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形容吹牛的故事

形容吹牛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2 04:16:32

❶ 寫一則吹牛的小故事

開頭 一個人吹牛後 後悔和大家道歉 結尾

❷ 編一個荒唐或荒誕或吹牛,說大話的故事,是故事不是對話。長一點

從前,有三個特別能吹牛的人,他們每天都在吹牛,而且隨便一張嘴,就可以吹一個很大的牛,讓人目瞪口呆。
有一天,這三個人剛在集市上吹完牛回來,在路邊的一棵大樹下休息著,可剛剛休息了一會兒,他們就又忍不住開始吹牛了。
第一個人說:「我昨天在街上看到了一個盆,嗬!那盆可真是大啊!盛一碗飯,1000個人吃一天也吃不完吶!」
第二個人說:「我啊,我昨天在街上看到了一個鍋,那鍋大得蒸一鍋飯,可以夠整個國家的人吃得肚飽腰圓。」
第三個人也不甘示弱地說:「是啊,我昨天在地里拔出來了一個蘿卜,把這個大蘿卜剁碎,能裝滿你的盆,再裝滿你的鍋,剩下一個蘿卜小尖尖,豎起來比泰山還高啊!」
一個 老人走了過來,想教訓一下這三個年輕人,於 是,老人說:「我啊,我昨天看到的可比你們看到的新奇多了!我昨 天看 見了一個巨人,他的上嘴唇頂著天,下嘴 唇頂著地,真是大 啊! 誒呦呦!」
那三個人聽了目瞪口呆,異口同聲的問:「那他的腦袋和身子去哪兒了?」
老人說:「用不著啊,只要有一張嘴吹牛就行啦,一吹不就啥都有了么?!」
望採納~o(*≧▽≦)o

❸ 吹牛無邊是什麼故事

有三位老人都擅長吹牛,平時與人談話,一般沒人吹得過他們。可是這一天回,這三位會吹的老答人卻碰到了一起。

正巧,有一個過路人走來了,看到三位年紀大的人在一起,便上前詢問他們的年齡。過路人很有禮貌地問題:「請問各位老丈今年高壽?」

其中一位老人摸了摸滿頭白發,說:「你問我的年紀,我已記不清了,只記得我小時候,曾經跟盤古在一起玩耍,我們的交情不淺,他還叫我哥哥哩。」

過路人聽了嚇了一跳,心想,還真沒見過這般老壽星呢。

另一位老人說:「問我的年紀有多大嗎?這么跟你說吧,大海的水每次變成桑田的時候,我就記下一個籌碼,不知有多少次了,反正這樣的籌碼我已經放滿了10間屋子!」

過路人一聽大為驚駭,今天可看見老神仙了,真是大開眼界。

第三位老人說:「你們聽說過王母娘娘的仙桃嗎?那可是一萬年才熟一次的呀!可我吃的仙桃已經無數,我每吃一個仙桃,就把它的核丟到昆侖山下,而今那些丟掉的仙桃核,已經堆積得和昆侖山一樣高了!」

過路人這一次反而非常平靜,一點兒也不吃驚,他說:「原來是三個老牛皮精。」

吹牛皮如果吹到了離奇的地步,又有什麼意義呢?那種根本不存在的長壽與那些生命短促的蜉蝣、朝菌,又有什麼區別呢?

