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趙雲的故事1000

趙雲的故事1000

發布時間: 2020-11-21 21:26:16

A. 三國趙雲小故事100字左右

七進七出大戰長坂坡
長坂坡大戰中,趙雲負責保護甘、糜二夫人和阿斗,但由於戰爭混亂趙雲與之走散,於是帶領三、四十隨從回去尋找,找了一圈沒有找到卻殺死淳於導救了糜竺和甘夫人.趙雲把二人送到長坂橋險些被張飛誤解其背叛劉備,虧得簡雍解釋澄清事實.於是趙雲把甘夫人託付於張飛後又回頭尋找阿斗,但此時只有他孤身一人,沒有一個隨從.亂軍之中趙雲又刺死了夏侯恩並奪得了由其佩帶的曹操的寶劍」青罡」,後於一堵矮牆邊尋到了糜夫人及其懷里的阿斗,但是糜夫人已身受重傷行走不便,把阿斗託付於趙雲後不顧趙雲勸阻跳入一口枯井自盡.趙雲把阿斗背於身上,幸得曹操愛才心切,命部下不得放箭,趙雲才得以在數十萬大軍中背負阿斗安全殺出重圍.

B. 三國演義 趙雲的故事

我心中第一武將···趙雲 對於領導者來說,趙雲是一個無可替代的好臣子,他深明大義,忠直無么,見識高明,謙虛謹慎,任何事交到他的手中,都可以放心,任何堅難有他在身邊,都可以走過去,他是世間最英勇的武將,卻從不如旁人那樣桀驁不馴,他是世間戰功最卓著的武將,卻從不會如旁人那樣爭功奪利,他就象他手中那口青工神劍,雖然鋒利,雖然危險,卻總是安安穩穩的裝在鞘中,直到危急時刻,才脫鞘而出,把光芒照亮天際。

對共同戰斗的袍澤來說,趙雲是一個無可替代的夥伴,沖鋒時趙雲會沖在前面,你只要掠陣就行了;撤退的時候趙雲會替你斷後,你只要先走就行了,你被包圍地時候趙雲還來救你,你只要還沒死就行了,領功勞的時候趙雲會分你一半,你只要站在他身邊就行了,和他在一起,就可以不用擔心任何事,該想到的,他自然為你想到了。

對普通的士兵來說,趙雲是個可敬的將領,他關心每一個普通的士卒,不會輕易讓任何一個人涉險,他武藝高強,智謀出眾,成熟穩重,從不弄險,更不會為了功勞而用手下的性命來鋪路,趙雲殺人斬將是最多的,打地勝仗是最多的,但他的士卒,卻從來都是消耗最少的。

對於他的後輩們來說,他是最好的良師益友,總是親自垂範,不急不燥,毫無保留地把自己最寶貴的一切知識都傾心相授,沒有人如他那樣平易近人,沒有人如他那樣真誠無私,沒有人如他那樣如同一個大朋友般親切。

C. 關於趙雲的故事5個 100字左右

趙雲以劉備抄為仁德之人,舍襲了袁紹跟隨劉備。之後劉備、趙雲聽說古城有一「無姓大王」,使一條槍丈八神矛,萬人難敵。劉備懷疑是張飛,趙雲便出戰「無姓大王」,硬戰六十合,趙雲氣力不加,敗回馬本陣里來。劉備乃認出「無姓大王」果然就是張飛,兄弟相認。
當陽長坂一役,趙雲單馬入曹軍中,欲尋劉備家族,遇見甘夫人時,她右腹已受箭傷,深可見腸,在把阿斗託附給趙雲之後,於牆下身死。趙雲乃推倒牆,蓋其屍。之後趙雲懷抱阿斗南走,撞入曹軍軍陣,曰:「我於百萬軍中與主公救阿斗!」後有詩曰:
奇哉趙子龍,凜凜一心忠;先主敗荊州,家族又不從。一生不顧死,再入虎狼叢;
忠孝保弱子,敢當百萬雄。春秋有伍相,漢世有子龍;到今千載後,誰不仰高風?
趙雲血戰之後抱著阿斗終於見到劉備。劉備接過阿斗,擲於地上曰:「為辱子,幾乎折了吾之良將趙雲!」。至劉備平定益州乃恩封五虎將軍,將關公封壽亭侯,張飛封西長侯,馬超封定遠侯,黃忠封定亂侯,趙雲則封為立國侯。

