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民族英雄的故事500字讀後感

民族英雄的故事500字讀後感

發布時間: 2020-11-21 12:08:29

① 課文《鄭成功》 讀後感

今天我們學習了《鄭成功》這篇課文,讀後我知道了鄭成功是民族英雄,他一生中最偉大的是,收復台灣建設台灣。

在收復台灣時還有於荷蘭侵略者交戰的激烈場面,當時鄭成功駐軍廈門,在廈門聚集糧草,練習海軍,修造船隻,准備為收復台灣打好基礎。

渡海東征的那一天終於到來了,鄭成功在一群將領的簇擁下,在船上看到自己親手操練的海軍,紀律嚴明,軍容整肅,船隻風帆蔽空,心裡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荷蘭侵略者仗著堅固的鐵甲艦,負隅頑抗,鄭成功指揮軍隊緊緊包圍住鐵甲艦,使他們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鄭軍用鉤子鉤住了鐵甲艦,冒著敵人密集的炮火沖了上去, 荷蘭侵略者只好乖乖投降。

台灣人民聽說鄭成功來了,個個喜出望外,老百姓送來了煙酒來犒勞鄭軍,街頭巷尾鞭炮之聲不絕。鄭成功還把漢族人民用的:鐮刀、鋤頭、斧頭。送給高山族子弟,使他們的農業大大的提高了。

② <<民族英雄鄧世昌>>讀後感

zaasaAS

③ 英雄人物的事跡50字

董存瑞(1933-1948)1945年,年輕的民兵董存瑞參加了八路軍,他在激烈的戰斗中逐漸鍛煉成為一個機智勇敢的戰士,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8年,在解放隆化的戰斗中,我軍被敵暗堡所阻。董存瑞抱著炸葯包沖到橋下,但找不到炸葯支架,為保證整個戰斗勝利,他毅然手托炸葯包,炸毀了敵人的暗堡,英勇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邱少雲,1952年10月,所在部隊擔負攻擊金化以西「聯合國軍」前哨陣地391高地。為縮短進攻距離,便於突然發起攻擊,11日夜,部隊組織500餘人在敵陣地前沿的草叢中潛伏。12日12時左右,美軍盲目發射燃燒彈,其中一發落在他潛伏點附近,草叢立即燃燒起來,火勢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雲身後就是一條水溝,只要他後退幾步,就勢一翻,就可在泥水裡將火苗撲滅。但為了不暴露目標,確保全體潛伏人員的安全和攻擊任務的完成,他放棄自救,咬緊牙關,任憑烈火燒焦頭發和皮肉,堅持30多分鍾,直至壯烈犧牲。實踐了他在入黨申請書中所寫:「為了世界革命,為了戰斗的勝利,我願意獻出自己的一切!」的鋼鐵誓言。

戰後,所在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並追授「模範青年團員」稱號。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給他追記特等功,追授他「一級英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

楊根思,1950年10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11月,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分割圍殲咸鏡南道美軍戰斗中,時任志願軍某部連長的楊根思,奉命帶1個排扼守下碣隅里外圍1071.1高地東南小高嶺,負責切斷美軍南逃退路。29日,號稱「王牌」軍的美軍陸戰第1師開始向小高嶺進攻,猛烈的炮火將大部工事摧毀,他帶領全排迅速搶修工事,做好戰斗准備,待美軍靠近到只有30米時,帶領全排突然射擊,迅猛打退了美軍的第一次進攻。接著,美軍組織2個連的兵力,在8輛坦克的掩護下再次發起進攻,他指揮戰士奮勇沖入敵群,用刺刀、槍托、鐵杴展開拼殺。激戰中,又一批美軍湧上山頂,他親率第7班和第9班正面抗擊,指揮第8班從山腰插向敵後,再次將美軍擊退。美軍遂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對小高嶺實施狂轟濫炸,隨後發起集團沖鋒。他率領全排頑強抗擊,以「人在陣地在」的英雄氣概,接連擊退美軍8次進攻。當投完手榴彈,射出最後一顆子彈,陣地上只剩他和兩名傷員時,又有40多名美軍爬近山頂。危急關頭,他抱起僅有的一包炸葯,拉燃導火索,縱身沖向敵群,與爬上陣地的美軍同歸於盡,英勇捐軀。