❹ 動物吹牛的故事

一螞蟻看見一大象向它走來
便把自己埋在沙里,只留一條腿在外面,
燕子看見了便問:「喂,螞蟻,你在干嗎?」
「噓,不要做聲我想絆死哪該死的」螞蟻回答道。

第二天,燕子又看到一群螞蟻排隊向前走,
就問:「你們做什麼去呀?」
領頭的螞蟻回答:「昨天絆大象摔了一個跟頭,摔成重傷,我們一起去給他獻血」

過了一會兒,
燕子看見螞蟻又拍著隊回來了
就又問:「怎麼這么快就抽完血了」?
領頭的螞蟻回答:「只有一隻螞蟻的血型和大象相同,所以我們都回來了,就抽他的好了」。

第三天,麻雀看見一頭大象躲在一根草後面,把一條腿伸出來
就問:「大象,你在干嗎呢」?
「噓,別讓螞蟻聽見,前天他絆傷我弟弟,今天我也絆他一次」。

第四天,麻雀又看見一群螞蟻排隊向前走,
就問:「你們做什麼去阿」?
領頭的螞蟻說:「昨天大象躲在草後面想絆我,我就把丫的腿給踩折了,現在去抬他去醫院」。

一隻小青蛙對一隻大青蛙說:"你看那是個什麼怪物?它是那樣高大,頭上豎著兩只角,後面還有一條長尾巴,叫起來的聲音,把我們的耳朵都震聾了."大青蛙說:"那是一頭牛,他沒有我大,只不過比我稍微高些罷了,你看我的身體!"於是大青蛙用足力氣,拚命脹大身子,問小青蛙:"現在差不多了把?"小青蛙搖搖頭說:"差的遠呢!"大青蛙再脹,小青蛙仍然搖搖頭.大青蛙再脹,只聽的"啪"的一聲,肚皮脹破了.
一個自大的人,往往不知天多麼高,地多麼厚,只知道追求虛名,而不肯實干,結果就像大青蛙一樣,把"肚皮脹破了".

❺ 愛吹牛的人的故事縮寫

愛吹牛的人的故事縮寫,其實我覺得沒有什麼這種愛吹牛的人,說明他自大,還有一點就是她明明知道自己不是這種人,他還去裝這種人,所以這種人也沒有必要再去怎麼樣?

❻ 吹牛判死罪講的是什麼故事

從前有對夫婦,兩個都是有名的牛皮大王,常常對著台吹,誰也不肯讓誰。內
一天,媳婦口沫橫飛地對丈夫說:容「牛皮不是吹的,泰山不是堆的。天下最了不起的是我們女人家,山也能搬倒哩!」丈夫不信,媳婦振振有詞地說:「你說媳婦的『婦』字是怎麼寫的?不是一個『女』字加一個倒山(彐)嗎?這就說明媳婦能搬倒山哪!」
丈夫不甘示弱,說:「這有什麼了得,我們男子漢更厲害,天也能通哩!」媳婦說他吹牛,丈夫得意地答道:「你說丈夫的『夫』字是怎麼寫的?不是『天』字通上去嗎?這說明丈夫能通天哪!」就這樣,兩人爭吵了起來,爭呀吵呀,便動起了拳腳,結果鬧到公堂上去。
縣官翻遍刑律,也沒查到吹牛該當何罪,正在著急。靠吹牛鑽進衙門的師爺見了,怕他倆將來強過自己,趕緊給縣太爺寫下幾行字:
媳婦搬倒山,丈夫能通天。
兩人若留後,禍患不堪言。
不如早動手,打發下黃泉。
縣官看罷,糊里糊塗拿起筆,在後面批上「立斬」兩字,真的打發這對夫婦到黃泉去。

❼ 關於「吹牛」這個詞的來源故事

共 3 條

吹牛:源於屠夫。從前(現在也還有),殺豬宰羊,血放完了以後,屠夫會在豬羊的腿上靠近蹄子處割開一個小口,用一根鐵條插進去捅一捅,然後把嘴湊上去使勁往裡吹氣,直到豬羊全身都膨脹起來。這樣,剝皮的時候就會很方便,用刀輕輕一拉,皮就會自己裂開。這叫吹豬或吹羊。如果用這種方法對付牛,就叫吹牛。
但宰牛的時候,屠夫極少用這種方法,因為牛體形龐大,皮又很堅韌,皮下脂肪又少,要把整頭牛吹脹起來,非有極為強健的橫膈肌和巨大的肺活量不可,斷非常人所能為。誰要是說他能吹牛,那他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九是在「吹牛」!

「吹牛」又叫「吹牛皮」,但不明其來源的人,為了進一步強化其貶義,將它連諧帶訛地說成「吹牛B」或略作「牛B」;由於這最後一個字在書面上常用「×」來代替,所以,現在又有人把「吹牛」說成「牛叉」。

人在「吹牛」的時候,常常會顯得氣勢奪人。依據這一點,人們又把運勢走旺的人和事形容為「真牛」(真棒)。股市的「牛市」「熊市」中的「牛」並不來源於此。股市上漲,走勢曲線便向上揚起,形狀恰似昂頭立角的公牛的輪廓;下跌,曲線便呈下彎的弧形,與弓背垂首的熊相似。

