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和學生的故事600字
A. 教師職業談訪報告作文不超過600字
(一)活動目的:
讓同學們過一個安全、健康、充實、愉快的寒假;培養學生多動手、動腦、協作、探究等能力;教育學生關注時事、關注社會、關注發展。
(二)活動內容:
1、實踐研究題:每個同學可以個人獨立完成,也可以以「雛鷹假日小隊」為單位集體完成一個小課題,具體題目附後。
2、動手操作題:每個同學自行設計、製作一個「迎新春,慶元宵」花燈。
一、二年級實踐研究題
讀兒童書籍,聽廣播或家人講故事,看電視節目等,寫下十個故事以上的題目,熟記五個有趣的故事。
三、四、五年級實踐研究題
1、以「××家成長之路」為研究課題。先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一個「家」(如:革命家、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教育家等)為研究對象,然後通過閱讀、調查、訪問、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等,了解這類「家」的事跡,寫二十個以上摘錄卡(「摘錄卡要寫清楚人物的簡歷。如:姓名、出生年月,重要學習工作經歷,主要成果和名言一句)。在收集足夠的資料之後,對這些「家」進行歸類分析。如對他們的「學習條件」、「文化程度」、「自身努力」、「把握機遇」等方面進行分析,歸納出成名成家必須具備哪些條件,寫出課題總結報告。
2、以「環境保護」為研究內容。如「寧德市環境改造方案」。
活動提示:學習環境保護知識,通過走訪有關部門、年長者、技術人員、專家,查閱材料,弄清以下問題:①當地的莊稼種類、樹木種類、河流情況、昆蟲和鳥的種類;②本地居民飲用的水源在哪裡,是否缺水;③過去的環境與現在的有什麼不同,原因是什麼;④周圍有哪些污染源和污染隱患,污染物是什麼,對人、動物有什麼危害;⑤什麼部門管環境保護的事情,他們怎麼評價家鄉的環境,採取的措施;⑥少先隊員對家鄉的環境保護能做哪些事情;⑦在以上工作的基礎上,設想當地將來的環境如何改造。
3、以「父母工作和生活情況」為內容,開展調查研究。
活動提示:確定不同職業的幾位同學的父母及這些同學作為調查對象,選取平常的一天進行訪問,弄清以下問題:父母一天的作息時間安排,一天都做了哪些工作,工作多少時間,勞動強度如何,平均獲得多少勞動報酬;父母回家都做了哪些家務,花費多少時間;父母為了子女做了哪些事情,花費多少時間;同學們了解父母什麼,是否體會到父母的辛苦,是否體諒父母,同學們平常對父母採取什麼態度。在調查的基礎上,制定一個與父母溝通、孝敬父母的建議方案。
4、以「未來的家電」為研究課題
活動提示:分析現在某一家電的種種缺點和不足,設想你心目中未來的這一家電是什麼樣子。可以有什麼功能。分析你的設想實現依賴於什麼樣的技術,大約什麼時間會成為現實。
(三)活動要求:
1、「花燈」製作要親自動手,材料可充分利用廢棄物,要多想像,重在創意,有特色。
2、小課題要在查閱資料、調查研究、積極實踐的基礎上完成,課題研究的調查報告或小論文要用方格紙抄正。
3、組成課題小組,討論課題的實施計劃,確定觀察的地點或走訪對象;每次觀察、走訪要有記錄;從有關文件、報刊和書籍上搜集資料,做成剪報或資料卡;在以上工作的基礎上,小組內要進行分析、討論,形成小組的共同觀點和結論,確定課題小論文的提綱以及寫作分工。
4、以上提供的內容供參考,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另選研究課題。
(四)活動評獎:
1、下期開學後,學校將舉辦一、二年級「故事大王」比賽(只有能講五個故事以上的,才有參加預賽的資格)。對比賽優勝者,學校除了給予獎勵外,還請他們到學校電視台講故事給大家聽。
2、小課題研究按年段評選特等獎一名,一、二、三等獎各6名,優秀獎若干名,並於開學初進行「論文答辯」與展示。
3、花燈製作,按年段評選一、二、三等獎各10名,優秀獎若干名,參加學校「元宵燈展」。
4、各班評選若干名「參與獎」,若干名優秀成果獎。
寒假結束,學生的實踐性、研究性學習作業效果讓我們吃驚。學生的「花燈」製作,多姿多彩,形狀不同,材料各異,想像豐富,富有個性特色。學校舉辦 「元宵燈展」吸引了全校學生和不少家長。一、二年級的「故事大王」比賽,通過學校電視台直播,教室里掌聲不斷。小課題研究更讓我們體會到小學生的能力,證實我原有的想法。西方國家的小學生,可以搞「研究」,可以寫「小論文」,同樣,中國的孩子,也可以開展「課題研究」,也能寫出「小論文」來。
二、小課題研究的深入實施
通過寒假小課題研究的實踐,增強了我們開展這一活動的信心。於是,我們進一步加強了這一實踐活動的管理。2000年秋季,寧德市(原寧德地區)初教工作會議上,原初教科長俞長生將我校學生開展小課題研究的實踐向全市作了推廣。
2001年開始,我們繼續在寒暑假開展這一活動的基礎上,向高年級學生提出了撰寫小論文的要求,並在畢業班開展撰寫小論文的學生畢業作文可以免試的嘗試。同時,向學生明確提出小課題研究的要求:
1、參考學校、老師提供的課題或內容範圍,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有能力完成的題目進行探究(特別強調自己的興趣);
2、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組成課題小組(課題小組可以打破原有年級、班級的界限,按居住地、興趣愛好等,自由組合);
3、可以通過查閱資料、觀察走訪、實踐體驗等形式積累資料,並及時做筆記、寫體會;
4、獨立思考,或小組共同分析、討論、交流,形成一致的觀點或結論後再寫成課題研究「小論文」。
5、學校開放圖書館、電腦室、器材室,同學們可以到學校查閱、借用書刊資料,上網查閱資料,借用活動器材;隨時可以向老師咨詢、請教。
同時,我們通過家長會、給家長的一封信,說明開展小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要求家長「根據孩子的特點、家庭的條件,為孩子創造一個實踐性研究性學習的良好氛圍,更希望家長能成為孩子開展實踐性研究性學習的引導者、參謀者、參與者、評價者。」
