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所見編故事450字
1. 《所見》 改成一個小故事
所見
【清】 袁 枚
牧童⑴騎黃牛,
歌聲振⑵林樾⑶。
意欲⑷捕⑸鳴⑹蟬,
忽然閉口立。
【注釋】
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 振:振盪。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
⑶ 林樾:指道旁成陰的樹。
⑷ 欲:想要。
⑸ 捕:捉。
⑹ 鳴:叫。
【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盪。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下。
【題解】
袁牧(1719~1798),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詩人。著有《小倉山房文集》與《隨園詩話》等。「所見」,即詩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畫面。
【朗誦指導】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賞析】
野外林陰道上,一位小牧童騎在黃牛背上緩緩而來。也不知有什麼開心事兒,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響,整個樹木全給他驚動了。
忽然,歌聲停下來,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緊閉,兩眼凝望著高高的樹梢。「知了,知了,知了……」樹上,一隻蟬兒也在扯開嗓門,自鳴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將蟬兒捉一手呢!
這情景,全被詩人看在眼裡,寫進詩中。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那高坐牛背、大聲唱歌的派頭,何等散漫、放肆;後寫小牧童的靜態,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麼專注啊!這從動到靜的變化,寫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廳多事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至於下一步的動靜,小牧童怎樣捕蟬,捕到沒有,詩人沒有寫,留給讀者去
2. 所見的一件小事450字左右
一件小事
人生的經歷很多,又讓你淚落如珠的感人事跡,又讓你無比快樂的美好時光,有讓你一生受用的道德抉擇。在我的經歷中,有一件小事,雖然幾經過去很久,但我還是記憶猶新。
記得那天,我在學校附近的小商店裡看見了一個特別精緻的小筆記本,我問店長:「這個本子多少錢?」「2元!」此刻,我身上只有1元,錢不夠,這可怎麼辦呀!我看了看叔叔,發現叔叔現在特別忙,心想:趁叔叔忙,偷偷拿著混出去。但是,老師教育我們這樣做是不道德的。最終我極不情願的放下了這個漂亮的本子,坦坦盪盪的走出了商店。
每當我想起這件事,我無比驕傲,驕傲我放下了本子,驕傲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在人生的經歷中,我們會不止一次遇到與這本子相似的「本子」。其實,道德只是一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同學們,當我們面臨到的抉擇時,一定要有實踐道德的勇氣與力量!
這件事讓我明白了許多,令我一生受用,也使我終生難忘。
3. 所見改成一則小故事
陽光明媚的一天,一位可愛的小牧童騎在黃牛背上慢慢地在林中緩行,那小牧童戴著笠帽,穿著不得體的衣服,赤著小腳丫。林中除了小牧童清脆明亮的歌聲外,沒有別的人的聲音,好像是他一個人的「演唱會」,小草和小花跟著小牧童歌聲的旋律搖頭晃腦,蝴蝶姐姐們為他伴舞,小溪「嘩啦啦」的聲音和小蜜蜂「嗡嗡嗡」的聲音為他伴奏…這簡直是個天然的「演奏廳」!先讓我們聽聽小牧童的第一曲:
「我在林中真快樂。」「嘩啦啦啦啦!」
「小黃牛與我作伴。」「哞!」
「蜜蜂還有小蝴蝶。」「嗡嗡嗡!」
……
「知了——知了——知了!」正當小牧童唱的正起勁的時候,突然又一位主角登場——蟬。小牧童立刻停住了歌聲,「哼,我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主動跟我提出比賽呢!」小牧童想,「既然是這樣,我就把你捉回家,再慢慢比!」想著,他輕輕地從牛背上下來,一動不動地仔細聽,好找到蟬的位置。
這有趣的一幕被詩人袁枚看見了,他立刻興沖沖回家,寫下了這首富有童趣的詩——《所見》。
4. 編寫所見故事
野外林陰道上,一位小牧童騎在黃牛背上緩緩而來。也不知有什麼開心事兒,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響,整個樹林都被他驚動了。
忽然,歌聲停下來,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緊閉,兩眼凝望著高高的樹梢。「知了,知了,知了……」樹上,一隻蟬兒也在扯開嗓唬功杠嘉蘄黃擱萎功聯門,自鳴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將蟬兒捉到手呢!
