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大不努力老大徒故事傷悲
A. 關於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故事!!!!急
作者:王安石 選自:《臨川先生文集》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認識書具(筆墨紙硯)。忽然(有一天)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詫異,從鄰居家借來給他,(仲永)立即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他的詩以贍養父母和團結同宗族為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能立即完成,並且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觀賞的地方。同縣的人對此感到很詫異,漸漸地,人們便請他的父親去做客;有的人用錢求仲永的詩作。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說這件事已經很久了。明道年間,我隨從父親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見到了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讓他作詩,寫出來的詩並不能與從前的傳聞相當了。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次來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舅舅說:「已經完全如同普通人了。」
王先生(指王安石)說:仲永的通達聰慧是先天得到的。因為他的才能是先天得到的,所以遠遠超過一般有才能的人。他最終成為一個普通人,是因為他後天的教育沒達到要求。像他那樣天生聰明,如此有才智的人,因後天沒受教育,尚且要成為平凡的人;那麼,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想不成為一個普通人恐怕都不能夠吧?
B. 關於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故事,除了方仲永,還有誰...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這種人太多了。
傷仲永,是指小時候很出色,過分開發,到成年變普通了。
C.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是那首詩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出自《樂府詩集·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長歌行》是一首漢族古典詩歌,屬於漢樂府詩,是勸誡世人惜時奮進的名篇。此詩從整體構思看,主要意思是說時節變換得很快,光陰一去不返,因而勸人要珍惜青年時代,發奮努力,使自己有所作為。全詩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將「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人生哲理,寄寓於朝露易干、秋來葉落、百川東去等鮮明形象中,藉助朝露易晞、花葉秋落、流水東去不歸來,發生了時光易逝、生命短暫的浩嘆,鼓勵人們緊緊抓住隨時間飛逝的生命,奮發努力趁少壯年華有所作為。其情感基調是積極向上的。其主旨體現在結尾兩句,但詩人的思想又不是簡單的表述出來,而是從現實世界中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體形象,寓教於審美之中。
《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D. 有關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故事(兩個以上)
故事一:從前,佛陀住在舍衛城南郊的祗樹給孤獨園。有一天清晨,佛陀與尊者阿難衣著整齊,手持食缽,一同入舍衛城乞食。在城裡的時候,見到有一對年紀老大的夫婦,衣衫襤褸,已經齒落發白了,背曲如弓,柱著拐杖雙雙在城裡的大街小巷道頭,蹲在垃圾焚燒池旁,找尋食物及圍火取暖。
遠望過去,只見二人猶如兩只瑟縮在沼澤池邊的老鸛雀,但二人互相對視時,眼神里卻又充滿了貪婪的慾望。佛陀就向尊者阿難說道:"那兩位愚痴老邁的夫婦,猶如兩只鸛雀般弓背顫抖,但是當他們互相望著時,你看見了他們眼內的貪婪慾望了嗎?″"是的,我都看見了,世尊!″尊者阿難回答道。
