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演講稿我的家風故事孝

演講稿我的家風故事孝

發布時間: 2020-11-21 21:38:12

㈠ 關於我說我的家風家訓演講稿400

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說也有什麼家風家訓,那一定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百孝順為先。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與我們合住,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里傳為佳話。爸爸是山東人,不喜歡甜食,但對外婆做的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媽媽現在還經常講起外婆給爸爸吃桂圓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見丈母娘,外婆按紹興習俗給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圓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著牙吃下,外婆以為爸爸喜歡吃,以後經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裡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嘰嘰喳喳發表意見,實在不能統一,最後大多是聽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話說,這就叫百孝順為先。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勸說,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沒有絲毫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總是說,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盡可以由著他們來。爸爸還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小朋友,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年。

參考參考吧,採納

㈡ 名人魯迅先生家風家訓演講稿

你知道周海嬰是誰嗎?周海嬰於本月初逝世,享年八十二歲。
一九五二年,周海嬰在北京大學物理繫念無線電專業,他曾做過國家廣電總局副部級幹部。
假如周海嬰不是魯迅的兒子,盡管也曾是個高級幹部,但山外山,官外官,在權力圈裡又算是老幾?況且人去茶涼,在人海里只是一朶微瀾。命運與頭戴閃爍光環的魯迅拉在一起,周海嬰才名傳四海,身負宣揚魯迅精神的使命,謙遜溫和的他,一生卻過得實實在在,低調平穩,逝世後得到了好評。
一九三六年魯迅在病重時,在散文《死》的篇末寫下遺囑,其中第五點是對當時七歲的周海嬰的訓示:「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周海嬰沒有成為文學家或美術家,卻成了個無線電專家。作為文化偉人的兒子,周海嬰是榮耀的,緊隨一生的又是重負的,他說自己是在好比磁場的「人場」中長大,被「人場」控制著,「父親一直在鞭策著我,也給我壓力。」他被事事與魯迅聯系著,為了維護先人的光環,他不能說錯話,做錯事,不得越界,謹言慎行,失去自由和自己。

從魯迅的遺訓,想及詩人陸游的家訓。為什麼是陸游呢?因為都是愛國和偉大的文學家。陸游家訓,由四十多歲開始寫,一直到八十餘歲在不斷增補,共二十六則。其中陸游的訓示有「仕宦不可常,不仕則農,無可憾也。但切不可迫於衣食,為市井小人事耳。戒之戒之。」,與魯迅對孩子的要求是不同時代的同工異曲,一個叮囑不做空頭文學家美術家,做小事情普通工作謀生好了;一個囑咐宦途不及務農好,不做官可以躬耕謀食,即使生活緊張也不要做壞事。俱見務實作風和文化人高尙操守。
清代名臣曾國藩的家訓,分散寫在他的數量龐大的家書中,曾有出版社選輯成家訓專集。曾國藩的家訓在家族教化中頗能起作用。他的小女兒曾紀芬嫁入湖南衡陽發達數百年的巨家望族聶家,所生的第四子聶其傑,曾留學美國,回國後致力教育救國、實業救國。一個在商場中打拚,曾任上海總商會第一任會長的人,又是一個儒者,他重視聶家、曾家的先祖述言,並出版成書推廣,還創辦《聶氏家言旬刊》(後改為周刊《家聲》)等家庭刋物,「宗旨是聯絡家庭之情感,而切磋其道義」,從一九一七年起共辦了逾十個年頭。成為中國以至外國的僅見文化現象。
先輩為保家聲不墜遺傳家訓,內里的價值體系有不少精華,從中可見傳統士人的家國責任之思與濟世情懷。

㈢ 家風故事演講稿500個字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家風對每個人都有著潛移默化而回重要的影響,它就像春風答風人夏雨雨人一般滋潤,影響著人們。沒有家就沒有這個社會,家風對整個社會的影響都是巨大的,無數好的家風必然可以引起好的社會風氣。如果一個人,他家中有好的家風,那麼他定可以少走彎路;而如果他的家風敗壞,那麼就少不得走彎彎道了。我們家的家風便是「誠信」二字。誠就是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地誠實做人,自己做的事情就要勇於承擔,不能向別人身上推卸責任。而信就是要守信,說出去的話就如同潑出去的水,不能收回來,說過的話自己要做到。除了家風,還有另一個引導著人們的——家訓。與家風相對,我們家的家訓也是「誠信做人,踏實做事」。做事要踏踏實實,按部就班的做。就像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如果做事情光想著一步登天,那麼干出的事也不會有太大的成就。相反,如果一個人能夠腳踏實地的專心做眼前的每件事情,不好高騖遠,必然能夠有所成就。總之,家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成功的人必定有好的家風和家訓。而良好的家風家訓需要每個家庭成員來共築,只有嚴格築好家風家訓,我們才能少走彎路。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