2002年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我市實施,我校作為福建省課程改革實驗基地校,我們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提出的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的要求,將課題研究向作文教學拓展,向各學科教學延伸。
2003年初,得知福建省教育學院中文系林文錡老師主持「中國教育學會『十五』科研規劃立項課題——新時期作文教學全境研究」後,我們向課題組申報了子課題《小學生課題研究與小論文寫作的研究》,很快得到課題組的審批。我們把「小學生課題研究」作為一個正規的課題進行研究,並制定了課題研究方案。我們確定:
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是: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學識、身體、心理特點,探討小學生開展課題研究、撰寫小論文的策略,尋求正確的、恰如其分的指導方法,使小學生課題研究這一嶄新的綜合性、研究性學習能夠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達到培養小學生綜合能力。
本課題研究所涉及的內容有:小學生開展課題研究的范圍、形式、制約因素、研究策略探討、必須遵循的原則探討、效果評價、與寫作水平提高的關系等。小學生開展課題研究不同於以往的主題活動,小論文撰寫不同於以往的習作,對小學生來說,這是一項較高難度的綜合性學習,對學生有挑戰,對教師也有挑戰,尤其是在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的評價上觀念要有較大突破。
本課題的研究就是針對小學生在開展課題研究、撰寫小論文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尋求正確的引導方法,使小學生課題研究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培養、提高小學生的創造精神和課題研究、小論文撰寫能力,將「研究性學習」作有效性的拓展,探求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新路子。
三、小課題研究取得的成效
經過前後五年多的實踐與研究,尤其是2003年以來的實踐,我校「小學生課題研究的研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1、提高了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興趣,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
開展小課題研究給小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選擇、自我把握、自我展示的時空。小學生興趣愛好廣泛,自主選擇課題涉及面也廣,探究的領域大,在自主、快樂的情況下開展研究,因此參與的興趣很濃,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
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探究某一問題,涉及環保、城建、農業、天文、戰爭、科技、電器、家庭、名人成才、學校發展等。例如,「蕉城河道污染的調查 」、「寧德市水資源的調查」、「我驕傲,我是寧德人」、「我自豪,我是附小人」、「小學生家務勞動和自理情況的調查」、「壓歲錢的來歷和使用情況調查」、 「小學生在校園玩危險游戲的調查」等,都是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點進行設計的;學生根據興趣愛好自主選擇課題,如喜愛戰爭故事的學生選擇「坦克的發展史」、 「現代戰爭與高科技」,喜歡家用電器的學生選擇「手機(或電燈、空調、洗衣機、計算機、冰箱……)的發展史」、「未來電視預測」,注意關注家庭生活的學生選擇「與父母溝通」、「父母工作生活的調查」,喜歡了解名人的學生選擇「××科學家的成才之路」,善於觀察周圍事物的學生選擇「故居老街的變遷」、「社會用字不規范的調查」等等,這些都是學生自己特別感興趣的內容。這些內容學生興趣濃,樂於參與體驗,主動開展探究,因此收到的效果也特別好。當我們看看學生撰寫的小論文的題目,像模像樣;數數小論文文章篇幅,短的1000多字,長的上萬字;讀讀這些小論文,有的讓你不敢相信是出自小學生之手。
2、提高了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我們根據小學生的特點,鼓勵小組合作,協作完成小課題研究。實際上,有相當部分的課題,根據小學生扽實際能力獨立無法完成,必須小組合作,如:「 蕉城河道污染的調查」、「寧德市水資源的調查」等。從實際情況看,多數的同學也是尋找合作夥伴,組成小隊合作探究共同完成。而小組合作從合作夥伴的構成到小隊名稱的確定,從課題的選擇到計劃的制定,再到資料的搜集和整理,最後到成果的形成(如寫出小論文),整個過程都由學生自主確定,學生積極性很高。
合作小隊一般三人以上十人以下,每一個小隊都聘請一個「小隊輔導員」(大多數是其中一個隊員的家長),每一個小隊都取了隊名,如「申奧環保小隊」、「尋找污染源小隊」、「煥新家園小隊」、「雷鋒小隊」、「樂您小隊」、「快樂小隊」、「青蘋果小隊」、「考拉小隊」、「霹靂小隊」、「閃電小隊」、 「曙光小隊」、「前進小隊」、「新·心·星小隊」、「跨世紀小隊」……為獲得第一手資料,他們走街串巷,調查訪問,不亦樂乎。就像五年7班的同學說的:「 有時采訪沒人理睬,有時父母也不理解,但我們還是做得很起勁,因為那真正是我們自己喜歡乾的事」。「綠色」雛鷹假日小隊寫的寧德市環境問題調查報告《伸出我們的雙手——建設美好的家園》,四年級薛可君等同學探究的《神秘遠天的一顆星——王綬王官》,五年三班左立竹同學執筆完成的《從海灣戰爭看現代戰爭與高科技》,還有《坦克的發展史》、《計算機的發展史》、《論現代家務勞動》、《關於父母工作生活的調查報告》、《故居老街的變遷》、《社會用字不規范的調查》、《寧德師范附屬小學現狀調查和發展設想》等等,都是學生合作的成果。五年級的蘭泳同學深有感觸地說:「一個人難找到需要的資料,小隊成員都積極行動起來,大家一起找就容易多了」。
