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大戰故事

大戰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1 12:42:23

❶ 涿鹿大戰的故事

涿鹿之戰是相傳中國遠古時代,有熊氏黃帝與神農氏炎帝兩族聯合,同蚩尤九黎族進行的一次大規模戰爭。

大約五千年前中國父系氏族社會時期,興起於今冀魯豫交界地區的蚩尤九黎族,屬東夷集團,他們的勢力不斷由東方向西發展。九黎族原居於南方,後北上中原,與以黃帝為首的部落(華夏集團)發生了沖突,這兩股大勢力為爭奪適於牧獵和淺耕的地帶,

在今天的河南、河北、山東交界地帶相遇,於涿鹿之野(今河北省涿鹿縣)展開長期爭戰。黃帝先並吞炎帝的部落,再擒殺蚩尤。蚩尤率領所屬72氏族(或說81氏族)對抗。由於蚩尤的武器裝備較精良,所以在戰斗之初,黃帝處於守勢。黃帝族率領以熊、羆、狼、豹等為圖騰的氏族,數戰不勝。

黃帝使應龍蓄水,抵擋蚩尤。蚩尤請來了風伯雨師,「天大晦冥」,雷電交作,沖破了應龍的水陣。黃帝在危急關頭,又喚來女神女魃,使天氣放晴。蚩尤和黃帝在戰場上各自鬥法。蚩尤利用濃霧,使黃帝的部隊迷路。黃帝發明了指南車辨別方向,成功沖出濃霧的封鎖。

經過連續幾場戰斗,最後黃帝終於在中冀之野(即冀州,今河北省涿州,至今那裡還保存有蚩尤墓遺跡)擒殺了蚩尤,獲得全勝,成為中原各部落的共主。

(1)大戰故事擴展閱讀:

主要指揮官——

1、蚩尤

蚩尤,是上古時代九黎氏族部落聯盟的首領,驍勇善戰,相傳是牛圖騰和鳥圖騰氏族的首領,有兄弟八十一人(約81個氏族部落),個個本領非凡,驍勇善戰,在位期間,開墾農田,定居中原,奠定了華夏民族的根基。

本和炎帝同屬一個部落,而後離開炎帝自行發展,曾與炎帝大戰,把炎帝打敗。於是炎帝與黃帝一起聯合來共抗敵手。而後率八十一個兄弟重組聯軍北上抵禦黃帝部落,在涿鹿展開激戰,從此開啟了中華文明的輝煌歷史。

2、炎帝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別號朱襄 (尚有爭議,也有說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領尊號炎帝 )。

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從神農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農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傳位五百三十年。

3、黃帝

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 ,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

❷ 黃帝和蚩尤大戰的故事

黃帝姬軒轅在神農跟九黎兩部落之東南。當時這三個部落是之間最為強大的,於是爭霸戰開始了,姬軒轅怕兩面受敵,所以他採取先發制人的策略,突襲神農部落,在阪泉郊野的大戰中擊敗了神農部落。姬軒轅乘勝揮軍,一直挺進到九黎部落的根據地涿鹿,會戰在涿鹿郊野。

這是歷史上最早和最有名的大戰之一。中國神話學者將這場黃帝戰蚩尤的大戰神化,雙方都動用了神仙法力,風伯、雨師都來參戰。最後黃帝擊敗九黎部落,殺死蚩尤。

(2)大戰故事擴展閱讀:

黃帝與蚩尤一共打了3年仗,交鋒了72次,前後經過阪泉之戰、冀州之戰和涿鹿之戰,最後把蚩尤消滅在涿鹿。遠古時代的這場戰爭,結束了部落各自為戰的歷史,各部落的人都願歸順黃帝,一致擁戴他為盟主。

黃帝和蚩尤之間的戰爭是中國最早有記錄的戰爭。這場戰爭使黃帝逐步統一了黃河流域各個部落,使黃河流域各地區的文化開始互相融合並產生了早期的華夏文化。黃帝帶領民眾,開墾農田,定居中原,奠定了華夏民族的基礎。中華民族也從此時形成,後來人們將黃帝尊為中華民族的始祖。

❸ 世界上第一次大戰起因的小故事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時正復,奧匈帝國皇太制子斐迪南大公參加指揮一次軍事演習,演習結束後,塞爾維亞一個秘密組織成員,17歲的普林西普向斐迪南夫婦開槍射擊,斐迪南夫婦斃命,普林西普被捕。1914年7月23日奧國在獲得德國無條件支持下向塞爾維亞發最後通牒,包括拘捕兇手、鎮壓反奧活動和罷免反奧官員等,塞國除涉及內政項目外悉數同意。不過,奧國依然將行動升級。與此同時,德國知悉俄國的軍事動員,德皇要求俄國停止並迅速備戰。鑒於各國的強硬外交和對國家軍事力量的自信,完了就要干起來了

❹ 關於戰爭的故事

1、送雞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12歲的兒童團團長海娃,他的任務是一邊放羊,一邊放哨,發現敵人,給村裡人打信號。海娃的父親是民兵中隊長。有一天,父親讓他送一封有關攻打敵人炮樓的「雞毛信」給八路軍。海娃以放羊作掩護,帶信上路。不料途中卻遭遇敵人……

