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引導懶惰小朋友的小故事

引導懶惰小朋友的小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1 16:15:01

❶ 關於大班看圖講述活動 懶惰的小蝸牛 怎麼上課

設計思路: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喜愛小動物是孩子們的天性,對小蝸牛呢!孩子們更是充滿了好奇心。抽簽以後,我與孩子們一起探討了一些關於小蝸牛的話題,孩子們議論紛紛,興趣很高。為了使孩子們進一步了解關於蝸牛方面的知識,培養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我設計的此節教育活動,旨在通過活動引導幼兒運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圖片的情節,鍛煉幼兒能在集體面前自然、大方、有重點的講述故事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圖片的情節。

2、鍛煉幼兒能在集體面前自然、大方、有重點的講述。

3、培養幼兒大膽講述、創編故事的能力。

活動准備:

圖片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引起興趣。

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請聽好:「頭上兩對小觸角,背上一座小房子;任你怨它走的慢,悠悠閑閑從不急。」請你猜猜是什麼?(蝸牛)你喜歡蝸牛嗎?你捉蝸牛時,蝸牛有什麼反應?為什麼要把頭縮進去?

教師小結:蝸牛怕光,喜歡在曬不到的牆邊、草叢、樹跟等地方;蝸牛喜歡吃菜葉,摸它時就把頭縮進殼里,這是它保護自己的方法。

今天,老師邀請了小蝸牛和小烏龜到大三班來作客,可是來之前它們剛剛經歷了一場風波,究竟它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屏幕吧!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感知觀察,鼓勵幼兒大膽的創編故事。

提問:這六幅圖片里都講述了小蝸牛和小烏龜之間發生的事情,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選擇一張你最喜歡的圖片,看看這張圖片里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和你身邊的小夥伴說一說,然後下來講給大家聽,好嗎?

(幼兒討論,教師指導。)

誰願意把你喜歡的圖片下來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幼兒發揮想像,自由講述,老師針對幼兒的回答及時提問、提升。)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表達。

3、完整講述故事。

(1)幼兒自主完整講述故事

小朋友根據自己的喜歡將每一幅圖都編出了一個好聽、有趣的故事,老師真為你高興,現在誰能將這六幅圖片連起來,編成一個動聽完整的故事呢?(請幼兒思考後進行講述)

(2)播放課件,幼兒欣賞完整故事

小朋友講的故事真是太棒了。今討論:你喜歡故事裡的小蝸牛還是小烏龜?為什麼?小蝸牛這樣做不對嗎?它錯在什麼地方了?我們在以後的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做?

教師小結:通過這個故事,小朋友知道了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做事情都不能偷懶,要做一個勤勞朴實的好孩子。好嗎?

4、結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表現的都很出色,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把這個好聽的故事講給中班、小班的弟弟妹妹們聽吧!

故事參考《懶惰的小蝸牛》

一天,烏龜和蝸牛去旅行,烏龜累了就趴在地上睡著了。懶惰的小蝸牛卻悄悄地爬到烏龜的背上。烏龜醒來,找不著蝸牛,以為蝸牛早走遠了,就急急忙忙地往前趕。蝸牛在烏龜背上舒服地睡著了。走著走著,烏龜看見前面有條河,它想洗個澡,就爬到河裡。蝸牛也被帶到河裡。蝸牛急忙大叫:「救命啊!」烏龜連忙把它救到岸上,對蝸牛說:「多危險,以後不要再懶惰了。」

大班看圖講述:《懶惰的小蝸牛》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並運用合理的想像來描述角色的心理狀態。

2、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體驗合作講述的樂趣。

3、學習詞:懶惰、旅行、趴。

活動准備:掛圖5幅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有兩只小動物他們是好朋友,你們看是誰呀?出示一張烏龜和蝸牛的圖片(圖序1)。今天老師帶來了五張圖片,現在請小朋友們安靜、仔細地觀察圖片的內容,想一想烏龜和蝸牛之間發生了怎樣的事情?(老師逐一展示其他四張圖片)

(二)整體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猜想。

1、幼兒感知觀察圖片後,提問:烏龜和蝸牛它們要去干什麼呢?(學習詞:旅行)這是一隻喜歡偷懶的蝸牛,它在旅行時是怎樣偷懶的?結果怎樣了?

2、請個別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逐一講述圖片,引導幼兒講述角色的心理活動。

1、告訴幼兒,每張圖片的右下角都依次編有數字,現在我們按順序來講述故事《懶惰的小蝸牛》。學習和理解詞:懶惰

2、圖一:今天,烏龜和蝸牛很高興,它們要去干什麼?

