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讀祖沖之故事有感六年級

讀祖沖之故事有感六年級

發布時間: 2020-11-21 23:31:24

① 祖沖之故事(短的)

數學家的故事——祖沖之 頁首

祖沖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國南北朝時期,河北省淶源縣人.他從小就閱讀了許多天文、數學方面的書籍,勤奮好學,刻苦實踐,終於使他成為我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
祖沖之在數學上的傑出成就,是關於圓周率的計算.秦漢以前,人們以"徑一周三"做為圓周率,這就是"古率".後來發現古率誤差太大,圓周率應是"圓徑一而周三有餘",不過究竟余多少,意見不一.直到三國時期,劉徽提出了計算圓周率的科學方法--"割圓術",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周長來逼近圓周長.劉徽計算到圓內接96邊形, 求得π=3.14,並指出,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確.祖沖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經過刻苦鑽研,反復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並得出了π分數形式的近似值,取為約率 ,取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數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內最接近π值的分數.祖沖之究竟用什麼方法得出這一結果,現在無從考查.若設想他按劉徽的"割圓術"方法去求的話,就要計算到圓內接16,384邊形,這需要化費多少時間和付出多麼巨大的勞動啊!由此可見他在治學上的頑強毅力和聰敏才智是令人欽佩的.祖沖之計算得出的密率, 外國數學家獲得同樣結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後的事了.為了紀念祖沖之的傑出貢獻,有些外國數學史家建議把π=叫做"祖率".
祖沖之博覽當時的名家經典,堅持實事求是,他從親自測量計算的大量資料中對比分析,發現過去歷法的嚴重誤差,並勇於改進,在他三十三歲時編製成功了《大明歷》,開辟了歷法史的新紀元.
祖沖之還與他的兒子祖暅(也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決了球體體積的計算.他們當時採用的一條原理是:"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意即,位於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兩個立體,被任一平行於這兩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兩個截面的面積恆相等,則這兩個立體的體積相等.這一原理,在西文被稱為卡瓦列利原理, 但這是在祖氏以後一千多年才由卡氏發現的.為了紀念祖氏父子發現這一原理的重大貢獻,大家也稱這原理為"祖暅原理".

② 祖沖之的故事

小故事:祖父經常給祖沖之講一些科學家的故事,其中張衡發明地動儀的故事深深打動了祖沖之幼小的心靈.
祖沖之常隨祖父去建築工地,晚上,在那裡他常同農村小孩們一起乘涼、玩耍.
天上星星閃爍,在祖沖之看來,這些星星很雜亂地散布著,而農村孩子們卻能叫出星星的名稱,如牛郎、織女以及北斗星等,此時,祖沖之覺得自己實在知道得很少.
祖沖之不喜歡讀古書.5歲時,父親教他學枟論語枠,兩個月他也只能背誦十幾句.氣得父親又打又罵.可是他喜歡數學和天文.
一天晚上,祖沖之躺在床上想白天老師說的「圓周是直徑的3倍」這話似乎不對.
第二天早,他就拿了一段媽媽緔鞋子的繩子,跑到村頭的路旁,等待過往的車輛.
一會兒,來了一輛馬車,祖沖之叫住馬車,對駕車的老人說:
「讓我用繩子量量您的車輪,行嗎?」老人點點頭.
祖沖之用繩子把車輪量了一下,又把繩子折成同樣大小的3段,再去量車輪的直徑.量來量去,他總覺得車輪的直徑沒有1/3的圓周長.
祖沖之站在路旁,一連量了好幾輛馬車車輪的直徑和周長,得出的結論是一樣的.
這究竟是為什麼?這個問題一直在他的腦海里縈繞.他決心要解開這個謎.
經過多年的努力學習,祖沖之研究了劉徽的「割圓術」.所謂「割圓術」就是在圓內畫個正6邊形,其邊長正好等於半徑,再分12邊形,用勾股定理求出每邊的長,然後再分24、48邊形,一直分下去,所得多邊形各邊長之和就是圓的周長.
祖沖之非常佩服劉徽這個科學方法,但劉徽的圓周率只得到96邊,得出3 .14的結果後就沒有再算下去,祖沖之決心按劉徽開創的路子繼續走下去,一步一步地計算出192邊形、384邊形 ⋯⋯ 以求得更精確的結果.

