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關於旅遊的人生哲理小故事

關於旅遊的人生哲理小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1 12:18:22

㈠ 一分鍾就能念完的關於人生哲理的小故事

有一個國王老年得女,將她視若掌上明珠,百般地疼愛。小公主美麗非常,也喜歡向國王撒嬌,不時提出許多無理的要求,而國王都毫不猶豫地滿足小公主的願望。

一場小雨過後,在花園里遊玩的小公主無意間看到池面的水泡映著天光,閃著炫人的光彩,她被水泡的華美給迷住了。於是向國王表示,身上的珍珠項鏈不比水泡花蔓漂亮,要求國王給她一條水泡製成的花蔓。

世間哪有水泡花蔓呢?可是不論國王怎麼向公主說明,公主仍執意要得到水泡花蔓,還大發脾氣,說:如果找不到美麗的水泡花蔓,我就永遠不吃飯。

國王明知小公主驕蠻無理,但是一想到絕食的小公主性命恐怕不保,心裡著急得不得了,只好召來全國的工匠、藝術家,希望他們幫忙想個辦法,撈起水泡,串成一條花蔓。所有的工匠、藝術家一致搖頭,異口同聲地說:水泡怎麼可能做成花蔓呢?簡直是天方夜譚。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直說不可能。其中,有個老工匠站出來說:尊敬的國王!我有辦法把水泡做成花蔓。

國王滿心期待地找來小公主,小公主眼睛發亮,問:老公公,您真的能替我做一串水泡花蔓?

老工匠微笑回答:現在我們一起到水池邊,去做一條美麗的花蔓。

王宮的花園水池旁,擠滿了朝中的大臣們與上萬的工匠,每個人都在忖測,要看看這個老工匠到底在玩什麼把戲。

老工匠對小公主說:公主,水面的泡泡很美,但是我不知道公主喜歡的花蔓是什麼式樣,請公主把水泡撈起來給我,我來串成花蔓。小公主捉著水裡的泡泡,任憑她怎麼緊抓,水泡還是從她的指縫間消失。當夕陽的余暉照在水面時,小公主終於有所體悟,知曉水上泡沫是捉撈不住的。

小公主寧可捨命,苦苦地追逐夢幻泡影,其實,我們的生生世世又何嘗比故事中的小公主聰明幾分?誠如法眼文益禪師告誡世人的詩:艷冶隨朝露,馨香逐晚風,何須待零落,然後始知空?當徹知世間有為的無常虛妄,收拾起多年的身心狼藉,才能見到內心原有一塘水碧連天的無限遼闊。

誰縛了你?是我們迷於眼耳六根夢幻的假象,李白醉里撈月,我們不也是經常如此嗎?只要令我們戀著,身心不得自由,都是一場水泡花蔓的逐雲追夢。

一葉綠草與其熱烈追求沙漠,倒不如去欣賞自己的春天

㈡ 人生哲理小故事200字

美國一對年老夫婦外出旅遊,一天他們很晚才找到一家旅館。他們問接待的服務員有沒有客房,服務員無奈的說:「房間都滿了,很抱歉。」年老夫婦聽到這個回答一臉愁容,在商量這個夜晚如何度過。服務員思考了一會,說:「還有一個房間,不大,但是足夠你們住了,跟我來吧。」於是夫婦跟隨年輕的服務員到了一樓一個拐角處的房間,看到房間整理的很乾凈,也很溫馨,於是愉快地住下了。第二天早上,夫婦去結賬,年輕人說不用了,那是自己的房間。於是夫婦非常感謝,服務員只是說:「不用謝,能夠幫助你們我很高興,晚上我在讀書,其實過的也挺愉快。」夫婦離開了。三個月後,服務員收到一封信,其中有一張到紐約的機票和一個地址以及邀請人的名字,他考慮過後到了紐約去到那個地址,發現是一座大酒店。他走進酒店,詢問邀請人的名字,不想出來接待他的正是年老夫婦中的先生,老人說:「小夥子,我買了一座酒店,你就是我要找的總經理的最佳人選。」於是,聞名世界的希爾頓酒店的第一任總經理誕生了。

㈢ 關於人生哲理的小故事

關於人生哲理的小故事

人生如玉

從前有一位智者收了很多學生,其中有個學生向他請教:「老師,你能講講我的價值嗎?」老師拿出一塊石頭,說:「你先幫我做件事,,我再告訴你人生的價值。你把這塊石頭拿到集市上賣,可別人無論出多少錢你都不能賣。」

學生拿著石頭到集市上去叫賣,有人願意出2塊錢買這塊石頭。這個人剛出完價,又來了一些人,大家紛紛說這塊石頭真光,都開始抬價,一向把石頭的價抬到10元錢。學生高興地回去和老師說:「老師,你這塊石頭居然能賣10塊錢呢!」老師說:「你再把這塊石頭拿到黃金市場上去賣,別人出多少錢你都不能賣。」

學生到了黃金市場,有個老者看了這塊石頭的成色,說裡面必須是塊寶貝。大家開始競爭這塊石頭,抬到了1萬塊錢的價格。學生有些動心了,興高采烈地跑回去對老師說:「您這塊石頭居然能賣到1萬塊錢,真是想不到阿!」老師笑著說:「你把這塊石頭拿到珠寶市場上去賣,別人出多少錢,你都不能賣掉。」

學生拿著石頭到了珠寶市場,剛一叫賣,就有人出到10萬塊價格。一眨眼的功夫,石頭的價格已經升到了30萬塊錢。學生忍住了極大的誘惑回去了,對老師說:「想不到您還有這樣一塊寶貝呀!我的任務完成了,您該告訴我這塊石頭的價值了吧。」老師對學生說:「這塊石頭真的是無價之寶,它裡面有名貴的玉,但你不識貨,它頂多值10塊錢

【人生哲理】: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塊玉,我們要以珠寶商看玉石一樣去審視自己,有的人打磨了自己,他就成了玉,打磨得越好,他的價值就越高;有人守著自己的玉一輩子都不打磨,他一輩子就是一塊不值錢的石頭。這則案例啟示我們,去思考人生價值的內涵,即人生的價值是什麼?實現人生價值的關鍵是什麼?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價值的?