圖二:(1)爬呀爬,烏龜為什麼要睡覺?學習運用詞:趴(2)烏龜睡著了,蝸牛是怎麼做的呢?它是怎麼想的?

圖三:(1)烏龜醒來了,它找不到蝸牛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2)小蝸牛這時正在干什麼呢?

圖四:(1)走著走著,烏龜看到了什麼?(2)烏龜要過河了,這下會發生什麼事情呢?(3)蝸牛非常驚慌,它會怎麼做呢?(4)烏龜看到了是怎麼想,又是怎麼做的?

圖五:烏龜把蝸牛救上了岸,小蝸牛怎麼樣了?它會對烏龜說什麼呢?

3、個別幼兒完整、連貫地講述圖片內容,引導幼兒講述角色的心理活動,增強講述的生動性。

(四)幼兒結對,分別剪下烏龜和蝸牛的圖畫,然後分角色有序地擺圖演示,練習完整地講述故事,體驗合作講述的樂趣。

❷ 關於懶惰學習失敗的小故事,還有格言,謝謝大家。

●薄地怕窮漢

●別年滿坡是石子,栽下茶樹變金子

●有力黃金土,無力荒草坪

●只有醜人,沒有醜地

●勤奮是世功之母(英國)

●頑強的勞動戰勝一切(維吉爾)

●走遍天下愛勤

●功名不上懶人頭

●一勤天下無難事

●汗水的河才能沖開理想之門

●勤勉是好運之母(英國)

●謹慎的勤奮帶來好運(英國)

●懶漢爭食,好漢爭氣

●勤勞可以戰勝一切困難(日本)

●一根紅線兩枝花,勤勞節儉不分家

●能勤不能儉,到頭沒積攢;能儉不能勤,到頭等於零

●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

●勤勉是幸運的右手,節儉是幸運的左手(英國)

●勤能補拙,儉可助廉

●增產如似搖錢樹,節約猶如聚寶盆

●增產不節約,好似無底鍋,節約不增產,太陽底下水一碗

●只有勤來沒有儉,好比有針沒有線

●勤勞是窮人的財富,節儉是富人的智慧(英國)

●閑散如酸醋,會軟化精神的鈣質;勤奮像火炬,能燃起智慧的火焰(藏族)

●勤奮和智慧是雙胞胎,懶惰和愚蠢是親兄弟

●智慧源於勤奮,偉大出自平凡

●天才就是勞動。人的天賦就像火花,它既可能熄滅,也可能燃燒起來,而使它成為熊熊烈火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勞動,再勞動(高爾基)

●勞動使人建立起對自己的理智力量的信心(高爾基)

●勤奮出天才,實踐出真知

●工作著的傻子比睡在床上的聰明人強(蘇聯)

●誰要懂得多,就要睡得少(亞美尼亞)

●知識從勞動中來,才能從斗爭中來(柬埔寨)

●懶惰不過是未疲乏就休息的習慣(印度)

●懶惰它是一種對待勞動態度的特殊作風。它以難於捲入工作而易於離開工作為其特點(蘇聯)

●懶惰是愚者的休暇(英國)

●懶病沒有葯醫(朝鮮)

●懶惰很像金錢一個人擁有越多,越是想要(挪威)

●越吃越饞,越睡越懶

●懶人沒有腿(阿拉伯)

●討飯三年,官都怕做(日本)

●吃起飯來像個賊,干起活來像個蛇

●吃飯揀大碗,上場揀小杈

●讓懶漢幹活,他會說怕人的病情(柯爾克孜族)

●提水的泉邊雖近,懶漢也覺得有三天的路程(哈薩克族)

●遇著橫草不肯豎,倒了油瓶也不扶

●懶人的工作總是明天,而他的假日則是今天(歐洲)

●勤奮者廢寢忘食,懶惰人總沒有時間(日本)

●懶漢畫一個圓圈也得一個月的時間(莫三比克)

●懶人尋鋤頭總說:天哪!但願找不到(馬爾加什)

●一到傍晚,懶惰的人就忙碌起來(德國)

●懶惰等於把一個人活埋(法國)

●懶惰是世間最大奢侈(希臘)

●因循懶惰就是死亡(英國)

●懶惰受到的懲罰不僅僅是自己的失敗,還有別人的成功----(米爾·勒納爾)

