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隨筆身邊好故事

隨筆身邊好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1 22:38:50

⑴ 長城的故事隨筆五百字

長城的歷史

我國北方的長城,開始於戰國秦、趙、燕三國。

一、秦、趙、燕在北邊修築長城的原因

秦趙燕為何要在北邊修築長城,這要從戰國時期的形勢說起。戰國時期,是我國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轉變時期。隨著各國之間政治、經濟關系的加強,諸夏文化與秦、楚、吳、越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統一的趨向日益強烈。當時進行封建改革的魏、趙、韓、楚、齊、秦、燕七國強盛之後,進行兼並戰爭,謀求以武力統一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這時,陝北、晉北、冀北和內蒙古草原上的諸少數民族也強大起來,不斷擄掠秦、趙、燕三國北部邊境。秦國之北,有義渠,又北為匈奴;趙國西北有林胡、樓煩,北有襜襤、匈奴;燕國北界東胡。這些北方少數民族政權,除義渠從事農業外,其他均以游牧、狩獵為生。義渠是西北黃土高原上的強國,自春秋至戰國,與秦抗衡百餘年。匈奴、東胡等游牧民族更是軍事素質高,作戰能力強。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人以游牧、狩獵為生,牲畜以馬、牛、羊為最多,其次則為駱駝、驢、騾等。他們「逐水草遷徙,毋城郭常處、耕田之業。然亦各有分地。」男子從小就學習騎射。「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兔;用為食。」因此,一到成年,「盡為甲騎」。戰國之際,匈奴已經進入奴隸社會,並且有了國家政權機構。國王稱為單於,其下置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除左、右賢王外,其餘大臣都是世襲。東胡、林胡、襜襤、婁煩與匈奴基本相同。

自戰國中期以來,他們不斷擄掠秦、趙、燕三國北部地區。由於他們善於騎射,長於野戰,採取突然襲擊,來去飄忽,難於捉摸,顯示出很強的戰鬥力。而秦、趙、燕在戰國中期的作戰部隊主要是步兵和戰車,穿著寬衣大袖的服裝,行動遲緩,日行30——50里,自然不能阻止匈奴、東胡的襲擊和擄掠。這不僅使三國北部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生產遭到嚴重破壞,而且大大影響了三國的統一事業。針對這種被動局面,三國便先後進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築長城。

秦國自商鞅開始變法,推行富國強兵。軍隊逐漸改變成步兵和騎兵,並以軍功論賞和升遷,因此軍隊的戰鬥力增強,所向無敵。惠文王六年(前332)和十年,先後大敗魏國,奪取魏西河郡(今陝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陝西東北部)地。十三年(前225),令張儀築上郡塞,以防北方的林胡、樓煩南侵。接著,又大舉進攻義渠,使之臣服。至昭王,宣太後誘義渠王至甘泉(今陝西淳化縣西北甘泉山),殺之,起兵滅義渠,置北地郡。於是,秦國北部遂於匈奴相接。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於隴西、北地、上郡北部邊境修築長城,並派軍駐守。

趙國於武靈王十九年(前307)始改革兵制,實行胡服騎射。自此兵力遂強。二十年,武靈王西略林胡地,至榆中(今內蒙古河套平原東部);林胡王獻馬降服,才班師而歸。二十六年(前300),破中山,攘地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雲中、九原(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至烏加河地區)。於是,下令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今內蒙古大青山、烏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內蒙古烏加河),而置代郡、雁門、雲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擄掠。為了專門經營西北,次年,他讓位於其子惠文王何,自號主父。惠文王二年(前297),主父出代,至西河(今山西、內蒙古間之黃河),破樓煩王而致其兵。

燕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弱的一個國家,南臨強齊與新起的趙國,北逼於東胡。直到燕昭王即位(前311)以後,發憤圖強,招納各國賢能之士,實行改革,燕國才強盛起來。其時東胡強大,經常南掠燕國北部地區。燕君為了保持北部的安寧,被迫向東胡王媾和,而以大將為人質。昭王時,秦開質於東胡,他智勇雙全,東胡王甚信之,因此行動自由,得以了解東胡南部的山川險要、布防情況與軍隊的活動規律。歸國之後,即率大軍襲擊東胡,大破之,東胡卻地千餘里。又「度遼東而攻朝鮮」拓地至浿水(今朝鮮清川江)。於是,「燕亦築長城,自造陽(今河北康保縣與內蒙古太僕寺旗)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

