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的故事讀書筆記
A. 三毛 撒哈拉沙漠 讀後感
撒哈拉的故事,看到這樣的標題你會想到什麼呢,廣闊、孤寂、貧窮與落後??可翻開書籍,品味著三毛《撒哈拉的故事》中的沙漠中的飯店、白手起家、結婚記等18個故事,感受的卻是另一番風景。
本書字里行間反映著大沙漠獨有的地形地貌與風土人情,猶如走進一幅充滿異國風情的畫卷。濃情穿梭在三毛清新、細膩而風致的文字里,一種情愫在縈繞,一種愛意在流淌,一種震撼心靈的人性美開始浸潤……
三毛是個眷戀沙漠生活的女子,貧瘠廣漠的大沙漠在她眼中充滿了無窮的誘惑。她勇敢地拋棄了繁華的都市生活來到大沙漠,迎接她的是黃沙滾滾、風聲嗚咽的惡劣環境,水源奇缺、物質匱乏。還有那置於大墳場的破舊沙土房:狹窄簡陋,沒有傢具,沒有床,頂上還有一個大窟窿……,但是這一切難不倒三毛。她和荷西一頭扎進去,甚至將生命中最神聖、最憧憬的婚禮也「搬」到了沙漠。在艱難的日子裡,她和荷西動手設計房子,買石灰水泥糊牆、補窗戶,用裝棺材的外箱改做傢具,到垃圾場拾汽車外胎自做「鳥巢」式的坐墊,巧用鐵皮和玻璃自製風燈,用沙漠麻布縫制彩色條紋窗簾……,積極樂觀地一步步建設著充滿情趣的「沙地城堡」,三毛還說「在一年以後,已成了一個真正藝術的宮殿」,引得人不禁贊美:「你把羅馬建成了」 ,三毛自豪地回應:「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與此同時,三毛也盡一切可能走進浩瀚的沙漠探尋她真實的面目,她用相機拍下極荒僻地區游牧民族的生活,隨身帶著葯箱為貧窮落後的撒哈拉威人義務診治,並將日用品等送給當地的人們……作為第一位涉足大荒漠的東方女性,她以東方女性不常見的瀟灑和詼諧,以中國人特有的廣博與俠義的精神傳播著現代文明。同時,她也以現代文明的角度觀看古老文明與沙漠舊俗,並生動地記錄著她在沙漠的所見所聞所感。她在《沙漠觀浴記》描述了撒哈拉人的骯臟、奇異生活習俗。由於沙漠缺水,她們三四年才洗一次澡,洗澡的方式聞所未聞,用石片刮掉身上的污垢,還用海水灌腸,讓人真實地感受到沙漠環境的惡劣與生活方式的落後,也為三毛在沙漠的生活捏了一把汗。
三毛就是這樣以極大勇氣和靈明智慧行走在沙漠里,留下了一個個生動、浪漫、離奇的故事。她猶如開在沙漠里的繁花,到處綻放美麗,將生命高高舉在塵俗之上,那份濃濃的愛流淌在沙漠里……
B.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
對於我來說,三毛就是一個漂泊在異鄉的靈魂。
開始的時候我一點也不喜歡三毛,但自從我讀了她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之後,我發現我深深的喜歡上了她,對於我來說,她就是這個世界上少有的奇女子。
以前,我不明白,三毛是怎麼能在撒哈拉沙漠里生存的,直到我看了這本書。
雖然在這本書中並沒有用到什麼華麗麗的語言來描繪沙漠里的生活,但是卻從了她那平實的語言描繪出了大沙漠里的簡單。而又浪漫的生活。給孤寂的大沙漠添加了一筆神奇的而溫暖的色彩。
翻開《撒哈拉的故事》品味著三毛在異國他鄉里的生活,總覺得原本並不討人喜歡的撒哈拉沙漠,突然也有一種別樣的風情。又如走進了一幅 充滿異國風情的美麗的畫面。使我了解到了大沙漠里的地勢地貌和風土人情。但同時我也了解到了在沙漠里生活的那些女性的可悲。
