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家庭故事作文300
『壹』 我家最美故事作文300字家庭和睦
家,是一個提起就溫馨,想起它就令人神往的字眼,也是有緣的人才能成為一家人。
家,每一個人都有家,家是每個人最熟悉的地方。那裡有我們最親愛的家人,最心愛的東西。
家,是每個人最早接觸的社會。在這里有我們的喜怒哀樂。而每個人的喜怒哀樂都會影響其餘家人的情緒。
家,是最溫馨的地方。勤勞的父母總是為了生活而打拚。迎來了朝陽,又送走了晚霞。早上,當你懶洋洋地從床上起來時,桌上早已放著母親為你精心准備的早餐。晚上,當你回到家時,盡管父母因為事情忙碌而還沒准備晚飯,但體貼的母親也總是為你准備了點心,還有一杯水。
家,是你心靈的寄託。當你獲得成功時,家人真心為你高興,給你最真誠的祝賀。當你失敗時,家人不時地給予你鼓勵,給予你愛的力量,使你有勇氣從失敗的陰霾走進成功的大門。當你很傷心的時候,覺得身邊沒有一個值得你傾訴的朋友時,你會突然覺得家是你唯一值得傾訴的對象。家人的關懷,家人的體貼,會慢慢地撫去你心中的陰影。
『貳』 有關家庭故事描寫的作文300字左右
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可是我要說:「不幸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幸福的家庭卻各有各的幸福。」我們全家——爸爸、媽媽和我都深深地感到:幸福的存在,是不論金錢的多少,不論地位的高低,也不受諸如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它來自我們的內心,是我們對每一件細微小事的快樂體驗。
我記得在我小時候,我們家三口總是分成兩派,我和媽媽一派,與單槍匹馬的爸爸之間經常發生戰爭。那是我兩歲左右,媽媽時常指揮我去打爸爸一下。我聽後,就會高高興興、蹦蹦跳跳地過去,「啪」的一聲,不輕不重地打了爸爸一下。爸爸迅速捉住我,讓我喊「媽媽壞」,我反而會清脆地連喊幾聲:「爸爸壞、爸爸壞……」
有一天爸爸下班剛到家,就興致勃勃地拿出一隻他在夜市買的荷包逗我。荷包顏色鮮艷,圖案漂亮,散發著醉人的芳香,我不由自主地伸手去要。可爸爸拿荷包的那隻手高高舉起,另一隻手的五指大大地張開,說:「喊我五聲好爸爸才行!」這時的我根本顧不了那麼多,讓喊什麼就喊什麼。當我從爸爸那兒拿過荷包,走到媽媽懷里,看到媽媽給我使眼色的時候,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了,趕緊又連喊了幾聲:「壞爸爸、壞爸爸……」
雖然我們家經常發生這樣的小戰爭,但我們之間卻有著解不開的親情。我們家住在四樓,爸爸每天下班很晚,當他剛踏上一樓的台階時,我就能聽出是爸爸的腳步聲,並告訴媽媽說:「我爸爸回來了!」媽媽說:「我女兒有特異功能呢!樓上樓下這么多人的腳步聲你都聞若未聞,你爸爸的聲音那麼遠你就聽到了,而且正確率百分之百。」原來,媽媽也聽見了。她後來對我說:「別人的腳步聲是踩在樓梯上,而你爸爸的腳步聲是踩在我們的心坎上。」
『叄』 我的家風故事作文300字
看到老師給了這樣一個題目,我就一直在想:我的家風是什麼呢?
回到家裡,吃過晚飯,我依舊座在沙發上看電視,心裡卻還在想:我的家風是什麼呢?媽媽的聲音傳了過來:「你寫完作業了?」我沒動。眼前的電視被關掉了,「你現在應該做什麼,不知道嗎?」唉!這句話我從上幼兒園時就聽得耳朵出了繭子了,去寫作業吧。「老毛病了,該做什麼的時候就做什麼,記不住嗎?」——這不就是我的家風嗎?
