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話故事讀後感1000字
㈠ 安徒生童話故事讀後感
安徒生童話全集讀後感:
讀了《 安徒生童話 》,我不禁感嘆道:好書! 童話是幻想,它不是 神話故事 ,也不是 民間傳說 。它立足於現實生活,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又充滿多人類美好人性的現象和願望,這些作品以其異乎尋常的 藝術魅力 震撼了世界論壇,揭開了 世界文學 史上童話創作的新篇章。 我印象最深的事《 海的女兒 》這篇童話,《 海的女兒 》是 安徒生童話 寶庫的 珠璣 ,文章中的那種 勢不可擋 的精彩令人難以忘懷,也是人 回味無窮 。 《 安徒生童話 》也是一本很有意義的書。其實我們都知道,書中的上帝,就是 「 愛 」 與 「 正義 」 的化身,但事實上這種 「 希望 」 在當時的現實生活是不可能實現的,相反只會加深苦惱。 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所表現出的特有氣質、天真樸素的激情和富裕沉思的哲學脾性,與中國的文化傳統不 無相 通之處,像許多古今中外優秀的文學作品一樣。書中的天堂是那麼 「 美 」 。是每個人都嚮往的地方,《 安徒生童話 》猶如一朵鮮花綻放在每個人的心理。
安徒生是一名著名的人物,我非常的喜歡他,他寫的童話也很好,我也非常喜歡。
原文地址http://www.64foot.com/hougan/zi29-6/6161.htm
㈡ 安徒生童話讀後感1000字
安徒生童話讀後感(1)
《安徒生童話》它立足於現實生活,充滿對人類美好的願望,這些作品的藝術魅力震撼了世界文壇,揭開了世界文學史上童話創作的新篇章。
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入口處的海面上,有一座銅像冒出水面。它告訴人們這就是丹麥,因為它是丹麥的一個象徵。但它既不代表丹麥的開國元勛,也不代表丹麥某一個王朝的傑出英雄,而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子。她坐在一塊石頭上,若有所思地望著大海。她在沉思什麼呢?誰也猜不出來。也沒有人能叫出她的名字。她沒有腿,只有一條魚尾,原來她是人魚—-「海的女兒」,丹麥作家安徒生所寫的一篇童話的主人公。
《丑小鴨》它一生下來,因為生得很醜,人們和動物們都不喜歡它。寒冷的冬天,它在森林裡受盡了折磨。後來它靠自己的努力,終於飛起來。它成了一隻美麗的天鵝。丑小鴨變天鵝靠的正是她自己的努力。它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不要怕自己笨,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成功的。
《賣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是個生活在貧困家庭中的孩子。她的童年充滿了黑暗,充滿了寒冷。新年的前夕,正在下雪的夜晚里,一個光頭赤腳穿著單薄的舊圍裙的小女孩,又凍又餓地縮在一個牆角里,她沒有賣掉一根火柴,回不了家,最後她抽出一根火柴來取暖的時候在她面前出現了許多空虛的幻境,但最後卻凍死街頭。
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表現出一種天真與樸素的特有氣質。像許多古今中外優秀的文學作品一樣。書中的天堂是那麼「美」。是每個人都嚮往的地方,《安徒生童話》猶如一朵鮮花,綻放在每個人的心裡。
安徒生童話讀後感2
安徒生童話讀後感
初一九班 曹雲琦
記得很小的時候就讀過安徒生童話了,當時只是覺得有趣,所以每天都要看,並不理解什麼,卻仍讀的津津有味。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時,媽媽會告訴我,做一個有愛心的人,讀《十一隻天鵝》時,媽媽又會告訴我,小女孩很愛他的哥哥,愛是會創造奇跡,讀《丑小鴨》時,媽媽告訴我要擁有夢想,永不放棄……就這樣,《安徒生童話》伴我度過了童年。
