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小學生作文講改革開放的小故事

小學生作文講改革開放的小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1 12:32:57

A. 小學生作文 改革開放30周年成就 舉例說明

三十年劇變

「一九九二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一首歌曲引領我們回到那個不能令人忘記的時代,也就是從那開始,中國開始騰飛
衣——「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就是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人們對穿衣的認識。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人們的衣服也只有灰藍綠三色,根本就沒有圖案可言,可是僅僅幾十年後,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身上衣服五彩斑斕,追求時尚,追求新穎,早已看不到過去樣子,並且一套新衣服只穿幾個月,過了時節就又開換新潮時尚的衣服,中國人的穿衣觀念在時間推下變化著

食——一頓一碗米粥再加上一碟鹹菜,如果被今天人看來簡直是不能承受的生活,不過那的確是那時人生活的寫照,在冬天過年時,人們才可以享受一次吃米飯的機會。在農村,人們對於水果蔬菜只是停留在想像的地步,即使在城市,人們也只能見到蘋果、梨這種普通水果,不過在今天,只要你想購買,無論是熱帶水果還是進口水果,都可以吃到,僅僅幾十年,人們在食品的觀念向前變化

住——如今已找不到農村建造的土房,不過在當時,這是一個普遍現象,如果誰家新蓋一所磚瓦房就會立即吸引全村人的羨慕,「冬天漏風、夏天漏雨,屋外下大雨,屋內下小雨」是那時人們對於土房的評價,不過如今,一排排高樓大廈展現在人們眼前,一座座西式樓房聳立在城市上,人們的生活條件在向前變化。

行——在70年代,人們在結婚時的彩禮是「三轉一響,」其中就有自行車的出現,如今人們對於自行車的認識只是交通工具上,不過在當時,「鳳凰、永久、飛鴿」的三大自行車品牌成為人們競相追捧的對象,有時,即使有錢也買不到,不過在今天,汽車、高鐵、磁懸浮、飛機早已成為人們常用的交通工具,人們早已經不使用自行車,因為已經有更多便捷的交通工具,人們乘坐的交通工具的條件也在變化

B. 急求關於改革開放30年的小學生故事~~

hh

C. 求關於長輩講改革開放的故事的作文

家鄉的變化
「媛媛,回家鄉看看吧?」爸爸再一次問我。我還是那句老話:「不,永遠也不!」這時,勾起了我以前在家鄉的事:我們睡覺的地方是睡在乾乾的茅草上,沒有蚊帳,晚上蚊叮蟲咬,害得我整宿整宿睡不著覺;門前是一堆堆的牛糞,又臭又臟,一腳踩下去,腳也不知變成了什麼樣;泥濘的路到處是水潭子,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子,整個腳就陷下去,好不容易把腳抽出來,可鞋子卻留在泥潭裡……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說:「現在家鄉『昔非今比』了。」我暗暗地想:這是真的嗎?於是我就跟著爺爺坐著汽車回家鄉了。
來到了家鄉,啊!真美!難道這是我的眼睛花了?我揉了揉眼睛,沒有呀?本來以前那坑坑窪窪、崎嶇不平的小路,現在已變成一條平平坦坦的柏油路,路兩旁種滿了花草樹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高樓大廈撥地而起。我和爸爸來到叔叔家,哇,叔叔家也變了,牆壁刷得雪白雪白的,好像是粉裝玉砌的,好像是銀裝素裹的。傢具也嶄新的,刻著龍鳳圖案。房子很大很大,他們再也不用灶頭煮東西了,都換成煤氣爐,方便快捷……我好像到了人間仙境。叔叔帶我走進一個房間,掀開一塊花布,呀,這正是我再熟悉不過的東西——電腦。叔叔熟練地操縱著電腦,猶如在談鋼琴似的。姐姐也有一台電腦,她也挺會打電腦。以前那重男輕女的舊社會觀念現在也沒了。我想不到家鄉人的素質提高得那麼快!吃過午飯,我悠閑地散步,看見遠處那些農民不再用老黃牛拉犁耕地,而是用各式各樣的拖拉機犁地。犁地時發出的聲音如同贊揚家鄉的變化。
家鄉的人變了,地變了,交通也方便了,電話什麼的都有了。可是什麼讓這些變了呢?我正百思不得其解,這時,兩個婦女在談笑風生。一個說:「還是政府好,我不重男輕女了。我現在才發現,原來女孩兒也是那麼棒!」「我的女兒也是呀……」我恍然大悟,原來這是政府的功勞哇!我想:假若到了未來,這里一定變得更美好!

