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螳螂的故事400字

螳螂的故事400字

發布時間: 2020-11-21 18:50:02

① 蜘蛛大戰螳螂的作文400字

螳螂是一種益蟲。兩把「大刀」放在胸前,邁著方步走來走去。它可是不好惹的,就是壁虎這種專吃昆蟲的動物也要讓它三分。以前我對它一直沒有多大的好感。
螳螂長著小小的、三角形的腦袋,頭上的兩條觸須不停地擺動。兩只綠油油的眼睛這看看、那瞧瞧,等到周圍很安靜的時候,它就把它的「大刀」舉起來,放在嘴邊舔舔。
一次,爸爸捉了三隻大螳螂回來,我們把它們放在書上,用好奇的眼光看著它們。誰也沒想到,一隻螳螂竟向我們直「招手」,爬來爬去的,時不時還舔舔觸須,像逗我們開心似的,從此,我對螳螂有了一些好感。
螳螂捕食很講究。一次,螳螂遇上了一隻蚱蜢,它沒有急忙去把蚱蜢抓住,而是先用大刀碰了碰蚱蜢的頭,然後向蚱蜢走去准備再一次試探一下,不料,蚱蜢使勁一跳,似乎感覺到了危險,拚命地掙扎。螳螂馬上縮回了「大刀」,沒有再去冒險捕捉。看來螳螂捕食是非常謹慎的。
螳螂不光善於捕食,自衛能力也很強,嚇唬、偽裝都會。一天,爸爸在洗車子的時候,我正在草叢邊玩,無意中發現了一隻螳螂,於是我便興致勃勃地拿起一根棍子去逗它,可是想不到的事發生了,它竟毫不懼怕龐大的我,身子有節奏地搖擺著,好像向我示威,我見了,反倒不敢再逗它了。過了一會兒,趁我一不注意它便飛得無影無蹤了。
我喜歡螳螂。

② 六年級語文第三課小練筆描寫螳螂的400字

星期天的早晨,我在陽台上做早操。忽然發現一隻舞者「大刀」、氣勢洶涌的螳螂停在扶欄上。於是,我小心翼翼地捏住它那薄紗似的翅膀,把他帶回房間,仔細觀起來。
螳螂那三角形的「粽子頭」靈活地扭來扭去,像在偵查周圍的動靜,看來它的警惕性還挺高的。頭上的兩根細觸角也晃得很好看。螳螂的眼是復眼,聽說它的大眼睛裡還隱藏著幾千隻小眼睛呢!它的嘴、鼻子、耳朵很小,不太看得清。那一雙鋒利的前腿上有倒刺,一旦觸到了人的皮膚,人就會感到癢癢的,有還挺疼。它另外兩雙腿很普通,走起路來「大刀」向前邁一步,後腳挪幾下,樣子很滑稽。
有人說螳螂吃頭發,也有人說不吃,我半信半疑,今天可要弄個明白。於是我從頭上拔下一根頭發,小心翼翼地塞進它那小的不能再小的嘴裡。螳螂先是碰了一下頭發,愣在那裡不吃。難道它不喜歡吃頭發嗎?我剛下結論。我那兩厘米的頭發就被螳螂吃到嘴裡,我剛反應過來,一看,吃了一驚,這小小的螳螂居然把一根頭發都吃完了,哈哈,螳螂原來真的吃頭發呀!這一新發現,又使我增添了知識。

③ 描寫小蟲子的作文像【西瓜蟲,螞蟻,螳螂】······要300百字或400字

土堆邊,青草旁,一隊隊小蟲子正吃力地忙著往窩里搬運巨大的食物。看到它們一個個細小烏黑的身子,緊張地蠕動而又有條不紊的隊行,你一定會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這就是小螞蟻呀!」不錯,這就是小螞蟻,不過它們雖然很小很平凡,但我卻對它們有特殊的感情。
那還是我從小學時候,有一次,我無意間發現陽台前有一個螞蟻窩,一群群小螞蟻在來來往往地忙活著。這時,我產生了一個惡作劇的念頭,於是我就往裡灌了點水,然後用土把它填上,覺得很開心,誰知第二天一看,咦,昨天被我填平的窩口已被打通,窩旁堆著一圈新沙土。我感到很驚奇,又試著把窩重新填死,還不甘心的踩了幾腳,心想:「這下你們可出不來了!」可是事實和我預料的相反,一天後,窩口又被打通了,我仍不罷休,把窩口一次一次的填平,可是不屈不撓的螞蟻,卻從不灰心,一次又一次地把窩修復,最後,我終於被弄得索然無味,只好罷手,不屈服於強大勢力的小螞蟻終於勝利了。
從那以後,我對小螞蟻就另眼相看了。
一次,一隻在我的蠅拍下「犧牲」的蒼蠅,被我有意撥到蟻窩旁,它被一隻螞蟻發現了。只見這只小螞蟻圍著這個「不速之客」打量了一番,便迅速地朝這個「龐然大物」撲過去,一口咬住它的腿慢慢往回拖,小螞蟻把獵物忠實地朝窩口拉去,把美味帶給大家分享,多麼可愛的小螞蟻啊!
在龐大的動物世界裡,螞蟻雖然是渺小的,但是它憑著那種不屈不撓、敢於抗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頑強的生存著。想到了這里,我不禁對這小小的生靈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希望對你有幫助~ ~ ~

