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我的家風故事700字敘事

我的家風故事700字敘事

發布時間: 2020-11-22 07:10:03

㈠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新時代好少年作文700字

寒假期間我參加了社區活動。
活動中,學大老師講述了名人的家風家訓故事,讓我們體會到好家風、好家訓離自己的距離並不遠,而且是真真實實地在我們的身邊。針對「在家庭生活中,我們平時應該具備哪些美德」這一問題,老師讓我們各抒己見。在熱烈討論的氛圍中感悟出正是這些家風家訓引導自己從小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為新時代青少年,要爭當愛國愛民的四好少年,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嚴格要求自己,遵守學生守則,用實際行動,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銘記長輩們的鼓勵和期待,以愛心、恆心、信心和一顆感恩的心托起自己,為更加美好的未來努力!
好的家風、家訓是青少年成長路上最好的人生導師,社區希望通過開展更多的此類活動,培育青少年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引導社區青少年及家長們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樹立家風家規意識,讓「好家風」成為自己成長道路上的動力。同時,樹立良好的和諧社區、文明社區意識,把社區這個大家庭建設的更加美好。

㈡ 以感受親情,傳承家風為主題的文章700字左右

範文,僅供參考:
【感受親情,傳承家風】

在這個物流縱橫,世風日下的時代,「家風」儼然成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每每提及,總有一種恍如隔世之感。一言以蔽之,家風之不傳也久矣。
那麼,家風究竟是什麼?「家風」看到這兩個字讓我聯想到的是種種嚴厲的家規!依我之見,家風是一些列在紙上的條條框框,是一把約束人做事情的戒尺!家風,顧名思義,是一個家庭的風氣、習俗,是一個家庭代代相傳的規矩,是每一個家庭成員都需遵循的祖訓,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規則,它不需要列舉,更不需要背誦,但是它需要我們的傳承......
百善孝為先,我們一直在傳遞。12歲農家少年張俊,8歲那年爸爸因車禍身亡,媽媽離家出走,從此與年幼的弟弟和體弱多病的奶奶相依為命。「奶奶,我來替爸爸養活你」。"每學期必須拿到一張獎狀,回去讓奶奶高興;在學校堅決不能犯錯誤,免得奶奶傷心。」這些是小張俊對奶奶的承諾,他希望奶奶快樂!在張俊的家裡,熏黑的牆上畫著一張評比表,上面寫著張俊和弟弟張旭的名字,名字後面畫的是五角星的圖案。張俊說平時他和弟弟誰幫奶奶干一件事就在誰的後面畫顆星,每月一評比,看誰得到星星多。這個少年在用真心演繹孝的家風,孝根植我們內心,我們一直在!
勵志奮斗,我們一直在行動!「你只聞到我的香水,卻沒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規則,我有我的選擇;你否定我的現在,我決定我的未來;你嘲笑我一無所有不配去愛,我可憐你總是等待;你可以輕視我們的年輕,我們會證明這是誰的時代。夢想,是註定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樣?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這是陳歐的正能量,也是我們的率真和勇氣!我們會帶著社會的歷練,奮斗終生。不離不棄,我們一直在!
誠實守信,我們一直在弘揚。不說謊話,不說大話,實事求是,是家裡人從小對我的教誨。原來家風一直都在!
家風需要傳承。歷史上「孟母三遷」「岳母刺字」展現著良好的家風。「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良言、家風古訓仍為世人尊崇。但如今多少富家子弟、官員子女啃老驕奢;多少人因為不想吃虧,爭名譽地位甚至可能為爭一個公交車座位而「鬥智斗勇」;多少人為了利益而制假售假……如果有嚴格質朴的家風,這樣的事情會不會減少一些?
如今的社會歲月改變了時代的面貌,卻拭不去銘刻至今的家風。我們承載著祖先的基因,流淌著祖先的血液,享有著祖先的姓氏。祖先能成就的美德,我們是否可以將其延續下去?俗話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果要齊家,就要我們傳承良好的家風。
好家風,我們一直在;好家風,我傳承!