其實讀這本書,最使我感動的就是我佩服三毛的勇氣,她能夠拋開繁華的大都市來到了貧困的大沙漠,這里沒有太多的水,只有沙子,甚至沒有傢具沒有床,但是她與荷西卻還是生活著很快樂。因為她以她那積極的勇氣和執著的信念,簡單並快樂的活著。在這個大沙漠里,她留下了那麼一句話:「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 !」
在《懸壺濟世》主要是說三毛做醫生,給鄰居看病的故事。一次又一次,三毛用她奇特的方法幫鄰居們治病,這就看出了她是個聰明的女子,也容易和別人相處,就好像她所說的:「朋友之間,相求小事,順水人情,理當成全。過分要求,得寸進尺,是存心喪失朋友最快得捷徑。」或許就是她那積極的心態和友好的態度使她贏得了一次次珍貴的友誼。
在《素人漁夫》中,我也體會到了她與荷西在沙漠里生活中的另一種快樂。由於沙漠里的物質昂貴,所以,他們的錢也不高花,雖然他們可以用家裡給的錢,也可以將包袱回家的,但是他們並沒有這么做,也沒有抱怨,而是想出了另一種方法去掙錢,雖然到了最後並沒有掙到什麼錢,而且還賠了一千五百。但他們還是很開心的去大吃了一頓。或許這就正如她自己所說的:「愛情是一種奧妙,在愛情中出現籍口時,籍口就是籍口,顯然已經沒有熱情的籍口而已,來無影,去無蹤。如果愛情消逝,一方以任何理由強求再得,這,正如強收覆水一樣的不明事理。」這就是在簡簡單單的生活中的愛情,不是要什麼多好的物質生活。只要兩個人能夠在一起開心的生活久足夠了。可現在的人還會有誰能做得到?
在《啞奴》當中就是寫了一個在沙漠里的奴隸的生活,那奴隸的善良和財主們的殘忍,三毛看不慣那些財主對啞奴的虐待,就常常偷偷地跑去送吃的給那啞奴。還給他送錢和送一些物質。雖然說,啞奴的一家都已經很感激她了,但是三毛還是覺得內疚,因為她不能夠幫助他們脫離奴隸的生活,和改變他們的命運。或許就如她所說的:「朋友之義,難在義字千變萬化。」命運就是這般,不隨你我而易。當啞奴被財主賣走的時候,三毛淚流滿面,想說什麼,但卻不知道說什麼好,有著前所未有的無奈和傷心。原來,這就是三毛,充滿了愛心和樂於助人的關懷,一朵沙漠了常開的花。
在讀這本撒哈拉的故之後,我也讀懂了三毛,讀懂了她的美,她的靈魂如漂泊的女子,去尋找幸福的國度。從她的身上我開始感知並感悟到了對生活的執著,追求,以及對生活的熱愛,讓我學會了無論生活中有多大的困難,我也要抱著樂觀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人生,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和自由。
C. 《撒哈拉的故事》好段摘抄、評價、感悟
《懸壺濟世》這一節主要是說三毛做醫生,給鄰居看病的故事。一次又一次,三毛用她奇異獨特的方法,或是用中國葯書上的老法子,給當地人治好了病。甚至有一次,三毛「改行」 做牙醫,用指甲油來補人牙齒,而且確實補得那幾個不肯去醫院的病人牙齒都不痛了,足可以咬東西。這件事荷西知道後,「嚇得全部頭發刷一下完全豎起來,像漫畫里的人物一樣」,又足以讓讀者感受到荷西當時的驚嚇。
在《荒山之夜》中,荷西差點死掉了。看這一個故事的時候,我真是感到身臨其境,被當時的緊張、恐懼的氣氛所打動,也感染了三毛當時的那種恐懼心理,又與她同急、同憂、同喜……
《沙漠觀浴記》那主人公離奇的遭遇讓我捧腹大笑;《芳鄰》里那些鄰居的行為讓我又好氣又好笑;《素人漁夫》中荷西和「我」「用十二倍的價錢在吃自己賣出的魚」,而後賣魚的收賬單又被洗衣機泡爛,真如同看到他們「又哭又笑」;《死果》則介紹了十分厲害的「靈異」 現象,「這種符咒的現象,就是拿人本身健康上的缺點在做攻擊,它可以將這些小毛病化成厲鬼來取你的性命」看得有些恐怖;《天梯》又描述了三毛考駕駛執照的有趣經歷……一個個故事活靈活現地展現在了讀者面前,其中也可以看出三毛對撒哈拉的熱愛。但是,在《娃娃新娘》中又可見三毛對撒哈拉當地風俗的無奈,對姑卡的同情。