現在,再次拿起這本書時,才知道裡面蘊含了太多太多。有希望,有憎恨,有鼓勵,有批評……這本書是安徒生十分偉大的作品,記錄了他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批評了黑暗的盛會……通過一個個溫馨感人的故事,可愛美麗的人物,總會告訴我們許多受益終生的哲理。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賣火柴的小女孩》。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個可憐的小女孩在新年的前一夜仍在大街上買著火柴,但沒有一個人原意幫助她,最後她凍死了的悲慘經歷,批判了黑暗的社會,和那些沒有絲毫同情心的人。
「這是這年最後一夜——新年的前夕,在這樣寒冷和黑暗中,有一個光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正在街上走著,她的小腳已經凍得發青了,她有許多火柴包在一個舊圍裙里;她手中還拿著一些。這天誰也沒有向她要過一根;也沒有一個人給她銅板。」讀到這里,我就會想到,我們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美好。安徒生通過細膩的描寫,寫出了小女孩的可憐,也讓我懂得幸福生活的珍貴。「她在一座房子的牆角里坐下來,蜷著腿縮成一團。她覺得更冷了。她不敢回家,因為她沒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個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再說,家裡跟街上一樣冷。他們頭上只有個房頂,雖然最大的裂縫已經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風還是可以灌進來。」讀了這些話,我幾乎無法想像,怎麼還會有這樣窮的人們?是安徒生在寫童話的虛構嗎?但似乎又寫得太過真實。最後,童話必定會有一個童話的結尾,雖然是悲慘的,但,也是幸福的。小女孩在劃亮3根火柴時,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幸福,見到了最愛的人。這,大概就是上天對她唯一的眷顧吧。
這個故事讀過很多遍,但沒讀一次都會有新的感受。故事中間有個小小的插曲,在這個小女孩的鞋子掉了時,一個小男孩把它撿走了,卻沒有還給她,說是要拿去做搖籃。這個男孩沒有絲毫同情心,愛心,他只知道去嘲笑別人,現實的生活中,一定也不乏這樣的人。安徒生通過他,批評了所有的「他」。當這些人讀到這個故事時,應該感到羞愧,感到恥辱。我不禁自我反省,有過這樣過分的舉動嗎?像小男孩這樣過分的當然沒有,但是嘲笑別人的事也會有的。這本書,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現實的醜陋。
故事的結尾,小女孩終究是被凍死了,但仍不改變的是,沒有人在意她!安徒生筆下的人是如此自私,社會是如此黑暗。或許,天堂對於小女孩來說,是最美好的地方吧。她是被社會拋棄的人,本就不應該生活在這樣的社會中。但是在她死前,那三根火柴帶給她了莫大的幸福,也讓我們反思,向父母要這要那卻終不滿足,是不是太貪心了呢?或許只有滿足才會有快樂吧。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最經典的童話故事之一,社會、人性的黑暗都暴露在他的筆下。最後一次讀這個故事時,我希望世界上再不會有「賣火柴的小女孩」。
㈢ 安徒生童話故事2000字讀後感
安徒生童話故事2000字讀後感
《安徒生童話》這本書,使我感受特別深,所以暑假裡我一口氣把它讀完了。並且也對這本書的作者——安徒生有所了解。他是一位詩人、哲學家、思想家和民族主義者。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促使他的童話成了不朽的篇章。《海的女兒》這篇文章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吧!「海的女兒」是作者安徒生寫的童話中的主人公。她生活在海里,是一條人魚。她可以在海底世界自由自在地度過三百多年的歲月,然後化為泡沫,結束她無憂無慮的一生。她的壽命比人類要長好幾倍,但是她卻是一個低級生物,沒有人類特有的那中「不滅的靈魂」。為了獲得這個靈魂,進入生命的較高級的境界,她放棄了海里的生活,忍著痛把自己的魚尾換成一雙人腿後,便喜歡上了一個人間的王子,希望通過那個王子得到一份人類的靈魂。而那個王子卻和人間的女子結了婚,她的希望破滅了。若她再想成為「海的女兒」,就得在王子結婚的早上,用尖刀刺進他的胸膛,讓他的熱血流到她的腿上,這時她的雙腿就能變回魚尾,回到她的家人中去,回到屬於她自己的世界中去。