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小學故事讀後感範文大全

小學故事讀後感範文大全

發布時間: 2020-11-22 00:56:13

A. 故事讀後感怎麼寫

1.首先大概說明下這個故事的大概內容
2.然後講讀完這個故事你的感受或者你讀過後的想到的東西、道理之類。
3.最後講從這個故事裡你可以學到什麼,以後可以怎麼辦。

B. 讓小學生了解父母的100個故事讀後感

[<<讓小學生學會感恩父母的100個故事>>的讀後感]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盪,繪畫著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讓小學生學會感恩父母的100個故事>>的讀後感。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題記
從嬰兒的「哇哇」墜地到哺育他長大成人,父母們花去了多少的心血與汗水,編織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從上小學到初中,乃至大學,又有多少老師為他嘔心瀝血,默默奉獻著光和熱,燃燒著自己,點亮著他人。

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勞累後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去報答。

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為有名的科學家,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但她在會上看見自己的小學老師,用一束鮮花表達她的感激之情;偉人毛澤東也同樣在佳節送上對老師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來的偉人無不有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驚天動地,只需要你的一句問候,一聲呼喚,一絲感慨。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條隔離帶,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忘記了那一聲聲快樂,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感恩父母心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的人生之路總是陽光明媚,晴空萬里,到底哪一縷陽光最耀眼?有人說是優異的學習成績,有人說是給予別人幫助……而我認為在我們的人生路上最燦爛的陽光應該屬於知恩圖報,感謝幫助我們成長的每一個人。是的,學會感恩,是一種情懷,學會感恩,更是一種情操.

兩年前,我得了一場大病,父母背著我東奔西跑,到處求醫,從他們焦急的神態中,從他們悉心的呵護中,我深深地體會到父母對我發自內心的愛。一天,爸爸用自行車馱我去醫院,我坐車後發現爸爸騎得很慢.幾個月了,爸爸是太累了,我的病讓他身心疲憊,讀後感《<<讓小學生學會感恩父母的100個故事>>的讀後感》。我無意中發現了爸爸頭上的一些白發。啊,爸爸變了,變老了。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歲月的滄桑,看到了生活的艱辛,更看到了爸爸為我操勞的痕跡。啊,爸爸沒變,大山般的父愛沒變。我依然感受著他的溫暖,他的愛。

那是我住院期間的一天傍晚,天很冷,外面的雪下得很大。爸爸下班後趕來給我送飯,可是我想吃餃子。他二話不說,放下手裡提來的家裡做好的飯菜,迎著凜冽的大風,冒著漫天飛舞的鵝毛大雪又出去為我買餃子。天黑了,風更猛了,雪更大了.這時,雪人似的爸爸一邊走還一邊說:「餓壞了吧!」看著爸爸慈祥的面容,摸著爸爸凍得通紅的雙手,我感動得流淚了。「爸爸,爸爸……」我在心裡一遍遍地念叨,「你真是我的好爸爸!」。冬天是寒冷的,而爸爸所做的一切,卻彷彿陽光,溫暖我病痛的軀體;又似暖流,融進我愁苦的心坎里;爸爸的關愛,撐起了我戰勝病魔的信念,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我康復出院.

我永遠不會忘記父母對我的愛,對我的呵護和關懷。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我常常這樣問自己。哪怕是為他們垂垂肩,洗洗碗,給他們唱段曲兒,陪他們逛逛街,散散步,我也會感到心裡的安慰。學會感恩,學會報答,我彷彿一下子長大了:我用心學習,不讓他們為我的操心;我搶著洗碗揀菜,讓他們能多休息一會兒;我經常哼哼小曲,讓家庭充滿歡聲笑語……我盡我所能給父母留下最難忘的美好時光,讓他們開心,讓他們驕傲,

我愛我的父母,普天下的孩子們都愛自己的父母.讓我們一起對父母說一聲:「我們愛您!」讓我們一起行動,知恩圖報,學會感恩.冬天就不再寒冷,黑夜就不再漫長,幸福快樂就時刻陪伴在你我身邊.

