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數學故事寫感受300字
A. 數學家的故事(要簡短,300字以內)急用!!!!
1、華羅庚
華羅庚特別愛動腦,對於一些別人看來司空見慣的事,往往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提出一些似乎希奇的問題。
有一次,他同別人一塊去城郊玩耍,見一座荒墳旁有石人石馬,就問比他大的同伴:「這些石人石馬有多重?」同伴回答說:「這怎麼能知道呢。」華羅庚卻不甘心,沉思片刻,說:「以後總會有方法知道的。」
2、畢達哥拉斯
傳說他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教師,他認為每一個都該懂些幾何。有一次他看到一個勤勉的窮人,他想教他學習幾何,因此對此人建議:如果這人能學懂一個定理,那麼他就給他一塊錢幣。
這個人看在錢份上就和他學幾何了,可是過了一個時期,這學生對幾何卻產生了非常大的興趣,反而要求畢達哥拉斯教快一些,並且建議:如果老師多教一個定理,他就給一個錢幣。不需要多少時間,畢達哥拉斯把他以前給那學生的錢全部收回了。
3、歐拉
瑞士數學家歐拉早年曾受過良好的神學教育,成為數學家後在俄國宮廷供職。有一次,俄國女皇邀請法國哲學家狄德羅訪問她的宮廷。狄德羅試圖通過使朝臣改信無神論來證明他是值得被邀請的。女皇厭倦了,她命令歐拉去讓這位哲學家閉嘴。
於是,狄德羅被告知,一個有學問的數學家用代數證明了上帝的存在,要是他想聽的話,這位數學家將當著所有朝臣的面給出這個證明。狄德羅高興地接受了挑戰。第二天,在宮廷上,歐拉朝狄德羅走去,用一種非常肯定的聲調一本正經地說:「先生,,因此上帝存在。請回答!」對狄德羅來說,這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他困惑得不知說什麼好。
周圍的人報以縱聲大笑,使這個可憐的人覺得受了羞辱。他請求女皇答應他立即返回法國,女皇神態自若地答應了。就這樣,一個偉大的數學家用欺騙的手段「戰勝」了一個偉大的哲學家。
4、高斯
高斯7歲那年開始上學,老師布置了一道題,1+2+3······這樣從1一直加到100等於多少。高斯很快就算出了答案,起初高斯的老師布特納並不相信高斯算出了正確答案:"你一定是算錯了,回去再算算。」高斯非常堅定,說出答案就是5050。
高斯是這樣算的:1+100=101,2+99=101······50+51=101。從1加到100有50組這樣的數,所以50X101=5050。布特納對他刮目相看。
5、阿基米德
國王做了一頂金王冠,他懷疑工匠用銀子偷換了一部分金子,便要阿基米德鑒定它是不是純金制的,且不能損壞王冠。阿基米德捧著這頂王冠整天苦苦思索。阿基米德洗澡,隨著身子浸入浴桶,一部分水就從桶邊溢出,阿基米德看到這個現象,頭腦中像閃過一道閃電,「我找到了!」。
阿基米德拿一塊金塊和一塊重量相等的銀塊,分別放入一個盛滿水的容器中,發現銀塊排出的水多得多。於是阿基米德拿了與王冠重量相等的金塊,放入盛滿水的容器里,測出排出的水量;再把王冠放入盛滿水的容器里,看看排出的水量是否一樣,問題就解決了。
隨著進一步研究,沿用至今的流體力學最重要基石——阿基米德定律誕生了。
B. 帶有數學題故事,300字以上
小豬算算術
在動物學院里,馬老師給同學們出了一道奇怪的數學題,題目是:1+2+3....+100=?大家看了都目瞪口呆,小兔子老老實實的拿起鉛筆在紙上算著,嘴裡還不停地念著:「1+2=3,3+4=7......」1分鍾後,小豬拿著草稿紙,來到馬老師面前說:「老師這道題的答案是5050。」馬老師連連誇獎小豬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是大家都疑惑不解,小豬怎麼這么快就可以算出答案,而自己卻不行,馬老師給大家講解到:「孩子們,做什麼事都要找竅門,不要死搬硬靠,而我們的小豬就是找到了這道題的竅門所以才能很快得出得數,你們想啊,如果是1一直加到99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用1+99=100,2+98=100,3+97=100......這樣的話一直到49+51=100,那麼中間就還有一個50,把50加上,再加一個我們先前沒有算進的100,那麼答案是不是出來了呢?」大家恍然大悟,都連連誇獎小豬聰明!
