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腦與手的故事讀後感

腦與手的故事讀後感

發布時間: 2020-11-21 12:27:08

A. 《人類的大腦》讀後感

以前,從未聽說過楚明瑞,也不覺得自己因此就缺少什麼。看過此書後,感覺吃了一個口味不錯的雞蛋,倒想著有朝一日能認識下蛋的母雞。從封底作者簡介來看,1965年楚先生已經畢業於山東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可推測現已大約六十過五。此書後語雲,書稿成於北京。若楚先生退休並安家在北京,有機會倒是應該拜訪面談一番。

以自己神經生物學家的身份來理解,本書作者構建了一個相當簡明的統一的模型,利用這個模型解釋一些認知神經科學(主要涉及單不限於此)的問題卻相當有效。本書的部分觀點和論述令人印象深刻,自己當然也有一些疑問,錄取如下:

1.作者旗幟鮮明、堅決徹底地反對元認知、元記憶、腦中「小人」(即控制者的後方還有控制者,反復無窮)。國內一般學者似乎比國外超級牛人都順暢地理解這個問題,應是哲學思想的影響。

2.作者提出意識區的概念,並以此為核心構建自己的神經信息系統。但是,意識區定位在大腦皮質何處?該結構是離散狀網狀分布還是集中某區?

3.作者否認了「潛意識」和「內隱記憶」的獨立存在,但提出了「假注意」的概念。如何用實驗證明其否認是對的?

4.作者認為,「意象」的無意識表達也要經過意識區。可是,「意象」的對應英文是什麼?感覺不應該是「image」。

5.作者對幾個名詞定義得非常簡明,如,注意是使目標意象在意識區里以足夠的強度保持足夠長的時間;靈感是客體意象與主體意象載體之間共鳴的自我感受;情緒是機體對體內外刺激產生的反射行為的體內外表現;情感是機體對上述反射行為的自我感受。

6.作者認為,事物和事物的意象均可激活反射中樞。深以為然,作為佐證,記得Science曾發表過一篇論文,表明軀體性疼痛和社會性傷害激活的腦結構類似。

7.作者提供了一些奇妙的比喻,如,帶有環境變化的刺激信息像是收音機接受的電磁波,而腦血流像是收音機自身的電池。前者能量較小,但富含信息;後者能量很大,卻不傳遞信息。收音機播放出電台聲音,需要兩個部分的共同激勵。

8.作者簡明地解釋了巴甫洛夫條件反射(特定條件下無關刺激可引起非條件反射)和格拉斯現象(一些包含相似項目的假命題更容易被否定)。

9.以進化的觀點看待「人類」,不要把他當成神秘的,他現有的能力既是必然,亦是應然。是啊,既然一葉可知秋,一粒沙子可知大海,一片視網膜足以反映整個星空,一個腦子為何不能表徵世界?這是自然而然的能力,不需要額外的結構設計和控制機制。也不要把人當成獨立於自然的,人是很能,但他也是由低等生物演化而來,他的腦子帶著猴子、老鼠、蜥蜴、果蠅等等的痕跡。所以,「經濟人」假設無法脫離「生物人」前提。由此,究竟是情緒影響理性,還是理性約束情緒?

10.特別有意思的是,作者利用意象表達這一工具,解釋了為何人類把排卵期隱蔽起來?與絕大多數哺乳動物公開自己的排卵期不同,人類選擇隱蔽自己的排卵期。作者認為,此舉的進化意義在於,一、在男性無明確線索的情況下,女性反倒可以主動選擇優秀配偶;二、女性恰好可以在意象表達驅動下尋求性樂趣。贊同!因為:人類隱蔽自己的排卵期是女性的生物學表現,應該有以女性為出發點的原因。在隱蔽排卵期的情況下,無論主動選擇配偶還是體驗性樂趣,皆以女性的意志為中心。人類隱蔽排卵期的性樂趣取向也可以女性出現性高潮為佐證,此前,人們也不理解排卵無需高潮,為何出現高潮?以往費盡心機卻又似是而非得解釋女性性高潮有利於懷孕,何不以「為了快樂」來解釋。目前關於人類合作(和利他)進化的最權威解釋,即是個體的動機享樂說「hedonic theory of motivation」。所以,隱蔽排卵期和表現性高潮可能是協同進化!