同學們,我們從哪裡來?聽到這個問題,大家肯定都會說,是父母把我們帶到世界上來的。是啊,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們的到來。但當我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們卻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照顧我們。盡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父母們卻毫無怨言地撫養我長大。為了給我們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他們總是那麼辛苦,那麼努力。小的時候,我總把這當作天經地義,因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現在,我長大了,我知道該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去體諒父母,應該擔當起,照顧、孝敬父母的責任。

剛剛過去的星期天是我十六歲的生日,那天,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感恩父母,因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才使我有機會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裡體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樂與幸福,是他們給了我生命,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兒女有了快樂,最為之開心的是父母,兒女有了苦悶,最為之牽掛的也是父母。舔犢情深,父母之愛,深如大海。因此,不管父母的社會地位、知識水平以及其它素養如何,他們都是我們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們永遠去愛的人。

然而,同學們,你們是否捫心自問過:我對父母的掛念又有多少呢?你是否留意過父母的生日?民間有諺語:兒生日,娘苦日。當你在為自己生日慶賀時,你是否想到過用死亡般的痛苦,讓你降生的母親呢?是否曾真誠地給孕育你生命的母親一聲祝福呢?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自古講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也就是講,父母的身體健康,兒女應時刻掛念在心。但據報道,今年北京某中學的抽樣調查卻顯示:有近50%的學生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更談不上對父母的生日祝福。同學們,或許一聲祝福對自己算不了什麼,但對父母來說,這聲祝福卻比什麼都美好,都難忘,都足以使他們熱淚盈眶!

孝,其為人之本也,一個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同學們,讓我們學會感恩父母吧!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與父母交流,不要再認為父母是理所當然幫我們做任何事情的,他們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已經是足夠的偉大,且將我們養育成人,不求回報,默默的為我們付出,我們就別再一味地索求他們的付出,感恩吧,感謝父母們給予的一點一滴。

在此,祝願天下所有的父母安康!快樂!!!!
〔<<讓小學生學會感恩父母的100個故事>>的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C. <<感動小學生的80篇故事>>讀後感

我讀了《感動小學生80篇故事》其中的一篇,名叫「窮學生」。它是講一位窮學生每天都要來到別人的家裡討東西吃。有一天,他敲了一戶人家的門,開門的是一個小女孩,他不好意思跟一個小女孩要東西吃,於是它只要了一杯開水。小女孩看出了他很飢餓,於是又拿了幾塊麵包給了他。幾十年後,小女孩染上了罕見的疾病,她的家人知道有一家醫院的醫生醫術很高明,於是決定去看看。在醫生的照護下小女孩健康地出院了。那天護士交給她醫療費用帳單,上面寫著一杯開水和幾塊麵包已經足夠償還所有的醫療費。原來那位醫生就是當年向小女孩討東西吃的那個大學生。通過這件事情我知道了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你應該幫助他,反而你有了困難時別人同樣也會幫你的。