令人欣喜的變化
小時候,常聽大人告訴我說,世界不斷在變,所有你周圍的東西都不會保持原有的狀態一輩子的,那時候的我,還聽不太懂,只是覺得奇怪,為什麼所有的事物都會變,甚至變得讓人完全認不出來了。就好像電影里的變臉一樣。
過了幾年,我已經懂事了,似乎有一點了解,所有的事物都是在發展的,就好像時間不停的流失一樣,盡管發展有快有慢,但它們都會變得和以前不一樣,這就是發展的魔力,也是促進它們不斷發展的動力。
長大後,看見周圍的來來往往的人和事,而環境也不斷在變,我便完全懂得了,發展的重要性,就拿杭州就說吧。不對,若要說杭州的變化,恐怕說幾天幾夜也說不完了。還是縮小范圍,說說文二路這一條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路吧。
聽長輩告訴我,大概在二十幾年前,那兒還沒有那麼多的房子,而多數是農田和墳場,十分的荒涼。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但大抵也可以想像得到那時候的情形。
我從小就住在那一帶,當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由於學校就在家附近,所以也就特別頻繁的在那裡走動,在那時候,那條路雖然比起原來要好上許多,但終究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條小小的弄堂罷了。刮風時灰塵飛舞,眼前一片霧茫茫的,而下雨時也好不到哪裡去,在那裡走一趟,就得洗一次鞋,因為地面上像鋪了一層厚厚的泥。
現在大概已經有十年的時間過去了,文二路也完全變了一個樣,它像一個成長了的孩子,正在展現著它的魅力。雖然不能和市中心比較,但也是有模有樣了,路邊一家家商店開起來了,然後又一次一次的翻新,馬路也變寬了,汽車在上面來來往往,一副四通八達的樣子。這已經不再是以前的文二路了,它代表著新世紀最顯著的變化,代表著杭州正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前進。
欣喜,在於變化。

家鄉的變化
我的家鄉是山清水秀而又貧窮落後的。我的家在離市區幾百里遠的山溝里。上高中之前,我從來沒有走出過大山的懷抱。老實說我對家鄉的發展或是變化向來不是很關心。上高中以前沒有這種意識,上了高中之後沒時間關心。連兩年多前到遠在千里之外的他鄉上大學,又懶得去關心了。因為家鄉經濟的發展速度跟珠三角的城市比起來實在太令人失望,提起來就傷心。
不過要說家鄉的變化,我想或許可以這樣做個簡單的、表面的概括吧:錢多了,人「懶」了;樓高了,水臟了。
改革的春風直到八十年代後期才似有若無地吹到我們這個偏僻的山村。在此之前村裡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努力地在土裡刨食。只是我們深愛的這片土地給我們的回報卻並不多。村裡除了種地再沒有多少其他的收入,許多人有手藝、能吃苦,但是沒個施展手藝的去處。八十年帶末幾年,村裡人不再指望那塊地了。聽說大山外面的城市裡有金子撿,紛紛走了出去。青年人,中年人,有手藝的,沒手藝的,都想出去撿點金子回來。他們一去就是一年半載的,回來時雖然不是滿身金銀,總比土裡刨出來的多。於是在家裡歇上十幾二十天的又出去了。留在村裡的多是老人孩子。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連十幾歲的小孩子在教室里也坐不住了,許多都擠南下打工的列車。農村勞動力少了,以前辛辛苦苦開荒開出來的地沒幾年又長滿了野草。近幾年水田也荒了許多,種地太辛苦,家裡有了錢,誰還願意自找苦吃呢?以前春節剛過沒幾天,田頭地角便都是忙碌的身影。如今沒過元宵下地似乎是很丟臉的事了。留在家裡的農村婦女農閑時隔三差五就會聚在一起打牌消遣,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晴天迎著朝露出門,披著星光回家,雨天便是風里來雨里去,一年到頭沒幾天歇的。
這幾年村裡的樓房就像雨後的春筍般不斷從各個角落冒出來。三層四層,有的外表裝修得很漂亮。即使只是一層的,算不上樓房,看起來畢竟比那些泥磚瓦房要順眼得多。室內的裝修就更不必說了,光滑得照得出人影的地磚啦,華麗的牆紙……簡直是拿錢往牆上貼,拿錢往地上鋪了。就是只刷上白白的石灰看上去也亮堂多了,不再像泥磚瓦房那樣陰暗、壓抑。
但是讓人很不舒服的就是溪中的水越來越臟了。以前用不起自來水,村裡人的用水都取自那條橫穿村莊的小溪。村裡人清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家裡的大水缸挑滿水,以備一日之用。我們小的時候還經常在小溪里游泳。有時口渴了就著溪水猛喝一氣。現在別說挑溪水做飯,就是洗菜拿回家還要用自來水再洗上一兩遍。夏天看到這些臟水,我們不再有跳下去的沖動。魚兒在水裡游來游去的情景如今是看不到了。溪水中、溪邊隨處可見的是各種各樣的垃圾,那些塑料袋有的早就變色了,但就是不肯化掉。村民習慣將所有的垃圾隨手倒入溪中,他們相信溪水會帶走這些他們不需要的東西。或是堆在門前的空地上,積多了便點上一把火,於是談笑間,垃圾灰飛煙滅了。
可以預計將來村裡人的生活會越來越好,錢會越來越多,樓會越來越高。人會越來越「懶」嗎?但是水會越來越臟嗎?村裡人的這種「懶」,老一輩的人是看不慣的。不過這也正說明了生活的變好啊!得益的是家鄉的後代。水的越來越臟,村裡的小孩子怕也是早就習慣了吧。受害的不也是他們嗎?

