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寫小故事300字
❶ 孔乙己改寫成小故事300字
孔乙己是個讀書人.可是他讀了幾十年的書.讀得頭發都白了.年年參加科舉考試.可是連秀才都沒考上.所以他連教書的資格都沒有.科舉考試無望.偏偏他這個人好吃懶做又自命清高.所以他經常是穿著他唯一的那件又臟又破的長袍.來到我打工的酒店.花幾文錢買一碗酒吃.每次他來.總遭到人們的取笑.取笑.
孔乙己沒有固定工作.偶爾有人請他做一些抄抄寫寫的工作.他也不安分.經常偷僱主家的書來賣.被發現之後.往往是被狠狠打一場.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即便如此.他還是狗改不了吃屎.有一次.他偷了鎮上張舉人家的書.結果被吊起來打了大半夜.在這場毒打中.孔乙己的雙腿被打斷了.從此.再也沒有人請他幹活.走投無路的孔乙己最終淪為了乞丐.沿街要飯.最後貧困交加.悲慘死去.
❷ 游山西村續寫故事300字
游山西復村改寫
自從被貶官後,我制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一想到國家的安危存亡,不免心中煩悶。正是金桂飄香,農民豐收的季節,我就忍不住想出去走走散心解悶。
走著走著,竟來到山西村。那裡的農民十分熱情好客,看到我都遠遠迎了上來,邀請我去他家做客。我來到老鄉家,那戶人家的老者搬出臘月里釀的酒,家裡的農婦忙裡忙外,殺雞宰豬,置辦了一桌豐盛的酒菜,我看他們如此破費,不禁忐忑不安。老者說:「今年收成好,家裡酒多糧足,你盡管暢飲。來,讓我們邊喝酒邊聊吧。」我欣然同意。雖然臘月釀的酒色渾味淡,我還是忍不住多喝了幾杯。在一杯又一杯的好酒中,我微微醉了,心中的憂愁一掃而光。
酒足飯飽後,稍稍休息片刻,我要回家了。鄉親送我到村口。我揮別眾人,向前趕路。一路層巒疊翠,曲徑幽深,溪水丁丁冬冬,鮮花爭相競放。我不禁深深陶醉其中。走著走著,小路突然消失了。我正疑惑前面是否有路可走,抬頭一看,一個被柳蔭花樹籠罩的村莊突然出現在眼前,讓我又驚又喜。
人生在世,有時不必在意眼前,面對困難,只要堅持向前走,一定會有我的出路。
❸ 寫一篇童話故事300字
在一個小山羊家門前,有一大片草地,那裡既有又青又嫩的小草,又有絢麗多彩的花,經常有穿著五彩斑斕的大衣的客人停在花朵上舞蹈,那就蝴蝶了。
一天,小山羊旅行回來,發現了:小草一根根都被踩彎了,有的甚至連根拔起,花兒的花瓣被一片片扯下來,蝴蝶沒有了立足之地,一大群一大群地飛到遠方去了,劃地上一片狼藉,旁邊還有很多腳印,一個大圓圈四個小圓圈,小山羊從學到的知識仔細分析,確定這是大灰狼的足跡,他明白了,大灰狼要來吃自已了,小山羊滿懷憤怒,在腦子里認真思考,終於決定使一個三十六計中的一個妙招-----連環計,陷阱一個接一個,讓大灰狼吃盡苦頭,看大灰狼你還敢不敢抓我吃。說干就干,小山羊幹了一個晚上,終於造完了所有陷阱,因為幹了一晚上,小山羊困極了,就馬上上床睡覺了。
第二天,大灰狼又到草地里,看看小山羊有沒有出來,好填填自已的肚子,他剛進草地,就被抓獸夾夾住了大腿,亂跳,聽「撲通」一聲,大灰狼掉進了小山羊精心准備的阱坑裡,忽然,大灰狼看見一根又細又長的繩子,心裡想:天助我也啊,他剛用力,又聽「撲通」一聲,一個大殺人蜂窠掉下來,殺人蜂成群結隊地向大灰狼沖去,沒過多久,大灰狼就被活活叮死在洞中。
草地又恢復了平靜,大灰狼呢?永遠不會再來了。
❹ 求300字左右的小故事!!急,自己寫的哦