從小,該我寫作業的時候,電視從不開著,也沒任何雜音打擾我。每次都只能是寫完當天作業,才可以看電視或玩電腦,小學以前不管是冬夏,每天晚上8:00是必須睡覺的,想玩,門都沒有。現在初中了,也只能寫過作業就睡覺,只有周日才可以自由。原來父母想讓我養成:認真做事,規律科學的好習慣。
又想起來,每次家裡來了客人,父母都教我如何打招呼,他們也是熱情招待;爺爺奶奶來了,媽媽總是做一大桌子好吃的,而且最好吃的菜總是在爺爺奶奶面前,螃蟹也是給他們最大的,而媽媽只是吃最小的。現在想想,這就不就是我們的家風之一:尊老愛糼,禮讓待客,謙和做人嗎?
這樣想起來,我彷彿記起了很多,我們全家人有時候在一起討論一下歷史,共同看一站到底,並搶答題,最後看誰對了;看最強大腦,討論那些神奇的記憶。
我從來聽不到父母講鄰里是非,也從不爭親朋得失。他們只是認真做事,認真做人。這也是我的家風之一:做有益的事,做坦盪君子,不做戚戚小人。
我想:我的家風,不正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美德嗎:厚德載物,認真做事,中庸做人。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也要說:小家塑造大家,大家塑造國家,國家影響世界!
縱觀中華五千年歷史,中國早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界。孔子提倡:「仁者愛人」,以「仁愛」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的思想,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
而國家與國家之間也如此,有的國家總是以老大自居,總是希望別國亂起來,自己坐收漁利。總是不能以「仁愛」的心態對待別人,今天挑點事端,明天做點手腳。這不正是中國人嗤之以鼻的小人行徑嗎?
呼籲大家都從現在做起吧,用我們民族的精神去影響世界,讓世界早日「仁愛」起來吧!
『肆』 家庭故事會作文一百字到三百字
每個人都抄有自己家庭的家訓、家規,我家也不例外。
記得那是我小時候的事了。那時候的我,非常挑食,這個不吃,那個也不吃。而且,每次吃飯的時候,我老是只吃一丁點兒,剩下的飯全都給爸爸媽媽吃。爸爸媽媽經常勸我:「多吃一點兒吧!這樣你就會長得又高又壯啦!」外婆、奶奶也經常說我:「瞧你長得這么小,要多吃一點兒呀。」我也想多吃呀,但是只吃了半碗飯,肚子就撐了,再吃就要打嗝了。因此,我長得瘦瘦小小的,根本比不上同齡人。
有一次吃飯,我又剩飯了。我正想出去玩,突然,媽媽叫住了我,摸摸我的頭,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已經長大了,要學會珍惜糧食了。這些飯盒這些菜,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你這么浪費糧食,是對農民伯伯的不尊重啊!」聽了媽媽的話,我深思了。是呀,農民伯伯頂著烈日、冒著風雨,辛辛苦苦為我們種出糧食,我卻只吃這么一點點……
以後,每次吃飯時,當我再次想挑食的時候,心裡就會想起媽媽的話,就把碗里的飯吃得乾乾凈凈的。漸漸地,我吃的飯越來越多了,長得也越來越壯了。我不再挑食了。
那些家規、家訓,教育了多少人呀!讓我們把這些家規、家訓繼續傳下去,讓我們更多的後代有這種良好的精神。
『伍』 家庭節約用水故事作文300
我家節約用水的故事
媽媽是個花迷,最愛種花了。我家陽台的十幾盆花,每天都要水,也曾聽到爸爸抱怨了幾次:你的那些花喝掉了不少的水費了!媽媽雖然摳得很,但是對花兒卻很大方,常給它們買營養品_肥料,又怎麼會在乎這一點水呢? 日記暑假日記
直到那一天,我和媽媽坐在客廳看電視,看見電視上一組組缺水的畫面,媽媽說:「沒水的生活可真難啊,我們要節約用水!」我抬頭問:「可是怎麼節水呢?」媽媽一臉嚴肅,沒有回答,讓我自己想想。
此後連續幾天,我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每次做飯的時候,媽媽都會端著一盆白白的水,走向陽台,倒在花盆裡,剩下的水就倒在了洗菜盆里。這是怎麼回事呢?這白白的水是不是下了什麼肥料的水啊?我跟在媽媽後面問個不停。媽媽神秘地說:「這叫『神水』,用處可大啦!不僅能澆花,還能洗菜,用它洗菜,能把菜葉上的農葯洗得乾乾凈凈,它就像你喝早餐奶一樣。花兒可愛喝這神水啦!」 我半信半疑,於是又去問爸爸。爸爸笑了,告訴我:「這不是什麼『神水』,而是淘米水。」我又不解地問:「那為什麼要用淘米水洗菜、澆花呢?」爸爸打開電腦,領著我在網路里搜索。原來淘米水裡含有花卉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經常給花澆淘米水,不但能促進花兒生長健壯,多開花,花香濃郁, 還可以延長花期,防止黃化病的發生呢!「淘米水的用處真多呀!」我不禁贊嘆道。爸爸說:「最重要的是用淘米水做這些事,可以大大地節約水資源。」我笑著對爸爸說:「我要把這個神水的妙用告訴班裡的同學,讓更多的人利用淘米水,不要讓這神水浪費掉啦! 」爸爸微笑著點點頭表示贊許。說來奇怪,自從我媽用淘米水澆花後,陽台的花盆逐漸茂盛起來,一片蒼綠,看來神水果然發揮了它神奇功效!