不過,「牛市」之「牛」,與「真牛」之「牛」來源雖不相同,但在「運勢走旺」這一點上卻是一致的。

參考資料:http://www.kanzhongguo.com/news/gb/articles/6/1/27/139581.html
回答者:erichuang - 舉人 五級 2-5 13:06

--------------------------------------------------------------------------------

吹牛的來歷

人們稱呼說大話叫吹牛皮。吹牛這一俗語,來源於陝甘寧和內蒙古一帶。以前,這些地方的人過河,靠的是皮筏子,皮筏子有羊皮的,也有牛皮的,用的時候,往裡面吹氣,紮好口後,作為渡河的工具,把小筏子連在一起,可以成為大筏子,大筏子連在一起,可以承載數千斤的重物過河。

所謂吹牛,就是往皮筏子里吹氣,看似簡單,其實是需要技巧的。

宋朝有一個人,叫楊璞,很愛吹牛,自稱是東野遺民。宋真宗求賢,人家就把他舉薦了上去。他什麼也不會,在皇帝面前把屁給憋了出來也沒有作出詩來。宋真宗看他為難,可憐他年紀大,讓他第二天交一首詩。

楊璞一晚上沒睡著,輾轉反側,餓死很多跳蚤,天亮時想起了從家裡出來時老婆子的臨別贈言,第二天,他就把老婆子的臨別贈言獻了上去:更休落魄貪酒杯,亦莫猖狂亂詠詩。今日捉將宮里去,這回斷送老頭皮。

宋真宗看完他的詩後,感到好笑,問是誰寫的。他交待說是出門時老婆子的話。宋真宗說:看在你老婆的份上,這次放過你這個吹牛大王,要不真要了你的老頭皮。
回答者:小松博客 - 首席執行官 十四級 1-6 15:48

--------------------------------------------------------------------------------

蒙古入主中原,建立了元帝國,定都在燕山腳下,建起了大都城,後來人把它稱為「元大都」。

元朝住在北京的,蒙古人和色目人居多,因此,他們的文化也就逐漸滲透到北京文化中,例如:北京方言把街巷稱為「胡同」,就是受蒙語的影響。「胡同」在蒙語中就是「水井」和「帳篷之間的小道」的意思,草原上的「帳篷之間的小道」到了城裡,不就變成「街巷」了嗎?

另外,我們常說的吹牛、拍馬、捋須,也是元大都文化的遺產,但是在流傳中改變了原意。

(一)吹牛

人,總希望自己血統高貴、家族富有、家史輝煌,尤其是在官場,「苦出身」雖然可以說明自己的奮斗和拼搏,但同時也說明自己的「根基淺」、「關系弱」。所以,混在官場就要攀龍附鳳,就要誇贊自己從前的富有和現在的富裕。

蒙古人是游牧民族,富的標志就是牛,所以官員湊在一起,都愛顯示自己曾經在草原上擁有多少牛。就是在手下人的面前,也時常要誇一誇「老爺我想當年。在草原上有多少多少牛。」

當老爺正在興致勃勃地吹噓自己牛羊成群的時候,如果有下級官員來訪,僕人就會告訴他:「請稍候,大人正在吹牛呢。」

「吹牛」的原意本是「吹噓」、「顯示」的意思,四川到現在還把東一句西一句地閑聊叫做「吹牛」,有人物有情節地講故事才叫「擺龍門陣」呢。

漢族在殺豬的時候,為了容易把豬毛刮干凈,要從豬腿處插進一截管子,往裡吹氣,一直要把豬皮吹得鼓鼓的,這個動作就叫「吹豬」。

當「吹牛」從蒙古人流傳到漢人中間的時候,硬拿豬去套牛,就產生了誤解,於是就派生出「吹牛皮」、「吹牛腿」,後來又發展成「吹牛Bi」了。

我們現在所說的「吹牛」,已經成了「誇大事實」甚至「無中生有」的意思,「有了象就不吹牛了」這句話,就說明吹牛就是誇大。而當年的吹牛,可沒有浮誇的意思耶!

