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同志故事我和叔叔

同志故事我和叔叔

發布時間: 2020-11-21 09:47:51

『壹』 如何讓自己變得開朗一點

人不開心是因為遇到不開心的事,你想要一直開心,除非你能夠對自己的生活狀況一直滿足。
但是從你每天接觸不同的人和事物,他們都會對你構成影響。所以你想要永遠開心是不可能的。
但是你培養好自己的樂觀心態就可以做到比較開朗。多看看搞笑的書啦電視之類的
還有經常和朋友聊天,聊聊你覺得有趣的事情或者難忘的事,都可以減壓而且你的心情就會舒暢一點
還有旅遊看風景你可能也會覺得快樂吧
玩玩游戲之類的
其實生活是很精彩的,每天都有事做。很充實
多性格內向的人都想使自己變得外向一些,因為似乎只有性格
外向的人才更適應當今社會,更利於與人交往。但其實很多性格外向的人,對自己的性格也
有很多不滿意的地方。
每種性格都有各自的優缺點。性格內向的人其實有很多優點,例如做事認真、踏實穩重等等
。內向的人想使自己變得開朗一些,多半是因為活潑開朗的人容易與別人相處,參與活動更
積極一些,但是這些並不是性格外向的人的「特點」,它只是外向性格的附屬品。掌握與人
交往的技巧,使自己的熱情大膽一些,性格內向的人同樣可以做到!所以,有些時候並不是
性格可不可以改變,而是能力可不可以提高的問題,我想此時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就不必多
說什麼了。
有時我們不必要刻意改變自己的性格,性格沒有優劣,只要提高能力、改善自身素質
去彌補性格某方面的缺點就足以使我們成為無可挑剔的人。

『貳』 死黨問我有什麼同性小說我看過一篇忘了名字,故事是這樣的,主角小時候去了叔叔家,和大他好多的小叔叔在

我知道一個《重生之舅舅在下》

『叄』 紅色經典人物故事

1、劉胡蘭的故事

劉胡蘭,原名劉富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於山西省文水縣的一個中農家庭。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10月,劉胡蘭參加了中共文水縣委舉辦的「婦女幹部訓練班」。學習了一個多月,回村後她擔任了村婦女救國會秘書。

1946年5月,劉胡蘭調任第五區「抗聯」婦女幹事;6月,劉胡蘭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並被調回雲周西村領導當地的土改運動。

1946年秋,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文水縣委決定留少數武工隊堅持斗爭,大批幹部轉移上山。當時,劉胡蘭也接到轉移通知,但她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往來奔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

2、金色的魚鉤

1935年秋天,紅四方面軍進入草地,許多同志得了腸胃病。我和兩個小同志病得實在趕不上隊伍了,指導員派炊事班長照顧我們,讓我們走在後面。

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兒駝,四方臉,高顴骨,臉上布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因為全連數他歲數大,對大家又特別親,大夥都叫他「老班長」。

三個病號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來里路。一路上,老班長帶我們走一陣歇一陣。到了宿營地,他就到處去找野菜,和著青稞面給我們做飯。

不到半個月,兩袋青稞吃完了。飢餓威脅著我們。老班長到處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這些東西怎麼行呢!老班長看我們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攏眼,其實,這些天他比我們瘦得還厲害呢!

3、豐碑

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前進。嚴寒把雲中山凍成了一個大冰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似乎要吞掉這支裝備很差的隊伍。

將軍早把他的馬讓給了重傷員。他率領戰士們向前挺進,在冰雪中為後續部隊開辟一條通道。等待著他們的是惡劣的環境和殘酷的戰斗,可能吃不上飯,可能睡雪窩,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幾十里路,可能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這支隊伍能不能經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呢?將軍思索著。

4、董存瑞:捨身炸碉堡

在河北省隆化縣北郊,長眠著模範共產黨員、全國著名戰斗英雄董存瑞的英靈。在蒼松翠柏中,矗立著一座雄偉的紀念碑,碑上銘刻著朱德總司令的題詞:「捨身為國,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懷來縣人。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長,13歲時,曾機智地掩護區委書記躲過侵華日軍的追捕,被譽為「抗日小英雄」。