3、提供了獲取素材的有效載體,提高了學生的習作水平。
學生習作的最大難題是「無話可說,沒內容可寫」。由於小學生年齡小,缺少一定的社會經歷,作文內容成了制約學生習作的瓶頸。要麼說假話,說空話,或者是東抄西拼,甚至整篇抄襲,開展小課題研究大大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為學生作文提供了十分豐富、有趣的內容。
學生在開展課題研究的過程中,走出課堂,走進自然,走進社會,讀書看報,上網查找資料,開闊視野;通過參與實踐、實地觀察、體驗生活,在自發性的實踐活動中獲得素材,使習作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如:學生組成的課題小組活躍在社區、街道、工廠、機關,宣傳、訪問、參觀、調查,既使課題內容具體化、真實化,又在實踐中獲得第一手素材;學生在學校里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進圖書館、上網查詢資料,采訪校長、老師、同學,拓展活動空間,收集第一手材料;回到家裡體驗家庭生活,參與家務勞動,調查家庭有關數據等,都可以豐富學生的體驗。上述種種體驗活動,既能讓學生獲得寫作素材,又能喚起學生的創作靈感,寫出內容豐富的文章。
老師們反映,開展課題研究後,學生習作內容真實性加強,選材大量是自己的親身體驗內容,材料的組織、語言的表達都有明顯的進步。特別是畢業班,畢業前夕人人完成一本自己的習作集,學生將自己的習作分門別類,歸成幾組文章,如寫人篇、記事篇、狀物篇、調查篇等等,寫上前言(或寫在前面的話),加上目錄,設計封面,裝訂成冊,有的同學還畫上插圖,不少同學還用電腦打字。那一本本學生習作集,不留心還真以為正式出版的作文選呢。我們幾年來都舉辦了學生自編的習作集展覽,吸引了不少同行和家長的目光,有人給我們提字說:「未來作家從這里起步」!
4、增強了學生的社會適應性,鍛煉並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小學生受年齡的限制,接觸社會少,社會適應性差,而開展小課題研究,離不開社會。因此,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去接觸社會生活,到機關、到工廠、到企業、到社區,去訪問、去調查、去了解,在社會生活中體驗,擴大視野,開拓思路。更重要的是,在社會生活的體驗中,增強自己的社會適應性,鍛煉並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筆者在五年七班召開了座談會,學生談了很多很多小論文寫作以外的事。有的同學說:「到小商小販那裡調查最不好做,他們愛理不理,有的說話很難聽」;有的同學說:「到單位進門房特別難,看門人總說我們小孩采什麼訪?看不起我們」;有一個同學神秘地說:「我發現官越大人越好,局長的態度比門房好多了,門房不讓我們進去,局長還給我們倒茶」;有的同學說:「找別人幫忙態度要好」;有的同學說:「找大人采訪特別要注意文明禮貌」……其中黃軒昊同學說:「去年我們小隊選擇的課題是『保護周圍的環境』。我們走街串巷,觀察、尋找蕉城城區的污染源;走訪了環保局的栗書記、許副局長、辦公室劉主任和環境監測站的叔叔阿姨;了解了護城河周邊商店的營業員,發放了一些問卷;讀了《十萬個為什麼》、《怎樣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環境保護大全》、《環保周刊》等書,還上網查閱了有關資料,從而獲得了不少有關環境污染的數據,了解到不同階層人員對環境問題的看法,懂得不少環境保護的有關知識,也學會了一些與他人交往的本領……」姚君浦說:「小孩子去訪問大人要講究方法,不然就會遭到拒絕」。魏凌波同學說:「怎麼樣從收集到的一大堆材料中選擇有用的寫成文章呢?這次我不依賴父母,我找來很多書參考,選擇與課題有關的剔除無關的,理清主要的和次要的,還經過了小組的討論之後才開始下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收獲和提高,尤其是社會適應性的培養,是其他教學無法實現的。
總之,通過「小學生課題研究的研究」實踐,我們發現小學生的潛能是很大的,外國的小學生能夠搞「研究」、能夠寫小論文,我們的小學生同樣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選擇一定的課題,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進行主動探究」,不但能寫出「類似科研」的小論文來,而且在課題探究中鍛煉了自己,提高了綜合素質。
我們認為:小學生課題研究是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和探究性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隨著研究性學習的進一步開展,隨著對小學生開展課題研究的鼓勵、支持,小學生在課題研究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有的教師對待學生中出現的問題感到困惑,有的甚至不敢再讓學生參與這類課題研究式的研究性學習。其實,對待出現的問題不必大驚小怪,只要我們充分信任學生,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學生,給學生搭建一個適合他們發展的平台,學生的潛能一旦被激活,問題就會得到解決,活動就能健康發展,學生的創造精神和綜合能力必將得到進一步培養和提高。
B. 編寫一個小故事,600字
