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照耀中國故事總結800
Ⅰ 紅星照耀中國第七篇概括
第七篇 去前線的路上 講述了普通農民對紅軍的擁護,對蘇區工業的繁榮以及蘇區工人身上具有的樂觀活潑的社會主義工業精神。
作者於1936年6月至10月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根據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記》的寫作,斯諾作為一個西方新聞記者,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作了客觀評價,並向全世界作了公正報道。
斯諾同毛澤東、周恩來等進行了多次長時間的談話,搜集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第一手資料。此外,他還實地考察,深入紅軍戰士和老百姓當中,口問手寫,對蘇區軍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風俗習慣等作了廣泛深入的調查。
(1)紅星照耀中國故事總結800擴展閱讀
《紅星照耀中國》在於描繪了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堅韌不拔、英勇卓絕的偉大斗爭,以及他們的領袖人物的偉大而平凡的精神風貌。他面對面采訪了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賀龍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和紅軍將領,結下了或淺或深的交情。
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毛澤東。斯諾准確地把握到毛澤東同以農民為主體的中國民眾的精神紐帶。沒有人比毛澤東更了解他們,更擅長綜合、表達和了解他們的意願。這將深刻地制約著以後數十年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
《紅星照耀中國》不僅在政治意義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且在報告文學創作的藝術手法上也成為同類作品的典範。人物刻畫、環境描寫以及敘事的角度幾近出神入化的程度。《紅星照耀中國》中譯本出版後,在中國同樣產生巨大的反響,成千上萬個中國青年因為讀了《紅星照耀中國》,紛紛走上革命道路。
Ⅱ 紅星照耀中國內容梗概
1937年10月,《西行漫記》(直譯應為《紅星照耀中國》)由戈蘭茨公司第一次出版,在世紀引起巨大轟動。1938年12月18日上海復社翻譯出版中譯本時,由於當時抗日戰爭已經開始,考慮到聯合統一戰線等情況,書名改為《西行漫記》。盡管這樣,在國民黨統治下的中國,該書還是成了一部禁書。
《西行漫記》是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該書絕大部分素材來自作者采訪 的第一手資料,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
作者通過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志丹、賀龍、彭德懷等以及廣大紅軍戰士、農民、工 人、知識分子的接觸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據地政治、軍事、經濟 、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實情況,准確、鮮明、生動地反映了中 國共產黨和工農紅軍的斗爭業績。
毛澤東和周恩來是作者埃德加·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西行漫記》不僅在政治意義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且在報告文學創作的藝術手法上也成為同類作品的典範。人物刻畫、環境描寫以及敘事的角度幾近出神入化的程度。《西行漫記》中譯本出版後,在中國同樣產生巨大的反響,成千上萬個中國青年因為讀了《西行漫記》,紛紛走上革命道路。
(2)紅星照耀中國故事總結800擴展閱讀
《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又稱《西行漫記》,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毛澤東、周恩來和朱德是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Ⅲ 紅星照耀中國第三章讀後感
紅星照耀中國第三章讀後感
在中國人民爭取自由、民主的道路上,曾經有很多國際友人對中國給予過各種形式的幫助,比如埃德加斯
毛主席曾經說過,斯諾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作為一個美國記者,斯諾是第一個把中國共D、紅軍介紹給全世界的人,讓更多的人知道,在東方的大國有著這樣一個政黨,這樣一隻隊伍。
《紅星照耀中國》的意義不只是向外界介紹了中國的革命情況,它還是一部詳盡的歷史資料。
一九二七年之後,由於國民黨的突然反目,血腥清洗,導致大批共D人的犧牲,蔣介石撕碎了偽裝合作的面具,意欲致年輕的共D於死地。全國各地都在搜捕共D,甚至敢於同情共D的行為也會導致死刑的懲罰,但是,仍然有更多人冒著掉腦袋的危險,義無反顧的追隨在共D的紅旗下,這些人的目的是什麼、理想是什麼、斗爭的方向是什麼,並不為當時的大多數人所了解,在國民黨的宣傳機器的惡意詆毀下,共D被說成一小撮反動的暴民,而紅軍則是為數不多的、衣衫襤褸的土匪罷了。
但是國民黨無法解釋的是,如果真如他們所說,共D是暴民土匪且人數少得可憐,為什麼一直無法被消滅?相反還繼續擴大著根據地?共D真的是反帝的么?或者如國民黨支持者所說的,他們激烈的抗日口號只不過是爭取公眾的同情和絕望的掙扎,是亡命的漢奸和土匪最後的呼號?