④ 螳螂發明了鐮刀的作文400字

是人們根據螳螂的這種形狀。然後發明了鐮刀吧,這是因為受到了螳螂的這種啟示才有所發明的。

⑤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寓言故事400字

郁離子說:「豺的智慧難道比一般野獸高超嗎?唉,豈只是比一般野獸高超,就連內那些無知容的人,也不如它啊!本來一隻豺的力量不是老虎的敵手,豺獨個遇見老虎就逃避開,等到它的同類到來,就共同夾擊老虎。老虎用盡它的全力也只能對付一隻豺,沒有空暇顧及它的背後,而夾擊它的豺群來了,老虎雖然兇猛,可它又怎麼能抵擋過一群豺呢?長平之戰,趙國憑四十萬的軍隊抵抗秦軍,最終卻丟戈棄甲被秦軍消滅,這是由於他們的智慧不如豺罷了。」

豺雖力不敵虎,卻能勝虎;不通權變,智不若豺。趙括雖擁兵四十萬,且熟讀兵書,卻落得盡為秦軍擊敗的下場。拘泥於書本,不知變通,只會誇誇其談,紙上談兵,這實在是連豺的智慧都不如啊。讀書固然重要,但貴在靈活運用。書本理論要學以致用,生搬硬套,理論脫離實踐,是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盡信書,不如無書」。