11.如果人腦真如作者刻畫的模式來工作的話,此模型能否解釋抉擇情境(如分錢游戲)理性和情緒成分之間的關系?能否解釋一些病理性變化,如葯物成癮?

B. 《大腦的秘密》讀後感200字

人出生復的時候,腦部就製成型了,大腦里的腦細胞每天都在分裂,慢慢地長成健全的腦部,腦里大約有1000億個神經細胞,以及幾十億個其他類型的細胞。
我們每天都要睡覺,其實,我們的睡眠有四個階段,一個階段比一個階段深。第一階段:睡得很淺,第二階段:快速腦波大大減少,第三四階段是慢波睡眠。
人每天需要睡多久?初生的嬰兒睡覺就像馬拉松,每天會睡20小時;三到五歲的小孩每天睡11到13小時;五到十二歲的孩子睡得少一點,每晚睡10到11小時;多數成年人每天需要睡7到8小時。難怪,我晚上作業做晚了,第二天就不想起床了,原來是睡眠不夠啊!
如果缺少睡眠,是十分危險的,可能導致車禍、疾病甚至幻覺。我經常在新聞中看到,大部分車禍都是因為司機睡眠不夠導致車毀人亡,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缺少睡眠還會導致學習不集中、記憶力不好、學習效果也不好。有時晚上背書總是背不會,乾脆就不背了,第二天早上很快就背會了,這是因為晚上腦子里裝的東西太多了,休息好了,就容易記住。所以在重大考試之前,不應該熬夜臨時抱佛腳,而是要好好休息,好好睡覺。
大腦是人最重要的器官,所以,我們要好好的了解它,開發它,保護它。

C. 歪腦袋木頭樁讀後感

可以寫一下縮寫內容提綱,寫閱讀後的體會感想,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

今天我讀了一本名叫《「歪腦袋」木頭樁》的書,裡面的每一個故事都讓我很感動,現在我們一起來聽聽吧!其中以下兩篇,讓我最感興趣:

一、《歪腦袋木頭樁》

講述了一個木頭樁,驕傲無禮,目中無人。整天罵罵咧咧的,大家都不喜歡它。所以她一個朋友也沒有,它非常寂寞。但一群小姑娘改變了它,讓它改掉了驕傲的壞毛病。

我們不能驕傲,因為俗話說得好「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驕傲就會退步,虛心就會進步。所以,要養成虛心正直的品質,不要養成驕傲無禮的壞毛病。

二、《蚯蚓和蜜蜂的故事》

講述了蚯蚓和蜜蜂是一對好朋友。一天,一棵山丁子樹需要幫助。蜜蜂馬上站出來說願意幫助它,可蚯蚓是頭也不回的走了。

蜜蜂一步步艱難地往上爬(因為他還沒有翅膀),它一直堅持著爬。直到後來,蜜蜂長出了一對翅膀,就飛上去給山子樹播送花粉。

做事情要堅持不懈地努力,為你的目標去奮斗,這樣事情會完成得既完美又到位。不能自高自大,目中無人,而要虛心正直,這樣才會交到更多的朋友。


(3)腦與手的故事讀後感擴展閱讀

讀後感怎麼寫:

1、在網路上搜索書籍名稱,了解書籍大概寫了什麼,表達了什麼情感。

2、還可以搜搜別人對書籍的評論加強自己的理解,了解過後即可用自己的語言寫一篇讀後感。

3、讀後感前一部分最好寫書籍的大概內容,第二部分寫自己的理解想法,第三部分寫書籍對自己的影響。

D. 手與腦的故事讀後感

《《《《手和腦的故事手和腦的故事手和腦的故事手和腦的故事》》》》讀後感讀後感讀後感讀後感 從前從前從前從前,,,,手和腦一直和睦相處著手和腦一直和睦相處著手和腦一直和睦相處著手和腦一直和睦相處著,,,,他們兩日日夜夜的合他們兩日日夜夜的合他們兩日日夜夜的合他們兩日日夜夜的合作創造出了許多的精美產品作創造出了許多的精美產品作創造出了許多的精美產品作創造出了許多的精美產品。。。。可是可是可是可是,,,,手覺得自己的功勞很大手覺得自己的功勞很大手覺得自己的功勞很大手覺得自己的功勞很大,,,,就漸漸變得驕傲就漸漸變得驕傲就漸漸變得驕傲就漸漸變得驕傲,,,,自大自大自大自大。。。。腦又不服氣腦又不服氣腦又不服氣腦又不服氣,,,,說說說說,,,,只有他動腦子手只有他動腦子手只有他動腦子手只有他動腦子手才能去做才能去做才能去做才能去做。。。。之後兩人吵得面紅耳赤之後兩人吵得面紅耳赤之後兩人吵得面紅耳赤之後兩人吵得面紅耳赤,,,,誰也不理誰誰也不理誰誰也不理誰誰也不理誰!!!!手做出來手做出來手做出來手做出來的東西都不是那麼有用的東西都不是那麼有用的東西都不是那麼有用的東西都不是那麼有用;;;;而腦子的想法又沒人去幫他實現而腦子的想法又沒人去幫他實現而腦子的想法又沒人去幫他實現而腦子的想法又沒人去幫他實現,,,,明亮的智者眼睛是看在眼裡明亮的智者眼睛是看在眼裡明亮的智者眼睛是看在眼裡明亮的智者眼睛是看在眼裡,,,,疼在心裡疼在心裡疼在心裡疼在心裡。。。。便對他們說了一些便對他們說了一些便對他們說了一些便對他們說了一些勸告的話勸告的話勸告的話勸告的話,,,,不一會兒不一會兒不一會兒不一會兒,,,,手和腦又團結了起來手和腦又團結了起來手和腦又團結了起來手和腦又團結了起來。。。。 手的才華是無限的手的才華是無限的手的才華是無限的手的才華是無限的,,,,可是手如果沒有腦的思想他要做的可是手如果沒有腦的思想他要做的可是手如果沒有腦的思想他要做的可是手如果沒有腦的思想他要做的東西從何入手呢東西從何入手呢東西從何入手呢東西從何入手呢????腦的思想是奇妙無窮的腦的思想是奇妙無窮的腦的思想是奇妙無窮的腦的思想是奇妙無窮的,,,,如果沒有手的幫如果沒有手的幫如果沒有手的幫如果沒有手的幫助腦的思想助腦的思想助腦的思想助腦的思想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樣實現實現實現實現呢呢呢呢????而充滿智慧的眼睛而充滿智慧的眼睛而充滿智慧的眼睛而充滿智慧的眼睛告訴了他們告訴了他們告訴了他們告訴了他們什麼叫做合作什麼叫做合作什麼叫做合作什麼叫做合作,,,,讓他們知道合作的力量是無窮的讓他們知道合作的力量是無窮的讓他們知道合作的力量是無窮的讓他們知道合作的力量是無窮的。。。。 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吸取別人的優點來取長補要吸取別人的優點來取長補要吸取別人的優點來取長補要吸取別人的優點來取長補短短短短。。。。謙虛使人進步謙虛使人進步謙虛使人進步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驕傲使人落後驕傲使人落後驕傲使人落後