總有些人願意追求真相,即使冒著失去生命的危險。斯諾無疑是這種人。
盡管心中忐忑,斯諾還是在張學良將軍的東北軍幫助之下,毅然決然的踏入了這個被蔣介石政府描繪成是充滿血腥、暴力、野蠻、土匪當道的紅色根據地,而他所能依靠的,只是一封寫給毛澤東的介紹信。
然而懷著冒險心情的斯諾很快就知道了自己的擔心毫無必要,這些紅色區域絕不是國民黨政府所說的那樣恐怖,正相反,在這里,有著人民真正支持、信任的政府。
由於外界的封鎖和造謠,共D領導人的情況一直不為外界所熟知,國民黨不停地在炮製他們的「惡行」,並且諷刺的是,在多次報道毛澤東、朱德等共D領袖死亡的消息同時,他們又懸賞對這些人進行緝拿。
按斯諾自己所說,他只不過是一個好奇心強、敢於冒險的洋鬼子,但是在紅色政權的所在地,他不但受到了貴賓的待遇,而共D的領導人們也對其坦誠相見,為其的采訪報道提供一切便利條件,這和國民黨的遮遮掩掩、欲蓋彌彰、顛倒黑白是截然不同的。
通過和共D、紅軍的接觸,斯諾終於明白,為什麼會有成千上萬的人不惜犧牲生命而依然加入共D,為什麼紅軍在人數、裝備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下能夠轉戰南北,為什麼人民群眾會如此的支持著共D及其領導下的軍隊。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共D領導下的中國才有希望,因為紅軍是真正的人民軍隊。
Ⅳ 紅星照耀中國中主要人物形象
1、毛澤東:
一個令人極感興趣而復雜的人。他有著中國農民的質朴純真的性格,頗有幽默感,喜歡憨笑(孩子氣地笑)。他是一個有相當深邃感情的人。
說話平易,生活簡朴,個人習慣和外表落拓不羈,有些人可能以為他有點粗俗。天真質朴同銳利機智和老練的世故結合。
他博覽群書,對哲學和歷史有深入研究。他有演講和寫作的才能,記憶力異乎常人,專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尋常。
對於工作事無巨細一絲不苟。他精力過人,不知疲倦,是一個頗有天才的軍事家和政治戰略家。
2、周恩來:
他個人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結實,盡管鬍子又長又黑,外表上仍不脫孩子氣,又大又深的眼睛富於熱情。
他確乎有一種吸引力,似乎是羞怯、個人魅力和領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產物。他是中國人中間最罕見的一種人,一個行動同知識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純粹知識分子。他是一個書生出身的造反者。頭腦冷靜,善於分析推理講究實際經驗。他態度溫和。
3、賀龍:
大個子,像只老虎一樣強壯有力。年過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在長征路上背著許多受傷的部下行軍。
土匪頭子;被國民黨報紙稱為「劣跡昭著」;率領村裡的幾個人襲擊收稅的,一把刀宰了他們,解除了他們的武裝。賀龍在哥老會中的名聲遍及全中國;他的口才很好;有很強的個人感召力
生活跟他的部下一樣簡單。他不計較個人財物——除了馬匹。他喜歡馬。
性格很急躁,但是很謙虛。
一直忠於黨,從來沒有違反過黨的紀律。總希望別人提出批評,留心聽取意見。賀龍除了在軍事方面以外,沒有受過多少教育,但是他並不是個無知的人。對有錢人仇視。
4、朱德:
他貌不驚人,沉默謙虛,說話輕聲,有點飽經滄桑。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藹。身材不高,但很結實,胳膊和雙腿都像鐵打的一樣。
他已年過半百,也許已有五十三四歲,究竟多大,誰也不知道。