綜上所述,戰國時期,秦、趙、燕之所以在北邊修築長城,其目的是為了防禦匈奴、東胡的南掠。

長城是由城、堡發展而來。作為軍事上的防禦工程的城、堡,早在原始公社末期就開始了。由於它能起有效的防禦作用,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得到了普遍的發展。長城,最早出現於春秋,如楚國的方城(在今河南南陽地區)。到了戰國,魏西河郡有長城,趙漳水上有長城,中山國西部有長城,燕易水有長城,齊沿泰山山脈有長城。這些長城,在戰爭中曾經起過很大的作用。北方游牧民族行動迅速的騎兵,行蹤莫測,諸國無論是步兵還是騎兵,都無法阻止他們襲擊和擄掠。只有修築長城,加上駐軍防守,才有可能阻止他們的南掠。只有在北方修築長城,才能抽調主要兵力,用於列國之間的兼並戰爭和保衛戰爭,才能完成統一大業。

二、秦、趙、燕長城的價值

戰國時期的秦、趙、燕長城,作為軍事防禦工程,究竟在戰爭中起了什麼作用?關於它的作用,特別是秦長城和燕長城的作用,歷史文獻記載幾乎沒有,趙長城的記載也很少。這是不是說,它們沒有起什麼作用呢?不是。恰恰相反,正好說明三國修建長城後,匈奴、東胡等沒有越過長城南掠,長城在軍事防禦上起了重要作用。

眾所周知,昭王時,是秦國疆土擴展最快的時期之一。假如北面沒有修築長城,秦國就必須要派駐大軍把守北方的重要通道和隘口,以阻止強大的匈奴南掠,怎麼能夠抽調大軍不斷大敗六國的聯軍、佔領六國大片土地呢?可見,秦長城修成後,只需要少量軍隊駐守,就能阻止匈奴南下了。如果匈奴大軍南下,由於有長城防禦,一時不易攻破;而秦都咸陽距此不遠,一日一夜或兩、三晝夜即可赴救,因此,匈奴不敢南下,自取失敗。總之,自秦昭王築長城以後,匈奴一直沒有南下擄掠,這正說明了長城的軍事防禦作用。

至於趙長城,由於建築在陰山(今大青山、烏拉山東南)腳下,多系用土夯築,質量較差,而又靠近匈奴,因此開始時,常被匈奴大軍攻擊。趙國雖然派駐大軍防守,主動出城迎戰,但是常吃敗仗。趙悼襄王時(前224——前236),趙邊防累為匈奴所敗,北方吃緊,於是,派大將李牧到長城統領大軍防守。悼襄王給予李牧便宜任免屬吏的特權,並將雲中、雁門、代郡北部的商業稅和田賦作為軍費供李牧支配。李牧將指揮部設在雁門郡北部的長城下,以便東、西照應。他厚待戰士,日殺數牛來改善伙食;每日教將士練習騎射,獎勵成績優異者;嚴守烽火台,並不斷派間諜了解匈奴的動向;他下令軍中:「匈奴來擄掠,全體將士立即收牛馬羊入保長城,有敢捕虜者斬!」匈奴每來侵,由於烽火嚴緊,事先知道消息,趙國軍民便收牲畜入保長城。匈奴擄掠不到人和牲畜、財務,只好退去。如此數年,雖未挫敗匈奴,但趙軍亦無亡失。匈奴人以及趙國邊民,都認為李牧怯懦,趙王也責備李牧;而李牧依然如故。趙王怒,招牧回朝,以別將代之。新將採取迎擊的戰略;匈奴每來,他就率軍出擊,數敗。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將士傷亡很多,北邊無法放牧。趙王沒有辦法,只好再請李牧出守長城。李牧稱病,杜門不出,不肯應命。趙王乃強起牧,令牧統兵守衛北方。李牧對趙王說:「王一定要用我,我仍然採取從前的戰略,您同意,我才敢奉命。」趙王只得答應。李牧至長城,如故約。數年,匈奴無所得。然終以李牧為怯。趙守邊將士「日得賞賜而不用,皆願一戰」。於是,李牧乃選戰車1300輛,精騎13000匹,挑能破敵擒將的百金之士50000人,善射者100000人,訓練作戰。練成之後,便大縱畜牧。長城以北,人畜遍野。匈奴聞之,便來擄掠。小入,牧則佯敗,以部分人畜委之。單於大喜,便率傾國人馬南下。李牧事先設下埋伏,張左右翼夾擊,大破匈奴10萬余騎,單於落荒敗走,逃奔北方而去。此後10餘年,匈奴不敢近趙長城。趙軍乘勝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於是,趙北邊寧靜,人民安居樂業。從這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趙長城在軍事防禦上的巨大作用。

