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精忠報國的故事有感

精忠報國的故事有感

發布時間: 2020-11-21 11:24:30

❶ 精忠報國有什麼故事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里(今河南安陽市湯陰縣程崗村)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1-3],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他於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斗,所向披靡,「位至將相」。1140年,完顏兀術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朝廷殺害。宋孝宗時岳飛冤獄被平反,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後又追謚武穆、忠武,追封鄂王。
岳飛出仕之前,其母在其背上刺上「盡忠報國」四字,以期岳飛日後能夠為國竭盡忠誠。這是中國最著名的歷史典故之一,常用以教育,激發青少年的愛國主義精神。精忠報國是對岳飛的評價。

❷ 精忠報國故事,讀書筆記100字

在古代的唐詩選本中,清人孫沫的《唐詩三百首》最為流行。今人喻守真有《唐詩三百首詳析》中華書局版,對藝術特色的講解甚為詳切。今人唐詩選本較多,茲介紹兩種:一是葛兆光《唐詩卷》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收唐詩282首,凡七十八家,選詩頗具眼量,小傳、注釋新見迭出,自成一家;一是馬茂元《唐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選詩500餘首,按體例排列,注釋簡明,分析詳備。

❸ 精忠報國的歷史故事

精忠報國的歷史故事就是岳飛的最為出名了,岳飛的母親在岳飛的背後刺上了精忠報國。就是讓說非要做一個愛國家的人。

❹ 精忠報國的故事!

精忠報國的故事:

1、岳母刺字

岳母刺字的故事,宋人筆記和野史均無記載,包括岳飛之孫岳珂所著《金佗稡編》也沒有記錄。岳飛背上刺字的記載始見於元人所修的《宋史》本傳:「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

2、律己寬人

除了自己儉朴淡泊,刻苦勵志外,岳飛對子女教育很嚴。要求他們每天做完功課後,必須下地勞作。除非節日,不得飲酒。宋時有「任子恩例」,官員品級越高,子女可享受的官階越高,次數越多。岳飛勉勵兒子們「自立勛勞」,僅用了一次「恩例」,還是為張所之子張宗本而用。

3、事母至孝

岳飛是歷史上有名的孝子。飛把母親姚氏接到軍營中後,侍奉唯恐不周,每晚處理好軍務,便到母親處問安。當母親生病時,岳飛親嘗湯葯,跪送榻前,連走路都微聲屏氣而行,生恐吵擾了母親的休息。凡遇率軍出征,必先囑咐妻子李娃,好好侍奉母親。

4、勇冠三軍

岳飛可以「挽弓三百斤,弩八石,能左右射」。後來岳飛在與敵人作戰時,殺敵將黑風大王。後來,賊王善、曹成聚集兵馬號稱五十萬,岳飛部下只有八百,手下士兵都十分害怕。

這時岳飛卻十分鎮定,說:「我給大家破了它。」然後左手拉著弓,右手拿著矛,沖擊敵陣,結果王善部大亂,岳飛乘勢大敗敵軍。

5、儒將風范

岳飛的文才自不必說,數十首詩詞足以說明。除此之外,他愛好讀書,書法頗佳,時人稱「室有鄴架」「字尚蘇體」。他還愛與士子文人交往,「往來皆高士」。

岳飛雖是武將,但他文采橫溢,有儒將風范。他是寂寞英雄,滿腔抱負,無人賞識,「欲將心事付瑤琴」,卻無奈,「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他寫的《小重山》不似《滿江紅》那樣豪情萬丈,可卻是借琴弦抒發著心中無言的吶喊。岳飛這一生,為南宋抗金,浴血沙場,赤膽忠心,不為功名,只希望可以得遇明君,慰籍平生寂寥。

(4)精忠報國的故事有感擴展閱讀:

力反和議:

紹興八年(1138年)二月,岳飛還軍鄂州,堅持「戮力練兵」,「日夜訓閱」。趙構為「屈己求和」,進一步重用秦檜,並令其與金接通關系。韓世忠、岳飛對和議一事都表示堅決反對。