去年暑假,媽媽買來兩個紅色大塑料桶,爸爸和我都很納悶:「買來做什麼呀?」媽媽故意賣關子:「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在陽台洗衣服的時候,我看見媽媽會把盪衣服的水接起來,然後用這些水來拖地板。我笑著說:「哈哈,原來是為了充分利用廢水啊!」
這就是我家的節水故事,讓我們共同參與,讓每天都發生更多節約用水的故事吧!盡管這些故事很平常,很細小,但是對於缺水的未來,卻不無意義!大家行動起來吧。節約用水,從小做起!
『陸』 《家庭》作文300字,以我的家庭成員為主,編出我和我們家庭的故事。
每天,都是廚房裡的媽媽用鍋碗瓢盆把我從夢想叫起,使我從夢中回到了家。
家,是每個人值得依靠的地方,在我幼小的時候,媽媽常輕輕地唱著「爸爸是船,媽媽是帆,載著宸宸,組成幸福家庭」的歌曲,哄著我進入甜蜜的夢鄉,每當回憶起在幼小時媽媽唱這支歌時,我不禁油然而生一種對家的眷戀之情。
周末時
周末,我總是想多睡一會,但媽媽總是把我早早的叫醒,誰我是太胖了,我帶我晨練。
「先是繞著小區跑一圈。」媽媽別跑邊說。
「我不想跑。」
「快跑。」媽媽瞪著眼赫赫的告訴我。
「一二一,一二一……」
終於,熬過了早晨,我回到家就做作業。媽媽爸爸就開始忙午飯。
廚房裡
鍋碗瓢盆噼啪聲響,爸爸把准備好的材料下了鍋,媽媽則是在一旁做美味的番茄蛋湯,饞得我只好在一旁流口水,只好默默的告訴自己快好了,在等一會。
哈哈,熱騰騰飯菜終於端上了桌,惹的我直流口水。晚了沒有洗手就抓了一塊糖醋排骨到嘴裡。哇!好燙,只好讓我不停的吹氣,爸爸見了,就笑呵呵說我這只小饞貓是自找苦吃,誰叫我是饞到家了呢。
下午了
爸爸媽媽和我一起看電視,上網,看書。有時爸爸還會和我一起下下棋,媽媽還會和我一起講幾句英語,提高一下我的英語水平。
一晃眼的功夫,又到了晚飯時間了,媽媽爸爸就去下廚了。
月色下
在月色下散步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爸爸的左手媽媽的右手勾著我的雙手組成了和睦的一家子,我們都在笑。
夢鄉好甜
帶著甜甜的好記憶我進入了夢鄉。
結尾
在我的想像中,我想說的是只有我這幸福小家,才能為我遮風避雨,伴著我幸福成長。我永遠愛我的家,我將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爭取用智慧把我的家建設得更加美麗、可愛,用勤勞的雙手為我那幸福之家錦上添花。
『柒』 回憶家庭中感人的故事作文300
有一種久違的體驗叫感動,有一種醉人的滋味叫感動,有一種心靈的顫動叫感動。感動,無法預定也無法奢求,它總是在不經意的一瞬,悄悄觸動你的心靈。就是這輕輕的一觸,就能改變人生。
前不久,我們的小區來了一位衣衫襤褸的撿垃圾老頭。他骨瘦如柴。我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正和門衛爭執著說:「我只是來撿垃圾,難道你把我當成小偷不成嗎?」門衛無言以對,就不說話但也不讓他進去。我感覺這個人無理取鬧,但後來的幾天我發現自己錯了。
過了幾天門衛不知怎麼就讓那老頭進去了。我慢慢地發現這個撿垃圾的老頭從不像別人那樣「順手牽羊」,把一些不是垃圾的東西偷走。我覺得這是一個驚奇的發現。後來的幾天我知道了他凄慘的身世:他是某家機械公司的退休員工,他在家中也沒少受兒媳婦的氣,所以他和老伴決定搬出去住。他們租了一間破房子相依為命。但因為他老伴的身子弱,常年得病,沒有買葯的錢了,所以他不得不靠撿垃圾來補貼家用。後來這個秘密大家幾乎都知道了。