燕國在築長城以前,為了保持北部的安寧,不得不向強大的東胡媾和,並以大將為人質。這種屈辱媾和的辦法,並不能使東胡完全停止南掠。自從燕昭王時秦開大襲東胡軍,東胡北卻千餘里,並築長城之後,東胡才不敢南掠,燕國北部才無烽火之警,人民也才安居生產。這也顯示了燕長城在軍事防禦上的偉大作用。

秦末漢初,匈奴乘中原戰亂,越過秦蒙恬所築長城,復與漢以戰國秦、趙、燕長城為界。由於這條長城年久失修,北方守軍稀少,因此,強大的匈奴不斷進入長城以內擄掠,一直深入到代谷、太原、西河、上郡、北地等郡,漢高祖、惠帝、文帝、景帝被迫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嫁公主給單於為閼氏(即王後),並賜予大量的財物。但是,就是這樣一條破爛不堪的長城,也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軍事防禦作用如果不是匈奴大軍,一般不能進入長城擄掠。其次,如果守將得力,縱有匈奴大軍,也進不了長城。《漢書•李廣傳》:景帝時,廣「為上谷太守,數與匈奴戰」。匈奴始終沒有從這里進入長城。武帝時,韓安國屯漁陽郡,為匈奴所敗;徒(錄入者註:此字疑為徙)屯右北平,又數敗。武帝乃以廣為右北平太守。「廣守右北平,匈奴憚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後廣數出長城遠征匈奴。這說明,戰國燕長城仍有防禦作用。程不識也是守長城的名將,與李廣齊名,他治軍很嚴,隨時防禦匈奴突襲,匈奴也不敢來犯,也說明戰國長城起了一定作用。其後衛青、霍去病、公孫賀、公孫敖等出擊匈奴,均以趙、秦長城為進攻退守的主要據點。這表明,直到西漢前期,戰國秦、趙、燕長城仍在發揮軍事防禦作用,雖然它的防禦能力已大不如戰國時期了。直到漢武帝把匈奴趕到漠北以後,修復蒙恬所築秦長城和修建外長城,這條戰國秦、趙、燕長城才被放棄,它的軍事防禦作用也才隨之終結。

⑵ 小故事大道理全集隨筆250字

讓我們默想:和copy什麼樣的人相處,久而久之,就會有相同的氣味。我們靠近帶有玫瑰味的泥土,不但能吸收它的芬芳,也能成為帶給別人香味的玫瑰。
我們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從新聞中看到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學生,學習特別好,每次考試在班裡都是名列前茅,但他交錯了朋友。他的朋友不但教會了他上網,還教會他吸煙、喝酒、賭博,甚至帶他去攔路搶劫。就這樣,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一步步滑向了犯罪的深淵。由此可見,交朋友有多麼重要!
荀子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也是這個道理。還聽到過一個與上文截然相反的例子:有這樣一個學生,平時從不聽課,但他也不搗亂,只要一上課就睡覺,每次考試都是坐底,是個令所有老師頭疼的角色。一次座位大動之後,他和班裡學習最好的學生坐在了一起。有一天,他突發奇想,問了同桌一個問題,同桌給他認真解答之後,他覺得很有趣,便開始聽課,漸漸愛上了學習,一段時間後,學習成績居然上到了中游,每位代課老師都覺得不可思議。
可見,交朋友有多麼重要!