D. 值得小學生珍藏的100篇兒童故事讀後感

感恩的心 有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她和媽媽相依為命。媽媽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來。每到日落時分,小女孩就開始站在家門口,充滿期待地望著門前的那條路,等媽媽回家。媽媽回來的時候是她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因為媽媽每天都要給她帶一塊年糕回家。在她們貧窮的家裡,一塊小小的年糕都是無上的美味了啊。 有一天,下著很大的雨,已經過了晚飯時間了,媽媽卻還沒有回來。小女孩站在家門口望啊望啊,總也等不到媽媽的身影。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著媽媽每天回來的路自己去找媽媽。她走啊走啊,走了很遠,終於在路邊看見了倒在地上的媽媽。她使勁搖著媽媽的身體,媽媽卻沒有回答她。她以為媽媽太累,睡著了。就把媽媽的頭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讓媽媽睡得舒服一點。但是這時她發現,媽*的眼睛沒有閉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媽媽可能已經死了!她感到恐懼,拉過媽*的手使勁搖晃,卻發現媽媽的手裡還緊緊地拽著一塊年糕……她拚命地哭著,卻發不出一點聲音……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媽媽再也不會醒來,現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媽媽的眼睛為什麼不閉上呢?她是因為不放心她嗎?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該怎樣做。於是擦乾眼淚,決定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媽媽她一定會好好地活著,讓媽媽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做著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她就這樣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著,一直到媽媽的眼睛終於閉上…… 感恩的回報 在一個鬧飢荒的城市,一個家庭殷實而且心地善良的麵包師把城裡最窮的幾十個孩子聚集到一塊,然後拿出一個盛有麵包的籃子,對他們說:「這個籃子里的麵包你們一人一個。在上帝帶來好光景以前,你們每天都可以來拿一個麵包。」 瞬間,這些飢餓的孩子彷彿一窩蜂一樣涌了上來,他們圍著籃子推來擠去大聲叫嚷著,誰都想拿到最大的麵包。當他們每人都拿到了麵包後,竟然沒有一個人向這位好心的麵包師說聲謝謝,就走了。 但是有一個叫依娃的小女孩卻例外,她既沒有同大家一起吵鬧,也沒有與其他人爭搶。她只是謙讓地站在一步以外,等別的孩子都拿到以後,才把剩在籃子里最小的一個麵包拿起來。她並沒有急於離去,她向麵包師表示了感謝,並親吻了麵包師的手之後才向家走去。 第二天,麵包師又把盛麵包的籃子放到了孩子們的面前,其他孩子依舊如昨日一樣瘋搶著,羞怯、可憐的依娃只得到一個比頭一天還小一半的麵包。當她回家以後,媽媽切開麵包,許多嶄新、發亮的銀幣掉了出來。 媽媽驚奇地叫道:「立即把錢送回去,一定是揉面的時候不小心揉進去的。趕快去,依娃,趕快去!」當依娃把媽媽的話告訴麵包師的時候,麵包師面露慈愛地說:「不,我的孩子,這沒有錯。是我把銀幣放進小麵包里的,我要獎勵你。願你永遠保持現在這樣一顆平安、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訴你媽媽這些錢是你的了。」她激動地跑回了家,告訴了媽媽這個令人興奮的消息,這是她的感恩之心得到的回報。 手術費=一杯牛奶 一個生活貧困的男孩為了積攢學費,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 傍晚時,他感到疲憊萬分,飢餓難挨,而他推銷的卻很不順利,以至他有些絕望。這時,他敲開一扇門,希望主人能給他一杯水。開門的是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她卻給了他一杯濃濃的熱牛奶,令男孩感激萬分。 許多年後,男孩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一位患病的婦女,因為病情嚴重,當地的大夫都束手無策,便被轉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醫院。外科大夫為婦女做完手術後,驚喜地發現那位婦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飢寒交迫時,熱情地給過他幫助的年輕女子,當年正是那杯熱奶使他又鼓足了信心。 結果,當那位婦女正在為昂貴的手術費發愁時,卻在她的手術費單上看到一行字:手術費=一杯牛奶。 這個年頭,人們很少感動了,對什麼都不再感動了。即使他們還會感動,也只是感動於只有他們才會感動的對象。 其實,這個世界是有些共同的東西的。 看了這幾則故事絲毫不為所動的人,沒有一點反思的人,他們的情感世界一定暫時缺少了一點很重要的東西,或者永遠失去了一些最寶貴的東西! 感恩,是結草銜環,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境界。 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等待的一次寶貴機遇。 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完成的一次世紀壯舉。 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珍視的一次愛的教育。 感恩,不是為求得心理平衡的喧鬧的片刻答謝,而是發自內心的無言的永恆回報。

E. 讀完一個小故事,讀後感怎麼寫

一般來要提到部分故事內容,然自後聯系實際議論感慨,給你一些範文看看。
幫人也是幫自己
————讀《救人》與《出門》有感
-----------胡東偉
我們不是生活在虛無飄渺的「空中樓閣」里,過著「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小國寡民的日子,而是生活在一個人口爆炸、極其擁擠的星球上。這就決定了我們的生活不是一個可以孤立的封閉的單元,而是一個和他人聯系極其緊密的空間。

幫人也就是幫助我們自己,這是《救人》與《出門》這兩個小故事給我們的直接感悟。譬如開車在街頭,倘若別人無法行走,我們也會一樣;如果幫助別人把路打通,我們眼前的路也會自然通暢。何況通路的過程又能拉近彼此間的距離,說不定還可以交到一個知己。如此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說的是天堂和地獄唯一的區別就是天堂里的人相互幫助,其樂融融,因而幸福美滿,而地獄里的人們則自私自利、互相攻訐,以至於飢腸轆轆。這就是幫人與不幫人的後果。姜太公說的好:「與天下同利者,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失天下。