岳飛在臨安朝見時對趙構說:「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謀國不臧,恐貽後世譏議。 」趙構不聽。

十一月,金廷派出江南詔諭使張通古、蕭哲,攜帶詔書,來同南宋「講和」。金人不稱宋朝而稱「江南」,不說「議和」而說「詔諭」,把南宋完全置於藩屬地位,消息傳開,朝野上下,輿論沸騰。

宋廷諸大臣對此議論紛紛,多有反對者,然而這些主戰派人物如樞密副使王庶、樞密院編修胡銓等,或被罷官,或被貶謫;趙鼎也被罷相。

十二月二十七日,秦檜以宰相身份代表宋高宗趙構跪在金使腳下,答應取消宋國號,作金的藩屬,並每年納貢,南宋與金的第一次和議達成。

❺ 精忠報國的故事

1、岳飛

岳飛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北方的金人入侵,南宋的皇帝無能,一直都失敗,國家正處於危難之間。岳飛就參軍了,很快,因為他的父親去世,他要回鄉守孝。

後來因為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岳飛又一次投軍了,在臨走之前岳飛的母親把他叫到身邊說道,現如今國難當頭你有什麼打算呢?岳飛很爽快地回答道:當然是到前線啊!精忠報國。

岳飛的母親聽到這樣的回答之後,她對這樣的回答非常滿意,精忠報國就是母親對兒子的希望,所以她就把精忠報國刻在了岳飛的身上,目的就是讓他記住自己說的話。

岳飛瀟灑的解開自己的上衣,漏出來他的脊背,請求讓母親給自己刻字,姚太夫人問他:在身上刻字是很痛的,你害怕嗎?岳飛怎麼會怕呢?

他說道:母親啊!一枚小小的鋼針並不可怕,倘若害怕這個的話怎麼還能上戰場呢?姚太夫人在他的背上寫上了精忠報國四個字,等到刺完之後,就開始塗蠟了。

從那開始精忠報國這四個大字就永遠的刻在了岳飛的背上。岳飛的母親鼓勵著岳飛,岳飛參軍之後,很快就成為了一個大將,那時候的開封已經被金軍給圍困了。

岳飛跟隨著宗澤去救援,擊敗了金軍,得到了宗澤的贊賞。大家都稱贊他,後來他就成為了抗金大英雄,被後人敬仰。

岳飛小的時候,很喜歡武義,總是舞槍弄棒的,練就了一身的本領。岳飛一直都記著母親的教誨,他帶領著岳家軍先後六次進軍,岳家軍也就成為了抗金的典範。

2、梁紅玉

梁紅玉(1102—1135年),原籍安徽池州,生於江蘇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史書中不見其名,只稱梁氏。

「紅玉」是其戰死後各類野史和話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見於明朝張四維所寫傳奇《雙烈記》:「奴家梁氏,小字紅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東京人也。」

後結識韓世忠,兩人初次見面,是在平定方臘起義後的慶功宴上,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韓贖其為妾,原配白氏死後成為韓世忠的正妻。

建炎三年(1129年),在平定苗傅叛亂中立下殊勛,一夜賓士數百里召韓世忠入衛平叛,因此被封為安國夫人和護國夫人。

後多次隨夫出征,在建炎四年(1130年)黃天盪之戰中親執桴鼓,和韓世忠共同指揮作戰,將入侵的金軍阻擊在長江南岸達48天之久,從此名震天下。

後獨領一軍與韓世忠轉戰各地,多次擊敗金軍,紹興五年(1135年)隨夫出鎮楚州,於當年八月二十六日死於楚州抗金前線,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韓世忠病逝,夫婦合葬於蘇州靈岩山下。

3、於謙

於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永樂十九年(1421年),於謙登進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職隨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因嚴詞斥責朱高煦而受宣宗賞識,升為巡按江西,頌聲滿道。

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等地。明英宗時因入京覲見時不向權臣王振送禮,遭誣陷下獄,因兩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請而復任。

