軀體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詩人高傲地拒絕著反動派的誘惑。自由誠可貴,然而,失去了尊嚴的自由,又怎能俯就?被囚的勇士依舊是勇士,而自由的畜牲,永遠是畜牲。自由的精靈被隔絕在法西斯的高牆之外,受難的人們時時渴求著自由的溫存,卻無法與之結合。牢獄從來就不是夢幻情調的溫床,陰森、恐怖、死亡才是它的現實。弱者本來就少得可憐的骨氣將在這里徹底消融,強者的凜然正氣卻可以在這里得到張揚。「我只能期待著,那一天地下的火沖騰,把這活棺材和我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囚歌》的結尾,慷慨而悲壯。
對於自由的信徒,革命的鬥士,死亡並不是什麼駭人的東西。他們明白,在被囚的那一刻,他們已與死亡比鄰而居。志士的被囚,對很多人來說,這便可能是他們整個抗爭生涯的最後階段。他們無懼於死亡,甚至樂於把這視為是他們生命中的最後輝煌。葉挺高歌「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便大有此種意味。實際上,在他們選擇成為自由鬥士的開始,他們便已領悟到這選擇與死亡之間存有割不斷的臍帶。「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也可看作是自由的鬥士在思考自己最後的行程時向世人豪邁的告白。事實也正如詩人自己所預言的,葉挺將軍逝世後,他的英名彪炳史冊,永垂不朽。
郭沫若在《葉挺將軍的詩》一文中曾如此評價葉挺將軍的《囚歌》:「他的詩是用生命和血寫成的,他的詩就是他自己。」葉挺將軍的這首詩,曾被譜上樂曲,與文天祥的《正氣歌》一起,被囚禁在這所法西斯集中營中的志士們所詠唱,維持著他們作為人的不可摧折的尊嚴。

❻ 關於革命的作文500字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隨著耳畔的國歌,那面鮮紅的五星紅旗正迎著朝陽緩緩升起,我望著那面鮮紅的五星紅旗心中無比自豪: 這就是我的祖國,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說起現在的新中國,就不得不談起共產黨。「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句話說得很對。共產黨成立於19XX年7月,在召開全國第二次代表大會時,黨的任務是打到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建立明主共和國。黨為此目標努力奮斗,最後真的成功了。他們推翻了帝國主義,建立了現在的新中國。 當然,不是隨便定定目標就可以實現的。新中建立的背後是有多少流血甚至犧牲。這些老一輩的革命戰士是用鮮血與生命換來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一定不能辜負了這些老英雄對我們的期盼。 毛澤東有一首詩叫做《長征》,其中有一句是這樣的: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那大雪山,沼澤地真的就像一個小泥丸嗎?答案並非那樣。四川西部的大雪山,高入雲霄,終年積雪,山上空氣稀薄,呼吸都很困難,但英勇的紅軍戰士們踏著積雪,迎著狂風頑強的翻過了一座又一座雪山,過了大雪山,又是一望無際的草地,草地上有很多死水潭,看上去是草地,一踏上去人就陷下去了,糧食又短缺,只能吃些野菜來填填肚子。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19XX年10月,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了。 歷經風雨和重重困難之後,19XX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奴役的屈辱歷史,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東方沉睡的雄獅被喚醒,它將譜寫輝煌歷史的新篇章。在黨的領導下,新中國正在前進著,一步步的腳印無不見證著新中國的成長經歷。 19XX年我國第一課原子彈爆炸成功,19XX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成功,19XX年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今年的天宮一號也圓滿完成任務。 新中國正在前進,新中國的未來必定會是一片蔚藍的天空!我們一定要熱愛祖國勤奮學習,用自己的雙手來繪畫出這篇蔚藍的天空!

❼ 作文:寫一名革命英雄的事跡,500字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自己喜歡或崇拜的人。這個人可能是革命前輩、英雄模範,可能是你的父母、同學、老師,也可能是你從書籍、報刊、電視等媒體中了解到的人,那你們猜一猜,我崇拜的人是誰呢?對啦!真聰明,我崇拜的人就是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鋒。
雷鋒,他七歲起就是一個孤兒,但是他堅強刻苦,不畏凶惡的地主,他從小就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獻身祖國的豪情壯志。雷鋒說,將來不論革命需要我做什麼,我都想要做一顆不生銹的螺絲釘。事實上,他就是那一顆「不生銹的螺絲釘」處處閃光。無論他做什麼,都那樣踏實,一絲不苟。他有著金子般的助人精神,人們一見到為人們做好事的同志,便自然而然的想起了雷鋒。
民間傳著這樣一句,「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春節到了,戰友們愉快地在一起搞活動,而雷鋒呢?卻沒有去參加活動,他想到每逢年節,正是各個服務部門最忙的時候,這些人很需要幫忙,便叫上幾個同志向連長請假,直奔撫順車站,去幫助服務員。他們這個掃車室,那個給旅客倒水,這個扶老攜幼,那個幫旅客提行李,雷鋒把全班都帶動起來了。烈車服務員又以為雷鋒趁出差機會為大家服務,便問:「雷鋒同志,春節還出差?」雷鋒邊擦汗邊說:「不,我們是來幫你們的」。列車服務員們深受感動,忙讓雷鋒歇著,雷鋒卻說:「做這點事能累著嗎?」......
雷鋒就是這樣永不停息,全心全意地為人民做好事,啊!雷鋒,我心中的英雄!