(3)關於旅遊的人生哲理小故事擴展閱讀:

哲理名言

經一失,長一智。——王安石

人不可以無恥。——孟子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盧多遜

意志在於磨練,成功在於堅持。——周海中

品德,應該是高尚些;處世,應該坦率些;舉止,應該禮貌些。——孟德斯鳩

苦難是人生的老師。——巴爾扎克

人的一切都應該是美麗的;面貌、衣裳、心靈、思想。——契訶夫

㈣ 孫思邈關於人生哲理的小故事

孫思邈是古雍州華原人。七歲上學,每天能誦讀一千多字。二十歲左右時,他喜歡談論庄、老及百家學說,也喜歡佛經。洛陽的總管獨孤信,在見了他之後感嘆地說:「這是一個聖童,只怕他器大識小,很難被任用。」後周宣帝的時候,孫思邈以王室多變故的原因,隱居到太白山裡去了。隋文帝輔政的時候,讓他做國子博士。他稱病不起,沒有接受此職。他常常對周圍親近的人說:「再過五十年,應當有一個聖人出世,那時候我將助他濟世救人。」

五十年後,唐太宗即位,把他召到京城,感嘆他的容貌之年輕,對他說:「看見你,我因此懂得有道的人實在應當受到尊重,羨門、廣成等神仙確實不是虛傳。」太宗要授給他爵位,他堅辭不受。唐顯慶四年,唐高宗召見他,請他做諫議大夫,他又堅辭不受。上元元年時,他託病請求還鄉,高宗特賜良馬給他,並把鄱陽公主的城邑賜給他居住。當時的名士,如宋之問、孟詵、盧照鄰等,都以師弟的禮節待他。

盧照鄰病了,住在孫思邈的住宅里,當時庭院前有一棵大梨樹,盧照鄰就為那梨樹作了一篇辭賦。他在賦的序言中寫道:「癸酉這年,我因病住在長安光德坊的官舍里,這里的老人說,這是鄱陽公主的城邑。從前鄱陽公主未嫁前就死了,所以她的城邑一直荒廢著。當時的一位處士叫孫思邈,他通曉古今,學盡各種數術。他深諳道家的理論,他的學問深入不二,就像當今的維摩詰;至於推算天文歷法,度量乾坤,則可以與洛下閎、安期先生相提並論。他自稱生於開皇辛酉年,已經九十三歲了。到鄉間去打聽他,人們都說他已經幾百歲了。另外,他和人們一起談論起周、齊的事來,清清楚楚,就像親眼見過一樣。以此為參照,就知他不止是一百歲的人了。然而他耳不聾,眼不花,神采奕奕。可以說是古代聰明博達長生不老之人。」

當時盧照鄰負有盛名,不幸得了重病,他嗟嘆每個人遭遇的不同,人的壽命竟如此的懸殊。於是他問孫思邈:「名醫治病,其道理何在呢?」孫思邈回答說:「我聽說善於論天的人,必定由這個人的本質而定;善於談論人的人,一定要以天的道理為依據。天有四時的變化,五行的運轉,寒暑交替。它運轉時,和而為雨,怒而為風,凝而為霜雪,張而為虹霓。這是天地的規律。人有四肢和五臟,一醒一睡,呼吸吐納,循環往復。流而為榮衛,彰而為氣色,發而為音聲。這是人體的規律。陽用其精,陰用其形,這是天和人相同的地方。等到失去這種正常現象,蒸則生熱,否則生寒,結而為疣贅,陷而為癰疽,奔而為喘乏,竭而為焦枯。病情呈現在表面,病變卻在形體內。這種道理同樣可推及到天地,也是這樣的。所以五緯盈縮,星辰失度,日月錯行,彗孛流飛,這是天地的危病。寒暑不時,此天地之蒸否也。石立土踴,此天地之疣贅也。山崩地陷,此天地之癰疽也。奔風暴雨,此天地之喘乏也。雨澤不時,川源涸竭,此天地之焦枯也。良醫治病,用葯石疏導,救人時才用針劑;聖人用道德來調和,用政事來輔助。所以,故身體有可治癒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他又說:「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詩經》上說,『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說的是小心;『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說的是大膽;『不為利回,不為義疚』,說的是行為的方正;『見機而作,不俟終日』,這是心智的圓融。」他的文學造詣,如此超拔出群;他的道術也不可勝紀。