C. 寫對數學的感想作文(300字以上)
學習數學,重要的是理解,而不是像其它科目一樣死背下來.數學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舉一反三」.做會了一道題目,就可以總結這道題目所包含的方法和原理,再用總結的原理去解決這類題,收效就會更好.學習數學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從基本的下手,穩穩當當的去練,不求全部題都會做,只求做過的題不會忘,會用就行了.在做題的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粗心大意.往往一道題目會做,卻因粗心做錯了,是很不值得的.所以在考數學的時候,一定不要太急,要條理清楚的去計算,思考;這樣速度可能會稍慢,但卻可以使你不丟分.相比之下,我會採取稍慢的計算方法來全面分析題目,盡量做到不漏.學習是一生的事情,不要過於著急,一步一個腳印的來,就一定會取得一想不到的效果.
我一直認為數學不是靠做題做出來的.方法永遠比單純做題更重要.在第二天講課前,最好先預習一下.用筆劃出不懂的地方.在老師講課時認真聽講,並在原先預習時不懂的地方加以解釋,寫好步驟.在課上,有選擇的聽和記老師所講的例題.首先要聽懂,然後再記下些重要的步驟和方法以及易錯的地方和自己不容易想到的地方.還有,重要的定理和結論一定要熟記.課後要善於總結本堂課的內容,並在腦中梳理自己不懂的但經老師講後才明白的例題的步驟,梳理1至2遍.課後要按時完成作業.一般先看老師鉤的題目,看完後再自己動手做一遍.至於那些老師沒有鉤的題目,可選擇性的做一些.若想的時間太久,就需要"放棄"了.
數學學習做題是極為必要的,因此做題之後的總結工作也是極為重要的,否則只能是雜而不精,無法將知識融會貫通,合理運用。總結工作具體而言我們可以這樣做:一,常備改錯本,將自己做錯的題目摘錄下來,並將自己的錯誤做法和正確的作法一同記錄下來,,以此警惕自己;二,正確把握考點,抓好典型,以此舉一反三,我們在做題的過程中應該對題目考察的知識點有一定的認識,不可盲目做題,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提取一些具有某知識點的典型考法的題目,將其擬於一個標題之下記錄,以此不變而應萬變;三,對於許多學有餘力的同學而言,僅有以上兩點,想要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對解題方法有一個思辯的理解,從許許多多的解法中選取適於自己的解題方式,而對於一些靈活的題目而言,我們還應該在做題中對許許多多的情況進行總結,以便在考試中將方法靈活運用,防止死做與定性思維的產生。
D. 根據下面的一段話,編寫一篇300字左右的數學故事
1234567是七個非常普通的數字,單看這些數字,最多讓人想到的是數字,但是,拋開那些數字題,每個數字都可讓人浮想聯翩。
1是極端
1上天註定,它要麼受到人們的贊美,要麼受到人們的嘲笑,但總是特殊的。當1為正數時,比如冠軍.狀元等,它便受到人們的贊美,多少雙眼睛盯著它,有羨慕,有嫉妒.而1則充分享受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受。然而,爬的越高,就越怕摔下來,所以,1有著比別人更多的辛苦。倘若1摔下來,它一定摔得比別人重。當1倒著數時,它只有受嘲笑的份了。如果有兩個1,那麼,它便失去了光輝,失去了它的價值,「一山容不下二虎」。
2是可惜
對2來說,上天是極不公平的,只有一步之差,使它與1的待遇有著天壤之別,2隻能永遠地生活在可惜聲中,但是當1摔下去時,2便有機會上去。其實2應該感到幸運,畢竟處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有許多人在擠這個位子,但是,人是在拼搏中成長的,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呢?努力吧!2!
3是幸運
3你真是個幸運兒。奧運會中,只有金.銀.銅前三名,第四名連個牌子都沒有;古代科舉,只有狀元.榜眼.探花有特殊稱號,第四名只有隱姓埋名了;一些比賽也只有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下一個也興許就是紀念獎或鼓勵獎了,所以你也是有點分量的,你不應該太難過!
