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數學家和老師的小故事作文

數學家和老師的小故事作文

發布時間: 2020-11-22 02:55:43

A. 誰是傑出的數學家作文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在學習中,既肯下苦功,又善動腦筋。他十四歲的時候,有一次,數學老師王維克在課堂上給同學們出了這樣一道題:「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此題出自古代的《孫子算經》,意思是說:有一種東西,不知道數量,如果三個三個地去數它,最後剩二;五個五個地去數它,最後剩三;七個七個地去數它,最後剩二。問這種東西共有多少。
王老師剛把題讀完,華羅庚的答案就脫口而出了:「二十三!」
「怎麼,你看過《孫子算經》?」王老師驚詫地問。
華羅庚回答說:「我不知道《孫子算經》這本書,更沒有看過。」
「那你是怎麼算出來的?」王老師又問。
華羅庚有板有眼地答道:「我是這樣想的,三個三個地數,餘二,七個七個地數,餘二,余數都是二,那麼,總數就可能是三乘七加二,等於二十三,二十三用五去除,余數又正好是三,所以,二十三就是所求的數了。」
「啊——」王老師簡直被驚呆了,「算得巧,算得巧!」
數學家的小故事:(三篇)
1.數學家高斯在高中時,每天晚上老師都會給他一兩個比較難的題目讓他去練,但他基本上都能很快解決,但是一天,老師給了一個題,他用了一個晚上才做出來,後來到學校一問老師,才知道,那個題目是老師不小心夾進去的,那是個世界上的數學難題,已經困擾了數學家100多年了。
2.還是高斯,小學時,老師為了懲罰學生,讓他們計算1一直加到100,在別人都拚命加的時候,高斯採用數字首尾想家都等於101的方法很快算了出來。
3.馮卡門,小時候他在地上畫畫玩,他父親為了刁難他,問他12X12等於幾,馮卡門不假思索的就給出了答案,父親又問33X56等於幾,他依然不假思索的給出了答案,最後父親有些氣急敗壞的問道256X123等於幾,馮卡門也只是略微的想了一下就給出了答案。
好像多餘20字,你稍微縮一縮應該就可以了

