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大人的夜晚樹的故事讀後感
❶ 《沒有大人的夜晚》 感動小學生的100個故事
【圖書簡介】 - 沒有大人的夜晚(感動小學生的100個故事) 這里,是一個故事的果園,那樹上結滿了芬芳誘人的各種果子,只有你自己摘下來親自嘗一嘗,才會知道那果子的味道。有故事看的感覺真好!《「讀品悟」感動系列》作為一種研究性課程,把「微型小說、詩歌、散文、雜文、故事等文學體裁」引入到中學的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學習怎樣圍繞課題去開展研究,並用文字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出來,因此這已經是一種融閱讀、賞析、研究、寫作與一體的綜合性活動,對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能力和研讀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不無裨益。閱讀要品要悟,但更離不開讀者結合自身的體驗。在體驗中讀,品得更深,悟得更透。一切概念都是空泛的,惟體驗使之具體、形象。「體驗」系列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倡導個性化閱讀。所選文章既可益智,又可怡情。打開本書去體驗,體驗書中的清香、書中的哲理、書中的故事!< 【作者簡介】 - 沒有大人的夜晚(感動小學生的100個故事) 劉海濤,中國寫作學會副會長、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副會長、國際漢語應用寫作學會副秘書長,中國作協會員。榮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在《文學評論》《新華文學》《文藝理論研究》等國內外報刊發表論文200多篇。主要著作有:《微型小說學研究》(三卷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文藝鑒賞概論》(第二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寫作學新教程》,南京出版社2002年版。《現代讀寫說:高師寫作學新稿》,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小說的讀與寫》,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規律與技法》,新加坡作家協會出版社1993年版。 【《沒有大人的夜晚》09版
版 社: 出版時間: 2009-11-1
[1]字 數: 100000 版 次: 1 頁 數: 152 印刷時間: 2009-11-1 開 本: 12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10802027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少兒 >> 勵志/成長 定價:¥19.90
編輯本段內容簡介
好故事能照亮美好的童年,是小朋友們成長的好夥伴。 這是一本精心編選的感人故事集,精準的注音、優美的手繪插圖以及精彩的賞析;是本書的一大特點。 閱讀本書,能讓孩子感受故事裡娓娓道來的溫暖和馨香,欣賞優美插圖中細細勾勒出來的快樂和感動,品味精彩賞析里蘊含的智慧和啟迪。這些精美的故事,就彷彿是通往大千世界的橋梁,讓小朋友們擁有七彩的夢想和快樂的童年,輕松汲取成長的養料,健康快樂地成長。
❷ 感動小學生的100個故事—沒有大人的夜晚【最新版】(基本內容)
有一個美麗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做佘艷,她有一雙亮晶晶的大眼睛,她有一顆透亮的童心。她是一個孤兒,她在這個世界上只活了8年,她留在這個世界上最後的話是「我來過我很乖」。她希望死在秋天,纖瘦的身體就像一朵花自然開謝的過程。在遍地黃花堆積,落葉空中旋舞時候,她會看見橫空遠行雁兒們。她自願放棄治療,把全世界華人捐給她的54萬元救命錢分成了7份,把生命當成希望的蛋糕分別給了7個正徘徊在生死線的小朋友。