他的生活和穿著都和普通士兵一樣,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腳走路,整整一個冬天以南瓜充飢,另外一個冬天則以氂牛肉當飯,從來不叫苦,很少生病。
他喜歡在營地里轉,同弟兄們坐在一起,講故事,同他們一起打球。人乒乓球打得好,籃球打個「不厭」。
他向弟兄們講話往往脫下他的帽子。從朱德遠道跋涉,到上海、北京、柏林找尋共產黨這件事,可以看出他日後成為三次革命的領袖所具備的自發精神和堅定目標。
5、彭德懷:
他是個愉快愛笑的人,身體極為健康。他動作和說話都很敏捷,喜歡說說笑笑,很有才智,善於馳騁,又吃苦而勞,是個很活潑的人
他身經百戰,只受過一次傷,而且只是表面的。
生活節儉:同部下一樣,只有兩套制服。他不吸煙,不喝酒。遲睡早起。
很喜歡孩子,常有孩子跟著,脫棉衣給小號手。
6、徐海東:
面露笑容,臉漲得通紅,嘴裡露出掉了兩個門牙的大窟窿,使他有了一種頑皮的孩子相。
身材仍很修長,四肢靈活,全身肌肉發達。他的每條腿,每條胳膊,他的胸口、肩膀、屁股都受過傷。
有一顆子彈從他眼下穿過他的腦袋又從耳後穿出,但他仍給你一個農村青年印象,好像剛從水稻田裡上來,放下捲起的褲腿,參加了一隊路過的「志願參加」的戰士的隊伍。門牙因為騎馬的事碰掉的。
是一位羞澀、內向的軍人。紅十五軍團軍團長,中國共產黨的軍事領導人中,恐怕沒有人能比徐海東更加「大名鼎鼎」的了,也肯定沒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
徐海東是斯諾所遇到的共產黨領袖中「階級意識」最強的一個人——不論在態度上、外表上、談吐上和背景上都是如此,事實上,除了賀龍以外,他大概是指揮員中唯一的「純無產階級」。離開鄂豫皖參加長征的時候,親屬被蔣介石殺害66人。
(4)紅星照耀中國故事總結800擴展閱讀:
《紅星照耀中國》在於描繪了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堅韌不拔、英勇卓絕的偉大斗爭,以及他們的領袖人物的偉大而平凡的精神風貌。他面對面采訪了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賀龍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和紅軍將領,結下了或淺或深的交情。
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毛澤東。斯諾准確地把握到毛澤東同以農民為主體的中國民眾的精神紐帶。沒有人比毛澤東更了解他們,更擅長綜合、表達和了解他們的意願。這將深刻地制約著以後數十年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
創作背景:
《紅星照耀中國》是作者於1936年6月至10月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根據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的寫作。
Ⅳ 紅星照耀中國每章概括
第1集1928年,年輕的埃德加·斯諾跟隨著來美國做生意的賈黃堤混上了一艘開往中國上海的輪船,。斯諾在船艙中找到一本《共產黨宣言》,他第一次聽到了「共產黨」這個三個字。船航行至目的地,斯諾因為沒有船票和護照無法上岸,斯諾只好求助於直子,斯諾終於踏上了繁華的上海灘。
第2集評論報主編鮑威爾將斯諾與歌女姚鶯保釋出來,,巡邏警官反而罰了老闆娘朱慧吾,斯諾十分不解。出。斯諾到處查找資料寫文章,中國生活過的十分充實。三個月過後,斯諾准備離開,但鮑威爾以采訪蔣介石為誘惑期待斯諾留下。斯諾登來到南京采訪到了蔣介石,得到了宋美齡的賞識。