⑥ 昆蟲記----螳螂捕食,主要內容

捕食蝗蟲

有這樣一隻不知危險、無所畏懼的灰顏色的蝗蟲,朝著那隻螳螂迎面跳了過去。後者,也就是那隻螳螂,立刻表現出異常憤怒的態度,接著,反應十分迅速地做出了一種讓人感到特別詫異的姿勢,使得那隻本來什麼也不怕的小蝗蟲,此時此刻也充滿了恐懼感。螳螂表現出來的這種奇怪的面像,我敢肯定,你從來也沒有見到過。螳螂把它的翅膀極度地張開,它的翅豎了起來,並且直立得就好像船帆一樣。翅膀豎在它的後背上,螳螂將身體的上端彎曲起來,樣子很像一根彎曲著手柄的拐杖,並且不時地上下起落著。不光是動作奇特,與此同時,它還會發出一種聲音。那聲音特別像毒蛇噴吐氣息時發出的聲響。螳螂把自己的整個身體全都放置在後足的上面。顯然,它已經擺出了一副時刻迎接挑戰的姿態。因為,螳螂已經把身體的前半部完全都豎起來了,那對隨時准備東擋西殺的前臂也早已張了開來,露出了那種黑白相間的斑點。這樣一種姿勢,誰能說不是隨時備戰的姿勢呢?
螳螂在做出這種令誰都驚奇的姿勢之後,一動不動,眼睛瞄準它的敵人,死死盯住它的俘虜,准備隨時上陣,迎接激烈的戰斗。哪怕那隻蝗蟲輕輕地、稍微移動一點位置,螳螂都會馬上轉動一下它的頭,目光始終不離開蝗蟲。螳螂這種死死的盯人戰術,其目的是很明顯的,主要就是利用對方的懼怕心理,再繼續把更大的驚恐納入這個不久以後就將成為犧牲者的對手心靈深處,造成"火上加油"的效果,給對手施加更重的壓力。螳螂希望在戰斗未打響之前,就能讓面前的敵人因恐懼心理而陷於不利地位,達到使其不戰自敗的目的。因此,螳螂現在需要虛張聲勢一番,假裝什麼兇猛的怪物的架勢,利用心理戰術,和面前的敵人進行周旋。螳螂真是個心理專家啊!
看起來,螳螂的這個精心安排設計的作戰計劃是完全成功的。那個開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蟲果然中了螳螂的妙計,真的是把它當成什麼兇猛的怪物了。當蝗蟲看到螳螂的這副奇怪的樣子以後,當時就有些嚇呆了,緊緊地注視著面前的這個怪里怪氣的傢伙,一動也不動,在沒有弄清來者是誰之前,它是不敢輕易地向對方發起什麼攻勢的。這樣一來,一向擅於蹦來跳去的蝗蟲,現在,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了,甚至連馬上跳起來逃跑也想不起來了。已經慌了神兒的蝗蟲,完全把"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這一招兒忘到腦後去了。可憐的小蝗蟲害怕極了,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發出半點聲響。生怕稍不留神,便會命喪黃泉,在它最害怕的時候,它甚至莫明其妙地向前移動,靠近了螳螂。它居然如此地恐慌,到了自己要去送死的地步。看來螳螂的心理戰術是完全成功了。
當那個可憐的蝗蟲移動到螳螂剛好可以碰到它的時候,螳螂就毫不客氣,一點兒也不留情地立刻動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的地擊打那個可憐蟲,再用那兩條鋸子用力地把它壓緊。於是,那個小俘虜無論怎樣頑強抵抗,也無濟於事了。接下來,這個殘暴的魔鬼勝利者便開始咀嚼它的戰利品了。它肯定是會感到十分得意的。就這樣,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地對待敵人,是螳螂永不改變的信條。
在蜘蛛捕捉食物、降服敵人的時候,它通常採取的辦法是:首先,一上來便先發制人,猛烈地刺擊敵人的頸部,讓它中毒。這樣做的好處是對手中了毒,自然也就沒有了力氣,也就不能繼續抵抗防衛了。先下手為強嘛!與此相同的,螳螂在攻擊蝗蟲的時候,也是首先重重地、不留情面地擊打對方的頸部。受了一頓狂轟亂炸的痛捶之後,再加上先前萬分的恐懼,蝗蟲的運轉能力逐漸下降,動作慢慢地遲緩下來。也許是已經被打蒙了的原因吧。這種辦法既有效又非常的實用。螳螂就是利用這種辦法,屢屢取得戰斗的勝利。無論是殺傷並食用和它一樣大小的動物,還是對付比自己還要大一些的昆蟲,這種辦法都是十分有效的。不過,最讓人感到奇怪的,就是這么一隻小個兒的昆蟲,竟然是一種十分貪吃的動物,能吃掉這么多的食物。

捕食黃蜂

那些愛掘地的黃蜂們,算得上是螳螂的美餐之一了,因此常常受到螳螂的光顧。螳螂經常出沒於黃蜂的地穴附近。因此,在黃蜂的窠巢近區看到螳螂的身影屢屢出現,便不足為奇了。螳螂總是埋伏在蜂窠的周圍,等待時機,特別是那種能獲得雙重報酬的好機會。為什麼說是雙重報酬呢?原來,有的時候,螳螂等待的不僅僅是黃蜂本身,因為黃蜂自己的身上常常也會攜帶一些屬於它自己的俘虜。這樣一來,對於螳螂而言,不就是雙份的俘虜,雙重報酬了嗎?不過,螳螂並不總是這么走運的,也有不太幸運的時候。有時,它也會常常什麼都等不到,竟無功而返。主要原因是,黃蜂已經有所疑慮,從而有所戒備了,方讓螳螂失望而歸。但是,也有個別掉以輕心者雖已發覺但仍不當心的,被螳螂看準時機,一舉將其抓獲。這些命運悲慘的黃蜂為什麼會遭到螳螂的毒手呢?因為,有一些剛從外面回家的黃蜂,它們振翅飛來,有一些粗心大意,對早已埋伏起來的敵人毫無戒備。當突然發覺大敵當前時,會被猛地嚇了一跳,心裡會稍稍遲疑一下,飛行速度忽然減慢下來。但是,就在這千鈞一發的關鍵時刻,螳螂的行動簡直是迅雷不及掩耳。於是,黃蜂一瞬間便墜入那個兩排鋸齒的捕捉器中--即螳螂的前臂和上臂的鋸齒之中了。螳螂就是這樣出其不備,以快致勝的。接下來,那個不幸的犧牲者就會被勝利者一口一口地蠶食掉。又成了螳螂的一頓美餐。
記得有一次,我曾看見過這樣有趣的一幕。有一隻黃蜂,剛剛俘獲了一隻蜜蜂,並把它帶回到自己的儲藏室里,正在享用這只蜜蜂體內的蜜汁。不料,正在它吃得高興的時候,遭到了一隻兇悍的螳螂的突然襲擊。它無力還擊,便束手就擒了。這只黃蜂正在吃蜜蜂的嗉袋裡儲藏的蜜,但是螳螂的雙鋸,在不經意中,竟然有力地夾在了它的身上。可是,就是在這種被俘虜的關鍵時刻,無論怎樣的驚嚇、恐怖和痛苦,竟然不能讓這只貪吃的小動物停止繼續吸食蜜蜂體內的蜜汁。它依然在甜食著那芬香誘人的蜜汁。這真是太奇異了,真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啊!