哲理小故事:
一、皮瑞
皮瑞死去了,在選擇去天堂還是地獄時,他拿不定主意,神父答應他可以先去體驗一下天堂和地獄生活再做決定。
皮瑞選擇先去地獄。來到地獄,閻王熱情地招待他,給他安排了十分華麗的總統套房,還給他安排了傭人。皮瑞每天躺在床上吃吃喝喝,玩玩手機、打打游戲、看看電視,不用工作,也不用動腦筋,皮瑞感到很滿足,很快地獄的三天體驗期過去了。
皮瑞來到了天堂,他沒有舒適的住處,只有一間小茅屋和一大片田地。神父告訴他:「你只有勞動才能得到吃食,你去勞動吧!」
皮瑞只好下地幹活,他累得汗流浹背、腰酸背痛,傍晚回家還要自己煮食。他吃的也是五穀雜糧和蔬菜,三天過去,皮瑞瘦了許多。到了抉擇的時候了,皮瑞選擇了去天堂,因為天堂的三天讓他回憶起活著的時光。
二、猶太人
很多年以前,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里,一個猶太人對他的兒子說,現在我們惟一的財富就是智慧,當別人說一加一等於二的時候,你應該想到大於三。」納粹在奧斯維辛毒死了幾十萬人,父子倆卻活了下來。
1946年,他們來到美國,在休斯敦做銅器生意。一天,父親問兒子一磅銅的價格是多少?兒子答35美分。父親說:「對,整個得克薩斯州都知道每磅銅的價格是35美分,但作為猶太人的兒子,應該說成是3.5美元,你試著把一磅銅做成門把看看。」
20年後,父親死了,兒子獨自經營銅器店。他做過銅鼓,做過瑞士鍾表哂上的簧片,做過奧運會的獎牌,他曾把一磅銅賣到3500美元,這時他已是麥考爾公司的董事長。然而,真正使他揚名的,是紐約州的一堆垃圾。
1974年,美國政府為清理給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廢料,向社會廣泛招標。但好幾個月過去了,沒人應標。正在法國旅行的他聽說後,立即飛往紐約,看過自由女神下堆積如山的銅塊、螺絲和木料後,未提任何條件,當即就簽了字。
紐約許多運輸公司對他的這一愚蠢舉動暗自發笑,因為在紐約州,垃圾處理有嚴格規定,弄不好會受到環保組織的起訴。就在一些人要看這個猶太人的笑話時,他開始組織工人對廢料進行分類。他讓人把廢銅熔化,鑄成小自由女神像;
把水泥塊和木頭加工底座;把廢鉛、廢鋁做成紐約廣場的鑰匙。最後,他甚至把從自由女神身上掃下來的灰包裝起來,出售給花店,不到3個月的時間,他讓這堆廢料變成了350萬美元現金,每磅銅的價格整整翻了1萬倍。
❺ 課文小狗學叫續編故事,寫300字左右
小狗學叫續寫
春天來了,小狗在森林裡跳來跳去蹦來蹦去開心地玩著。
這天它聽見一個汪汪叫的聲音,不知道是什麼?它仔細一天是從草叢里傳來的,它往草叢那邊走去。一看是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小狗在叫,汪汪汪汪,另外一隻小狗也這樣叫著。它感到很詫異,它反問道你們為什麼這樣叫另一隻小狗說因為這是我們的語言,難道你不會嗎?我們來教你吧,我叫一聲你叫一聲汪汪汪汪,你學會了嗎?
我會叫了謝謝你們,從此它們成了最好的朋友,天天一起叫來叫去蹦來蹦去,跳來跳去,天天用自己的語言和對方打招呼可開心了。一天有個農夫經過這里發現了他們兩個一樣,把它們兩個領回家裡,小狗天天在院子里跑來跑去,農夫發現它們很愛動變給它們取名字叫小動動,它們兩個天天玩的很開心。不管走到哪裡都很讓人喜歡。
從此它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❻ 寫一篇神話小故事,300字要自己寫!