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後任某部六班班長。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軍事技術過硬,作戰機智勇敢,在一次戰斗中隻身俘敵10餘人。先後立大功3次、小功4次,獲3枚「勇敢獎章」、1枚「毛澤東獎章」。他所領導的班獲「董存瑞練兵模範班」稱號。

5、百歲將軍孫毅的傳奇故事

2003年7月5日,德高望重、聲聞遐邇的老將軍孫毅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後旅程。他活了整整100歲。提起孫毅,在軍界和青少年中無人不曉。年長的同僚稱他「孫鬍子」,年輕的軍人稱他「鬍子將軍」。

1920年10月,孫毅高小還沒畢業,因為家庭生活困難,就離開家鄉出去找事做。就在那個時候,他把自己原來的名字——孫俊華改成了孫毅。按照他自己的說法,就是取「殺敵為果,致果為毅」的意思。

『肆』 求搞笑故事

cos演員楊大俠:氣死神仙,罪過矣|搞笑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cos演員楊大俠志向高遠,懷驥驁之氣,鴻鵠之志,夢寐以求遇良師,上好學,有神技,闖江湖。可乃家貧,庸耕阡陌,無錢入學。便虔誠供奉劍神,每日三叩首,卜之神乎,以期天降餡餅也。終一年,鬱抑未遇,家中余糧用盡,命若懸絲,專望救援。悵恨久之,仰天長嘆曰:「燕雀豈知鴻鵠志,鳳凰終惜羽毛傷!」劍神被他真誠所感,不禁憐憫,欲普渡楊大俠,脫離苦海,登上成才彼岸。

劍神降臨,丈六金身,能變能化,無大無不大,無通無不通。劍神手一揮,片刻間,嶄新海景房矗立面前,劍神曰:「汝擁否?」 楊大俠拜了拜回答道:「不想要。」劍神手又揮,一輛豪車飛馳而來,劍神曰:「汝擁否?」楊大俠拜了拜回答道:「不想要。」劍神手再揮,一名婀娜多姿美女款款而來,傾國傾城,閉月羞花,劍神說:「汝擁否?」 楊大俠拜了拜回答道:「不想要。」劍神十分高興,曰:「夫楊大俠者,人傑也。身處賤位,德蓋四海,汝乃英雄好漢、風雲人物,不與俗態而同塵,非等閑之輩。我要傳授絕世劍法給你。」 豈料楊大俠連忙擺手,曰:「俺不學絕世劍法了,俺想要你的那隻手。」

劍神瘋,不久卒。

『伍』 關於不依賴別人靠自己成功的名人故事

一、美國盲人作家海倫•凱勒,她從小就又聾又盲,生活在沒有聲音,沒有光明的世界裡。但是她的老師恩師——安妮•莎莉文來到了她身邊,給了她生命的希望,並且教她如何說話。

她靠觸覺來了解別人的意思,靠觸覺來了解如何發音,靠觸覺來學習舌頭應怎樣動。她每天都十分勤奮地練幾個小時,有時每天竟十幾個小時在練。最終她完成了常人認為不可能的事。

二、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

家裡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三、少年時代的瓦特,由於家境貧苦和體弱多病,沒有受過完整的正規教育。他曾經就讀於格里諾克的文法學校,數學成績特別優秀,但沒有畢業就退學了。但是,他在父母的教導下,一直堅持自學,很早就對物理和數學產生了興趣。

為了發明蒸汽機,瓦特辛辛苦苦造出了幾台蒸汽機,但四處漏氣,無法開動,但他沒有在困難面前怯步,繼續進行試驗。從1766年開始,在三年多的時間里,瓦特克服了在材料和工藝等各方面的困難,終於在1769年制出了第一台樣機。

四、鑿壁偷光

西漢時有一個大學問家名叫匡衡。他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可是家裡很窮,買不起蠟燭,一到晚上就沒有辦法看書,他常為此事發愁。他找來一把鑿子,將牆壁裂縫處鑿出一個小孔。立刻,一道燭光射了過來,匡衡就著這道燭光,認真地看起書來。以後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著牆壁,借著鄰居的燭光讀書。由於他從小勤奮好學,後來匡衡成了一名知識淵博的經學家。