珍惜生命的故事 生命對每個人來說並不是永恆,因為當你一生下來,死亡也跟著你一起生下來,生命中每一片刻都在朝死亡移動,所以我們只能抓住生命的每一個瞬間。我們要珍惜生命,感激生命中的每一天。 殊不知,生命是殘疾的。微觀看,人生短暫,僅那麼六七十年,至多百十年,若中途有什麼意外,恐怕還活不到那麼久,然而這中間有多少人是真正為自己活著?又有多少人真正找到了自我?為向上爬絞盡多少腦汁?為掙大錢煞費多少心血?其實,與其說你賺了大錢,倒不如說你被錢所賺,因為錢賺走了你的青春、時間、體力,和生命。只有一次的生命才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說生命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是由於所有的財富都可以失而復得,唯有生命只是一次;但許多人寧願用它換取那些所謂的財富,卻把全部生命耗費在名聲、權利或金錢的積蓄上。他們只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珍惜生命、享受生命。 活著,真好!然而人不可能永遠活著,生命從它誕生的那一天就開始走向死亡,就開始與死亡做一生的搏鬥。所以活著,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生命能夠承受多大的重量,生命有著怎樣的韌性,其實我們常常是弄不清楚的。我們更為清楚的是生命的脆弱。考試失敗,晉升受挫,鄰居失和,家庭矛盾,戀人移情,小孩吵架、兄弟吵嘴等等,甚至是許多雞毛蒜皮提不起筷子的事都令人失去理性,心智大亂而導致生命危機:自殺或殺人。所以很多深刻的哲人在總結了形形色色的人生後都嘆說生命何其脆弱。古代行船的人有一句話「船板下面是地獄。」只是一板之隔,生死兩境,可知生命的脆弱,隨時隨地都會遭到災難的可能。我們若有這種覺悟,心中存著「現在是生命最後的一刻」,無論遇到任何情況也不會驚慌失措。 生命只有一次,要真實地活著,且活得盡可能地精彩和珍惜生命的人為數不多。每一次風雨之後,讓心靈感受生命拔節的人更為寥寥無幾。生命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只有一次,而生命一旦來到這個世界上,便負有嚴肅的生命使命,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對待我們的生命? 據說當代是「自私與不負責的時代」。多年前,三島紀夫和川端康成都是日本著名的作家,但是卻先後自殺了,一個是切腹,一個是含煤氣管。他們的死,據許多心理學家分析,可能是唯恐自己身體及創作能力衰退,而企圖在生命的巔峰隕落,以保存世人最美的印象。其實,敢死,固然精神可貴,敢活有時比敢死更為可貴。因為生命本是脆弱的,但脆弱的生命一旦勇敢地承擔起使命和苦難,才顯出一種尊嚴。有時你要記住,你活著畢竟是為自己,不是為別人。生命是從你造化接受的恩賜,你有責任承當這項恩賜。你若不珍惜生命,善巧運用內外條件去自利他、自覺他,你就未嘗真正做到「主人翁」。佛說:「命在呼吸間。」人無法管住自己生命,更無人能擋住死期,讓它永駐人間。《涅盤經》說:「人命之不息,過於山水。今日雖存而明日難知。」這就是說,人類生命流逝的速度比滔滔而下的山溪更為迅速,轉眼之間就消逝了。今天雖平安,可誰也無法保證明日的安定。《摩耶經》中有一節談到,人生的旅程就是「步步近死地。」一天一天、一步一步接近死亡,這就是人生的。既然生命這么來去無常,我們更應該好好地珍惜它、利用它、充實它,讓這無常寶貴的生命,散發出真善美的光輝,映照出生命的真正價值。 若要窮其究竟,那問題就是:為什麼要活著?僅僅是活著?難道我們被什麼施予了某種生活計劃?難道我們活著,就是為了體驗開始與終結?那又是什麼樣的終結?愛因斯坦說過:「只有為別人活著才是有價值的。」是的,生命是一種承諾。一種對父母、對親友、對社會,同時也是對自己的美麗的承諾。生命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目的。每個人的生命態度各有不同,我想這也未嘗不可。但是,不管是哪一種人,都是帶著某種使命而生於世上的極其寶貴的人。人絕不能為外界而活著,而應為自己的生命而活下去。一位台灣女作家說過這么一句話:人活著的時候總該好好活著,不為自己,而為那些愛你的人!因為死亡留下來的悲哀不屬於自己,而屬於那些還活著還深愛著你的人!到世上來一趟,為不多的幾顆心靈所吸引,所陶醉,來不及滿足,也來不及厭倦,又匆匆離去,把一點迷惘留在世上,能不令人惻驚! 生命一旦結束,便無法復生,一去不返了,所以生命是無價之寶,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既然如此,我們應在有生之年,善用上蒼賦予的生命,為自己,也為社會做出點貢獻,才不致於辜負那些為我們生命存活付出心血的人。 生命作為一個流程,流程中充滿著尷尬,每個人都必須承受生活中所有挫折和痛苦,好好活著,善待生命,而我們有時無力抗拒這種尷尬時,活下去的確需要很大勇氣,非大智大勇者所不能為。敢活有時比敢死更可貴,因為生命是短暫的,因而也是寶貴的。在這短暫而又寶貴的生命里,應善待生命,好好活著,抓住生命中每一瞬間,不應選擇消極的方式結束生命,卻私自將痛苦和迷惘長久地留給親人和世上。
C. 初三作文:誠信 600字
陽光守護著天空,天空守護著大地,大地守護著我們,而我們又該守護什麼?
鳥兒因有天空而更加悠閑,落葉因為清風而更加無憂,花朵因陽光而更加嬌艷,我們該因什麼才會更加快樂?是誠信吧。
有人說誠信是一朵蘭花,它開在人們荒蕪的心田,有人說誠信是一杯濃茶,它讓生活更加濃郁芳醇,我卻說誠信是一張綠卡,一張通向陽光大道的綠卡。
曾經有位德國的留學生,他畢業時的成績非常的優秀,可是當他信心滿滿地去各大公司面試時,卻全被拒絕。他很惱火,卻又沒辦法,於是他狠狠心咬咬牙,收起高材生的架子,選了一家小公司求職,心想這家小公司應該不會有眼無珠地拒絕他了吧。然這家公司雖小,卻意外的像其他大公司一樣禮貌的拒絕他。原來這一切都只因那位留學生曾經坐車逃過三次票,而德國人最重視的就是誠信,所以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都不會錄取一個不誠信的人。
如果那位留學生沒有逃過票,那他的結局是否會不一樣。很多時候,在我們眼中那些微不足道的小壞事,卻成了我們人生道路上的障礙物,阻擋著我們前進的步伐。
我們該如何做,才能在陽光下自由地奔跑?是守護,唯有守護那流傳了千百年的誠信,我們才能在陽光下無憂地奔跑。誠信好比一朵含苞的花,需要我們悉心照料耐心守護。相信會有一天它將綻放出最美的笑顏,散發幽幽的清香。莎士比亞曾經說過:「失去了誠信,就等同於敵人毀滅了自己。」你覺得呢?