⑶ 傳說故事的隨筆300字

有句成語叫「天降橫禍」,還有句成語叫「天賜良機」,這說明災禍和機遇都可能從天而降。面對突如其來的災禍或者機遇,我們又該如何作為呢……
天降橫禍
故事要從那天傍晚說起。那天,有個叫馬友德的老漢從鎮上回村,路過村頭那棵大槐樹時,被幾個小孩給攔住了。一個小姑娘懇求他說:「爺爺,我們把羽毛球打到樹上去了,您幫幫我們吧……」
馬友德抬頭望瞭望大槐樹,這棵大槐樹已經有幾百年的樹齡了,樹干粗,樹冠大,到了夏天,村民們都來樹下乘涼,這里就成了一個小廣場。馬友德發現樹枝上的羽毛球,撿起一塊磚頭就扔了上去。磚頭飛過樹枝,把羽毛球碰了下來,磚頭卻不偏不倚地卡在了樹枝間。
小朋友們撿起羽毛球,歡天喜地地跑了。馬友德看著卡在樹上的磚頭,卻犯起了愁,心說:這傢伙要是掉下來,砸到人可就麻煩了!想到這里,馬友德又撿起地上的磚頭往上拋,想把卡在樹上的磚頭碰下來。可一連試了十幾次,都沒成功。就在這時,他的手機響了,老伴說有急事,讓他趕緊回家!
馬友德只好先回家,他打算第二天再來,把這塊磚頭弄下來。
第二天,馬友德一大早來到大槐樹下,突然發現一名陌生男子歪倒在樹下,不省人事。走近一看,只見這男子手裡抓著半瓶飲料,頭上的傷口在流血,身邊扔著一塊磚頭,不遠處還停著一輛摩托車。
馬友德心裡「咯噔」一下:出大事了!他往樹上一瞅,昨天卡在樹上的那塊磚頭不見了。不用問,一定是這個男子騎著摩托車到了此地,想坐在樹下喝水休息,沒想到天上掉下來一塊磚頭,被砸了個頭破血流。
馬友德趕忙掏出手機撥打了120,然後用毛巾按住男子的傷口。就在這時,村裡的皮三溜達著走了過來。馬友德看到皮三走來,就喊說:「這人受傷了,我送他去醫院,你先把他的摩托車推到你家去!」
皮三推起摩托車走了,不一會兒120急救車也開了過來。馬友德護送陌生男子去了醫院。
因為在男子身上沒找到任何聯絡方式,馬友德只好留下來。一直到中午,昏迷中的男子終於慢慢有了反應,嘴裡含糊不清地說:「包……包里……錢……錢……」
馬友德記起來,男子的摩托車後面綁著一個包,當時他沒有在意,現在聯系了男子的話,就明白了:那包里肯定有錢,而且數量還不少,不然他不可能在昏迷中還反復念叨。
馬友德惦念著包里的錢,下午就急匆匆回去找皮三。他見到皮三,直接就來了一句:「那包里的錢你可得好好保管……」
皮三聽馬友德這么說,知道馬友德也知道那包里有錢,就說了實話:「真沒想到,那包里有那麼多錢。我數了數,整整九十萬,九十萬啊!」
聽皮三這么一說,馬友德心中又是一驚。
皮三開始以為馬友德認識受傷男子,可聽了馬友德說明了事情的前因後果才明白過來:原來馬友德和男子非親非故。皮三心說:這磚頭早不掉晚不掉,偏偏在陌生男子坐到樹下喝飲料的時候掉下來,這不是老天爺送錢來嗎?於是,他眼珠子一轉,對馬友德說:「老馬叔,我看,咱乾脆把這錢分了吧!」

天賜良機
馬友德聽皮三這么說,大驚失色,連忙拒絕:「不行,那麼多錢,人家醒過來能善罷甘休?」
皮三見馬友德心有顧慮,就分析起來:「老馬叔,你想想,反正當時就我們倆在現場,只要我們統一口徑,一口咬定,根本沒有看見啥摩托車,不就好了嗎?除了老天爺,誰又能知道,是我們還是之前有人把摩托車給推走了呢?」
這一番話把馬友德給說動了。馬友德盤算了一下:如果和皮三平分,立刻就能得到四十五萬現金。雖說自己兒子馬宏才是老闆,家裡並不缺錢,但這四十五萬也不是好賺的啊!就這樣,馬友德就和皮三平分了這九十萬。
馬友德拿著四十五萬不義之財回到家,心裡一直是忐忑不安。
馬友德心不安,皮三也擔心。第二天,皮三就給馬友德打電話,要他再去醫院看看,那個受傷的陌生男子到底死了沒有,末了,他還暗示馬友德:「老馬叔,如果方便的話,你最好想辦法,讓那傢伙永遠消失,這樣我們就沒有後顧之憂啦!」
馬友德來到醫院探聽消息,可剛走進醫院,就被醫生給叫住了,說交的錢用完了,讓他趕緊再去繳費。馬友德又替陌生男子交了三千塊錢,隨後才去了病房。
此刻,那個男子依然昏迷不醒,馬友德想起皮三的話,不由打了個激靈。他告誡自己:千萬不能做害人的事。最後,馬友德打定了主意:這錢能不能歸自己所有,就看造化了。這人死了最好,如果蘇醒過來,就如數奉還!
回到村裡,馬友德找到皮三,說了自己的打算。皮三一聽就急了,紅頭赤臉地嚎道:「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這只煮熟的鴨子飛了。」
馬友德和皮三分手後,一夜沒睡。到了第二天早上,馬友德突然擔心起來:皮三這小子會不會到醫院,向那陌生男子下手?想到這里,馬友德坐不住了,立刻又趕去了醫院。到醫院一看,他頓時手腳冰涼,這下是真出大事了!病房裡哪還有陌生男子的影子?
馬友德立刻打電話質問皮三:「你說實話,昨天夜裡來沒來過醫院?那個人是不是你……」
皮三一聽立刻樂了:「老馬叔,你想哪了?我也只不過是嘴上說說而已,我哪有那個膽啊!」
馬友德想想也是,殺人畢竟不是人人都敢乾的,他正要去找醫生問問,醫生先找到他了。醫生疑惑不解地說:「你送來的傷員也真怪,他昨天傍晚醒了過來,到半夜竟悄悄走了,連個招呼都沒打!」
馬友德從醫院回到家裡,認真地想了想事情的前因後果,最後還是不放心,只好去找皮三商量。他憂心忡忡地說:「那人走得奇怪啊!也許是神智還沒完全清醒過來?但他說不定哪一天清醒過來,就會找咱要錢來的啊。」
皮三聽完,就寬慰他說:「那也不見得啊!說不定他是個逃跑的貪官,那些錢本來就是一筆見不得光的不義之財……」皮三越分析,馬友德越覺得有道理,終於鬆了一口氣。
就在馬友德為得一筆橫財而暗暗高興時,沒想到一件倒霉事也接踵而來。這天晚上,小舅子告訴他,說馬宏才遇到了麻煩,昨天找他借了五十萬。
馬友德大惑不解,兒子的公司一直經營得不錯,咋會突然找小舅子借錢呢?他不放心,就追問小舅子,宏才的公司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小舅子告訴馬友德,宏才前幾天損失了一百多萬現金,具體原因他也沒多說,只是關照舅舅,別告訴老父親,免得他擔心。
馬友德一聽寶貝兒子遇到了麻煩,沒有遲疑,立刻帶上這四十五萬去找兒子。馬宏才看著父親帶來的四十五萬,既感動又驚奇,忙問父親這錢哪來的。
馬友德經不住兒子的反復盤問,就如實說了出來。馬宏才知道這錢的來歷後,當場就責備起父親來:「您可真糊塗啊,怎麼能做這種事呢,這是犯法的呀!」
馬友德被兒子一說,感覺事態嚴重,於是回到村裡,勸說皮三和他一塊去公安局把事情說清楚。
一開始,皮三還是推三推四,馬友德警告道:「既然這樣,我先去了,你等著公安上門吧。」皮三一看這事掩蓋不過去,只好不情願地答應下來。