其他的 暫時 沒找到 就這些 將就著看吧!能力有限!

⑦ 關於螳螂捕蟬的作文400字左右

春秋戰國時期,吳王想要進攻楚國,大臣們都議論紛紛,認為不應該這樣做。吳王聽到這些議論後很生氣,向左右大臣警告道:「此事就這么決定了,如果有人敢來進諫勸阻,就立即處死!」

舍人中有個叫少孺子的年輕人,認為吳王這樣做太不妥,對國家不利,很想去勸阻但又不敢直接進諫。他前思後想,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他每天都懷揣彈子手拿彈弓到王宮的後花園樹下轉來轉去,露水把衣服都打濕了。連續三天,終於等到了來後花園散步的吳王。

吳王看見他手拿彈弓,眼睛盯著樹上在看什麼,就問到:「你在這里做什麼,怎麼衣服都被打濕了?」

年輕人回答:「您看園里的這棵樹上有一隻蟬,蟬在高高的樹枝上振動翅膀鳴叫著,悠閑的喝著露水,卻不知道有一隻螳螂就彎身俯在它後面,准備抓住並吃掉它呢。而螳螂也沒發現身後正有一隻黃雀伸著頭要啄它。您再看這只黃雀,它也想不到樹下還有我手中張開的彈丸啊!蟬、螳螂、黃雀三者都只想著眼前的利益,卻不顧它們身後的憂患。」

吳王聽了後很受啟發,說:「你講得好啊,我明白了!」於是,吳王打消了進攻楚國的念頭。

⑧ 那一次我很後悔400字(把螳螂洗澡,卻把它弄死了)

螳螂非常怕水,以後要注意了。

⑨ 用螳螂仿寫綠色蟈蟈的作文 400字左右急急急急!!!!!

今天天氣炎熱,太陽像個大火球,炙烤著大地。「知了」在樹上叫著「熱——熱——」。這時節,也是螳螂神出鬼沒的時候。我看到別人的一隻螳螂有眼睛,但沒有呼吸器官,這真奇怪,一切生物都得呼吸,都有呼吸器官,螳螂的呼吸器官在哪裡呢?我決心探索這個奧秘。

這天下午,天氣挺好。我找了一根長棍子,領著弟弟去捉螳螂。

弟弟是個小向導,他一連向我說了好幾個螳螂多的地方。「螳螂一般都在綠葉中,有的在高樹上。」弟弟說。我一聽這話便知道螳螂挺難捉,非做到仔細不可。我在扁豆葉上仔細尋找,忽然看到一個綠東西在葉子上一動不動,我以為是片小葉子就沒在意。可我剛要轉過頭去的時候,忽然又發現那個綠東西動了動,我過去一看,高興地差點叫出聲來。原來一隻大螳螂趴在葉子上,它以為這樣會騙過我。我伸手抓住了它的脖子,沒想到它的兩只「大刀鉤」朝我手上一鉤,我「哎喲」一聲,連忙放開了。我的手上被鉤出了一條血印子,手背上火辣辣地疼,但是還想抓住它。弟弟跑來問:「疼不疼?」我在弟弟面前充硬漢:「這點兒小事沒什麼。」我一看螳螂沒有跑遠,就一把抓住它的脖子,並捏住它的前爪,弟弟高興地喊著:「捉住螳螂嘍!捉住螳螂嘍!」我仔細一看那隻螳螂,全身碧綠色,兩只小眼睛鼓著,裡面有兩個黑點是它的眼球。它的脖子又硬又長,相當於身長的二分之一,肚子脹得鼓鼓的,上面還有幾條橫道,綠色的翅膀下面還重疊著發黑的翅膀。它四隻爪子亂抓,兩只前爪上布滿了一排小齒,怪不得抓人特別厲害。「它沒有鼻子嗎?」弟弟問。我說:「它准有鼻子,可能不在頭上。」