黃帝在位時,聽說華胥國是個仙國,對那個國家十分嚮往,一直希望能有機會去看看。一天白天,黃帝吃過飯後犯困,就打算睡一覺。恍惚之中,一陣大風吹來,黃帝只覺得耳朵邊呼呼作響,身體輕飄飄的,像蝴蝶一樣隨風而起,飄到了天上去,像閃電一般快。不知飛了多久,黃帝看到了一塊大石碑,上面寫著「華胥」二字,雙腳著地時,黃帝看到一位鶴發童顏的老人走來,他問老人這是哪裡,對方答:「華胥國。」
黃帝大喜,作揖道:「我乃中原的黃帝。」
「哦……」老人家似曾相識地說,「聽說過大名,歡迎您到華胥國來。」
華胥國的仙民們聽說他是黃帝,熱情地款待了他。黃帝發現,華胥國沒有首領,仙民之間沒有尊卑和愛憎,人生下來沒有什麼快樂,死去沒什麼悲傷,相互不親近或疏遠,也沒有忠誠與叛逆,這里的一切都是平淡而順其自然的。
而且,讓黃帝奇怪的是,這里的仙民在水中不會溺死,在火中不會被燒死,用石頭或斧頭砍砸沒有傷痛,用手抓沒有刺痛瘙癢的感覺。他們能在空中行走,山谷擋不住他們的腳步,雲霧遮擋不了他們的視線,雷聲也影響不到他們的聽覺,簡直是太神奇了。
黃帝在仙國快樂地暢游著,突然間掉進一個坑裡,黃帝睜開眼睛,才發現原來是自己剛才睡著了,做了一個夢,但夢中的情景仍清楚地記得。黃帝感慨萬千,大徹大悟:「真正的道是不可以憑願望強求的。」
❼ 方誌敏的小故事【300字】
1900年農歷八月十三日,方誌敏出生在江西省弋陽縣湖塘村。湖塘村是一個優美的地方,村前是兩口水明如鏡的魚塘,一條小河流過村口的一座小橋,村後有座土山,長滿了高大的楓樹。
方誌敏的家很窮,每逢春天家裡都斷了糧,缸里的一點糧食還是跟財主家借的。剛剛三、四歲的小志敏餓得肚子咕咕叫。小志敏拽著媽媽的衣襟不斷地嚷:「媽媽!我餓,我餓啊!」小志敏看見財主家的孩子吃的是白面饅頭,仰著頭問媽媽:「為什麼財主家的孩子有饅頭吃,我們家沒有呢?」媽媽只好回答說:「人家財主命好,有地又有錢;咱們命苦,要啥沒啥,孩子也跟著受罪!」小志敏聽了還是不明白,同樣是人,財主不幹活不流汗都吃白饅頭,爸爸累死累活都讓兒子餓肚子,這是為什麼?方誌敏7歲的時候,爸爸向財主借高利貸讓他上了私塾。
小志敏高高興興背上書包去上學了。一開始的幾天,小志敏覺得挺新鮮,老先生搖晃著腦袋,「子曰」、「詩雲」的念,學生們也搖頭晃腦的跟著念。時間長了,小志敏就不耐煩了,覺得沒什麼意思,坐在那兒老打瞌睡。
老先生見小志敏不好好念書,走過來揪著他的耳朵問:「我剛念的是哪一句?」小志敏直著脖子,說:「不知道!還不是老掉牙的舊書,我懶得聽!」
老先生氣得鬍子都翹了起來,拿起戒尺就朝志敏的手心打,一邊打還一邊罵:「我讓你不學聖人的書!」小志敏的手被打得又紅又腫,但他咬著牙一聲不吭。
回到家裡,媽媽看著兒子的手,心疼得流下了眼淚。小志敏說:「我明天不上學了,我放牛拾柴去。!」
爸爸正在抽旱煙,聽兒子嚷嚷不上學了,吐了一口煙,說:「哪有上學不挨老師打的,學還得上。供你念書,爸爸受苦受累還有個盼頭。不然,你也和爸爸一樣當個睜眼瞎,咱家這窮日子還有什麼指望改變呢!」
氣歸氣,小志敏還得去上學。只要爸爸、媽媽高興,這書還得好好念。
1916年秋天,16歲的志敏在弋陽縣高小讀書,他在學校圖書室看了很多進步書籍,並組織了「九區青年社」,專門與土豪劣紳做斗爭。
當時,有個姓張的大地主想弄個「省議員」當當。他讓手下用錢去買選票,老百姓議論紛紛。方誌敏想,這個地主壞得很,頭上長瘡,腳底流膿,要是他當上了議員,不定要做出多少壞事。
為了阻擋姓張的大地主,方誌敏一夜沒睡覺,寫了一篇小字報:「張地主十大罪狀」,抄寫了好幾份,連夜貼在縣城最顯眼的地方。城裡的人都擠著去看小字報,拍手稱快。張地主氣得渾身發抖,派人把小字報撕掉,到處尋找方誌敏。
方誌敏的同學勸他找個地方躲一躲,說張地主有錢有勢,惹不起他。方誌敏笑著說:「我不怕,他能把我吃了?」
張地主終於找到了方誌敏。幾個狗腿子推搡著方誌敏,方誌敏被帶到了張地主家。
張地主歪在太師椅上,咕嚕咕嚕在抽水煙,迷著兩眼瞅著方誌敏說:「你就是方誌敏?」
方誌敏昂著頭不說話,心想,你知道還問什麼?