第3集斯諾在國軍司令部與前來報到的華盛頓·吳偶遇了,斯諾非常高興孔令偉在火車站被一群流氓調戲,同來乘車的華盛頓·吳看到這一幕,立即上前為孔令偉解圍。這一出英雄救美,更讓孔令偉對他痴迷起來。中
第4集孫科憤怒的打電話給報社主編鮑威爾,表示了對於薩拉齊相關報道了不滿,。王耀庭已經厭煩了沒有終結的戰爭,心中也已經沒有支撐的信念了。華盛頓對大哥的現狀心疼不已,給了他一些錢用於以後的生活。。華盛頓帶著姚小姐去參加晚宴,卻因為是中國人被要求從後門進入,華盛頓感到了恥辱,就出手打了門衛一拳。而直子小姐勸說斯諾不要去參加那個晚宴,自己雖然知道眾生平等,但擔心斯諾的報道會激怒自己的父親。
Ⅵ 紅星照耀中國故事情節概括
《紅星照耀中國》劇情講述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美國青年記者斯諾通過在中國十三年間的工作、采訪及親身經歷,以獨特的視角審視1928~1941年在中國大地上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變革、機遇和巧合的故事,而宋慶齡同志則多次幫助斯諾深入到革命的前線,了解中國共產黨長征和抗戰的真實信息。
1928年的中國,數十萬人因「共黨」、「通共」的罪名被屠殺。美國青年埃德加.斯諾旅行來到中國。為了生活,斯諾當了一名記者,被授意為當權者撰寫歌功頌德的文章。但斯諾不肯違背良知,他對中國現實的如實報道為他贏得了一些革命者和進步人士的友誼,也使他成為當權者的眼中釘,並因此歷盡磨難。
在和革命者的接觸中,斯諾被他們的精神所感染,產生了采訪紅軍的念頭。終於在宋慶齡等人的幫助下,斯諾成為第一位到達蘇區、采訪革命領袖毛澤東的西方記者,並撰寫了著名的《紅星照耀中國》。
1941年,由於揭露蔣介石在皖南事變中的倒行逆施,斯諾被驅逐返回美國。60年代,斯諾因麥卡錫主義被迫移居瑞士。1971年,斯諾作為中美兩國之間的信使再次來到中國,受到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中美建交前夕,斯諾去世。
(6)紅星照耀中國故事總結800擴展閱讀:
《紅星照耀中國》(埃德加·斯諾創作紀實作品)又稱《西行漫記》,全書共12篇。
章節目錄:
第一篇探尋紅色中國
1.一些未獲解答的問題
2.去西安的慢車
3.漢代青銅
4.通過紅色大門
第二篇去紅都的道路
1.遭白匪追逐
2.造反者
3.賀龍二三事
4.紅軍旅伴
第三篇在保安
1.蘇維埃掌權人物
2.共產黨的基本政策
3.論抗日戰爭
4.懸賞二百萬元的首級
5.紅軍劇社
第四篇一個共產黨員的由來
1.童年
2.在長沙的日子
3.革命的前奏
4.國民革命時期
5.蘇維埃運動
6.紅軍的成長
第五篇長征
1.第五次圍剿
2.舉國大遷移
3.大渡河英雄
4.過大草地
第六篇紅星在西北
1.陝西蘇區:開創時期
2.死亡和捐稅
3.蘇維埃社會
4.貨幣解剖
5.人生五十始!
第七篇去前線的路上
1.同紅色農民談話
2.蘇區工業
3.「他們唱得太多了」
第八篇同紅軍在一起
1.「真正的」紅軍
2.彭德懷印象
3.為什麼當紅軍
4.游擊戰術
5.紅軍戰士的生活
6.政治課
第九篇同紅軍在一起(續)
1.紅色窯工徐海東
2.中國的階級戰爭
3.四大馬
4.穆斯林和馬克思主義者
第十篇戰爭與和平
1.再談馬
2.「紅小鬼」
3.實踐中的統一戰線
4.關於朱德
第十一篇回到保安
1.路上的邂逅
2.保安的生活
3.俄國的影響
4.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共產國際
5.那個外國智囊
6.別了,紅色中國
第十二篇又是白色世界
1.兵變前奏
2.總司令被逮
3.蔣、張和共產黨
4.「針鋒相對」
5.《友誼地久天長》?