天空需要陽光的守護,大地需要天空的守護,誠信需要我們的守護……
D. 六年級語文報豆豆的故事作文600字
作文要求:要求學生寫一件自己經歷的有趣的小事,把事情寫具體,表達真實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揭示豆豆形象
教師畫豆豆簡圖。
提問:這是誰,你們是怎麼知道的?喜歡他嗎,為什麼?他就是周一《揚子晚報》「漫畫世界」中的豆豆。他不但長得可愛,他的故事更有趣。同學們非常喜歡閱讀豆豆的漫畫,還收集了不少。
二、研讀漫畫故事
1、提問:在你欣賞過的豆豆的漫畫故事中,你特別喜歡哪一組?為什麼喜歡呢呢?能不能向我們介紹一下。
2、學生稍做選擇後,請幾人上台介紹。
評講滲透要點:讀畫、說畫、選材、立意
(1)引導學生用三言兩語概括故事的能力。
(2)暗示學生提煉漫畫的寓意,鼓勵學生不但要會讀文章,還要會讀畫。
(3)指出畫的雖是一些小事,可很有意思,且令人回味。
(4)引導學生對豆豆的評價,應是正面的。
小結:同學們收集了很多這樣的漫畫。這些漫畫如此吸引我們,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畫畫的叔叔選擇了我們生活中發生的那些真實的富有情趣的小事,塑造了一個天真活潑,機智伶俐,又頑皮淘氣的形象。
這些豆豆的故事,就是同學們的故事。同學們經歷過的許許多多的事情,都是有趣的,令人回味的,不知大家是否留心過。
三、學生創作漫畫
1、請學生回憶曾經做過的像這樣的有趣的小事,跟周圍的小夥伴說一說,議一議。
2、請學生選一件最有趣的事,也像畫畫的叔叔那樣,把它畫下來。如果需要,幾人合作也好。
四、評講學生創作的漫畫。
l、學生展示並介紹漫畫。
2、評價強調:小事,真實,有趣,有味兒。
五、學生練習寫片段。
1、激發興趣,指導寫作。
同學們用圖畫再現了自己的一個故事,內容很有趣,畫得也不錯。怎麼寫好這個故事呢?(把故事中有趣的地方、有味的地方寫具體,要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2、提出作文要求。
請同學們把自己的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寫下來,把故事寫具體,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3、學生作文,教師巡視指導。
六、作文講評
1、請學生先展示自己的漫畫,再讀作文。
2、引導學生共同評講作文。
E. 跪求我的教育故事,以學生的口吻來寫5、600字
學校是什麼?教育是完善人的事業,有了這樣的目標定位,教育才會有理想和信仰;那麼學校就應該是喚醒人性,親近善良,遠離無知,拒絕邪惡的場所。
人人都說教學苦,在古代有「家有五斗米,不做孩子王」的說法。確實,做一個老師挺苦挺累的,做一個好教師就更苦更累了,但這是我們選擇的職業,所以我們要做的只有默默工作。
大專畢業之後,我毫無懸念的成為了一名教師,來到小學教書,應該說我真正開始我的教學生涯是在上班半年後,還記得我第一次走進六年級教室時學生們臉上那種鬆了口氣的表情,可能是老師嚴肅的表情看太多了吧,換了一個新來的老師他們都覺得很放鬆吧,但是一進學校就聽到許多諸如課堂混亂,學生不聽話,甚至故意與老師做對這種恐怖故事,心裡便默念著,要給他們一個下馬威。於是,在我教書生涯的第一年,發怒成了我生活中出現得最多的動作。課堂上有人不專心,沒完成作業這些都會引起我的發怒。於是我會在課堂上大聲呵斥犯錯的學生,只因為覺得這樣做會在全班起到震懾作用,卻沒有去想這個學生會有怎樣的感受。也忽略了同樣坐在教室中其他的那些滿懷期待等老師講授下一課,他們很好奇的內容的學生。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可愛的,雖然他們有的可能學習成績有些差強人意,但他是運動會上的冠軍,是勞動中的能手,是他主動送生病的同學回家,誰能說他不是個好孩子,又有誰是完美的呢?