老天有眼
根據馬友德他們提供的線索,警察覺得這個陌生男子肯定有問題。警察料定,這陌生男子肯定不會對那九十萬善罷甘休,於是,便精心布置了一個抓捕計劃……
這天早上,馬友德正在村邊散步,突然被人劫持,劫持者正是那個從醫院里不辭而別的陌生男子。陌生男子把馬友德劫持到小樹林後,惡狠狠地說:「把錢乖乖交出來,不然的話我要你的命!」
馬友德沒有反抗,立刻答應帶陌生男子去取錢。他帶著陌生男子走進果園,很快,在一棵果樹下面刨出一個包。可陌生男子剛把包抓到手,突然就被埋伏在此的警察按倒在地……
陌生男子被擒,公安部門說了,案子一落實,就要給有功人員獎勵。但馬友德心裡還是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滋味。他心說:如果那四十五萬能幫到兒子,該多好啊!馬友德還想知道,兒子為啥一下子損失了一百多萬?就在馬友德打算動身去找兒子時,兒子開車回來了,一進門就孩子似的大喊大叫:「爸!喜事!大喜事!那一百八十萬追回來了……」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那天夜裡,馬宏才公司的財務室被搶,剛剛收到的一百八十萬貨款被搶走。兩個搶匪得手後,當即平分了一百八十萬,然後分頭逃跑。其中一個搶匪,打算連夜趕回老家。為了避開監控,他駕駛摩托車上了一條偏僻的鄉村公路。可他沒想到自己運氣這么糟,開著開著,車胎沒氣了。他只得推著往前走。路經馬友德家村口那棵大槐樹時,他累得實在走不動了,就把摩托車放好,坐到樹下喝起了飲料。可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突然一陣強風吹來,那塊被卡在樹上的磚頭掉了下來,不偏不倚地砸在了自己的頭上。等他醒過來,人已經在醫院里了,摩托車和九十萬都不見了。
後來,搶匪從醫護人員口裡打聽清楚馬友德的情況後,就悄悄離開了醫院。他很快就找到了馬友德,並劫持了他。可搶匪哪裡想得到,原來這是警方精心設計的一張「天羅地網」!這名搶匪落網後,警方很快就根據他提供的線索,抓獲了另一名搶匪,追回了贓款。
馬友德聽完這整樁事情的前因後果,感嘆不已:幸好自己幫小孩子們扔了那塊磚頭,幸好自己把贓款交給了警察,不然的話,兒子那一百八十萬該去哪兒找啊!