D. 趙雲的故事

你好!網上找來的,希望對你有用。

1.欲求仁主
初平二年(191年),諸侯互相征戰,當時公孫瓚之弟公孫越因助袁術與孫堅一同攻打周昂,為流矢所中而死。公孫瓚以其弟被殺,將此事歸罪於袁紹,於是屯兵盤河並上書朝廷細數袁紹的十項罪狀,號召諸州郡共同討伐袁紹,常山國經過商議之後一致推舉趙雲,率領該郡義軍去投奔公孫瓚。
當時韓馥將冀州讓給袁紹,袁紹乃領冀州牧,袁氏四世三公,聲名遠播,公孫瓚正在擔憂該州的人都會投奔袁紹,因此贊許趙雲的行為。公孫瓚向趙雲嘲笑著說:「聽說冀州的人都欲依附袁紹,為何你獨與他們不同,難道是迷而知返嗎?」
趙雲回答說:「天下大亂,未知誰是明主,民有倒懸之危,鄙州議論,要投奔仁政之所在,因此我不投袁紹而投將軍。」,趙雲自此隨公孫瓚四處征討。
當時,擔任高唐令的劉備被賊兵襲擊,失去了駐地之後,亦來依附公孫瓚。公孫瓚與袁紹交戰,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據山東附近的土地,袁紹亦派數萬大軍前來爭地,公孫瓚便上表將劉備提升為別部司馬,派劉備前去幫助田楷抵抗袁紹,並派趙雲為劉備的隨從,讓他為劉備率領騎兵[2]。兩人合作之後,互相都留下好印象,劉備一直對趙雲很好,趙雲亦有心依託劉備。
後來,趙雲因為死了哥哥,向公孫瓚請假回家鄉服喪,劉備知道他此去便不會再回到自己身邊,因此握著趙雲的手不舍分別。趙雲向劉備辭別說:「我永遠不會背棄德。」
建安五年(200年),劉備被曹操打敗之後前去依附袁紹。趙雲劉備在鄴城和劉備相認。劉備和趙雲同床眠卧,然後密派趙雲外出招募數百名士兵,對外宣稱是左將軍劉備部曲,袁紹也不知道。趙雲從此便追隨劉備,後來並隨他至荊州。

2、平定荊州
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投靠劉表,屯兵於新野,曹操便派夏侯敦、於禁領軍進攻劉備,雙方戰於博望。劉備以伏兵計擊破曹軍,在戰斗中劉備軍生擒了敵將夏侯蘭,而趙雲與夏侯蘭是同鄉,自小相知,知道夏侯蘭明於法律,因此為他向劉備請命,並推薦讓他成為軍正,而不將這位同鄉為自己所用,由此可看出趙雲謹慎的處事態度。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再次派遣大軍南攻,當時劉表剛死,其子劉琮繼位,派遣使者向曹操請降。劉備措手不及,於是率軍向南逃往江陵,但是劉備不願放棄自願跟隨他的人民,每天僅能行走十幾里,曹操便派輕騎兵快馬追趕,一天之中追襲了三百里,終於在當陽長阪附近追上了劉備。劉備便丟下妻兒,僅帶著數十騎向南逃逸。當時,有人對劉備說,趙雲向北投靠曹操去了。劉備聞言便用手戟打那告狀的人說:「子龍不會棄我而去。」
不久之後,趙雲果然懷抱劉備的幼子劉禪,保護著劉備的妻子甘夫人,到劉備身邊。之後,劉備便任命趙雲為牙門將軍。
赤壁之戰後,趙雲跟隨劉備平定荊州江南之地。劉備任命趙雲為偏將軍,並取代投降的趙范,兼任桂陽(今湖南郴縣)太守。趙范有一名寡嫂名為樊氏,有國色之貌,趙范欲將她許配給趙雲,意欲和趙雲結親。但是趙雲堅持不同意,並說:「我們是同姓,你的嫂子就像是我的嫂子一樣。」。
當時有人勸趙雲接受這名美女,趙雲回答說:「趙范是被迫投降,心不可測,何況天下女子不少。」不久之後,趙范果然借機逃走,而趙雲也就因此不受到影響。