但是她沒有這樣做,卻自己投入海中,化為泡沫。她這樣對生命的追求,打動了成千上萬讀者的心,也深深地打動了我,使我懂得了生命的可貴。在任何事前面都要有堅強的毅力,勇敢地去面對它。要有一顆金子般的心,去對周圍的每個人,在事情來臨的時候,為他人著想,體現自己的胸襟和氣量,這才是人生的追求。安徒生的童話使我百看不厭,尤其是《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文章對我觸動最深。這是這年最後一夜——新年的前夕,在這樣寒冷和黑暗中,有一個光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正在街上走著,她的小腳已經凍得發青了,她有許多火柴包在一個舊圍裙里;她手中還拿著一些。這天誰也沒有向她要過一根;也沒有一個人給她銅板。讀到這兒,我想說:那麼冷的夜裡,小女孩還要赤著腳賣火柴,而我們呢!正躲在暖烘烘的被窩里睡著香甜的覺,她和我們真的是無法相提並論的。可憐的小女孩,她又餓又冷向前走,所有的窗子都射出光亮來,街上飄著烤鵝的味道。是啊,這是除夕!她在想這件事。她不敢回家,因為她沒有賣掉一根火柴,怕被她父母親打。女孩看見有個牆角,就縮在了牆角里。她的小手幾乎凍僵了。只能拿出一根火柴來暖和一下,火柴亮了,小姑娘幻想坐在火爐旁,可她剛想伸出手和腳,火就滅了。她又點了一根,看見了許多好吃的食物,可一會兒就消失了。她又連續點了兩根,看見了聖誕樹和老祖母。當她看見祖母時,怕祖母會消失,便把一紮中剩下的火柴都點亮了,祖母把小姑娘抱了起來,一塊兒帶著幸福飛到了上帝那裡。多麼可憐的小女孩兒,連最起碼的幸福都不可能得到!讀完了這篇文章,我覺得這個小女孩實在是太可憐了,想想自己,從來沒有挨餓受凍過。現在,我們的生活環境是多麼幸福,有雞鴨魚肉吃,還嫌不好吃,還要加營養,真的有時想想真是不應該。在這么好的條件下,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作大貢獻!而不是專門挑剔啊!
㈣ 安徒生童話讀後感(1000字左右)
讀書筆記——安徒生童話
喜歡童話倒並非因為留戀童年,事實上除了個別篇章以外,我從來也沒有喜歡過安徒生童話。我印象中,童話是美麗的純真的,像灰姑娘、睡美人和白雪公主那樣的才是童話。但是,不喜歡的東西有時卻反而更加影響人的思想。有時回首看過去,我也感覺驚訝,無法衡量在我的人生觀和審美觀建立的過程中,她給予過我多麼重要的啟迪,甚至可以和武俠、科學作品鼎足而立。在那個夢想高過一切的五年裡,安徒生童話——而不是格林童話——伴隨我度過小學二年級開始那些不肯上床睡覺的夜晚。
迄今為止,我也只讀過一套安徒生童話,出版時間很早,現在精裝的繪有完美彩圖的版本,我是看不進去的。應該說,安徒生童話一直沒有給過我優美的感覺,也許是因為那些繁體字的晦澀,或者是鉛筆畫插圖的線條,又或者是仿宋體冷硬的字體,也許,是因為那些故事本身。我從來也沒有覺得安徒生童話是童話,那些故事中所包含的深沉的生活現實和婉轉表達出的含義常常讓我不寒而慄——也許不過是我自己想得太多了。但不管怎樣,讀那些故事時的感覺,無論是帶著夢幻的迷茫,還是抱著嫌惡的恐慌,總是難忘。
現在就開始從那篇著名的《海的女兒》,回顧我對安徒生童話的印象吧。
(《海的女兒》是我常常在幻想中——也就是白日夢——不斷重復想像的故事,也許就是從這個故事開始,我模糊地認識了愛情的犧牲精神。因為愛你,所以我敢於去做任何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去忍受好像無法忍受的痛苦,去經歷超過地獄的苦難。這個理念,在後來的另外一個童話中得到加強——那說的是親情的犧牲精神——那個擁有11個哥哥的天鵝公主用夜半墓地上采來的蕁麻編制衣服的故事。犧牲,是我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偉大的情操。它所包含的對付出的無限放大和對索取的無限縮小,始終像是遙遠的光明,吸引我向它前進。我不喜歡利他主義這個詞,它有很強的目的性,而犧牲卻帶有一種空曠的靈性,不可琢磨,神聖而潔凈。)
作為值得紀念的讀書筆記第一號我選擇了安徒生。
對這個家喻戶曉的童話王的名字,我有一種特殊的喜愛和懷念。
我的童年非常地寂寞,是埋在書堆中度過的。
父母只要把我扔在圖書館,就可以放心地去工作。
我也很習慣不與任何人說話,只是不停看書的每一個假期。
看起來很偉大的童年生活吧?