③ 祖沖之的故事讀了短文,你想說什麼

讀了這篇文章,祖沖之那種對科學執著不放棄的精神,一 直深深感動著我。我不禁回想起了我的從前,答做一道數學 題,一有困難,馬上放棄,決不拖泥帶水,想都不多想一下。
看了《祖沖之》這篇文章,我不禁十分慚愧,的祖沖之比起 來,我差得太遠了。不過,我現在也在努力地改,爭取能像祖 沖之一樣,成為一個著名的學者。

④ 聽了祖沖之的故事的有什麼感受和收獲

1.成功來源於勤奮努力和濃郁的興趣以及堅持不懈的探求
2.教育孩子應當朝版著他所感興趣的權方向,因材施教,制定相應的教育方案
3.我們應當不畏權勢,不迷信古人,朝著真理奮勇前進
4.我們要樹立遠大的志向,發誓要成為祖沖之一樣的偉人,發揮人生價值。

⑤ 祖沖之的故事五十字

祖沖之的故事:

祖沖之一生鑽研自然科學,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製造三方面。他在劉徽開創的探索圓周率的精確方法的基礎上,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他提出的「祖率」對數學的研究有重大貢獻。直到16世紀,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才打破了這一紀錄。

由他撰寫的《大明歷》是當時最科學最進步的歷法,對後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確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邊論》《綴術》《述異記》《歷議》等。

(5)讀祖沖之故事有感六年級擴展閱讀:

祖沖之曾在著作中自述說,從很小的時候起便「專功數術,搜爍古今」。他把從上古時起直至他生活的時代止的各種文獻、記錄、資料,幾乎全都搜羅來進行考察。

同時,主張決不「虛推古人」,決不把自己束縛在古人陳腐的錯誤結論之中,並且親自進行精密的測量和仔細的推算。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每每「親量圭尺,躬察儀漏,目盡毫釐,心窮籌策」。

由於祖沖之博學多才的名聲,被南朝宋孝武帝派至當時朝廷的學術研究機關華林學省做研究工作,後來又到總明觀任職。當時的總明觀是全國最高的科研學術機構,相當於現在的中國科學院。

總明觀內分設文、史、儒、道、陰陽5門學科,實行分科教授制度,請來各地有名望的學者任教,祖沖之就是其一。在這里,祖沖之接觸了大量國家藏書,包括天文、歷法、術算方面的書籍,具備了借鑒與拓展的先決條件

祖沖之在我國天文學史上第一次提出,月亮相繼兩次通過黃道、白道的同一交點的時間(即「交點月」)長度為27.2123日,與現今推算值僅相差十萬分之一日,即不到1秒,由於日食、月食(統稱交食),都發生在黃白交點附近,所以祖沖之的交點月長度對於日月食預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推算出交點月的日數以後,就更能准確地推算出日蝕或月蝕發生的時間。祖沖之在他制訂的《大明歷》中,應用交點月推算出來的日、月蝕時間比過去准確,和實際出現日、月蝕的時間都很接近。

⑥ 祖沖之故事的題目是什麼

小時候的祖沖之
然而,有誰能知道,這樣一位有名的科學家,小時候並不十分「聰明」,經常挨打,還曾被斥責為「笨蛋」、「蠢牛」呢!
祖沖之的父親祖朔之,是位小官員。他望子成龍心切。祖沖之不到9歲,他就逼著沖之讀《論語》,讀一段,就叫沖之背一段。兩個月過去了,祖沖之只能背誦十來行,氣得祖朔之把書摔在地上不教了,並且罵道:「你真是個笨蛋啊!」
過了幾天,他把兒子又找來,教訓他說:「你要是用心讀經,將來就可以做大官。不然,就沒出息。現在,我再教你,你再不努力不行啊。」
可是,祖朔之越教越生氣。祖沖之也是越讀越厭煩。他皺著眉頭,憤憤地說:「這經書我不讀了。」氣得父親額頭直冒汗,忍不住伸手打了祖沖之一巴掌,打得兒子號啕大哭起來。
正在這時,祖朔之的父親祖昌來了。問明情況,他對祖朔之說:「如果祖家真出了個笨蛋,你狠狠打一頓,他就會變聰明嗎?孩子是打不聰明的,只會越打越笨。」
祖昌還嚴厲地對祖朔之說:「經常打孩子,不僅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而且還會使孩子變得粗野!」
祖朔之說:「我也是為他好啊!他不讀經書,這樣下去,有什麼出息。」
祖昌說:「不能硬趕鴨子上架。他讀經書笨,說不定干別的事靈巧呢!做大人的,要細心觀察孩子的興趣,加以誘導。」
祖朔之覺得父親的話有道理,同意不把孩子關在書房裡念書,跟祖昌到他負責的建築工地開開眼界,長長知識。
祖沖之到工地上和農村的孩子玩了幾天,知識豐富多了。他問祖昌:「爺爺,為什麼每月十五的月亮一定會圓呢?」祖昌解釋說:「月亮運行有它自己的規律,所以有缺有圓!」
祖沖之越聽越有趣。從此,經常纏住爺爺問個不停。祖昌對他說:「孩子,看來你對經書不感興趣,對天文卻是用心鑽研的嘛!好啊,我們家裡天文歷書很多,我找幾本你看看,不懂的就問我。」
祖朔之這時也改變了對兒子的看法,每天教他看天文書,有時祖孫三代一起研究天文知識。這樣,祖沖之對天文歷法的興趣越來越大了。
一天,祖昌帶孫子去拜訪一個鑽研天文很有成績的官員何承天。何承天問祖沖之:「小兄弟,天文這東西研究起來很辛苦,既不能靠它陞官,又不能靠它發財,你為什麼要鑽研它?」
祖沖之說:「我不求陞官發財,只想弄清天地的秘密。」
何承天笑道:「小兄弟,有出息。」
從此,十多歲的祖沖之經常找何承天研究天文歷法。後來,他終於成為一名傑出的科學家。
這則故事說明:要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施教者(教師和家長)應該循循善誘,把孩子的興趣引導出來,也就是所謂的「興趣教學法」;沒有天生的天才,只有勤勞的成功。