4是再接,5是再厲
4,5合在一起是再接再厲,也是最不受人關注的。當人們把贊美留給前三強的時候,4,5正在飽嘗的滋味。當4,5重新站起來時,前三強,你們可要當心,他們常常是黑馬,如果你們不思進取,就會印證那句老話:「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6和7是沒戲
6和7相當於倒數1,倒數2。我把他們這樣寫,因為這可以使他們得到自我安慰。有一個故事:一個人問另一個人,「你跑步比賽跑了第幾啊?」「第七。」「那麼,有幾個人參加比賽啊?」「七個。」看來,這樣是可以讓人面子上好看些,之所以把他們合在一起寫,是因為幾乎沒有人會認為倒數第1和倒數第2有什麼區別,除非倒數第2它自己。
1234567,其實它們是相同的,只是人們給了它們不同的含義,使它們變得耐人尋味。
E. 學習數學的小體會作文,不少於300字。急需!!!!!
學數學的感受
很多人害怕數學,可能就是因為數學題涵蓋面比較廣。我個人認為,這裡面也並不是無跡可尋的。下面就淺談我學習數學的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不要去害怕數學,學著去喜歡它。把枯燥的文字與數字轉變成自己喜歡的模式,學著去從數字中找到做題的靈感。這其實和以前做過的根據數字規律來填下一個數字是一樣的道理,做多之後可以很快想到該是怎樣的規律。所以,我們要試著去享受數學符號在筆下靈動的快樂,享受問題解決後撥開雲霧的喜悅。
其次,數學也不是只靠興趣就可以學的好的科目。任何一個知識點的掌握都離不開題目的千錘百煉。只是一味去理解知識點是什麼是完全沒有效果的,只有在題目中才能找到你與知識的契合點,繼而才談得上如何去應用它。做完題目適當想想,自己為什麼想到是這種思路,和答案的對比有沒更好,或者還會有其他的方法,能想到的話,不要錯過,立即寫在顯眼的地方,再與同學老師交流。還有,要善於發現題目的共性,所謂一理通百里用,通過共性更好去發現知識點的應用方法,以後看到類似的題目也不會覺得手生了。
再者,數學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想要學到所有的東西根本就不可能,所以我們要懂得去聯系自己已有的知識。知識點再多,也都不是孤立的,都是有著內在聯系的。很簡單的例子,數形結合有時比純代數解題會快很多,也明朗很多,這就是找到了圖形與數字的聯系。所以,我們要善於把這些點串在一起,靈活去組裝它們。這些我們可以從做題的方法上掌握。一道題目,我們要想想,要得出這個結果,需要什麼條件,要得到這個條件,又需要什麼前提。想多之後我們自然而然就會想到這些知識點進行有機處理。熟練之後我們可以憑借題感對這些知識點信手拈來。
還有,我們要肯去鑽研比較難的題目,甚至是全國的競賽題。我們可以從這些題中得到很多平時學不到的東西,而且,做這些題可以增強我們對復雜問題的分析能力,做多之後,我們更可以把已有的知識翻新,再加深。這樣再做較簡單的題時,可以做到一看就會。這種居高臨下的感受可以增強自己對學習數學的興趣與自信。
最後,我們一定要注意的。數學是一門很嚴謹的科學,任何一個錯誤都可以導致全盤皆輸。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寫過程一定要規范,對自己有多嚴就多嚴,嚴格要求自己。如果覺得自己寫的過程不好的人,不妨就去看看那些高考的答案是怎樣的,看清它們的給分點以及一些注意的東西。剛開始就自己模仿著來做,熟練之後,想想可以再簡略一些嗎。試著從得分點去答題,這樣必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至於怎麼看出得分點,這就需要平時對題目的總結與歸納了。想多了之後,自然就能看出來。
上面只是我個人對數學的看法,並不是最好的方法。希望大家參考之後能夠得到一些,進而找出屬於自己的一套思路。
科學,任何一個錯誤都可以導致全盤皆輸。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寫過程一定要規范,對自己有多嚴就多嚴,嚴格要求自己。如果覺得自己寫的過程不好的人,不妨就去看看那些高考的答案是怎樣的,看清它們的給分點以及一些注意的東西。剛開始就自己模仿著來做,熟練之後,想想可以再簡略一些嗎。試著從得分點去答題,這樣必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至於怎麼看出得分點,這就需要平時對題目的總結與歸納了。想多了之後,自然就能看出來。
上面只是我個人對數學的看法,並不是最好的方法。希望大家參考之後能夠得到一些,進而找出屬於自己的一套思路。
F. 閱讀數學經典故事撰寫讀書筆記 5篇 300字
數學家的眼光》讀書筆記
《數學家的眼光》講的不是解某一類數學題的技巧,它告訴讀者的是思考數學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重在幫助讀者全面提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數學家的眼光》被中外專家譽為是一部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科普佳作。