佛陀就對阿難說道:"這一對老夫婦,如果他們在少年盛壯的時候,能夠勤求財物的話,現在可能已經是舍衛城的首富了。或者,如果他們那時能夠剃除須發,出家修習清凈梵行,精勤修學的話,或者現在就已經成佛了。
但是阿難,你看他們的一生都沒有做好俗家人在世間應做的事情,也沒有出家修習清凈梵行,以至蹉跎了大好歲月,現在已經耆老了,身體四肢已經退化,弄得無有錢財,又無謀生知識,甚麼都不懂,再也沒有謀求錢財的技能了,亦沒有好好修習福德智慧,以至虛渡了一生光陰。
故事二:小狗豆豆非常聰明。誰見了都誇它,說他將來肯定有很大的成就。轉眼,豆豆已經到了上學的年齡了。開學第一天,豆豆背著新書包高高興興的來到學校上學。
第二天,第三天......一個星期過去了,豆豆認為大象老師教的知識太簡單了,自己那麼聰明,根本不用學,一看就會了。就這樣,豆豆上課開小差,下課與同學打鬧,放學到處玩,大象老師布置的作業也不做,功課也不復習。到了期末考試,成績一落千丈。大象老師嘆息的搖了搖頭。
豆豆卻不以為然,不就是失誤了一次嘛,有什麽大不了。就這樣,新學期開始了,豆豆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舊。一轉眼,豆豆畢業了,沒考上中學。豆豆去找原來的夥伴玩,可大家都不理它,還諷刺他考不上中學,豆豆可傷心了。
回到家,豆豆後悔極了,要是自己上學的時候好好學習多好呀!也不會淪落到這種地步。
(4)少大不努力老大徒故事傷悲擴展閱讀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出自《樂府詩集·長歌行》,作者為無名氏(漢樂府) 。
《樂府詩集·長歌行》是民間詩歌,選自漢樂府。全詩看起來平淡,都是些當時年間的口頭用語,但仔細體味,就會覺得意味深長,乃是在平淺的語句中寄寓著不平凡的內容,詞淺意深,淡而多味。
全詩如下: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譯文如下:
園中的葵菜都鬱郁蔥蔥,晶瑩的朝露等待陽光照耀。
春天給大地普施陽光雨露,萬物生機盎然欣欣向榮。
常恐那肅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老來悲傷也沒用了。
注釋如下:
長歌行:漢樂府曲題。這首詩選自《樂府詩集》卷三十,屬相和歌辭中的平調曲。
葵:「葵」作為蔬菜名,指中國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詩經·豳風·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時珍《本草綱目》說「葵菜古人種為常食,今之種者頗鮮。有紫莖、白莖二種,以白莖為勝。大葉小花,花紫黃色,其最小者名鴨腳葵。其實大如指頂,皮薄而扁,實內子輕虛如榆莢仁。」此詩「青青園中葵」即指此。
E.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事跡
我喜歡吟誦漢樂府《長歌行》,尤其喜歡「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那一句。這句話也是媽媽教育我的「名言」。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人在少年的時候如果不努力,不珍惜時光,那麼等到老的時候,就會後悔。
讀著「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句詩,我能感受到詩人那氣宇軒昂的吶喊,從詩中,我們更能體會古人對民族,對國家的衷心,也對自己努力學習或做事的決心。
「詩是感情的流露」詩人的壯志,詩人的胸懷,我感覺無所企及,只有通過品讀、領悟與行動,年輕一代才有希望,年輕一代有了希望,中華的明天就有希望。
我想:今天的我,是國家的未來,是國家希望。
毛澤東曾說:「你們是早上八九點鍾的太陽,世界是屬於你們的,也是屬於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屬於你們的。」
是啊,國之棟梁,天之驕子,我們必須加油!珍惜少年大好時光!知識就是力量!努力學習,長大為祖國繁榮、強大作貢獻!
記住,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冬去春來,天回地轉,稍不留意,歲月就會從你身邊悄悄溜走。珍惜時間何等重要!
世界上珍惜時間的典範數不勝數,「發明大王」愛迪生,—生中就有1000多種發明。他在79歲生日時,對客人說:「我有135歲了。」這豈不奇怪?原來愛迪生每天工作的時間比平常人多得多,他平均每天工作18個小時以上,這就等於延長了他的生命。我以為,愛迪生就是珍惜時間的典範啊!