有一天,鄰居家的大叔拿了一袋上好的橘子給老頭,老頭說:「我是撿垃圾的,不是要飯的。」後來老頭幾天都沒有來。
過了幾天,老頭又出現在了小區的垃圾堆旁。大叔把兩顆釘子釘在牆上,把准備好的東西掛在上面,老頭以為是垃圾就拿走了。從那以後,那兩顆釘子上常掛滿了彭脹脹的袋子。老頭看著那鼓鼓的袋子,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我們的生命需要這樣的感動。感動如夜晚空中的星星不停地眨著它那閃閃發光的眼睛,照亮整個世界。讓我們的心靈騰出一點兒小小的空間,來承載這足以讓我們回味一生的感動吧!
『捌』 作文 家庭家庭傳奇故事300字
我的家族故事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 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外公粗獷而滄桑的嗓音在小園的竹林間回盪。探出頭去,只見他搖搖晃晃地踱著步,一身很普通的衣服,甚至褲腳還粘著些泥,不知怎麼的卻透出豪放灑脫的味道。
我爸爸是我外公在校辦廠做廠長時的助手,後來與我媽媽結了婚,一直生活在外公家裡。我也出生在外公家裡。外公從我小時就教我吟唐詩背古文。在我眼中外公有點矛盾又有些神秘。他會一本正經地讀那些線裝古董書,一邊讀還一邊搖頭晃腦;他也會捲起褲腳,拎著鋤頭到地里幹活。他能侃侃而談,引經據典,風趣幽默又發人深省;他有時也會破口大罵,蠻不講理,完全一副山野莽夫的樣子。他能身帶幾萬或十幾萬現金,一個人二天時間內去上海采購一大卡車材料;但平時身上卻無一分零花錢。他武能背二百斤袋頭上下船,能挑二百多斤貨物走三公里路而不息,能拉一噸重的大板車;他文能吟詩作對,寫文章,編劇本。他少年時深入山區教書,遠赴蘭州求學,他壯年時跑遍全國經商,他老年時閉門不出……他身上有許多許多的故事。
太太,也就是外公的父親,我的曾外祖父。由村裡的一個農民,變成了保長,又做了副鄉長,後來成了五鄉的督導員,為國民黨抗日訓練壯丁。那時外公家真可謂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聽說外公周歲生日時還有那些騎著高頭大馬的大官來祝賀。
世事滄桑。1949年,外公剛上小學。也就是那一年,解放軍解放了上虞。第二年,太太去了香港,因為外公是偽方人員家屬,政治上受到壓抑,生活也一落千丈。1952年,太太從香港回來去到勞改農場勞改。外公家二男一女只靠外公的母親一個人生活,其中的艱苦又豈是三言兩語能道盡的。
雖然因為太太被勞改而導至外公曾失學一年,外公還是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松廈中學。因為生活實在困難,外公一度想放棄學業,但在他的舅舅的極力支持下才得以繼續上學。年少的外公就在暑假和寒假靠收破爛,賣瓜等小生意賺錢來支付學費。熱鬧的春節,當別家的孩子穿著新棉衣在院子里玩雪時,外公卻一個人瑟縮著背挑著擔子在皚皚白雪裡一腳深一腳淺地顫抖抖地嘶喊著:「破布頭,舊棉絮,有弗有?」有時也會被別家的狗追著跑,摔倒了也只能自己站起來。有一次外公進了一個村子,忽然看見了自己的同班同學。同學的父親正在點鞭炮,在一片噼里啪啦中,那個同學開心地拍著手,又蹦又跳。外公好像被鞭炮聲驚嚇了,趕緊低著頭跑出了村子。一出村,強忍的淚水嘩嘩嘩地淌下來。跑呀跑,一直跑到曠野上,一下子撲到在雪地上,撕心裂肺地大吼,用力砸著雪,嚎啕大哭,好像在向蒼天傾訴:為什麼?為什麼?——到底是什麼支撐著他度過了那些艱難的日子呢?我想或許是夢想吧,那些絢麗璀璨的夢想。