這情景,全被詩人看在眼裡,寫進詩中。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那高坐牛背、大聲唱歌的派頭,何等散漫、放肆;後寫小牧童的靜態,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麼專注啊!這從動到靜的變化,寫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奇多事的形象,刻畫得
。
5. 所見所聞作文450字五年級
期盼已久的暑假終於到來了,其中讓我難忘的是那個乞丐。
記得那是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跟著媽媽去街上。在去的路上,我看到了一個乞丐,他沒有雙臂,缺了一條腿,身上穿著一件又臟又破的衣服,面前放著一口破破爛爛的碗,身上散發著難聞的氣味。他看見行人就說:「行行好吧!大伯、大媽給塊錢吧!」我見他已經40多歲了,破碗里只有幾塊一元、五角、一角的硬幣,幾張面值五元鈔票。大街上雖然人來人往,但是,沒有幾個人對他伸出援助之手。
這時,一個大人走了過來,對這個乞丐視而不見,乞丐在他面前苦苦哀求,卻被這個大人一腳踢出了三四米,還罵道:「你這個死乞丐,有病啊!」乞丐痛得一句話也說不出,那人還向乞丐吐了幾口口水。
過了一會兒,一個小男孩拉著媽媽的手蹦蹦跳跳地過來了,他也看到了這個乞丐,只見他沉思了一會兒。突然,他向自己的媽媽要了幾塊錢,跑過來,把錢扔到片的碗里,乞丐高興地對那個小男孩說了聲:「謝謝你了!」
我看著小男孩漸漸遠去的身影,明白了,那個大人是那麼的自私,只顧自己,不顧別人,連小孩子都不如。原來隨著時間的流逝,年齡的增長,人的心會變得冷漠。
我們應該時刻保持一顆童心,一顆純真的心。
所見所感600字
文明的行為一定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做起,從毫不起眼的小事做起,這才是一個真正文明的人都會做的;而不是一定要走出國門的時候才會這樣做的,那麼這樣的人就不是真實的自己而是虛偽的自己,那麼這樣的人永遠都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文明的人,這樣的人你會看得起嗎?那你自己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捫心自問一下自己日常的行為吧!那麼你就知道了。我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但這也只不過是我有感而發而已。
幾天之前,我隨父母來到錢塘江邊玩耍。當我看到地上人們吃過燒烤後留下的垃圾、五顏六色的食品袋時,我不禁大為「贊嘆」,這真是一幅「無與倫比的美麗的畫面」,是任何一個著名的繪畫大師都畫不出來的一幅「美麗的畫面」,而畫出這樣「美麗的畫面」的人卻是我們這些來這里玩的人,光是看到這樣的畫面,就已令我玩的興趣掃了不少,但令我更為驚嘆的卻是:不僅在堤壩上有許多這樣的垃圾;在錢塘江的江面上也有著一樣的垃圾;而且還有人在不斷地往地上、堤壩上扔著垃圾。
為什麼大家就不能像在家裡一樣把垃圾扔進垃圾桶里那樣把垃圾扔進垃圾桶里或是先找一個袋子把垃圾扔進去,等到走的時候在把垃圾扔進垃圾桶里。一個好的環境也是需要大家一起來愛護的呀!如果大家都不愛護,就算有再好的環境、再美的風景那也是白搭的呀!如果你是一個聽到別人說這里風景優美,所以慕名而來的人,那麼當你看到這樣的一幅景象時你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呢?