家鄉的變化
我的家鄉在九江,它雖沒有美國紐約的繁華,也沒有水上海港—-威尼斯的絢麗與多姿,更沒有日本東京的古樸與典雅,但我卻愛它,因為我愛這片土地,更愛這些勇於創新與探索、勤勞質朴的人。
大家都知道,九江有一汪美麗的甘棠湖,那就是我們的母親湖。在那幾年裡,我們這位母親並不美麗,她顯得是那樣憔悴與蒼白,那樣的憂慮與無奈!污泥濁水,小魚小蝦不願把它當作自己可愛的家園,就連具有頑強生命力的野花野草也不願在她的懷抱中生根發芽,母親面對此情此景她流淚了,她傷心的向我們傾訴與吶喊,那聲音曾經久久地回盪在我們每個人的耳畔與心田。
如今的甘棠湖,清清的湖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是那麼碧綠,那麼透明!微微的波紋閃爍著點點金光,彷彿一塊翡翠鑲嵌了許多金片,一閃一閃,讓你覺得她是那樣輕柔、可愛。湖堤上,梧桐樹、柳樹像一個個英勇的戰士,挺起身子,守衛著生育它們的這方土地,守衛著我們的母親湖。只聽「啪——」一條魚躍出水面又鑽了回去,給這如詩如畫的景色又平添了幾分生氣。每當夜幕降臨,湖壩燈火輝煌,猶如繁星灑落人間。此時此刻,我的心潮起伏澎湃,我彷彿看到了母親欣慰的面龐,我彷彿看到了母親那深情的目光,我更彷彿聽到了母親無比激動與亢奮的心!「孩子們,感謝您,您用那勤勞的雙手、辛勤的汗水改變了我的生活,改變了更多人的生活。」
是呀,母親您說得對,我們現在的生活好起來了,電腦、電話進入了家庭,家家都有電視有線、電話購物、網上購物、家庭就醫,一卡通、一線通、電子商務等好多名詞躍然在我們面前,坐在家裡我們就可以周遊世界,通過網際網路我們可以看到「埃及的金字塔、法國的埃菲爾鐵塔、日本的富士山、莫斯科紅場的列寧陵墓,我還可以在美國的唐人街上漫步。」只一會工夫我又變成了一個悠閑自得的小旅行家,好浪漫,好愜意呀!
朋友,你能說我的家鄉不美嗎?面對此情此景,我信心百倍。我一定要努力學習,掌握真正的本領,把家鄉建設成祖國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一顆明珠,讓天下的遊客都來游覽觀光!

D. 小學三年級改革開放三十年作文

時間不留人,轉眼之間,改革開放30年在繁華富強中度過。這30年來,中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街上熱鬧非常,馬路上車水馬龍,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 人民的生活奔小康,國家的人才數不清;科技水平大大提高,經濟繁榮驚嘆世界;護衛和平永不打戰,旅遊景點遊客擁擠……中國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走上了千年繁華、世界聞名之路! 回想從前的農村,孩子們除了課本,其它什麼書也沒有。不僅如此。人們的日子過的苦不堪言。以前中國窮,人們更是窮困潦倒。再加上賺了錢還要交稅,只靠那剩下一點錢養家糊口。農村處境最不好,本來收入就最少,還要上繳農業稅。孩子們上學要走很遠的山路;各家各戶的農民們每天要起早貪黑地工作才能掙到一口飯吃;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農村家家戶戶,全都窮得不像樣!單說農村還不行,就是城市裡也沒幾家能過好日子的。