(二)拍馬

蒙古是馬上得天下的民族,所以元朝的官員大多是武將出身,下級對上司最好的贊美,就是誇他的馬好。一方面是蒙古人對馬鍾愛有加,另一方面馬也是他權力、身份、地位的象徵,因此誇他的馬就等於是誇他。

下級見到了上司,往往要對上司的馬誇贊幾句,一邊拍著上司的馬背一邊用盡天下最美的詞誇贊這匹馬,什麼「膘肥體壯」,什麼「鬃長毛亮」,什麼「追風趕月」,什麼「踏雪無痕」……總之是要把上司的馬誇成是寶馬良駒。後來,人們就把對上司的奉承稱為「拍馬」。這是因為誇贊的話是不一樣的,而拍馬的動作是一樣的。

很少騎馬的漢人,用自由的想像把「拍馬」逐漸演繹成了「拍馬屁」,就足見是外行了,既不符合邏輯也沒有事實依據。

拍馬,只能拍馬的腰,或是肚子或是背,如果拍了馬的屁股,就是給馬一個「開路」的信號,馬就會向前走了。馬走了,馬的主人當然也要走了,所以「拍馬屁股」就等於攆上司走,您說,哪一個下級敢拍上司馬的屁股?

拍馬到了現在,就是「拍汽車」。要奉承你的上司,你就在他下車或是上車的時候,拍拍他的車說:「首長的車真棒,流線型乳白色,又有氣派又夠時尚!」他聽了一高興,興許就提你個一級半級的。

(三)「溜須」

在蒙古舞和新疆舞中,一到表現歡快的時候,男演員總是用大拇指從鼻子向左右抹他的鬍子。在電影和電視劇里,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鏡頭,新疆和蒙古族的男人在喝完了酒或者奶茶以後,也要左右抹兩下鬍子,然後就哈哈大笑,由此可見,抹鬍子就是蒙古人、新疆人(即色目人)高興時的傳統習慣動作。這個「抹鬍子」的動作,用漢語說就是「捋須」了。

奴僕總是不願意老爺煩悶焦躁、上司怒火中燒,因為他們往往會遷怒於下級和奴僕,所以,下級和奴僕的最好辦法,就是想方設法讓上司和老爺高興,上司和老爺心平氣和了,手開始捋須了,大家懸著的心就像一塊石頭一樣落地了。後來簡而化之,就把哄人高興稱為「捋須」。

這種起於官場和大宅門的簡稱,通過口耳相傳流入民間以後,發生了兩個變化,一個是把「捋須」變成了「溜須」,另一個是把捋須的人從上司和老爺變成了下級和奴僕。比如我們現在經常說的「XX又給領導溜須去啦?」或者說「你又溜領導的須啦?」。

要知道,上司和老爺的須,是不可能讓別人捋的,別人也不敢去捋,俗話說「誰敢給老虎捋須呀!」

再後來的「打溜須」就更沒有道理了,我們也只好讓步給約定俗成了。
回答者:小松博客 - 首席執行官 十四級 2-5 13:11

--------------------------------------------------------------------------------

吹牛、拍馬、溜須一詞的來歷

吹牛、拍馬、溜須——元大都的文化遺產

蒙古入主中原,建立了元帝國,定都在燕山腳下,建起了大都城,後來人把它稱為「元大都」。
元朝住在北京的,蒙古人和色目人居多,因此,他們的文化也就逐漸滲透到北京文化中,例如:北京方言把街巷稱為「胡同」,就是受蒙語的影響。「胡同」在蒙語中就是「水井」和「帳篷之間的小道」的意思,草原上的「帳篷之間的小道」到了城裡,不就變成「街巷」了嗎?

另外,我們常說的吹牛、拍馬、捋須,也是元大都文化的遺產,但是在流傳中改變了原意。

(一)吹牛

人,總希望自己血統高貴、家族富有、家史輝煌,尤其是在官場,「苦出身」雖然可以說明自己的奮斗和拼搏,但同時也說明自己的「根基淺」、「關系弱」。所以,混在官場就要攀龍附鳳,就要誇贊自己從前的富有和現在的富裕。

蒙古人是游牧民族,富的標志就是牛,所以官員湊在一起,都愛顯示自己曾經在草原上擁有多少牛。就是在手下人的面前,也時常要誇一誇「老爺我想當年。在草原上有多少多少牛。」