E. 讀手和腦的故事有感400字

一天,手正在欣賞一件自己精心製作的傑作,又高興又驕傲地說:「我確實是萬能,如果沒有我,怎能製造出這樣精美的東西,人類哪裡有美滿的生活呢?」手洋洋得意,越說越興奮,大有目空一切的氣概。
大腦聽了很不服氣,於是大聲地說:「你這么自大,太過分了。其實,你有什麼了不起?如果不是我在動腦筋,你哪有這樣的成就?你不過是依從我的命令行事罷了。」手立即加以反駁:「胡說!你只憑空想,不做一事。哪裡比得上我一天到晚都埋頭苦幹,製造出無數有用的東西!」
他們因為吵了嘴,便誰也不理睬誰。大腦每天在計劃怎樣改良機械,怎樣設計精密的儀器,希望用來代替人力,減輕人類的辛苦,卻始終無法實現。而手呢,也只是習慣性整天忙忙碌碌地工作。但是做出來的東西,完全缺乏良好的性能。至於什麼緣故,總是莫明其妙,弄不清楚。
眼睛看見他們互不相讓,真是又氣又急,便對他們說:「你們這樣相持下去,終究不是辦法,必須互相配合才對。大腦出來的計劃,手從實際生活中,證明這個想法是否正確,從而獲得寶貴的經驗。手的勞動依靠大腦的幫助,才能進步;大腦的思想,得到手所提供的經驗,也就更靈活,更精明了。這樣,大家才能夠收到相輔相成的效果,人類的社會才能夠不斷地進步。」
聽了眼睛的忠告,手和腦都覺悟過來。從此,大家和好如初,一同合作了

F. 《人腦與電腦》讀後感

一對形色完美卻又無比厭惡玩具的夫婦、幾個先後離奇死亡的人、一句神秘的「他們殺人」……撲朔迷離的故事下面,隱藏著的是人類與電腦這個高科技產物的故事。
這是一本名字叫做《人腦與電腦》的小說,香港著名小說家衛斯理的作品。雖然是六、七十年代的作品,但經過了幾十年還是經久不衰,這都源於作者以無與倫比的想像力描繪出的一幕幕異乎尋常的情景。


故事通過衛斯理的奇特冒險經歷,向我們描繪了未來世界裡人類和電腦的關系:經過漫長的時間,人是主宰、機器是附屬的情形已經改變了。由於人對計算機的依賴已經到了頂點,人類所有的知識,全部輸入了電腦之中;小型記憶系統讓人可以完全不經過學習就可以得到計算結果。觀念改變,到了人人認為根本不必要學習,機器就可以替人做一切事情。人類變得越來越不肯思考、越來越依賴電腦,發展到最後,大型電腦指揮著一切生產過程……


文中說,人類在這時,已經完全不肯動腦筋,一切由電腦按程序自動執行。最後,一台全世界最大的電腦得出了一個結論:「人類已經無用了!電腦可以自由發展、自行結合、自做決定了!」於是,電腦把地球是所有的氧氣全都變成了二氧化碳,滅絕了所有的生物。地球被電腦與機器人所控制,他們主宰了世界。在那個時代里,僅存的人類只有20餘萬,這些人類都變成了機器人們的玩具,沒有一絲自由……

讀到這里,我驚訝極了,難以想像,機器居然可以代替人類,可以改變世界的一切!
放眼當今社會,電腦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人日常生活工作的必須品。不論工作學習,我們只需要隨意打開一個搜索引擎,不管是Google、網路還是雅虎,輸入查詢內容,資料立馬呈現在你眼前;輸入問題,各種答案一一羅列。電腦的確給大家帶來了許多方便,但好像漸漸的許多人不再勤於鑽研問題,往往一遇到麻煩直接求助於電腦。電腦不僅是我們玩游戲的「玩具」,也是我們無比依賴的工具,我們也夢想著當一切由電腦和機器人來完成就是真正幸福的時代來臨了。可是《玩具?的故事讓我覺得有點心裡發毛:如果電腦取代了一切,而人腦也完全不再發揮作用,那麼到底誰是誰的「玩具」?