現在有許多的中外遊客因為聽聞錢江潮的波濤洶涌,慕名而來,當那些外國遊客看到這樣的景象時,他們會怎樣想我們這些海寧人,這樣的做法不只是給海寧人丟臉,更是給中國人丟臉。大家丟垃圾只是為了圖一時之便,但你們有沒有想過,大家一人扔一點垃圾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春節見聞之所見所感800字
午夜十二點,窗外鞭炮聲不斷,禮花彈不絕,所有事物都沉浸在過年的喜悅中,每個人都大了一歲,每個人都成熟了一歲。我想,自己應該關注一些更多的新聞了,沉浸在游戲中是小孩子的想法,我長大了。
一夜無事。醒來已是早上九點,做了些常規的事情後,我打開了電腦,准備看新一期的新聞。雖然人長大了,但我還是喜歡玄幻的事物,魔術,障眼法,老千絕技等等,我都愛看。於是,我想回顧一下春晚YIF的精彩表演。自然地在網路的輸入欄裡面打了「YIF」,還沒等我再往下寫,輸入欄下的引索就出來許多關於他的事件,首當其沖的頭版頭條就是「YIF春晚魔術穿幫」一事。我百思不得其解,「YIF」當晚的魔術表演很到位,怎麼會出現穿幫呢,懷著好奇的心情,我點開了鏈接。
噢?!裡面全是記者關於「YIF」穿幫,採集到的高清照片,底下還附加上了發帖人的評論。再一看評語,更是「慘不忍睹」全是對於「YIF」的一致差評,有些網友竟然在網上對其進行謾罵,措辭更是令人作惡。
看到這些指責,我的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也一直在尋找一個答案。「為什麼要對這些事進行曝光,去公之於眾?」我十分的不理解。
就拿小孩來說吧,每個小孩子都會有自己的心事,他們會用日記,電腦,博客等,去記錄他們的小秘密,把一些對自己來說是很重要的是珍藏於此,這些是他們很不願意讓其他人知道的。假如有一天,他們的日記被人翻動過後,他們會認為自己很沒有地位,自己的隱私都沒了,就像剛生下來的孩子一樣,赤裸裸的擺在了人們面前。有的孩子為此會哭會鬧,甚至更為嚴重的是,會以死相逼。曾經就有一位初中生的日記被別人偷看,因為接受不了,就跳樓自殺了。現在看看,曝光時多麼的可怕。
再想想,小孩子都這樣了,那麼那些明星呢?明星其實很不容易,要忙事業,但不能太隨意,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否則就會受到所謂的「fans」的「批評」與「指責」當他在舞台上盡力為觀眾帶來的精彩就很費神的了,當他的秘密被曝光了的時候,他會更難堪的。一心想奉獻最好的,確因曝光,成了人們的攻擊對象,從山頂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這種感覺是凡人體會不到的。雖然曝光時記者,編輯的職業,但也要適度,注重明星的隱私,對於他們而言,隱私是尤為重要的,面對事業上和社會上的壓力他們需要隱私自己釋放。然而,當這些都被曝光以後,輕則很沒面子,重則失去對事業的信心,成績停滯不前,甚至退出娛樂圈,從此一個光輝熠熠的名人,就成了一個普通的人名,這使得娛樂圈又失去了一顆明星。這,將會是終身遺憾的了。
所以說,隱私是每個人的命根,盲目無故的曝光只會給他人帶來傷害,給每個人留出一點空間,就是再好不過的了,退一步,海闊天空。
假期的所見所聞所想450字
署假即將來臨,這使人產生了許多暇想。記得上次寒假,放假參加補習,結束後已到年底,在回家的途中就遇到許多往日的朋友,他們打工在外,兩年不見,幾乎讓人認不出來了,他們給我講了在外的情況。由於受現代文化和社會、生活環境的影響,看來在外打工也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正如路遙所說的「不同的生活道路造就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人又走出不同的路……」。
有一天在電視節目焦點訪談里提到老師要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時說道:對每一次考試成績在90分到100分的學生要好,因為他們將來有可能成為科學家;「對每一次考試成績在70分到80分的學生要好,因為他們將來有可能成為你的同事;對每一次考試成績在30分到40分的學生要好,因為他們將來有可能成為你的領導……」。這些話很奈人尋味!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不僅模樣變了,過年的方式變了,對待過年的態度也變了。過去原本農歷冬月初就聽見的斷斷續續炮聲,到臘月底下才開始出現。十年前哪種過年的感覺就象冰封了一樣。
整個寒假看到的都是忙碌,聽到的除了匆匆忙忙的腳步聲,就是年後又要到哪裡去打工和何時啟程的談論。
我在想,過去的寒假已經過去,既即將來臨的暑假又該如何渡過呢?