要不是因為我的記憶力極其有限,
或許我現在已經成了天才文學家呢。
過去的日子隨著砂漏一般的記憶力漸漸流失,
我對絕大部分的文字已經沒有印象,
但一直以來沒有忘記的,
就是蜷在外婆家的沙發上讀的《安徒生童話精選》。
上海譯文出版社1994版的這本安徒生實在不能說是適合孩子閱讀的書。
字很小,每一個段落很長,而且版畫般的插圖出奇地嚴肅、恐怖。
但難得可貴的是,裡面的文章沒有經過簡化,很嚴謹地翻譯了安徒生的原著。
當然,這也增加了閱讀的難度,
與其說是在讀童話,不如說是在讀一本古老的文獻。
而我卻被這種神秘晦澀的氣氛迷住了。
我大概是全世界唯一一個認為《海的女兒》是恐怖故事的小孩,
插圖中陰冷的海底和黑發的美麗公主似乎預言了悲劇的結局;
我大概也是唯一一個喜歡《踐踏麵包的姑娘》的小孩。
喜歡的是故事的結局:踩麵包的英格化為一隻海鷗飛向太陽,雪白、閃亮。
從那以後,不知為什麼,我常常能看到一隻飛向太陽的白色鳥兒,
它是那樣的堅決而無悔,那美麗的幻覺,總是讓我有流淚的沖動。
這本安徒生陪伴了我12年,盡管內頁已經發黃磨損,
但每一個故事在我腦海中都有一幅精緻的圖畫,
《野天鵝》中倒影在白雲上的影子,
《雪女王》中極光照明的白雪王宮,
《老樹最後的夢》從雲中看到的樂園美景……都被整齊地列在我的心中,隨時都能夠取出來欣賞。
現在,我已經不再是只會讀書的小孩子,偶爾也會自己寫寫無聊的東西。
我一直想寫出心中的那些美麗畫面,
但它們就像仙女莫爾甘娜的海市蜃樓花園,無論怎麼努力都沒法接近。
後來我才明白,那心中的圖畫,是我的夢和想像開始出發的地方,而不是我應該到達的地方。
安徒生,永遠是我的閱讀和寫作的起點,而不是終點
㈤ 安徒生童話故事的讀後感
《安徒生童話故事》讀後感
這星期我讀了《安徒生童話故事集》這本書。這本書裡面有很多篇精彩的童話,每一篇都是那麼形象、生動、吸引人,這些童話是最好的排遣,也是一種提神劑。因為我一翻閱它,就覺得自己進入童話人物的生活和感情中去,我的感情也就立即活躍起來了。
安徒生童話里主人公的結局有的幸福,有的悲慘。比如給我印象最深的一篇《野天鵝》,童話中的主人公艾麗沙的結局便很美好,她為了救助她的幾位被巫婆坑害的哥哥所表現出的決心、毅力和勇氣深深地打動了我。雖然她經歷了很多苦難,後來顯些被燒死,但終還是得到了幸福。但《海的女兒》這篇童話的主人公小人魚結局就沒有艾麗莎那麼美好,她本無憂無慮地生活在美麗的海底,但為了追求愛情,不惜舍棄最讓她驕傲的舌頭,劈開魚尾,忍受刀刺進的腿的疼痛為王子跳舞,最後卻在王子結婚的清晨變成海上的泡沫,付出卻得不到回報,好悲慘的結局。
這些童話中描寫自然環境、人物特徵及肖像部分有很多很多,幾乎佔了全文的三分之一,那些描寫形象、生動逼真而又不令人乏味,使讀者彷彿親臨其境,進入童話世界似的。
安徒生童話之所以「詩」的氣氛濃厚,除了他個人的氣質外,還有另一個人的因素,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作品都是從實際生活中汲取素材,再注入他個人的想像和哲學觀點——也可以說是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產物,他的這種新發展就大大地開闊了童話創作的領域,把這種創作提高到與其他文學創作同樣的深度和廣度,使童話也成為文學中的一個同樣重要的品種。