土木之變後,英宗兵敗被俘,他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升任兵部尚書。明代宗即位,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抵禦瓦剌大軍。

瓦剌太師也先挾英宗逼和,他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也先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和議後,於謙仍積極備戰,挑選京軍精銳分十團營操練,又遣兵出關屯守,邊境得以安寧。

當時朝務繁雜,於謙獨運征調,合乎機宜。其號令明審,令行政達。他憂國忘身,口不言功,平素儉約,居所僅能遮蔽風雨。但因個性剛直,招致眾人忌恨。

4、戚繼光

隆慶元年(1567年),給事中吳時來向明穆宗上疏,建議讓戚繼光、俞大猷等人訓練薊門一帶的士兵。但朝議後決定只任命戚繼光即可。於是朝廷任戚繼光為神機營副將。

當時譚綸剛剛在遼、薊一帶募集了三萬步兵,又在浙江招募了三千士兵,請求讓戚繼光對其訓練,得到了穆宗的許可。

隆慶二年(1568年),明穆宗讓戚繼光訓練薊州、昌平、保定等地的士兵,總兵官以下的官員都受戚繼光的節制。

戚繼光到任後,時薊州有總兵郭琥,而戚繼光為總理,無法統一號令,於是朝廷將郭琥調走,以戚繼光為總兵官,鎮守薊州、永平、山海等地。

又以戚繼光前破吳平有功,進封為右都督。時北蠻子侵略青山口,戚繼光引兵將其擊退。 萬曆元年(1573年),北蠻小王子與董狐狸謀劃進犯,向明朝廷索要賞賜遭到拒絕。

於是二人在喜峰口燒殺搶掠,戚繼光得知後率兵前往平亂,差點活捉董狐狸。同年夏,董狐狸侵略桃林,被戚繼光擊退。

而後董狐狸的侄子董長昂侵犯界嶺,又被擊敗。董狐狸多次侵擾邊境不但沒有佔到便宜,反而損失慘重,於是獻關求賞,朝廷答應其按年給予賞賜。

萬曆二年(1574年),董長昂又入侵邊境但無法從關口攻入,於是逼著他的叔父董長禿寇犯邊境。戚繼光領兵將其擊敗並活捉董長禿。

董狐狸與董長昂率領宗族三百人來到戚繼光關前請罪,董狐狸穿素服大哭請求赦免董長禿。戚繼光與部下商議後決定接受其投降,

董狐狸於是將劫掠的百姓放回,並發誓不再反叛。自此董狐狸與董長昂再也不敢侵犯薊門。不久,戚繼光因守邊功勞,升為左都督。

戚繼光鎮守的薊門固若金湯,北蠻子無法攻入,於是轉而進犯遼東,戚繼光率兵增援,協助遼東守將李成梁將其擊退。朝廷封戚繼光為太子太保,又進封少保。

5、鄧世昌

1894年(光緒二十年)鄧世昌常曰:「人誰不死,但願死得其所爾」。9月17日在黃海大東溝海戰中,鄧世昌指揮「致遠」艦奮勇作戰,後在日艦圍攻下。

「致遠」多處受傷全艦燃起大火,船身傾斜。鄧世昌鼓勵全艦官兵道:「吾輩從軍衛國,早置生死於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倭艦專恃吉野,苟沉此艦,足以奪其氣而成事」,毅然駕艦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艦「吉野」號右舷,決意與敵同歸於盡。倭艦官兵見狀大驚失色。

集中炮火向「致遠」射擊,不幸一發炮彈擊中「致遠」艦的魚雷發射管,管內魚雷發生爆炸導致「致遠」艦沉沒。

鄧世昌墜落海中後,其隨從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絕,並說:「我立志殺敵報國,今死於海,義也,何求生為!」

所養的愛犬「太陽」亦游至其旁,口銜其臂以救,鄧世昌誓與軍艦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沒於波濤之中,與全艦官兵250餘人一同壯烈殉國。