B. 兩位數學家合並一個作文三百字

歐拉淵博的知識,無窮無盡的創作精力和空前豐富的著作,都是令人驚嘆不已的!他從19歲開始發表論文,直到76歲,半個多世紀寫下了浩如煙海的書籍和論文.到今幾乎每一個數學領域都可以看到歐拉的名字,從初等幾何的歐拉線,多面體的歐拉定理,立體解析幾何的歐拉變換公式,四次方程的歐拉解法到數論中的歐拉函數,微分方程的歐拉方程,級數論的歐拉常數,變分學的歐拉方程,復變函數的歐拉公式等等,數也數不清.他對數學分析的貢獻更獨具匠心,《無窮小分析引論》一書便是他劃時代的代表作,當時數學家們稱他為"分析學的化身".
歐拉是科學史上最多產的一位傑出的數學家,據統計他那不倦的一生,共寫下了886本書籍和論文,其中分析、代數、數論佔40%,幾何佔18%,物理和力學佔28%,天文學佔11%,彈道學、航海學、建築學等佔3%,彼得堡科學院為了整理他的著作,足足忙碌了四十七年.
歐拉著作的驚人多產並不是偶然的,他可以在任何不良的環境中工作,他常常抱著孩子在膝上完成論文,也不顧孩子在旁邊喧嘩.他那頑強的毅力和孜孜不倦的治學精神,使他在雙目失明以後, 也沒有停止對數學的研究,在失明後的17年間,他還口述了幾本書和400篇左右的論文.19世紀偉大數學家高斯(Gauss,1777-1855年)曾說:"研究歐拉的著作永遠是了解數學的最好方法."
歐拉的父親保羅•歐拉(Paul Euler)也是一個數學家,原希望小歐拉學神學,同時教他一點教學.由於小歐拉的才人和異常勤奮的精神,又受到約翰•伯努利的賞識和特殊指導,當他在19歲時寫了一篇關於船桅的論文,獲得巴黎科學院的獎的獎金後,他的父親就不再反對他攻讀數學了.
1725年約翰•伯努利的兒子丹尼爾•伯努利赴俄國,並向沙皇喀德林一世推薦了歐拉,這樣,在1727年5月17日歐拉來到了彼得堡.1733年,年僅26歲的歐拉擔任了彼得堡科學院數學教授.1735年,歐拉解決了一個天文學的難題(計算慧星軌道),這個問題經幾個著名數學家幾個月的努力才得到解決,而歐拉卻用自己發明的方法,三天便完成了.然而過度的工作使他得了眼病,並且不幸右眼失明了,這時他才28歲.1741年歐拉應普魯士彼德烈大帝的邀請,到柏林擔任科學院物理數學所所長,直到1766年,後來在沙皇喀德林二世的誠懇敦聘下重回彼得堡,不料沒有多久,左眼視力衰退,最後完全失明.不幸的事情接踵而來,1771年彼得堡的大火災殃及歐拉住宅,帶病而失明的64歲的歐拉被圍困在大火中,雖然他被別人從火海中救了出來,但他的書房和大量研究成果全部化為灰燼了.
沉重的打擊,仍然沒有使歐拉倒下,他發誓要把損失奪回來.在他完全失明之前,還能朦朧地看見東西,他抓緊這最後的時刻,在一塊大黑板上疾書他發現的公式,然後口述其內容,由他的學生特別是大兒子A•歐拉(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筆錄.歐拉完全失明以後,仍然以驚人的毅力與黑暗搏鬥,憑著記憶和心算進行研究,直到逝世,竟達17年之久.
歐拉的記憶力和心算能力是罕見的,他能夠復述年青時代筆記的內容,心算並不限於簡單的運算,高等數學一樣可以用心算去完成.有一個例子足以說明他的本領,歐拉的兩個學生把一個復雜的收斂級數的17項加起來,算到第50位數字,兩人相差一個單位,歐拉為了確定究竟誰對,用心算進行全部運算,最後把錯誤找了出來.歐拉在失明的17年中;還解決了使牛頓頭痛的月離問題和很多復雜的分析問題.
歐拉的風格是很高的,拉格朗日是稍後於歐拉的大數學家,從19歲起和歐拉通信,討論等周問題的一般解法,這引起變分法的誕生.等周問題是歐拉多年來苦心考慮的問題,拉格朗日的解法,博得歐拉的熱烈贊揚,1759年10月2日歐拉在回信中盛稱拉格朗日的成就,並謙虛地壓下自己在這方面較不成熟的作品暫不發表,使年青的拉格朗日的工作得以發表和流傳,並贏得巨大的聲譽.他晚年的時候,歐洲所有的數學家都把他當作老師,著名數學家拉普拉斯(Laplace)曾說過:"歐拉是我們的導師." 歐拉充沛的精力保持到最後一刻,1783年9月18日下午,歐拉為了慶祝他計算氣球上升定律的成功,請朋友們吃飯,那時天王星剛發現不久,歐拉寫出了計算天王星軌道的要領,還和他的孫子逗笑,喝完茶後,突然疾病發作,煙斗從手中落下,口裡喃喃地說:"我死了",歐拉終於"停止了生命和計算".

C. 數學家的小故事400字

華羅庚上小學時,一個老師對新上任的老師介紹學校的情況時,說這個學校的學生都是窮人家的孩子,多數是笨蛋……這話深深刺痛了華羅庚的心,他決心要以優異的成績回敬那位老師。

一天,數學老師出了一道有趣的難題給大家:「有一樣東西不知道有多少數量,三個三個地數剩下二個,五個五個地數剩下三個,七個七個地數剩下二個,問這樣東西到底有多少?」

全班同學面面相覷答不上來,唯有華羅庚站起來說:「老師,我知道,是『23』。」全班同學都震驚了,老師也點頭稱贊。從此,他便愛上了數學課。

正當他求學時,父親店鋪生意日見蕭條,無力供他繼續讀書了,他只好輟學看櫃台。他利用一本代數、一本幾何、一本只剩下50頁的微積分開始了自學。白天沒有時間,晚上守著小油燈一遍遍地演算。父親說他是個「書獃子」,幾次逼他把書燒掉,鄰居也勸他好好做買賣。

不幸的是,他又患上了可怕的傷寒,醫生搖頭嘆息地叫家人為他准備「後事」。他向死神發起挑戰,掙扎著下地幹活,左腿又被摔成殘廢。他還是不氣餒,拄著拐杖忍著疼痛進行鍛煉。練得能走了,就到一所中學去干雜務,給老師打水、削鉛筆,即使這樣,他也沒有放棄自學。