2、小說里的抗日小英雄——雨來

蘆花村裡有個叫雨來的男孩,他喜歡游泳,也喜歡讀書。有一天,村裡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進了雨來家,挪開了水缸,跳進了缸下面的地洞。雨來將水缸挪回了原位,這時,鬼子也到了……

3、活在歌聲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王二小家在河北淶源的一個小山村。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把魔爪伸進了這個寧靜的村莊。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時碰上了打算進村「掃盪」的鬼子。鬼子讓他帶路,二小卻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發現上當後,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村後的山坡上。

4、女童子軍冒死送國旗振奮全國人心——楊惠敏

一位十七歲中國女童子軍泅水游過蘇州河,勇敢護送國旗獻給八百壯士的壯舉,振奮了整個上海戰區和租界民氣軍心。(她保留了死守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的姓名)中日淞滬大戰中,上海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的英勇事跡,震驚中外,為我全國軍民豎起一座不屈不撓的精神堡壘。

上海女童子軍楊惠敏在蘇州河畔眼見對岸日旗遍布,獨四行倉庫屋頂未豎國旗,便決心要將青天白日旗送進四行倉庫去。二十九日天未破曉,謝晉元團長率領所屬肅立天台升旗,上海市民於一片煙塵火海中,爭睹巨幅青天白日國旗,迎風招展,無不喜極而泣,感奮萬狀。

當八百壯士完成堅守四行倉庫的使命後,中央同意撤軍到租界去,沒有多久,楊惠敏也走到租界去為八百壯士服務。

5、寧死不屈的「支那空軍勇士」——閻海文

一個駕機作戰被擊落跳傘的中國空軍,用配槍的最後一顆子彈拒絕俘降,用自己的熱血和正氣,征服了他的敵人。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七日,淞滬會戰中被擊落,幾天來,他們已嘗到了中國空軍的苦頭,中外輿論對中國空軍的贊譽,也使他們有一股武士精神受到玷污的感覺。他們急著想看到中國空軍是什麼樣,粗野的日本大兵邊飛跑邊喊罵著:「活捉支那飛行士」、「讓這傢伙償償皇軍戰刀的滋味」、「不,讓他投降,讓他跪著求饒。」 但他並沒放棄反抗,一直戰斗直到最後一顆子彈留給了自己。

當天下午,日本兵列隊脫帽,向剛樹立的一座新墳,上書「支那空軍勇士之墓」致敬,為敵人的勇士舉行葬禮,這是他們的第一次。一個多月後,在東京新宿繁華的鬧市區,「支那空軍勇士閻海文」公展竟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日本人,參觀的東京市民絡繹不絕。

❺ 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故事

很少有人想到,煮熟的雞蛋竟然成了傳遞絕密軍情的奇妙工具。事情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當時協約國與德國兩軍對峙於索姆河畔,激戰隨時都有可能爆發。

為了防止軍隊駐防情報被竊,雙方軍隊在搶修陣地工事的同時,還加強了警戒勤務工作。協約國軍隊特別對索姆河前線德軍與法軍的交界處加崗增哨,凡是過往行人一律嚴格盤查,嚴防機密外泄。

可是,事與願違。協約國軍隊仍然接二連三地遭到德軍的攻擊。而且從德軍的攻擊情況看,德軍十分清楚協約國駐防情況,顯然是協約國的情況早就被德軍竊取了。這使法軍情報人員感到既震驚又迷惑不解。

一天,有位德國農婦挎著籃子蹣跚地走到德法交界的法軍崗哨面前,要求通過崗哨到德軍防區探親。法軍哨兵們先是對她進行了嚴密地盤問,又翻遍了她攜帶的籃子,裡面除了煮熟的雞蛋外沒有其他東西。這時,一名法軍哨兵隨手拿起一個雞蛋拋向空中,又惡作劇地把它接住。哨兵的這個無意識的舉動卻使農婦非常緊張。這一下子引起了其他哨兵的懷疑:「莫非雞蛋里有鬼?」於是,他們將雞蛋敲破後剝下了蛋殼,只見蛋清上布滿了字跡。哨兵們見狀,頓時大吃一驚。原來,熟雞蛋清上寫畫著法軍的詳細布防圖和各師旅的番號。以前的絕密情報就是這樣傳到德軍手中的。

隔著雞蛋殼怎麼能將字寫在蛋清上呢?開始,法軍情報人員們沒有一下子解開這個謎。因為,這種傳遞情報的發明者不是一位軍事人員,而是德國的一位化學家。他採取的做法是,先用醋酸將情報寫在雞蛋殼上,等到醋酸幹了以後,再將雞蛋用水煮熟。這樣,酸酸寫的字跡便透過蛋殼印到蛋清上,而蛋殼外面卻一點痕跡也沒有。化學家利用專業之長參戰,確實有點神出鬼沒,難怪協約國的普通軍人會接連上當。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