無意中我讀到了一個故事,故事說古代有位老禪師,一日晚看見見牆角邊有一張椅子,是哪位出家人違犯寺規越牆出去遛達了。老禪師也不聲張,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而蹲。少頃,果真有一小和尚翻牆,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當他發覺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但師傅並沒有厲聲責備他,只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孩子們對老師是寬容的,只要你對他們付出過愛心,那麼你曾經對他們的冷言冷語,暴跳如雷,他們都可以原諒。他們崇拜你、愛你。我又常常想,老師也應該對學生寬容再寬容一些,芸芸眾生,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可能他們經常無法克制自己的言行,無法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不一定有輝煌的未來,可是誰說一個平凡的人就比誰低人一等呢?像故事中的那個老和尚,就清楚地知道,寬容是一種無聲的教育。雖然書本知識的灌輸是很重要的,但是給學生營造一個寬容的學習環境,在鼓勵學生的人格力量的成長上,個性張揚的發展上,是有利得多的。整體的社會潮流、教育氛圍和工作生活壓力,有時候讓我們教師偏離了方向。
有人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會創造一個奇跡;老師不經意的一個眼神,也許會扼殺一個人才。」老師習以為常的行為,對學生終身的發展也許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做一名老師應該經常回顧自己以往的教育歷程,反思一下:我造就了多少個遺憾,刺傷了多少顆童心,遺忘了多少個不
該遺忘的角落!忽然想起當年看的那部張藝謀導演的一個都不能少,一個小小的代課老師魏敏芝,只因老師離去前交代過這些孩子一個也不能少這樣一句話就能如此堅定執著地尋回每一位輟學的孩子,這種精神是捨得每一位老師學習的,我們不僅要保證學生的數量,更重要的是讓陽光遍撒每個被遺忘的角落。
做教師沒有能力點燃火種,但絕不能熄滅火種!面對眼前同樣充滿好奇和天真的孩子們,要珍惜,更要努力讓每一個孩子的心中充滿陽光,讓每一個孩子在愛的撫慰下快樂成長。每一位為人師者,放棄了一個學生,可能會減少你的工作壓力,可能會提高你的教育質量,可能會給你贏得榮譽,但你放棄的卻是一個孩子的美好前途,放棄的是一個家庭的希望,留給自己的也將是一個永遠的遺憾!
孩子的心靈是純潔而美麗的,如水晶;孩子的心靈是脆弱而易碎,如玻璃。我們做老師欣賞著他們水晶般的心靈
;更要保護著他們玻璃一樣易碎的自尊。
每當要發火的時候,腦子里就不由自主地出現自己初為人師時的事情。有時我覺得愧疚,後悔當時嚇著了那些孩子;有時又覺得可笑,奇怪自己當時怎麼會發那麼大的火?現在回想起來,實在覺得自己做得不妥,當時可能為了維護那麼一點尊嚴,可能是為了挽回那麼一點面子,總而言之,只是為了證明我是一個老師,我是不可侵犯的。在與孩子一次次磨合的過程中,我慢慢學習著寬容,學習著理解。學生對我們教師的要求並不高,只要我們真心一點,平等一點,賞識一點,他們就會心滿意足,「言聽計從」。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會努力地蹲下身子與學生對話,也努力著去用自身的行動,去影響他們。
快樂可以使人延年益壽,快樂可以使人青春永駐,在我們的工作中,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定會留下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只要我們試著在不經意間揀拾快樂,我們的生命道路上將會灑滿陽光,我們的青春將不會流逝太快,所以,我們不要隨便扔掉他人的快樂,也不要輕易去掉自己的快樂,每天把笑臉送給每個人,我們的領導,我們的同事,我們的好學生,那麼,展現在別人面前的將會是最美麗的你
F. 故事發生在我們班 作文600字
猜 謎 語
賴小丹
半期考試過後,我們班開展了一次猜謎語活動。
猜謎語活動開始了,老師拿著粉筆在黑板上寫起謎 語來:「上是山,下是山」。剛寫到這里,有幾個男生就爭著說:「是出字。」柯洪聽後,做了一個鬼臉說:「你們真是聰明絕頂。聰明得頭發都弄掉了。」聽他這么一說,同學們都笑得合不攏嘴。老師繼續寫著,寫完了,好些同學都被它給迷住了,猜不出謎底。剛才的幾個「聰明絕頂」的男生也慚愧地低下了頭。因為老師接著寫的是:「左是山,右是山,山重山,山咬山,不是山。」很顯然不是「出」字了。這時我的腦子靈光一閃,隨口說「是『田』字」。頓時,同學們的目光都轉移到了我身上。他們想了想,說:「對了,是『田』字,真是個『田』字呀。」老師聽了說:「對,是個『田』字。同學們真聰明。」聽他這么一說,我的心裡真高興!
第二個謎語是:「何人離家出遠門,河水奔流不見影,千柯木材火燒盡,百舸爭流舟自沉。」又把同學們給迷住了。但是我們的英語科代表林雅婷猜出來了,謎底是「可」。老師讓她說說理由,她走上講台,一連串的理由,把同學們說得心服口服。
談笑間,老師又移動粉筆寫了第三個謎語:「可上可下,它比你大。」這個謎語可好猜了,同學們的神態都變了一個樣。我猜了一個「卡」字,為什麼呢?因為只看上半部,它「可是上」;只看下半部,它「可是下」;它不比你大,敢「卡」你嗎?但是,這個謎語的謎底是「哥」字。想想,也有理。可是,我認為我也沒有猜錯,是嘛,為什麼只能有一個答案呢?
一晃45分鍾就過去了,謎語課也結束了,時間爺爺,你為什麼不走慢點呢?
我班有個"開心果"
黃妮娜
我班有個"開心果",有了她,我們每天肚子都會笑痛兩三次。
一天早上,徐書強帶來了一隻塑料壁虎來,雖然是塑料壁虎,樣子也怪嚇人的。
她從徐書強那裡要了壁虎,拿著到處嚇女同學。看著女同學驚嚇的模樣,教室里
爆發了一陣又一陣的笑聲。還有兩分鍾就要上課了,她看見教政治的曾老師正拿
著課本向教室走來,就對旁邊的何佳琳說:"喂!你拿壁虎去嚇嚇曾老師,他挺好
耍的。"
嚇老師?這個誰敢!見何佳琳不去,這個"開心果"說:"小意思,看我的!"聽她
這么一說,全班一下子鴉雀無聲,同學們都等著看好戲!只見她從抽屜里拿出了
壁虎,當曾老師靠近時,她拉長她的倒普通話不普通話的女高音喊著:"老……師
,爬……壁虎來嘍……"那聲音高高低低,古古怪怪,很有點讓人不得不笑的味兒
。話音剛落,全班鬨堂大笑,同學們笑得前仰後合,個個都捂著肚子笑個不停!