就在中學工作不久,他開始向報刊投寄數學論文,多次退稿也不灰心。後來他發表了《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一文,得到了數學泰斗熊慶來的賞識,很快把他介紹到清華園,安置在自己身邊。

(3)數學家和老師的小故事作文擴展閱讀

華羅庚成長歷程

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 他幼時愛動腦筋,因思考問題過於專心常被同伴們戲稱為「羅獃子」。1922年,12歲從縣城仁劬小學畢業後,進入金壇縣立初中,王維克老師發現其數學才能,並盡力予以培養。

1925年,初中畢業後,就讀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因拿不出學費而中途退學,退學回家幫助父親料理雜貨鋪,故一生只有初中畢業文憑。此後,他用5年時間自學完了高中和大學低年級的全部數學課程

1927年秋,和吳筱元結婚。1929年冬,他不幸染上傷寒病,落下左腿終身殘疾,走路要藉助手杖。1929年,華羅庚受雇為金壇中學庶務員,並開始在上海《科學》等雜志上發表論文。

1930年春,華羅庚在上海《科學》雜志上發表《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轟動數學界。同年,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了解到華羅庚的自學經歷和數學才華後,打破常規,讓華羅庚進入清華大學圖書館擔任館員。

1931年,在清華大學數學系擔任助理。他自學了英、法、德文、日文,在國外雜志上發表了3篇論文。1933年,被破格提升為助教。1934年9月,被提升為講師。

D. 數學家的故事給我的啟示400字作文選

星期天的早晨,天氣晴朗,陽光明媚,碧空萬里無雲,我正在逍遙自在地玩耍。這時候,媽媽走過來對我說:這里有一把生綉的菜刀,請你把它磨利。我心直口快地答應了。
俗語說:看事容易做事難。我覺得這話一點也不假,剛磨了一會兒刀,雙手就累得筋疲力盡,氣得我哭笑不得。我本來想要放棄磨刀,得過且過,頂多被媽媽罵一頓。可是望著生銹的刀口,它好像在沾沾自喜地嘲笑我:真弱智,做事半途而廢。
這時,我的腦海里又清清楚楚地浮現了老師在課堂上講的磨杵成針地故事。說得是李白小時候經常貪玩逃學,一次,李白逃學途中看見河邊有一個老太太在磨鐵杵。好奇心使他身不由己地上前去,李白問老太太:您為什麼沒事找事,磨起鐵杵來了,這不是白費力氣嗎?老太太語重心長地說:孩子,我不是沒事找事,我正用這根鐵杵磨一根綉花針。李白聽了,不由得哈哈大笑,還對老太太說:這是不可能的,鐵杵那麼粗大,綉花針那麼細小,要磨到何年何月呢?老太太一本正經地說:只要有耐心,堅持不懈,天大的事情也能做到。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李白聽了,覺得很慚愧,因為他以前做什麼事都沒有耐心。些後,他每天都奮發圖強,春去秋來,終於成為了唐代著名的詩人。
我想,老太太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我為什麼不可以呢?於是,我靜下心來重新開始磨刀。我把菜刀放在磨刀石上面,竭盡全力地磨著,磨刀石發出沙沙沙,沙沙沙的響聲,好像春蠶在吃著桑葉。我又全力以赴地磨著,沙沙沙,沙沙沙的聲音更響亮了,好像春雨在滋潤大地。過了一會兒,刀口變得鋒利無比,在陽光下顯得金光閃閃。望著鋒利的刀口,它好像在心悅誠服地誇獎我:小能人,真能吃苦耐勞。
通過這件事,我懂得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

E. 關於數學家高斯故事的感受作文150字

1、高斯是德國著名的大科學家,他最出名的故事就是在他10歲時,小學老師回出了一道算答術難題:計算1+2+3+……+100=?
這下可難倒了剛學數學的小朋友們,他們按照題目的要求,正把數字一個一個地相加.可這時,卻傳來了高斯的聲音:「老師,我已經算好了!」
老師很吃驚,高斯解釋道:因為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而像這樣的等於101的組合一共有50組,所以答案很快就可以求出:101×50=5050
2、在高斯三歲夏天時,有一次當他正要發薪水的時候,小高斯站了起來說:「爸爸,你弄錯了。」然後他說了另外一個數目。原來三歲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裡跟著他爸爸計算該給誰多少工錢。重算的結果證明小高斯是對的,這把站在那裡的大人都嚇的目瞪口呆。