五、貝多芬自小家境貧寒,不幸的是後來家庭經濟的頂樑柱——父親又因愛喝酒而失業,弟弟妹妹都張嘴要吃飯,媽媽需要錢治病,年幼的貝多芬不得不承擔起全家的經濟重擔。更不幸的是,他在26歲的時候,耳朵逐漸失聰了,但是他並沒有被嚇倒,直到他完全聽不見了還在不停作曲。正因為他刻苦鑽研的精神,使他在音樂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六、王羲之與"墨池"。王羲之是東晉有名的書法家。他每天堅持練字,練完後就在家邊的一口池塘里洗筆。這樣日復一日,竟將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於是人們把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硯池","洗筆池"。

『陸』 古今中外有舍己為人的事例有哪些

1、邱少雲

1952年10月中旬,在抗美援朝一次戰斗中,邱少雲所在營奉命擔負潛伏任務。潛伏前,邱少雲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寫道:「寧願自己犧牲,決不暴露目標,為了整體,為了勝利,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類的解放事業,願獻出自己的一切」。

執行任務中,邱少雲在距敵前沿陣地60多米的草叢中潛伏時,敵人突然向潛伏區逼近,為了掩護潛伏部隊,指揮所命令炮兵對敵進行打擊。

敵人遭到打擊後出動飛機偵察,並盲目發射偵察燃燒彈,一顆燃燒彈正好落在邱少雲身邊,飛迸的火星濺落在他的左腿上,燒著了他的棉衣、頭發和皮肉。

但為了不暴露潛伏部隊,他嚴守紀律,咬緊牙關,雙手深深插進泥土中,以驚人的毅力忍受著劇痛,一聲不吭、一動不動,直至壯烈犧牲,年僅26歲。

2、董存瑞

在解放戰斗中,董存瑞所在的部隊受阻於敵軍的橋型暗堡,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葯包,沖至橋下。無處安放炸葯包,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3、雷鋒

有一次,雷鋒去馬家屯看望生病的老奶奶,路過一家鐵匠鋪,看到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坐在門檻上哭呢,可得老傷心了,眼淚嘩嘩地流。

雷鋒看不下眼了,就走過去問:「小兄弟,你為什麼哭得這么傷心,我能幫你嗎?」

少年看了一眼雷鋒,看到雷鋒頭頂那顆閃閃的紅星,就跪在地上抱住雷鋒的腿,說:「解放軍叔叔,我爸爸生病了,在家不能動,可還有好幾個農具沒打好呢,老鄉明天就要來拿貨。如果打不出來,就耽誤人家種地。」

雷鋒:「沒事,我來幫你打鐵。」

少年高興的跳了起來,去燒火,把鐵燒紅。他自己拿著小錘,讓雷鋒拿著大錘。少年說:「我用小錘打,你掄著大錘跟著我的小錘打。」雷鋒滿口答應。

那個大錘重12斤,剛開始幾下雷鋒還能堅持,可沒多久,雷鋒就感到手酸,腰酸,腿抽筋。可為了小兄弟,雷鋒硬挺著,嘴裡唱著歌:「咱們工人有力量……」

到黃昏的時候,農具都打好了,雷鋒也終於堅持不住,倒下了。鄉親們把雷鋒抬到了駐地,還對領導說:「雷鋒是個好同志!」

4、葉欣

2003年春節前後,一種極具傳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在廣州一些地區流行,葉欣所在的醫院開始收治「非典」病人。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隨著醫院「非典」患者的急劇增多,葉欣身先士卒,從2月8日便開始加班,忙的時候甚至拒絕接聽家人的電話。

原有冠心病的「非典」患者梁先生,因發熱咳嗽前來急診,短期內病情急劇惡化,呼吸困難,煩躁不安。葉欣迅速趕來,嫻熟地將病床搖高,讓患者呈半坐卧位,同時給予面罩吸氧,靜脈注射強心葯,監測心率、血壓、呼吸……兩小時過去了,患者終於脫離了危險。

葉欣顧不上休息,又拖著疲憊的身軀投入到對另一個患者的搶救中去。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葉欣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機器全速運轉著,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

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必須將堵塞其間的大量膿血痰排出來,而這又是最具傳染性的。一個「非典」重症患者的搶救,往往伴隨多名醫護人員的倒下。面對危險和死亡,同事們總能聽到葉欣斬釘截鐵的話語: 「這里危險,讓我來吧!」

葉欣默默地作出一個真情無悔的選擇——盡量包攬對危重病人的搶救、護理工作,有時甚至聲色俱厲地把同事關在門外,讓你毫無商量的餘地。她深知,也許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夠不讓自己的同事受感染,她心甘情願!

