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鄰里的故事1000字

鄰里的故事1000字

發布時間: 2020-11-21 17:21:22

A. 朋友同學鄰里相互團結友愛作文1000字

一天放學,我騎自行車回家。不料滑了一跤,左手骨折,住進了區衛校附屬醫院,又是吃葯又是打針,還要夾上重重的石膏板。別的病號都是大人,偶爾才有人說些話。躺病房裡無聊地望著四周,真有一種說不出的孤獨和寂寞。
星期天下午,我正在無聊地想著什麼,病房門「吱」的聲開了,伸進了幾個小腦袋。我定睛一看,原來是我的好朋友梁麗萍、鄭玉華、劉小敏、劉珍……,她們拎著糖果高高興興地進來,七嘴八舌地問:「柳貞,不要緊吧?」「夾上這個東西一定不習慣,是嗎?」「怎麼摔得這么重?」……「唉!」我嘆了口氣說:「真倒霉,我恐怕要殘廢了!」「不會的,不會的!」人群後傳來了袁世花的聲音。我望著她,不禁想起了幾天前的一件事:
那天上語文課,袁世花拿出一本課外書來看,她正看得津津有味時,被我發現了。我用手臂輕輕地碰了碰她,說:「上課不許看課外書。」她用眼睛瞪了瞪我說:「多管閑事。」我們的說話聲驚動了老師,書被收去了。當時她氣得直向我瞪眼睛。
下課以後,袁世花怒氣未消,沖著我說:「我只不過是看本書,你就這么凶!」在旁邊的鄭玉華、劉珍她們都聽見了,說:「是呀!看看書有什麼大驚小怪,何況還是好朋友!」她三四個人站在袁世花那一邊,氣得我無話可說。心裡想:你們真糊塗!怎麼一點不理解我當班幹部的難處……寫事作文 www.kT250.com
劉小敏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似的,提議說:「我們表演一節目,為班長解解悶怎麼樣?」「大家歡迎鄭玉華同學為大家演唱一支歌。」鄭玉華是我們班的「小歌手」。她無拘無束地唱了起來:「好朋友,好朋友,大家來跳個快樂舞,……」接著,最喜歡朗誦古詩的梁麗萍,搖頭朗誦起來。惹得大家忍不住地大笑,病房增添了少有的歡樂。而我的淚水早已順臉頰不住地淌下來,心想:多好的同學啊!

B. 作文 和 鄰居有矛盾沖突 敘事故事 1000字 2012.10.17 16:25分前要

我的鄰居王叔叔在我眼裡曾經是個怪人。一年四季總見他穿著一身褪了色的工作服。雖然洗得干凈,但和別人比起來,總覺得他土裡土氣、土眉土眼的。去年,我們樓里興起了「裝修風」,家家戶戶貼壁紙,砌瓷磚,鋪地毯,大搞家庭建設,真忙得不亦樂乎、紅紅火火的,可王叔叔家卻穩如泰山,按兵不動。別人問過他,催過他,還向他推薦很便宜的出廠價的裝修材料。可是王叔叔卻淡淡一笑,說:「折騰個啥?這樣乾乾凈凈、簡簡單單不是挺好嗎?」人們背地裡稱他「王摳門」。這也是真的,他家買菜很少買剛上市的細菜,常常是買那些價錢便宜的大路菜和「撮堆菜」。他對自己的小兒子曉剛要求很嚴,曉剛的兜里從來沒見過零花錢,連曉剛背地裡也向我們說過王叔叔的「小氣」。
那天,郵遞員送來一封王叔叔的信,是中國少年兒童福利基金會寄來的。嗬,郵票真漂亮!「對,我去送信,順便向他討這張郵票。不過,王叔叔那麼小氣,能捨得給我嗎?」我一邊想著,一邊上樓來到了王叔叔家。
王叔叔不在家,兩個十二、三歲的操著南方口音的男孩子把我讓進了屋裡。我很好奇,一聊天,才知道他們是貧困的大別山區的孩子。那裡交通不便,經濟落後,打下的糧食還不夠一年的口糧。他們兩家都有患病的老人,平日靠打柴賣錢買書本,交學費。趕上一場水災,生活都成了問題,哪還有錢上學呢?只好被迫輟學了。自從開展了「希望工程」活動,王叔叔主動報名出資救助了這兩個失學的少年,已經持續了兩年。他們對我說,他們真是有福氣。王叔叔每月給他們寄50元錢。還給他們寄去衣物。鼓勵他們不怕吃苦,要長志氣,立志成才,學好本領,將來用科學知識改變家鄉落後的面貌。說著,兩個人還拿出這次來北京王叔叔給他們買的新的「牛仔書包」,十來本《十萬個為什麼》和一本嶄新的《辭海》給我看,並說:「這次來北京,王叔叔還帶我們游覽了長城,參觀了航空博物館和自然博物館呢!他待我們真比親兒子還親呀!」我發現他們倆的眼裡都噙滿了晶瑩的淚花。
我的鼻子也陡然一酸,差點落下淚來。多麼值得敬佩的王叔叔呀!他對自己、對孩子、對家庭是吝嗇的,是苛刻的,一分錢掰成兩半花,這似乎是「怪」,是「小氣」,但這不恰恰是王叔叔身上別人無法比擬的美德嗎?他對素昧平生的山區孩子又是多麼一往情深,對救助失學少年又是多麼慷慨!他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默默地自覺地奉獻著;他以自己有限的力量,實踐著「用科學知識改變落後,戰勝愚昧」的呼喚。我向兩位男孩道別,把王叔叔的信放在他桌上,緩緩地走出了他的家。
從此,我才真正了解了我的鄰居王叔叔。它常使我感到深深的內疚,更使我醒悟,明白了許多許多。