曾老師驚詫過後,被同學們的歡樂所感染,原諒了她。
下課了,她忙把"爬壁虎"拿在手裡,向徐書強一扔,嘴裡喊著:"喂!'爬壁虎兒'
,接著!"徐書強剛把爬壁虎兒接著,全班同學就一下子大笑起來。徐書強這時才
一下明白了,自己成了"開心果"喊的"爬壁虎兒"了!
有一次,是星期一,剛下早自習,她就飛快地跑上講台,把毛刷在講桌上一拍,
大喊:"特大新聞,特大新聞!"大家聽了,都盯著她。見大家都注意她了,她才
不慌不忙地說:"一胎就生下五塊哦!"
同學們大失所望,有人說:"大驚小怪的干什麼,我家的母豬一窩生了十五塊呢!
"她故意頓了頓,說:"你懂啥子?我說的是人!在北京的一家醫院里,一位女士
順利地產下了五胞胎!""哇噻!五胞胎!"同學們一下子吼了起來。一個同學說:
"人只能講'個',你怎麼說'五塊'呢?"她聽了,驕傲地笑著說:"我不說'五塊',
你們能這樣的歡樂么?"全班又一陣鬨堂大笑,她,真是個"開心果"!
一天,上語文課。蔡老師講《我的叔叔於勒》,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而"開心果
"卻在偷偷地看她的《眉山教育周刊》。老師講:"由於於勒好吃,亂用錢,自己
的錢用完了,還用了哥哥的一部分。怕他'難纏',哥哥無奈之下送走了於勒。"突
然,"開心果"喊了起來:"啥!難產?於勒難產?於勒是男還是女啊?"同學們又
是大笑。蔡老師嘆了口氣,指著她說:"你呀你,你的心思在哪兒啊!"
"開心果"啊"開心果",叫我怎麼說你!
G. 作文難忘的一幕講的是書店裡的故事600字
難忘的那一幕
在學校里發生過許許多多感人事跡,那一次,我永遠忘不了……
記得在那次班會課上,當同學們從老師那裡得知雲南地區嚴重乾旱時,得知當地的同學幾個月才洗一次澡時,得知當地的土地都被曬得張開了嘴巴,好像在說:「給我點水喝吧!」,同學們的心中不由得湧起一種說不出的滋味。老師用顫抖的聲音說:「同學們,雲南同胞有了困難,我們應不應該幫助他們?」「應該!」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好!我們學校號召同學們捐款,下一次班會課上我們就捐!」同學們聽後議論紛紛,有的說:「我要多捐點!」;有的說:「雲南的同胞太可憐了!」;還有的說:「對!我們應該慷慨解囊,去幫助災區同胞!」
一個星期後,又是一次班會課。老師拿了一隻盒子,對我們說:「同學們!其實捐款並不在於多少,只要心到了就好!只要人人都獻一點愛心,我相信,災區同胞一定會感謝我們的!下面捐款活動開始!」
老師話音剛落,同學們就紛紛拿出自己的積蓄。你一元,我五元,不一會兒,盒子里就已經裝滿了同學們的積蓄。但同學們知道,那盒子里不僅僅裝滿了同學們的積蓄,還裝滿了同學們那沉甸甸的愛心,裝滿了同學們對災區同胞日夜的牽掛!
老師清點了一下捐款總和,驚喜地對同學們說:「同學們!我們這次捐款到目前為止已經捐了97元了!」同學們聽後頓時歡呼雀躍!正在這時,一位同學突然站起來大聲說:「才97元,這怎麼行?我再捐10元!」聽了這番話,教室里又掀起了一陣騷動,「我再捐5元!」;「我再捐3元!」;「我再捐7元!」。騷動過後,老師又清點了一遍,激動地對大家說:「我們現在捐款總額已經達到148元了!」同學們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是那麼自然,那麼朴實!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只是簡簡單單的八個字眼,卻能從中感受到濃濃的人間真情,這難道不是真理么?
H. 寫一篇與老師之間發生感人故事的作文
老師是園丁,老師是母親,這話一點也不假,陳老師就是這樣一位對學生既象園丁又像母親的人,她給我的小學生活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記憶,我的老師作文600字。
陳老師是再六年級的時候才接手我們班的。我們相處的時間不長,她卻成了我最敬佩的人。
她,中等個子,披肩長發總是梳理的很服帖,一雙明亮的眼睛閃爍著自信,堅定的目光。看到我們總是笑眯眯的。你可千萬別以為她很和藹。除了親切她還是一個嚴厲的老師呢!
陳老師有一個女兒在我們學校一年級上學。那是一個胖乎乎的十分可愛的孩子。
我的學習不是很好。可陳老師接手後並沒有嫌棄我。她常常在放學以後給我單獨補課。記得上個學期快期中考試了。我台貪玩復習還沒有到位。陳老師很替我著急。把我狠狠的克了一頓。每天放學都督促我認真復習。還有幾次放學後為我補課直到7點多鍾。不僅她自己餓著,就連她7歲的小女兒也和我們一起餓著。現在想起來,真是慚愧啊!