梁士英 ,1948年9月,梁士英參加解放錦州作戰,被派到尖刀連8連2排5班當戰斗組長。10月14日上午,總攻錦州的戰鬥打響了。梁士英首先登城,一個人用十幾顆手榴彈擊退了一個連的敵人反撲。在這關鍵時刻,梁士英提起爆破筒,冒著密集的子彈,將拉開導火索的爆破筒塞進碉堡里,正當他轉身離開時,爆破筒又被敵人推了出來。梁士英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身軀死死地頂住了就要爆炸的爆破筒。隨著「轟」的一聲巨響,敵堡被炸毀,梁士英壯烈犧牲,年僅26歲。
戰後,師黨委給梁士英追記三大功,授予「特等功臣」光榮稱號。縱隊命名5班為「梁士英班」。錦州市人民政府將錦州西北門改稱「士英門」,將惠安街改稱「士英街」,以永遠紀念這位不朽的英雄,偉大的戰士。

羅盛教,1952年1月2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偵察隊文書羅盛教遇到4個正在滑冰的朝鮮

少年。 忽然一個名叫崔瑩的少年壓碎了冰面,跌入8尺多深的冰窟窿里。 羅盛教

立刻脫掉棉衣,毫不猶豫地跳進冰窟窿里進行搶救。他冒著零下20攝氏度的嚴

寒,探摸了3次才找到了崔瑩。 他竭盡全力用自己的頭將崔瑩頂出水面,這時戰

友趕來把崔瑩救了上來。但羅盛教由於嚴寒,體力消耗殆盡,當他被人們救上來

時,已經停止了呼吸。時年只有21歲。志願軍領導機關為了表彰羅盛教用生命救

出朝鮮少年的國際主義精神,給他追記特等功,並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模範

稱號。團中央追認他為「模範青年團員」。他還榮獲了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一級

國旗勛章和一級戰士榮譽勛章。

④ 鄭成功課文的讀後感`

今天我們學習了《鄭成功》這篇課文,讀後我知道了鄭成功是民族英雄,他一生中最偉大的是,收復台灣建設台灣。

在收復台灣時還有於荷蘭侵略者交戰的激烈場面,當時鄭成功駐軍廈門,在廈門聚集糧草,練習海軍,修造船隻,准備為收復台灣打好基礎。

渡海東征的那一天終於到來了,鄭成功在一群將領的簇擁下,在船上看到自己親手操練的海軍,紀律嚴明,軍容整肅,船隻風帆蔽空,心裡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荷蘭侵略者仗著堅固的鐵甲艦,負隅頑抗,鄭成功指揮軍隊緊緊包圍住鐵甲艦,使他們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鄭軍用鉤子鉤住了鐵甲艦,冒著敵人密集的炮火沖了上去, 荷蘭侵略者只好乖乖投降。

台灣人民聽說鄭成功來了,個個喜出望外,老百姓送來了煙酒來犒勞鄭軍,街頭巷尾鞭炮之聲不絕。鄭成功還把漢族人民用的:鐮刀、鋤頭、斧頭。送給高山族子弟,使他們的農業大大的提高了。
一個家喻戶曉的忠臣名將。一聽到「鄭成功」這三個字,就會想到那個讓敵人聞風喪膽的民族英雄。一看到「鄭成功」這名字,腦海里就會浮現出這個民族英雄奮勇殺敵的波瀾壯闊的情景。

對自己的祖國--明朝,鄭成功忠貞不渝。清妖大兵壓境,明朝面臨滅頂之災。很多人都知道明朝氣數已盡,絕無取勝的可能,紛紛降清,就連他的父親也深知再堅持必死無疑而投靠了清廷。可是,我們的英雄鄭成功卻大義凜然,在這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依然赤膽忠心,心中裝著的仍然是自己的祖國。他要決一死戰,精忠報國。這是何等英武的氣概!這是多麼豪邁的情懷!