可是命運和外公開了個玩笑,1959年外公以十分優異的成績畢業了。但是因為家庭歷史原因,他卻不能升入高中。不能升入高中意味著那些璀璨的夢想將如煙花一般消散。或許是他的誠心,他的執著感動了上天,學校推薦他去山區代課。到了1960年,外公進入了蘭州化學工業學校做插班生。雖然拉下了很多課,雖然很不習慣那兒的生活,但借著廁所的燈光,在他人熟睡時努力啃書,外公最終還是趕上了。可是世事難料,1961年暑假,響應毛主席上山下鄉的號召,學校解散,外公只得回家務農。
從一個手不能捏鐵耙肩不能挑擔的文弱書生蛻變為一個身強力壯的農民是一個怎樣艱苦的過程,我不能也無法體會到。外公每天三四點鍾即去曹娥江對面挑柴賣,回來還要趕上生產隊出工。這樣一面鍛煉身體,一面賺點零錢。同時他又參加了俱樂部,排節目,編劇本屢次到縣里表演。受到村裡群眾的好評和大隊幹部的認可,在文化大革命中逃過了一大劫難。後來外公認識了外婆,再後來有了舅舅媽媽和阿姨。
1970年,為家計所逼[父毋年老,子三歲女二歲],外公單身遠赴贛豐城煤礦拉大板車。某日,運煤於碼頭,[路程二十餘里均為黃泥山路,多陡坡],途中遇大雨,而煤不能棄.飢寒交迫疲憊不堪,硬撐至碼頭,已半夜了。回住處,吃冷飯,脫濕衣而卧。次日,高燒[從此留下嚴重關節炎]。因此外公還做了一首詩:
別老離孥贛地遄
生活重擔壓弱肩
衣單冷雨襲人臉
車重逆風嘯樹巔
腿顫腰躬行濘路
汗流淚淌化飛泉
凄惶困苦言難盡
寫與兒孫讀此箋
到了1975年外公回鄉,與外婆翻園頭,一起拉著車到百多里路的四明山區梁弄鎮上賣芹菜。「苦難夫妻事事陪,拉車買菜你幫推。黃竹嶺底夜迷路,梁弄街中早市催。晏午頭天身即起,黃昏次日始歸回。四明瀲灧無暇賞,只計阿堵有幾枚。」這是外公寫的又一首七律。
1976年,太太被摘掉帽子,外公一家在政治上徹底翻身。後來又做了華鎮中學的化學老師,再後來辦了校辦廠,再後來開始自己經商辦廠,並把廠交給我媽媽和爸爸經營。而舅舅和阿姨,都大學畢業,舅舅是某公司總經理,阿姨在外資公司工作。
當年的孩子們都已長大,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外公也不再管廠里的事了。外公在每年年底撣塵時都會將一張年齡比我還大,但平時不睡的雕花老楝樹床仔仔細細擦拭一遍。等舅舅一家和阿姨一家回來過春節。他和外婆依然睡在那張床上。我一直不明白外公外婆何以如此,直到最近看到了外公寫的一篇文章,這才明白。.文中說:他與苦楝樹有著不解的情結,在困苦的歲月里,苦楝樹幫他渡過了危難,苦楝樹做成的床,挽救了他和外婆的婚姻,讀之令人心酸。
那些辛酸的回憶本來已經被外公深深壓在了心底,但又時時拿出來吿誡兒孫輩,不要忘記過去。他現在過著閑適的生活,種種花,練練字,寫寫詩,有時也像現在一樣散散步。只見他在一棵臘梅面前停駐,仔細地看看花,又低頭嗅嗅,深深地呼吸。隨口吟道:
「不羨夭桃媚世妍,只服翠柏可擎天。風霜縱歷存錚骨,郁烈馨香透宇間。」
『玖』 家風故事 小學 300字