當初魏徵等人受詔編修齊、梁、周、隋等五代史,恐怕有遺漏,就曾多次向孫思邈請教。他用口傳授,像曾親眼目睹一樣。東台侍郎孫處約,曾經帶著五個兒子孫侹、孫儆、孫俊、孫侑、孫佺去拜見孫思邈。孫思邈說:「孫俊應當首先顯貴;孫侑應當顯達得較晚;孫佺的地位最高,災禍出在執掌兵權上。」後來都像他說的一樣應驗了。太子詹事盧齊卿,小時候向孫思邈請教人倫的事情,孫思邈說:「五十年後,你的官職可達一方諸侯之長,我的孫子會成為你的部下,你應當自己保重才是。」盧齊卿後來做了徐州刺史,孫思邈的孫子孫溥,果然是徐州蕭縣的縣令。孫思邈當初對盧齊卿說這話的時候,孫溥尚未出生,而他已預先知道了孫溥的事情。在孫思邈身上發生了許多這樣奇異的事情。永淳元年,孫思邈逝去,死前留下話要薄葬,不準在墓中放任何殉葬品,不準用活著的牛羊祭奠。一個多月過去了,他的顏貌不改。舉起他的屍體往棺材裡裝的時候,只剩下空空的衣服而已,他已屍解而去,當時的人都驚嘆不已。

他撰寫了《千金方》三十卷、《福祿論》三十卷、《攝生真籙》、《枕中素書》、《會三教論》各一卷。開元年間,又有人發現他隱居在終南山。曾經有一個神仙從天而降,對孫思邈說:「你所著的《千金方》,濟人的功德也很廣了。而用動物做葯,殘害的生命也太多了。你會成為一個屍解的神仙,但不能白日升天成仙了。」此後孫思邈以草木代替虻蟲、水蛭做葯,他作《千金方翼》三十篇,每篇有龍宮仙方一首。

從此,孫思邈時隱時現。咸通末年,山下一家村民,有一個十幾歲的男孩,不食葷血,父母認為他喜歡善行,讓他到白水僧院做了童子。忽然有一位自稱孫處士的遊客,在院中遊了一周之後,從袖中取出一包湯葯末交給童子說:「為我像烹茶那樣煎這葯。」葯煎好之後,處士飲了一些,把餘下的湯汁給了童子。童子覺得湯汁味道極美,希望再給他一碗。處士說:「這湯就是為你而煎的!」就把方寸這樣大的一匙葯沫再給他煎著吃。他向同伴們說了此事後,出門一看,發現處士已離去了。童子也騰空飛了起來。眾人正在驚異之間,一看那煎湯的鍋子,已變成金了。這以後也時常有人見到孫思邈。

有一次在行路時,孫思邈看見一個牧童在殺一條小蛇,那蛇已經受傷出血了。孫思邈懇求牧童不要殺它,並脫下自己的衣服來送給牧童,贖救了小蛇。然後又用葯物把蛇封裹起來,把它放回到草叢中去。

一個多月後,孫思邈又外出行走,看見一個白衣少年,僕人和馬匹都很壯實,下馬來拜見他,並感謝他說:小弟承蒙道者救了一命。孫思邈聽後沒有介意。少年又再次拜他,並請他騎上另一匹馬。兩馬馳行如飛,到了一處城郭的地方。那裡花木繁盛,春景和媚,門庭燦然顯赫,人物繁雜,簡直就像是君王的住處。原來孫思邈救的小蛇是龍王的兒子,那裡就是龍宮的所在「涇陽水府」。

龍王為報孫思邈救子之恩,臨行時要送他許多金珠寶物,但都被孫思邈堅決的推辭了。龍王見他不愛富貴,便叫兒子取出龍宮葯方三十首來贈送給他,並告訴他說:「這是真方,可以濟世救人」。孫思邈回家後把每一個葯方都試用了,發現都有神效。後來孫思邈在撰寫自己的方書《千金方》三十卷時,便把龍宮葯方分散放在裡面。

迄今為止的後世方劑學家們,在研究《千金方》時都注意到一個事實:《千金方》中的有些方劑,無法用中醫已有的理論通過辯證論治的精神去衡量和理解。這一類「奇崛」的方劑中,有些是配伍方法奇怪,與方劑配伍的通常理論不吻合(比如「神丹」);有些則不僅配伍方法超常,而且用葯多而繁雜,一方之中寒熱溫涼氣血攻補兼備,簡直無法用醫理作方劑分析。其實,這些「奇崛」的方劑可能正是龍宮葯方,以及孫思邈根據自己對龍宮葯方的體悟而仿製的一些方劑。

有一天深夜,雷聲「隆隆」,暴雨隨之瓢潑似地「嘩嘩」而下。但孫思邈修築在高山懸崖下的茅屋木門竟此時被人「篤篤篤地敲響徹雲霄了。孫真人正疾書撰述,只得定住神緒思路,停下筆來,靜聽辨識一會兒。果然是有人在執意不斷地敲著門。

唉!如此暴雨,深更半夜,難道還有求醫之人不成?」孫思邈心裡說著話,急忙走過去打開門來。只見門口站口著一位白衣秀士,當時天空雷轟電閃,暴雨如注,奇怪的是這位秀士竟然衣服滴水未沾!便是他臉色一片赤紅,彷彿憋著一口悶氣已有許久。孫真人就說:『是你要找瞧病嗎?「這白衣秀士急忙點點頭。

孫真人即讓他進屋坐下切脈,這心中也犯開了嘀咕:「嗯,這脈不浮不沉,不虛不澀,非人類之脈啊?」他皺眉搖頭,百思不得其解。忽地天空中一首閃電照進屋來,那雨早就停了,孫真人的心靈也隨著這道閃電忽然明白。便沉心靜氣地地觀察一番,即說道:「你非人類吧?」

白衣秀士一愣,隨即鎮靜下來說:「何以見得?」

人類之肪,醫書脈典載得明白,吾一向行醫豈能不知?