一月有獎徵文:新年中的所見所聞250字
新年到來了,我們准備去一趟超市,買一些好吃的,去姥姥家過年。
商場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里就開展了各種活動。
在超市裡的人可多了!人們肩膀靠著肩膀腳跟腳尖,人山人海,幾乎到處都是人。商店裡更是優惠多多,一會兒買零食,一會兒買衣服,總而言之比平常的實惠的多。
我們去了一趟5樓,看見一對婦人在和一位阿姨爭著買一件兔毛大衣:「這是我的,你憑什麼搶!」「什麼你的?這是我先買到的,它是屬於我的!」「行了行了,大過年的我不想跟你吵,兔毛大衣哪裡都有賣的,何必跟我爭呢?」「就是,兔毛大衣哪裡都有賣的,為什麼還要跟我爭?」……
一陣陣爭吵聲似乎把大樓都震爆了,到最後就連警察都來勸阻了。旁邊的叔叔阿姨們也都來勸架。
我想對她們說:「大過年的,互相謙讓一點嘛!」
6. 用古詩(所見)編一個故事
野外林陰道上,一位小牧童騎在黃牛背上緩緩而來。也不知有什麼開心事兒,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響,整個樹林都被他驚動了。
忽然,歌聲停下來,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緊閉,兩眼凝望著高高的樹梢。「知了,知了,知了……」樹上,一隻蟬兒也在扯開嗓門,自鳴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將蟬兒捉到手呢!
7. 用"所見"這首詩編故事字數不限急急!
在一個赤日炎炎,像個蒸籠似的夏天,一個穿著紅背心,頭上扎著幾根辮子樣子七八歲的牧童,正趕著一隻強壯的黃牛,慢悠悠地走向一條小河邊吃草。
他在黃牛背上唱著牧歌,震動了森林的每一處角落,他的歌聲在森林上空回盪,久久不能散去
。
他唱起牧歌「青青河邊草,牛兒忘不了,要想吃邊草,必須過河了。。。。。
忽然,牧童停住了唱歌,坐在黃牛背上一動不動,原來,牧童看見了一隻蟬想去把那隻蟬抓回去,這時牧童慢慢把黃牛趕到河邊吃草,他慢慢走過去,仔細一看,這只蟬的個頭很大,牧童想:『如果把這只蟬抓回去,和我的小夥伴比一下特別是那個住在我隔壁家的王二,稱自己什麼"常勝將軍"這次回去一定給他好看。可是這是蟬飛到了一棵很大的樹上。牧童怎麼夠也抓不著,於是牧童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把黃牛趕到樹下,他慢慢爬上黃牛的背上踮起腳尖。突然,猛地一捂,終於抓到了那隻蟬。
他連忙做了一個簡單的小籠子,把那隻蟬放在籠子咯,等黃牛吃完草,趕著黃牛唱著剛才沒唱完的歌,高高興興地回了家。
8. 所見編一個小故事(300字)
所 見
知識目標
1、學會「所、振、欲,蟬、忽、閉」這6個字。能讀准字音.認清字形理解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
2、通過查字典和聯系詩句理解「欲、捕、鳴」的意思。
3、能用自己的思維,理解詩句的意思。
4、能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通過看圖,培訓觀察、想像能力,在講解古詩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詩中描寫的情景。
德育目標
通過學習古詩,品味古詩,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 理解詩句的意思,井能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
2 、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對詩的意境理解。
教學方法
通過有感隋地朗讀體會古詩韻味及語言美,想像詩中描寫的情境。
教學准備
生字卡片、幻燈片
第一課時
一、觀察課文配圖
1、請看圖上都畫著什麼?(兒童、牛,大樹、蟬)
2、仔細觀察圖畫,看看這個兒重是什麼時候的人?是干什麼的?