3月4日清晨,葉欣仍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科室,巡視病房,了解危重病人病情,布置隔離病房……雖然上班前她就感到身體疲倦不適,但還是堅持在科室里忙碌著,密切關注著每一個患者的病情。

勞累了一上午,連水都沒喝一口,只覺得周身睏乏疼痛,她不得不費力地爬到床上休息。中午剛過,葉欣開始出現發熱症狀,病魔最終沒有放過她。經檢查,葉欣染上了非典型肺炎。

葉欣的病情牽動了所有人的心。然而,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喚,都沒能挽留住葉欣匆匆離去的腳步。3月25日凌晨,葉欣永遠離開了她所熱愛的崗位、戰友和親人。

5、黃繼光

1952年10月19日晚,黃繼光所在的第2營奉命向上甘嶺右翼597.9高地反擊,必須在天亮前佔領陣地,為整個反擊戰的勝利奠定基礎。

聯合國軍設在山頂上的集團火力點,壓制住志願軍反擊部隊不能前進。營參謀長命令第6連組織爆破組炸掉它。

在這關鍵時刻,站在營參謀長身旁的黃繼光挺身而出。參謀長當即任命黃繼光為6班班長。黃繼光接受任務後,立即提上手雷,帶領兩名戰士向敵軍的火力點爬去。

黃繼光的左臂被打穿,血流如柱,面對敵人的猛烈掃射,他毫無畏懼,忍著傷痛,仍然一步不停地向敵軍火力點前進。

殘存地堡內的機槍又突然瘋狂掃射,志願軍反擊部隊的沖鋒受到阻止。這時,黃繼光再次負傷倒下。他頑強爬向火力點,沖著敵軍狂噴火舌的槍口,挺起胸膛,張開雙臂,撲了上去。

剎時,敵軍正在噴吐的火舌熄滅,正在吼叫的機槍啞然失聲。黃繼光用年輕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勝利前進的道路。

『柒』 一篇關於歷史書籍的讀後感,800字以上

這個寒假我讀了《史記》。

這是一本能豐富頭腦,補充知識的神奇的書。

《史記》是我國最早的紀傳體通史。這部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多字。此書也開創了紀傳體史書的形式,對後來歷朝歷代的正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個個耐人尋味的小故事編織成了世世代代流傳的史記。

司馬遷筆下的人物個個栩栩如生,有著鮮明的個性。生動的語言,優美的文字讓讀者讀起來彷彿置身於一個個優美的意境中。隨著情節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為之而改變。喜著主人公的喜,憂著主人公的憂,感受著主人公的感受。輕松幽默的語言,緊張刺激的情節,彷彿把我帶到了那個遙遠的時代。各個時代的背景特色;各個國家的風土人情;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在《史記》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繪聲繪色。

看《史記》就彷彿在作一次足不出戶的歷史旅行,領略了那個時代的一切,回顧了各種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事件。體會了當時人們的思想感情。

看《史記》就彷彿在讀一本有趣的故事書。生動形象的歷史人物有聲有色的為你講述他們身上發生的有趣的故事,帶領你進入他們的世界。

看《史記》就彷彿在和一個歷史學家面對面的談話。深深的被他那准確到位的語言所打動。在不知不覺中也增長了必要的歷史知識,豐富了頭腦。

《史記》是一本既生動有趣又能增長知識的值得一看的好書。

『捌』 駐守邊疆戰士 故事

駐守邊疆戰士的故事如下:

1、邊疆戰士的故事

我是一名哨兵,駐守在中國最北邊的漠河鎮,突然想如果我向對方發起進攻是不是可以引發一場戰爭,兩個大國的角琢,很參軍後,對自己的要求很嚴格,精湛的槍法,敏捷的身手,敏銳的觀察力,嚴密的思維,冷酷的表情。可以說我已經具備特種兵的素質了。