這些就不必細說。但是你這脈象實在奇怪,起如騰雲駕霧,落如翻江倒海,這怎麼是人類之脈象呢?「孫真人雙眼緊盯著白衣秀士。

白衣秀士一點兒也不生氣問道:「那麼真人能斷定我的身份嗎?

孫思邈微微一笑:「你來則有電閃雷鳴、狂風暴雨相助,靜則風雷電全息。你的衣服在暴雨中絲毫不濕,加之你的脈象無不顯示特異屬性。如我猜得無誤,你定是水府之尊棗神龍吧?」

這白衣秀士聽了連連點頭,佩服得五體投地!連稱:「難怪真人的大名,天上地下無所不知。真是盛名之下,其實不虛!」說完急忙介紹自己的病症道:「數日之前, 我因一時餓得急了,飲食勿勿,不知什麼物件一下堵塞了我的食道。於是連日來苟延殘喘,只能喝些稀湯以維持生命。」

聽了化形白衣秀士的神龍如此訴說,孫思邈略微思索了一會兒,就說:「你的病我能治好,但你秘須聽我的話。俗話說『良葯苦口、醫人手狠『,不能由著你自己的性子。岐典之道,旨在利物救命,痛苦時要能忍耐。」隨即喚過童子,如此如此交待他去准備湯葯,又徑入內室將一切醫用之物攏入袖口之中。

不一會兒,童子提著一桶湯葯放在白衣秀士座前。孫思邈即督促他盡快飲服,中間不可稍息,否則此病難治。

這老龍所化白衣秀士一聽急忙捧起桶來,仰首閉氣「咕咚,咕咚」像往深淵中地飲服起來。本來他那喉頭堵著,飲食都極困難但此進竟然毫無阻礙地一口氣就將那一桶湯葯給灌入了肚中。這肚中「咕嘟嘟……」一陣翻騰,那喉頭又覺忍耐不住,立即低下頭來,「哇」的一聲,就著那桶吐個不止。當那白衣秀士驚疑地看到在那吐出的穢物中竟有一條長蛇混雜混雜其中時,他由衷地贊到:「真人靈丹妙葯,確是手到病除!」

孫思邈「哈哈」一樂道:「什麼靈丹妙葯,只不過一桶醋拌蒜泥而已,酸辣交加,那蛇自然待不住了。」他頓一頓,接著說:「你病根雖除,元氣未服,我再為你紮上一針,即可一勞永逸。」那白衣秀士聽了連聲稱好。

孫思邈即走到白衣秀士的背後,取也一支尺余長的金針,對准他那頂心偏後的位置猛地紮下。那白衣秀士一聲吼叫,即化出原形棗真正一條銀光鱗鱗水桶粗細巨龍。軟癱盤結在地上動也不能動一下。那銀燈似的一對大眼,定定地瞅著孫思邈。

孫思邈說:「我金針拔下,你即騰身向屋內石壁猛竄。如能穿此山岩石壁,騰身雲中,你的元氣也就真正恢復了。」說著話就伸手拔下那龍身上的金針,喝道:「快穿石岩!」那白龍扭動身姿即向那石岩竄去。很快在那石壁上沒入身形。但是那石壁上從此也就留下了一座寬闊幽深的巨洞。

不一會兒,空中傳來白衣秀士的聲音:「真人德加異類,為神仙之榜樣。我即返還府,防澇救旱,永為人類(?)服務!」孫思邈打開門來,只見空中一道閃電,白龍身形在雲際中晃,好沒入那茫茫的雷天空之中。

唐代名醫孫思邈,京兆華原人。少時因病學醫,對醫學有很深的研究,並博涉經史百家學術,兼通佛典。一生救人無數,自己也壽逾百歲,被後人尊為葯王。人們為求安康,全國各地都有供奉葯王的廟宇。花山、青龍山一帶也曾建有葯王廟,塑有孫思邈的神像,香火旺盛。過去遊方郎中手持的銅環,名曰虎撐,就是孫思邈時留傳下來的。虎守杏林的故事早已家喻戶曉。可是孫思邈早年出道時,卻很不得地,為謀生計,不得不遠走他鄉。

孫思邈初次行醫,在大唐都城長安。時太宗在位,文韜武略,盛極一時。國都長安,乃天子腳下,萬國都會,十分繁華。真是樓台連阡陌,道路通九洲。商賈雲集,名流薈萃,凡有一技之長的人才,都想到長安發展。一則掙錢容易,二則有可能結交權貴,謀得一官半職。然而孫思邈初來乍到,沒有顯赫的名望,掛牌行醫,就醫者了了,真是門可羅雀。

忽一日,有鄰里李小二跑來,說:「孫先生,家母突然暈倒,請你快去看看。」孫思邈二話沒說,趕緊跟隨到小二家,一看,一家人整圍著一老太太呼叫,有的捶胸,有的捶背,一片慌亂。孫思邈讓人把老太太扶在床上,那老太太見孫思邈來了,微微睜了一下眼。孫思邈讓眾人讓開,把老太太放平,伸手為老太太號脈。號完脈後,拿起葯箱往外走,李小二追出,問:「怎麼樣,我媽她要緊不要緊?」孫思邈說:「准備後事吧,你媽已無葯可救了。」李小二不解地說:「不是剛才已經醒了嗎?怎麼就沒救了呢?」孫思邈說:「老夫人心脈本已微弱,被你們家人亂捶亂喊,擾得老夫人心脈已斷。剛才是迴光返照,所以沒葯可救了。」李小二一家見孫思邈不下葯就說沒救了,很不理解,懷疑孫思邈醫術不精。