F. 小學讀後感

小學讀後感怎麼寫
想寫出好的文章,首先要選出好的題材。寫讀後感也就需要選出造合小學生寫讀後感的文章。哪些文章比較適合小學生寫讀後感呢?我認為選寓言故事、童話故事、富有哲理的文章。因為這一類的文章都寓意深刻,含有很深的教育意義,說明的道理就藏在文章中,這類的文章就能很容易提煉出中心。出現偏題、走題、中心不明確等問題的可能性也就比較小了。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下列體裁的文章就不適合小學生寫讀後感:一、寫景的文章(如《桂林山水》),因為這類文章大多都沒有蘊含深刻的道理,對於我們小學生來說,要想提煉中心可能比較難了。二、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系列故事等,因為這類文章字數一般都很多,在寫故事內容介紹時就很難抓住重點。提煉中心對於我們來說就更難了。
在選好讀後感的文章後,我們就要理清思路,一般把文章大致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先介紹文章的主要內容;第二部分詳細寫感受。介紹主要內容時只要把文章的開頭、經過、結尾敘述清楚,抓住文章所說明的道理來介紹就可以了。但在寫感受時,就應該針對文章所說明的道理寫出自己在生活中碰到的實例;也可以針對文章的一句或幾句重點的話來寫自己的感受;還可以通過文章的句子,來寫出自己的想法,提醒大家注意一種常見的問題:因為有些同學選的文章不適合寫小學生的讀後感,而「感」又寫不出來,因為沒有感受,而為了湊字數就把內容介紹得非常詳細。這就是我提醒大家選出適合我們小學生讀後感的道理。
我再給大家提幾點特別建議:你可以盡量多用一些名人名言、諺語、成語或名人成功的經歷,這樣會使你的文章內容更豐富.
參考範文
讀《我的故事講給你聽》有感
用我最快的速度把《我的故事講給你聽》讀完了。這本書十分有趣。貼近了我的生活。讓我知道同齡人們所正在做些什麼,他們的思想是怎樣的。
故事的開頭就為我們介紹了中「這是一本好看的書」。真實而又風趣。沒錯,這正如梅子涵教授所說:「我是著名作家了,可我仍舊是一篇序言,序言就是開始,就是十分認真,就是第一頁,就是不可以馬馬虎虎。」他以這樣動人真實的筆調,向我們訴讀了他眼中的自己,在扮演怎樣的角色,而又是怎樣引導著我們走向幸福、光明的大道。
在這么多故事中,令我同印象最深的,同時也是最喜歡的,非其它《永遠的男生》莫屬了。當然,管我是個女生。在這個小故事中,主人翁同樣也是一個小女生。她為我們講訴了她眼中的男孩,告訴我們,每一件事都有男生的一份,男生無處不在,他們總是那麼善於製造熱鬧,創造幽默,他們總是自說自話,膽大妄為,洋相百出……的確常常令我們女生望塵莫及,自愧不如。有時你會在哭笑不得之中想:男生到底是男生,男生永遠是男孩!這是文章的重點。讓我明白,身邊一些奇怪的、平凡的、令人匪夷所思的事,都是男生所做的。梅子涵教授用那平淡而又十分有含義的字眼,讓我重新認識了男生,改就了男生是調皮的形容詞的看法。
讀完了整本書,我才發現,梅子涵教授就是一個童年的聆聽者,同時也是一個互通網,把四面八方不同故事,不同看法傳遞到每一個有孩子的地方,溝通每顆不同的心靈,在這個互通的平台上,心情展示我們的風采。
正如這本書名《我的故事講給你聽》

