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列寧讀書的故事300字左右

列寧讀書的故事300字左右

發布時間: 2020-11-21 19:55:58

Ⅰ 列寧在監獄里讀書的故事

有一年,列寧被沙皇政府捕了,關在一間狹小的單人牢房裡。這間牢房黑乎乎的,只有一個小窗戶透進一點微弱的光。在這樣困難的環境里,列寧仍然堅持學習。他讓家裡的人送來許多書。他一邊讀書,一邊秘密寫了不少傳單和小冊子,指導監獄外邊的革命斗爭。

列寧在監獄里寫這些秘密文件,要是被看守發現了,就得延長監禁期限。列寧想了個非常巧妙的辦法,他把麵包捏成「墨水瓶」,裝上牛奶,在書上空白的地方寫字。牛奶幹了,什麼也看不出來。

書送到外邊,同志們拿到了,只要在火上一烤,字就會顯出來。列寧寫的時候非常小心。一聽見門響,他就把「墨水瓶」放進嘴裡大嚼起來。看守一天要來檢查好幾次,從沒有發現這個秘密。

(1)列寧讀書的故事300字左右擴展閱讀:

1870年4月22日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出生於沙皇俄國伏爾加河畔的辛比爾斯克,列寧是他參加革命後的筆名。

列寧的父親叫伊利亞·烏里揚諾夫,是辛比爾斯克省國民教育廳的視察員、教育家,曾擔任數學教學工作。由於從事國民教育的勞績,晉升為省國民教育總監,並獲得貴族稱號。

他的母親瑪麗亞·亞歷山大羅夫娜是一位醫生的女兒,結婚前住在農村,雖然只受過家庭教育,但由於她的勤奮好學,仍然通過考試獲得小學教師的稱號。

1887年6月底,列寧全家移居喀山,列寧中學畢業後,考入喀山大學法律系學習。然而不久因參加學生運動,反對警察制度而被學校開除。1891年,21歲的列寧以校外生的資格通過了彼得堡大學的畢業考試,被授予優等生的畢業文憑。

1895年,列寧在彼得堡創立了「彼得堡工人階級斗爭協會」,12月他再次被捕入獄。在獄中服刑14個月後,1897年2月,他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在流放的三年中,他開始用列寧這個筆名。

在監獄里列寧仍然堅持寫作,想利用在監獄里的時光寫一本書,可是監獄里只許犯人看書,不許犯人寫字。

監獄里既沒有紙張、也沒有墨水。列寧想了很久,終於想出一個辦法,他用牛奶在書本上寫字。寫完後根本看不出字跡,需要看的時候,只要放在電燈下或火爐旁烤一烤就可以看見字跡了。

監獄里會給生病的犯人供應少量牛奶。於是,列寧就開始裝病,牛奶送來後,列寧就用牛奶在人家送給他的書上寫文章,監獄里的看守常常透過門上的小窗在察看犯人干什麼。

為了不讓看守發現,列寧非常小心,他在麵包中間摳出個小洞,把牛奶倒在中間,管它叫做「墨水瓶」。

有一次看守看見列寧在寫字,便沖進牢房,說到:「這下可抓到你了!」列寧站起來說:「墨水都沒有,我怎麼寫?」一邊說一邊把「墨水瓶」吃掉了。

列寧就是用這種方法在監獄里完成了一些偉大的著作,用於指導俄國的革命斗爭和實踐。

參考資料:列寧(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締造者)_網路

Ⅱ 名人讀書故事100字(至少!)急急急急!快!明天上課用!

◎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王亞南苦讀成才

王亞南睡三腳床王亞南小時候胸有大志,酷愛讀書。他在讀中學時,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為三腳床。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床去睡一覺後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結果他年年都取得優異的成績,被譽為班內的三傑之一。他由於少年時勤奮刻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傑出的經濟學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年輕時自認為已無書不讀,便大書一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後經一老翁指點,遂改成:「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郭沫若曾寫過一副讀書聯:「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意思是說,讀書要靠平時下功夫,不能一心血來潮就加班加點搞突出。要想獲得成功,必須鍥而不舍,持之以恆,決不能時而勤奮時而懈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華羅庚把讀書過程歸結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兩個階段。當你對書的內容真正有了透徹的了解,抓住了全書的要點,掌握了全書的精神實質後,讀書就由厚變薄了,愈是懂得透徹,就愈有薄的感覺。如果在讀書過程中,你對各章節又作深入的探討,在每頁上加添註解,補充參考資料,那麼,書又會愈讀愈厚。因此,讀書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雙向過程
侯寶林抄書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於他勤奮好學,使他的藝術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有名的語言專家。有一次,他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願。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適值冬日,他頂著狂風,冒著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里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於被他抄錄到手。