張地主又說話了:「你是學生,應該好好讀聖賢之書,不要瞎折騰。我找你來,想讓你寫個聲明,就說你受別人唆使,我是清白無辜的,怎麼樣?」
方誌敏搖了搖頭,張地主馬上翻了臉,把水煙袋往桌子上一扔,滿臉兇相,說:「我在弋陽城裡說一不二,整死你像踩死個螞蟻。」一個打手揍上來要動手,方誌敏不慌不忙,不緊不慢地說:「我早給報館和警察署寫好了信,今晚我要回不去,就有人將信寄出去。你殘害學生的事情全省的人都會知道。」
張地主一聽,一個十五、六歲的毛孩子還留了一手,真難對付。想來想去,如果把方誌敏打死,就會惹惱全省的人。還是咽下這口氣吧,只好一揮手,讓方誌敏走了。
方誌敏並沒有給同學留下什麼信,只是讓張地主逼急了,才急中生智說出那套話。張地主最終沒有當上議員,方誌敏卻成了弋陽城裡有名氣的學生。
1918年,北洋軍閥段祺瑞賣國政府投靠日本帝國主義激起了群眾極大民憤。
這一天,弋陽高小的師生在操場舉行聲討段祺瑞賣國政府的集會。方誌敏平時最敬佩的一位青年教師劉老師,登上檯子演講。他慷慨激昂地說:「賣國政府把我們的國家一片片出賣,日本帝國主義又要鯨吞我們的神州。我們應該從自己做起,抵制日貨。」說著,劉老師把平時用的日本牙粉,日本臉盆拿出來,一腳踩碎牙粉盒,又把日本臉盆用石頭砸碎。
同學們都被劉老師的愛國行動感染。方誌敏抬腿跑到宿舍,把他鋪的一床日本草席抱出來,跑上講台,點著一根火柴把日本草席點著說:「我向劉先生學習,堅決不用日貨。」
1919秋天,方誌敏在南昌江西第一甲種工業學校上學,他閱讀了《新青年》等進步刊物,思想覺悟提高很快。
當時,方誌敏所在的這所學校辦得很糟糕。學校憑私人關系任用教師,有的教師什麼都不懂,甚至連學生都不如,只要有門路,就能教課。學生們意見很大,方誌敏代表全班同學,向校方提出更換教師,胖校長打著官腔說:"研究研究",幾個月過去了,也不見音信。
正好,學校宣傳隊要排節目。方誌敏靈機一動,編寫了一個劇本《私塾怪現象》。戲中有3個主要人物,校長、校長老婆、校長的兒子。校長當領導,校長老婆連字也不識,啥課都敢教,校長的兒子只管搖鈴。
❽ 鐵杵成針的故事三百字續寫小故事
林靜山幽,隻影孤燈。太白夜歸,案前獨坐。細思老嫗之言,恰通讀書之理。持之以恆,鐵杵可成針,學問亦可精進。古有孟母、樂羊子妻斷織勸學以成古之大儒。今之老嫗磨杵雖非為勸學,然言者無心,聞者有意,天生吾太白必有大用,當不讓先賢,懸梁刺股,方能於這大唐盛世搏得個青史留名。由此,李太白學問日進,終於開萬世文風,與杜拾遺並稱「李杜」,享譽後世。
❾ 匹諾曹的故事續寫300字—250字
開學了,小木偶匹諾曹背著書包來到學校。小朋友們看見匹諾曹的長鼻子,非常驚奇版,圍著他左權看右看、指指點點,有的伸手去摸,有的譏笑他,說他是個醜八怪。匹諾曹傷心極了,老師看見了,連忙走過去安慰他。
上課時,匹諾曹的長鼻子不小心戳到了前面的同學,那個同學哇哇大哭起來,匹諾曹不住地跟他賠禮道歉,他才停止哭泣。寫作業時,匹諾曹的長鼻子剛好一尺長,這使他坐得端端正正,字也寫得工工整整。老師表揚了他,要大家向他學習。同學們再也不笑他的長鼻子了。
有一天放學了,匹諾曹和同學回家去。走到半路,他看見一個大男孩欺負一個小朋友,他趕忙沖上去,用他的長鼻子去戳那個大男孩,大男孩嚇得連忙逃走了。