●懶漢是最熱衷於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盡的人,不過不是在工作上,而是在歡樂上(法國)

●懶惰一時,損失一生(英國)

●好吃懶做,到老不成貨

●懶惰像生銹一樣,比操勞更消耗身體;經常用的鑰匙是亮閃閃的(富蘭克林)

●懶惰乃生者之墓(加拿大)

●懶惰是生活的死亡(德國)

●懶人總希望有所作為(沃維納格)

●「好運氣」,這是懶漢對勞動者的成果的估價(歐洲)

●沒有一種懶散比戴著「職責」光環的懶散更容易誘使我們墮落了(塞·約翰遜)

●一雙懶惰的手並不能證明一顆滿足的心(托·富勒)

●懶惰是意志薄弱者的隱藏所(英國)

●懶牛屎尿多,懶人明天多

●勒快的人用手,懶惰的人用口

●懶惰中有永恆的絕望(英國)

●懶惰如果不產生惡習或禍患,那就一定產生沮喪(英國)

●懶惰能使青年人未老先衰(南斯拉夫)

●懶惰比勤勞理能消耗身休

●懶惰雖然柔弱似水,卻常常把我們征服:它滲透進生活中一切目標和行為,蠶食和毀滅著激情和美德(拉羅什富科)

●懶漢的頭腦是魔鬼的工廠(英國)

●懶惰是德行的墓穴(英國)

●懶惰是死海,會吞沒一切道德(歐洲)

●最壞的水是死水

●游手好閑的習慣,是人生最大不幸的災害(蘇聯)

●物要防腐,人要防懶

●懶人甚至對土地也是沉重的負擔(阿爾巴尼亞)

●勞動能將人變成勇士,懶惰能將人變成魔鬼(哈薩克族)

●種種弊病,都從懶生

●沒有勞動的生活是盜竊,沒有藝術的生活是野蠻(俄羅斯)

●懶惰與貪欲,為刎頸之交(德國)

●蟲蛆在死水中孵化,罪惡在懶惰中成長(拉丁美洲)

●游手好閑,容易墮落(英國)

●偷閑不是良葯而是毒劑(阿富漢)

●懶散能磨去才智的鋒芒(英國)

●懶惰沒有牙齒,但卻可以吞噬人的智慧

●才能一旦讓懶惰支配,它就一無可為(克雷洛夫)

●對於事業,怠惰是最危險的災難(日本)

●光榮不登懶漢門(蘇聯)

●一時之怠隋,可能危害終生(英國)

●懶漢一伸腰,勤漢走三遭

●懶漢就是靠在井邊也會渴死(朝鮮)

●近路不走也會感到長(朝鮮)

●肥雞不下蛋

●肥地怕懶漢

●懶惰的人,弔死在蘋果樹下,勤勞的人,沙漠上可以種花

●勤人過山易,懶人動指難

●不怕山高路遠,只所途中偷懶

●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懶漢從來沒有時間(義大利)

●懶漢像不結果實的樹(維吾爾族)

●坐倒話多,睡倒夢多,三天不做事變成笨婆

●勤謹勤謹,衣食有準;懶惰懶惰,必定挨餓

●勤勞勤勞,衣暖食飽;懶惰懶民,日子難過

●懶漢不會成功(法國)

●懶惰者的道路充滿荊棘(丹麥)