我注視對方的情況,他和我一樣,具備特種兵的素質,可他的臉比我更冷酷,可以斷定他是個心狠手辣的軍人,也許也是一個熱愛戰爭的人。駐守可能波及全球。 我是一個熱愛戰爭的人,參軍的目的就是為了戰爭,犧牲不算什麼。我的手緊緊的握著槍,手指已經移到扳機處,只要我輕輕一握,一切都將改變。

我們沒有交流過,只是死死的盯著對方,觀察對方的一舉一動,我尊重軍人,當然也包括敵對方的。我認為我比他強,但是沒有驗證的機會,因為我接不到那樣的命令。也許他和我有同樣的想法。我的手離開了扳機處,因為我想到了情。

父母得知我轉正後成為一名職業軍人感到驕傲,雖然不能在身邊盡孝,可他們無怨無悔,在電話中時不時說:爸媽身體很好,有你盡孝的機會。這句話是謊言,但是我卻信以為真。 大學畢業後,瞞著父母,我參軍了,兩年多一直在欺騙他們,每個月給他們寄一點薪水。直到轉正的那一天,才和他們說實話。

他們原以為我搞了傳銷,不然也不能兩年多不回家,看到我寄回的照片,他們開始以我驕傲。 我想到了愛情,我參軍的時候,她考了研究生,因為我工作性質不同,慢慢斷了聯系,按時間算她應該做媽媽了,內心在痛哭,本來不會這樣的。

大風颳起了,帶來了茫茫的雪花。風與樹在合奏,旋律不是很美,但掩蓋了一切聲音。雪花在飛舞,擋住了一切視線。戰機!戰機!我的手又移到了扳機處,做好了沖鋒的准備。不,你不能做背叛祖國的事,祖國培養了你,你還沒有建功立業;不,你不能做背叛人民的事,人民養育了你,你還沒有回報社會;

不,你不能做背叛父母的事,你是父母的驕傲,你還沒有盡孝;不,你不能做背叛愛情的事,她幸福正是你所希望的;不,你不能做背叛自己的事,你是一個好兵。 手指再次移開,任風雪撲打在臉上。

題記: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名職業軍人,在這和平年代,熱愛戰爭的人是不適合當兵的。我沒有參軍,而是在畢業初走向社會,也許這樣實際些。平凡的人生即將繼續,不安分的內心也該踏實了,現實摧毀了我的理想,我無怨無悔。做一個合格的公民,同樣會獲得無限樂趣。

不參軍,也許我依然不能盡孝,不能得到愛情,但我起碼有時間去爭取,不能什麼都像向現實妥協。

2、內江籍戰士駐守邊疆的故事

皚皚雪山,屹立高原,八百山水,八百風情,西藏是中國浩瀚版圖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這顆明珠光華閃耀的背後是無數平凡而又偉大的人在守護著它,捍衛著它,建設著它。這些人來自祖國的各個地方,其中又以川蜀地域尤為眾多。

在西藏軍營有句自己才能聽懂的名字——「老炮」,其實,這里所說的「老炮」,就是數十餘年如一日兢兢業業,忠於職守,堅守戰位的老炮兵罷了。去年,我從內江入伍,來到了西藏這個神奇的地方。我與同在火車的上百號家鄉戰友一樣,被車窗外祖國西陲的迷人景色所吸引。

我曾想:「要有怎樣的本事和操守才能捍衛好這片蒼茫雪域?」後來,我在炮長老張身上找到了答案。老張從軍15年,作風紀律賊好,軍事素質還倍兒溜,給連隊的每一名戰士骨幹提供了一個鮮活有力的榜樣,大夥兒都叫他「老張」、「張班長」,甚至叫他「張大炮」。

面對一群新兵蛋子,他毫不介意地說,「叫我老兵就好」。老張過去是操控那些現已銹跡斑斑的退役老炮的,隨著裝備的更新換代,這些曾伴隨他多年的裝備都落伍了。為不讓自己落伍,老張對新裝備的學習總是不甘走在別人後面,專家到單位,他就一直追隨著專家虛心請教。