還有,巴爾扎克也是珍惜時間的榜樣,他跟死神爭分奪秒的事跡耳熟能詳,當巴爾扎克得知自己快要死時,當醫生告訴他,要他馬上立遺囑時,他沒有畏懼,反而更加珍惜利用自己那剩下的時間,他一天只睡4個小時,每天都在拚命努力地工作,不讓光陰白白地虛度。
中國古代還有許多珍惜時間的故事,像「頭懸梁」,「錐刺股」,「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等等,都是古人抓緊時間發奮苦讀的典範。古人在很艱苦的條件下都能抓緊時間,努力苦讀,我們今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晚上還有明亮的電燈,條件比古人好多了,我們珍惜了嗎?古人還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惜時的名言,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夢醒,街前梧葉已秋聲。」都說明了時間的寶貴和珍惜時間的重要。
現代社會里,我國偉大的文學家魯訊,就是利用時間的典範。他每天筆耕不止,發表了許多評擊舊社會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位巨匠。當有人贊嘆他是天才的時侯,他回答說;「哪裡有什麼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了工作上。」我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能夠在數學上取得輝煌的成績,也是同他珍惜時間,科學地利用時間分不開的。
細想自己,回想平時。常常整天在家看電視,回出去和同學玩,只有爸爸、媽媽在的時候,才會認真地看—會兒書,或應付一下老師布置的回家作業,其它的時間都白白浪費了。看了愛迪生的事跡,想想「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那一句詩。我明白了時間是多麼的重要,又是多麼的可貴!我從現在起,一定要牢牢抓住每一分—秒,不讓時間從我身邊悄悄地溜走。
再想想我們班的少數同學,總喜歡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做,再把明天的事情拖到明天的明天做。或今天我好好玩一玩,明天再學習,可到了明天還是想貪玩,根本沒有把學習放入心思里,如果這樣下去,又有多少明天能夠你使用,夠你學習呢?《明日歌》中所講「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如果只知道等待明天,被明天所妨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你就會一事無成,少年時不好好學,到老了再來後悔傷心也沒用了。
我們少年正處於增長知識、吸收知識的最佳時期。如果我們在這個時候抓緊時間學習、刻苦鑽研、勤奮學習,將來一定會有光輝成就;反之,如果不抓緊時間,把寶貴時間用來「痴迷看電視」、「打游戲機」「成天玩樂」,看來就只能「老大徒傷悲」,那長大將是一事無成,再來後悔傷心也就來不及了。
人生在世,又有多少個明天在等著我們呢!我們應該像愛迪生、巴爾扎克—樣,珍惜現在的每一秒每一分,只有這樣,等到我們長大以後,才會感謝少年時的勤勉了。。
記住:時間是無情的,它不會給延誤時間的人以任何寬恕,也不會因任何人的苦苦哀求而偶一回顧。時間又是有情的,對於珍惜時間的人,它卻饋贈以無窮的智慧和財富。
少年朋友們:機會總是給有所准備的人!我們從現在起就要努力學習,打好基礎,給自己創造機會!而不是等天上掉下餡餅!不能抓住時間的人,只能是做天和尚撞一天鍾。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句格言: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F. 關於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的例子
這句格言采自古詩漢樂府《長歌行》,原詩是這樣的:「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到東海,何日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可以看得出來,最後這兩句乃是全詩的結語,是詩人作詩詠嘆的主旨所在。詩中借園中葵春天茂盛秋天衰敗的形象,來比喻人生少壯時的美好和老大時的凄慘;以及用河水東流不返來比喻時間的流逝,不會為一個人而留住,都只是為了最後這兩句警言。
我們不知道,遠在兩千多年前的這位不知名的詩人,是不是在追悔自己的一生?但可以肯定,古往今來,有許許多多人,當他們到了白發蒼蒼的年紀,讀到這首詩的時候,都會為之深深震撼,所以它才會在數不清的古代詩歌中被廣為傳誦,並且流傳到今天。「少壯」所概括的是一個人從十幾歲到三四十歲的時段,或者換個說法,相當於從少年時代到成年時代,不到30年時間。這是每個人一生中最寶貴的時期。在這個時期的人,思想活躍,熱情澎湃,體力充沛,想像力豐富,充滿勇氣和進取精神,正可謂「敢想、敢說、敢幹」。遍觀古往今來的成功人士,他們在學業上的追求直到事業上的成功,大抵就是在這一時期實現的。一個人如果沒有好好地利用這段寶貴的時間,實現自己的「雄心壯志」,或者為實現自己的「雄心壯志」打下堅實的基礎,他就不可能有所作為了。試想,人生還能有幾個二三十年?還能有幾度青春?所以,大教育家孔子曾經指出:「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孔子的意思是說,如果人到了40歲,頂多50歲,還沒在社會上做成點事,他一輩子也就差不多是這樣了。也正因為如此,民族英雄岳飛在他的名作《滿江紅》里運用了這格言來表達他對人生的態度:「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他更以自己短暫而光輝的一生,給予後人有力的鼓舞和鞭策。