❸ 懶惰小燕子的故事

燕子媽媽生了一隻小燕子。到了秋天,它們照例要飛到南方去過冬。小燕子長得弱不經風的樣子,燕媽媽怕它飛不動,就在牆邊找了一個壇子,裡面鋪上乾草給它做了一個窩。有一天媽媽對它說:「孩子,我要去南方過冬了,路途太遠只好把你自己留在這里,明年春天我再來找你。你餓了,就出來找點東西吃,渴了找點水喝,冷了就在窩里呆著。」說完媽媽掉著眼淚依依不捨得飛走了。
天黑了,小燕子孤單單的趴在窩里,風一吹,它以為老貓來吃它來了,嚇得縮成一團,鑽到乾草里,不敢睜眼。心想:要是媽媽在多好哇!她一定把我摟在懷里。小燕子一夜沒睡,好不容易盼到天亮了。肚子餓的呱呱叫,它先從壇子口伸出頭,小心的向四外望望沒有老貓,然後小心翼翼地爬出來,按媽媽說的,先找了些小蟲子沒吃飽,又試著吃了一些穀粒、草籽,盡管不好吃也沒有辦法。看看四周沒人就從洗衣盆里喝了點水。
小燕子飛到以前經常落腳的電視天線上,發現以前的朋友一個也不見了。它又飛到田野里,看到的只有麻雀、喜鵲……,昔日的同伴不見蹤影。孤單的小燕子留下了兩行熱淚。小燕子日復一日孤單的生活著。
天越來越冷,蟲子沒有了,只好找些干樹葉充飢。有一天下了一場暴風雪,大雪覆蓋了田地和村莊,小燕子躲在窩里,凍得瑟瑟發抖,肚子咕咕直叫,找不到東西吃了,它心酸的掉下了眼淚……。突然它聽有鳥的叫聲,它從壇子口悄悄的伸出頭一看,一群麻雀在雪地上蹦蹦跳跳嘴裡不停的唧唧喳喳地叫。小燕子試探著從壇子口爬出來,看見一隻老麻雀就在它身邊。小燕子壯著膽小聲說:「麻雀阿姨,我很餓,您幫我找點吃的吧!我媽媽飛到南方去了,我飛不動,媽媽就把我留在這里了。」麻雀看了看凍得發抖的小燕子一把把她摟在懷里,說:「孩子,你先住在我家吧,等你媽媽回來了,再去找媽媽,好嗎?」小燕子揉了揉眼睛說:「謝謝麻雀阿姨!」麻雀把小燕子領到它的窩里,安排它睡在最裡面,並囑咐它:「孩子,天氣很冷,你不能出去,出去會凍死的。餓了我把吃的給你刁進來,渴了給你送水。記住,千萬不要出去。」從此小燕子就和麻雀生活在一起。
春天到了,天氣一天比一天暖和了。小燕子天天飛到以前落腳的電視天線上盼著媽媽回來,它等啊等啊,有一天它遠遠的看見媽媽真的飛來了,它想:我是不是做夢啊?他揉了揉眼睛,仔細一看,媽媽真的來了。它飛快的跑過去,撲在媽媽的懷里,放聲大哭起來:「媽媽,我好想你呀!」媽媽用翅膀摟住小燕子好半天才說了一句話說:「你是怎樣活過來的?」小燕子說:「多虧了麻雀阿姨的幫助,麻雀阿姨給我找吃的,還陪我玩,我才活過來了。」
麻雀看到這個情景,高興得落下了眼淚。
小燕子終於和媽媽團聚了。從此,燕子和麻雀成了好朋友,好鄰居。

❹ 讀了《懶惰的小白鵝》這篇故事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明白了 人一定不能懶惰,如果總是把時間往後推,就會吃大虧的!

❺ 關於不要懶惰或不要拖延的英語小故事

三個小豬。

❻ 克服懶惰的故事

頭懸梁,錐刺股 戰國七雄中,秦國仗著強盛不斷發兵進攻鄰國,佔領不少地方。其它六國都很害怕,想方設法去對付它。當時有一個人,叫蘇秦,他提出「合縱」抗秦,意思是六國聯合起來共同抗秦。因為六國位置是縱貫南北,南北為縱,所以稱為「合縱」。 蘇秦是洛陽人。洛陽是當時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為,曾求見周天子,卻沒有引見之路,一氣之下,變賣了家產到別的國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東奔西跑了好幾年,也沒做成官。後來錢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家裡人看到他趿拉著草鞋,挑副破擔子,一付狼狽樣。他父母狠狠地罵了他一頓;他妻子坐在織機上織帛,連看也沒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給他做飯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開了。蘇秦受了很大刺激,決心爭一口氣。從此以後,他發憤讀書,鑽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時候讀書讀到半夜,又累又困 ,他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 雖然很疼,但精神卻來了,他就接著讀下去。傳說,他晚上念書的時候還把頭發用帶子系起來拴到房樑上,一打瞌睡,頭向下栽,揪得頭皮疼,他就清醒過來了。這就是後來人們說的「頭懸梁,錐刺股」,用來表示讀書刻苦的精神。就這樣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識比以前豐富多了。 聞雞起舞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盪、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
參考資料: http://de.youth.cn/chenyu/t20040418_2866.htm 0