改革開放的時候,母親是8歲的年齡。回顧以前的生活,母親很有感觸。而我的感觸是以前的生活無非就是兩個字:窮苦。母親給我說的一件事,我印象很深。列舉出件事,更能讓人悟到以前的窮苦—— 「我小時侯,很久才來一次賣糖吃的糖販子。我那時唯一的零食就是地里的番薯,所以糖販子一來,我很多時候都要買來吃。家裡當然不捨得給我那麼多錢買糖吃,常常都沒得吃或只有一顆吃。有一次,糖販子來了,我向爺爺要錢買糖,爺爺沒給我錢,不知道是捨不得還是沒有那麼多錢。那時我還幼小,不懂得太多事,爺爺便拿一張紙給我,糊弄我,我還以為是錢呢,拿著紙興沖沖地去買糖吃。結果糖販子說這不是錢,糖就又沒吃成了。」 我聽了,暗暗想,再窮,不會連糖也買不起!再想想現在,有的孩子每天都要吃糖,還不是一顆,要吃一大包。還有些孩子,每天都要吃一大堆的零食,何止一包糖啊!想想,之所以有這天壤之別,是因為——想必大家都明白,那是傳奇千古的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的巨大、無限的幸福!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這是中國的頂樑柱!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這是鄧小平爺爺的心血,這是中國的心血!改革開放拯救了中國!

如今已過去30年了,以前的日子,我們漸漸忘了。看看改革開放以前,中國的處境,是多麼悲慘吧:「從前的年代,我們不奢求溫飽,無論誰都不是最擔心溫飽問題,爸爸、媽媽、哥哥、姐姐、我……是擔心學業問題啊!不是交不起學費——(這時我插嘴問了一句,我看那些書什麼的都是寫交不起學費的啊。糖買不起,學費怎麼就教得起了?)哦,你說學費啊!你猜,多少錢?(我歪著頭,起碼幾十塊吧)要真那麼貴,就真的交不起了。只要2塊。我們姐妹和我一個哥哥一共大約就是一個月的錢吧!2塊錢可是我2個月的零花錢啊!也算不上零花錢,我們還沒那麼富給孩子零花錢用。學校一般都很遠,所以我們就住在學校。去的時候,要背一袋子米和鹹菜去學校吃。若在學校吃呢,要7分錢一頓飯。這些都不用說了,學校也窮啊!學校沒錢造那麼多屋子,就只蓋了一間弱不禁風的小屋子,好象是毛草屋吧!幾個年級的學生全擠在裡面,冬天還行,其它季節就不行了,教室里擁擠又悶熱。沒錢聘請高學歷的老師,普通老師也聘請不了,只有一個老師教我們。老師這里教完教那裡,環境不好,教室非常吵鬧,那聲音震天響!也就是因為師資不好,環境不好,當時村子裡還沒幾個能讀上高中,起碼初中也不多。農村文化低,現在高多了。」

很難想像,以前的學生竟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讀書!他們沒錢買書,沒錢吃肉,沒錢買糖……而現在呢,我們滿櫃子的書,幾個菜盤的肉,一大包的糖……不僅城市變得這樣好,農村也是如此。現在生活變得越來越好。

先說交通。以前人們大多都走路,城市裡才有摩托車啊,自行車啊等等。走路是個艱苦的活動,腿會癱軟,腳會酸痛。城市裡那些騎摩托車自行車的,速度也沒有多快,也累,特別是自行車。所以,以前如果要「跋山涉水」,起碼也得好幾個鍾頭。可是現在不同了。先談農村,有了以前沒有的摩托車,自行車,甚至還有三輪車。有些富一些的農家,竟也有了汽車。而城市裡更不用說了,處處是車。汽車、自行車、貨車、麵包車、小轎車……這些都是私家車,看一下公家車:客車,火車,巴士……還有水裡的船,天上的飛機,地下的地鐵……特別是地鐵,是近幾年才有的。

除了車的方面,別忘了更重要的是路。城市裡的路沒什麼太大變化,主要是農村的路。農村以前的路,根本稱不上是路。路是自然形成的,坑坑窪窪全是石頭和粘粘的泥巴。如今已修了水泥路,也漸漸有一些板磚路了。

第二個是飽。在說之前,不妨先看看如今中國人的身材。只要你長期注意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似乎人人都在減肥。這不就說明當今社會的中國人都在日漸長肥嗎?為什麼會長肥?相信大家都知道,那是飽的問題。是啊,現在的社會,即使是一個打工妹,也免不了要肥的。她們都是吃快餐什麼的,可是你想得到嗎,以前連快餐都吃不起。以前,他們很少吃白米飯,而現在我們每餐都要吃。以前的人總是瘦瘦的,是因為他們總是吃不飽。他們的主食只是自家種的一些菜和番薯。以前想找個胖子都難,而現在想找個骨瘦如柴的人都難。