C. 有沒有鄰里之間的感人小故事啊

8日,家住天津市勸業場街濱西社區的低保困難戶們,收到了社區「愛心銀行」送來的經常性救助金和慰問品,再一次感受到了鄰里之間守望相助的暖和。
2005年夏,濱西社區創辦成立了「愛心銀行」。在這里,「儲戶」們幫助鄰里和奉獻社區的人力、物力、財力等,都被記錄在一本本「愛心存摺」上,等到自己需要幫助時,「愛心銀行」又會牽頭社區其他「儲戶」為其提供幫助。

在「愛心銀行」開業後很短的時間里,「儲戶」的數量就達到1000多人,鄰里之間互幫互助的風氣也越來越濃。隨著「愛心銀行」影響的不斷擴大,一些企事業單位、學校和個體等也紛紛加入,「愛心銀行」的規模不斷壯大。

2005年8月,郎楠收到了盼望已久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可是高昂的學費卻讓這個貧困家庭一籌莫展。「儲戶」們得知情況後,紛紛到「愛心銀行」存款,「愛心銀行」從存款中每年拿出3000元對郎楠進行資助,驅散了這個家庭的愁雲。

「人」字的結構是相互支撐,這句話形象地表述了「愛心銀行」的生命力。如今,這一家三口也都加入了「愛心銀行」,父親郎作和、母親劉鳳敏決心百年之後捐獻自己的眼角膜,郎楠也在2005年底完成了骨髓捐獻的登記入庫。不僅如此,劉鳳敏還不顧自己病重的身體,主動承擔起樓道衛生清掃的工作,並長年照顧同住一個單元的一對老人。

記者在社區采訪時,居民們講述了許多發生在「愛心銀行」的感人故事:大年除夕,一些「儲戶」們放棄了和家人團聚,買來「年貨」和社區孤老戶一起歡度春節;天氣冷了,「愛心銀行」為孤老們添置過冬的棉衣棉褲;年過八十的「儲戶」陸群老人發揮專長每個星期在社區開辦一次養生保健講座……

近兩年來,類似的愛心故事在1000多張「愛心存摺」上記錄得越來越多。隨手翻開一些「儲戶」的「愛心存摺」,盡管記錄的都是點點滴滴的小事,但凝聚著的卻是一份份沉甸甸的鄰里親情。

社區黨總支書記沈璐深有感慨地說:「現在鄰里有個什麼難事兒,大家都積極地來搭把手,非凡是鄰里糾紛一個月比一個月少,而且亂扔垃圾、不講文明的現象也大大減少,整個社區的環境面貌、文明素質得到大大提升。」(劉元旭)

