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成語故事畫蛇添足三年級學生寫

成語故事畫蛇添足三年級學生寫

發布時間: 2020-11-21 11:18:51

1. 有關畫蛇添足的成語故事150字

畫蛇添足
讀音][huà shé tiān zú]
[解釋]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
[出處]漢·劉向《戰國策·齊策》:「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不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無其酒。」
[近義]弄巧成拙為蛇畫足多此一舉適得其反徒勞無功畫蛇著足節外生枝歪打正著冠上加冠
[反義]畫龍點睛不折不扣恰如其分不蔓不枝弄假成真歪打正著恰到好處

2. 畫蛇添足成語故事。

畫蛇添足,語出《戰國策·齊策二》。
原文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譯文
古代楚國有個貴族,祭過祖宗以後,准備把一壺祭酒賞賜給前來幫忙的門客。門客們互相商量說:「這壺酒大家都來喝則不足夠,一個人喝則有剩餘。我們各自在地上比賽畫蛇,先畫好的人就喝這壺酒。」 有一個人先把蛇畫好了,他拿起酒壺正要喝,卻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繼續畫蛇,說:「我能夠給它畫腳。」沒等他畫完,另一個人已把蛇畫成了,把壺搶過去說:「蛇本來是沒有腳的,你怎麼能給它畫腳呢!」然後他便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為蛇畫腳的人,最終失去了酒。

原意為畫蛇時給蛇添上腳。後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
這個故事諷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舉,反而得不償失的人。後以「畫蛇添足」比喻做多餘的事有害無益。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

3. 畫蛇添足成語故事

古時候,楚國有一家人,祭完祖宗之後,准備將祭祀用的一壺酒,賞給手下的辦事人員喝。參加的人很多,這壺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夠的,若是讓一個人喝,那能喝個痛快。這一壺酒到底給誰喝呢?
大家都安靜下來,這時有人建議:每個人在地上畫一條蛇,誰畫得快又畫得好,就把這壺酒歸他喝。大家都認為這個辦法好,都同意這樣做。於是,在地上畫起蛇來。
有個人畫得很快,一轉眼最先畫好了,他就端起酒壺要喝酒。但是他回 頭看看別人,還都沒有畫好呢。心裡想:他們畫得真慢。再想顯示自己的本領, 於是,他便左手提著酒壺,右手拿了一根樹枝,給蛇畫起腳來,還洋洋得意地說: 「你們畫得好慢啊!我再給蛇畫幾只腳也不算晚呢!」
正在他一邊畫著腳,一邊說話的時候,另外一個人已經畫好了。那個人 馬上把酒壺從他手裡奪過去,說:"你見過蛇么?蛇是沒有腳的,你為什麼要給 他添上腳呢?所以第一個畫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那個人說罷就仰起頭來,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以後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引申出「畫蛇添足」這句成語,比喻有的人自作聰明,常做多餘的事,反而弄巧成拙,把事情辦糟了。

4. 關於畫蛇添足的成語故事

古代楚國有個來貴族,祭過祖宗以自後,把一壺祭酒賞給前來幫忙的門客。門客們互相商量說:「這壺酒大家都來喝則不夠,一個人喝則有餘。讓咱們各自在地上比賽畫蛇,誰先畫好,誰就喝這壺酒。」 有一個人最先把蛇畫好了。他端起酒壺正要喝,卻得意洋洋地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繼續畫蛇,說:「我能夠再給它添上幾只腳呢!」可是沒等他把腳畫完,另一個人已把蛇畫成了。那人把壺搶過去,說:「蛇本來是沒有腳的,你怎麼能給它添腳呢!」說罷,便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個給蛇添腳的人終於失掉了到嘴的那壺酒。
畫蛇添足

5. 成語故事日記畫蛇添足

畫蛇添足 [huà shé tiān zú]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解釋】: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
【出自】:《戰國策·齊策二》:「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一百十回:「將軍功績已成,威聲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進,倘不如意,正如『畫蛇添足』也。」。
【示例】:這也是一則事實,並非做書的人~,為此奇談。
◎《花月痕》第五一回
【語法】:連動式;作賓語;含貶義
出 處
漢·劉向《戰國策·齊策》:「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不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無其酒。」