❻ 精忠報國的故事的讀後感20字

我讀了《岳飛傳》這本書,岳飛是宋朝一位愛國的民族英雄,為了大宋江山捨身忘已。在凶惡的金兵面前臨危不俱,但卻被「莫須有」的罪名所害。這本書講述了民族英雄岳飛精忠報國,抗擊金兵的故事,讓我知道了岳飛的身世、岳飛結拜的兄弟、抗金的經歷,最後父子就義。其中,其中嶽母刺字、大敗粘罕、牛皋破敵、勇挑鐵滑車這幾個小故事讓我印象深刻。
岳飛出生在河南境內黃河邊的相州附近。傳說出生時,家中屋脊上落下一隻大鳥,鳴叫幾聲後就飛走了。因此他的父親為他取名「岳飛」。他自幼父親早世,在師傅周侗的教誨下學習文學、武藝和兵法。長大後天資聰穎,膂力過人,很早就表現出優秀的軍事才能。他甘守清貧,不貪濁富,當宋朝受到金國的侵略時,他的母親為了讓他一生不忘報效國家,在他的背上刺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他臨危授命,戰功卓著,在牛頭山、愛華山等幾個戰役中,取得了輝煌戰果,令金兵聞風膽喪。岳飛一生致力於恢得中原,直搗黃龍的偉大志向,但不幸慘遭奸臣秦檜等人陷害,背負莫須有的罪名,屈死於風波亭,時年三十九歲。
我讀完這本書後,岳飛從小認真讀書和長大後帶領幾千萬宋朝人馬打金兵的事,令我深受感動。岳飛小時候家境貧寒,由於洪水,他和母親漂到了臨村,是好心的人家收養了他們。岳飛和這家的孩子在一起學習和練武,他非常用心,刻苦,而且頭腦靈活。長大後,他母親在他的背上用針刺了四個大字「精忠報國」,岳飛牢記母親的教導,每次打仗,他總是百戰百勝,能打幾百回合。岳飛有把神槍叫「瀝泉神矛」,當年他就用這把神槍打殺金兵的。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現在我們所處的社會和-諧,不像以前的戰爭時代,更不像舊社會一樣。我們的國家每天都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現在科技發達了,許多東西都是電子化的,人們也一步一步探索科技領域的奧秘,展望未來,現在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建設祖國,使我們的國家更強大,更美好!我以後也要向岳飛學習,學習他肯於動腦,靈活用腦的精神,多學科學文化知識,用知識來豐富自己的頭腦,學以致用。