又一日,孫思邈外出,有一家人在夯土築牆,遙見孫思邈跚跚走來,其中一小夥子說:「孫思邈來了,我裝病讓他看一看,試試他的醫道如何。」眾人只為博得一笑取樂,就高聲喊:「孫思邈快來呀,有人病了。」那小夥子便一頭栽倒裝病。孫思邈過來,把那小夥子放平,手按寸、關、尺,一號脈,遂站起來說:「准備後事吧,沒救了。」眾人大笑,一個個笑的前仰後合,把孫思邈笑得一頭霧水。內中有一人說:「他是裝病逗你的,其實根本沒有病。」孫思邈一本正經的說:「他已死了,怎麼沒病,他的膽已破了,心脈也亂了。」眾人大驚,只見那裝病的小夥子已臉色發紫,不一會兒,便氣息皆無。

找孫思邈看病,沒有一個被醫好的,孫思邈看誰誰死,消息象風一樣傳遍了長安城,人們背地裡都叫他「背時郎中」。時運不濟,空有滿腹學問,為了糊口,不得不背起行裝,作游醫度日。一日正在長安大街上行走,被一江湖術士攔住去路:「先生相貌大有來頭,絕非等閑之人。」便約他到茶館一敘,孫思邈說:「實不相瞞,初次行醫,醫誰誰死,坐堂行醫,無人上門,不得已,才想雲游天下,等待時運好轉,再作打算。」那術士說:「生死由命,所說被醫死之人,都是命中該死,並非你醫術不精,在你施救之前,早已死去,與你不相干,不過長安已不能留。」孫思邈說:「到何處方能發跡?還望先生指點迷津。」那術士將手入袖中,占卜一課,神秘的說:「先生的卦象很特殊,據此看來,利在東,必須東出潼關,若是遇到有一丈二尺高的茅草的地方,腳穿三十斤重的靴子時侯,就不要再走了,那就是先生發跡的地方。」

孫思邈遵照術士指點的方向,東出潼關,一路跋山涉水,展轉江北數省。經亳洲,入小沛,尋訪神醫華佗、扁鵲遺跡,收集古方、驗方,考察許多葯材產地,醫術大有長進。於貞觀八年秋,沿運河北上,經濟南,進長山,本想經臨淄到登州。時值深秋天氣,又逢秋雨連綿,連日不開,正走到前面一大山,山雖不甚高,但也氣勢雄偉,但綿延數十里,中間一條大道。

沿大道來到山中,兩傍陡峭如刀削,上面古松倒掛,枯藤纏繞,殷紅色的粘土,又粘又滑,雨水沿山道匯成溪流,顏色暗紅如血。此處前不見村,後不靠店,秋雨霏霏,寒風嗖嗖。更添幾分陰森氣氛,孫思邈又冷又累,看見路邊有一棵大樹,實在走不動了,就來到樹下休息。這棵大樹,粗細足有三人合抱,樹干早已枯空了,上面有一個樹洞,長出一蓬茅草。由於年深日久,或是風雨吹打,或是鳥兒啄來的草籽,在樹洞中發芽,長出茅草。孫思邈抬頭看見茅草,估摸離地有一丈二尺多高,心想一丈二尺高的茅草找到了。低頭看著自己的雙腳,靴子上粘滿了粘粘的紅泥,抬腳一拈量,足有30斤重。想起術士言語,看來只好至此為止,不能往前走了。此處不靠村、不靠店,漫山坡里何處安身?此時孫思邈渾身濕透了,身上寒冷,腹中飢餓,筋疲力盡,寸步難行。猛然見山下樹林中,露出一角青瓦,半壁白牆,原來是一道觀。過去巫醫一家,道家多有行醫者,醫家見了道家如同見了同行。孫思邈如見救星,拖著疲憊的身子奔向道觀。

到山門下叩門,一道士出迎,孫思邈說明來意,道士帶去見了觀主,觀主見孫思邈相貌清奇,舉止文雅,頗有好感,便問孫思邈來歷,孫思邈說:「本是京兆人,累世行醫,至在下已歷三世,先祖曾有數代為將者,至吾祖始從文行醫。」孫思邈問起此處山川地名,觀主答道:「此處青龍山,所來古道,乃馬陵道也。」孫思邈說:「莫非此處是孫臏滅龐涓處也?」觀主答曰:「正是此處。相傳孫臏、龐涓同出於梓橦山鬼穀子先生門下,龐涓在魏國為將,因嫉孫臏之才,設計害孫臏至殘,後由齊將田單救歸,拜為軍師,孫臏用增兵減灶之計,誘魏軍追至馬陵道,全殲魏軍,馬陵道,又稱紅線溝,此處土色殷紅,皆魏將士鮮血所染,因當年殺伐太重,至今馬陵道陰氣森森,單身客人不敢通過。」孫思邈聽後,毛骨悚然。孫思邈長途跋涉又經風寒,竟然病倒。只得在觀中暫住。第二天孫思邈口授葯方求觀主幫助在山上采來草葯,兩劑湯葯後,孫思邈寒熱即退。那些道士平時都是喜歡裝神弄鬼,愚弄老百姓的。那觀主見孫思邈醫術如此高明,遂心生機巧,在觀中三清像後,設一布幔,讓孫思邈藏在後面,自己在前面擊罄念咒,謊稱祖師顯靈,為人看病。只要病人在三清像前跪著說明病情,就天降靈方,病人照神仙所賜葯方抓葯,百治百愈,葯到病除。這樣醫好很多病人,觀主坐收酬金和香火錢。道觀中有神仙顯靈,給人看病的消息象長了翅膀,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到長山郡。