整本書以《白手成家》作結。《白手成家》記敘了三毛來到撒哈拉沙漠到她與荷西一步一步終於建成了「沙地的城堡」——他們美好的家。這一過程充滿挫折,但最終他們的住所還是由「那個灰暗的中間有個大洞的小屋子」到「沙漠中最美麗的小屋」,讓我感受到了白手成家的艱辛和成家後的快樂。
D. 《 撒哈拉大沙漠的故事 》50字讀後感不要太復雜
因為一本地理雜志的吸引,三毛背著行囊獨自走進了荒涼單調的撒哈拉沙漠,在沙漠中尋找感受生活的真善美,種種奇遇和故事都充溢著一種浪漫、濃情的異域情調。【金苗論壇】
E. 《撒哈拉的故事》的讀後感
《撒哈拉的故事》是以沙漠為背景的故事。 因為一本地理雜志的吸引,三毛背著行囊走進了荒涼單調的撒哈拉沙漠,在沙漠中尋找感受生活的真善美,書中每個故事都充溢著一種浪漫、濃情的異域情調,字里行間反映著大沙漠獨有的地形地貌與風土人情。三毛用自己的心去適應、關懷這片大沙漠,在她的筆下,那些撒哈拉沙漠的人和物變得豐富多彩。三毛以一個流浪者的口吻,輕松地講述著她在撒哈拉沙漠零散的生活細節和生活經歷:沙漠的新奇、生活的樂趣,千瘡百孔的大帳篷、鐵皮做的小屋、單峰駱駝和成群的山羊。書中無論是荷西把粉絲當做雨來吃,還是他們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婚禮、去海邊打魚、白手起家建立他們沙漠上最美麗的房子,都滲透著彼此間濃濃的溫馨的愛意。
F.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800字
漠所遇到的有趣的生活故事,。可以想像,沙漠環境的惡劣和生活的貧窮是何等的讓人難以承受。但是
G. 寫一篇完整的《撒哈拉的故事》純讀後感(500字)
三毛的文字從感覺上讓人覺得很舒服,就像一陣微風吹過,有一種清爽的感覺,卻不留痕跡。我一直都很排斥那種用華麗的辭藻堆積起來的文章,覺得都只是一些花拳綉腿,華麗但沒有實際的意義,印象中,真正的好文章即使只是用最平淡的文字也能讓人感受到作者心中的波瀾壯闊。 《撒哈拉的故事》給人的感覺正是如此!!
《撒哈拉的故事》描述的是三毛與荷西在沙漠里的所見所聞,記載了他們多姿多彩的經歷,從中讓我深切地體會到了三毛的樂觀、熱情、快樂的心境。 其包含有《沙漠中的飯店》、《結婚記》、《懸壺濟世》、《娃娃新娘》、《荒山之夜》、《沙漠觀浴記》、《愛的尋求》、《芳鄰》、《素人漁夫》、《死果》、《天梯》以及《白手成家》這些篇章。
在《沙漠中的飯店》中,三毛與荷西間的妙語讓人忍俊不禁,尤其是荷西無意發現三毛藏的所謂的「喉片」-----豬肉乾很好吃後,竟像小孩子一樣偷了一大瓶送給他的同事,弄得那些口饞的同事一見三毛就不停的故意咳嗽,想再騙豬肉乾吃,還包括回教徒在內!最後,當三毛用小黃瓜代替筍做的「筍片炒冬菇」令荷西的老闆稱贊時,我也跟著樂了起來。 「狡詐」的三毛!!
《結婚記》顯示了公證結婚的隆重與簡潔,字里行間,流露出了新娘為只有一個「駱駝頭骨」作結婚禮物和「走路去結婚」的幸福和自豪。「駱駝頭骨」作結婚禮物,常人會覺得不這卻恰恰顯可思議,其實,示出了三毛獨特的性格!獨特的三毛!!
《懸壺濟世》主要是說三毛做醫生,給鄰居看病的故事。一次又一次,三毛用她奇異獨特的方法,或是用中國葯書上的老法子,給當地人治好了病。甚至有一次,三毛「改行」 做牙醫,用指甲油來補人牙齒,而且確實補得那幾個不肯去醫院的病人牙齒都不痛了,足可以咬東西。這件事荷西知道後,「嚇得全部頭發刷一下完全豎起來,像漫畫里的人物一樣」,又足以體現出了三毛聰慧調皮的性格.調皮的三毛!!