❼ 精忠報國小故事

馬本齋:精忠報國

馬本齋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回民之家,小時候常聽母親講「岳母刺字」、「蘇武牧羊」和「花木蘭從軍」的故事,非常欽佩古代英雄精忠報國的精神。1937年7月7日,日本軍國主義悍然發動了旨在滅亡中國的侵略戰爭。日寇的野蠻暴行,國民黨軍隊的腐敗無能,使馬本齋義憤填膺。他再也沉不住氣了,鄉親們也紛紛來找他拿主意。馬本齋憤激地說:「咱回回有句話,『對惡狗用棍子,對強盜用刀子』。不抗日,日子設法過,不拉隊伍,就沒法殺鬼子。」經過馬本齋的說服動員,1937年8月30日,一支手持大刀、長矛和鳥槍的莊稼漢組成的抗日武裝——回民義勇隊在東辛庄的清真寺庄嚴成立了。在清真寺的古松上,張貼著一張醒目的條幅:「主助俺,伊斯蘭,回族男,猛虎膽,專打鬼子保江山。」村上的有志青年紛紛報名,隊伍很快發展到幾百人。這支回民抗日武裝成立不久,9月中旬就在馬本齋的帶領下,成功地伏擊了日軍一輛從河間開往滄州的軍用汽車,全部消滅了車上的敵人,並繳獲了部分軍械。義勇隊首戰告捷,加強了自己的武裝,鼓舞了整個隊伍的士氣。「回民義勇隊」這個響亮的名字,從此很快在華北平原上傳開了。隨後,馬本齋領導這支隊伍不斷打擊敵人,取得了一次次可喜的成果。同時,他又在斗爭的實踐中逐漸地認識到:「水淺掀不起大浪」,只依靠回民義勇隊孤軍奮戰,絕不可能戰勝強大的敵人,只有將這支隊伍匯入黨領導下的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才能最終戰勝日本侵略者。這時,黨組織也正在尋找馬本齋。1938年春,河北游擊軍司令員孟慶山派劉墳同志與馬本齋取得了聯系。劉墳傳達了黨組織的意見,希望馬本齋率領回民義勇隊加入八路軍。這正是馬本齋夢寐以求的願望。沒過幾天,他就率領這支土生土長的回民抗日武裝去參加了八路軍,踏上了新的征程。出發之前,馬本齋向全村父老鄉親立下錚錚誓言:「此去投軍,堅定不移。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不滅日寇,誓不罷休!」經過長時間艱難的探索,馬本齋和他領導的回民義勇隊終於走上了真正的革命道路。1940年初,八路軍回民支隊發展到兩干多人,在馬本齋指揮下,取得了一系列戰斗勝利。比如康莊戰斗,馬本齋採用「引蛇出洞,圍點打援」的作戰方案,全殲日軍60餘名及一部分偽軍,繳獲了多門輕重機槍和大炮,而回民支隊則無一傷亡。斗爭越來越激烈,但回民支隊卻越戰越勇,越戰越強大,日聯隊長山本見用武力征服不了馬本齋,就改換手法,抓馬本齋的親屬,然後誘降、勸降、逼降。馬母被抓了,她痛斥敵人:「狗強盜,別做夢了,我是中國人,我生養的孩子是中國人,我兒子當八路軍是我讓他去的。勸降?那是妄想!」馬母絕食七天,壯烈犧牲。冀中軍民聞訊,莫不感動。馬本齋抑制住心頭的悲痛和怒火,奮筆疾書:「偉大母親,雖死猶生,兒承母志,繼續斗爭!」他沒有流淚,把仇恨化作無盡的力量,凝聚在殺敵的刀槍上,更加英勇地為祖國、為人民的解放事業而戰斗。由於長期艱苦作戰,馬本齋積勞成疾,不幸於1944年2月病重去世。回民支隊在去延安的路上,得知司令員病逝的消息,無不失聲痛哭。楊得志司令員說:馬本齋的死,比泰山還重。他像莽莽昆侖巍然屹立;他像滾滾江河奔流不息,他是我黨我軍的驕傲。黨中央在延安為他舉行了追悼會,總參謀長葉劍英高度贊揚了他光輝的斗爭經歷和的軍事指揮才能。毛主席寫下了「馬本齋同志不死」,周恩來副主席題詞「民族英雄,吾黨戰士」,朱德總司令輓聯「壯志難移,漢回各族模範;大節不死,母子兩代英雄。」新中國成立後,為了表彰馬本齋烈士的功勛,黨中央決定將河北省獻縣東辛庄,命名為「本齋回族自治鄉」,將烈士的遺骨遷葬於石家莊華北軍區烈士陵園,供後人憑吊瞻仰。馬本齋烈士既是回族同胞的光榮,也是祖國母親的驕傲!

Google 搜索 散裝故事網 名人故事有很多

❽ 從精忠報國這個故事中體會到了什麼

岳飛首先提出「武來將不怕源死,文官不愛錢」,堪稱封建社會官吏的行為典範。他廉潔避功、直言不諱、不縱女色、文采風流、治軍嚴明、戰功卓著……中國人的優秀品格和才華在他身上得到了集中體現。然而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他的皎潔人格和絕世才華,象一面明鏡,照出了他人的污點,也阻擾了他人出賣國家民族利益以謀取私利。這樣的人,莫說在宋朝,便是在現代,又安能不受宵小之輩攻擊?

❾ 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10字

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
要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要反對封建思想的桎梏。
我們的教育要堅決反對無條件服從,要從科學的角度認識所有事物客觀發展規律,從科學的角度認識服從於管理的內在聯系,尊重客觀規律基礎上的服從。講的是道理,服從的是客觀規律。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