四川人好學,朴實,肯干,敢碰硬骨頭,有種不可名狀的特質,骨子裡流淌著捍不畏死、頑強倔強的川軍的血液。「3,2,1,點火!」隨著一聲沉穩厚重的四川方言命令,數枚炮彈亮劍藍天。此刻,炮聲震天,霧繞寒峰。副營長雙眸有神,舉止沉穩,說著一口地道的四川話,

數十年高原的軍旅生涯已經讓他的雙鬢染上了白霜,臉上也悄悄地攀上了一抹高原紅,他把衛國戎邊的強烈擔當和無限熱情書寫在了眼中,烙印進了胸膛。他常走到我們中間來,身體力行帶頭干。訓練場上,他總是能夠以獨到的眼光指出我們訓練的弊端和存在的安全隱患,

戰士們照他說的去改進,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有他在訓練場上,戰士們總是信心滿滿。我們教導員也是四川人,他雖個頭不高,說話卻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行事雷厲風行,風風火火。訓練場上的他是嚴厲的,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任何一個疏忽,一旦發現問題,便一針見血地指出,並加以批評。

鐵漢也有繞指柔情。在歡送退伍老兵會上,教導員說話的時候,也曾落下男兒淚。我一直覺得,四川話,沒法帶感情,可這一刻,我感覺這聲音里充盈著濃厚的戰友情,這是身為父母官和戰士們相處數年所凝聚的革命情誼。在部隊,這樣的普通軍人還有很多很多,他們平凡卻又不平凡。

在氣候惡劣、環境艱苦的情況下,心系國防,甘於奉獻,忠誠盡責,為祖國站崗,為人民放哨,將堅定的信念,匯聚成磅礴的力量,在瑰麗的雪域高原,奉獻著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這些「老炮兒」與保家衛國的中國軍人一起,枕戈待旦,厲兵秣馬,為祖國的繁榮、人民的安寧保駕護航。

3、邊疆哨所新戰士阿米爾的回憶

1951年的夏天,我邊防軍某邊卡得到一群匪特潛入金沙川的情報。一日,新疆薩里爾山口牧民納烏茹孜從外地娶來一個冒名古蘭丹姆的新娘子,她實為匪首熱力普逃跑時潛伏下來的女特務古里巴兒。新娘子的來到,勾起解放軍哨所新戰士阿米爾的一段辛酸回憶。

他和古蘭丹姆自小青梅竹馬,情深意篤,後因古蘭丹姆被她的叔叔賣 給江罕達爾和熱力普為奴僕,改名買日烏莉,從此杳無音訊。晚上,阿米爾隨同楊排長前去參加婚禮。假冒古蘭丹姆的古里巴兒知道阿米爾和古蘭丹姆的童年往事,便對阿米爾顯得分外親昵。

此後,為了刺探邊防軍情報,假古蘭丹姆不分白天黑夜,多次到哨所尋找阿米爾,要求與他重溫舊情。阿米爾雖再三以解放軍紀律相拒,但仍擺脫不了她的糾纏 。這一現象引起楊排長的高度警覺,並且很快發現她並不是阿米爾所愛的古蘭丹姆。

不久,熱力普、江罕達爾根據「新娘子」的密電報告,率領小股特務偷越邊防,被解放軍冰峰哨所全殲。次日,邊防又發現兩個不速之客。男的叫阿曼巴依,女的叫古蘭丹姆。她確是阿米爾所愛的古蘭丹姆。但是楊排長發現了阿曼巴依是特務的真面目,他只是利用真古蘭丹姆。

於是楊排長精心策劃了真古蘭丹姆和阿米爾的重逢,在童年的歌聲中他們幸福地相見。當假古蘭丹姆的身份已暴露時,即派人將她殺害,並策劃在巴羅脫節的刁羊比賽時,乘搶奪制高點的機會,以槍聲和火把為號,里應外合,接應熱力普沖過邊防線,實現他們的美夢。