3、進攻益州
建安十四年(209年),在平定荊南四郡,又得到原屬劉表的部曲萬人之後,劉備成為荊州牧,聲勢漸大,孫權乃建議雙方結親,劉備便娶了其妹孫夫人。兩年之後益州牧劉璋為防備曹操勢力乃向劉備求援,劉備便領兵三萬入益州,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留守荊州,並任命趙雲為留營司馬。
劉備出征之後,孫夫人開始放縱驕傲,放任她從東吳帶來的侍衛和官吏,多有不法的行為。劉備知道消息之後,認為趙雲為人威嚴、態度慎重,一定能加以整頓,因此特別命趙雲掌管內事。
孫權聽說劉備西征益州之後,便派了大批舟船欲接孫夫人回去,並叫她帶劉禪一起歸吳。幸得趙雲與張飛一起帶兵在長江截住東吳船隊,並成功奪回劉禪,亦即著名的「趙雲截江奪阿斗」。
建安十七年(212年),劉備與劉璋決裂,從葭萌進攻劉璋勢力,並召諸葛亮率軍入蜀。 諸葛亮率領趙雲與張飛溯江西上,一路平定郡縣,直到江州(今重慶),然後兵分兩路,諸葛亮、張飛走北路,趙雲則另領一軍走南路,從外水沿長江而上進至江陽(今四川瀘州),最後在成都會合。劉備攻下成都之後,任命趙雲為翊軍將軍。
劉備平定益州之後,有議論勸劉備將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給諸將。趙雲反駁說:「從前漢朝大將霍去病曾說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何況現在國賊不只像匈奴只有一個,還不到可以安定下來的時候,必須等到天下的亂賊都平定之後,才可讓眾人返回家鄉去種植桑梓,回歸故土去耕作田地,這樣才是正道。益州的人民是第一次遭遇到戰爭,應該將田宅房產歸還給百姓,先讓他們安居樂業,然後才能叫他們服兵役,納錢糧,也才能得到益州的民心。」,劉備便聽從趙雲的建議。