❼ 天才因為懶惰而失敗的事例有哪些

感謝邀請

本期我就來談談關於在王安石筆下「年少成名,日後終成傷」的傷仲永的故事吧。

3

《傷仲永》中從未提到過「傷」字,但是通篇文章看下來卻處處是「傷」。《王荊公年譜考略》中曾說道:余謂仲水始而通悟,終焉為泯然眾人。

❽ 孩子懶惰用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去教育他

使孩子勤奮的故事

《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唐伯虎潛心學畫》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林則徐對聯立志》
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則。林則徐小時候就天資聰慧,兩次機會下,作了兩幅對聯,這兩幅對聯表達了林則徐的遠大志向。林則徐不僅敢於立志,而且讀書刻苦,長大後成就了一番大事業,受到了後世的敬仰。

《屈原洞中苦讀》
這個故事講述了,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裡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裡。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葉天士拜師謙學》
葉天士自恃醫術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葉天士的母親病了,他束手無策,多虧薛雪不計前嫌,治好了他母親的病。從此,葉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於是他尋訪天下名醫,虛心求教,終於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醫。

《李清照少女填詞》
宋代女詩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她個性爽直、自由、不羈一格,從小就表現出過人的文學天賦。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她觸景生情,即興填詞的故事。

《楊祿禪陳家溝學藝》
楊祿禪受到鄉里惡霸的欺負,他不甘心受辱。一個人離開了家,到陳家溝拜師學藝。拳師陳長興從不把拳法傳外人,楊祿禪也不例外。不過,楊祿禪的執著精神終於感動了陳長興,終於學到了拳法,懲治了惡霸,也開創了楊式太極拳。

《王獻之依缸習字》
王獻之,字子敬,是東晉大書法家書——聖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他自己也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家。王獻之三四歲的時候,母親就教他背詩誦詩,到五六歲的時候,就能夠出口成章,順口吟出幾句詩來。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發顯得機警聰敏,而且還特別喜歡習字。王獻之家有一隻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與這個大水缸密不可分!

《朱元璋放牛讀書》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從小連私塾都沒有念過,但是他聰穎過人,勤學好問,終於成為建立明朝的開國皇帝。

《柳公權戒驕成名》
柳公權從小就顯示出在書法方面的過人天賦,他寫的字遠近聞名。他也因此有些驕傲。不過,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沒有手的老人,竟然發現老人用腳寫的字比用他手寫的還好。從此,他時時把「戒驕」記在心中,勤奮練字,虛心學習,終於成為一代書法大家。

《匡衡鑿壁偷光》
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王十朋苦學書法》
王十朋從小聰穎過人,文思敏捷,可是書法卻不如人意。於是,他痛下決心,一定要練好書法。終於,寶印叔叔的指點下,他終於悟到了書法真諦,成為一名大書法家和文學家。

《王羲之吃墨》
被後人稱為「書聖」的王羲之,小的時候是一個呆頭呆腦的孩子,每天都帶著自己心愛的小鵝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練字,卻被老師衛夫人稱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惱,在小鵝的啟發下,王羲之在書房寫成了金光燦燦的「之」字,但卻誤將饅頭沾墨汁吃到了嘴裡,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范仲淹斷齏劃粥》
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於,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朴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經過刻苦攻讀,他終於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

《車胤囊螢照讀》
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從小家裡一貧如洗,但讀書卻非常用功,車胤囊螢照讀的故事,在歷史上被傳為美談,激勵著後世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囊螢照讀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從我們要給大家講的這個有趣的故事,你一定會明白。

《司馬光警枕勵志》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張三豐創太極》
張三豐,名全一,又名君實,號三豐,又號元元子,因不修邊幅,又名張邋遢,遼東懿州(今遼寧彰武西南)人,明朝英宗時被封為「通微顯化真人」。關於他的傳奇故事當時曾經廣泛流傳於民間,甚至把他看成了神仙。我們大家都知道太極拳吧?太極拳最大的特點就是柔中帶剛!你知道張三豐到底怎麼創造的太極拳嗎?

《諸葛亮喂雞》
諸葛亮,字孔明,東漢三國時期徐州琅琊郡陽都縣人,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如果你看過《三國演義》,肯定不會忘記諸葛亮。至今,諸葛亮的智慧一直被後人所傳頌,許多人甚至把他當作了智慧的化身。可是你知道嗎,在諸葛亮的小時候,為了上學,發生過一些故事,好玩極了!