❽ 葉挺參加的革命事跡

葉挺 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人和新四軍領導人,傑出的軍事家。1896年出生於廣東歸善(今惠陽)一個農民家庭。早年追隨孫中山參加革命,參加援閩粵軍。1924年被派赴蘇聯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和紅軍學校中國班學習。同年10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2月轉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9月回國,參與組建以共產黨員為骨乾的第4軍獨立團,任團長。從此所部成為中國共產黨直接掌握的一支武裝部隊。

1926年在北伐戰爭中,他率部長驅直進,連戰皆捷,屢建戰功,被譽為「北伐名將」,所部被稱為「葉挺獨立團」,為4軍贏得「鐵軍」稱號。南昌起義時,他擔任前敵總指揮。廣州起義時,擔任紅軍總司令。抗日戰爭爆發後,出任新四軍軍長。

1941年1月,國民黨頑固派製造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在遭國民黨軍重兵包圍的嚴重情況下,指揮部隊奮起突圍,浴血奮戰8晝夜。在奉派與國民黨軍交涉時被扣押。面對蔣介石的威逼利誘,他堅貞不屈。在牢房中書寫《囚歌》以明志:「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

抗日戰爭勝利後,經中共中央營救,於1946年3月4日獲釋。5日即致電中共中央,要求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中央於7日復電,稱贊他忠誠地為中國民族解

❾ 關於革命先烈的故事,500字左右

劉胡蘭烈士

劉胡蘭烈士於年出生於山西汶水縣,雲周西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劉胡蘭從小就受到革命教育。她最先學會的幾個字是「毛主席萬歲,共產黨萬歲」。她積極參加抗戰工作,還組織了婦女參戰隊,為黨,為人民做了大量工作。1946年7月盤踞在汶水的閻匪軍狗急跳牆,風狂反撲,襲擊了雲周西鄉村。劉胡蘭同志不幸被捕,在敵人面前,她英勇頑強,堅貞不屈。她跨過了戰友的遺體,踏著烈士的血跡從容來到軋刀前,振臂高呼,「鄉親們,敵人的末日不遠了,新中國就要誕生了,中國共產黨萬歲。」劉胡蘭同志犧牲時,年僅15歲。劉胡蘭同志犧牲後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毛主席為劉胡蘭烈士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高度贊揚了劉胡蘭同志偉大而光榮的一生,她沒有死,她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董存瑞烈士

董存瑞烈士1929年10月出生於河北懷來縣南山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從小就在黨的培養下參加了黨領導的各種抗日活動。1945年董存瑞參加了八路軍,他工作積極、做戰勇敢,先後立過四次大功,得過三枚獎章。1946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城的戰斗中董存瑞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開導火線,與敵人同歸於盡,為勝利開辟了道路。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董存瑞為革命事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我們要學習英雄精神,沿著英雄的道路奮勇前進。

黃繼光烈士

黃繼光烈士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50年美帝國主義發動侵略朝鮮的戰爭。1951年20歲的黃繼光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上甘嶺戰役中,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射口,用自己寶貴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道路,黃繼光同志崇高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著名的抗日英雄、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楊靖宇犧牲後,當殘忍的日軍割頭剖腹,發現他的胃裡盡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也無不為之震驚。楊靖宇,1905年生於河南省確山縣。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4月參與領導確山農民暴動,同年5月轉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後,組織確山起義,任農民革命軍總指揮。1928年後,在河南、東北等地從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獄,屢受酷刑,堅貞不屈。

❿ 葉挺英雄事跡

葉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人和新四軍領導人,傑出的軍事家。1896年出生於廣東歸善(今惠陽)一個農民家庭。早年追隨孫中山參加革命,參加援閩粵軍。1924年被派赴蘇聯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和紅軍學校中國班學習。同年10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2月轉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9月回國,參與組建以共產黨員為骨乾的第4軍獨立團,任團長。從此所部成為中國共產黨直接掌握的一支武裝部隊。

1926年在北伐戰爭中,他率部長驅直進,連戰皆捷,屢建戰功,被譽為「北伐名將」,所部被稱為「葉挺獨立團」,為4軍贏得「鐵軍」稱號。南昌起義時,他擔任前敵總指揮。廣州起義時,擔任紅軍總司令。抗日戰爭爆發後,出任新四軍軍長。
1927年8月參加領導南昌起義。同年12月參加領導廣州起義,任起義軍工農紅軍總司令。廣州起義失敗後,因受到中共廣東省委領導的責難和共產國際某些人的冷遇而消沉,與黨脫離關系,流亡歐洲,後到澳門隱居。抗日戰爭爆發後,出任新四軍軍長,指揮部隊挺進華中敵後,開展游擊戰爭。1939年5月,在皖中主持成立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指揮部隊挺進皖東敵後,在津浦路東西兩側建立抗日根據地

1941年1月,國民黨頑固派製造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在遭國民黨軍重兵包圍的嚴重情況下,指揮部隊奮起突圍,浴血奮戰8晝夜。在奉派與國民黨軍交涉時被扣押。面對蔣介石的威逼利誘,他堅貞不屈。在牢房中書寫《囚歌》以明志:「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

抗日戰爭勝利後,經中共中央營救,於1946年3月4日獲釋。5日即致電中共中央,要求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中央於7日復電,稱贊他忠誠地為中國民族解放與人民解放事業進行了20餘年的奮斗,經歷了種種嚴重的考驗,決定接受他入黨。4月8日,由重慶赴延安途中飛機失事,在山西興縣黑茶山遇難,時年50歲。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