⑷ 講一個有意義的故事隨筆400字

星期天在外婆家,閑來無事,媽媽便提議,我們全家來一次畫畫比賽.我聽後連連點頭,畫畫可是我的強項,我連忙請了小姨來當裁判.並豪氣沖天的說:「媽媽,要是這次比賽我輸了,下個周洗碗的事兒我包了!」
媽媽聽後含笑不語,並承諾如果這次我能取得第一,便給我買我心儀已久的毛絨小熊.我手舞足蹈,更是那好了顏料畫筆嚴陣以待.
豈料在開賽前,媽媽又發話了:「這次比賽取勝的關鍵可不是畫畫得好與不好,而是方法和智慧.我們可不能親自動手,要靠動物動手」我聽了迷惑不解,剛才必贏的精神氣被戳去了一半.媽媽看著我苦惱的樣子,更是大笑起來,爸爸也在旁邊添油加醋笑話我.不行,不能先輸了氣勢,我向小姨擠眉弄眼,小姨微笑不語.
比賽開始了,媽媽要打先鋒,從隔壁的雞籠里抓了只小雞,我好奇的看著媽媽的所作所為,百思不得其解.只見媽媽調好了顏料,在地上鋪了白紙,並撒上幾粒米,還把小雞的爪放在顏料里沾濕.哦,我明白了,媽媽不愧為媽媽,此計甚妙.不一會兒,翠綠的竹葉點點呈現在紙上.媽媽洋洋得意的說:「這畫叫做『竹枝圖』」,媽媽的話剛完,吃撐的小雞在紙上拉了一坨屎,我頓時大笑起來,爸爸也大笑起來,揉著肚子說:「驕傲使人落後,千算萬算你可不能算到……恩……這雞畫家啥時候拉屎!」小姨在媽媽的名字後面打了60分.
該爸爸畫了,爸爸大手一揮,「常勝將軍」來了,爸爸可是象棋的一把好手.這畫畫嘛,可就難說了.我疑惑地看著爸爸用小勺把白砂糖在紙上畫了一個「和」字.嘿嘿,爸爸連畫畫都不忘說理,連嘮叨在嘴邊的「家和萬事興」都搬了出來.不多一會兒,白紙上呈現一個由螞蟻組成的「和」字,哎呀,字在移動,我蹲在地上,笑得直不起腰.爸爸可算漏了螞蟻是要把食物搬進螞蟻窩的.小姨在爸爸的名字後面給了61分.
可輪到我了, 沒有達不到的目標,只有想不到的方法.我也向爸爸一樣,用糖在紙上畫了一個「大」字,可之前我可是用膠水了的,糖吸引螞蟻,膠水黏住螞蟻,巧計加前車之鑒.果然,螞蟻來了,擺了一個「大」字,這下爸爸媽媽可傻眼了.我洋洋得意拿著手機拍著照,小姨給了我一百分.
我贏得了毛絨小熊,也贏得了家裡的「智多星」的稱號.這下我總算明白過來,這世上就沒有達不到的目標,只有想不到的方法.

⑸ 我想自己建一個微信公眾平台,發一些文章,隨筆,散文,故事,自己寫的和別人寫的,需要一個公眾號名字,

是的,他一直都是愛她的。只是他清楚,那時的她是春天裡風華正茂的樹,這愛是她挺拔的樹身上一枝斜出的杈,若不狠心砍下,只會毀了她。所以,他必須離開。如今,她是伸入雲霄的鑽天楊。而她成長的每一個枝丫間,都有他深情注視的眼睛。那遙遠的守望,才是生命中最美的注視。

