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生活數學故事400字

生活數學故事400字

發布時間: 2020-11-21 09:20:53

① 一篇關於生活中的數學的作文,規定400字及以內

今天真是個好天氣!我和媽媽准備去
小區對面的嘉盛廣場買東西。
來到嘉盛廣場的信和超市,媽媽要買
一瓶洗潔精,於是,我們就走到了洗潔精
專區。這時,媽媽對我說:「我現在要買
一瓶柑橘位的洗潔精,這里有不同重量。
考考你,那種最實惠。我就買最實惠的那
種。」我心想:這有什麼難的,我看一眼
就知道了。我一眼掃過去,排除了很多
瓶,只剩下兩瓶了。
我思索了一下,仔細的端詳著,發現
雖然兩瓶洗潔精的大小都差不多,可是包
裝紙上寫著的重量是不一樣的:一個寫著
1.5千克;另一個寫著1.3千克。而它們的
價格都是12元,當然是1.4千克的那瓶便
宜一點啦。我對媽媽說:「這瓶最便宜,
就買這瓶吧。」這時,媽媽拿著另一瓶洗
潔精笑嘻嘻地對我說:「這瓶1.5千克,
12.9元,這瓶最便宜。」我仔細一看,原
來那是超級特價裝,哎呀!失算了。
生活中到處都充滿著數學,一不小心
就會出現錯誤,我們一定要學好數學。

② 數學故事怎麼寫400字

開頭寫數學的好處,在生活中有哪些。
再寫一兩個數學家的 故事,加上議論。在寫個結尾。

③ 數學家的小故事400字

華羅庚上小學時,一個老師對新上任的老師介紹學校的情況時,說這個學校的學生都是窮人家的孩子,多數是笨蛋……這話深深刺痛了華羅庚的心,他決心要以優異的成績回敬那位老師。

一天,數學老師出了一道有趣的難題給大家:「有一樣東西不知道有多少數量,三個三個地數剩下二個,五個五個地數剩下三個,七個七個地數剩下二個,問這樣東西到底有多少?」

全班同學面面相覷答不上來,唯有華羅庚站起來說:「老師,我知道,是『23』。」全班同學都震驚了,老師也點頭稱贊。從此,他便愛上了數學課。

正當他求學時,父親店鋪生意日見蕭條,無力供他繼續讀書了,他只好輟學看櫃台。他利用一本代數、一本幾何、一本只剩下50頁的微積分開始了自學。白天沒有時間,晚上守著小油燈一遍遍地演算。父親說他是個「書獃子」,幾次逼他把書燒掉,鄰居也勸他好好做買賣。

不幸的是,他又患上了可怕的傷寒,醫生搖頭嘆息地叫家人為他准備「後事」。他向死神發起挑戰,掙扎著下地幹活,左腿又被摔成殘廢。他還是不氣餒,拄著拐杖忍著疼痛進行鍛煉。練得能走了,就到一所中學去干雜務,給老師打水、削鉛筆,即使這樣,他也沒有放棄自學。

就在中學工作不久,他開始向報刊投寄數學論文,多次退稿也不灰心。後來他發表了《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一文,得到了數學泰斗熊慶來的賞識,很快把他介紹到清華園,安置在自己身邊。

(3)生活數學故事400字擴展閱讀

華羅庚成長歷程

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 他幼時愛動腦筋,因思考問題過於專心常被同伴們戲稱為「羅獃子」。1922年,12歲從縣城仁劬小學畢業後,進入金壇縣立初中,王維克老師發現其數學才能,並盡力予以培養。

1925年,初中畢業後,就讀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因拿不出學費而中途退學,退學回家幫助父親料理雜貨鋪,故一生只有初中畢業文憑。此後,他用5年時間自學完了高中和大學低年級的全部數學課程

1927年秋,和吳筱元結婚。1929年冬,他不幸染上傷寒病,落下左腿終身殘疾,走路要藉助手杖。1929年,華羅庚受雇為金壇中學庶務員,並開始在上海《科學》等雜志上發表論文。

1930年春,華羅庚在上海《科學》雜志上發表《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轟動數學界。同年,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了解到華羅庚的自學經歷和數學才華後,打破常規,讓華羅庚進入清華大學圖書館擔任館員。

1931年,在清華大學數學系擔任助理。他自學了英、法、德文、日文,在國外雜志上發表了3篇論文。1933年,被破格提升為助教。1934年9月,被提升為講師。

④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400字左右 急急急 哪位大哥幫助我

生活中的數學
今天我在電視上看見有好多人捐錢給那些沒有學上的人,就想起:我的國家大約有13億的人民,如果每個人每天節省1角錢,這樣的話,我國全國節約了1300萬元了,每個人從小學上到大學要用1萬多元,照這樣計算可以讓1085為沒有上學的小朋友,把這些錢給那些小朋友多麼好啊!如果我有這么多錢一定平均分給小朋友們!