⑦ 科學家的故事中祖沖之讀後感400字

讀祖沖之故事體會450字

這幾天,我在看一些對我數學有幫助的故事,你們猜猜是什麼故事呢?這么吸引我,想想。哈哈,猜不出吧,那個故事叫《數學家——祖沖之》你們應該都聽過這個數學家吧。你們猜,我喜不喜歡看,想知道就看我下面的文章吧!
起初,我覺得很悶很悶。看了就想打哈欠,但是我看到他是如何艱辛地去研究密率,我的淚珠就不禁掉了下來。看到他這么辛苦,我就開始對他的故事產生興趣了。
看完了祖沖之的故事後我有這樣的體會,一、我們要學習他這樣的精神,不達到自己的目標決不放棄;例如:遇到很難很難的數學題,我們做的膩了,就會想放棄,這時我們就要學習祖沖之的這種精神了,我們再把他這種精神發揮到我們的學習上,我相信我們的學習成績會突飛猛進,更上一層樓。二、還要學習他那種持之以恆的毅力,不要半途而廢,這樣只會讓我們失去學習的信心。要持之以恆,不能是三分鍾熱度。只要持之以恆,沒什麼事不成!三、要學習祖沖之,堅持自己的立場,不要兩邊倒,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要老是靠別人來決定,要有自己的思想。這樣才會成功,才會得到真正的成功。
這就是屬於我的體會,我體會到只有三個詞,就是:不放棄,持之以恆,有自己的立場。或許這些也對你有更大的幫助。

⑧ 數學名人故事讀後感

暑假裡,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數學家的故事》,講述了許多數學名人的故事。比如畢專達屬哥拉斯、阿基米德、高斯……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關於祖沖之的故事。
祖沖之是我國南北朝時期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對圓周率的計算得出了非常精確的結果。這篇文章講的是祖沖之經過很長時間的編寫,終於寫成了《大明歷》,他上書皇帝,請求頒布實行。皇帝命令主管天文歷法的寵臣戴法興進行審查。但是戴法興思想保守,是個腐朽勢力的衛道士,他極力反對新歷法。面對戴法興的刁難、攻擊,祖沖之寸步不讓,和他唇槍舌劍的辯論。最終,《大明歷》沒有通過,後來在祖沖之去世後10年,《大明歷》才頒布實行。
讀了這個故事,使我對祖沖之堅貞不屈的精神非常敬佩。正因為他有這樣的精神,才能持之以恆地堅持。是啊,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都離不開「堅持」兩個字。不由地,我想到了許多人,有文化名人、愛國將士,和我身邊的同學。
讀《數學家的故事》讓我更加喜歡數學,更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⑨ 祖沖之的故事

此時,祖沖之的兒子祖

⑩ 祖沖之的故事讀了短文,你想說什麼

讀了摔琴這篇短文你想說什麼——我們要關注真正的內在本質,不要被表面的光華所迷惑,不要去做一個」買櫝懷珠「的人。真正吸引人們的不是樂器的價值而是演奏者的技藝,在一個技藝高超的演奏者手中,樂器只是用來表現自己才華的工具,樂器本身的價格並不能反映的價值。真正的才華不會因為外物而改變。
很高興第一時間為您解答,如有問題請及時追問,如果滿意,請採納!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