張廣厚吃書

數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於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復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復復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常的反復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念書啊,簡直是吃書。

高爾基救書

世界文豪高爾基對書感情獨深,愛書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它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為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被燒死。他說:「書籍一面啟示著我的智慧和心靈,一面幫助我在一片爛泥塘里站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沉沒在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Ⅲ 有關於夢想,責任,讀書,奮斗,幸福,堅持,挫折,誠信的3句名言和3個50字故事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俄國哲學家提吉舍夫則寫道:「在知識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現的景色就越壯觀。」知識從哪來?就是從書籍中來獲取,「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直牢記在我心中,因為它給了我豐富的知識和極大的興趣。
我喜歡在休閑的時間拿一本書,沏一壺茶,靜坐在台上,用心去品書,品茶,這是一種雅緻的享受,也是令我嚮往的日子。
讀書好似品茶,沁人心脾。那干癟的葉子經過沸水的沖沏後,就如同被賦予生命一般,不停的翻騰,舒展,碧生生地,還原生命濃縮的綠色。濃香的茶,伴隨濃濃的書香就這樣源源不斷地灌輸我讓我的生命充滿生機。
記得有一次,媽媽叫我到超市裡買鹽。我拿著錢走在路上,這時,我瞧見一家書店,便走了進去。
突然,我看見一本有關列寧的書,於是,我拿起這本書,坐在書店的椅子上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當我看到列寧奮不顧身救人時;當我讀到列寧捨己救人時;當我讀到列寧冒著生命危險救人時……我心潮澎湃,就像排江倒海。我思緒萬千: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像列寧那樣,那我們的生活的社會該有多麼美好呀!
這時,我早已忘了自己試出來干什麼了。我乾脆把錢包往口袋裡一塞,更加仔細的看這本書。顧客匆匆的離去我不知道;商店阿姨對我的叫聲我沒聽見……只是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花在讀書上了。
突然,我聽見一聲急切的呼喚:「囡囡 ,你在這兒干什麼呀?」一抬頭,原來是媽媽!只見媽媽那著雨傘,急匆匆的向我走來。「外面下雨了,鹽買來了嗎?」「啊呀,我忘買了!」「你真是『小書迷』,光顧看書,忘了買鹽!」咦,什麼時候下的雨,我都不知道!最終還是媽媽去買了鹽。
買好鹽,回到家,媽媽告訴我我看書已經2多小時了。
我覺得看書有許多好處,可以擴大知識面,鍛煉思考能力,積累佳詞佳句,在寫作文時,就能做到文思如泉,筆走如飛。
書陪伴我走過了幾年的歲月,它像跳躍著的音符,也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畫頁,是人類文明的長生果。它把無知的我領進知識的大門,自始自終地陪著我去攀登那知識的高峰。它讓我看到了社會的各個領域,讓我的心靈得到凈化。它讓我有了想像的羽翼,讓我有了奮斗的目標。我和書的故事永遠不會畫上休止符,只會隨著我的成長而變得越來越豐富……

Ⅳ 關於讀書的小故事並寫出書名以及讀後感

列寧小時候非常喜歡讀書,一次在姑姑家做客,看見姑父家有一個書房,於是走了進去,連姑姑叫他都沒聽見,過了一會姑姑拿來了餅對列寧說:你歇一會吧,這是你姑父上次幫你妹白毛女買紅頭繩時剩下的錢買的,蘸點芝麻醬客好吃了,待會再看,正沉浸在數的海洋的列寧說對姑姑說你先放那吧,我待會再吃。過了很久,列寧覺得累了,於是拿起旁邊的餅蘸了蘸旁邊的芝麻醬吃起來,邊吃邊看,當姑姑又進來時,看到他滿嘴都是墨,不由自主「啊」了一聲,把全屋的人都引進來了,大家看到陳毅滑稽的樣子,都忍不住捧腹大笑起來,等陳毅弄明白怎麼回事後,他詼諧地說:「喝點墨水沒關系,我正覺得肚子里墨水太少哩!」

提問者評價

Ⅳ 《列寧的故事》閱讀題答案,求~~~~~~~!!!!!!