回顧歷史,像你這樣的民族英雄還真是不少:誓死效忠的岳飛、勇猛善戰的楊門虎將、保家衛國的文天祥、勇堵機槍的黃繼光、捨生炸碉堡的董存瑞……一個個的英雄人物在我的腦海里浮現。是啊,中華五千年的文明不正是靠這些愛國、為國、護國的人民英雄鑄造的嗎?

展望未來,下一任的愛國主義者是誰呢?不正是我們這些當代少年嗎?我們即將從前輩們手中接過他們辛辛苦苦建設的祖國,接下一個艱巨的任務--振興中華!

奮斗吧!當代少年們。努力學習,刻苦鑽研,奮發圖強,興盛中華!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由我們攜手撐起!

⑤ 民族英雄故事讀後感怎麼寫

其實,寫民族英雄故事讀後感和寫其它類的讀後感差不太多的。主要是要圍繞英雄的事跡給你感受來展開,看看下面這些對你有沒幫助首先,要讀好原文。「讀後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麼都沒有了解,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並感得深刻。如果要讀的是議論文,要弄清它的論點(見解和主張),或者批判了什麼錯誤觀點,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啟發,還要弄清論據和結論是什麼。如果是記敘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節,有幾個人物,他們之間是什麼關系,以及故事發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會背景,還要弄清楚作品通過記人敘事,揭示了人物什麼樣的精神品質,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現象,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節使人受感動,為什麼這樣感動等等。
其次,排好感點。只要認真讀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寫成讀後感的方面很多。如對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原作其他內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個別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寫成讀後感。總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內容,只要你對它有感受,都可以寫成讀後感。
第三,選准感點。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許多感點,但在一篇讀後感里只能論述一個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緊接著便是對這些眾多的感點進行篩選比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自己寫來又覺得順暢的一個感點,作為讀後感的中心,然後加以論證成文。
第四,敘述要簡。既然讀後感是由讀產生感,那麼在文章里就要敘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實,有時還要敘述自己聯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話,讀後感中少不了「敘」。但是它不同於記敘文中「敘」的要求。記敘文中的「敘」講究具體、形象、生動,而讀後感中的「敘」卻講究簡單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學寫讀後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敘述不簡要,實際上變成復述了。這主要是因為作者還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點,所以才簡明不了。簡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簡還要明。
第五,聯想要注意形式。聯想的形式有相同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同性)、相反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反性)、相關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關性)、相承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承性)、相似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似性)等多種。寫讀後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聯想與相似聯想這兩種聯想形式的運用。
如何寫讀後感?
一、格式和寫法
讀後感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閱讀後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題目可以用《×××讀後感》,也可以用《讀×××有感》。
二、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開雜貨鋪一樣,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腦地寫上去,什麼都有一點,什麼也不深不透,重點部分也像蜻蜓點水一樣一擦而過,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寫感受前要認真思考、分析,對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煉,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寫。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寫,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個情節、一個人物、一句閃光的語言來寫,最好是突出一點,深入挖掘,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總之,感受越深,表達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要密切聯系實際,這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
寫讀後感的重點應是聯系實際發表感想。我們所說的聯系實際范圍很廣泛,可以聯系個人實際,也可以聯系社會實際,可以是歷史教訓,也可以是當前形勢,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級或家庭狀況,但最主要的是無論怎樣聯系都要突出時代精神,要有較強的時代感。
四、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系,做到議論,敘述,抒情三結合。
讀後感是議論性較強的讀書筆記,要用切身體會,實踐經驗和生動的事例來闡明從「讀」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讀後感中既要寫「讀」,又要寫「感」,既要敘述,又必須說理。敘述是議論的基礎,議論又是敘述的深化,二者必須結合。
讀後感以「感」為主。要適當地引用原文,當然引用不能太多,應以自己的語言為主。在表現方法上,可用夾敘夾議的寫法,議論時應重於分析說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簡潔。在結構上,一般在開頭概括式提示「讀」,從中引出「感」,在著重抒寫感受後,結尾又回扣「讀」。
五、敘原文不要過多,要體現出一個「簡」字。
六、要審清題目。
在寫作時,要分辨什麼是主要的,什麼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讀」能抓住重點,「感」能寫出體會。