當老爺正在興致勃勃地吹噓自己牛羊成群的時候,如果有下級官員來訪,僕人就會告訴他:「請稍候,大人正在吹牛呢。」

「吹牛」的原意本是「吹噓」、「顯示」的意思,四川到現在還把東一句西一句地閑聊叫做「吹牛」,有人物有情節地講故事才叫「擺龍門陣」呢。

漢族在殺豬的時候,為了容易把豬毛刮干凈,要從豬腿處插進一截管子,往裡吹氣,一直要把豬皮吹得鼓鼓的,這個動作就叫「吹豬」。

當「吹牛」從蒙古人流傳到漢人中間的時候,硬拿豬去套牛,就產生了誤解,於是就派生出「吹牛皮」、「吹牛腿」,後來又發展成「吹牛Bi」了。

我們現在所說的「吹牛」,已經成了「誇大事實」甚至「無中生有」的意思,「有了象就不吹牛了」這句話,就說明吹牛就是誇大。而當年的吹牛,可沒有浮誇的意思耶!

(二)拍馬

蒙古是馬上得天下的民族,所以元朝的官員大多是武將出身,下級對上司最好的贊美,就是誇他的馬好。一方面是蒙古人對馬鍾愛有加,另一方面馬也是他權力、身份、地位的象徵,因此誇他的馬就等於是誇他。

下級見到了上司,往往要對上司的馬誇贊幾句,一邊拍著上司的馬背一邊用盡天下最美的詞誇贊這匹馬,什麼「膘肥體壯」,什麼「鬃長毛亮」,什麼「追風趕月」,什麼「踏雪無痕」……總之是要把上司的馬誇成是寶馬良駒。後來,人們就把對上司的奉承稱為「拍馬」。這是因為誇贊的話是不一樣的,而拍馬的動作是一樣的。

很少騎馬的漢人,用自由的想像把「拍馬」逐漸演繹成了「拍馬屁」,就足見是外行了,既不符合邏輯也沒有事實依據。

拍馬,只能拍馬的腰,或是肚子或是背,如果拍了馬的屁股,就是給馬一個「開路」的信號,馬就會向前走了。馬走了,馬的主人當然也要走了,所以「拍馬屁股」就等於攆上司走,您說,哪一個下級敢拍上司馬的屁股?

拍馬到了現在,就是「拍汽車」。要奉承你的上司,你就在他下車或是上車的時候,拍拍他的車說:「首長的車真棒,流線型乳白色,又有氣派又夠時尚!」他聽了一高興,興許就提你個一級半級的。

(三)「溜須」

在蒙古舞和新疆舞中,一到表現歡快的時候,男演員總是用大拇指從鼻子向左右抹他的鬍子。在電影和電視劇里,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鏡頭,新疆和蒙古族的男人在喝完了酒或者奶茶以後,也要左右抹兩下鬍子,然後就哈哈大笑,由此可見,抹鬍子就是蒙古人、新疆人(即色目人)高興時的傳統習慣動作。這個「抹鬍子」的動作,用漢語說就是「捋須」了。

奴僕總是不願意老爺煩悶焦躁、上司怒火中燒,因為他們往往會遷怒於下級和奴僕,所以,下級和奴僕的最好辦法,就是想方設法讓上司和老爺高興,上司和老爺心平氣和了,手開始捋須了,大家懸著的心就像一塊石頭一樣落地了。後來簡而化之,就把哄人高興稱為「捋須」。

這種起於官場和大宅門的簡稱,通過口耳相傳流入民間以後,發生了兩個變化,一個是把「捋須」變成了「溜須」,另一個是把捋須的人從上司和老爺變成了下級和奴僕。比如我們現在經常說的「XX又給領導溜須去啦?」或者說「你又溜領導的須啦?」。

要知道,上司和老爺的須,是不可能讓別人捋的,別人也不敢去捋,俗話說「誰敢給老虎捋須呀!」

再後來的「打溜須」就更沒有道理了,我們也只好讓步給約定俗成了
俺也來混兩分,哈哈哈哈哈哈

❽ 有沒有吹牛的故事

日本人幻想著東京的經濟將會不切合實際的快速發展,這種虛假的繁榮經伴隨著房地產價格高漲,股價猛升,資產膨脹,經濟高速增長,東經地價竟然漲到賣了東經能買下整個美國!!!這就是股市泡沫,就是白痴日本人自己吹出來的.1991年,日本股市便開始一路下瀉,1992年地價大幅下降。企業資產大幅萎縮,企業負債累累,紛紛破產倒閉。不動產業主和證券投資商更是損失慘重。1991年,光房地產公司就倒閉一千多家。整個經濟急劇下滑,GDP增長率從1990年的4.8%直落到1994年的零增長水平。