F. 數學作文(有關數學家的,其中包含10位數學家。)

數學伴我成長

在現代社會的學習中,創建了許許多多的科目,如信息技術、美術、體育等。這些科目都非常有趣。但是,我仍對數學情有獨鍾。
數學是由一些有趣的運算與奇妙的公式組成。我自從開始學習數學,便酷愛這奇妙的科目。它的魅力與學習它而得到的成就使我產生學習數學的動力。
記得小學一年級,我開始接受教育。最初,我只學習語文與數學。當初的語文雖然簡單至極,單以我當初的知識,也不能得到滿分。而數學,我大多數測驗都能的滿分。因此,老師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同學們都向我發出羨慕的贊嘆。這使我更加努力學習數學。
升上二年級,老師開始教授我奧林匹克數學的知識,我當初認為數學只不過是一些簡單的計算。然而它的難度,它的奧妙,使我更想去攻破它。我經過學習,終於解出了一道又一道難題,使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到了三年級,我對數學的喜愛與我努力學習,使我的數學已超出三年級的水平。這時,老師推薦我去參加市級比賽,我也不負所望取得了一等獎。這是我第一次在數學中取得獎項。為此,我十分高興,我感受到數學給我帶來的榮譽。
到了四年級,我仍參加比賽,我從沒在數學中遇到搓折。但是這一次,我尤如被利劍插傷我竟然沒有取得名次。經歷這次失敗,我並沒有灰心喪氣,而是更加努力學習。終於在五年級與六年級的競賽中再次登上領獎台。
眨眼就到了初一,我到了優秀的學校讀書。在這,我又遇到了挫折——我沒被選上去參加「希望杯」數學競賽。但我並沒有放棄,我主動去爭取,我的行動終於感動了老師。我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並在這次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數學已伴隨我七年的學習生活,它使我變的堅強,變的成熟。時間在流逝,我對數學的心永遠不變,我將來定要登上數學界的高峰,成為數學界的頂尖人物。

G. 誰知道一個小故事 關於一個數學家發現了玻璃或瓷器摔碎後碎片的規律完整的以便作為作文素材

雅各布·博爾.丹麥著名的科學家.大學讀書時.一天他在實驗室做實驗.稍不留神一隻玻璃瓶從手中滑落到地上.摔破瓶子.在實驗室經常發生.其他人不過是匆匆清掃一下了事.但雅各布·博爾看著一地大小不一的碎片.忽然有了一個奇怪的想法.他小心翼翼地將玻璃碎片撿起來.然後按大小仔細分類.發覺碎片可以分成4個類別:再把4個類別的碎片用天平稱重.相鄰的兩種大小碎片無論總量或是個體.它們的比例都接近16:1.雅各布·博爾又先後摔碎了十幾個瓶子.實驗結果驚人地相似.1942年雅各布·博爾依據自己的實驗數據.推出了著名的[雅各布·博爾規律".受到了科學家的高度稱贊.

碎花瓶理論- -
在日常生活中.誰都有一不小心打碎東西的時候.但極少有人去研究一下碎片中有什麼學問.然而.丹麥的物理學家雅各布·博爾卻從碎花瓶中發現了一個規律:打碎後的物體的碎片按重量的數量級分類.不同的重量級間表現為統一的倍數關系.例如.打碎的花瓶最大的碎片與次大的碎片間.重量比是16∶1.次大的與第三大的碎片間的重量比也是16∶1.
這就是著名的碎花瓶理論.博爾進一步發現不同形狀的物體.這個重量比是不同的.花瓶或茶杯狀的物體打碎後.這個倍數約為16.棒狀物體約為11.球體則約為40.最重要的是.這個倍數與物體的材料無關.即使是一塊凍豆腐摔在地上.也會遵守這個規則.
這種理論最實用的是.只要有同一物體的部分就能求出這個倍數.從而推測出這個物體碎前的大概形狀.碎花瓶理論在恢復文物原貌.推測隕石等工作中有特別的用處.給這些原來全憑推測.經驗和想像的工作指出一個理論上的方向.