G. 《教育小學生101個故事》讀後感400字

讀《觸動孩子心靈的101個小故事》有感600字讀後感
「天,因為有了陽光,所以很藍;地,因為有了春雨,所以很綠;海,因為有了風兒,所以很寬;世界,因為有了愛,所以很美很美!」每當想起這句話時,我便想起了那本我最喜歡看的書——《觸動孩子心靈的101個小故事》這本成長勝經。
俗話說:感動,是一把開啟內心寶庫的鑰匙,是孩子成長的維生素。這本書以「感動」為主題,通過101個貼近孩子生活的小故事,引導我們從中發現感動事物,從而受到感染,用心去體驗,善待自然,善待他人,善待自我,懂感恩,知回報。它是一套父母送給兒女的禮品書,一部母子共讀的必備書。
在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個小故事——《我是一個幸福的女孩》:一個女孩病了,醫生告訴她,他只剩下100多天了。小女孩的媽媽想帶女孩去她最喜歡的海濱城市。而小女孩搖搖頭:「媽媽,我的願望太多,海只是我嚮往的一種事物。你能滿足我的一個心願,卻滿足不了我的全部願望。」幾天後,小女孩住進了養老院。每天,他都把歡樂的笑聲灑滿這些老人的房間。養老院的每個爺爺奶奶都因為小女孩的到來而感到高興。誰也不知道小女孩身患絕症。一天早晨,小女孩靜靜的死了。臨死前,她對媽媽說:「媽媽,我很快樂。既然我必須死去,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我只能找一的快樂而又幸福的結束生命。我找到了,所以我是一個幸福的女孩。」
看完這本書,我不禁想起什麼是幸福?幸福是糖果的甜美,令人陶醉;幸福是蘭花的香氣,沁人心脾;幸福是迎面的清風,能吹來落葉,也能吹走沙礫,能在廣闊的大海吹盪起一波漣漪,也能拂走心中不愉快的感覺。原來,幸福可以很簡單……是的,小小的幸福就這么簡單。早上睜開眼睛,看到陽光灑滿了房間,用力嗅嗅陽光和早晨的味道;陽光明媚的上午,抱著本自己喜歡的書,坐在露天的陽台上,享受風吹過,文字劃過;小雨淅瀝的午後,靜靜走在雨中,望望在雨中舞蹈的小草,聽聽雨滴落在世界的聲音;華燈初上的傍晚,閑散的走在路上聽到一首熟悉的老歌,駐足,讓回憶在腦海里逐漸清晰;繁星漫天的夜晚,坐在田野旁邊看星星眨眼,看螢火蟲飛舞,看遠處的霓紅閃爍;這也是一種幸福。但是,最讓人感到幸福的是付出!因為付出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造一個又一個喜悅的過程:付出時間,就能收獲希望;付出勞動,就能收獲果實;付出真心,就能收獲真情;付出愛心,就能收獲整個世界!
「每一滴水,投身宇宙,會映出太陽的光芒;每一朵花,擁抱雨露,會綻放出迷人的春光;每一顆心,迎向陽光,陰影將無處可藏。」這本書一直伴隨著我成長,激勵著我成才,使我受益終生!

河南三門峽靈寶市一小六年級:張佳寧

H. 6篇小故事讀後感200字左右

五個動物的寓言

PART 1

可能很多人聽過煮青蛙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將一隻青蛙放在大鍋里,里頭加水再用小火慢慢加熱,青蛙雖然約略可以感覺外界溫度慢慢變化,卻因惰性與沒有立即必要的動力往外跳,最後被熱水煮熟而不自知。

企業競爭環境的改變大多是漸熱式的,如果管理者與員工對環境之變化沒有疼痛的感覺,企業最後就會像這只青蛙一樣,被煮熟、淘汰了仍不知道。

牛奶瓶讀後感:想想教育改革對教育生態的沖擊???

PART 2

提到組織變革,另外有一個四隻猴子的寓言。

科學家將四隻猴子關在一個密閉房間里,每天餵食很少食物,讓猴子餓很吱吱叫。

幾天後,實驗者在房間上面的小洞放下一串香蕉,一隻餓得頭昏眼花的大猴子一個箭步沖向前,可是當它還沒拿到香蕉時,就被預設機關所潑出的滾燙熱水燙得全身是傷,當後面三隻猴子依次爬上去拿香蕉時,一樣被熱水燙傷。於是眾猴只好望「蕉」興嘆。

幾天後,實驗者換進一隻新猴子進入房內,當新猴子肚子餓得也想嘗試爬上去吃香蕉時,立刻被其他三隻老猴子制止,並告知有危險,千萬不可嘗試。

實驗者再換一隻新猴子進入,當這只新猴子想吃香蕉時,有趣的事情發生了,這次不僅剩下的二隻老猴子制止它,連沒被燙過的半新猴子也極力阻止它。

實驗繼續,當所有猴子都已換新之後,沒有一隻猴子曾經被燙過,上頭的熱水機關也取消了,香蕉唾手可得,卻沒人敢前去享用。

企業禁忌經常故老相傳,雖然事過境遷、環境改變,大多數的組織仍然恪遵前人的失敗經驗,平白錯失大好機會。

牛奶瓶讀後感:我們教育界中是否太多這樣的猴子???