我認為這些童話的許多主人公都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或借鑒的,如《野天鵝》的主人公艾麗莎,為了拯救她的哥哥們,忍受著蕁麻刺手的苦痛為哥哥們紡織披甲,還冒險到墓地為哥哥們採集蕁麻,最後即使快要死了,仍然不停地紡織披甲,她的堅持不懈最終也救了她,讓她的哥哥們恢復了人形,自己也重新獲得了幸福。有付出就有回報,所以我們不能因為一點困難就停下了我們前進的腳步,那樣是得不到成功的,所以既然想要成功,就不能怕困難,一個人的付出與收獲是成正比的,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才越多。
我們要學習這些人物身上具備的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只有具備那種精神,不怕困難的走下去,才能達到終點的驛站
㈥ 安徒生童話讀後感1000字
喜歡童話倒並非因為留戀童年,事實上除了個別篇章以外,我從來也沒有喜歡過安徒生童話。我印象中,童話是美麗的純真的,像灰姑娘、睡美人和白雪公主那樣的才是童話。但是,不喜歡的東西有時卻反而更加影響人的思想。有時回首看過去,我也感覺驚訝,無法衡量在我的人生觀和審美觀建立的過程中,她給予過我多麼重要的啟迪,甚至可以和武俠、科學作品鼎足而立。在那個夢想高過一切的五年裡,安徒生童話——而不是格林童話——伴隨我度過小學二年級開始那些不肯上床睡覺的夜晚。
迄今為止,我也只讀過一套安徒生童話,出版時間很早,現在精裝的繪有完美彩圖的版本,我是看不進去的。應該說,安徒生童話一直沒有給過我優美的感覺,也許是因為那些繁體字的晦澀,或者是鉛筆畫插圖的線條,又或者是仿宋體冷硬的字體,也許,是因為那些故事本身。我從來也沒有覺得安徒生童話是童話,那些故事中所包含的深沉的生活現實和婉轉表達出的含義常常讓我不寒而慄——也許不過是我自己想得太多了。但不管怎樣,讀那些故事時的感覺,無論是帶著夢幻的迷茫,還是抱著嫌惡的恐慌,總是難忘。
現在就開始從那篇著名的《海的女兒》,回顧我對安徒生童話的印象吧。
(《海的女兒》是我常常在幻想中——也就是白日夢——不斷重復想像的故事,也許就是從這個故事開始,我模糊地認識了愛情的犧牲精神。因為愛你,所以我敢於去做任何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去忍受好像無法忍受的痛苦,去經歷超過地獄的苦難。這個理念,在後來的另外一個童話中得到加強——那說的是親情的犧牲精神——那個擁有11個哥哥的天鵝公主用夜半墓地上采來的蕁麻編制衣服的故事。犧牲,是我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偉大的情操。它所包含的對付出的無限放大和對索取的無限縮小,始終像是遙遠的光明,吸引我向它前進。我不喜歡利他主義這個詞,它有很強的目的性,而犧牲卻帶有一種空曠的靈性,不可琢磨,神聖而潔凈。)
作為值得紀念的讀書筆記第一號我選擇了安徒生。
對這個家喻戶曉的童話王的名字,我有一種特殊的喜愛和懷念。
我的童年非常地寂寞,是埋在書堆中度過的。
父母只要把我扔在圖書館,就可以放心地去工作。
我也很習慣不與任何人說話,只是不停看書的每一個假期。
看起來很偉大的童年生活吧?