泡沫經濟也給日本金融體系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災難性的打擊,銀行貸款猶如潑水難收,呆賬款劇增。背上不良資產沉重包袱後的銀行,出現了「 惜貸」,甚至急於回收未到期貸款,對企業投資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成了恢復經濟景氣的主要障礙。銀行經營狀況惡化,導致了其在國際上的債信評級一直不高。穆迪公司對世界40個國家600家銀行的財務評級中,日本的50家銀行沒有一家A級,而E級竟有10家。而在世界10大銀行排名中,日本銀行就佔了6家。日本銀行規模與質量如此反差,以致被稱為「帶病的巨象」。

日本工薪族大多數都是借錢買的房子,泡沫經濟崩潰後,房子的價格下降了一半,即使將房子賣了也只能償還半數借款。另外,這些人手中持有的公司股票的價格也降低了2/3。由於經濟零增長,不但工資得不到提高,他們還得面臨失業的壓力,許多人因償還不了債務而自殺。

日本泡沫經濟給國民帶來的負面影響遠遠大於一般的經濟衰退。經濟泡沫破裂後的商品滯銷、生產過剩、失業增加等種種現象,使得國民對未來信心不足,嚴重影響了經濟的健康成長。經過3年多的努力,日本經濟逐漸走向恢復。然而,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日本經濟再度受到重創,陷入了通貨緊縮的困境。

❾ 動物吹牛的故事

●貓對那些美女走的模特步,十分不滿意,經常叨叨說:我這個老師沒有做好!本來教她們走貓步展示靚影,結果,卻喜歡扭屁股大出風采,慚愧呀!
●兔子在運動會上,又落在烏龜的後面了,觀眾一起大喊加油,兔子不屑地說:別瞎嚷嚷好不好。這場比賽,有多少獎金?給我一個快跑的理由先。
●熊貓:誰說我好吃懶做?我之所以不斷地進膳,是在宣傳、介紹、宏揚本種族的食文化。要不,我怎麼能成為國寶,享受一流的專家待遇呢?
●一群牛虻嗡嗡地叫喚:快來呀!蚊子妹,蒼蠅哥,綠蠅姐,我又逮住一頭大笨牛!聽,他的哞聲多麼凄慘,讓我們真不好意思下口了……
●一隻鵝嘲笑天鵝:飛得那麼高,純粹是為了跑到空中作秀,餓了不還得落到地上覓食?只有像我這樣腳踏實地,才是鵝族的脊樑,未來的希望!
●一頭驢在轉圈推磨,馬說:哥們,累了就歇歇吧!驢挺起脖子,發出嗷嗷的嘶叫:你知道些什麼?我這是在創造吉尼斯步行新記錄!
●八哥對狗說,有兔子,你怎麼不去攆?狗昂然仰臉道:我早淘汰了那些三腳貓的功夫,單用一個「媚」術的武功,就足夠打遍天下無敵手了!
●有兔子當領導後,專吃「窩邊草」,有鄰居雞鴨相勸,要從長遠考慮,他哈哈一笑:要想兔子沒有草,除非大海沒有魚。不知道狡兔三窟嗎?
●狽爪子搭在狼脊樑上奔走,有吃有喝。一個不勞而獲的寄生獸,有初出娘胎的小狼憤怒地如此說。狽嘿嘿而答:我是爹媽恩賜的天生領導。
●有母鵝每天在晨曦中仰天高歌,小鵝不明其意,她諄諄教導說:活著要有遠大理想!我在向太陽挑戰,將來下的蛋,一定要比他還要大!

❿ 吹牛大王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人,他在池塘里洗澡。他的同伴跑過來問:「在這里洗澡,你不怕淹死呀?」那人說:「不怕不怕。有了游泳圈和防曬霜,再冷、再深我也不怕。」同伴說:「那你可就不知道了呀,這水,可不是一般人敢下去的呀!」他說:「那我就不是一般的人。」同伴說不過他,只好走了。其實,那人也知道水特別的深,他就想在同伴面前表現表現自己。他本來決定不洗澡了,但是他發現同伴在後面看他,就跳下水去了。結果,那人把自己的性命給丟了。
這個故事是我編的,而且還得過獎。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