6. 兒童成語故事 《畫蛇添足》

畫蛇添足,漢語成語。 拼音:huà shé tiān zú 釋義:語出《戰國策·齊策二》。原意為畫蛇時給蛇添上腳。後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 這個故事諷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舉,反而得不償失的人。後以「畫蛇添足」比喻做多餘的事有害無益。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

7. 成語故事課文畫蛇添足

畫蛇添足
huàshétiānzú
[釋義] 畫蛇時添上腳。喻指徒勞無益;多此一舉。
[語出] 漢·劉向《戰國策·齊策》:「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不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無其酒。」
[正音] 添;不能讀作「tiǎn」。
[辨形] 添;不能寫作「填」。
[近義] 徒勞無功 多此一舉
[反義] 畫龍點睛 恰到好處 恰如其分
[用法] 用來形容不應該做的多餘的事。含貶義。一般作賓語。
[結構] 連動式。
[辨析] ~和「弄巧成拙」;都可表示「自以為做得好;結果壞了事」的意思。但~偏重在「做多餘的事」;「弄巧成拙」偏重在「想做得好些;巧妙些」。
[例句]
①切勿刻意求工;以免~;喪失了自然。
②多寫上這一句;不但沒增強表現力;反而成了~。

[英譯] ruintheeffectbyaddingsth。superfluous
[成語故事]
古代楚國有個貴族,祭過祖宗以後,把一壺祭酒賞給前來幫忙的門客。門客們互相商量說:「這壺酒大家都來喝則不夠,一個人喝則有餘。讓咱們各自在地上比賽畫蛇,誰先畫好,誰就喝這壺酒。」 有一個人最先把蛇畫好了。他端起酒壺正要喝,卻得意洋洋地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繼續畫蛇,說:「我能夠再給它添上幾只腳呢!」可是沒等他把腳畫完,另一個人已把蛇畫成了。那人把壺搶過去,說:「蛇本來是沒有腳的,你怎麼能給它添腳呢!」說罷,便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個給蛇添腳的人終於失掉了到嘴的那壺酒。

8. 成語故事大全兒童畫蛇添足

[成語故事]
古代楚國有個貴族,祭過祖宗以後,把一壺祭酒賞給前來幫忙的門客。門客們互相商量說:「這壺酒大家都來喝則不夠,一個人喝則有餘。讓咱們各自在地上比賽畫蛇,誰先畫好,誰就喝這壺酒。」 有一個人最先把蛇畫好了。他端起酒壺正要喝,卻得意洋洋地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繼續畫蛇,說:「我能夠再給它添上幾只腳呢!」可是沒等他把腳畫完,另一個人已把蛇畫成了。那人把壺搶過去,說:「蛇本來是沒有腳的,你怎麼能給它添腳呢!」說罷,便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個給蛇添腳的人終於失掉了到嘴的那壺酒。
畫蛇添足
huàshétiānzú
[釋義] 畫蛇時添上腳。喻指徒勞無益;多此一舉。
[語出] 漢·劉向《戰國策·齊策》:「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不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無其酒。」
[正音] 添;不能讀作「tiǎn」。
[辨形] 添;不能寫作「填」。
[近義] 徒勞無功 多此一舉
[反義] 畫龍點睛 恰到好處 恰如其分
[用法] 用來形容不應該做的多餘的事。含貶義。一般作賓語。
[結構] 連動式。