D. 求一篇描寫「鄰居老人」的千字小說文

老人的守望天邊的晚霞格外的絢爛,把那田野的盡頭染得通紅通紅的。天邊的一切,都是紅的,彷彿被血浸染過一樣。夕陽,極不情願地墜入雲層中去,慢慢消失,竟有點凄涼之感。
我們幾個人疲憊地推著自行車順著村裡的小路趕回學校的時候,見識了這夕陽西下的美景。
從來沒有發現,原來夕陽竟也是這么美麗,在這鄉村的田野上,如此執著地綻放著自己最後的光輝。然而,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如不是今天一天的經歷,讓我們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奈和悲痛的話,我想我們或許會因這美景歡呼雀躍的。
我們一行三人,參與了一個名為「孤寡老人生活現狀調查」的活動,被分派到這個偏遠的小村子裡來。起初,我們是有些不滿的,因為這個村子離學校比較遠,也比較荒涼,不過二三百戶人家,十足的一個小村子。這樣的話,我們的調查數據和調查報告都會缺乏廣泛的資料,根本不利於我們參與比賽。只是,回頭想想,又比較興奮,畢竟是一次鍛煉自己的機會,試試吧,何必一定要得獎呢。
於是,早上七點多,我們從學校出發,騎著自行車,一路說說笑笑走了一個多小時,才來到傳說中的龍王廟村。天氣不錯,一路聊天越來越歡暢,對那些關於對此行的不滿早就忘在一邊了。
來到村口的時候,倒真是看到了一個破舊的小廟,不過年久失修,已經無法使用了。倒是,門口一塊石碑,模糊地刻著龍王廟幾個字。按計劃,我們先來到村委會,與村長商量了一下來的目的,然後他答應領我們在村裡轉轉。
一邊走在村裡的小土路上,村長一邊給我們解說:
這個村子就兩三百戶人家,大部分年輕人都到城裡打工了。孤寡老人呢,也倒不是太多,不過畢竟老人在家也挺孤單的。像我,一兒一女,兒子打工去了,一年才回一次家,女兒在外地上學,一般也不回來。
誒,村子裡窮,咱這比較偏,縣里也照顧不到,說是以後可能會搬村子的,所以也就沒有什麼建設。老人呢,也沒什麼娛樂活動,條件好點的,打打牌,看看電視。有幾個條件差的,倒是有些寂寞了。
政府對我們還算照顧,那些家裡貧困的,也有點補助,但畢竟不多,勉強度日罷了。
額,呵呵,不說了,咱村子不大,我給你說說那幾家比較困難的,你們過去看看。我就不陪你們了。
……
村長轉身要走的時候,我們趕忙道謝,才發現,村長的鬢角也開始有白發了,脊背也有些彎曲了,約摸著也要五十來歲了。看著村長慢慢走遠,我們彷彿看到村長和藹的面龐之後所隱藏的飽經滄桑的凝重與無奈。
我們按著村長所說的,一家家開始訪問。
第一家是一對老夫婦家。我們敲門進去的時候,老太太明顯露出一陣驚訝之色,當我們說明來由時,她樂呵呵地就把我們迎了進去。當時,老大爺正在曬太陽呢,也熱情的給我們打起招呼來。
家裡的擺設很陳舊,屋子也不是很大,我們幾個人在裡面竟有些擁擠。老人家好像很久沒有來過客人了,老人對我們很是熱情,也給我們道起家長里短來。
老人說,我們家裡很久沒這么熱鬧了,我們沒有兒女,老夫老妻就這么走過大半輩子了,馬上就入土的人了。
老人說,平時家裡很少有人過來,平時我們呢,就是曬曬太陽,出去散散步,也沒什麼事干。街坊鄰里都不錯,平時都對我們很照顧,有什麼好吃的好喝的夜給我送些來。
老人說,政府也挺好,每月也會有百十塊錢的補助,還給我送米送面的。日子呢,不富裕,卻也溫飽了。
老人還說,其實我們也沒什麼能幫你們的,你們的調查我們都不懂。但是,你們來看看我們,給我們說說話,我們真的很高興啊。
老人說了好多好多話,顯得很興奮,可是我們真的受不了了,心中一陣陣的酸楚。我們這些人生出來哪經歷過什麼世面呢,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根本不能想像原來還有這么孤獨落寞的老人。他們的願望就是這么簡單,有人陪他們說說話就好。
從老人家出來的時候,我們已經幾乎沒有勇氣再去別的人家了。只是,心中卻又有著很深的渴望,渴望看看這些老人的生活。抑制住心中的不安和觸動,我們還是去了另幾戶人家。
他們的狀況和那對老夫妻也沒有太大的差異,對我們的到來表示驚訝,又感到興奮。
老人們絮絮叨叨地說了好多好多。
他們說,其實也沒什麼不好的,就是兒女都在外面,不怎麼回家,我們在家,真挺悶的。
他們說,孩子們都忙自己的事情去了,顧不得我們,有時候往家裡寄兩個錢,可是,沒有人陪我們啊。