現今,計算機發展的日新月異,個人電腦的硬體每個月都有新的出現、大型計算機與超級計算機在不停的更新換代著,AI(人工智慧)也在不斷發展著。誰知到,未來會不會出現書里那樣的超級電腦呢?
人與電腦的關系究竟是怎樣的,應該如何發展?是人不斷創造出新的機器改善生活,還是人完全依賴於機器生存?《玩具》的故事是個警示,人類如果將電腦作為自己的工具,用它來開拓一個新的世紀那是再好不過,但如果過分依賴電腦,到了沒有電腦就活不下去的局面時,那便只有死路一條。


擁有一顆能夠創新、飛速思考的頭腦,這是人類最大的優點。學習、思考、創新,我想,這是我們必須永遠堅持和遵從的,因為這才是人類主宰世界的真理!

G. 大腦的巔峰時刻讀後感

在《你的大腦,你抄的生產力》一書中,查普曼提出,額葉功能可以從如下三個方面衡量——
一是策略性注意力,實際上就是我們的專注力。在信息超載的重壓下,額葉需要判斷哪些信息可以置之不理,哪些值得關注,並迅速調動大腦集中於重點信息。
二是綜合推理能力。額葉能從繁雜信息中提/煉出要點、解決方向,並不斷觀測應用效果,及時進行修正和反思。
三是創新力。運作良好的額葉不會因循守舊,而是會跳脫出固有的觀念和做事方式,用不同視角理解問題,用多種方法來解決問題。
而這三種能力,都能通過持續鍛煉來獲得提升。
現在的研究顯示,只要沒有罹患大腦疾病,大腦的絕大部分神經元就能健健康康地陪你一生,還會因為不斷鍛煉而愈發高效。
比如綜合推理能力,就在許多人60歲後才達到高峰期。大腦的巔峰時刻,不在過去,也非現在,而是將來——但你得精心照料你的額葉。

H. 人的大腦的讀後感

我們的身體由大腦來掌控著,我們的每一個感覺、想法和情緒,我們讀到的、看到的、做到的,通通都交給大腦處理,這個器官可厲害了,所以,我們就要多聊了解了解關於大腦了知識,看了《人類的大腦》這本書,大家就會明白大腦的奧秘了。
人類的大腦是由腦干、腦橋、海馬、中腦、扁桃體、下丘腦、丘腦、間腦、布羅卡皮層區、前皮層、右半球、左半球、胼胝體、小腦、頭蓋骨、顱骨、頂葉、韋尼克氏區、小腦、腦室組成的。
其實,在我們出生的時候,腦部就成型了,大腦里的腦細胞每天都在分裂,慢慢地長成健全的腦部,腦力大約有1000億個神經細胞。
我們腦部里有一種細胞叫神經細胞,也叫神經元,神經元很小,包括有,感覺神經元,運動神經元和中間神經元。
我們每天都要睡覺,其實,我們的睡眠有四個階段,一個階段比一個階段深。第一階段:睡得很淺,第二階段:快速腦波大大減少,第三四階段是慢波睡眠。
我們愛我們的大腦,就像我們愛我們的家一樣,那麼,我們就快點來了解了解我們的大腦吧!

I. 《穀物大腦》這本書怎麼樣和讀後感

《穀物大腦》分飲食、睡眠、運動三大板塊提出改善方案。最引發爭議的是飲食部分,作者讓我們戒甜食、戒麩質、戒高碳水化合物,提倡吃肉、吃蛋、吃脂肪類食物、吃含膽固醇的食物。這與市面上現存的大部分「健康食譜」產生嚴重分歧。難怪會被黑,大部分人都害怕改變,害怕別人說自己錯了,讓人們看到了自己人性的弱點。

讀後感——

作者通篇其實就介紹了一個主旨:為了你的大腦健康,請拋棄穀物。

書中的觀點如果再壓縮,我覺得大概就是以下幾點:

1、根據作者多年的臨床經驗,很多人對麩質過敏而不自知,於是,很多有抑鬱、多動、記憶損傷甚至多年偏頭痛的人通過改變成無麩質飲食後,都神奇的治癒或者減輕了;