H. 我成了數學家作文60個字

童年充滿了神奇的幻想,童年充滿了對未來的追求,有的人想當傲視天下的大官,有的人想當掙錢無數的精算師,而我的理想是當一個數學家.
我從小對數學有著無限的興趣.自我上學以來,經常中午不讓爸爸媽媽睡覺,出數學題給我做.日久天長,我逐漸產生了想當數學家的理想,希望通過我的努力,使科學更先進,為人民造福.
當一名數學家談何容易?為了理想,我要加倍努力學習.嘴動不如手動.現在一有時間,爸爸就給我出一些奧數題,寒假這一段就做了100多道,並且把第四屆「希望杯」六年級的奧數比賽第二試的題也做了,那個難啊!幾乎每天要用去兩三個小時.其實,有一句話說得好:陽光總在風雨後.
當數學家,是要計算、研究結果的,我曾發現了一個規律——奇妙的495(用三個不同的數字先組成最大的數,再組成最小的數,經過一次或多次計算,最後的差總是495),很巧妙,我激動不已,向爸爸說了後,上網一查,才知道已經有了這個規律,我很灰心,但並沒有放棄,雖然現在我還沒有在數學王國里發現奇妙的成果,可是只要繼續努力,有朝一日,我就可能發現一些規律,愛迪生在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後才發明了電燈,我相信,上天不會讓努力的人失望的.
人的一生,是從理想開始的,這個當數學家的理想一直在激勵著我.我的心頭一直展現著這樣一幅畫面:我精神抖擻的站在大廳里的話筒前,拿著諾貝爾獎,在說明我發現在東西,下面的人們靜靜地聽著,用崇敬的目光看著我……
我那時會多麼喜悅!那時,想想以前付出的汗水,我會多麼高興!
我要為自己的理想去奮斗,去努力!

I. 哪些數學家或物理學家的故事可以當作文素材

十大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1.愛因斯坦;.牛頓;3.麥克斯韋;4.玻爾;5.海森伯格;6.伽利略;7.費曼;8.狄拉克;9.薛定鄂;10.盧瑟福
網上搜一下很多資料的...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小時候並不活潑,三歲多還不會講話,父母很擔心他是啞巴,曾帶他去給醫生檢查.還好小愛因斯坦不是啞巴,可是直到九歲時講話還不很通暢,所講的每一句話都必須經過吃力但認真地思考.
童年:在妹妹頭上敲了個窟窿
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世時,有一個大得出奇而且有稜角的後腦勺,母親以為是個畸形嬰兒.兩歲半了,還不會說話.一天,家裡來了一個騎腳踏車的小妹妹,他說出了一句完整的話:是的,可是她的小輪子究竟在哪裡呢?5歲時脾氣狂躁,把家庭教師嚇跑了,還用兒童鋤頭在妹妹頭上敲了一個「大窟窿」.
愛因斯坦逃學記
1895年春天,愛因斯坦已16歲了.根據德國當時的法律,男孩只有在17歲以前離開德國才可以不必回來服兵役.由於對軍國主義深惡痛絕,加之獨自一人呆在軍營般的路易波爾德中學已忍無可忍,愛因斯坦沒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決定離開德國,去義大利與父母團聚.
但是,半途退學,將來拿不到文憑怎麼辦呢?一向忠厚、單純的愛因斯坦,情急之中竟想出一個自以為不錯的點子.他請數學老師給他開了張證明,說他數學成績優異,早達到大學水平.又從一個熟悉的醫生那裡弄來一張病假證明,說他神經衰弱,需要回家靜養.愛因斯坦以為有這兩個證明,就可逃出這厭惡的地方.
誰知,他還沒提出申請,訓導主任卻把他叫了去,以他敗壞班風,不守校紀的理由勒令退學.愛因斯坦臉紅了,不管什麼原因,只要能離開這所中學,他都心甘情願,也顧不得什麼了.他只是為自己想出一個並未實施的狡猾的點子突然感到內疚,後來每提及此事,愛因斯坦都內疚不已.大概這種事情與他坦率、真誠的個性相去太遠.