PART 3

老鷹是所有鳥類中最強壯的種族,根據動物學家所做的研究,這可能與老鷹的餵食習慣有關。

老鷹一次生下四、五隻小鷹,由於它們的巢穴很高,所以獵捕回來的食物一次只能餵食一隻小鷹,而老鷹的餵食方式並不是依平等的原則,而是哪一隻小鷹搶得凶就給誰吃,在此情況下,瘦弱的小鷹吃不到食物都死了,最兇狠的存活下來,代代相傳,老鷹一族愈來愈強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公平」不能成為組織中的公認原則,組織若無適當的淘汰制度,常會因小仁小義而耽誤了進化,在競爭的環境中將會遭到自然淘汰。

牛奶瓶讀後感:校長遴選是否也應該讓強的老鷹留下???

PART 4

組織中也應該留意與去除所謂的「螃蟹文化」。

釣過螃蟹的人或許都知道,簍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蓋上蓋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因為只要有一隻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會紛紛攀附在它的身上,結果是把它拉下來,最後沒有一隻出得去。

企業里常有一些份子,不喜歡看別人的成就與傑出表現,天天想盡辦法破壞與打壓,如果不予去除,久而久之,組織里只剩下一群互相牽制、毫無生產力的螃蟹。

牛奶瓶讀後感:校園之中是否也存在這樣的醬缸文化???

PART 5

相反的,為了增加組織的戰斗活力、延續組織的生命力,領導者可以在組織中安排一些「土虱」。

喜歡釣魚者都曉得,如果把魚釣上來超過個把個小時,放在簍子里的魚兒往往奄奄一息,所以擅長釣魚者經常在魚簍里放一尾土虱,由於土虱生性喜歡攻擊身邊的魚,魚群必須持續跳、躲、閃以避免其攻擊,因此即使經過數個小時,釣上來的魚還是活得很新鮮。

組織里一片和諧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若有人能適當地扮演土虱,刺激組織成員的生存力,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只不過魚與土虱的比率一定要抓好,否則反易弄巧成拙。