4、漢水虎威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率軍進攻漢中,次年黃忠在定軍山打敗夏侯淵,斬其首,於是曹操親自率領大軍來爭奪漢中,並先運大量的軍糧到北山下,有數千萬袋,黃忠認為可趁機奪取這些軍糧,便領軍出擊,當時趙雲屬下的士兵也隨著黃忠一起出擊。
但是黃忠的軍隊過了約定的時間之後仍未回來,擔心的趙雲便帶著數十騎的小部隊出了兵營的圍柵,查看黃忠等人的情況。 結果,正好碰上曹操派出的大軍,趙雲遭到曹軍先鋒部隊的攻擊,趙雲才剛和敵人交手,敵人的大軍已來到面前,聲勢逼人。
趙雲便一次又一次地的突擊曹軍士兵的陣列,且戰且退。曹軍雖然被趙雲擊潰,但是仍憑借數量優勢將趙雲包圍起來,趙雲便突圍並退入蜀軍的圍柵內,此時部將張著受傷,又被曹軍包圍,趙雲又一次馳馬突擊曹軍,並救出張著,將他帶回圍柵內。此時曹軍已追至蜀軍的圍柵,沔陽長張翼正在防守圍柵,見曹操大軍殺到,便欲閉門拒守。 趙雲進入主營之後,卻下令大開柵門,然後令蜀軍偃旗息鼓。
曹軍見此情況,懷疑趙雲設有伏兵,便向後退卻。此時趙雲下令打響戰鼓,鼓聲震天,又令蜀軍以弩箭射向曹軍,曹軍為之驚駭,自相蹂踐,墜入漢水中淹死者甚多。次日劉備親自來到趙雲兵營察看昨日戰斗之處,贊嘆說:「子龍一身是膽也!」於是飲宴直到黃昏,軍中號趙雲為「虎威將軍」(非將軍名)。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欲進攻東吳,以報孫權伐取荊州之仇,趙雲上諫說:「國賊是曹操,並不是孫權,而且滅了魏國之後,吳國自然會臣服。雖然曹操斃命,但其子曹丕篡盜大位,引起公憤,應該利用此民氣,先攻佔關中,占據黃河、渭水上游以討伐逆賊,那麼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該放置魏國,反而先打吳國。而且與吳國的戰爭一旦開始,就不易停止了。」,但憤怒的劉備不聽諫言,執意東征,並留趙雲都督江州。
章武二年(222年),劉備東征大軍被吳軍大敗於猇亭,劉備由秭歸逃回永安(今四川奉節),趙雲乃進軍至永安以保衛先主,而吳軍已退卻。

5、北伐遺憾
建興元年(223年),後主劉禪繼位,因趙雲此時於永安防衛東吳,故將趙雲為中護軍,征南將軍遷鎮東將軍,並封為永昌亭侯。建興五年(227年),在平定南中並和東吳結盟之後,諸葛亮率領諸將進駐漢中准備北伐,趙雲亦轉駐漢中。
次年,諸葛亮出兵北伐,宣稱將由斜穀道取郿,並令趙雲、鄧芝為疑軍,占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率領大軍反擊,諸葛亮下令趙雲、鄧芝在斜穀道阻擋曹軍,自己率領蜀軍主力進攻祁山。趙雲兵力雖較敵軍為多,但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不過由於趙雲親自斷後,又燒毀棧道,阻止曹軍的追擊,因此軍資和人員的損失都不大。
同時,蜀軍主力因其督軍馬謖違背諸葛亮的指示,舉動失宜,被魏將張郃大敗於街亭,諸葛亮只好退兵,此次北伐以失敗告終,諸葛亮引疚上表自貶三級,趙雲亦貶為鎮軍將軍。
當蜀軍退兵時,諸葛亮曾驚訝地說:「街亭退兵時,我軍編制皆混亂成一團,箕谷退兵,編制整齊一如出軍之時,這是何故? 」,鄧芝回答說:「趙將軍親自斷後,因此軍資沒有遺失,人員編制整齊。」
當時趙雲軍中有多餘的絹布,諸葛亮下令分給將士。趙雲說:「我軍軍事失利,為何要賞賜呢?請將其物全部入赤府府庫,在十月的時候再給眾人做冬衣。」諸葛亮因此大為稱贊。
建興七年(229年),趙雲病逝,後主於景耀四年(261年)追謚他為順平侯。
蜀漢初期少給謚號,劉備在位時只有法正有謚號。劉禪時,諸葛亮、蔣琬、費禕三位宰相、寵臣陳祗以及由魏國投誠的夏侯霸等人先後得到謚號,於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龐統亦被追謚,時為景耀三年秋九月。後主劉禪念及曾受趙雲保護,又於隔年春三月追謚趙雲。當時的輿論認為這是很大的榮譽。
趙雲有兩個兒子,長子趙統承繼爵位,官至虎賁中郎,並擔任領軍的職務;次子趙廣官至牙門將,在沓中追隨姜維時戰死沙場。~~

回答如滿意,請點擊 選為滿意答案 謝謝合作!