《娃娃新娘》則是整本書中,給我震撼最強烈的一篇文章。它講述了撒哈拉沙漠的一個風俗,就是新娘坐迎親的車時要被車上的男人一直毆打到男人家,而且說:「結婚不掙扎,事後要被人笑的。這樣拚命打才是好女子」。不僅如此,結婚初夜,竟然還公然用暴力奪取一個十歲小女孩的貞操!真的是很令人氣憤,真是不公平啊!憑什麼男人就有權可以霸佔女人,把她們作為自己的玩物?女人又憑什麼要屈服於男人,失去自己的尊嚴?這一切聽起來真是荒唐!撒哈拉人以胖為美也就算了,這只是觀念上的不同,可是男尊女卑這難道也可以算作是單純的觀念的差別嗎?時代是進步的,大概撒哈拉的簡單生活並沒有被影響到,可是終有一天,女人不會再受到壓迫!從這篇文章可以看出三毛是非常痛恨這個風俗的,體現了三毛是一個個性非常獨立的女性!獨立的三毛!!
《荒山之夜》中,荷西差點死掉了。看這一個故事的時候,我真是感到身臨其境,被當時的緊張、恐懼的氣氛所打動,也感染了三毛當時的那種恐懼心理,與她同急、同憂、同喜……呵呵,三毛的文字渲染力真是非凡啊!
《沙漠觀浴記》三毛離奇的遭遇讓我捧腹大笑;《芳鄰》里那些鄰居的行為讓我又好氣又好笑;《素人漁夫》中荷西和三毛「用十二倍的價錢在吃自己賣出的魚」,而後賣魚的收賬單又被洗衣機泡爛,真如同看到他們「又哭又笑」;《死果》則介紹了十分厲害的「靈異」 現象,「這種符咒的現象,就是拿人本身健康上的缺點在做攻擊,它可以將這些小毛病化成厲鬼來取你的性命」看得有些恐怖;《天梯》又描述了三毛考駕駛執照的有趣經歷……一個個故事活靈活現地展現在了讀者面前,其中也可以看出三毛對撒哈拉的熱愛。
讀完《撒哈拉的故事》之後,我看到了一個廣闊美麗的撒哈拉沙漠,她用一篇篇耐人尋味的小則故事,深刻地描寫沙漠中的人情風俗。在保守的觀念下,當地的回教徒身受古老文化的局限,令人感到愚昧不堪,卻又不禁令人憐惜他們的可悲。在遙遠的撒哈拉沙漠中,就有著他們那一群人,與他們的故事。看到了一個快樂的三毛,看到了三毛的美:想像的美、有趣的美、真誠的美、燦爛的美、豐富的美、深情的美、憂傷的美、懷舊的美……說不完也說不盡,我很奇怪那些再普通不過的字眼經三毛一組織竟會有如此的美。
三毛,一朵開放了的沙漠之花,沒有任何一種花足以形容她的光彩。始終相信,三毛是最真、最純粹的!是最自由、最美麗的!
三毛,感動人的三毛!!
H. 關於三毛作品《撒哈拉沙漠的故事》的讀書報告
我前幾天剛看了一遍《撒》。
我覺得三毛寫的東西文筆不像張愛玲之類的細膩,她寫的讓人覺得,平凡,但是像泉水一樣很乾凈很舒服。我想這是她處理表達上最吸引我的地方。
最難忘的。。。呵呵,我覺得因人而異啦,我本人是對「荒山之夜」和「死果」這兩章比較感興趣。因為這兩章對生存和死亡那種心境描繪得很細致,在心理上給我比較大的沖擊。
三毛傳遞的,可能是一種灑脫的人生姿態。
聯想。。。假如有一天我也到撒哈拉沙漠生活,我不知道我又沒有那種勇氣活在那個貧瘠,並且一個月不能洗澡的地方。。
哲夫有評三毛撒哈拉的文章,你可以網路搜一下去看看。
btw,我挺喜歡三毛的,最近正在看《稻草人手記》,還不錯。
I. 撒哈拉沙漠讀書筆記 內容和感受
內容和撒哈拉的眼淚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