他們說,村裡也沒什麼活動,我們有時候聚在一起下下棋,說說話,還是挺好的。
他們說,咱們都老了,快入土了都,還能對社會有什麼要求呢?吃頓飽飯,睡個好覺,安安穩穩的就好了。
他們說,沒什麼事,就是希望你們啊,常來看看我們。
今天的這經歷深深刻在我們心裡,老人的話久久地在耳邊響起,老人家裡的擺設,老人們的表情,總浮現在眼前。
夕陽,如此美麗。
然而,黃昏已近,美麗還能持續多久?
我們呢,這群自以為是的大學生,能不能讓老人們在有生之年少一些守望?
自以為是的做著所謂的調查的時候,可不可以真正的給老人們一些精神上的安慰?
還有那些所謂的孝順兒女們,能不能常回家看看,讓老人少一些無望的等待? 余老爺子的傳奇人生馬上就要過八十歲生日的余老爺子至今仍然在為自己的第6個門市房的產權官司忙碌著,他每天除了吃飯睡覺以外,滿腦子都是和自己的對手打官司的事,什麼產權啊,討債啊;執行啊,每天他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跑法院和當事人談判方面上,唯一的興趣就是每天早晚去公園空地種他不到一畝的菜園。老余頭現在是頭不暈眼不花,口齒更是伶俐得很。他思維敏捷,手腳靈活,你是無論如何都從外表看不出他是個耄耋老人的。
他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人
平常的老余頭衣著簡朴,生活低調而簡單,他居住的是60平米的地下室門市,吃的是家常便飯,家裡的擺設也是很普通,如果你去他家後觀察,也許你可能認為他是收破爛的呢!但你絕對不會認為他是身價在幾百萬的人。
他起家於原始積累
老余頭的資產原始積累來源於他右派平反後,政府補償與他的萬把塊錢,而就是因為有了這筆錢,有著國高畢業學歷的他,善於鑽營的他,硬是把這筆錢利用到極致,他把這些錢全部拿出來周轉,用它種錢,讓錢生錢,短短幾年他就用滾雪球的方式把自己的原始積累擴大到令人咂舌的數目。
他做事精明
老余頭有著超強的記憶力,有著敏銳的生意眼光,還具有較豐富的法律知識。在紛雜的生意洽談中,在難解的經濟糾紛中,他善於捕捉對方弱點和鑽法律空子,很容易切中對方要害,往往能把自己的弱勢迅速轉化,他現有六棟門市樓房都是經過打官司從債主那裡討來的,由於他長期和司法部門打交道,公檢法他都混熟了,因其說話尖刻,善於抓住人家話柄,因此連法院的個別法官都敬畏這個老頭。
他不懼強權不聽邪
老余頭生性倔強,退休前他總是給單位領導出難題,善於抓領導小辮子,所以幾任單位領導都不敢招惹他,退休後他長期出入法院打官司,和社會上各類人等打交道,他也不懼怕任何人,什麼黑白兩道的各色人等他都一律不在乎,也從不吃虧,為了解決自己在文革中被錯化為右派後落實政策時留下的工作單位問題,他在確認自己的待遇有偏差後,在多次與原單位領導和有關部門無果的情況下,他及時動腦筋想辦法自己解決,在偶然發現和掌握負責此事的個別官員有嚴重的經濟問題後,毅然決然的以實名的方式向當地紀檢部門舉報,終於讓那些領導們膽寒,不得不求他放他們一馬並做出承諾為其解決問題。
他好打抱不平
由於長期與司法部門打交道,老余頭成了法律通,為此他的鄰居和一些老同事有法律問題時都向他請教,他也熱心給他買幫助,並時常為他們代理一些案件,而且由他代理的案件都得到了很好的處理,就連離婚這類較難辦理的民事案件他都幫忙處理的游刃有餘。
他重男輕女
老余頭深受傳統觀念影響,男尊女卑思想很嚴重,雖然生育了三兒一女,但對待這些兒女他是男女有別的,三個兒子中每個兒子至少在他手裡弄去40餘萬元,就連他的大孫女也弄去40餘萬元,大孫子也弄去20餘萬元,拿到錢的這些人卻沒有一個對他充滿感激之情,而對待自己唯一的女兒,雖然女兒很孝順但他對其卻很吝嗇,其女婿得了癌症住院直到去世,他只拿了1000元,女婿安葬他都未到場,直至今年他自己的老伴得了重病需要女兒照料時,他才想起來女兒還有用,在其老伴去女兒家休養後他才陸續出了8萬元生活費和醫療費。
老余頭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既平常又不平凡,既讓人敬畏,又讓人為其勞碌一生卻不能為人理解而感到可悲,他的生活嚴格說來他既沒有對得起自己,也沒有得到兒女的真正尊重。可以算得上是個可圈可點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E. 我的小夥伴作文寫鄰居的小女孩1000字

