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下列是西遊記的部分故事情節發生在三打白骨精之前的一項是

下列是西遊記的部分故事情節發生在三打白骨精之前的一項是

發布時間: 2020-11-22 02:06:41

⑴ 西遊記三打白骨精的主要故事情節(300字以上)

唐僧師徒往西天取經,一路走到了宛子山。

山中有個妖魔白骨精,想要吃唐僧肉修得不死之身,於是兩次施魔法變化村姑和婆婆,前去誆騙唐僧,不料均被悟空識破。最後白骨精幻變白發老翁誆稱前來尋親,仍被火眼金睛悟空識破,悟空不顧唐僧念咒阻止,揮棒將假老丈擊斃。白骨精化青煙逃走。

唐僧誤為孫悟空無故三次傷人,佛法難容,十分憤怒,從而逐走悟空。悟空苦苦哀求但是唐僧不予原諒,無奈痛別師傅跟師弟們,暫歸花果山。

悟空走後,唐僧師徒果中奸計,被白骨精將他和沙僧擄去,豬八戒混戰中逃出,急奔花果山。他略施計謀,智激美猴王,悟空救師心切,不念前怨,毅然下山前去救人。

悟空回到那山中,變化成老妖,巧妙進入洞府,經過一番激戰終於打死白骨精,救出師傅和師弟。

於是師徒四人愉快上路,繼續西天取經。

⑵ 在《西遊記》的原文中,《三打白骨精》的故事發生之前,有這樣的描述

吳承恩 對仗? 有韻律感,增加感染力 唐三藏 毫不吝嗇使用法術

⑶ 西遊記中發生在三打白骨精之前的故事情節是

三打白骨精之前的故事情節是在白雲觀偷吃人參果,孫悟空弄倒了人參果樹,又到處求人救活。見章回標題:
●第二十六回
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
悟空為醫活果樹,拜見觀音,觀音與悟空同來,復活果樹。鎮元子開人參果會,款待觀音、諸仙與唐僧師徒,並與悟空結為兄弟。
●第二十七回
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
唐僧遣悟空去化齋飯。山中妖精,一變美女,二變老婦,三變老翁,迷惑唐僧,悟空打死妖精,唐僧大怒,逐走悟空。

⑷ 簡述西遊記中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節。

唐僧師徒四人為取來真經源,行至宛子山,唐僧師徒來到山中,略感腹中飢餓叫悟空尋食,悟空畫圈將其餘人馬圈至圈中躲避。山中妖怪白骨夫人見悟空遠去欲戲唐僧乃殺之,悟空及時趕回棒殺白骨夫人。八戒挑唆,唐僧不知緣由訓斥悟空,下不為例。果腹畢,繼續趕路。白骨夫人不死心再次變化伺機加害唐僧,悟空再次棒殺白骨夫人,八戒再次挑唆,唐僧怒斥悟空,悟空解釋再三,唐僧氣稍平。趕路,行路前方另妖領土,白骨不甘心,再次變化戲弄唐僧,悟空忍無可忍打死白骨夫人。八戒挑唆唐僧,唐僧揮筆寫書逐悟空。

⑸ 《西遊記·三打白骨精》主要內容

《西遊記·三打白骨精》主要內容:

唐僧師徒四人為取真經,行至宛子山前。在宛子山波月洞內,住著一個兇殘、狡猾,善於偽裝的千年屍魔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後變幻為上山送齋的村姑和朝山進香的老嫗,全被孫悟空識破。唐僧卻不辨人妖,反而責怪孫悟空恣意行凶,連傷母女兩命,違反戒律。白骨精心有不甘,又第三次變成成老丈又被孫悟空識空。

白骨精利用唐僧心慈,又假冒佛祖名義從天上飄下素絹,責備唐僧姑息孫悟空。唐僧盛怒之下寫下貶書,將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唐僧失去了孫悟空的保護,白骨精輕而易舉將其擒獲,只有豬八戒逃出真奔花果山。孫悟空不計前嫌,立即趕往波月洞。途遇白骨精之母金蟾大仙,孫悟空將其打死,變成金蟾大仙的模樣。讓白骨精在唐僧面前重現三次變幻的伎倆,唐僧幡然醒悟。孫悟空現出本相,消滅了白骨精及眾妖魔。師徒四人經過此番磨難,重又踏上征途。

拓展資料:

《西遊記》全書共100回,可分成三大部分,主要描寫孫悟空的出世和大鬧天宮、唐僧的出世和取經緣由以及後來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而歸的故事。

作品以豐富奇特的藝術想像、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詼諧的語言,構築了一座獨具特色的藝術宮殿。小說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的神魔世界,但在神幻的外衣之下包裹著現實生活的本質,意味深長地寄寓了廣大人民反抗惡勢力,要求戰勝自然和困難的樂觀精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時代的社會現實。

在人物塑造上,作者採用人、神、獸三位一體的塑造方法,既表現他們超自然的神性和動物屬性,又能找出社會化個性的蹤影。全書組織嚴密,繁而歪亂,語言活潑生動且夾雜方言俗語,富於生活氣息。主題上沖淡了故事原有的宗教色彩,大大豐富了作品的現實內容,呈現出不同於以往取經故事的獨特風格。

作者簡介:

作者:(明)吳承恩(1504年-1582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漢族,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中國明代傑出的小說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作者。其故里江蘇淮安東南馬甸鄉二堡村有修葺一新的墓園,淮安市有其紀念館。另有,由六小齡童主演的大型神話連續劇《吳承恩與西遊記》於2010年初播出。2005年10月8日吳承恩紀念館開館。

創作背景:

吳承恩生活在明代的中後期,歷經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慶、神宗萬曆五個朝代。明朝中後期的社會情況與開國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不斷激化,並日趨尖銳 ;思想文化上啟蒙思想興起,人性解放思潮高漲,市民文學日益蓬勃發展,小說和戲曲創作進入一個全面繁榮興盛的時期。經濟上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

因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25歲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學。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在那裡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贊譽。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657部,轟動一時。後來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

但這部書主要講述了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沒有什麼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漢族民間廣為流傳。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聖》等,這些都為《西遊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吳承恩也正是在漢族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完成了這部偉大的文學巨著。

⑹ 簡述《西遊記》中「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節

1、三打白骨精
唐僧師徒四人為取真經,行至白虎嶺前。在白虎嶺內,住著一個屍魔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後變幻為村姑、老嫗和老翁,全被孫悟空識破。唐僧卻不辨人妖,反而責怪孫悟空恣意行凶,連傷母女兩命,違反戒律。第三次變成老翁又被孫悟空識破。唐僧寫下貶書,將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
2、情節
一打:山野里出現一位年輕村姑,悟空說:「它是個妖精,是來騙你的。」說著,就朝妖精劈臉一棒。打死了妖精的替身。
二打:山坡上閃出一個年滿八旬的老婦人,手拄著彎頭竹杖,一步一聲地哭著走來。悟空見又是那妖精變的,也不說話,當頭就是一棒。 (看俺老孫一棒!)
三打: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邊,走上前迎著妖精,笑道:「你瞞得了別人,瞞不過我!我認得你這個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師父念咒語,沒有立刻動手,暗中叫來眾神,吩咐道:「這妖精三番兩次來蒙騙我師父,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們在半空中作證。」眾神都在雲端看著。悟空掄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3、原著簡介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創作的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的長篇神魔小說。主要描寫了唐朝太宗貞觀年間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四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沿途歷經磨難(連同唐僧出生到取經前的磨難共九九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後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

⑺ 西遊記中發生在三打白骨精之前的故事情節是

三打白骨精之前的故事情節是在白雲觀偷吃人參果,孫悟空弄倒了人參果樹,又到處求人救活。見章回標題:

●第二十六回 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
悟空為醫活果樹,拜見觀音,觀音與悟空同來,復活果樹。鎮元子開人參果會,款待觀音、諸仙與唐僧師徒,並與悟空結為兄弟。

●第二十七回 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 唐僧遣悟空去化齋飯。山中妖精,一變美女,二變老婦,三變老翁,迷惑唐僧,悟空打死妖精,唐僧大怒,逐走悟空。

⑻ 西遊記三打白骨精之後的故事是什麼

是寶象國的故事,「三打白骨精」在《西遊記》第二十七回 ,接下來的二十八回說的是唐僧趕走悟空後去往碗子山寶象國發生的故事。

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路過碗子山時黃袍怪抓住,八戒與沙僧不敵黃袍怪,危急之時百花羞放走師徒三人。之後,八戒沙僧受寶象國國王所託,為營救公主再戰黃袍怪,不敵。

黃袍怪遂懷恨在心,到寶象國佯稱自己是駙馬,並將唐僧變成猛虎誣其為妖怪。白龍馬偽裝成宮女刺殺黃袍怪受傷,遂求八戒尋回孫悟空,打跑了黃袍怪。孫悟空尋他不著,上天界求助。

玉帝令四大天師查勘,方知是奎星下凡,遂命二十七宿星員收他上界,罰去給老君燒火。後在西天取經路上,奎木狼官復原職,與孫悟空不計前嫌,大戰小雷音寺、四星捉犀牛怪。

(8)下列是西遊記的部分故事情節發生在三打白骨精之前的一項是擴展閱讀:

寶象國之後的故事-平頂山:

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是平頂山蓮花洞的兩個妖怪。金角大王原來是太上老君看金爐的童子,銀角大王是看銀爐的童子。

菩薩為了試驗唐僧西天取經的決心,向太上老君借來金、銀角二童,變作妖怪磨礪唐僧取經的決心。 金、銀角二大王使用的兵器都是一把七星寶劍,並且有紅葫蘆、玉凈瓶、芭蕉扇、幌金繩幾件寶物,與孫悟空比武鬥法,難分輸贏。

後來孫悟空開動腦筋,用計謀戰勝金、銀二怪,收繳了五件寶物,連人帶物返還給太上老君,戰勝了西行路上一個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遊記

⑼ 簡述西遊記中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節。

一天,唐僧師徒來到一座高山前,白骨夫人一心想吃唐僧肉,但又害怕孫悟空火眼金睛識破本相,於是三次分別變化為村姑、老婦和老翁,打動唐僧的憐憫之心。唐僧果真上了白骨精的當,但三次均被孫悟空識破,金箍棒打「死」。唐僧認為孫悟空濫殺無辜,決心趕走悟空。一紙貶書在手,悟空熱淚盈眶。唐僧想起往日師徒之情,也不免傷心落淚。

白骨精,又稱為「白骨夫人」,她是中國古典神話小說《西遊記》中的妖怪,本是白虎嶺上的一具化為白骨的女屍,偶然采天地靈氣,受日月精華,變幻成了人形,習得化屍大法。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是中國婦孺皆知的故事。電視及電影上白骨精多以白色的骷髏骨型態出現。

(9)下列是西遊記的部分故事情節發生在三打白骨精之前的一項是擴展閱讀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西遊記》的內容在中國古典小說中是最為龐雜的。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內容,既讓佛、道兩教的仙人們同時登場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裡注入了現實社會的人情世態,有時還插進幾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顯得亦庄亦諧,妙趣橫生使該書贏得了各種文化層次的讀者的愛好。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