6.紅色的天際
附一:《西行漫記》新譯本譯後綴語
附二:斯諾在西北蘇區的攝影采訪活動
附三:斯諾的客廳和一二·九學生運動
參考資料:網路-《紅星照耀中國》
Ⅶ 紅星照耀中國每章概括
章節概括的寫作思路是運用自己的概括能力寫出每一章節的意思。《紅星照耀中國》又名《 西行漫記 》是 美國 國著名記者 埃德加·斯諾 的不朽經典名著。
作為第一部向世界介紹和傳播 中國共產黨 和 中國革命歷程 的圖書,它在英語世界獲得了轟動性影響,是一部文筆優美、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被譽為研究中國革命的「經典的網路全書」。
範文:
第一章 探尋紅色中國 講述作者對紅色世界的好奇,開始深入蘇維埃紅區的冒險,去探究蘇維埃共和國、紅軍、共產黨的秘密。並且講述了張學良和楊虎成與共產黨達成一致搞日協議的原因和經過。
第二章 去紅都的道路 講述在進入紅區的路途上被白匪追逐的經歷,並講述了國民黨通過「民團」這一組織對地方的統治和鎮壓政策。介紹了周恩來及賀龍的人生經歷以及他們獨特的個人魅力。
第八章 同紅軍在一起 講述了作者深入到真正的紅軍內部,了解他們年輕、精神飽滿、訓練嚴格、紀律嚴明、裝備出色、政治覺悟高,才使得他們成為鐵打的軍隊。並且講述了促使司令員彭德懷走上革命道路的悲慘童年經歷,以及他獨特的個人魅力。紅軍採用游擊戰術的原因和策略。紅軍戰士健康豐富的生活。
第九章 同紅軍在一起(續) 共產黨軍事領導人徐海東的人生歷程以及中國殘酷的階級戰爭給老百姓帶來的殺戮和苦難。講述共產黨團結回族人民抵抗壓迫者的策略。
第十章 戰爭與和平 講述紅色中國的少年們耐心、勤勞、聰明、努力學習,代表著中國的希望,講述共產黨為建立統一戰線所做的努力以及革命領導人朱德極其傑出的領導才能和個人魅力。
第十一章 回到保安 講述了在敵人封鎖下的保安地區,紅軍豐富多彩的生活。講述了俄國對於紅色中國的影響以及德國顧問李德指揮作戰時出現的失誤及其原因。
第十二章 又是白色世界 詳細記述了「西安事變」的具體經過、結果,以及對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積極影響。並分析了中國社會革命運動的復雜社會背景、面臨挑戰及其終將取得勝利的原因。
Ⅷ 紅星照耀中國人物形象分析
《紅星照耀中國》的人物分析 書中主要描寫人物及其非凡傳奇的人生。斯諾經實地采訪,用真實而生動的筆調描寫了諸多紅軍領袖及將領非凡傳奇的人生經歷,其中尤以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為生動且極具代表性。文中寫毛澤東每天工作十三、四小時,然而身體非常健康、生命時刻充滿活力,身體彷彿如鐵打的一般。這一切都得益於小時候在田裡干過農活,當他在一師范讀書期間和好友組織斯巴達俱樂部似的團體、他們常常故意餓著肚皮,到華南山林中作長途的徒步跋涉、在嚴寒的日子中去游泳、在雨中光著脊背、於黑夜在狂風暴雨中跑完嶽麓山並說是為了要體驗 "納於大麓,烈風驟雨弗迷」的感覺——————說這些都是為了要鍛煉自己。毛從小喜歡讀書,熟讀《三國》、《水滸傳》、《西遊記》,18歲的時候他在校六個月後退學,給自己擬定了自修計劃,到湖南省立圖書館看書。並且由始至終都認真執行著,每次他都是圖書館一開門就進去,到閉了門才出來。期間他努力研習世界地理和世界歷史。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於暑假中和好友肖子升故意不帶分文、環繞洞庭湖徒步遊行一周,走完湖南大部分地區;在北海灣的冰上散步; 登上《三國》上的徐州城牆;繞行當時頗具盛名的南京城牆。毛性格質朴純真、頗有幽默感、喜歡憨笑、是個令人極感興趣而又很復雜的人,南京懸賞20萬買他的人頭,而他卻時常在大街上和農民聊天、身邊最多有一位警衛員。
朱德於雲南講武堂畢業,是著名將領蔡鍔的軍官。他放棄榮華富貴毅然投身於共產主義事業。在長征中尤其是當張國燾決定南下的時候帶領四方面軍在川西北進行艱苦鬥爭並最終率部抵達陝北立下了永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