⑹ 小班小故事隨筆範文100字,孩子都要站排頭怎麼辦

開學以後,天氣依舊很冷,小朋友都穿著厚厚的棉衣、毛線衣、外套……,午睡的穿脫衣服也依舊是我們老師頭疼的一件事。這不,一到午睡室,小朋友就嘰嘰喳喳的互相幫助著,有點小朋友能幹點,能幫忙別人把衣服袖口先拉出來;有的卻只是在床上磨蹭,也不著急;還有的更是趁勢和旁邊的小朋友打鬧嬉戲起來了……真是五花八門的什麼都有啊!再說起床的時候吧,「老師,你幫幫我!」「老師,你幫我拉一下!」……很多個聲音會同時從四面八方向你傳來,紅彤彤的小臉上都擺出了一副「請教」之相,有時候真是會讓我們老師手忙腳亂,頭皮也發麻。
這個學期開學不久,我就對這個現象仔細反思了,雖然孩子們年齡小,自理能力很薄弱,但一定還是有方法可以引導的。
這天起床後,我們老師故意對這些小傢伙的幫助視而不見,不一會兒,有的小傢伙不耐煩,自己穿了起來,不穿不要緊,一穿我們大呼上當受騙,原來很多孩子還是能夠自己穿的。除了幾個幼兒衣服太多,實在穿不進去,很多孩子還是走出了這關鍵性的第一步。
接下來,我們隆重地表揚了幾個會穿衣的孩子,並給他們頒發了紅蘋果獎。這下小傢伙們的士氣倍增,一個個都信誓旦旦的說自己也會穿,也要得紅蘋果,看得我們老師心裡直偷偷樂。
小傢伙們漸漸掌握了要領,但是穿的衣服很多,難度也很大,所以我們還讓孩子們相互合作,發揚互助精神,從那以後,每到睡前與睡後,教室里一片熱鬧紅火的景象,幫著拉袖子的、幫著扣紐扣的、幫著掏袖子的,孩子們忙得不可開交,「請幫幫我」、「謝謝你」等聲音不絕於耳。我們不禁感嘆:4歲兒童竟有如此精誠的合作精神,咱們成年人真自嘆不如啊
專家曾說過,兩歲的幼兒就有獨立穿衣的願望,3歲的幼兒已經具備獨立穿衣的能力,那為什麼現在很多幼兒到了6歲還不會穿衣服呢?這個都是「心軟」惹的「禍」呀!

發生在蒙蒙身上的轉變
記得小班幼兒剛入園的時候,蒙蒙就不愛說話,向其家長了解情況,也說蒙蒙在家也不愛說話,即使說話了,也是聽不出他到底在嘀咕什麼。一段時間下來,家長甚至擔心蒙蒙是個半啞之人。我們老師也非常擔心這個特殊的孩子,他的年齡在班中是最小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和別人有相當大的一段距離,平時很多事情都要我們老師包辦代替,這樣下去對他的發展很極為不利。
經過查找資料,我也了解到,幼兒初期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培養幼兒說話能力,幫助幼兒在語言表述中認識周圍事物,對促進他們的智力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抓緊這一時期訓練幼兒說話的能力就顯得十分重要。所以,培養小班幼兒的說話積極性是十分必要的事。於是,我們採取了措施:
首先,從生活上多關心幫助他,與他多親近,逐漸消除他對幼兒園老師和小朋友的一些陌生感和恐懼感。每天入園時,我都會熱情的與他打招呼,親切的同他談話,詢問他:「你有沒有吃早餐」、「你早餐吃了什麼呀」、「這件衣服真好看,是誰買的?」等等,使他覺得我像家人一樣在乎他,沒有忽視他的存在。
其次,在許多事情上,對他一視同仁,比如在點名的時候,也一樣要求他說:「到!」,「我在這里!」雖然第一次他說「我在這里」的時候,口齒很不清楚,聲音也很清,但是我還是很興奮,大大的獎勵了他一顆五角星。在上課的時候,也常常會問問他,「蒙蒙,你懂了嗎?」「蒙蒙,你來說一說!」 每次幫孩子穿衣服的時候,也會悄悄的和他說上幾句悄悄話,和他談談,逐漸的拉近了彼此的距離,蒙蒙也慢慢能說幾句比較清楚的話了。每天早上來園也可以自己喊老師早了。看著他的一點一滴的進步,都讓我非常感動。
第三,要加強與家園之間的聯系、溝通。蒙蒙一直是奶奶接送的,在家庭教育問題上,我覺得父母親給予他的教育不夠突出。家長對孩子說話能力這方面的問題也比較敏感,所以我想應該多利用一些適宜的機會,和家長多多交流溝通,幫助蒙蒙漸漸擺脫不能說、不敢說、不愛說的惡性循環。
相信只要我們真心的付出,相信他定會得到更好的發展。俗語說:「醫者,父母心」,我卻想說:「師者,父母心」。