㈢ 《家風,家訓,家史》為題的700字作文,拜託拜託,謝謝各位了。

這個題目太大,700字基本不可能寫好,尤其又有三個部分,給你幾篇例文,側重點各不相同,你參考吧。
家訓家風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說也有什麼家風家訓,那一定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百孝順為先。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與我們合住,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里傳為佳話。爸爸是山東人,不喜歡甜食,但對外婆做的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媽媽現在還經常講起外婆給爸爸吃桂圓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見丈母娘,外婆按紹興習俗給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圓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著牙吃下,外婆以為爸爸喜歡吃,以後經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裡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嘰嘰喳喳發表意見,實在不能統一,最後大多是聽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話說,這就叫百孝順為先。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勸說,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沒有絲毫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總是說,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盡可以由著他們來。爸爸還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小朋友,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年。

我們家的家風
「嘿呀、嘿呀…..」是哪家在漆黑深夜還點著通明的大亮燈,在辛勤地為家操勞,使家而明亮?是我們的家!這盞黑夜中的明燈,在社區,不,在沈陽,是一束最閃耀的光芒。
告訴你,我們可是這社區里少有名氣的勤勞之家。四代祖傳,代代勤勉!
要說,就從奶奶說起。我奶奶這把年紀,也是忙個不停。在我們各自外出學習、工作之時,她就利用時間,在家裡左洗右刷,從沒閑著。
早晨,奶奶都起得很早的,她幫我們准備好早餐,就開始干其他活兒。我起床目視奶奶的一舉一動,她拖地時聲音十分輕,似乎生怕打擾我的睡眠。
我知道,奶奶的身體不是特別的硬朗。干體力活過久,對身體有些許的影響。她為我們,累垮了身體。瞧,奶奶的動作緩慢,但她拖地拖得很乾凈,如果一些地方她還認為臟的,要重復著拖來拖去,不拖干凈決不罷休。如果實在不行,她會皺緊眉頭,搖搖頭,拿來洗潔精拖而再,再而拖。奶奶,為我們付出這么多,我們都心疼你,感激你!
在奶奶的影響下,媽媽也是一位勤勉的人。是我們值得一提的人。她白天在單位認真工作,正因為這種態度。媽媽下班後,我總能聽到她匆匆的腳步聲和氣喘吁吁聲。媽媽一手提著包,一手提著為我們准備晚餐的菜。她表現得沒有特別的誇張,只是為了避免引起人家的注意,只是小聲喘氣。晚飯後,媽媽放棄了娛樂項目,也沒有倒頭休息,而是幫著家裡做家務活。白天奶奶干,晚上媽媽搶著干,讓奶奶休息。
一次深夜,我不知怎的,驚醒。模模糊糊中,我看見書房裡閃著微弱的燈光,媽媽還在收拾書架!左一擦,又一理,持續不斷。我看見媽媽臉頰旁流下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媽媽的背微微駝著,曾經引以自豪的直背,今兒怎麼有些駝呢?我的睡意全無,書房裡的燈依舊亮著。媽媽,白天在單位工作,晚上還要不辭辛勞在家整理家務。媽媽不愧是我們的勤勞榜樣!
我在奶奶、媽媽的耳濡目染下,也學會了勤勞。不僅勞動響當當,學習也不例外。
一次,張老師布置作業,很少。但要求我們認真完成。是的,只有兩項,一項是常規作業,另一項是作文。那次我寫了兩個小時!作文寫了五面。完成的很認真。也許是平時課外書看得多,拿起筆來,我的靈感就會突發,越寫越有勁。那次作文,我被當眾表揚,那是勤勞的結果呀!
我們家的家風——勤勞之風,願它常駐我家。願那勤勞之風,飄在中華民族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戶之中!