要不是因為我的記憶力極其有限,
或許我現在已經成了天才文學家呢。
過去的日子隨著砂漏一般的記憶力漸漸流失,
我對絕大部分的文字已經沒有印象,
但一直以來沒有忘記的,
就是蜷在外婆家的沙發上讀的《安徒生童話精選》。
上海譯文出版社1994版的這本安徒生實在不能說是適合孩子閱讀的書。
字很小,每一個段落很長,而且版畫般的插圖出奇地嚴肅、恐怖。
但難得可貴的是,裡面的文章沒有經過簡化,很嚴謹地翻譯了安徒生的原著。
當然,這也增加了閱讀的難度,
與其說是在讀童話,不如說是在讀一本古老的文獻。
而我卻被這種神秘晦澀的氣氛迷住了。
我大概是全世界唯一一個認為《海的女兒》是恐怖故事的小孩,
插圖中陰冷的海底和黑發的美麗公主似乎預言了悲劇的結局;
我大概也是唯一一個喜歡《踐踏麵包的姑娘》的小孩。
喜歡的是故事的結局:踩麵包的英格化為一隻海鷗飛向太陽,雪白、閃亮。
從那以後,不知為什麼,我常常能看到一隻飛向太陽的白色鳥兒,
它是那樣的堅決而無悔,那美麗的幻覺,總是讓我有流淚的沖動。
這本安徒生陪伴了我12年,盡管內頁已經發黃磨損,
但每一個故事在我腦海中都有一幅精緻的圖畫,
《野天鵝》中倒影在白雲上的影子,
《雪女王》中極光照明的白雪王宮,
《老樹最後的夢》從雲中看到的樂園美景……都被整齊地列在我的心中,隨時都能夠取出來欣賞。
現在,我已經不再是只會讀書的小孩子,偶爾也會自己寫寫無聊的東西。
我一直想寫出心中的那些美麗畫面,
但它們就像仙女莫爾甘娜的海市蜃樓花園,無論怎麼努力都沒法接近。
後來我才明白,那心中的圖畫,是我的夢和想像開始出發的地方,而不是我應該到達的地方。
安徒生,永遠是我的閱讀和寫作的起點,而不是終點
㈦ 安徒生童話讀後感
看了《安徒生童話》這本後,令我十分著迷,童話故事十分有趣,從書中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安徒生童話》中有一個拇指姑娘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有個善良的女人很想要個孩子,於是她像一個有魔法的老太婆求助,老太婆給了她一個孩子,就是拇指姑娘。女人十分疼愛拇指姑娘。沒過幾天不幸發生了,女人回家晚了,拇指姑娘被癩蛤蟆背回了家,後來拇指姑娘被小動物救了,又遇到了小人國的國王,他們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安徒生童話中有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了一個個道理。還有一個更有趣的故事『皇帝的新裝』講的是一個傻皇帝被人騙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因為別人說什麼聰明的人能看見這類騙人的話,就硬是說自己能看見,看見就是看見沒看見就是沒看見,別最後像皇帝一樣鬧了笑話出來。不只這些還有海的女兒,白雪皇後,紅舞鞋,鳳凰等更加有趣的故事讓我們閱讀。同學們請你們去閱讀這些有趣的故事吧,我相信你們一定會愛上這本書的。你們一定會愛上這本書的。
《安徒生童話》讀後感_350字
童話是開啟孩子想像之門的鑰匙,是我們的最愛。在林林總總的童話故事中,《安徒生童話》是其中最閃耀的星星。安徒生是19世紀丹麥著名的童話作家,他是世界童話文學的創始人。他的每一篇童話都讓我們受益匪淺。
《聰明的教授》就是《安徒生童話》里的一篇。這篇《聰明的教授》講述了蘊含著深刻道理的故事——從前,有個氣球駕駛員遇到一次意外死了,留下了一個兒子。這個孩子很想做氣球駕駛員卻沒有錢,只好靠變魔術為生,還叫太太幫他賣票。太太厭煩了這工作。因此這孩子收入少了,他突然想起一隻通人性的大跳蚤,便教它魔術,一起掙錢。後來他們來到野人國掙錢,這國家的公主受上了跳蚤,於是跳蚤亨受了這個國家給他的榮華寶貴,可是對這一切他卻感到十分厭倦,想離開。後來這個孩子出主意騙皇帝舉行放炮游戲,他和跳蚤才趁著這個機會坐氣球飛走了。孩子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成為了一個氣球駕駛員,還自稱為教授呢!