郡守裴緒,聞聽本郡地方有神仙顯靈,為人看病,心中感到奇怪。畢竟郡守太爺裴緒是頗有見識之人,料定是道士弄鬼,就招了個曾去看過病的人來仔細盤問,覺得其中有詐。一日帶自己的夫人前去求神,夫人跪在神像前,訴說病情,裴緒卻在一旁觀看動靜。當看到神像後拋出的葯方,揀起來一看,上面墨跡未乾,斷定布幔後有人剛剛寫完。再看字跡,真是字字珠璣,行行錦綉,心想此人絕非凡夫俗子。於是高聲說:「何方高人,請出來相見,裴緒這廂有禮了。」孫思邈本是至誠君子,早已厭煩了這樣胡弄百姓的勾當,見郡守老爺來了,知瞞不過去,於是走出幃幔與郡守行禮。裴緒見孫思邈一表非俗,就請到衙內敘話。孫思邈同裴緒到府衙,便把自己由於時運不濟,才流落到此,為了生活寄居道觀,任觀主擺布,走此下策,實出無奈。裴緒說:「觀先生之才,絕非平庸之輩。沒有發跡,只是時運未到。正所謂大鵬未會風雲,蜇龍未聞驚雷。若先生時來運轉,我這里的小小長山城是容不下您的了。若不嫌棄,可在衙前為先生設館,供先生暫住,一應費用,由裴某墊支。如若虧損,由裴某承擔。」在裴緒的支持下,孫思邈安頓下來行醫。

孫思邈本來就醫術高明, 又得郡守支持,醫館很快紅火起來,不但衣食不愁,且贏余越來越多,一時聲名鵲起。一日孫思邈在館中閑坐,聞聽大街上人聲擾嚷,伴有哀哀哭聲。循聲望去,見一行人抬著棺木,後面有人哭泣。棺木下面,鮮血點滴落下。孫思邈出門看到此景,高聲叫抬棺人住下,說:「人尚未死,怎麼就可出殯。」出殯的隊伍停下後,孫思邈說:「人尚未死,一定能救。」出殯的是一位產婦,其丈夫說:「難產已半天了,早已沒有了氣息。」孫思邈說:「開棺看看再說。」死者半路開棺是不吉利的,產婦的丈夫不同意。孫思邈說:「我以性命擔保,趕快開棺!晚了就真沒救了。」產婦家屬只好開棺讓孫思邈看。開棺後,見產婦面色清白,毫無氣息,孫思邈號了脈後,取出葯包,抽出一支銀針,對著產婦的肚子扎了下去,只聽產婦呻吟了一聲,漸漸緩過氣來。隨後,棺中傳出嬰兒啼哭,一家人大喜,一齊跪倒給孫思邈叩頭。齊聲說:「感謝神醫,起死回生,一針救了母子兩條人命。」孫思邈連說:「諸位請起,救助苦難,本是醫家份內事,不必客氣,趕快回家照顧病人吧。」事後,裴緒聞訊趕來,一是祝賀孫先生又做了一件感天動地的善事,二來感謝救了本郡平民的性命。兩人寒喧之後,在醫館品茶,裴緒問:「先生怎知那產婦沒死,又怎麼能一針救了兩條人命?」孫思邈說:「我在館內閑坐,聽外面哭聲甚哀。當即出去觀看,見棺內有血水滴出,血色鮮紅。只有健康的活人流出的血,才這樣鮮紅不凝結。若棺內是死人,即便有血水流出,也是有腐臭味,血色暗紫帶血塊。一問是產婦,所以我斷定此人仍活著,一定能救。」裴緒問:「怎麼你一針刺下,就使產婦蘇醒,嬰兒降生?」孫思邈詼諧地說:「那孩兒不願出生,一手抓住他母親的心繫子,把他母親痛暈了,自己也降生不了。我一針下去,正好刺中那孩子的手心,那孩兒手疼,自然就鬆了手。他母親也就醒了,那孩子也就降生了。那孩子不願來到人間受苦,所以一生下來便啼哭。」裴緒大笑。孫思邈本就精於針灸,對產婦如何進行針灸、刺激哪些穴位,自然是有科學道理的,只是講故事的人不明白罷了。

自此,孫思邈名聲大振,求醫者絡繹不絕。二年後,裴緒奉旨進京,孫思邈隨入長安。孫思邈又請裴緒出面,在長安郊外,買一片地,凡經他醫好的患者,可自願來山坡上種杏樹一株。日久山坡上萬杏成林,才引出了虎守杏林的故事。

由於孫思邈總結了唐以前的臨床經驗和醫學理論,為後人留下了《千金葯方》、《千金翼方》等,豐富了祖國的醫學寶庫,對祖國的醫葯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被後人尊為葯王,青龍山下,至今有葯王廟,每年三月十六日是葯王廟廟會日,附近群眾都趕會,祈求葯王保佑一年家人健康平安。

㈤ 關於人生哲理的簡約小故事

一個小男孩發現了一隻老鷹下的蛋,把它放進了一隻山雞的窩里。鷹被孵出來了,但他以為自己是一隻山雞。漸漸的他長大了,卻做著山雞所做的事---從泥土裡尋找食物,做短距離的飛翔,翅膀還啪啪作響。生活非常沉悶,漸漸地鷹長大了,也越來越苦惱。有一天,他和他的山雞朋友看見一隻美麗的鳥在天空翱翔,飛的比山還高。
「哦,我要能飛的那麼高該多好啊!」鷹說。山雞回答說,「不要想了,那是兇猛無比的鷹,鳥中之王---你不可能像他一樣!」於是鷹放棄了那個念頭。他繼續咯咯地叫,不停的抱怨生活。最後他死了,依然認為自己是一隻山雞。朋友們,你們天生就是雄鷹。造物主有意把你造就成一隻雄鷹,所以不要聽信山雞的話!
親,希望可以幫到你,不懂還可以追問!祝你每天都有好心情!(*^__^*) 嘻嘻