⑥ 抗美援朝觀後感和讀後感300字左右

成為第784位粉來絲
前幾天,我觀看源了紀錄片 《抗美援朝》,被深深地感動了。
抗美援朝主要講了20世紀50年代,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一場戰爭。 1950年10月,中國志願軍在彭德懷的率領下,赴朝作戰。 1953年7月,援朝戰爭勝利結束。上甘嶺戰役是其中的一場著名戰役,它是由美國第九軍發動,爭奪朝鮮中部控制權的一場戰役。
最讓我感動的是1953年10月的一場戰斗中志願軍戰士的英雄壯舉。如黃繼光在中彈倒地後頑強地爬到碉堡前,一躍而起,張開雙臂用自己的身體堵住了碉堡的射擊孔,正是由於這一壯舉,使得陣地重歸我軍手中

⑦ 民族英雄戚繼光的歷史 讀後感 急....

看的是,兩部分。此時的皇帝主要是朱厚熜,即嘉靖。給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他當皇帝的這段時期,大臣們爭權奪勢,今日你掌權,明日他管事,楊庭和,張璁,郭勛,夏言,嚴嵩,徐階。忠的也好,奸的也罷,一個個粉末登場,演出了驚心動魄的一幕幕好戲。
這些所有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官,不管多麼風光,但只要皇帝不喜歡了,後果就會很慘。正所謂「能捧你到天上,也能把你踩在腳下!」因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那個時代,天下都是皇帝的,他想怎樣就怎樣,他想捧誰就捧誰。所謂國家的命運,全系於皇帝一個人,他是明君,則賢臣登場,他是昏君,則奸佞掌權。大臣們起起落落,任你是天才神童,不世之才,還是民族英雄,只能是如作者所說,是皇帝小朋友的木偶罷了。
掩卷沉思,我告訴自己,我不做木偶。因為時代同了。
同時,在這些勾心鬥角,血腥爭斗的過程中,我還看到了奸臣和忠臣的區別。奸臣總是為私利,而忠臣總能有意無意的為公利。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可以流芳百世,有的人卻遺臭萬年。不管封建社會也好,現代也好,只要不是心裡只裝自己的人,就是值得敬佩的人。皇帝朱厚熜一心煉丹,是為了長生不老。可卻不如戚繼光活的長久,因為他一直活在老百姓的心中!