9. 成語故事:《畫蛇添足》教案設計

《畫蛇添足》教學設計
楚國有一個官員,在春天祭過了祖宗之後,便將一壺酒賞給他的辦事人員喝。有人提議:「我們只有一壺酒,肯定不夠我們大家喝的,一個人喝倒是綽綽有餘。我們每人在地上畫一條蛇,誰畫得最快,就把這壺酒給他。」 大家都同意了。
有一個人很快就把蛇畫好了。他正打算喝這壺酒時,看見別人都還忙著畫呢。他就得意揚揚地說:「你們畫得好慢呀,等我再畫上幾只腳吧!」 他的蛇腳還沒畫完,另一個人已經把蛇畫好了。那人把酒壺奪了過去說:「有誰見過長腳的蛇?你畫的不是蛇,這壺酒應該是我的了。」說罷,就喝起酒來。那個給蛇畫腳的人沒辦法,只能懊悔自己的愚蠢。
「畫蛇添足」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現在人們用它來說明這么個道理:做的過分和做的不夠是一樣有害的。
一、創設情境
導入程序:放錄音--聽故事--看幻燈片--猜成語
師:嗨,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老師請你們聽一聽這個有趣的故事。
放《畫蛇添足》的現代文錄音。讓學生進入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欣賞一幅有趣的圖畫。(出示幻燈片,放映幻燈機。)同學們
,你們能不能根據剛才聽到的故事和看到的圖畫猜出這個故事的題目呢?
二 教學過程
1、讀第一自然段,思考:僕人們見酒太少,提議怎麼辦?
2、出示第一自然段,交流:「都說:要是每人嘗一小口,那才沒意思呢,還不如讓一個人喝個痛快。可是,到底給誰喝呢?」
「要是…還…」句式理解,換成句子:「如果每人嘗一口,那太沒意思了,還是讓一個人喝個痛快」於是就有人提議說什麼?(各人在地上畫一條蛇,誰畫得快畫得像,就把這壺酒給誰。)並完成板書:畫蛇飲酒
(三)學習二、三自然段,分組交流:
1、出示第二自然段,思考:有個人畫得怎麼樣?(很快)
從哪個詞語能看出這個人畫得很快?(一轉眼)
2、最先畫好蛇的人見別人沒有畫好,他心裡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
出示句子:他抬頭一看,別人都沒有畫好,就想:「我給蛇添上四隻腳吧。」他左手拿起酒壺,右手拿著樹枝,給蛇畫起腳來。
3、在他給蛇添足時,另一個人怎麼樣?(也把蛇畫好了)完成板書:畫蛇
4、思考:最先畫好蛇的那個人有沒有喝到酒?誰最後喝到了酒?從哪些句子看出?出示第三自然段。完成板書:失酒、喝酒
5、思考:為什麼最先畫好蛇的人沒喝到酒?
出示句子,重點講解:「蛇是沒有腳的,你干嗎要畫上腳呢?第一個畫好蛇的是我,不是你啦!」明確:給蛇添上腳就不是蛇了。他給蛇添上腳是不恰當的。完成板書:不恰當
6、再比較:最先畫好蛇的人給蛇添上腳,沒能喝到酒,而另一個人畫完蛇,沒給蛇添足,並結合板書,完成板書(多此一舉)
引出寓意:蛇本來就沒有腳,「添」上腳就不是蛇了,所以那個人並沒有畫成蛇。假設他不給蛇添足會怎樣,(喝到酒),而這一「添」反而畫得慢了,也不像了,因此這一「添」完全是多此一舉,(完成板書:多此一舉)
這個寓言告訴大家事情做好就行了,不要再去做多餘的不恰當的事。由此而來的成語「畫蛇添足」,就是比喻做了多餘的事反而不恰當。
三、鞏固:
1、結合課後練習中的句子講「畫蛇添足」
2、在我們平時生活學習中,我們常會碰到一些畫蛇添足的事,分組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哪些事屬於「畫蛇添足」的事。
3、分組匯報結果,並評點
4、出示相關句子,讓學生選擇哪些屬於「畫蛇添足」
1)在超市買了塊鹹肉,回家後,又在鹹肉上酒了許多鹽,結果太咸了沒法吃。( )
2)天真冷,小明又加了件衣服。( )
3)長褲外面再套上裙子。( )
4)青菜炒得太淡了,我又加了些鹽。( )
5)衣服沒洗干凈就晾了起來,發現後再洗一遍。( )
6)作文題目是《春天》,有個同學寫好後,覺得內容不夠充實,又加了些描寫冬天雪景的句子。( )
7)值日生把教室地面已經拖得很乾凈了,但班長還是覺得不夠干凈,就把教室潑滿了水。( )
板書設計:
(多此一舉)
有個人 畫蛇 添足 失酒
畫蛇喝酒 (不恰當)
另一個人 畫蛇 喝酒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