陳老師除了對我好,她對所有的學生都是一樣的負責。
那是上個學期快期末考試的時候。同學們都早早來到學校上自習課。可每天第一個到的陳老師快到上課了卻一直沒有來。同學們都議論紛紛。這時語文老師來了,說:「陳老師的孩子病了,今天可能來不了了。」語文老師話音剛落教室里頓時議論了起來。老師敲了敲桌子,「安靜,安靜。現在開始自己復習公式了。請打開說101頁……」
正在這時,教室門被一下子推開了。陳老師氣喘吁吁的走進來,用手抹了一下頭上的汗說:「對不起,同學們。老師來晚了。現在開始上課。」李天元站起來大聲說:「老師,你女兒不是病了嗎?您還是回去照顧她吧,我們會自己復習好功課的!」「是啊,是啊」教室里響起一片附和聲,中學生作文《我的老師作文600字》。陳老師伸出手,教室里一下子安靜下來。「過幾天就要考試了,我不會讓你們落下功課的。子璐有醫院的醫生們看護著,你們放心吧!再說你們也是我的孩子啊!」老師的話讓懵懂的我很感動。也從此在我稚嫩的心靈播下一顆愛的種子。
這就是我們的陳老師,如園丁如母親的陳老師。我終生難忘的陳老師,感謝您!
I. 《新班級的故事》作文,600字左右,最好是寫班上男生打架的事.
告別了我童年的夢,翻開了我歷史的第一頁。邁進了新的學校,一切都是新的,在我的記憶里他們是模糊的,在這里我將和他們共度三年。
告別童年我已經是初中生了,告別童年我已經是青少年了,告別童年我已經長大了。在新的環境,新的學校,新的班級我將會擁有更多的朋友。可是,當我踏進教室的那一刻,那是我曾未有過的感覺"陌生"我若無表情的的走到了我的座位,心裡"撲通,撲通..."那可能是害怕吧?我看了看周圍的同學,他們每一個的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有一個同學主動和我說話,就這樣我擁有了第一個朋友。老講完事後我回宿舍,正巧的是他和我居然住在一起成為的室友,同時在宿舍我有擁有了其他的朋友。我們幾個很投緣說話也很投機就在一夜之間我們就成為了好姐妹,這是我意想不到的,就這樣我的身邊每天都充滿了歡聲笑語。
我拉開了地一天帷幕。看到了各科的老師,每一位老師都露著笑容迎接新的一天,有三位老師給了我很深的印象。她們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數學老師她看起來很慈祥象一位母親一樣,穿著很樸素,對待我們就象她的孩子,帶著我們一起走進數學知識的海洋里。語文老師是一位年輕漂亮的老師,她擁有淵博的知識,帶著裝滿知識的課本來給我們上課,每當她來給我們上課時總是帶著甜甜的笑容顯得很和藹,在她的課上我們有一種很特別的感覺,感到很溫馨,她交給了我們一把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英語老師可是一個很棒的老師,說的一口流利的英語,總是能讓我們體會到英語的快樂,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一切都是新的,讓我擁有更多,我相信自己一定會成為老師心中的好學生,只要相信就會成功。
J. 中考滿分作文整600字 千萬別太多!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絕對賞
1. 我也是生活的主角
生活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因此每個人對生活的理解也就各不相同。有些人認為只有那些名人才是新聞焦點,才是生活中的主角,而自己只是個配角,甚至連配角都不是。其實,生活的美由我們自己去增添,生活的新由我們自己去創造,你我也是生活的主角。
生活彷彿是一幅色彩斑斕的畫。你我便是那畫卷上獨一無二的色彩。有你的地方缺不了你,風景需要你去主宰,沒你的地方需要你,單調的畫卷少不了你的著色。畫卷因你的點綴而栩栩如生,生活因你的參與而趣味橫生,因為你的獨一無二,所以你也是生活的主角。
生活又似一本油墨飄香的書籍。你我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各自書寫屬於自己的生活故事,每一行,每一段都記錄著自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包含著自己的記憶。書籍因有你的故事而充實,書籍因有你的經歷而精彩。因為有你的演繹,生活才變得更加多姿多彩,所以你也是生活的主角。
生活更像一面鏡子。你對它哭,鏡中的像就對你哭;你對它笑,鏡中的像就對你笑,你對生活的態度決定生活給你的感受。鏡中的像由你去支配,鏡子的美由你去裝飾,生活只屬於你自己,生活只接受你對它的改造,生活需要你去演繹,因為你是生活的主角。
不要把自己想得比螞蟻都渺小,生活的價值由你自己去創造,時刻告訴自己:「我也是生活的主角。」
2. 我是生活的主角
對於一株新的樹苗,每一片葉子都很重要;對於一個孕育中的胚胎,每一段基因染色體都很重要;對於一個馳騁在宇宙中的飛船,每一個小零件都很重要。我也是社會中的一員,所以我也很重要。
如果人的一生是一場電影,那麼我們自己就是主角,扮演的角色為父母的孩子,老師的學生,這個導演是宇宙,片場在地球。
記得在公益廣告中很常見的一句話就是,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所以我們應該愛護地球。世界上只有一個我,多以我也應該愛護我自己。一次回家晚了,父母的焦急,我發現了家庭把我看得很重要;一次生病沒到學校,同學的關心,我發現集體把我看得很重要;一次題做錯了,老師懲罰我,我發現學校把我看得很重要。
記得有一個故事,大概內容是一個女孩長得十分醜陋,他對自己失去了信心,認為所有人都歧視她,從沒有認為自己是一個重要的人。突然降臨的漂亮妹妹更加讓她失落,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蒙著面紗到醫院心理咨詢,醫生的一個擁抱,鼓勵和微笑令她在黑暗中看到了陽光。之後她發現一切都是那麼美好。世界本是美麗的,每個人都沒有輕視自己的權利,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是生活的主角。
我堅信:在嘈雜的世界中最大的聲音就是我們的心聲,最美的聲音也是我們的心聲。
在世界的大舞台中,每一個人都是生活的主角,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世界因我們的不同而精彩,世界有我們的組成而豐富,就像樹葉離不開樹,風箏離不開線,魚兒離不開水一樣,世界需要我們,我們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