G.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短故事
長歌行朝代:兩漢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譯文:園中的葵菜青青鬱郁,葵葉上的露水被朝陽曬干。春天的陽光把溫暖布滿大地,萬物都煥發出勃勃生機。常常擔心秋天一到,美麗的花葉就會枯黃、衰敗。千萬條江河奔騰著向東流入大海,什麼時候才能重西流?人也一樣年少時如果不珍惜時間努力向上,到老只能白白地悔恨與悲傷了。
H.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出自哪首詩里
《樂府詩集·長歌行》。
原詩為: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全詩的意思是:園中的葵菜都鬱郁蔥蔥,晶瑩的朝露陽光下飛升。春天把希望灑滿了大地,萬物都呈現出一派繁榮。常恐那肅殺的秋天到來,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到老來只能是悔恨一生。
(8)少大不努力老大徒故事傷悲擴展閱讀:
《樂府詩集·長歌行》本詩的前六句,揭示出春榮秋枯這個自然規律。這六句詩,主要寫自然界植物花草的榮枯變化,以托物起興的方法,為過度到珍惜時光作鋪墊。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用深動巧妙的比喻,來揭示時光就像流水一樣不會倒轉,人老了就不會再年輕這一客觀規律,從而突出人應珍惜寶貴時光這一中心意思。比喻貼切,蘊含著深刻的哲理,使詩句具有很強的邏輯力量。
最後兩句則進一步指出,一個人要有所作為,有所發明創造,就應該從青年起努力學習,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否則便會虛度歲月,一事無成而空自悲嘆!這兩句詩是古代詩人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人生格言,對於今天的廣大青少年,仍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
I.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真實事例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名言就是名言,它告訴我們人生短暫,韶華易逝,回光陰一去不復返,所以答應當及早努力,免得老大無成,空餘嗟嘆。
是的,「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青年時期正是人生的春天,是人生的早晨,是「生活賦予我們的一種巨大的和無限高貴的禮品,」我們不能抱著」明日何其多「的苟且態度,無所事事,以至於」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可轉而又想,難道「少壯不努力,老大就只有徒傷悲了嗎?」我看未必!
西晉時有個叫周處的人,年輕時不學無術,為害鄉里遭人痛恨,後來,他猛然醒悟,痛改前非,官至御史中丞而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洵也是到壯年時方始努力苦學,終成為著名的散文家和學者,這也說明列論什麼原因浪費了青春期時光都不應該陷入無邊的傷悲之中,而不能自拔,否則可真是一事無成徒有「傷悲」了。
J. 與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首相關的故事
小狗豆豆非常聰明。誰見了都誇它,說他將來肯定有很大的成就。
轉眼,豆豆已經到了上學的年齡了。開學第一天,豆豆背著新書包高高興興的來到學校上學。
第二天,第三天......一個星期過去了,豆豆認為大象老師教的知識太簡單了,自己那麼聰明,根本不用學,一看就會了。就這樣,豆豆上課開小差,下課與同學打鬧,放學到處玩,大象老師布置的作業也不做,功課也不復習。到了期末考試,成績一落千丈。大象老師嘆息的搖了搖頭。
豆豆卻不以為然,不就是失誤了一次嘛,有什麽大不了。就這樣,新學期開始了,豆豆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舊。一轉眼,豆豆畢業了,沒考上中學。豆豆去找原來的夥伴玩,可大家都不理它,還諷刺他考不上中學,豆豆可傷心了。
回到家,豆豆後悔極了,要是自己上學的時候好好學習多好呀!也不會淪落到這種地步。
我們可不能像豆豆一樣「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