為了找螳螂的呼吸器官,我叫弟弟端來臉盆,再倒上一些水。我倆把螳螂的頭放入水中,看看它有什麼反應,可它在水中一動不動,顯然呼吸器官不在頭上。我又把它的全身放入水中,突然,一個小氣泡從螳螂的脖頸上冒出來了,我把它拿出來仔細一看,只見它的脖頸上有兩個像針眼大的紅色小孔兒,原來這就是螳螂的呼吸器官。

當時,我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比喝了蜜還甜。我想,我長大要當一名生物學家,去探索大自然中無窮無盡的奧秘。
或給你猜個謎語:鐮刀長在身上的戰士,猜一個昆蟲殺手。

猜出來了不?那就是——螳螂,螳螂殺昆蟲,吃昆蟲都有一招,不信你看!對於一隻黑螞蟻,它都毫不留情:

一隻黑螞蟻在螳螂盒子里到處逃跑,螳螂感覺到了,一動也不動,張開鐮刀,緊盯著螞蟻,隨時准備—殺!頓時,氣氛緊張起來了。小螞蟻跑來跑去,揮動著觸角。忽然,出乎意料的,螞蟻在螳螂面前停下了,凝視著那個美敵人(它好像不知道螳螂是敵人):長長的觸角,大大的眼睛,細細的腰,銀灰色的翅膀閃閃發光。我們的小可憐蟲甚至慢慢地、慢慢地靠近那個威武的勇士,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它可能被它美麗的外表迷住了吧!想去看個究竟。當螞蟻正好在螳螂鐮刀下時,閃電般的——凝固的時間活了起來,螞蟻拚命掙扎,螳螂正在沾沾自喜地啃著它的美食哩!瞧它那副讒樣兒:幾口就把身子搞定了,螞蟻頭呢?含在嘴裡不停的嚼,可能是太硬了吧!它把頭吐了出來,它用鐮刀擦擦嘴,它可著愛干凈呀!擦完後它將鐮刀收在胸前,休息了。啊?螳螂眼睛怎麼綠了?昨晚還是黑的呀!《昆蟲記》上可沒這樣的記錄啊!

呀呀呀!別動它!小心它夾你!
或螳螂,俗稱「刀郎」,是一種食蟲性昆蟲,前腿很發達,好像鐮刀,看起來很威風,頭為三角形,觸角呈絲狀。當遭到敵人的攻擊和偷襲時,那對纖長的觸角就會機敏地豎起,做出隨時准備迎敵的姿勢。它喜歡單獨行動,捕捉對象是昆蟲,主要以蟬為食,故人們又稱之為「殺蟲」。

在國外,螳螂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古希臘人觀察到螳螂臂直立,就稱其為「預言家」,對它肅然起敬;義大利人把生病看成螳螂作祟的結果;撒丁則把螳螂奉為天物,倍加保護。這些只是離奇古怪的傳說,並無科學根據,但從中可領略螳螂的生活趣聞。

螳螂專吃活物。有時它躲在低矮的草叢中「守株待兔」,一旦有小昆蟲進入它所擺下的「禁區」,它就立刻猛撲上去,用利爪按住獵物,慢慢吞食,那情景非常有趣。

螳螂的耐餓力很強,它可以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活上幾個月,並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

我國古代有「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說法。那是說螳螂在捕食蟬時,卻不知身後還有一隻黃雀把它當作一頓美餐。現在人們把這話當成語,用來比喻那種只顧眼前小利而不顧身後大患的盲目者。