我突然想起來了人多力量大也有壞處啊,恩不好不好!因為如果每個人每天多要浪費13億水了,多不話來啊!


我做了一個小小的小實驗:在水龍頭下面滴了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動筆算了一下子:1300000000除以1000乘200等於260000000克再用260000000等於260噸水就是足足可以用上個2,3年了呀!我去問爸爸媽媽:「1噸水可以發電100度電?」我有想了想,算了算想出來了,哪就是說260噸水就可以發26000度電了。

哇哇!我一下子驚呆了五分鍾,260噸水竟然可以發會這么多的作用啊!所以我們大家從現在開始起要節約水利用水,不要浪費一滴水了,要養成節約這個好習慣不能浪費了!

我相信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用數學,只要做數學學習的有心人,即使在游戲中也能體會到數學思維的快樂!!!

⑤ 希爾伯特的數學故事 400字

老師在課堂上現想現推

1880年秋天,18歲的希爾伯特進人家鄉的哥尼斯堡大學,他不顧當法官的父親希望他學習法律的願望,毫不猶豫地進了哲學系學習數學(當時的大學,數學還設在哲學系內).希爾伯特發現當時的大學生活要多自由有多自由.意想不到的自由,使許多年輕人把大學第一年的寶貴時光都花費在學生互助會的傳統活動飲酒和斗劍上,然而對希爾伯特來說,大學生活的更加迷人之處卻在於他終於能自由地把全部精力給予數學了.

大學的第一學期,希爾伯特選學了積分學,矩陣論和曲面的曲率論三門課.根據規定。第二學期可以轉到另一所大學聽課,希爾伯特選擇了海德爾堡大學,這是當時德國所有大學中最討人喜歡和最富浪漫色彩的學校.希爾伯特在海德爾堡大學選聽拉撒路•富克斯的課.富克斯是微分方程方面的名家,他的名字和線性微分方程幾乎成了同義語.他講課確實與眾不同,給人的印象很深.課前他不大做准備,對要講的內容,在課堂上現想現推.於是常常發生這樣的情形,某個問題在黑板上推不下去了,這時他就再想另外一種方法,有時一連要換好幾種方法,但他最後總能推導出結果來.他就是這樣,習慣於在課堂上把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這樣的課學生們如何看呢?他的一位學生後來回憶時寫道:這樣的課,使學生們「得到一個機會,瞧一瞧最高超的數學思維的實際過程.」我們可以想像,善於思考和學習的希爾伯特肯定會從中領悟到一個數學家是如何思考問題的,這種包括幾經碰壁終於找到解法的探索過程在教科書上無論如何是看不到的.把思考問題的實際過程展現給學生看,這樣做實際上是非常富於啟發性的.我國著名的數學方法論專家徐利治教授認為這一點對希爾伯特的成長肯定起過很好的作用.我想這一點對我們今天也很有啟發.學習數學不僅要學會這道題的解法,而且更要學會這個解法是如何找到的.即學會思考.

蘋果樹下的例行出步

希爾伯特在海德爾堡上了一學期以後,接下來的一個學期,本來可以允許他再轉到柏林去聽課,但他深深地依戀自己的家鄉,於是他又回到了哥尼斯堡大學.再下一個學期——1882年春天,希爾伯特仍決定留在哥尼斯堡.

這時赫爾曼•閱可夫斯基從柏林學習了三個學期後也回到了哥尼斯堡大學.閩可夫斯基從小就數學才能出眾,據說有一次上數學課,老師因把問題理解錯了而「掛了黑板」,同學們異口同聲叫道:「閉可夫斯基去幫幫忙!」在柏林上學時,他因為出色的數學工作曾得到過一筆獎金.這時,年僅17歲的閱可夫斯基正沉浸在一項很深奧的研究之中——解巴黎科學院出榜征解的一個問題:把一個數表成五個平方數的和.一年後,1883年春天,18歲的閱可夫斯基和英國著名的數學家史密斯共享巴黎科學院的這項大獎.這件事轟動了整個哥尼斯堡.希爾伯特的父親因此曾告誡自己的兒子不要冒冒失失地去和「這樣知名的人」交朋友.但由於對數學的熱愛和共同的信念,希爾伯特和比他小兩歲的閩可夫斯基很快成了好朋友.