我家的家訓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范、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歷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等,同樣展現著良好的家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美國貝納德寫的《哈德家訓》中的每個故事都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義,不僅可以激發青少年對社會人生進行多角度的思考,還可以點燃他們內心深處的智慧火花,使他們見微知著,從一滴水看見大海,有一縷陽光洞見整個宇宙。
下面我說一下我家的家訓。
我的父母以前總是教育做人要誠實,不能失信,否則將不會有人欣賞你,喜歡你。自從發生了那件事後,我真正地理解了這個家訓。
一次考試,我有幾道題不會,就把卷紙收了起來,沒有交給老師,回到家裡媽媽發現了,批評了我,告訴我做人要誠實。第二天,我又到學校和老師承認了錯誤。經過了這件事,我知道了這條家訓的重要性,深刻地理解到了誠實是都么可貴的。
爸爸還教我,學習要勤奮,不能把學習當玩,這樣才能考出好的成績。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
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㈣ 以《家風是祝福》寫一篇不少於700字的作文

最近讀了幾篇文章,和朋友交流,談論到一個話題——家風家教,忍不住拿起自己的拙筆寫上幾句話,略表達一下自己的拙見。
家風,又稱門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多年來形成的傳統風氣、風格和風尚,承載著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文化氛圍、理念、價值觀和人生觀等,這些建構成一個家庭或家族獨特的特色。我們稍加梳理,解讀一下歷史,不難發現,許多長盛不衰、地位顯赫的家庭家族,度會有各自興旺發達的秘訣——家訓,又可稱為家風,它貫穿於整個家庭或家族輝煌的始終。
一個家族的振興與發達,離不開引領家庭家族走向成功者所創立的家風和家教。家風與家教的形成都會經歷一代甚至幾代人的積淀和努力,它總結了前世中無數家庭的得與失以及經驗,結晶成為獨一無二、適合自己家庭或家族實際的法寶,引領家庭或家族走向輝煌。
站在歷史長河之上,回顧總結無數曾經輝煌一時的家庭,還有那傳承已久的國粹——國學,他們的家風各有千秋,其中不乏許多可稱為經典的精華:齊家、治國、平天下;岳母為兒刺字「精忠報國」,「忠」為岳家之家風;林則徐勤儉持家,生活簡朴,他認為「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增其過。」崇尚「儉」為林家之家風;曾國藩以為「勤」為人生第一要義,崇尚「勤」為曾家之家風;……
優良的家風形成,往往是通過創立者的建立,和幾代甚至數代人的不懈努力,踐行而形成的,通過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圍,在生活的點滴之中不斷地踐行,形成一種無言、無聲的教誨,最為直觀、最為直接、最為基本、最為經常的家庭教育,在一代又一代的踐行過程中,鑄就了家庭言傳身教的典範,鑄就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最為重要的、無以替代的精神財富;它彌漫於整個家庭或家族之中,影響到每一個家庭成員,惠澤於家庭的成員;家風也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撐著家庭的進步與發展。
傳統中國,人人都崇尚、嚮往底蘊厚重、有著濃厚文化氛圍的家風;這也是眾多人所追求嚮往的目標之一。對於有著敦厚家風的家庭和家族,眾多人都是頂禮膜拜,心儀嚮往的,甚至渴望進入那樣的家族,成為其中的一員。這也是家庭和家族走向顯赫和長盛不衰、興旺發達的根本。
良好的家風可以塑造出人高尚的品格,高雅的舉止,成為人人嚮往的道德典範,一枝獨秀、鶴立於整個社會「圈子」,為眾多人,眾多家庭所效仿。
有著良好家風的家庭或家族,他們的子嗣及早就明白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懂得敬畏;懂得珍惜光陰,趁早好好地讀書;懂得創業難守業更難,知難不難……在這樣的家庭熏陶下成長的人,懂得成功在於積淀,在於勤奮努力,明白勤能補拙的道理;明白勤為人生的第一要義,勤於學習、勤於思考、勤於努力……
成長在擁有良好的家風的家庭中是人生中最大的榮幸,能領先於他人及早地認知生活。這種家庭的人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思想豐富而多彩,有著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標,每天過得都會很有意義,日子裡寫滿的是充實;他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不急不躁,不卑不亢,身體之中時時處處散發出一種與眾不同的味道——溫文爾雅,一點也不顯低俗;舉止規范,處世豁達,通曉事理,光明磊落,總能順勢而為,有著大家之風范,絕不小肚雞腸;生活杜以儉朴著稱,不貪求奢華;誠信為人,表裡如一,講究耕耘,注重過程,順其自然,不急功近利;從善如流,厚德載物。
生活中,每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性格特徵、道德素養、為人處事等,無不烙上家風的印記。家風雖是一家之風范,卻是鑄造子女成才的熔爐。家風就像一棵樹,一棵枝葉如蓋的百年大樹,子子孫孫都在它的蔭蔽之下。勤奮問學、艱苦卓絕、言必行行必果、尊老愛幼、問鼎事業、友善、和睦、民主、敬業、書香……都可成為家庭或家族應該傳承的必須的家風。
自古至今,文化家庭都講究「家風」的傳承,在泱泱數千年的華夏文明之中,隨時可現,處處可尋。歷史上曾經顯赫長久的家族,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家風、家訓和家教,為後世學習的典範。《國語》、《論語》、《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等許多典籍和家教典範之中無不彰顯出家風、家教和家訓的精神……