所以我們做人要眼光放長遠一點,不要只顧眼前的小小利益而忘了將引來的災禍
或 捉螳螂 今天天氣炎熱,太陽像個大火球,炙烤著大地。「知了」在樹上叫著「熱——熱——」。這時節,也是螳螂神出鬼沒的時候。我看到別人的一隻螳螂有眼睛,但沒有呼吸器官,這真奇怪,一切生物都得呼吸,都有呼吸器官,螳螂的呼吸器官在哪裡呢?我決心探索這個奧秘。(點題,神出鬼沒用得好。) 這天下午,天氣挺好。我找了一根長棍子,領著弟弟去捉螳螂。 弟弟是個小向導,他一連向我說了好幾個螳螂多的地方。「螳螂一般都在綠葉中,有的在高樹上。」弟弟說。我一聽這話便知道螳螂挺難捉,非做到仔細不可。我在扁豆葉上仔細尋找,忽然看到一個綠東西在葉子上一動不動,我以為是片小葉子就沒在意。可我剛要轉過頭去的時候,忽然又發現那個綠東西動了動,我過去一看,高興地差點叫出聲來。原來一隻大螳螂趴在葉子上,它以為這樣會騙過我。我伸手抓住了它的脖子,沒想到它的兩只「大刀鉤」朝我手上一鉤,我「哎喲」一聲,連忙放開了。我的手上被鉤出了一條血印子,手背上火辣辣地疼,但是還想抓住它。弟弟跑來問:「疼不疼?」我在弟弟面前充硬漢:「這點兒小事沒什麼。」我一看螳螂沒有跑遠,就一把抓住它的脖子,並捏住它的前爪,弟弟高興地喊著:「捉住螳螂嘍!捉住螳螂嘍!」我仔細一看那隻螳螂,全身碧綠色,兩只小眼睛鼓著,裡面有兩個黑點是它的眼球。它的脖子又硬又長,相當於身長的二分之一,肚子脹得鼓鼓的,上面還有幾條橫道,綠色的翅膀下面還重疊著發黑的翅膀。它四隻爪子亂抓,兩只前爪上布滿了一排小齒,怪不得抓人特別厲害。「它沒有鼻子嗎?」弟弟問。我說:「它准有鼻子,可能不在頭上。」(捉螳螂寫得有聲有色,似乎我們讀者一起和小作者去捉的,緊張而充滿童趣。) 為了找螳螂的呼吸器官,我叫弟弟端來臉盆,再倒上一些水。我倆把螳螂的頭放入水中,看看它有什麼反應,可它在水中一動不動,顯然呼吸器官不在頭上。我又把它的全身放入水中,突然,一個小氣泡從螳螂的脖頸上冒出來了,我把它拿出來仔細一看,只見它的脖頸上有兩個像針眼大的紅色小孔兒,原來這就是螳螂的呼吸器官。(真實,沒有親自去做是寫不出來的。) 當時,我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比喝了蜜還甜。我想,我長大要當一名生物學家,去探索大自然中無窮無盡的奧秘。

⑩ 螳螂捕蟬改寫白話文400字

吳王一向很專橫,要想說服他是件很難的事情。

有一次,吳王准備進攻楚國。他召集群臣,宣布要攻打楚國。大臣們一聽這個消息,低聲議論起來,因為大家都知道吳國目前的實力還不夠雄厚,應該養精蓄銳,先使國富民強,這才是當務之急。

吳王聽到大臣們在底下竊竊私語,似有異議,便厲聲制止道:

「各位不必議論,我決心已定,誰也別想動搖我的決心,倘若有誰執意要阻止我,決不輕饒!」

眾大臣面面相覷,誰也不敢亂說一句說,於是,匆匆退朝。

大臣中有一位正直的年輕人,他下朝後心中仍無法安寧,思前想後,他覺得不能因為自己而不顧國家的安危。這位大臣在自家的花園內踱來踱去,目光無意中落到樹上的一隻蟬的身上,他立刻有了主意。

第二天一大早,這位大臣便來到王宮的後花園內,他知道每天早朝前吳王都要到這里散步,所以,他有意等在這里。

過了大約兩個時辰,吳王果然在宮女的陪同下,來到後花園。那位大臣裝著沒有看見吳王,眼睛緊盯著一棵樹。

吳王看到這位大臣的衣服已經被露水打濕了,卻彷彿沒有察覺一般,眼睛死死地盯著樹枝在看什麼,手裡還擒著一隻彈弓,便很納悶地拍拍他的肩,問道:

「喂,你一大早在這里做什麼?何以如何入神,連衣服濕了都不知道?」

那位大臣故意裝作彷彿剛剛看到吳王,急忙施禮賠罪道:

「剛才只顧看那樹上的蟬和螳螂,竟不知大王的到來,請大王恕罪。」

吳王揮揮手,卻好奇地問:

「你究竟在看什麼?」

那位大臣說道:

「我剛才看到一隻蟬在喝露水,毫無覺察一隻螳螂正弓首腰准備捕食它,而螳螂也想不到一隻黃雀正在把嘴瞄準了自己,黃雀更想不到我手中的彈弓會要它的命……」

吳王笑了說:

「我明白了,不要再說了。」

終於,吳王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