《玄奘苦學佛法》
玄獎是唐代一位高僧,為了求取佛經原文,玄奘從貞觀三年八月離開長安,萬里跋涉,西行取經,終於到達印度,歷時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記》,為佛教和人類進步、世界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岳飛學藝》
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愛國名人故事
1、 錢學森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當時任加利福尼亞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負責人的錢學森深為祖國的新生而高興。他打算回國,用自己的專長為新中國服務。但那時候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歸國不易,而錢學森的專長又直接與國防有關,美國千方百計要將他留下不讓他回國,他歷盡艱辛才終於回到祖國懷抱。
2、吉鴻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裡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卻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世界上已經不存在中國了,吉鴻昌異常憤怒,剛要發作,陪同的使館參贊勸道:「你為什麼不說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嗎,可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仔細地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3、華羅庚
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4、茅以升
在我國老一輩科學家中,有許多人都是留學國外又回國服務的。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在1916年20歲時,到美國留學,成為康奈爾大學橋梁專業的研究生,很快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碩士學位。為了獲得實踐的機會,他晚上上課,攻讀博士學位,白天到一家橋梁公司實習,親手繪圖、切削鋼件、打鉚釘、油漆,終於成了一個既懂理論又有技術的人才。美國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書從各地寄來,請他擔任工程師。
但是,茅以升沒有接受聘請,而是決定回國了。美國有些人勸他:「科學是沒有祖國的,是超越國界的。科學家的貢獻是屬於全人類的。中國條件差,你留在美國貢獻會更大。」茅以升回答:「科學雖然沒有祖國,但是科學家是有祖國的。我是一個中國人,我的祖國更需要我。我要回去為祖國服務!」
1919年,茅以升帶著一身本領回到國內,開始了為國造橋的事業。現在浙江省錢塘江上那座雄偉壯觀的大橋,就是茅以升設計並主持建造的。
5、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6、肖邦
肖邦一生不離鋼琴,所有創作幾乎都是鋼琴曲,被稱為「浪漫主義的鋼琴詩人」。他在國外經常為同胞募捐演出,為貴族演出。1837年嚴辭拒絕沙俄授予他的「俄國皇帝陛下首席鋼琴家」的職位。舒曼稱他的音樂像「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蘭不會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稱是「遠離母親的波蘭孤兒」。他臨終囑附姐姐路德維卡把自己的心臟運回祖國。
7、文天祥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親自來到土牢里勸降,許以丞相之職,他毫不動搖,反而斬釘截鐵地說:「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
臨刑前,監斬官湊近說:「文將軍,你現在改變主意,不但可免一死,還依然可當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就死,還說什麼鬼話!」於是,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慨就義了。文天祥生前,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氣歌》。

❾ 作文題目:懶惰的小熊(誠信故事)小白兔叫小熊干什麼

森林裡住著一隻叫明明的小熊,它長得可愛極了,一雙水靈靈的眼睛,一張胖乎乎的臉蛋,還有一身棕色的皮毛,誰都沒法跟它比。但是,小熊明明有一個特大的缺點,怎麼改都改不掉,那個缺點就是——懶惰。因為懶惰,小熊明明被同學取了一個又一個的綽號,比如:懶惰熊、大懶熊、懶惰大王……因為懶惰,它還鬧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笑話。
有一次,學校開運動會,小動物們都踴躍參加,小熊明明也參與其中。它參報的比賽項目是男子百米賽跑和跳遠,這正是小熊明明的強項,它想:「反正這都是我最擅長的,不練也沒事。」其他參賽選手都投入到緊張的賽前訓練中,懶惰的小熊卻在家呼呼睡起了大覺。時間飛逝,轉眼到了比賽的那天,比賽的結果不出所料,小熊明明的兩項比賽都得了倒數第一。馬老師語重心長地對小熊說:「做任何事,都要勤勞,不要懶惰,這樣,你才可能拿第一。」
小熊慚愧地低下了頭,從此,它終於改掉了這個壞毛病。小朋友們,你身上也有這些毛病嗎,如果有,我勸你還是早點改掉這壞毛病吧。

❿ 懶惰的小井蛙道理

《懶惰的小井蛙
今天我讀了一個故事,故事中的小井蛙,朋友們都笑它坐井觀天,見識短淺,它覺得不公平,便立下雄心壯志,訂好學習計劃,兩年後成為一個有名的學者。當它拿起書時,就想起夥伴約它去遊玩,小井蛙想:「兩年時間還長著呢,先去玩,明天再看書吧。」這樣一天推一天,兩年的時間就這樣流走了,讀到這,我慚愧的低下頭,心想我也有點像小井蛙呀,每天的事總是明日推明日,明日有多少,萬事推明日,時光空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