四、五歲時,愛因斯坦有一次卧病在床,父親送給他一個羅盤.當他發現指南針不斷地指著固定的方向時,感到非常驚奇,覺得一定有什麼東西深深地隱藏在這現象後面.他一連幾天很高興的玩這羅盤,還糾纏著父親和雅各布叔叔問了一連串問題.盡管他連「磁」這個詞都說不好,但他卻頑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針為什麼能指南.這種深刻和持久的印象,愛因斯坦直到六十七歲還能鮮明的回憶出來
愛因斯坦的故事——一件舊大衣
一天,愛因斯坦在紐約的街道上遇見一位朋友.
「愛因斯坦先生,」這位朋友說,「你似乎有必要要添置一件新大衣了.瞧你身上這件多舊啊!」
「這有什麼關系?反正在紐約誰也不認識我.」愛因斯坦無所謂地說.
幾年後,他們又偶然相遇.這時,愛因斯坦已經譽滿天下,卻還是穿著那件舊大衣.他的朋友又建議他去買一件新大衣.
「這又何必呢?」愛因斯坦說,「反正這兒已經每個人都認識我了.」

##牛頓

少年時光
1642年的聖誕節前夜,在英格蘭林肯郡沃爾斯索浦的一個農民家庭里,牛頓誕生了.牛頓是一個早產兒,出生時只有3磅重.接生婆和他的雙親都擔心他能否活下來.誰也沒有料到這個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東西會成為了一位震古爍今的科學巨人,並且活到了竟活到了85歲的高齡.
牛頓出生前三個月父親便去世了.在他兩歲時,母親改嫁.從此牛頓便由外祖母撫養.11歲時,母親的後夫去世,牛頓才回到了母親身邊.大約從5歲開始,牛頓被送到公立學校讀書,12歲時進入中學.少年時的牛頓並不是神童,他資質平常,成績一般,但他喜歡讀書,喜歡看一些介紹各種簡單機械模型製作方法的讀物,並從中受到啟發,自己動手製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風車、木鍾、折疊式提燈等等.葯劑師的房子附近正建造風車,小牛頓把風車的機械原理摸透後,自己也製造了一架小風車.推動他的風車轉動的,不是風,而是動物.他將老鼠綁在一架有輪子的踏車上,然後在輪子的前面放上一粒玉米,剛好那地方是老鼠可望不可及的位置.老鼠想吃玉米,就不斷的跑動,於是輪子不停的轉動.他還製造了一個小水鍾.每天早晨,小水種會自動滴水到他的臉上,催他起床.
後來,迫於生活,母親讓牛頓停學在家務農.但牛頓對務農並不感興趣,一有機會便埋首書卷.每次,母親叫他同她的傭人一道上市場,熟悉做交易的生意經時,他便懇求傭人一個人上街,自己則躲在樹叢後看書.有一次,牛頓的舅父起了疑心,就跟蹤牛頓上市鎮去,他發現他的外甥伸著腿,躺在草地上,正在聚精會神地鑽研一個數學問題.牛頓的好學精神感動了舅父,於是舅父勸服了母親讓牛頓復學.牛頓又重新回到了學校,如飢似渴地汲取著書本上的營養.

J. 數學家的故事給我的啟示400字作文選

今天,我在家裡做作業,做完後,媽媽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細柳教育孩子》.
細柳是一個繼母,她對親生的兒子和不是親生的兒子在教育方面同樣對待.對兩個兒子教育非常嚴格,最終兩個兒子都成了才.
她對大兒子時,讓他上學,他不上學說:「 我要放豬,」於是他就和傭人們一起吃住,日子久了,他已是忍無可忍.他才意識到上學比放豬好多了,後悔沒聽媽媽的話,就對媽媽說:「我不放豬了,我要上學. 」媽媽讓他親身感覺到上學好,後來他的兒子中舉當了縣令.細柳自己親生的二兒子和大兒子一樣不好好學習,還喜歡花錢.有一天細柳給了二兒子三十兩銀子,還給了一個很大的假銀子,最後他把三十兩銀子全花完了,已為還有那麼多銀子.可他把假銀子給了別人時被認出是假銀子,就把他入獄了.這本來是細柳故意讓兒子進獄吸取教訓,和教育大兒子的方法一樣.二兒子出獄後懂得了許多道理,也開始好好學習,最後成了當地的富翁.
聽了這個故事,我知道了要從小好好學習.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