彭德懷在小學與老師發生爭執後,操起板凳就把老師給揍了、他9歲離家闖盪世界、17歲帶領飢民攻打糧倉, 是一方面軍三軍團的司令員。他對待士兵勝似兄弟,長征途中自己的馬常讓給部下騎。當在陝北打敗回族將領馬家的騎兵後,毛澤東作詩「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惟我彭大將軍。」
靠兩把菜刀起家的賀龍,父親是湖南哥老會的領導者之一。年少時賀龍便以膽略及才智聲益名滿湘地。傳聞他可以在任何一座城市隨時發動幾百到幾千哥老會成員加入紅軍。書中也對徐海東、林彪、劉志丹、徐特立、林伯渠、洛浦等革命領導人的英勇事跡及非凡人生作了生動真實的描寫。
這部書還細節性的描寫了紅軍領導人、紅軍戰士、普通人民的關系:紅軍是一 支戰無不勝、無堅不摧、英勇頑強的人民軍隊無疑在長征中得到證實。紅軍的領導人習慣說「兄弟們,跟我沖」而不是說「兄弟們,向前沖」;八路軍實行官兵平等,就連朱總司令一個月的薪水也才五塊大洋;新四軍更是一支充滿傳奇色彩的紅軍部隊,主要是由支援紅軍主力長征而留在長江以南八省的游擊隊、赤衛隊組成。項英領導著他們艱苦頑強的與數十倍力量的敵人作斗爭,與黨中央失去聯系直到西安事變發生時。國軍曾無數次的宣稱他們已經徹底剿滅了這支部隊,然而正如多數領導人一樣它卻無數次的死而復生,且擁有巨大的革命力量。「紅軍是窮人的軍隊,紅軍是人民的軍隊」這不僅是紅軍自己說的,也是農民百姓、人民群眾說的。如若要說紅軍與人民的關系如何?我認為用彭德懷的話「我們是魚、人民是水,我們在人民之中如魚得水」無疑是最好的說明。
Ⅸ 紅星照耀中國的人物形象賞析
1、毛澤東:
在《紅星照耀中國》第1篇里介紹毛澤東形象,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個子高出一般的中國人,背有些駝,一頭濃密的黑發留得很長,雙眼炯炯有神,鼻樑很好,顴骨凸出。一個非常精明的知識分子的面孔。
他博覽群書,記憶力異乎常人,專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尋常。他精力過人,不知疲倦,對於工作事無巨細一絲不苟,是一個頗有天才的軍事家和政治戰略家。
生活節儉,平易近人。個人習慣和外表落拓不羈,對於吃的東西很隨便,有著南方人愛吃辣的癖好。
2、周恩來:
在《紅星照耀中國》第3篇里介紹周恩來形象,他個人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結實,盡管鬍子又長又黑,外表上仍不脫孩子氣,又大又深的眼睛富於熱情。
他確乎有一種吸引力,似乎是羞怯、個人魅力和領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產物。他是中國人中間最罕見的一種人,一個行動同知識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純粹知識分子。他是一個書生出身的造反者。頭腦冷靜,善於分析推理講究實際經驗。他態度溫和。
3、朱德:
在《紅星照耀中國》第10篇里介紹朱德形象,他貌不驚人,沉默謙虛,說話輕聲,有點飽經滄桑。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藹。身材不高,但很結實,胳膊和雙腿都像鐵打的一樣。他已年過半百,也許已有五十三四歲,究竟多大,誰也不知道。
他的部下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之中,經受整整一個嚴冬的艱難,而能保持萬眾一心,這必須歸因於純屬領導人物的個人魅力,還有那鼓舞部下具有為一個事業英勇犧牲的忠貞不貳精神的罕見人品。