㈥ 關於路的人生哲理小故事

路的旁邊也是路-人生哲理故事

老和尚問小沙彌:「如果你進一步則死,退一步則亡,你應該怎麼辦?」小沙彌毫不猶豫地說:「我往旁邊去。」

往旁邊去!是那樣地顯而易見。這種生活中的簡單道理我們誰都懂得,但在生活的過程中,卻又常常容易被一些人忘記。每當看到或聽到某某人因高考落榜而割腕,因戀愛失敗而上吊,因家庭變故而卧軌,因生意賠本而跳樓,因仕途無望而投河……等等悲劇的時候,我的心裡總是陣陣作痛,為他們可惜、可悲、可嘆,難道這些人的智慧連小沙彌都不如嗎?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天無絕人之路」,說的很有道理。人生的路很長,但也很多。為環境所迫,為條件所困,為生活所累,為情感所惑……有些事情我們是無法改變的。但是,當我們不能改變全部時,卻有可能改變局部。生活中,我們有時在一條路上不斷地行走,走久了,走累了,走厭了的時候,有可能覺得腳下的路越走越狹窄,甚至到了山窮水盡疑無路的地步,再沒有勇氣繼續往前邁動步子。實際上,不是路太狹窄了,而是我們的眼光太狹窄了。其實,許多時候堵死我們的不是路,而是我們自己狹隘的心態逼得自己無路可走。

記得一位哲人說,一個人如果不能追趕太陽,就應該選擇月亮。當我們在原來的道路上不能進退的時候,學會正視現實,做一些必要的妥協,往旁邊跨上幾步,就會出現無數條路,而且條條都是全新的路,並且最終會引領我們走向新的希望。只要自己的理想不以個人為中心,渺小,短淺;只要自己的眼光不過於窄小,眼皮不過於厚重,抬不起來,看不清遠方;只要自己的認識不過於膚淺,懂得人生有順境逆境,有成功失敗,有禍福得失。那麼,即使自己不能擁有花的高貴,也能擁有果的甜美。

人生之旅,有我們想像不到的許多復雜。我們不喜歡齷齪,不喜歡陰暗,不喜歡一切阻擋人生道路的種種障礙,可能也無法改變。然而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走向,往旁邊去,通過迂迴前進的方式,走到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地。因為,路的旁邊也是路。