還有一次,老師帶同學們去小河邊郊遊,有個同學一不小心掉進了河裡,大家嚇壞了。匹諾曹毫不猶豫地跳進水裡,用他的長鼻子把那個同學救了起來。
從此以後,再也沒人笑話匹諾曹的長鼻子了,他每天都過得很開心。
❿ 神話續寫300字大全
盤古開辟了天地,用身軀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那殘留在天地間的濁氣慢慢化作蟲魚鳥獸,替這死寂的世界增添了生氣。
這時,有一位女神女媧,在這莽莽的原野上行走。她放眼四望,山嶺起伏,江河奔流,叢林茂密,草木爭輝,天上百鳥飛鳴,地上群獸賓士,水中魚兒嬉戲,草中蟲之豸跳躍,這世界按說也點綴得相當美麗了。但是她總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寂寞,越看越煩,孤寂感越來越強烈,連自己也弄不清楚這是為什麼。
與山川草木訴說心中的煩躁,山川草木根本不懂她的話;對蟲魚鳥獸傾吐心事,蟲魚鳥獸哪能能了解她的苦惱。她頹然坐在一個池塘旁邊,茫然對池塘中自己的影子。忽然一片樹葉飄落池中,靜止的池水泛起了小小的漣漪,使她的影子也微微晃動起來。她突然覺得心頭的死結解開了,是呀!為什麼她會有那種說不出的孤寂感?原來是世界是缺少一種像她一樣的生物。
想到這兒,她馬上用手在池邊挖了些泥土,和上水,照著自己的影子捏了起來。
捏著捏著,捏成了一個小小的東西,模樣與女媧差不多,也有五官七竅,雙手兩腳。捏好後往地上一放,居然活了起來。女媧一見,滿心歡喜,接著又捏了許多。她把這些小東西叫作「人」。
這些「人」是仿照神的模樣造出來的,氣概舉動自然與別的生物不同,居然會嘰嘰喳喳講起和女媧一樣的話來。他們在女媧身旁歡呼雀躍了一陣,慢慢走散了。
女媧那寂寞的心一下子熱乎起來,她想把世界變得熱熱鬧鬧,讓世界到處都有她親手造出來的人,於是不停工作,捏了一個又一個。但是世界畢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許久,雙手都捏得麻木了,捏出的小人分布在大地上仍然太稀少。她想這樣下去不行,就順手從附近折下一條藤蔓,伸入泥潭,沾上泥漿向地上揮灑。結果點點泥漿變成一個個小人,與用手捏成的模樣相似,這一來速度就快多了。女媧見新方法奏了效,越灑越起勁,大地就到處有了人。
女媧在大地上造出許多人來,心中高興,寂寞感一掃而空。她覺得很累了,要休息一下,到四處走走,看看那些人生活怎樣。
一天,她走到一處,見人煙稀少,十分奇怪,俯身仔細察看,見地上躺著不少小人,動也不動,她用手撥弄,也不見動靜,原來這是她是最初造出來的小人,這時已頭發雪白,壽終正寢了。
女媧見了這種情形,心中暗暗著急,她想到自己辛辛苦苦造人,人卻不斷衰老死亡。這樣下去,若要使世界上一直有人,豈不要永遠不停地製造?這總不是辦法。
結果女媧參照世上萬物傳種接代的方法,叫人類也男女配合,繁衍後代。因為人世間是仿神的生物,不能與禽獸同等,所以她又建立了婚姻制度,使之有別於禽獸亂交。後世人就把女媧奉為「神媒」。
女媧造人補天
女媧是一個人身龍尾的女神。盤古開天闢地以後,也就在天地間到處游歷。