E. 關於趙雲的故事

趙雲,字子龍,常山人氏,從小就酷愛槍法,14歲就拜遍河北名槍師,16歲經人指點投師於山東琅邪著名槍師童原門下,學藝只一年,因天資聰慧,而且勤奮,所以盡得真傳,一年後,童原亡,趙雲下山,初投袁紹帳下,應看不慣他的所做所為遂出走後幫住公孫瓚擊退袁軍後來的大家都應該知道了。

童原所收一共三個徒弟,張綉,張任,趙雲。以為趙雲去得晚,所以不認識兩個師兄。

當陽長坂一役,趙雲以自創的七突蛇盤槍槍挑當時的槍王張綉,以百鳥朝鳳槍槍挑遼東無敵大將公孫泰,以落馬朝陽槍傷三國第一大力將眭元俊,以夾竹梅花槍槍挑河北一根針老將韓榮,其他的如槍傷張頜坐臂,曹仁右腿,李琦臀部,於禁,毛介雙夾趙雲亦被所傷其餘皆忘,共殺死曹將54員,槍傷108員。

趙雲的槍法:125槍夾竹梅花槍,162槍飄雪梨花槍,3槍落馬朝陽槍,101槍百鳥朝鳳槍,7槍七突蛇盤槍等

趙雲的槍是銀槍:龍膽。座下馬是三國排第五的碳雪白龍駒(粉碇玉藍駒)有名塞龍雀。

威震三國的蜀漢名將趙子龍原是袁紹身邊的一員猛將,因見袁紹私心為重,並無忠君的救國之念,於是有意求去。後來趙子龍與劉備相見甚歡,二人理念契合,趙子龍就成為劉備三鼎天下的一大功臣。

趙子龍身長八尺,濃眉大眼,架槍上馬威風凜凜,多次沖鋒敵營,立下不少戰功。劉備兵敗長阪坡時,蜀漢人民大舉南遷避難,當時劉備妻妾甘、糜二夫人與後主阿斗在人陣中走散,趙子龍單相匹馬深入曹操大軍中尋找,發現三人身現敵營時,不顧一切沖入重圍,救出甘夫人與阿斗,糜夫人則因為傷重,不願拖累大家而投井自盡。這次事跡就是廣受後世歌頌的「長阪坡救主」。

趙子龍七十歲時,驍勇善戰不下當年,曾力斬西涼大將韓德父子五名,蜀漢建興六年,子龍病重而亡。其生前曾受封為「翌軍將軍」,死後後主詔贈大將軍,諡號「順平侯」,敕葬在成都錦屏山之東。道家奉為「南宮輔佐真君」,台灣民間多尊稱子龍爺。
說趙子龍的功績前,
先說他的名聲。
在演義中,很明顯他也是名震四方的大將,
但在正史中,除了蜀國外,他的名字可能他人未曾聽過。