第三個是溫。冬天從沒有熱的時候,向來都是冷颼颼的。從前,買不起鞋子,腳鑽心得冷。而床上用來禦寒的也只有一張不厚不棉薄薄的被子。實在冷得不行,只能再加一層被子。不管多麼冷,頂多有兩層薄薄的被子。而衣服也是一樣,當時哪來的錢買衣服呀,所以到了冬天,就是再冷,身上頂多兩件衣服。房子也漏風。

轉眼看看現在。我們再也不怕冷了。我們有厚厚的棉褲,有溫暖的毛衣,有長長的外套,棉製的襪子,漂亮的圍巾,密不透風的房子;到了床上我們有毛毯,羽絨被,棉被……我們穿好幾層衣服,再也不用擔心今年會冷了。

最後一個是「資」。「資」的意思就是錢。錢是人們存活的資本,沒有錢,等於要過苦日子。而人們得到錢的途徑只有工作。干工作,才有工資。有工資,才有錢。我們來談談工資的問題。

以前人們無論如何去辛苦勞作,工資始終就是幾十塊,最多也不超600.再比比現在,一個清潔工一個月起碼七八百的工資。以前的話,恐怕只有幾十。幾十和七百誰都願意干七百的。中間擱了600多塊,再改革開放前的社會,600就差不多是個富翁了。不說七百的工作,很多人自己創業,一個月便是以萬為單位的收入。還有的是在家創業,方式各種各樣,收入逐漸日益增多。中國的經濟由這樣的趨勢逐漸發展,到了2008年,早已繁榮得驚嘆世界。

記得有一次看改革開放的範文,看到鄧小平爺爺南巡,搜查經濟狀況,竟查到漁民村(以前未建設的深圳)的平均收入竟然比他這個國家主席還要高!鄧小平爺爺心裡比蜜還要甜,改革開放還沒多久,就見效了,效果還很顯著!

改革開放,為中國立下了大功。是改革開放,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是改革開放,讓中國過上了好日子!我們要感謝鄧小平爺爺,是他,讓我們中國沒有了戰爭,沒有了鬧革命,和平一片,幸福一片!

改革開放,一定會讓中國的日子更加美好!

E. 請問各位,有沒有關於寫改革開放帶來巨變的小學生作文

我和改革開放
聽大人們說,在改革開放以前,我們的現在的繁華都市和以前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以前的家鄉特別窮,街道就是幾條泥濘的小路,房子就是用茅草簡單搭的一間間小房子,要找商店就需要跑幾十里路才能找到。
然而,現在我們的家鄉已經發展的非常快,簡陋的平房變成了一棟棟高樓大廈;凹凸不平的泥濘路變成了一條條筆直平坦的公路;街上也不再是人煙稀少。在家鄉的中心,新建了步行街,那兒繁華熱鬧,街上的商店讓你眼花繚亂;此外,我們家鄉也修建了許多旅遊區,而這一切,使家鄉煥然一新,繁華美麗。
隨著我們祖國的三十年改革開放我們的家鄉在教學事業上也是大有發展的。在這方面,我也是深刻體會到的。聽學校的老師說,以前的學校設施非常簡陋,以前學校的凳子等許多東西都要自己帶,而且教室也就是幾間破舊的小毛草屋,還有許多家庭因為經濟問題,導致不能上學。而為了使教育事業有跨越性的進步,當地教育局費了很大的勁,環境逐步好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我家鄉的教育事業也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現在,國家對教學事業重視了,新建學校,而且學校的設置齊全,有寬闊的操場,圖書室,多媒體室等。在校外,為了能夠提高學生對課外知識的深入了解,還新建了圖書館,歷史博物館和科技館等, 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見聞。最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幾年,國家推行了義務教育,使家庭經濟能力有限的學生也能夠高高興興的上學去,減輕家庭負擔。
三十年來,經過了多少艱苦歷程,經過了多少風險考驗,隨著改革開放,我們依然不斷的前進著,發展著,奮斗著,為著祖國的強盛興旺,為著家鄉的繁榮昌盛而努力。我們的家鄉,我們的祖國正在變化著。