說起小夥伴,我有好多:鄰居中的、幼兒園的、小學里的。但要說最親密的夥伴,要數我過去的同學——周穎了。

從一年級開始,一條友誼的鎖鏈就把我和周穎連在了一起。我們之間從未發生過爭吵,互幫互助,親密得簡直就像一個人。

一次期末統考,還有幾分鍾就要開始了,同學們都在做考前准備。我一翻文具盒,忽然發現尺子忘記帶了。沒有尺子哪行呀?!回家去取一定來不及了。我急得要哭了,這時,周穎看見了,便走了過來,問我:「崔春,怎麼啦?」我心急火燎地說:「都怪我,偏偏這時忘記帶尺子了。」周穎看我急成這樣,便毫不猶豫地跑回自己的座位上,只聽「啪」的一聲,我回頭一看,只見周穎手裡正拿著兩截折斷的尺子,她將一截遞到我的手裡。我愣住了,「啊,多麼新的塑料尺子呀。」我深情地望瞭望周穎,手裡緊緊握著那截尺子,不知說什麼好。她呢,沖我微微一笑,說:「快拿去用吧。」這時,上課鈴響了,我趕緊回到了位子上,等待著考試。

放學回家後,我又從鉛筆盒裡拿出那截尺子,像欣賞一件珍品,愛不釋手。我決定把它珍藏起來,因為在那短短的尺子上凝聚著我倆之間的深厚友誼和周穎那永遠值得我學習的助人為樂的好品質。

評語
小作者贊揚了小夥伴助人為樂的好品德。語言朴實無華,如「我急得要哭了」,「我心急火燎地說」,「周穎毫不猶豫……沖我微微一笑……」人物的語言、行動等都是在一種平淡語氣中敘述,但卻更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比喻句也用得貼切、自然而又感人,如「我像欣賞一件珍品,愛不釋手」。

F. 以鄰為伴作文1000字

中國古語有雲:「遠親不如近鄰。」可見在中國人眼中鄰里關系是十分重要的。可是在這幅以「鄰人」為題漫畫中,卻是同一屋檐下的兩個男子一坐一立,互不相干。一個如鐵扇般刺眼的柵欄橫在中間,不禁讓人想起「防鄰如防盜」豈不悲哉?
那個觸目驚心的鐵扇伸展開來,如同一把把利刃刺入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在滴血——為這同一屋檐下卻老死不相往來的鄰里關系而悲哀。不禁讓人反思:我們信奉的「遠親不如近鄰」的鄰里觀哪去了?我們追求的「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和諧哪去了?我們朗朗上口的「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的美好理想哪去了?我們所羨慕的「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的鄉親氣息哪去了。。。。。。我們所見的只有一張張冷漠的臉和一顆顆相互猜忌的心。
我們在繁華的城市中追尋奢華的物質生活,卻把最純真的鄰里關系拋在腦後,等到我們清醒時才發現:通往城市的路始終敞開著,通往鄰里的門卻始終緊閉著。當寬敞小院老槐樹下幾位老鄰「陳年舊話,農諺桑麻」已成為過去時,我們有的只是在鋼筋水泥的「鴿子籠」里尋求一方棲息之地,那不斷進步的防盜設施在帶給我們內心安寧的同時也把我們和鄰居徹底的隔絕開來。在環境優美的小區和高樓大廈中,鄰里間原本慣常的噓寒問暖和互相關照,似乎都被冰冷的防盜門阻擋在外,有事沒事串串門的鄰里關系不知不覺中離我們越來越遠。久而久之,我們已習慣「打牌猜拳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鄰里生活了。那早出晚歸的碰門聲就是我們對鄰居的唯一印象。孰不知,在這堅實牢籠的編織下,「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字眼也從我們腦海中消失殆盡。
面對漸行漸遠的鄰里關系,你可曾想過要做些什麼去挽救這即將被冷漠吞噬的真情呢?是繼續守著「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人生信條,還是伸出一隻善意的手「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是繼續緊閉大門,鎖住他人也鎖住自己,從貓眼裡窺探世界;還是打開內心的門,架起溝通的橋?是見面時默然不語,還是報以善意的微笑和貼心的話語?
我想每人心中都有一個純潔善意的小天使,她渴望愛與被愛,可是她被隔閡和猜忌給束縛住了。她在呼喚,她在請求我們的幫助,我們為何不用善意和關懷去解救那個奄奄一息的天使,用理解和尊重去挽救那即將跌入深淵的鄰里關系呢?
每人行動一小步,社會前進一大步。當我們懷著 「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原則與他人交往時,我相信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不再只是一幅讓人羨慕的畫面,而是隨處可見的美景了。