當遇到小麻煩時,你是否也會運用你聰明的頭腦,像那位氣球駕駛員的兒子和可愛的跳蚤那樣,使自己擺脫困境呢?遇事勤動腦,勤思考是解決問題的最好途徑。
安徒生童話讀後感_550字
《安徒生童話》這本書給了我很多的啟迪和感受。
我讀的是「賣火柴的小女孩」,我從中知道,她是一個吃苦耐勞的好孩子。
這是一個冬天的晚上,人家都在家裡面吃東西,坐在火旁取暖。而賣火柴的小女孩卻穿著簡陋的布鞋在雪地里走著,她的手和腳都凍得通紅通紅。於是,他就坐在一個暗暗的角落裡。從自己的包里拿出一根火柴,輕輕地在火柴盒上擦了一下,突然,她自己變得暖和起來,可每一次擦亮火柴,每一次又會被大風吹滅。小女孩哭了,但她不敢回家,就一直在角落裡,孤苦伶仃的。當她把最後一根火柴擦亮,她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盡頭,她的靈魂被她的奶奶帶到了天堂。這時候,我被深深地打動了。
我想:現在生活條件是那麼的好,而我們卻不珍惜。就連童話里的許多人物,都是那麼珍惜自己所處的環境,而我們卻是那麼的浪費。我們現在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根本不用我們去掙錢,根本不用我們去勞作,所以我們認為一切都是應有的,我們根本就不在乎!
因此,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珍惜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我們現在不好好學習,就不會有好的明天。如果我們不把學習當回事,我們就對不起父母,更對不起自己!我們要學習童話故事裡吃苦耐勞的農夫,而不是學習貪婪無度的漁夫妻子。故事裡許多人物都經歷過困苦的磨歷,我們要在光明和快樂中越飛越高,飛到我們幸福的彼岸。這是我們一個共有的願望,這是我們對新一代的希望在她當時所處的生活條件下,這就是痴心妄想,從來不可能的。她只有把一切願望都寄託在上帝的身上。但上帝是怎樣的呢?他也不靈。這就是時代帶給她的思想所帶來的局限,也是他作為一個同情人民的作家的苦惱
㈧ 安徒生童話故事的讀後感
安徒生童話》這本書給了我很多的啟迪和感受。我讀的是「賣火柴的小女孩」,我從中知道,她是一個吃苦耐...
㈨ 安徒生童話讀後感900字
在讀到《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我一邊為它歷久不的魅力而折服,一邊又產生了許多思緒。即便小時侯那種痛恨資本主義社會罪惡之感已根深蒂固,但是今天當我再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時,心裡卻怎麼也擋不住產生全新的理解。安徒生的這篇童話既真實地描繪了窮苦人的悲慘生活,又充滿著對美好生活的幻想。其實安徒生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寫小女孩很想念奶奶,究其寫作動機,我想實際上這個故事傳達了他對母愛和家庭的渴望。安徒生14歲離家闖盪之後終身未婚,連奶奶和母親去世時他也不在身邊。親情長時間地缺失,一輩子漂泊遠離家庭,對家庭的溫暖只能靠幻想和懷念來慰籍。作者本身出身貧寒,對社會上貧富不均,強肉強食的現象感受極深:一面是飢寒交迫,沒有歡樂,受人欺凌——馬車橫沖直撞,男孩搶走了她的拖鞋;另一方面是「每個窗子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透過商家的玻璃門可以看到聖誕樹是那麼大,那麼漂亮。於是整片作品讓人感到充滿著作者對不幸的窮人深切的同情,以及對貧富不均的社會的哀怨。在那個時代,作者找不到擺脫不幸的道路,只能以傷感的眼光看待世界,認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導人們走向幸福。作者寫道:「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里。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其實這段話只能說是幻想,因為上帝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的,在那個時代也不可能存在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所以小女孩會痛苦地死去了。當我再次細讀該文時,我發現其實小女孩的經歷固然有許多不幸,苦難,但是作者卻一再強調小女孩死時「嘴上帶著微笑」,「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我想,安徒生的本意是認為死去就可以不再受痛苦,對生活在苦難中的小女孩來說是一種解脫。安徒生用宗教的思想闡述了他悲天憫人的情懷。
在寫到小女孩面對如此不幸的生活,可是她沒有悲觀絕望,仍對生活充滿美好的憧憬,這一點令人很感動的。的確,生活雖然窘迫,但是人不能失去對生活的追求和嚮往。當今中國雖然還有許多不發達地區,但是又有多少人靠自己的雙手辛勤地勞動和奮斗改變了生活的面貌,走上了小康之路,沿著這個角度我進一步思考,人生道路漫長,生老病死總是不可避免的人萬一與上不幸,不要悲觀和絕望,要像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樣懷著幻想和追求。我想可以說教給我們面對困窘和艱難的一種人生態度吧!
優秀的童話是人類的精神家園,終極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