女媧滑行在大地上,羨慕盤古身體上那些優美結構,她熱愛樹木花草,然而她更加陶醉於那些更活潑、更富有朝氣的鳥獸蟲魚。在把它們打量了番後,女媧認為盤古的創造還算不上完整,鳥獸蟲魚的智力遠遠不能使她滿足。她要創造出比任何有生命之物都要卓越的生靈。這樣,世上就會有了能主宰和管理萬物的生命,也就不會僅僅只是野草漫山、野獸成群、飛禽成幫,世界也就不會寂寞和荒涼了。
於是,當女禍沿著黃河滑行,低頭看見了自己美麗的影子時,不禁高興起來。她決定用河床上的泥按照自己的形貌來捏泥人。女媧心靈手巧,不一會兒就捏好了好多的泥人。這些泥人幾乎和她一樣,只不過她給他們做了與兩手相配的雙腿,來代替龍尾巴。女媧朝著那些小泥人吹口氣,那些小泥人便被灌注了活力,「活」了起來,變成了一群能直立行走、能言會語、聰明靈巧的小東西,女媧稱他們為「人」。女媧在其中一些人身上注入了陽氣——自然界一種好鬥的雄性要素,於是他們就成了男人;而在另外一些人身上,她又注入了陰氣——自然界一種柔順的雌性素,於是她們便成了女人。這些男男女女的人們圍著女媧跳躍、歡呼,給大地帶來了生機。
女媧想讓人們遍布廣闊的大地,但她累了,做得也太慢了。於是,她想出一條捷徑。她把一根繩子放進河底的淤泥里轉動著,直到繩的下端整個兒裹上一層土。接著,她提起繩子向地面上一揮,凡是有泥點降落的地方,那些泥點就變成了一個個小人。女媧就這樣創造了布滿大地的人們。
為了使人類綿延不絕,女媧為人類建立了婚姻制度,讓男女互相配合,生兒育女,使人類能繁衍連續至今。
女媧的兒女們在大地上幸福美滿地生活著。可是,「天有不測風去」。有一年,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共工被祝融打敗了,他氣得用頭去撞西方的不周山,結果將這座撐天的大柱撞塌了,半邊天便塌了下來,天上出了一個巨大的窟窿,大地也被震盪得多處破裂。裂口中爆發出的火焰燃燒著人們的房屋和農作物。洪水漫過兩岸,地下的水流也從其他隙縫中噴湧出來,淹沒了大地,人們生活的地方變成了一片汪洋大海。
女媧滿懷恐懼地望著成千上萬的你餓死和淹死。她決心要拯救她的孩子們,解脫她的兒女們的災難。女媧滑到黃河邊,挑選了許多五彩繽紛的石頭,把它們放在熔爐里熔化,再用這些熔化了的液體把天上的洞補起來。女媧不停地補呀補呀,九天九夜過去了,天空終於被補好了,大地放晴了,天邊出現了五色雲霞。現在雨過天晴後出現的彩霞,就是當年女媧用五彩石煉成的呢。
天補好了,天空比以前更燦爛絢麗,女媧欣慰地笑了。可是,她還是不放心,又從東海捉來一隻萬年的巨龜,斬下它的四足,把它們用作擎天柱,分別豎在大地的四角,支撐住了天地的四方。接著,這位仁慈偉大的母親,又把大量的蘆葭燒成灰,填平了地上洪水泛流的溝壑。就這樣,人們桑中以安居樂業地生活了,人類終於擺脫了災難,大地上又出現了祥和歡樂的氣氛,人們更加幸福地生活著。
女媧創造了人類,因而被人們稱為人類始祖——「女媧娘娘」;她為她創造的人們的幸福不懈地付出,努力著,因此,她的名字被後人銘刻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