⑧ 國家英雄讀後感!求求各位大神,漠北狼所寫

很早就聽說《水滸傳》非常好看,張老師也覺得適宜我們初一學生課外閱讀,我便央求媽媽買。正好媽媽的一位朋友家有,便送給了我。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總算把《水滸》的上冊啃完了。 令我最佩服的就是作者在描寫兩方交戰時的高超技巧。就拿楊志和索超在大名府的那場比武來說吧。不談兩人的盔甲武器,也不談雙方打鬥的場面,單是兩人的馬,作者就寫得活靈活現。索超的馬「色按庚辛,彷彿南山白額虎;毛堆膩粉,如同北海玉麒麟。」而楊志的馬「駿分火焰,尾擺朝霞,渾身亂掃胭脂,兩耳對攢紅葉。」作者觀察細致入微,雖然在這里只用了比喻的手法,但在描寫楊志的馬時卻用了四種不同的物來比喻馬全身不同的紅,使人覺得可信、真實,足可見作者技巧的巧妙。 除了看,當然也要思考,我思來想去,就是一個問題不大清楚,那就是何為好漢?一個人的好與壞是由法律、真理來判斷的,那書中所謂的好漢是以什麼為標準的呢?武松,他為兄報仇,殺了嫂嫂與西門慶,那是兄弟情深,也就算了。可他血濺鴛鴦樓,把氣撒到了別人身上,連在張都監家看馬的也被他莫名奇妙地殺了。這看馬的老頭與武松無怨無仇,連面都沒見幾回,有什麼理由殺他?就因為他幫張都監看馬?武松見孔亮喝酒吃雞,自己只有熟菜,便打跑他,自己霸佔了,這也能稱作好漢? 想著想著,倒也想出了幾分道理。以前,人們把「義」看得特別重,史進不就看在朱武和楊春重義氣上,放了陳達嗎?如今,做事都得依法律,如果也學他們一樣,反而會害了別人。因此,時代變了,人的觀念變了,我們只能用欣賞的角度去看這本書,萬萬不可把它當成教科書 《水滸傳》讀後感7水滸傳》是一部產生於元末明初的長篇小說,也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前一個部分主要描寫了一支以宋江為領袖的隊伍,他們一共聚集了一百零八個好漢,一起替天行道、反抗貪官污吏、反抗壓迫、扶助弱民,跟地主惡霸、貪官污吏斗爭,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的故事,但這支隊伍最後接受朝廷招安,被派遣去鎮壓另一支農民起義隊伍,結果兩敗俱傷,最大的勝利者反而是朝廷。形象地反映歷史上的一場農民起義的從頭到尾的全過程,總結經驗和教訓,讓人們進行深入地思考,也引起了人民群眾對這些英雄好漢的敬仰,歌頌了人民的反抗精神。 這些英雄好漢們,絕大多數都曾程度不同的遭受到封建統治階級的各種各樣的迫害。為了樹起反抗的大旗,他們走到了一起,共同的目標把他們團結起來。他們夢寐以求的,是盡忠報國,建功立業,懲罰那些狠毒的貪官,讓人們都過上好日子,也讓國家太平,不再發生貪官迫害人民群眾的事件。 如果說,《水滸傳》是一部農民起義的史詩,那麼應當更准確地說,它是一篇農民起義的悲壯的史詩。如果說,《水滸傳》是一篇農民起義的頌歌,那麼,應當更全面地說,他同時也是一篇農民起義的輓歌。 所以,我們也應該向這些有血有肉、性格鮮明的英雄好漢們學習,學習他們那種不怕犧牲,敢於懲罰那些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人,扶助有生活困難的人這種可貴的精神。希望大家看了《水滸傳》,能從書中領悟出一些對生活、對學習有益的哲理,因為他們會對人的一生有較大的幫助。《水滸傳》是一部產生於元末明初的長篇小說,也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前一個部分主要描寫了一支以宋江為領袖的隊伍,他們一共聚集了一百零八個好漢,一起替天行道、反抗貪官污吏、反抗壓迫、扶助弱民,跟地主惡霸、貪官污吏斗爭,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的故事,但這支隊伍最後接受朝廷招安,被派遣去鎮壓另一支農民起義隊伍,結果兩敗俱傷,最大的勝利者反而是朝廷。形象地反映歷史上的一場農民起義的從頭到尾的全過程,總結經驗和教訓,讓人們進行深入地思考,也引起了人民群眾對這些英雄好漢的敬仰,歌頌了人民的反抗精神。 這些英雄好漢們,絕大多數都曾程度不同的遭受到封建統治階級的各種各樣的迫害。為了樹起反抗的大旗,他們走到了一起,共同的目標把他們團結起來。他們夢寐以求的,是盡忠報國,建功立業,懲罰那些狠毒的貪官,讓人們都過上好日子,也讓國家太平,不再發生貪官迫害人民群眾的事件。 如果說,《水滸傳》是一部農民起義的史詩,那麼應當更准確地說,它是一篇農民起義的悲壯的史詩。如果說,《水滸傳》是一篇農民起義的頌歌,那麼,應當更全面地說,他同時也是一篇農民起義的輓歌。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