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狐狸和葡萄園的故事點評

狐狸和葡萄園的故事點評

發布時間: 2020-11-22 06:17:54

① 狐狸與葡萄讀後感

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人們對於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就說那東西是不好了。這種心理叫做酸葡萄心理。

這則寓言產生了一則諺語「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對於沒有可能得到的東西就應該選擇放棄,如果對於得不到的東西還念念不忘,只會讓自己痛苦而已。

故事中狐狸抵卸著飢餓,去摘葡萄,可摘不到就說葡萄是酸的。它不經過自己的常嘗試和體會就亂下結論。我覺得只要你努力了,就會有收獲。

② 讀了狐狸和葡萄這篇寓言故事有何感受

狐狸和葡萄
有一隻狐狸已經兩天沒有找到事物了他又餓又渴.忽然,他看見遠處院子里的架子上掛滿了一串串的葡萄,於是他急忙跑過去.
又圓又大的葡萄掛滿了架子,狐狸迫不及待地跳起來用爪子去抓,可是架子太高怎麼抓也抓不到.
狐狸急的圍著葡萄家轉來轉去,什麼辦法也沒有,無可奈何的走了.邊走邊回頭望,還不停的安慰自己說:"那葡萄沒有熟,很酸,肯定不好吃."
寓意:
在經歷了許多嘗試而不能獲得成功的時候,有些人往往故意輕視成功,以此來尋求心理安慰。
這就是說,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說時機未成熟。

③ 《伊索寓言》中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的寓意

狐狸和葡萄 

飢餓的狐狸看見葡萄架上掛著一串串晶瑩剔透的
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來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會兒,無可奈何地走了,他邊走邊自己安慰自己說:「這葡萄沒有熟,肯定是酸的.」 
這就是說,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說時機未成熟.

④ 「狐狸和葡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生活中要抄實事求是,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勇敢面對事實。

故事講述了在一個炎熱的夏日,狐狸走過一個果園,它停在了葡萄架前。狐狸想:我正口渴呢。於是他後退了幾步,向前一沖,跳起來,卻沒有摘到葡萄。

但是都沒有摘到葡萄。狐狸試了又試,都沒有成功,最後,它決定放棄,說「我敢肯定它是酸的,猴子說:我種的葡萄我不知道嗎?肯定是甜的。」猴子說著便摘了一串吃了起來,吃的非常香甜。

(4)狐狸和葡萄園的故事點評擴展閱讀

寓意:

1、通過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故事,諷刺了無能為力,做不成事,卻偏偏說時機還沒有成熟的人。

2、在一個人經歷多次失敗後,會形成心理暗示,並且將這種消極的暗示傳遞給他人,從而無法取得成功。所以我們永遠不能一意孤行,要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和解決問題。

出處介紹

《狐狸和葡萄》這則寓言出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原名《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古希臘民間流傳的諷喻故事,經後人加工,成為流傳的《伊索寓言》。

相傳其中的故事是一名衣索比亞黑人奴隸所作,「伊索」即是「埃塞俄」的諧音。伊索寓言膾炙人口,內容豐富,題材廣泛,說理深邃,詼諧有趣,在全世界享有盛譽。

⑤ 《伊索寓言》里「狐狸和葡萄」的故事有什麼寓意

通過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故事,諷刺了無能為力,做不成事,卻偏偏說時機還沒有成熟的人。

在一個炎熱的夏日,一隻狐狸走過一個果園,它停在了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它從早上到現在一點兒東西也沒吃呢!狐狸想:我正口渴呢。於是他後退了幾步,向前一沖,跳起來,卻無法夠到葡萄。狐狸後退了幾步繼續試著夠葡萄。

一次,兩次,三次,但是都沒有得到葡萄。狐狸試了又試,都沒有成功,最後,它決定放棄,它昂起頭,邊走邊說:「我敢肯定它是酸的。」

正要摘葡萄的孔雀說:「既然是酸的那就不吃了。」孔雀又告訴了准備摘葡萄的長頸鹿,長頸鹿沒有摘,長頸鹿告訴了樹上的猴子,猴子說:「我才不信呢,我種的葡萄我不知道嗎?肯定是甜的。」猴子說著便摘了一串吃了起來,吃的非常香甜。