F. 誰有關於「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小學生作文(讀後感)

性的變革,劃時代的飛躍
偉大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說:「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國家,都得必須學習別的民族、別的國家的長處,學習他們的先進的科學文化技術知識」。因此,他率先提出了中國必須走改革開放之路。
改革開放是中國社會主義實現和偉大民族復興的必經之路。之所以是必經之路,主要有兩點原因,第一,改革開放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每次抉擇必須通過大會商議決定。第二,改革開放是漸進式的,在實行三年必須要通過實驗基地的實驗,好的話就在全國大力推廣,不好就停止,放棄。也就相當於小平同志所說的,咱們不能一步到位,必須摸著石頭過河,這樣的探索,結果絕對是保險,安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祈禱大大的推動做用的。
三十年前的中國,國力衰微,經濟落後,科技發展緩慢,人民生活不能滿足,吃不飽,穿不暖,人民過著空前水深火熱的生活,人多物資少,只是希望能不挨餓,不受凍就萬事大吉了。但今天的中國,是他們當時想都不敢想的。這一切的一切,這么偉大的轉變,都來源於改革開放。
1978年12月18日到22日,中國偉大的中國偉大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主要討論中國怎樣實行改革開放,歷史性的變革從此揭開序幕。接下來全國人民上下一心,團結奮斗,進行改革開放,為實現改革開放的偉大勝利不斷拼搏,不斷進取。
改革開放的三的十年整,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走過了多少坎坷荊棘,是多少中華兒女,多少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勇往直前換來的,多麼的來之不易啊。他們的付出,他們的辛苦,他們的汗水。為我們創造了祖國的今天。那麼,我們有合理不去早就祖國的明天呢?
中火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有著五千年的蘊含和積淀,曾在漢唐時期我們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我們有遼闊的疆域,豐富的資源。由於近代統治者的腐朽無能,祖國的大好河山拱手相讓,人民生活痛苦不堪,牛馬不如。1949年,以毛澤東無首的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才獲得了民族解放,民族自由。在新中國成立後後又由於四人幫的搞破壞,高搞專政特權弄大躍進,使中國車車得不到發展。1978年,在以鄧小平為首的中國共產黨,粉碎四人幫的陰謀,實行改革開放,開辟中國的新天地,為中華民族描繪特色社會主義宏偉藍圖。
三十年後的今天,中華大地一片繁榮景象,國家發展迅速。國家實力日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改革開放整整三十年快時代的飛躍在今天已經展現的淋漓盡致,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中華民族的不甘落後,中華人民的團結奮斗在今天用實際證實了.
我們以岳飛的一首《滿江紅》,以文天祥的一首《正氣歌,以魯迅的一首《吶喊》,以朱自清的一首《背影》長向您不去的脊樑與骨氣,唱響您不屈的尊嚴與神聖。我們以瞿秋白手中那束野花,以方誌敏身上的那份清貧,以楊靖宇腰中的那書草根,以焦裕祿面前的那盞油燈,以孔繁森雪原上留下的那份腳印,唱響您的堅韌與頑強,暢想您的靈魂與精神。
改革開放,讓我們以採薇採茶的手,編織彩燈雲錦,讓我們以喊江喊海的喉嚨,在金黃季節的金黃般的早晨,唱響國歌和五星紅旗,唱響千百年來朝朝暮暮澎湃的激情。
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有了如今黃河猛,長江壯,泰山雄,昆侖莽,萬河山河浩浩盪盪以天安門前走過,走過一隊隊徐洪剛,走過一隊隊雷鋒,走過一隊隊李向群,走出中國人民最風流最風光最風情的步伐,走出中華民族最壯觀,最壯美的方陣。仰望藍天,神州飛船太空穿梭,俯瞰大地,三峽工程曠世神奇。
改革開放,成就斐然,1997.年1999年,香港澳門相機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嫦娥奔月使我們祖先幾千年偉大的夢想,奧運會成功舉辦,圓夢百年,這一系列成功,證明了今天我們的強大實力,改革開放特大成就。
中華民族像一個巨人,屹立在世界東方。為了實現我們的光榮使命,我們必須努力學習,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和人類的燦爛文化武裝自己。學號將設祖國的本領。在明天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奉獻聰明才智。我堅信,在我們不懈的努力下,祖國的明天,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經濟更繁榮,人們更幸福,國力更強盛,祖國的明天更美好,繼往開來的中華民族會更加輝煌!

G. 關於改革開放30年的小學生作文怎麼寫

今年是開放改革30年,是新中國發展最迅猛的30年。對於中小學生,出生於這個年版代,許多在權過去不可想像的事情,現在就已成為很平常、理所當然的事。吃的、穿的、住的、用的、聽的、唱的、玩的……,可以說與30年前的學生,是完全不同了。

那麼現在的中小學生們,要應付「改革開放30年」這樣的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不妨一看:

更多關於改革開放30年的作文

改革開放三十年
改革開放三十周年
改革開放三十年巨變
感悟改革開放30年
改革開放三十年
改革開放30年
改革開放30年前後的揚中
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家鄉變化大
改革開放30周年
三水改革開放三十年徵文
改革開放30年
改革開放30年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海寧教育的變遷
改革開放就在我們身邊
改革開放
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變化
玉泉改革開放三十年新變化
改革開放——祖國騰飛
改革開放就在我們身邊
改革開放的變化
我與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變化