家風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家風是艱苦樸素。艱苦樸素,指吃苦耐勞、勤儉朴實,從來不鋪張浪費。爸爸說:「浪費是最不應該做的事。」只要我買了一些可以不買的東西,他就會嚴厲地批評我。一次,正好過聖誕節。我嚷嚷著要奶奶買禮物,奶奶答應了。到了文具店,看著琳琅滿目的貨架,我恨不得把它們全買回去。東瞧瞧,西望望,我的目光落在了一隻藍筆身上,正當准備結賬時,我突然發現貨架頂端有一隻很漂亮的自動鉛筆,我心想:現在用的這支筆正好太舊了,今天正好換只新的吧。但掃過條形碼後,屏幕顯示為70元,「呀,這么貴!」我的心裡無比糾結:到底買還是不買呢?最終,我把這只筆買了下來。回到家,這件事被爸爸知道後,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筆能用就行了,為什麼還要買更好的筆和別人攀比呢?下次一定要改正這種習慣。」爸爸說的話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腦海里,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良好的家風讓我養成了許多好習慣,懂得許多做人的道理。家風陪我成長!
『拾』 有關家庭故事描寫的作文300字左右
作文二:有一種淡淡的味道叫作幸福
有一種淡淡的味道叫作幸福。那是我的視線所能看到的。我終於知道,其實她一直讓我感受著幸福。
———題記
我的視線,在那一刻,落在了一雙手上……
母親送我去學校。
我走進電梯,手上拎著一隻沉重的大包。可我並未覺得它有多重,也許我是在等待,等待有人為我解脫。
母親匆匆鎖好門,跟進了電梯,門合上了。
母親看見我手上的大包連忙接了過去,也許這便是我的等待。
電梯到了一樓,門開了,我走出去。身後傳來電梯門合上的聲音。我回過頭:
母親傾斜著身子,腳步也略帶凌亂,她的兩只手奮力地抓住大包,手上的筋清晰可見,似乎因為這過重的負荷而憤怒,像要綳斷了。她的手不停地交換著位置,彷彿想趁那交換的一瞬緩解壓力。幾縷發絲像要為她掩飾緊皺的眉頭而滑落到了額前,浸濕在汗水中……
「要我幫你嗎?」
「不用了,你管你先走吧。」要我幫你嗎?是的,我的確是這樣說的,包是我的,而我卻問要我幫你嗎?
我們來到一條馬路前,對面的紅燈正一閃一閃,隨即跳向了黃燈。
母親松開了一隻拎包的手,她用那隻手緊緊握住我,我沒握緊她。清晰地,我摸到她手上深深凹進的痕跡,是拎包時留下的嗎?我好想問她疼嗎?可是我知道我不會開口。
來到了校車上,母親找了個靠窗的座位,她把包壓在了我邊上的座位。我臉側過去,望向窗外。
她用手為我理著頭發,那一刻,我的視線落在了一雙手上,黯淡的、粗糙的、疲勞的……
母親,何時你的手已滄桑成這樣?
我終於知道,她沒有保留地努力讓我感受幸福,在那一刻,我懂了,母親……
校車開始緩緩行駛,窗外你的身影漸漸模糊,隱約看見你在對我揮手。
我的視線再一次落在了你的手上,是清晰的,我看到了幸福……
【點評】本文作者牢牢抓住「視線」的落眼點———母親的手,串連起熟悉、平常,甚至有些細小的生活場景:母親替「我」拎書包,母親牽「我」
過馬路,母親為「我」揀座位,母親幫「我」理頭發……黯淡、粗糙、疲勞的手背後是綿綿的母愛與作者強烈的幸福感。
本文的描寫也比較細膩,尤其是母親走出電梯時的一段和「要我幫你嗎?是的,我的確是這樣說的。包是我的,而我卻問要我幫你嗎」這一段內心獨白,都不禁令人讀來怦然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