總是在流水與大地頂牛、賭氣的時候,或者在山險水急、山和水互不買賬的時候,橋就來了。橋將身子趴下,手搭牢這邊,腳踏實那邊,此時,爭強兩方便不由得笑了,氣也全消了。世間總有磕碰,有了橋,不知少了多少疙疙瘩瘩。
小班下學期,我們小三班的吳老師被調入小小班,所以,錢老師調入了我們班。所以開學前報到收費的時候,我就一一和家長們打招呼,告訴他們此事,大家對這樣的分配都沒什麼異議,於是我也就覺得這沒什麼問題。
幾個星期過去了,小班幼兒的情緒也漸漸都穩定下來了,只有個別的幼兒早上來園的時候還會哭哭鼻子,我們老師安慰引導以後,就能很快的穩定下來。然而,一天中午,我在電腦前列印東西的時候,突然接到了子怡爸爸的電話,子怡爸爸的語氣非常激動:「老師,我們子怡最近上幼兒園總是哭,你們班是不是換了老師了?怎麼小班下學期就換掉了老師呢?……」不容我說話解釋,他一口氣的說了幾分鍾,在我印象里,子怡爸爸40來歲,平時來接送,態度都很和氣,與我們老師笑眯眯的,說話不多,也沒有和我們過多的交流過什麼,今天這樣的態度令我一下子有點吃驚,他繼續說:「我知道你們老師平時很疼自己子怡,甚至比媽媽還要疼孩子,可是現在我們的孩子不想上幼兒園,你們幼兒園到底是怎麼搞的?你們園長電話多少?」他說話的中間,我也想和他解釋我們幼兒園的安排,還有孩子的一些情況,可是他的情緒一直都很激烈,他甚至說:「我很疼自己的孩子的,我今天是忍不住了,我知道我脾氣不好的,如果你們不把老師換回來,我是要打電話到教育局的!」當時我心裡就想,他這樣的火頭,看來我的解釋當場未必能聽進去,所以我就耐心的聽他說,讓他說完以後,我告訴他我會想辦法解決這件事情的,請他等待我的答復。掛掉電話

⑺ 如何寫好教學隨筆,教學案例,教學故事

1.敘述事例引出想法
教育隨筆往往是由一個具體事例作為由頭。對這個事例的要求是:真實、生動、有新意。真實,就是事例必須是生活當中確實存在的,是自己所見所聞甚至是經歷過的,而不是隨意捏造的,或者道聽途說的;生動,是指事例有一定的故事性,而且比較有趣,或者有經典細節的,可讀性較強,不是那種平淡無奇的老生常談;有新意,指的是事例能折射出某種新的動向、新的意識,或者是一種新的現象的端倪。例如下面這個事例:
這是一次區級優秀小學語文教師語文教學課堂展示活動。第三位上場執教的是一位年輕的女教師。她執教的課文是《董存瑞捨身炸暗堡》。因為是借班上課,上課伊始,老師為了調動情緒,活躍氣氛,她問學生「:你們最崇拜的是誰?」學生紛紛舉起了手,有的說崇拜球星羅納爾多,有的說崇拜影星趙薇,有的說崇拜棋王聶衛平……待學生講了一些崇拜對象後,老師反問:「你們猜,我最崇拜誰?」話音剛落,學生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老師崇拜董存瑞。」一聽這么整齊的回答,坐有近百位聽課教師的多媒體教室里頓時爆發一陣鬨笑。老師們為什麼笑?笑學生回答得巧妙?笑學生回答得整齊?恐怕都不是。本來,老師也許是要說崇拜董存瑞的,可是,這一陣鬨笑,使老師尷尬了,語塞了,她承認不行,不承認也不行。
這個事例無疑是新穎而有新意的。事例的敘述應該簡潔而不粗略,具體而不煩瑣,不要用籠統的概括,也不要用細膩的描繪。事例是否具有典型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隨筆的價值。因此,精心選擇事例是寫好隨筆的第一步。引出事例後,可以說說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旁徵博引深入分析
事例的內涵總是多元的,往往可以從多方面來思考,產生不同的想法,但在教學論文寫作時, 不能想到什麼寫什麼,不能方方面面都寫,而是要抓住感受最深的、有新意的、最有現實意義的一點來展開。在這一層寫作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A.不要就事論事,只作簡單的判斷,說這個現象好或不好,簡單的判斷是容易的,但這是沒有說服力的。
B.要透過現象看實質,作深層次分析,挖掘出潛伏在現象背後的根源。例如有一篇《教學的尊嚴在於思想》的隨筆,在舉出事例後分析:「有些教師太聽話,他們規規矩矩照著課本教,他們不折不扣地按照參考書上說的辦,他們把課本和教參作為絕對正確的聖旨,不敢越雷池一步。為什麼會這樣謹小慎微、唯唯諾諾呢?分析原因,大概有三:一是他們以為這樣教就不會錯,保險,因為課本和教參就是這樣,如果說錯了,那也不是我的責任;二是他們以為這樣教,就能有效應對考試,考試的內容總是課內為主,課外是沒底的,課內是抓得牢的;三是這樣做省力,課本和教參里現成的,拿來就可用,不用動任何腦筋,而且誰也不會說」。這個分析,實事求是,很有說服力。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