數學家的眼光和普通人的眼光不同:在常人看來十分繁難的問題,數學家可能覺得很簡單;常人覺得相當簡單的問題,數學家可能認為非常復雜。 張景中院士從中學生熟悉的問題入六,通俗生動地介紹了數學家是如何從這些簡單的問題中,發現並得出不同凡響的結論的。 《數學家的眼光》講的不是解某一類數學題的技巧,它告訴讀者的是思考數學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重在幫助讀者全面提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數學家的眼光》被中外專家譽為是一部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科普佳作。
數學圈》的序中寫道:去吧,那些被課本和考卷異化和扭曲了的數學,忘記那一朵惡之花,我們會迎來新的百花園。……宣揚數學和數學家的思想和精神。目的不是教人學數學,而是改變人們對數學和數學家的看法,把數學融入大眾文化,回到人們的生活。帶著一點兒文藝欣賞的平和,你可以懷著360樣心情來享受數學,經歷它的趣味和生命,感悟符號後面的情感和人生。……從人數來說,數學家在文化人中頂多佔一個測度為0的空間。但是,數學的每一點進步都影響著整個文明的根基。……「有誰知道,在微積分和路易十四時期的政治的朝代原則之間,在西方油畫的空間透視和以鐵路、電話、遠距離武器制勝空間之間,在對位音樂和信用經濟之間,原有深刻一致的關系呢?」……當你發現一個小公式也象一首小詩那麼多情的時候,還忍心把它忘記嗎?
數學的生活很簡單。它沒有圓滑的道理,也不為模糊的借口留下一點兒空間。
數學生活也浪漫。藝術家的想像力令人羨慕,而數學家的想像力更多。希爾伯特說過,如果哪個數學家一旦改行作了小說家(真的有),我們不要驚奇——因為拿人缺乏足夠的想像力做數學家,卻足夠做一個小說家。懂一點數學的伏爾泰也感覺,阿基米德頭腦的想像力比荷馬的多。
數學是明澈的思維。有數學思維的人多了,(特別是那些穿戴科學外衣的騙子)的空間就小了。無限的虛幻能在數學找到最踏實的歸宿。
數學是奇異的旅行。……
數學是純美的藝術。數學的世界裡沒有醜陋的位置。在數學家眼裡,自己筆下的公式和符號就象希臘神話里的那位塞普勒斯國王,從自己的雕像看到了愛人的生命。在數學里,在那比石頭還堅硬的邏輯里,真的藏著數學家們的美的追求,藏著他們的性情和生命。
數學是永不停歇的人生,學數學的感覺就象在爬山,為了尋找新的山峰不停地去攀爬。……
數學圈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不論怎麼走,只要走得夠遠,你總能到某個地方的。
這樣充滿熱情和詩情的語言讓我感慨萬千:作為一門科學,為人類文明發展立下汗馬功勞的數學,理應為所有的人珍重。這樣的語言一反常人對數學的呆板陳述,讓我體會了數學嚴謹的外衣下純美的執著,字字句句給數學正名。作為一個並不是原本並不熱愛數學的數學老師,一個對數學知之甚少的人,我不用掩飾對數學的無知。但我想,至少我擁有對數學崇敬的態度,這樣的態度引領我走進數學圈,在這個讓我驚嘆的世界中,我聚集了內心的每一次訝異和喜悅,有一天,我會讓學生通過我這種真實的感受,接納數學,喜歡數學。
G. 數學考差了如何寫反思300字
在剛剛結束的期中考試里,我犯了很多該犯的錯誤。
我一向數學很好,可是這次鬼使神差的,數學竟然錯了很多不該錯的地方。經過我的仔細反思,我想這和我閱讀題目不認真有著很大的關系。
我知道老師對於我有著很大的期望,可是我還是沒有考好。對於這點我感到十分抱歉。但是既然犯了錯誤就要改正,所以,通過考試我也想了很多以後一定要學習的東西。
首先我要改掉考試不細心讀題目的壞習慣。有時候我往往看著題目前面就順手把後面的問題寫上了,但是卻錯了很多。這也許也和答題技巧有關系。總之,通過以後的練習,我一定要在考試的過程之中認真審題,自習讀題,把題目看準、看好。時間允許的時候要多檢查幾遍,絕對不允許自己再犯類似於這樣的無謂的錯誤。
其次,我還要加強語文、數學、英語三門主科以及政治、歷史、地理、生物和物理的習題強化。通過考試,我終於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平日大家都聚在一起做一樣的題目,感覺不出來有什麼明顯的差異。可是一當考試,才發現原來那麼多考試題目是我從來看都沒看過的(你就先編著吧)。只怪自己買的練習題做的少。不能允許自己再繼續這樣下去,所以,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從這次考試之中汲取教訓,增加力量,為下一次考試做好准備,打好基礎。
考試技巧貴在練習。生活之中,我還要多多加強自己的練習和復習,考試之前制定周詳的復習計劃,不再手忙腳亂,沒有方向。平日生活學習中學會積累,語文積累好詞好句,數學也要多積累難的題目,英語則是語法項目。對做完形填空等練習題也是提高英語的好方法。
期中考試畢竟不是期末考試,我還是有機會的。下一次考試,我要更努力,爭取不讓老師、家長和同學們失望。不讓自己失望。
對於各科老師,我希望老師不要對我失去信心,雖然我這次考得並不理想,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實力。下一次考試,我一定會努力的!