H. 作文:改革開放40年講好務川故事

寫精準扶貧😂😂

I. 改革開放三十年演講稿小學生

三十年的幸福幸福,既是一種美好的感受,更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被充裕的物質所支撐的理想。當每個人都感覺到幸福就在身邊的時候,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就一定充滿了希望,充滿了蓬勃向上的力量。過來的這三十年,是波瀾壯闊的三十年,是滄桑巨變的三十年,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瑰麗輝煌的三十年。三十年來有許許多多的成就與成功是值得我們為之驕傲和自豪的:香港、澳門的回歸,北京市申奧成功,加入世貿組織,神五、神六以及嫦娥一號成功發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等等不計其數。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由於我們有一個偉大的黨,制定了符合中國國情的基本國策,並且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才取得了如今的成績。 三十年前,黨中央實行的改革開放政策的春風吹拂著大地,萌發了廣大中國人民建設發展祖國的熱情。人民解放了思想,開闊了思路,迸發出了建設祖國的激情,越來越富裕,越來越文明,越來越強大,使得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轉變。今天,一個面向社會、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三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享受著無比的天倫之樂——學習祖國新文化。我們學習的科目漸漸增多,並且學習外國的文化,取長補短,加強社會主義新文化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家家戶戶都用上了對自然環境無害的科技用品,人們的環保意識也日益加強,環保購物袋也成了大家的熱門用品。在不知不覺中,我們正享受著由改革開放帶來的新氣氛,我們正被幸福所縈繞著。雖然我們被幸福所縈繞著,可是我們卻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沒能好好利用優越的教育環境,良好的學習氛圍好好學習。我們要珍惜身邊無聲的幸福,好好學習;要學會感恩社會給我們帶來的幸福,為建設新社會,為發展中國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要傳遞身邊這無聲的幸福,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富強祖國行列中「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從我的身邊,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我想,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大功績,就是使國家變得更加富強,使老百姓的生活變得更加富裕、更加溫馨、更加幸福。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使祖國母親徹底擺脫了被壓迫的境地,中國這頭東方睡獅開始慢慢覺醒,但卻步履維艱,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從此改革開放的春風使中華大地再次煥發了活力,中華民族終於踏上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滄桑巨變,30年的光輝歷程,鑄就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經濟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8年到2006年間,中國經濟總量迅速擴張,國內生產總值從3645億元增長至21,0871億元,增長近60倍!中國的經濟成就不僅寫在了中國歷史之上,也在世界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過去25年全球脫貧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歸功於中國!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幫」以後,中華民族猶如鋼鐵長城一般堅不可摧!97年香港回歸,99年澳門回歸;1998年面對南方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對讓人聞風喪膽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對十幾個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災害,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手挽手將一個個磨難阻擊在腳下! 改革開放的 30年,是教育事業穩步發展的30年!1983年,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對世界,面對未來!高考制度恢復之初,全國有570萬人參加高考,卻僅錄取27萬名;而到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達到1010萬,錄取新生達567萬名!伴隨著教育規模的發展,更有越來越多的中華兒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據著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創新的30年!從1979年遠程火箭發射試驗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衛星順利返回,中國航天人在摸索中讓祖國一躍成為航天科技強國!2008年,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炎黃子孫的千年奔月夢成為了現實! 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我國體育事業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許海峰摘得中國奧運首枚金牌,自此之後,中華體育健兒奮勇爭先:2000年悉尼奧運,中國代表團收獲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獎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績;04年雅典,中國軍團更是將金牌總數擴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在108天之後,奧運大幕將在中華大地上拉開,我們將成為奧運的主人! 我們堅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必將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30年!中華民族的崛起,必將讓世界為我們自豪!

尊敬的某某某某:

大家好!我是誰誰,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歷經風雨見彩虹。

親愛的朋友們,當你漫步在美麗的湯河河畔,當你欣賞浪漫的音樂噴泉,當你沉醉於街燈與霓虹的交相輝映,當你徜徉在恬靜的森林體育公園,你感受到的開發區是那麼寧靜、那麼舒適、那麼浪漫、那麼悠閑。

然而當你走進一家家公司,當你看到一處處建設工地,當你深入各機關單位,你感受到的開發區又是那麼忙碌、那麼進取、那麼執著、那麼有序。

開發區人民是那麼熱情而善良,2008年7月30日,奧運火炬來到了我們開發區,迎接聖火的開發區人用自己的激情、熱誠、友善表達著對聖火的尊重,對奧運的渴望。當聖火傳遞到胡主任手中的時候,全場觀眾的熱情更是高漲,胡主任跑在黃河道上,振臂高呼:中國加油!奧運加油!是的,在這一刻,開發區人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己的風采,點燃了激情,傳遞著夢想。