G. 有沒有鄰里之間感人的小故事啊

8日,家住天津市勸業場街濱西社區的低保困難戶們,收到了社區「愛心銀行」送來的經常性救助金和慰問品,再一次感受到了鄰里之間守望相助的暖和。 2005年夏,濱西社區創辦成立了「愛心銀行」。在這里,「儲戶」們幫助鄰里和奉獻社區的人力、物力、財力等,都被記錄在一本本「愛心存摺」上,等到自己需要幫助時,「愛心銀行」又會牽頭社區其他「儲戶」為其提供幫助。 在「愛心銀行」開業後很短的時間里,「儲戶」的數量就達到1000多人,鄰里之間互幫互助的風氣也越來越濃。隨著「愛心銀行」影響的不斷擴大,一些企事業單位、學校和個體等也紛紛加入,「愛心銀行」的規模不斷壯大。 2005年8月,郎楠收到了盼望已久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可是高昂的學費卻讓這個貧困家庭一籌莫展。「儲戶」們得知情況後,紛紛到「愛心銀行」存款,「愛心銀行」從存款中每年拿出3000元對郎楠進行資助,驅散了這個家庭的愁雲。 「人」字的結構是相互支撐,這句話形象地表述了「愛心銀行」的生命力。如今,這一家三口也都加入了「愛心銀行」,父親郎作和、母親劉鳳敏決心百年之後捐獻自己的眼角膜,郎楠也在2005年底完成了骨髓捐獻的登記入庫。不僅如此,劉鳳敏還不顧自己病重的身體,主動承擔起樓道衛生清掃的工作,並長年照顧同住一個單元的一對老人。 記者在社區采訪時,居民們講述了許多發生在「愛心銀行」的感人故事:大年除夕,一些「儲戶」們放棄了和家人團聚,買來「年貨」和社區孤老戶一起歡度春節;天氣冷了,「愛心銀行」為孤老們添置過冬的棉衣棉褲;年過八十的「儲戶」 陸群老人發揮專長每個星期在社區開辦一次養生保健講座…… 近兩年來,類似的愛心故事在1000多張「愛心存摺」上記錄得越來越多。隨手翻開一些「儲戶」的「愛心存摺」,盡管記錄的都是點點滴滴的小事,但凝聚著的卻是一份份沉甸甸的鄰里親情。 社區黨總支書記沈璐深有感慨地說:「現在鄰里有個什麼難事兒,大家都積極地來搭把手,非凡是鄰里糾紛一個月比一個月少,而且亂扔垃圾、不講文明的現象也大大減少,整個社區的環境面貌、文明素質得到大大提升。」(劉元旭)