F. 趙雲的故事詳細

最佳答案:趙雲(?-229),三國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龍。初從公孫瓚,後歸劉備。曹操取荊州,劉備敗於當陽長阪,他力戰救護甘夫人和備子劉禪。劉備得益州,任為翊軍將軍,從攻漢中。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從諸葛亮攻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眾寡不敵,退回漢中。次年卒。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劉備譽為「一身都是膽」
建興七年,趙雲病逝。後主劉禪於景耀四年追謚趙雲為順平侯。 後主下詔曰:「雲昔從先帝,功績既著。朕以幼沖,涉塗艱難,賴恃忠順,濟於危險。夫謚所以敘元勛也,外議雲宜謚。」大將軍姜維等議,以為雲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忠以衛上,君念其賞; 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謹按謚法,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應謚雲曰順平侯。 由於蜀漢初期少給謚號,劉備在位時只有法正有謚號,劉禪時也僅有諸葛亮、蔣琬、費禕三位宰相、寵臣陳祗以及由魏國投誠的夏侯霸等人有謚號,後來關羽、張飛、馬超、黃忠、龐統和趙雲都被追謚,當時的輿論認為這是很大的榮譽。 趙雲有兩個兒子,長子趙統繼承其爵位,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次子趙廣官至牙門將,在沓中追隨姜維時戰死沙場。 趙雲戎馬一生,驍勇善戰,膽略過人,劉備稱其一身是膽,軍士呼其虎威將軍。趙雲見識卓遠,清楚認識到吳蜀關系為唇齒相依,力主維護孫、劉聯盟;為人剛毅謹細,劉備軍曾俘獲夏侯惇部下夏侯蘭,蘭乃趙雲同鄉,雲知其明於律法,推薦他為軍正,但不安排為自己屬下,其慎慮如此。蜀軍街亭失利後,各處皆損兵折將,唯有趙雲親自斷後,所屬兵將及軍資什物都無甚損失,丞相諸葛亮要把軍隊剩餘物資獎賜趙雲將士,趙雲不受,認為蜀軍兵敗,不應反而受賞,諸葛亮對其德行十分贊賞。昔日平定桂陽後,趙雲任桂陽太守,原太守趙范之寡嫂有天資之色,范欲將寡嫂配趙雲,趙雲認為范被迫而降,未知其心,因而婉拒,後來趙范果然逃走。巴蜀初定時,劉備欲將巴蜀田宅分賜諸將,趙雲以霍去病「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之例勸阻劉備分田宅賜將,認為田地應交與百姓耕種,房宅也應歸還百姓,劉備從其言。趙雲為國,不被天姿國色所迷;為民,不為良田豪宅所動,時人與後人皆敬其德。 歷史上的趙雲的最後一段重要經歷是在建興六年(228)隨諸葛亮首次北伐。諸葛亮「揚聲由斜穀道,曹真遣大眾當之。亮令(趙)雲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雲、芝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致大敗。兵退,貶為鎮軍將軍。」 對此,羅貫中在很大程度上作了浪漫主義的改造。一是虛構年已七十的趙雲在諸葛亮出兵前自告奮勇充當先鋒,在鳳鳴山連殺魏國西涼大將韓德的四個兒子,嚇得韓德「肝膽皆裂」;「西涼兵素知子龍之名,又見英雄尚在,誰敢交鋒?……大敗而走」。第二天再次與魏軍交鋒,不到三個回合又剌死了「有萬夫不當之勇」的韓德 。這一場廝殺,使讀者深深感到趙雲寶刀未老,雄風猶在。二是虛構趙雲剌死了曹真手下的副先鋒朱贊,再一次立下戰功 。三是略而不提趙雲「失利於箕谷」的事實。四是繪聲繪色地描寫了趙雲和鄧芝從容撤軍的經過:趙雲讓鄧芝打起自己的旗號先撤,自己在後掩護,這種虛虛實實的布置使畏懼趙雲的魏軍不敢放手追趕。趙雲卻時而沖到魏軍面前,剌死其先鋒蘇顒;時而又出現在魏軍背後,一聲大喝,「驚得魏兵落馬者百餘人」。於是趙雲安全退到漢中,沿途毫無損失。這樣描寫的結果,使這次退卻在讀者心理上似乎成了一次勝利 。五是描寫趙雲謝絕諸葛亮的賞賜,使得「孔明嘆曰:『先帝在日,常稱子龍之德。今果如此,言不謬也。』乃倍加欽敬」 。這一系列生動的描寫,使趙雲在最後一次出征中保持了「常勝將軍」的威名,並使他的美德在晚年發出新的光彩。正是在這種慷慨雄壯的藝術氛圍中,羅貫中完成了對趙雲形象的塑造。