是什麼讓開發區變得魅力四射?是什麼讓開發區人變得富足安康?是的,就是三十年的改革開放。

三十年風雨歷程,三十年改革開放,三十年勵精圖治,三十年百姓安康。

開發區的領導深深地懂得,科學發展,要以人為本;改革成果,也要由人民共享。改革開放是人民的事業,也是為了人民的事業。加強招商引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注重觀念的更新,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這些工作對開發區的發展是那麼重要,對改善全區人民的生活是那麼重要。

有誰能知道,風風雨雨三十年,把貧困的農村發展成現代化的城市,這其間究竟凝聚著多少開發區人的艱辛,智慧與汗水?多少個不眠之夜,多少次揮汗如雨,多少平凡的人創造了多少令人感動的故事,沒有具體的統計數字,我們只知道開發區的每一次發展,每一次變化,每一次成功,都給開發區人民的生活帶來了實質性的改善。

開發區的農民朋友朴實地說,我們現在生活富裕了,我們住進了新樓房,不僅有電燈電話,還有電視電腦電冰箱,寬闊的公路修到了家門口,去市裡很方便,公交車就在村旁,管委幫我們上了養老保險,幫我們找工作,我們沒有後顧之憂,我們要感謝黨,感謝開發區!感謝改革開放!

令人尊敬的老師們驕傲地說,孩子們上學再不用擔心危房,我們有寬敞明亮的教室,我們有綠草如茵繁花似錦的校園和操場,我們的設施設備很先進,我們會讓孩子們的臉上充滿快樂、充滿陽光,我們是開發區的老師,我們會讓孩子們健康成長!

開發區的工人笑著說:我們是企業的主人,企業的命運就是我們的命運,不努力工作,怎麼為企業創造價值,不努力工作,怎麼體現我們的價值?不努力工作,怎麼對得起給我們創造工作機會的開發區?

朋友們,當你看著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當你看著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車,當你置身於人來人往的商業區,當你看到一張張積極向上、熱情樂觀的面孔時,你還能回憶起當初這里是什麼樣的景象嗎?

我是開發區的青年,從我出生、入學到參加工作,時時刻刻都在感受著我們開發區日新月異的變化,我有足夠的理由感到自豪,感到幸福,感到驕傲,同時我也深深地知道自己所肩負的使命有多神聖,我們不需要慷慨激昂的誓言,因為我們有勇挑重擔的鐵肩,我們像無需揚鞭的駿馬,在各自的崗位上馳騁。

我們有熱情,我們有知識,我們肯學習,我們善於抓住機遇,我們勇於面對挑戰,雖然今後的我們任重道遠,但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我們將在黨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一往無前。

開發區就像森林體育公園的那道彩虹,雖然歷經風雨,卻變得更加亮麗、更加多彩、更加迷人。

朋友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凝心聚力,共同建設我們美麗的家園,創造開發區和諧美好的明天!

J. 各位大蝦,有誰知道關於寫改革開放給家鄉帶來變化的小學生作文(最好是寫福建泉州的)

自改革開放以來,家鄉的變化太大了,簡直叫人不可思議。30年前,人們住的都是土房,房頂連瓦片都沒有,下雨天,人們可就遭殃了,外面大下,屋裡小下,有時牆壁也會掉土。人們吃的是高粱米、玉米面、野菜,小米飯是等來了客人才吃的,更不用說大米、白面了,根本就沒有。那時人們穿的都是粗布衣,補丁羅補丁,家裡孩子多的,大的穿小了,二的穿,二的穿小了,老三穿, 一直穿到實在不能穿了,用來給孩子做鞋,一年都穿不上一件新衣,還有許多孩子因為家窮,念不起數,都沒有上過學校。交通工具就更沒有了,出門全是步行。
現在,家家住的都是磚瓦結構,屋裡裝修得是富麗堂皇,有的還該起自己的小別墅。吃的是大米、白面、雞、鴨、魚、肉,天天不斷,穿的衣服,一年四季都換新裝。出門有摩托車、小轎車,有事幾千里以外打電話、打手機一分鍾辦妥。家裡有洗衣機、電冰箱、電飯鍋、煤氣灶、大彩電等,全是電器化。大部分家庭還安裝上了電腦,孩子可以利用網路查閱資料。
現在,不但農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而且人們的知識也得到了提高。現在講科技致富,沒有知識是不行的,許多農民都看到知識的益處,紛紛外出學技術。科學養雞、鴨、鵝、豬,家家都存了幾萬元錢,有的甚至是幾十萬、幾百萬元。農民也開始進行智力投資,讓自己的孩子都念大學,享受高等教育。
是啊,改革開放後,農村變了,人們不但生活水平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質也提高了。望著農村的變化,我感到非常的欣慰。祝願我的祖國越來越昌盛,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