H. 找一個數學家的故事300字以上
蘇步青
蘇步青1902年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陽縣的一個山村裡。雖然家境清貧,可他父母省吃儉用,拚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學。他在讀初中時,對數學並不感興趣,覺得數學太簡單,一學就懂。可量,後來的一堂數學課影響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蘇步青上初三時,他就讀浙江省六十中來了一位剛從東京留學歸來的教數學課的楊老師。第一堂課楊老師沒有講數學,而是講故事。他說:「當今世界,弱肉強食,世界列強依仗船堅炮利,都想蠶食瓜分中國。中華亡國滅種的危險迫在眉睫,振興科學,發展實業,救亡圖存,在此一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有責任。」他旁徵博引,講述了數學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中的巨大作用。這堂課的最後一句話是:「為了救亡圖存,必須振興科學。數學是科學的開路先鋒,為了發展科學,必須學好數學。」蘇步青一生不知聽過多少堂課,但這一堂課使他終身難忘。
楊老師的課深深地打動了他,給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興奮劑。讀書,不僅為了擺脫個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國廣大的苦難民眾;讀書,不僅是為了個人找出路,而是為中華民族求新生。當天晚上,蘇步青輾轉反側,徹夜難眠。在楊老師的影響下,蘇步青的興趣從文學轉向了數學,並從此立下了「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的座右銘。一迷上數學,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蘇步青只知道讀書、思考、解題、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萬道數學習題。現在溫州一中(即當時省立十中)還珍藏著蘇步青一本幾何練習薄,用毛筆書寫,工工整整。中學畢業時,蘇步青門門功課都在90分以上。
17歲時,蘇步青赴日留學,並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東京高等工業學校,在那裡他如飢似渴地學習著。為國爭光的信念驅使蘇步青較早地進入了數學的研究領域,在完成學業的同時,寫了30多篇論文,在微分幾何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並於1931年獲得理學博士學位。獲得博士之前,蘇步青已在日本帝國大學數學系當講師,正當日本一個大學准備聘他去任待遇優厚的副教授時,蘇步青卻決定回國,回到撫育他成長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蘇步青,生活十分艱苦。面對困境,蘇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麼,我甘心情願,因為我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這是一條愛國的光明之路啊!」
這就是老一輩數學家那顆愛國的赤子之心
I. 關於數學的故事300字
到處都有映射(高中數學必修1講到映射的概念)
小孩子開始學說話的時候,往往有一個重大的發現:原來世界上萬物都有名稱。於是,他產生了強烈的願望,要知道他所見到的一切東西的名稱。因為不知道名稱,就沒法說話,就沒法提出各種要求。
這是什麼呀-----椅子
這是什麼呀——汽車
這是什麼呀-----小貓。
知道了名稱後,他往往會心滿意足,好像知道了這個世界的一切。
什麼是名稱呢?這是實物集合到聲音符號集合的映射。
他還會發現許多映射:
街道有名稱,住戶有門牌,商店有招牌,商品有商標。
人有姓名,大人有工作證,小孩有學生證,每個人都有生日。。。。。。。
不只小孩在學習映射,就是在學校學習的各門功課,也都在學習映射:
在歷史課上,每個歷史事件對 的應它發生的原因、年代。。。。
在地理課上,每個省區有它的出產、人口數。。。。。
在化學課上,每種元素對應它的原子量。。。。。
我們在學校學習的一切知識,無非是說明事物之間的相關聯系,而這種關系,幾乎都可以用映射來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