H. 求以鄰居為題的作文 1000字

我的鄰居王叔叔在我眼裡曾經是個怪人。一年四季總見他穿著一身褪了色的工作服。雖然洗得干凈,但和別人比起來,總覺得他土裡土氣、土眉土眼的。去年,我們樓里興起了「裝修風」,家家戶戶貼壁紙,砌瓷磚,鋪地毯,大搞家庭建設,真忙得不亦樂乎、紅紅火火的,可王叔叔家卻穩如泰山,按兵不動。別人問過他,催過他,還向他推薦很便宜的出廠價的裝修材料。可是王叔叔卻淡淡一笑,說:「折騰個啥?這樣乾乾凈凈、簡簡單單不是挺好嗎?」人們背地裡稱他「王摳門」。這也是真的,他家買菜很少買剛上市的細菜,常常是買那些價錢便宜的大路菜和「撮堆菜」。他對自己的小兒子曉剛要求很嚴,曉剛的兜里從來沒見過零花錢,連曉剛背地裡也向我們說過王叔叔的「小氣」。
那天,郵遞員送來一封王叔叔的信,是中國少年兒童福利基金會寄來的。嗬,郵票真漂亮!「對,我去送信,順便向他討這張郵票。不過,王叔叔那麼小氣,能捨得給我嗎?」我一邊想著,一邊上樓來到了王叔叔家。
王叔叔不在家,兩個十二、三歲的操著南方口音的男孩子把我讓進了屋裡。我很好奇,一聊天,才知道他們是貧困的大別山區的孩子。那裡交通不便,經濟落後,打下的糧食還不夠一年的口糧。他們兩家都有患病的老人,平日靠打柴賣錢買書本,交學費。趕上一場水災,生活都成了問題,哪還有錢上學呢?只好被迫輟學了。自從開展了「希望工程」活動,王叔叔主動報名出資救助了這兩個失學的少年,已經持續了兩年。他們對我說,他們真是有福氣。王叔叔每月給他們寄50元錢。還給他們寄去衣物。鼓勵他們不怕吃苦,要長志氣,立志成才,學好本領,將來用科學知識改變家鄉落後的面貌。說著,兩個人還拿出這次來北京王叔叔給他們買的新的「牛仔書包」,十來本《十萬個為什麼》和一本嶄新的《辭海》給我看,並說:「這次來北京,王叔叔還帶我們游覽了長城,參觀了航空博物館和自然博物館呢!他待我們真比親兒子還親呀!」我發現他們倆的眼裡都噙滿了晶瑩的淚花。
我的鼻子也陡然一酸,差點落下淚來。多麼值得敬佩的王叔叔呀!他對自己、對孩子、對家庭是吝嗇的,是苛刻的,一分錢掰成兩半花,這似乎是「怪」,是「小氣」,但這不恰恰是王叔叔身上別人無法比擬的美德嗎?他對素昧平生的山區孩子又是多麼一往情深,對救助失學少年又是多麼慷慨!他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默默地自覺地奉獻著;他以自己有限的力量,實踐著「用科學知識改變落後,戰勝愚昧」的呼喚。我向兩位男孩道別,把王叔叔的信放在他桌上,緩緩地走出了他的家。
從此,我才真正了解了我的鄰居王叔叔。它常使我感到深深的內疚,更使我醒悟,明白了許多許多。

I. 體現鄰里關愛的故事

8日,家住天津市勸業場街濱西社區的低保困難戶們,收到了社區「愛心銀行」送來的經常性救助金和慰問品,再一次感受到了鄰里之間守望相助的暖和。 2005年夏,濱西社區創辦成立了「愛心銀行」。在這里,「儲戶」們幫助鄰里和奉獻社區的人力、物力、財力等,都被記錄在一本本「愛心存摺」上,等到自己需要幫助時,「愛心銀行」又會牽頭社區其他「儲戶」為其提供幫助。 在「愛心銀行」開業後很短的時間里,「儲戶」的數量就達到1000多人,鄰里之間互幫互助的風氣也越來越濃。隨著「愛心銀行」影響的不斷擴大,一些企事業單位、學校和個體等也紛紛加入,「愛心銀行」的規模不斷壯大。 2005年8月,郎楠收到了盼望已久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可是高昂的學費卻讓這個貧困家庭一籌莫展。「儲戶」們得知情況後,紛紛到「愛心銀行」存款,「愛心銀行」從存款中每年拿出3000元對郎楠進行資助,驅散了這個家庭的愁雲。 「人」字的結構是相互支撐,這句話形象地表述了「愛心銀行」的生命力。如今,這一家三口也都加入了「愛心銀行」,父親郎作和、母親劉鳳敏決心百年之後捐獻自己的眼角膜,郎楠也在2005年底完成了骨髓捐獻的登記入庫。不僅如此,劉鳳敏還不顧自己病重的身體,主動承擔起樓道衛生清掃的工作,並長年照顧同住一個單元的一對老人。 記者在社區采訪時,居民們講述了許多發生在「愛心銀行」的感人故事:大年除夕,一些「儲戶」們放棄了和家人團聚,買來「年貨」和社區孤老戶一起歡度春節;天氣冷了,「愛心銀行」為孤老們添置過冬的棉衣棉褲;年過八十的「儲戶」陸群老人發揮專長每個星期在社區開辦一次養生保健講座…… 近兩年來,類似的愛心故事在1000多張「愛心存摺」上記錄得越來越多。隨手翻開一些「儲戶」的「愛心存摺」,盡管記錄的都是點點滴滴的小事,但凝聚著的卻是一份份沉甸甸的鄰里親情。 社區黨總支書記沈璐深有感慨地說:「現在鄰里有個什麼難事兒,大家都積極地來搭把手,非凡是鄰里糾紛一個月比一個月少,而且亂扔垃圾、不講文明的現象也大大減少,整個社區的環境面貌、文明素質得到大大提升。
求採納