【1】誇贊 仔細
【2】馬虎 結束
【3】講了3個故事
1段【1】列寧少年時代的作業本很乾凈
2-3段 【2】寫作文時候,都提前准備
4-結尾 【3】考試交卷認真仔細的檢查

Ⅵ 有關學習方法的名人故事

魯迅的「隨便翻翻」

—— 學習要「博覽群書」

魯迅先生是非常強調博覽群書的,他在博覽群書時有一個習慣,叫作「隨便翻翻」,也就是輕松地瀏覽一般的報刊雜志,有時從一本書里選一篇或幾篇文章讀讀,有時甚至只看看目錄。

俗話說得好:一塊石頭砌不成金字塔,一根木頭造不了洛陽橋。時值科學飛速發展的今天,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專業書」的學習方法,已不適應於現代人才的培養了。博覽群書不僅是大學生崇高的學習方法,而且也是知識經濟、創新技術革命挑戰的客觀要求。

愛迪生「讀書」

—— 讀書、學習要有「目標」、「志向」

偉大的科學家愛迪生,童年時被視為「低能兒」,只上過三個月學便離開了學校。十二歲那年,他當上了火車上的報童。火車每天在底特律停留幾小時,他就抓緊時間到市裡最大的圖書館去讀書。不管刮風下雨,從不間斷。當時,他隨著興致所至,任意在書海里漫遊,碰到一本讀一本,既沒有方向,也沒有目標。有一天,愛迪生正在埋頭讀書,一位先生走過來問:「你已讀了多少書啦?」愛迪生回答:「我讀了十五英尺書了」。先生聽後笑道:「哪有這樣計算讀書的?你剛才讀的那本書,和現在讀的這本完全不同,你是根據什麼原則選擇書籍的呢?」愛迪生老老實實地回答:「我是按書架上圖書的次序讀的。我想把這圖書館里所有的書,一本接著一本都讀完。」先生認真地說:「你的志向很遠大。不過如果沒有具體的目標,學習效果是不會好的。」這席話對愛迪生觸動很大,成為他確立學習方向的一個轉機。他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和專業目標,把讀書的范圍逐步歸攏到自然科學方面,特別注重電學和機械學。定向讀書,終於使他掌握了系統而扎實的知識,成為偉大的科學發明家。

學習要有志向,目標要明確。作為正邁入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學習目標應更加明確和遠大。

實踐證明:學習的成功,關鍵在於方向正確,目標明確,朝著一個既定目標,鍥而不舍地追求。而朝三暮四,見異思遷,是很難做成學問的。

「列寧的照片」

—— 學習應「專心致志」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在學習時對於外來干擾的排除有著驚人的表現。有一次,一位攝影師走進列寧的辦公室,列寧正在聚精會神地看報紙。這位攝影師不慌不忙地安裝好很笨重的攝影機,又咔嚓咔嚓拍了好幾張照片,然後拆掉機器出門。列寧卻一點也不知道。後來報紙上登了照片,列寧才驚奇地說:「他們是從哪兒弄來的照片?」

列寧是日理萬機的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善於摒棄一切來自外界或內心的干擾,從而可以專心致志地學習與工作。

專心致志,學有所成。成功者的奧秘正在於對學習的痴迷和專心致志地攻讀。專心致志,是收到良好學習效果的最重要的內在因素。古人雲:「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大學生必須培養起抗衡干擾、專心讀書的本領。

Ⅶ 有哪些關於列寧的名人故事要短

1、列寧愛學習的故事

列寧小時候是一個認真學習的孩子。列寧在學校里,每門功課都學得很好。老師講課,他用心聽。老師留的作業,他認真做。列寧做完學校里的功課,還讀許多課外書。

他常常把書里的故事講給別人聽。他愛書里那些勤勞勇敢的人,拿他們做自己的榜樣。列寧十分愛護書。他從來不把書弄臟,也不把書到處亂扔。列寧小時候就是這樣學習的。

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小時候是個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中,除了其他原因外,不懂就問的學習習慣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有一次,他和幾個小朋友挖到了一個屎克螂的窩,裡面有很多圓圓的糞球。有個同學問:「屎克螂為什麼要把糞球滾到窩里去呢?」

大家都答不上來,他把列寧給問住了,他答應第三天把答案告訴大家。他回家後,先是向哥請教,又找來好多書籍查找。

第二天,他帶來了答案:原來是屎克螂把狼卵產在屎球上,幼蟲孵出來後,即把屎球當食物。同學們都滿意地笑了。

2、列寧打碎花瓶的故事

有一次母親帶著列寧到姑媽家中做客。小列寧把姑媽家的一隻花瓶打碎了。於是,姑媽問孩子們:「是誰打碎了花瓶?」小列寧因為害怕受姑媽批評,便跟著其他孩子一起說:「不是我!「

然而,母親猜到花瓶是淘氣的小列寧打碎的,因為這孩子特別淘氣,在家裡經常發生類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寧向來是主動承認錯誤,從未撒過謊。

她裝出相信兒子的樣子,一直沒有提起這件事,而是給兒子講誠實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著兒子能主動承認。

有一天,小列寧突然在媽媽講故事時失聲大哭起來,痛苦地告訴媽媽:「我欺騙了姑媽,我說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實是我乾的。」