1884年春天,年輕的數學家阿道夫•赫維茨從哥廷根來到哥尼斯堡擔任副教授,年齡還不到25歲,在函數論方面已有出色的研究成果.希爾伯特和閩可夫斯基很快就和他們的新老師建立了密切的關系.他們這三個年輕人每天下午准5點必定相會去蘋果樹下散步.希爾伯特後來回憶道:「日復一日的散步中,我們全都埋頭討論當前數學的實際問題;相互交換我們對問題新近獲得的理解,交流彼此的想法和研究計劃.」在他們三人中,赫維茨有著廣泛「堅實的基礎知識,又經過很好的整理,」所以他是理所當然的帶頭人,並使其他兩位心悅誠服.當時希爾伯特發現,這種學習方法比鑽在昏暗的教室或圖書館里啃書本不知要好多少倍,這種例行的散步一直持續了整整八年半之久.以這種最悠然而有趣的學習方式,他們探索了數學的「每一個角落」,考察著數學世界的每一個王國,希爾伯特後來回憶道:「那時從沒有想到我們竟會把自己帶到那麼遠!」三個人就這樣「結成了終身的友誼.」

⑥ 生活中的數學 故事 7篇 不少400字、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來到超市買東西。

當我們買完所需的東西之後,剛要離開,我看見貨架上正好擺著火腿腸,於是我讓媽媽買些火腿腸,媽媽同意了。可是剛走幾步,我又看見貨架上擺著一包一包的,同樣品牌,同樣重量,裡面有10根,每包4.30元。到底買一包一包的呢,還是買一根一根的?我猶豫了。突然,我的腦子一轉,有了,只要比較一下,哪一種合算就買哪一種。於是我開始算起來:零賣的如果買10根,每根4角,就是40角,等於4元,而整包的要4.30元,多了3毛錢,所以我決定買散裝的。我把我計算的過程說給媽媽聽,媽媽聽了直誇我愛動腦。 還有,今天晚上,我看見一道會迷惑人的數學題,題目:37個同學要渡河,渡口有一隻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們要全部渡過河,至少要使用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會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個撐船,那麼每次只能乘4人。這樣37人減去一位撐船的同學,剩36位同學,36除以4等於9,最後一次到對岸當船夫的同學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⑦ 400字到500字的數學小故事

數學家高斯小時候的故事
從一加到一百
高斯有許多有趣的故事,故事的第一手資料常來自高斯本人,因為他在晚年時總喜歡談他小時後的事,我們也許會懷疑故事的真實性,但許多人都證實了他所談的故事。
高斯的父親作泥瓦廠的工頭,每星期六他總是要發薪水給工人。在高斯三歲夏天時,有一次當他正要發薪水的時候,小高斯站了起來說:「爸爸,你弄錯了。」然後他說了另外一個數目。原來三歲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裡跟著他爸爸計算該給誰多少工錢。重算的結果證明小高斯是對的,這把站在那裡的大人都嚇的目瞪口呆。
高斯常常帶笑說,他在學講話之前就已經學會計算了,還常說他問了大人字母如何發音後,就自己學著讀起書來。
七歲時高斯進了 St. Catherine小學。大約在十歲時,老師在算數課上出了一道難題:「把 1到 100的整數寫下來,然後把它們加起來!」每當有考試時他們有如下的習慣:第一個做完的就把石板〔當時通行,寫字用〕面朝下地放在老師的桌子上,第二個做完的就把石板擺在第一張石板上,就這樣一個一個落起來。這個難題當然難不倒學過算數級數的人,但這些孩子才剛開始學算數呢!老師心想他可以休息一下了。但他錯了,因為還不到幾秒鍾,高斯已經把石板放在講桌上了,同時說道:「答案在這兒!」其他的學生把數字一個個加起來,額頭都出了汗水,但高斯卻靜靜坐著,對老師投來的,輕蔑的、懷疑的眼光毫不在意。考完後,老師一張張地檢查著石板。大部分都做錯了,學生就吃了一頓鞭打。最後,高斯的石板被翻了過來,只見上面只有一個數字:5050(用不著說,這是正確的答案。)老師吃了一驚,高斯就解釋他如何找到答案: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一共有50對和為 101的數目,所以答案是 50×101=5050。由此可見高斯找到了算術級數的對稱性,然後就像求得一般算術級數合的過程一樣,把數目一對對地湊在一起。

⑧ 趣味數學故事 400字 故事感悟100字

網路上有,很多,這里不方便打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