J. 關於"鄰居互相幫助"的作文1000字

記得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我放學後哆哆嗦嗦的回到家,用冰冷的手打開門,當拿鑰匙時,我卻發現鑰匙不見了,我趕緊摸摸口袋,又把書包翻了個底朝天,卻還是沒找到鑰匙的蹤影。我忽然一拍腦袋,「對了,我不是往家裡了吧,哎呀,太粗心了!」我垂頭喪氣地低著頭,不停的埋怨自己太馬虎了。無奈下我只能乾等著媽媽回來了,我無聊地站在門前,身上的書包猶如千斤重壓著我,外面的寒風一吹,不禁讓我打了個哆嗦,身上涼了許多。

冬風姑娘無情地用手一揮,樹上孤零零的小葉便打著旋落乖乖的落了下來。我望著陰暗的天空心裡忐忑不安,怎麼辦?怎麼辦?媽媽怎麼還不來,難道……我不敢想下去,身上的每一根汗毛似乎都在顫動著我心裡猶如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身上冷得起了雞皮疙瘩。忽然,有人拍了拍我,我猛地回頭一看,咦?這不是鄰居王姨嗎?「怎麼不回家,沒鑰匙嗎?」王姨親切地說。我語無倫次的說道:「我,我太馬虎了,我,我把鑰匙鎖屋裡了,媽媽現在還,還沒回來呢!」我說著說著,不爭氣的銀豆兒便從眼中滾了下來,淚珠似一個個晶瑩剔透的珍珠,在我臉頰上留了痕跡。王姨笑了笑,給我擦擦眼淚,說:「傻孩子,那幹嘛在這凍著,走,到姨家暖和暖和去!」「哦,不了,謝謝您王姨,我媽媽可能一會就來。」為了不打擾王姨,我婉言謝絕了王姨的邀請。「那我不強求你,等著你媽媽還沒來的話就上姨家來,啊!」我點點頭,不由得心頭一熱。

「鐺!鐺!鐺!」哦?媽媽回來了?我心裡一陣歡喜,以百米沖刺的速度跑出門外,哎!原來是李奶奶接他孫女回來了,真讓我大失所望。「哎?孩子,怎麼不回家啊,家裡沒人啊?」我把事的過程說了一遍,李奶奶卻說:「要不——孩子,到俺家來吧,俺做點東西給你吃?」我趕緊搖搖頭,因為我知道李奶奶家很貧困,卻來幫助我,望著李奶奶帶滿皺紋的笑臉,我不禁鼻子一酸,眼淚在眼眶中打轉,我飛快地跑回家,一邊說:「奶奶,謝謝您了,我不打擾您了,我先走了!!」

我氣喘吁吁的跑到門前,只聽「吱紐」一聲,王姨打開了門,和藹地說:「孩子,你媽媽剛才電話了,讓你上我家來,來,進來吧!」其實媽媽並沒有打電話給王姨,這只是一個善意的謊言,我知道王姨對我好,我便跟著王姨進去了。走進屋裡,身上總感覺十分溫暖,就這樣溫暖在我身上停留了許久,許久……

雖然這件是過去很久了,但仍然令我記憶猶新,讓我忘不了那親切的話語,忘不了那一張張帶滿皺紋的笑臉,忘不了鄰里之間的那一幕幕感人的場景……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