聽說孩子羞愧難受的述說,媽媽耐心地安慰他,告訴他只要向姑媽寫信承認錯誤,姑媽就會原諒他。

於是,小列寧馬上起床,在媽媽的幫助下,向姑媽寫信承認了錯誤.從此以後,列寧沒有再說謊,長大以後,他也通過誠信這可貴的品質獲得了人民的支持。

3、列寧吃「墨水瓶」的故事

列寧因為參加革命而被捕入獄。在獄中他仍然堅持工作,想利用在監獄的時間寫一本書。可是監獄里只許犯人看書,不許犯人寫字。監獄里既沒有紙,也沒有墨水,這可怎麼辦呢?

列寧想了很久,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他用牛奶在書上寫字,寫完後根本看不出任何痕跡,需要看的時候,只要放在電燈下或者火旁烤一烤就可以看見字了。

監獄里會向生病的犯人供應少量的牛奶。於是,列寧開始裝病,牛奶送來後,列寧就用牛奶在家人給他送來的書上寫東西。

監獄里的看守經常監視犯人,他們常透過門上的小窗往裡看,觀察犯人都在干什麼。為了不讓看守發現,列寧非常小心。他在麵包中間摳出一個小洞,把牛奶倒在中間,他管這叫「墨水瓶」。

有一次,看守看見列寧在寫字,便兇巴巴地沖進牢房,說道:「這下可抓到你了!」列寧站起來說:「墨水都沒有,我怎麼寫?」一邊說一邊把「墨水瓶」往嘴裡塞。

看守沒有找到證據,只好走出了列寧的房間。等看守走遠後,列寧趕緊用麵包又做出一個「墨水瓶」接著寫作。以後,每當看守走近的時候,列寧都鎮靜地吃掉「墨水瓶」。

列寧就是用這種方法在獄中完成了一些偉大的著作。列寧出獄後,笑著對朋友們說,有一天他在兩個小時內吃了五六個「墨水瓶」,把他撐壞了。朋友們聽了都哈哈大笑。

列寧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依然能夠保持樂觀的態度,以驚人的毅力堅持寫作,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4、高爾基為了讀書寧願挨打

高爾基,前蘇聯大文豪,列寧稱他是「無產階級藝術的最傑出的代表人物」。

他出生在沙俄時代的一個木匠家庭,4歲喪父,寄養在外祖母家。因為家庭極為寒,他只讀過兩年小學。10歲時就走入冷酷的「人間」。他當過學徒,搬運工人,守認人,麵包師。

還兩度到俄國南方流浪,受盡苦難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歡讀書,在任何情況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機會,撲在書上如飢似渴地讀著。如他自己所說:「我撲在書,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一樣。」

他為了讀書,受盡了屈辱。10歲時在鞋店當學徒,沒有錢買書,就到處借書讀。那時的學齡前徒,實際上是奴僕:上街買東西,生爐子,擦地板,洗菜帶孩子……每天從早晨干到半認。在勞累一天之後,用自製的小燈,堅持讀書。

老闆娘禁止高爾基讀書,還到閣樓上搜書,搜到書就撕碎。因為讀書,還挨過老闆娘的毒打。高爾基為了看書,什麼都能忍受,甚至甘願忍受拷打。

他說過:「假如有人向我提議說:『你去廣場上用棍棒打你一頓!』我想,就是這種條件,我也可以接受的。」

由於高爾基一生如飢似渴地讀書,勤奮不懈地努力,他寫下了大量有影響的作品:《海燕》、《鷹之歌》、《母親》、《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童年》、《人間》、《我的大學》。除此之外,還寫了劇本和大量的政論、特寫、文藝評論等。

5、高爾基因禍得福

一次,高爾基在燒水時,讀書讀得入了神,沒有發覺水早就燒開了,結果把茶缸燒壞了。這下可闖了禍,兇狠的女主人抄起一根松木棍,不容分說就朝高爾基身上打來,一邊打還一邊罵,把高爾基打得遍體鱗傷,以至不得不請醫生來看。

高爾基身上青一塊,紫一塊,有的地方都滲出了血,木刺都扎進肉里去了。醫生從他的背上拔出了十二根木刺,並非常義憤地鼓動高爾基去告發。

女主人這時害怕了,她生怕高爾基去告她虐待罪。馬上換了一副可憐的面孔說:「孩子!只要你不去告發我,你提什麼條件我都答應。」

「你說話算數?」

「是的。」女主人無可奈何地說。

「只要你允許我在幹完活後可以讀書,我就不去告發你。」

女主人極不情願地答應了。這樣,高爾基因禍得福,以皮肉受苦的代價,換來了多餘時間讀書的權利。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