2、膽固醇是個好東西,近些年我們都被主流醫學誤導了,它與大腦的智慧和未來的壽命息息相關;

3、他汀類(降血脂類)葯物會增加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

4、保持減肥效果最好的方式是攝取相同卡路里的情況下,採用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飲食方式;

如果真的如作者所說,我們這些年整個人類的飲食結構有問題,那這絕對是前沿的顛覆性的一本書一個觀點,但是個人覺得,其實以這些例臨床案例和一些作者理解的機理就要改變飲食結構,從理論上還是有些武斷,以及,可操作性其實對很多人來說也是不太容易的。

(9)腦與手的故事讀後感擴展閱讀

《穀物大腦》一書由(美)戴維·珀爾瑪特(David Perlmutter) / 克里斯廷·洛伯格(Kristin Loberg)所著,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戴維·珀爾馬特

(David Perlmutter)

戴維·珀爾馬特醫學博士是一名具有專科醫師資格的執業神經科醫生,並且是美國營養學院的成員。他創辦了佛羅里達珀爾馬特健康中心和珀爾馬特腦部研究基金會。

在營養對神經病症的影響這個研究領域,珀爾馬特博士是世界公認的權威。他曾獲多項獎章,包括邁阿密大學醫學院頒發的朗特里研究獎、美國營養學會頒發的年度人道主義獎,以及因他在神經退行性疾病領域的開創性研究而榮獲的萊納斯?鮑林獎。

他的文章廣泛地出現在醫學出版物中,而且他在世界各地舉辦講座。珀爾馬特醫生是《奧茲醫生秀》醫學顧問團的成員,還在多個全國性電台和電視節目中登場,其中包括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福克斯新聞頻道的《20/20》、《今日》、《早安美國》以及《早間秀》。

珀爾馬特醫學博士已出版的著作有《健腦書》(The Better Brain Book)、《五歲前的IQ大躍進》(Raise a Smarter Child by Kindergarten)和《為大腦充電》(Power Up Your Brain)。《穀物大腦》一書在美國甫出版即躍上《紐約時報》圖書銷售排行榜第一名以及Amazon健康類排行榜第一名。

內容簡介

你的大腦會生病,並非遺傳基因早註定,

罪魁禍首,正是你每天所吃的食物!

麩質、碳水化合物和糖,

就像「沉默的殺手」,

在你毫無知覺的時候,

已對你的大腦與身體造成永久的損害。

含有麩質和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是健康殺手!

所有退行性疾病,包括阿爾茨海默症等腦部病症,都是因為發炎,而引發炎症的兇手,就是含有麩質的穀物或高糖的碳水化合物。例如,阿爾茨海默症的元兇就是攝入太多的碳水化合物,導致腦部病變!

大腦和身體都喜歡脂肪!別再吃低脂食品了!

我們的基因組已經適應了過去260萬年裡以脂肪為基礎的飲食,膽固醇過高,並不是因為吃下太多高膽固醇的食物,而是吃下太多碳水化合物!

無麩質、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才是理想的飲食!

從今天起,遠離麵包、面條、饅頭,改吃雞蛋和黃油。

無論你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身體的新陳代謝都會徹底改變,新腦細胞也會開始生長!

除了保護好大腦這個益處之外,

你還可以輕松達成以下目標!

輕松減重、不易復胖

整日更有活力

睡眠更好

效率和創新能力提高

記憶力更好,頭腦更敏銳

甚至性生活更如意!

通過數十年的臨床和實驗室研究,以及從業30多年以來觀察到病人使用此法後的驚人效果,作者戴維?珀爾馬特醫學博士告訴你一個席捲歐美、好萊塢和運動界明星都在使用的革命性健康飲食法,並提供了一個詳細的四周計劃,幫助你改變包括飲食、運動、睡眠在內的日常生活習慣,從而獲得靈活的大腦和健康的身體,甚至改寫基因、延年益壽!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