二、揭示課題
解題:牧童騎牛唱歌,忽然聽到蟬叫,停住歌聲,跳下牛,准備捕蟬。這景象被詩人袁枚看見了,覺得非常有趣,就把它寫下來成為一首詩,叫「所見」。意思是說,詩中的內容是自己親眼看到的。
三、讀詩歌
1、復習有關音節。(出示卡片、指名讀)
2.掌握生字讀音,並在詩中用筆畫出來。
3.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指名讀。(讓識字差的學生多讀)
4.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讓學生讀。
5.檢查讀的情況:採取指名讀,全班通讀等形式。
6.教師范讀。(指導學生領會詩句中的停頓)
四、初步了解詩文
1.看插圖,讀課文,想一想詩句的意思。
2.指名學生朗讀全詩。學生邊聽邊思考:起初牧童騎在牛背上做什麼?後來呢?
3.讀詩文,幫助學生了解詞意。
「欲」:在詩中的意思是「想要」。
「鵲」:「樹陰」的意思。「林樾」是指茂密的樹林。(看插圖)
「鳴」:「叫」的意思。
「捕」:「捉」的意思。
4.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熟讀課文
二、了解詩句的意思 (打出幻燈片、邊看圖邊了解)
1.讀第一、二句「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1) 說說第一句的意思。(放牛的孩子,騎在牛背上。他響亮的歌聲在茂密的樹林中振盪。)
(2) 指導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讀全句,邊讀邊想像牧童騎牛唱歌的情景。
(3) 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當時的情景。
2.讀第三、四句。(看圖或幻燈,思考)
(1) 齊讀第三、四句。牧童在干什麼?(觀察他的表情)
(2) 牧童怎麼知道樹上有知了? (學生找到「鳴」字)
(3) 讀到這里,你覺得牧童怎樣?(活潑、頑皮、機敏、愉快、可愛)
(4) 牧童捉到蟬了嗎?編一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三、朗讀全詩
1.自由讀,邊讀邊體會詩的意思。
2.大聲朗讀,想像濤人當時所見到的情景。
四、背誦全詩
五、分析指導字形及寫字
1.讀課後田字格中的生字,邊讀邊組詞。
2.讀下面的字,想想怎樣記住這些字,可聯系學過的字記憶。
所 牧 振 欲 鳴 閉
3.指導寫字。
(1) 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什麼位置起筆、落筆,照樣子在田字格中每字寫兩遍。(教師行間巡視)
(2)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指導。例如:「所」字的兩部分要寫平;「振」右半部要寬,上下要勻稱;「鳴」口字旁要靠上一點;「蟬」的「蟲」不要寫得太向下要寫在「單」的一橫上面。
4.聽寫生字新詞。
所 見<
9. 《所見》續編故事,急!!!!!!!!!!!!!!!!!!!!!!!!!!!
野外林陰道上,一位小牧童騎在黃牛背上緩緩而來。也不知有什麼開心事兒,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響,整個樹木全給他驚動了。
忽然,歌聲停下來,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緊閉,兩眼凝望著高高的樹梢。「知了,知了,知了……」樹上,一隻蟬兒也在扯開嗓門,自鳴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將蟬兒捉一手呢!
續寫一:小牧童聽到了蟬兒的歌聲愈演愈烈,驚訝住了,他的嘴兒霎然合了起來。他靜靜地傾聽著這略有一絲粗獷的歌喉,不知不覺也振起來自己的聲帶,同蟬兒一起盡情合唱一曲。
續寫二:小牧童停止了歌唱。他水靈靈的眼睛轉了一圈,側著小手掌靠在耳背,尋找「知了知了」的聲源。小牧童拍拍黃牛的頭,躍下牛背,向蟬兒歇息的地方奔去~~
10. 用所見古詩編一個小故事400
夜幕降臨,一望無際的草原在晚風的吹動下,盪起一層層"波浪"。忽然,遠處傳來幾聲悠揚的笛聲,隨後是一片寂靜。笛聲又越來越清晰,在視野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