在一個人經歷多次失敗後,會形成心理暗示,並且將這種消極的暗示傳遞給他人,從而無法取得成功。所以我們永遠不能一意孤行,要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和解決問題。

(5)狐狸和葡萄園的故事點評擴展閱讀:

《狐狸和葡萄》的寓言故事眾所周知,其實這則故事也反映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較多見的一種心理現象。

當人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難和阻力時,內心自覺或不自覺地會產生一種希望解脫緊張狀態、恢復情緒平衡的適應性傾向。

就像寓言中的狐狸那樣,對得不到的東西就貶低它,以平衡自己的心理,這是人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在心理學上就稱之為「酸葡萄心理」。

這種能起到心理調節作用的機制,已沒有了寓言故事中的貶義。用自己能夠接受的理由來對事物自圓其說、自我安慰,以避免心理上受到更嚴重的傷害,這樣的「酸葡萄心理」是我們的心理衛士。

⑥ 狐狸與葡萄的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

寓意:
在經歷了許多嘗試而不能獲得成功的時候,有些人往往故意輕視成功,以此來尋求心理安慰。
參考資料:..com/...=query

⑦ 狐狸與葡萄寓言說明了什麼道理

《狐狸與葡萄》寓言說明的道理是:

1、通過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故事,回諷刺了無答能為力,做不成事,卻偏偏說時機還沒有成熟的人。

2、在一個人經歷多次失敗後,會形成心理暗示,並且將這種消極的暗示傳遞給他人,從而無法取得成功。

(7)狐狸和葡萄園的故事點評擴展閱讀:

《狐狸與葡萄》的故事出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原本是古希臘民間流傳的諷喻故事,一部寓言故事集。經後人加工,成為流傳的《伊索寓言》。

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人,善於講動物故事,伊索即是埃塞俄的諧音。從作品來看,時間跨度大,各篇的傾向也不完全一樣,據推測,它不是一人一時之作。

可以看作是古希臘人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的集體創作。伊索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作者。伊索寓言,來自民間,所以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得到了較突出的反映。如對富人貪婪自私的揭露;對惡人殘忍本性的鞭韃。

⑧ 狐狸和葡萄 這則寓言講給我們什麼道理

狐狸和葡萄的寓言告訴我們做人做事要實事求是,且不可自欺欺人。也和我們俗語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一個意思。狐狸和葡萄的故事講的是在一個炎熱的夏日,狐狸走過一個果園,他停在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狐狸想:我正口渴呢。於是他後退了幾步,向前一沖,跳起來,卻無法夠到葡萄。狐狸後退又試。一次,兩次,三次,但是都沒有得到葡萄。狐狸試了一次又一次,都沒有成功。最後,他決定放棄,他昂起頭,邊走邊說:我敢肯定它是酸的。

有人對於得不到的東西,就找借口貶低他,以此達到平衡自己心理的目的,在心理學上稱之為「酸葡萄心理」。「酸葡萄心理」是因為自己真正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產生挫折感時,為了解除內心不安,編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緊張,減輕壓力,使自己從不滿、不安等消極心理狀態中解脫出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8)狐狸和葡萄園的故事點評擴展閱讀:

《伊索寓言》「酸葡萄」中的故事廣為人知:狐狸想吃葡萄,但由於葡萄長得太高無法吃到,便說葡萄是酸的,沒有什麼好吃。心理學上以此為例,把個體在追求某一目標失敗時為了沖淡自己內心的不安常將目標貶低說「不值得」追求聊以自慰,這一現象稱為「酸葡萄」機制或「酸葡萄」效應。與其相反,有的人得不到葡萄,而自己只有檸檬,就說檸檬是甜的。

這種不說自己達不到的目標或得不到的東西不好,卻百般強調,凡是自己認定的較低的目標或自己有的東西都是好的,藉此減輕內心的失落和痛苦的心理現象,被稱為「甜檸檬」機制。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