我自願放棄治療
她一出生就不知親生父母,她只有收養她的「爸爸」。
1996年11月30日,那是當年農歷10月20日,因為「爸爸」佘仕友在永興鎮沈家沖一座小橋旁的草叢中發現被凍得奄奄一息的這個新生嬰兒時,發現她的胸口處插著一張小紙片,上面寫著:「10月20日晚上12點。」
家住四川省雙流縣三星鎮雲崖村二組的佘仕友當時30歲,因為家裡窮一直找不到對象,如果要收養這個孩子,恐怕就更沒人願意嫁進家門了。看著懷中小貓一樣嚶嚶哭泣的嬰兒,佘仕友幾次放下又抱起,轉身走又回頭,這個小生命已經渾身冰冷哭聲微弱,再沒人管只怕隨時就沒命了!咬咬牙,他再次抱起嬰兒,嘆了一口氣:「我吃什麼,你就跟我吃什麼吧。」
佘仕友給孩子取名叫佘艷,因為她是秋天豐收季節出生的孩子。單身漢當起了爸爸,沒有母乳,也買不起奶粉,就只好喂米湯,所以佘艷從小體弱多病,但是非常乖巧懂事。春去春又回,如同苦藤上的一朵小花,佘艷一天天長大了,出奇得聰明乖巧,鄉鄰都說撿來的娃娃智商高,都喜歡她。盡管從小就多病,在爸爸的擔驚受怕中,佘艷慢慢地長大了。
命苦的孩子的確不一般,從5歲起,她就懂得幫爸爸分擔家務,洗衣、煮飯、割草她樣樣做得好,她知道自己跟別家的孩子不一樣,別家的孩子有爸爸有媽媽,自己的家裡只有她和爸爸,這個家得靠她和爸爸一起來支撐,她要很乖很乖,不讓爸爸多一點點憂心生一點點氣。
上小學了,佘艷知道自己要好學上進要考第一名,不識字的爸爸在村裡也會臉上有光,她從沒讓爸爸失望過。她給爸爸唱歌,把學校里發生的趣事一樣一樣講給爸爸聽,把獲得的每一朵小紅花仔仔細細貼在牆上,偶爾還會調皮地出道題目考倒爸爸……每當看到爸爸臉上的笑容,她會暗自滿足:「雖然不能像別的孩子一樣也有媽媽,但是能跟爸爸這樣快樂地生活下去,也很幸福了。」
2005年5月開始,她經常流鼻血。有一天早晨,佘艷正欲洗臉,突然發現一盆清水變得紅紅的,一看,是鼻子里的血正向下滴,不管採用什麼措施,都止不住。實在沒辦法,佘仕友帶她去鄉衛生院打針,可小小的針眼也出血不止,她的腿上還出現大量「紅點點」,醫生說,「趕快到大醫院去看!」來到成都大醫院,可正值會診高峰,她排不上輪次。獨自坐在長椅上按住鼻子,鼻血像兩條線直往下掉,染紅了地板。他覺得不好意思,只好端起一個便盆接血,不到10分鍾,盆子里的血就盛了一半。
醫生見狀,連忙帶孩子去檢查。檢查後,醫生馬上給他開了病危通知單。他得了「急性白血病」!
這種病的醫療費是非常昂貴的,費用一般需要30萬元!佘仕友懵了。看著病床上的女兒,他沒法想太多,他只有一個念頭:救女兒!借遍了親戚朋友,東拼西湊的錢不過杯水車薪,距離30萬實在太遠,他決定賣掉家裡唯一還能換錢的土坯房。可是因為房子太過破舊,一時找不到買主。
看著父親那雙憂郁的眼睛和日漸消瘦的臉,佘艷總有一種酸楚的感覺。一次,佘艷拉著爸爸的手,話還未出口眼淚卻冒了出來:「爸爸,我想死……」
父親一雙驚愕的眼睛看著她:「你才8歲,為啥要死?」
「我是撿來的娃娃,大家都說我命賤,害不起這病,讓我出院吧……」
6月18日,8歲的佘艷代替不識字的爸爸,在自己的病歷本上一筆一畫地簽字:「自願放棄對佘艷的治療。」
8歲女孩乖巧安排後事
當天回家後,從小到大沒有跟爸爸提過任何要求的佘艷,這時向爸爸提出兩個要求:她想穿一件新衣服,再照一張相片,她對爸爸解釋說:「以後我不在了,如果你想我了,就可以看看照片上的我。」
第二天,爸爸叫上姑姑陪著佘艷來到鎮上,花30元給佘艷買了兩套新衣服,佘艷自己選了一套粉紅色的短袖短褲,姑姑給她選了一套白色紅點的裙子,她試穿上身就捨不得脫下來。三人來到照相館,佘艷穿著粉紅色的新衣服,雙手比著V字手勢,努力地微笑,最後還是忍不住掉下淚來。
她已經不能上學了,她長時間背著書包站在村前的小路上,目光總是濕漉漉的。
如果不是《成都晚報》的一個叫傅艷的記者,佘艷將像一片悄然滑落的樹葉一樣,靜靜地從風中飄下來。
記者阿姨從醫院方面得知了情況,寫了一篇報道,詳盡敘說佘艷的故事。旋即,《8歲女孩乖巧安排後事》的故事在蓉城傳開了,成都被感動了,互聯網也被感動了,無數市民為這位可憐的女孩心痛不已,從成都到全國乃至全世界,現實世界與互聯網空間聯動,所有愛心人士開始為這個弱小的生命捐款,「和諧社會」成為每個人心中的最強音。短短10天時間,來自全球華人捐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