豈知楊排長早已將計就計,為他們布下了天羅地網,將敵人一網打盡。阿米爾和真古蘭丹姆也得以重逢,他倆的心願終於實現。

4、邊疆小白楊哨所中戰士的故事

遠遠地,在車上就能望見在巴魯克山下布爾干河畔的無名高地上屹立著一坐放哨用的塔樓———周身漆著明麗的迷彩,五星紅旗在塔樓頂部高高飄揚;幾名士兵背著槍,正在放哨,顯得很威武;塔樓前面有一棵白楊樹,在陽光下銀光閃閃。這,就是名聞遐邇的小白楊哨所。

「一棵小白楊,長在哨所旁……」著名的軍旅歌曲《小白楊》,想必會唱的人不少,而這首歌曲正是源自於眼前這座位於現中哈邊境線上的小白楊哨所。小白楊哨所原名塔斯提哨所,是新疆塔城裕民縣境內的一個邊防哨所。

陳福森回到連隊後,他的戰友們了解到這件事情後,都非常感動,就和他一起把樹苗栽在了營房邊。由於哨所乾旱缺水,戰士們吃水都要在一公里外的布爾干河去挑,盡管戰士們每天用洗臉刷牙節省下來的水精心澆灌,

但是小白楊難以忍受乾旱、風沙、嚴寒的肆虐,相繼枯死,十棵小白楊中只有一棵頑強地活了下來。這棵小白楊在戰士們的精心呵護下茁壯成長,日夜伴隨著守衛邊疆的戰士們。

1983年夏,著名詩人、詞作家樑上泉來新疆邊防部隊采風,為小白楊事跡所感動,譜寫了歌曲《小白楊》,1984年「八一」建軍節那天,閻維文在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慶「八一」文藝晚會上,第一次將《小白楊》唱了出來,唱響了祖國大江南北,激勵著戍邊將士。塔斯提哨所,從此被稱為小白楊哨所。

此後,小白楊就成了戍邊軍人的象徵,小白楊哨所則成了邊關將士的精神家園。走近哨所,門外一行大字「衛國戍邊無私奉獻」非常醒目,內心中崇敬之情已經油然而生。隊員們輕輕地走進哨所的院子,在後院種著那顆著名的白楊樹,高大的樹幹上「小白楊守邊防」幾個紅色大字映入眼簾,

上面刻著很多已經離開的戰士的名字,這顆白楊樹該是多少戰士用心血養育的啊!隊員們從布爾干河帶來了一桶水,排著隊輪流給這棵白楊樹澆水。然後,我們在白楊樹下高聲合唱了歌曲《小白楊》。依依惜別小白楊哨所,我們來到塔斯堤連部,這是邊防戰士生活的地方。

每年新兵入伍,連隊幹部就會帶他們到小白楊哨所宣誓,講述小白楊的故事。老兵復員時,連隊都要在小白楊哨所舉行軍旗告別儀式,並把儀式連同小白楊哨所生活點滴刻錄成光碟,發到老兵手裡。這,無疑是戰士們記憶深處的珍藏。

5、邊疆戰士栗峰的故事

老軍人栗峰在病房看到一篇題為《壯哉沙海老兵村》的報刊文章,陷入回憶。新中國成立不久,身為第一野戰軍一野一兵團能攻善守英雄團團長的栗峰帶領張遠發、盛成福、姚大勇、郭學成等人進軍新疆橫穿沙漠,與國民黨駐和田部隊激戰。戰役中,盛成福被砸斷脊椎,張遠發則為保護栗峰失去右臂。

新疆解放後,英雄團紮根邊疆,建設邊疆,並與來到新疆的女兵們有情人終成眷屬。劉德壽為保護糧種犧牲在沙漠中,妻子棗花生下女兒劉星後卻在地震中變成植物人。栗峰奉調北京,決定帶走劉星,改名栗星加以照顧,卻將自己的兒子栗亮留給了張遠發。

多年後栗星得知一切,決定帶著身為北京市援疆幹部的兒子李漠回到老兵村。在相隔多年後的百家宴上得知栗峰去逝,並將骨灰帶回老兵村。在栗峰的墓碑前,當年駐守邊疆以及他們的後代們一起向栗峰敬禮致敬。

『玖』 求《熊警初更》《叔叔的大老二》《警察龍保》《警察隊長趙剛》等一切壯熊小說TXT版 [email protected]

求發一份[email protected]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