按一下手機右上角的採納或者電腦上的好評哦!謝謝

I. 小故事讀後感

[小故事讀後感]可能很多人聽過煮青蛙的故事,小故事讀後感。故事是這樣的:將一隻青蛙放在大鍋里,里頭加水再用小火慢慢加熱,青蛙雖然約略可以感覺外界溫度慢慢變化,卻因惰性與沒有立即必要的動力往外跳,最後被熱水煮熟而不自知。企業競爭環境的改變大多是漸熱式的,如果管理者與員工對環境之變化沒有疼痛的感覺,企業最後就會像這只青蛙一樣,被煮熟、淘汰了仍不知道。牛奶瓶讀後感:想想教育改革對教育生態的沖擊???PART 2提到組織變革,另外有一個四隻猴子的寓言。科學家將四隻猴子關在一個密閉房間里,每天餵食很少食物,讓猴子餓很吱吱叫。幾天後,實驗者在房間上面的小洞放下一串香蕉,一隻餓得頭昏眼花的大猴子一個箭步沖向前,可是當它還沒拿到香蕉時,就被預設機關所潑出的滾燙熱水燙得全身是傷,當後面三隻猴子依次爬上去拿香蕉時,一樣被熱水燙傷。於是眾猴只好望「蕉」興嘆。幾天後,實驗者換進一隻新猴子進入房內,當新猴子肚子餓得也想嘗試爬上去吃香蕉時,立刻被其他三隻老猴子制止,並告知有危險,千萬不可嘗試。實驗者再換一隻新猴子進入,當這只新猴子想吃香蕉時,有趣的事情發生了,這次不僅剩下的二隻老猴子制止它,連沒被燙過的半新猴子也極力阻止它。實驗繼續,當所有猴子都已換新之後,沒有一隻猴子曾經被燙過,上頭的熱水機關也取消了,香蕉唾手可得,卻沒人敢前去享用。企業禁忌經常故老相傳,雖然事過境遷、環境改變,大多數的組織仍然恪遵前人的失敗經驗,平白錯失大好機會。牛奶瓶讀後感:我們教育界中是否太多這樣的猴子???PART 3老鷹是所有鳥類中最強壯的種族,根據動物學家所做的研究,這可能與老鷹的餵食習慣有關。老鷹一次生下四、五隻小鷹,由於它們的巢穴很高,所以獵捕回來的食物一次只能餵食一隻小鷹,而老鷹的餵食方式並不是依平等的原則,而是哪一隻小鷹搶得凶就給誰吃,在此情況下,瘦弱的小鷹吃不到食物都死了,最兇狠的存活下來,代代相傳,老鷹一族愈來愈強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公平」不能成為組織中的公認原則,組織若無適當的淘汰制度,常會因小仁小義而耽誤了進化,在競爭的環境中將會遭到自然淘汰。牛奶瓶讀後感:校長遴選是否也應該讓強的老鷹留下???PART 4組織中也應該留意與去除所謂的「螃蟹文化」。釣過螃蟹的人或許都知道,簍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蓋上蓋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因為只要有一隻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會紛紛攀附在它的身上,結果是把它拉下來,最後沒有一隻出得去。企業里常有一些份子,不喜歡看別人的成就與傑出表現,天天想盡辦法破壞與打壓,如果不予去除,久而久之,組織里只剩下一群互相牽制、毫無生產力的螃蟹。牛奶瓶讀後感:校園之中是否也存在這樣的醬缸文化???PART 5相反的,為了增加組織的戰斗活力、延續組織的生命力,領導者可以在組織中安排一些「土虱」。喜歡釣魚者都曉得,如果把魚釣上來超過個把個小時,放在簍子里的魚兒往往奄奄一息,所以擅長釣魚者經常在魚簍里放一尾土虱,由於土虱生性喜歡攻擊身邊的魚,魚群必須持續跳、躲、閃以避免其攻擊,因此即使經過數個小時,釣上來的魚還是活得很新鮮,讀後感《小故事讀後感》。組織里一片和諧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若有人能適當地扮演土虱,刺激組織成員的生存力,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只不過魚與土虱的比率一定要抓好,否則反易弄巧成拙。 信念是一種無堅不催的力量,你堅信自己,必能成功。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堅定信念,超越自我》。海倫·凱勒有這樣一句非常形象而生動的話:當一個人感覺到有高飛的沖動時,他將再也不會滿足於在地上爬。正是有了遠大的理想,正是有一種信念,她接受了生命的挑戰,創造了生命的奇跡。她,盲聾啞集於一身的弱女子竟然畢業於哈佛大學,並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奔走呼告,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被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理想和信念像熊熊燃燒的烈火使她才走出黑暗,走出死寂,理想和信念像巨大的羽翼,幫助她飛上雲天。從某種意義上說,人不是活在物質世界裡,而是活在精神世界裡,活在理想與信念之中。對於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碗飯,一杯水就可以了;但是要想活得精彩,就要有精神,就要有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理想信念使貧困的人變成富翁,使黑暗中的人看見光明,使絕境中的人看到希望,使夢想變成現實。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浩瀚的沙漠中,一支探險隊在艱難地跋涉。頭頂驕陽似火,烤得探險隊員們口乾舌燥,揮汗如雨。最糟糕的是,他們沒有水了。水就是他們賴以生存的信念,信念破滅了,一個個像塌了架,丟了魂,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隊長。這可怎麼辦?隊長從腰間取出一個水壺,兩手舉起來,用力晃了晃,驚喜地喊道:哦,我這里還有一壺水!但穿越沙漠前,誰也不能喝。沉甸甸的水壺從隊員們的手中依次傳遞,原來那種瀕臨絕望的臉上又顯露出堅定的神色,一定要走出沙漠的信念支撐他們踉蹌著,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動。看著那水壺,他們抿抿乾裂的嘴唇,陡然增添了力量。終於,他們死裡逃生,走出茫茫無垠的沙漠,大家喜極而泣之時,久久凝視著那個給了他們信念支撐的水壺。隊長小心翼翼地擰開水壺蓋,緩緩流出的卻是一縷縷沙子。他誠摯地說:只要心裡有堅定的信念,乾枯的沙子有時也可以變成清冽的泉水。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有句名言: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還站立著的話。是的,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不要熄滅心中信念的火把。同學們,不管你現在的成績怎麼樣,不管你現在的基礎怎麼樣,只要堅定信念,超越自我,你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你就有了奮斗的目標,你就有了生活的動力,你就有了成功的希望!〔小故事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