G. 簡述一個關於趙雲的故事

趙雲救阿斗的故事
長坂坡大戰中,趙雲負責保護甘、糜二夫人和阿斗,但由於戰爭混亂趙雲與之走散,於是帶領三、四十隨從回去尋找,找了一圈沒有找到卻殺死淳於導救了糜竺和甘夫人.趙雲把二人送到長坂橋險些被張飛誤解其背叛劉備,虧得簡雍解釋澄清事實.於是趙雲把甘夫人託付於張飛後又回頭尋找阿斗,但此時只有他孤身一人,沒有一個隨從.亂軍之中趙雲又刺死了夏侯恩並奪得了由其佩帶的曹操的寶劍」青罡」,後於一堵矮牆邊尋到了糜夫人及其懷里的阿斗,但是糜夫人已身受重傷行走不便,把阿斗託付於趙雲後不顧趙雲勸阻跳入一口枯井自盡.趙雲把阿斗背於身上,幸得曹操愛才心切,命部下不得放箭,趙雲才得以在數十萬大軍中背負阿斗安全殺出重圍.

H. 誰有諸葛亮或趙雲的歷史故事作文 1000字急求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兵敗,向南逃往江陵,曹操派麾下精騎快馬追趕,終於在當陽長阪附近追上了劉備。此時情勢危急,劉備便丟下妻兒,僅帶著張飛、諸葛亮、趙雲等數十騎向南逃逸,這時趙雲卻反而向北進入曹軍勢力之中。當時,有人看到趙雲向北而去,因此對劉備說,趙雲必定是向北投靠曹操去了。劉備聞言,用手戟擲那告狀的人說:「子龍是不會棄我而去的。」
趙雲在曹陣中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連斬數將,終見夫人抱阿斗。趙雲多番勸夫人上馬,夫人不上。最後曹軍漸進,雲無奈,只好保幼主而走。中間又斬數將。最後趙雲懷抱劉備的幼子劉禪,兩人都平安地回到劉備身邊。之後,劉備便任命趙雲為牙門將軍。
單騎救主:新野一戰,劉備以少勝多打敗曹操,曹操引五十萬大軍前來報仇。劉備的三千人馬走到當陽縣,突然被曹兵截住,戰到天明才擺脫曹兵的追趕,護衛劉備家小的趙雲發現不見了劉備,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騎,又殺回亂軍中尋找。趙雲在一位大嫂的指引下,在一截斷牆後面的枯井旁找到糜夫人母子。糜夫人說:"見到將軍阿斗有救了,……我死而無恨!"說完,趁趙雲不注意跳井身亡。這時曹兵向這邊殺來,趙雲含淚推倒土牆埋了夫人,急忙抱起阿斗往外沖。曹將殺來,戰三回合,被趙雲殺死。沒走多遠,又碰上曹將張鎘,戰十餘回合,趙雲奪路而走,不料連人帶馬落入陷阱。張鎘挺槍來刺,忽然趙雲的馬平空一路,跳出陷阱,張鎘嚇得一個勁後退。趙雲力戰眾將,威武勇猛。正在山上觀戰的曹操見趙雲勢不可擋,傳令一定要活捉。趙雲利用這個機會沖出包圍,連殺50員曹將,終於將阿斗交給了劉備。