他的生活和穿著都和普通士兵一樣,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腳走路,整整一個冬天以南瓜充飢,另外一個冬天則以氂牛肉當飯,從來不叫苦,很少生病。他喜歡在營地里轉,同弟兄們坐在一起,講故事,同他們一起打球。
4、彭德懷:
在《紅星照耀中國》第8篇里介紹彭德懷形象,原以為他是個疲憊的、板著臉的狂熱領袖,身體也許已經垮了。結果我卻發現彭德懷是個愉快愛笑的人,身體極為健康。
他是個愉快愛笑的人,身體極為健康。他動作和說話都很敏捷,喜歡說說笑笑,很有才智,善於馳騁,又吃苦而勞,是個很活潑的人
他身經百戰,只受過一次傷,而且只是表面的。生活節儉上與同部下一樣,只有兩套制服。他不吸煙,不喝酒。遲睡早起。很喜歡孩子,常有孩子跟著,脫棉衣給小號手。
5、賀龍:
在《紅星照耀中國》第2篇里介紹賀龍形象,大個子,像只老虎一樣強壯有力。年過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仇視有錢人。被國民黨報紙稱為「劣跡昭著」,率領村裡的幾個人襲擊收稅的,一把菜刀宰了他們,解除了他們的武裝。
賀龍在哥老會中的名聲遍及全中國;他的口才很好;有很強的個人感召力,許多部下寧可與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願意離去。
他生活跟他的部下一樣簡單。他不計較個人財物——除了馬匹。他喜歡馬。性格很急躁,但是很謙虛。
Ⅹ 紅星照耀中國第五章概括
第五章概括:本篇記述的是長征的情況。一開始斯諾簡要交代了長征起因,包括蔣介石如何組織第五次圍剿、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如何失敗、紅軍如何為了保存有生力量而撤出江西根據地等等。
然後介紹了長征的艱苦卓絕:如何突破敵人四道防線、如何遭受嚴重損失、如何改變戰術輕裝上陣,重點描繪了紅軍是如何在大渡河克服重重困難而突破險阻、創造奇跡的。
接下來介紹了紅軍在過草地、經過少數民族聚居區時所遇到的困難。最後,斯諾通過一組統計數字證明了長征的偉大以及長征所取得的成績:到達對中、日、蘇當前命運起重要作用的地區,沿途解釋了土地革命目的以及抗日政策,武裝了千千萬萬的農民並訓練了游擊隊。
(10)紅星照耀中國故事總結800擴展閱讀
《紅星照耀中國》,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
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毛澤東、周恩來和朱德是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紅星照耀中國》不僅在政治意義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且在報告文學創作的藝術手法上也成為同類作品的典範。人物刻畫、環境描寫以及敘事的角度幾近出神入化的程度。
《紅星照耀中國》中譯本出版後,在中國同樣產生巨大的反響,成千上萬個中國青年因為讀了《紅星照耀中國》,紛紛走上革命道路。
《紅星照耀中國》的另一魅力,在於描繪了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堅韌不拔、英勇卓絕的偉大斗爭,以及他們的領袖人物的偉大而平凡的精神風貌。他面對面采訪了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賀龍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和紅軍將領,結下了或淺或深的交情。
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毛澤東。斯諾准確地把握到毛澤東同以農民為主體的中國民眾的精神紐帶。沒有人比毛澤東更了解他們,更擅長綜合、表達和了解他們的意願。這將深刻地制約著以後數十年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