㈦ 講一個幽默而又有哲理的小故事

1.一位西方記者問周總理:「請問總理先生,現在的中國有沒有妓女?」不少人納悶:怎麼提這種問題?大家都關注周總理怎樣回答。周總理肯定地說:「有!」 全場嘩然,議論紛紛。周總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補充說了一句:「中國的妓女在我國台灣省。」頓時掌聲雷動。
這位記者的提問是非常陰毒的,他設計了一個圈套給周總理鑽。中國解放以後封閉了內地所有的妓院,原來的妓女經過改造都已經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這位記者想:問「中國有沒有妓女」這個問題,你周恩來一定會說「沒有」。一旦你真的這樣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會緊接著說「台灣有妓女」,這個時候你總不能說「台灣不是中國的領土」。這個提問的陰毒就在這里。當然周總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倆,這樣回答既識破了分裂中國領土的險惡用心,也反襯出大陸良好的社會風氣和台灣的對比。哎呀,周總理考慮問題周密細致,同時又那麼快速反應,你不佩服他也難啊!
2.外國記者不懷好意問周恩來總理:「在你們中國,明明是人走的路為什麼卻要叫『馬路』呢?」周總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簡稱馬路。」
這位記者的用意是把中國人比作牛馬,和牲口走一樣的路。如果你真的從「馬路」這種叫法的來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確也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周總理把「馬路」的「馬」解釋成馬克思主義,恐怕是這位記者始料不及的。
3.美國代表團訪華時,曾有一名官員當著周總理的面說:「中國人很喜歡低著頭走路,而我們美國人卻總是抬著頭走路。」 此語一出,話驚四座。周總理不慌不忙,臉帶微笑地說:「這並不奇怪。因為我們中國人喜歡走上坡路,而你們美國人喜歡走下坡路。」
美國官員的話里顯然包含著對中國人的極大侮辱。在場的中國工作人員都十分氣憤,但囿於外交場合難以強烈斥責對方的無禮。如果忍氣吞聲,聽任對方的羞辱,那麼國威何在?周總理的回答讓美國人領教了什麼叫做柔中帶剛,最終尷尬、窘迫的是美國人自己。
4.一位美國記者在采訪周總理的過程中,無意中看到總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國產的派克鋼筆。那記者便以帶有幾分譏諷的口吻問道:「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的中國人,為什麼還要用我們美國產的鋼筆呢?」周總理聽後,風趣地說:「談起這支鋼筆,說來話長,這是一位朝鮮朋友的抗美戰利品,作為禮物贈送給我的。我無功受祿,就拒收。朝鮮朋友說,留下做個紀念吧。我覺得有意義,就留下了這支貴國的鋼筆。」美國記者一聽,頓時啞口無言。
什麼叫自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這就是一個典型事例。這位記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總理:你們中國人怎麼連好一點的鋼筆都不能生產,還要從我們美國進口。結果周總理說這是朝鮮戰場的戰利品,反而使這位記者丟盡顏面。也是,想和周總理較勁,門都沒有。
5.一個西方記者說:「請問,中國人民銀行有多少資金?」周恩來委婉地說:「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資金嘛?有18元8角8分。」當他看到眾人不解的樣子,又解釋說:「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面額為10元、5元、2元、 l元、5角、2角、 l角、5分、2分、1分的10種主輔人民幣,合計為18元8角8分……」 -------周總理舉行記者招待會,介紹我國建設成就。這位記者提出這樣的問題,有兩種可能性,一個是嘲笑中國窮,實力差,國庫空虛;一個是想刺探中國的經濟情報。周總理在高級外交場合,同樣顯示出機智過人的幽默風度,讓人折服。你說這樣的問題事先怎麼准備,沒有雄辯的口才和飛速的思維怎麼可能做到?
還有一次周總理出國訪問時,在對方的宴會上有一道湯,從上面看不到熱氣上升,周總理沒有留意其中的成分,舀一勺到嘴邊被燙了一下,原來這湯上面是滾熱的油。熱油是看不到熱氣但溫度非常高。如果沒有接觸很難辨認出溫度的。這國家領導居然想出這么絕的手段 。過一段時間這位國家領導訪華時,周總理親自出馬,為他做了一道「熱呼呼」點心——油炸「冰棒」。周總理當著這外國領導的面命人拿來「熱氣上升」的冰棒,來到一鍋滾熱的油邊,總理在冰棒外面塗上一層厚厚的麵粉,再往油鍋里一放立即撈起,這時候麵粉剛好被炸成乾麵皮包著冰棒,冰棒既不融化又可以看到「熱呼呼」的樣子。總理把這「熱呼呼」的冰棒遞給這外國領導,這人因為曾經用熱湯燙過總理,這回又看到是剛從油鍋里撈上來,接過手後不敢立即吃,先拿到嘴邊慢慢吹氣,不管他怎麼吹「熱氣」依然不減。過了一會他才大膽的放進嘴裡咬了一口,結果被凍得打了一個哆嗦……
還有一次一個外國嘉賓問周總理:「總理先生,你見過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嗎?」有點想嘲笑的意思,以為自己見過美女如雲,周總理不近女色不可能知道世界第一美女的名字的。周總理說:「見過!」對方問:「是誰?在哪裡?」周總理說:「是我夫人,在我家裡。」對方哈哈大笑:「尊夫人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周總理說:「是的,情人眼裡出西施,在我眼裡我的夫人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否則我也不會娶她。」總理是世界上少有的好男人,當他的夫人知道自己無法生育的時候,主動要求總理納妾,可以為周家傳宗接代,可周總理堅決不娶,並且告訴夫人:「中華人民的兒女都是我的兒女。」

㈧ 含有人生哲理的小故事,越多越好。

人生哲理小故事
一、讓失去變得可愛
一個老人在高速行駛的火車上,不小心把剛買的新鞋從窗口掉了一隻,周圍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隻鞋也從窗口扔了下去。這舉動更讓人大吃一驚。老人解釋說:「這一隻鞋無論多麼昂貴,對我而言已經沒有用了,如果有誰能撿到一雙鞋子,說不定他還能穿呢!」
秘訣:成功者善於放棄,善於從損失中看到價值。
二、請不要開錯窗
一個小女孩趴在窗檯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愛的小狗,不禁淚流滿面,悲慟不已。她的外祖父見狀,連忙引她到另一個窗口,讓她欣賞他的玫瑰花園。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頓時明朗。老人托起外孫女的下巴說:「孩子,你開錯了窗戶。」
秘訣:打開失敗旁邊的窗戶,也許你就看到了希望。
三、人生的秘訣
30年前,一個年輕人離開故鄉,開始創造自己的前途。他動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訪本族的族長,請求指點。老族長正在練字,他聽說本族有位後輩開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寫了3個字:不要怕。然後抬起頭來,望著年輕人說:「孩子,人生的秘訣只有6個字,今天先告訴你3個,供你半生受用。」
30年後,這個從前的年輕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傷心事。歸程漫漫,到了家鄉,他又去拜訪那位族長。他到了族長家裡,才知道老人家幾年前已經去世,家人取出一個密封的信封對他說:「這是族長生前留給你的,他說有一天你會再來。」還鄉的遊子這才想起來,30年前他在這里聽到人生的一半秘訣,拆開信封,裡面赫然又是3個大字:不要悔。
秘訣: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後不要悔。
四、司機考試
某大公司准備以高薪僱用一名小車司機,經過層層篩選和考試之後,只剩下三名技術最優良的競爭者。主考者問他們:「懸崖邊有塊金子,你們開著車去拿,覺得能距離懸崖多近而又不至於掉落呢?」
「二公尺。」第一位說。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說。
」我會盡量遠離懸崖,愈遠愈好。「第三位說。
結果這家公司錄取了第三位。
秘訣:不要和誘惑較勁,而應離得越遠越好。
五、獅子和羚羊的家教
每天,當太陽升起來的時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動物們就開始奔跑了。
獅子媽媽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須跑得再快一點,再快一點,你要是跑不過最慢的羚羊,你就會活活地餓死。「
在另外一個場地上,羚羊媽媽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須跑得再快一點,再快一點,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獅子還要快,那你就肯定會被他們吃掉。「
秘訣:記住你跑得快,別人跑得更快。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