I. 關於趙雲的小故事

1、一身是膽

魏國與蜀國為爭奪漢中而打仗,劉備和諸葛亮統率十萬大軍攻打曹操。曹操十分惱火,就親自統率四十萬大軍到了漢水,准備和劉備決一死戰。

諸葛亮說:「現在曹操由於糧草沒有準備好,所以還不敢輕易進兵。此時如果派一支部隊去攻打曹營,把曹軍的糧草燒掉,便能大大挫傷曹軍銳氣。」

老將黃忠再三請求出戰,諸葛亮便派他和趙雲一同領兵前往。黃忠爭打頭陣,但曹軍早有準備,與黃忠廝殺起來。黃忠前後受敵,被圍困未能取勝脫身。

趙雲便帶領幾十名輕騎兵殺人重圍救出他們。曹操親自帶兵追趕趙雲。趙雲寡不敵眾,退回漢中營地。部將們勸趙雲閉門防守拒敵:不料趙雲反而下令打開營門。

叫一部分士兵埋伏起來,然後放倒軍旗,停止擊鼓,自己單槍匹馬挺立在營寨門外,准備迎敵。天快黑的時候,曹軍趕到。曹操見蜀軍營中毫無動靜。

又見趙雲單槍匹馬挺立營寨門外。威風凜凜、毫無懼色,懷疑有伏兵,恐怕中了趙雲的計謀,不敢貿然進攻,便收兵回營。趙雲領兵緊緊追擊,殺聲震天,金鼓齊鳴。

曹軍因昏暗難辨,摸不清趙雲到底有多少兵馬。嚇得丟盔棄甲,爭相逃命,死傷無數;潰不成軍,趙雲以少勝多,反敗為勝。

2、五虎上將

五虎上將流傳甚廣,但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卻在百家講壇欄目里提出了四虎將之說,並為趙雲叫屈。陳壽在撰寫《三國志》的時候,將關張馬黃趙合為一傳。

這五人雖然各自有著勇猛一類的評價,但還並未說有五虎上將,五人共同的評價是都被比作「國之爪牙」。五虎上將一說何時出現已不可考。元代戲曲里他們被稱為「五將軍」或「五兄弟」。

3、趙雲救主

新野一戰,劉備以少勝多打敗曹操,曹操引五十萬大軍前來報仇。劉備的三千人馬走到當陽縣,突然被曹兵截住,戰到天明才擺脫曹兵的追趕。

護衛劉備家小的趙雲發現不見了劉備。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騎,又殺回亂軍中尋找。趙雲在一位大嫂的指引下,在一截斷牆後面的枯井旁找到糜夫人母子。

糜夫人說:"見到將軍阿斗有救了,……我死而無恨!"說完,趁趙雲不注意跳井身亡。這時曹兵向這邊殺來,趙雲含淚推倒土牆埋了夫人,急忙抱起阿斗往外沖。

曹將殺來,戰三回合,被趙雲殺死。沒走多遠,又碰上曹將張鎘,戰十餘回合,趙雲奪路而走,不料連人帶馬落入陷阱。張鎘挺槍來刺,忽然趙雲的馬平空一路。

跳出陷阱,張鎘嚇得一個勁後退。趙雲力戰眾將,威武勇猛。正在山上觀戰的曹操見趙雲勢不可擋,傳令一定要活捉。趙雲利用這個機會沖出包圍,終於將阿斗交給了劉備。

4、桂陽軼事

趙雲在山上屯兵,石壁上曾有唐代摩崖石刻,上面寫著「趙雲屯兵處」,唐宋時期,山上還建有「趙侯祠」。趙侯祠又叫護英祠,經歷朝代更迭,趙侯祠屢被破壞,又屢屢修葺。

至上世紀六十年代,原城關鎮街道居委會在芙蓉峰開辟社隊企業石灰窯、砂石場。將趙侯祠及石刻炸毀,只有碑記石刻、碑文、謁詩等流傳下來,碑記石刻叫《漢順平侯趙將軍廟碑記》。

被收藏在蒙泉亭內。詩為順平熊虎將,遺壘至今傳。界憾瀟湘水,人思戰伐年。卻婚輕國色,攜膽鎮蠻天。祠樹聞啼鳥,還疑拜杜鵑。

5、趙雲防羌

大邑縣城北有一靜惠山,山頂有一望羌台,相傳趙雲曾駐軍在此,並築一土城用以防羌。趙雲去世後,蜀漢後主劉禪就將趙雲葬於此處,並建有趙雲墓祠。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