㈤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新時代好少年作文700字

1、榜樣性
家風作為一個家庭或家族共同認可的價值觀,它的提出必須具有權威性和典範作用,亦即「榜樣性」。中國古代傳統家庭往往不是孤立的,它存在於宗族之中,日常行為受到族約的限制。族約的制定通常是由族內德高望重的長輩商討所得,裡面蘊含了這些長輩日久經年的為人處世哲學,也兼顧了社會風潮和公平正義。這樣的族約無論是否以文字的形式出現,都有很強的「法規」性,家族內部成員出於對長輩的尊重和信任,會無條件地執行並延續下去。
然而,族約制定後,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可能因為族內優秀成員的誕生而改變;亦或是家族優秀成員誕生後再定立傳世的家規、家訓。
2、社會性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的存在必須是與社會風潮相適應的。
3、傳承性
「世代相傳」和「生活作風」是家風的兩個重要標簽,家風的傳承性很大程度體現在生活作風上。生活作風可以分為價值認同與生活方式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並不能完全割裂開。價值認同是生活方式的思想指引,生活方式是價值認同的表現形式。價值認同是家風得以傳承的基礎,家族的世世代代都認同祖先的價值觀,才會踐行那樣的生活方式。

㈥ 家風,家訓,家規的作文(500~700字)

家規家訓家風伴我成長

家風——一個令人深受感悟的詞語成就了我,使我忍俊不禁覺得心中滿滿都懷著感激之情,在生活中,我熏陶著那獨一無二的好家風伴我成長,讓我從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變成一個積極向上、謙虛、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是哪些好家風改變了我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俗話說「父愛是船,母愛是帆。」父愛破著浪前行,母愛引導我在茫茫人海中不迷失方向的行駛,他們讓我在成長的海洋中乘風破浪,讓我不畏前險。」誠實守
信,誠信待人」隨著時間的腳步潛移默化地成了我的好家風,他就像春天柔和的雙手溫暖著我的心田,讓我心中的花朵絢麗地綻放,讓傳統的文明美德發揚光大。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句話是我的家風之一。深深的教導:在生活中,我們不能有一點兒的害人的想法,也不能丟了那麼一點兒的預防壞人的一
種正確的心裡」。而且,要尊敬長輩、勤勞節省、誠實守信、樂於組人、不驕不躁。記得那次我還小,去郊外遊玩過程中,閑著無所事事的我,一邊用小手牽著媽媽
的大手,一邊觀賞著唯美的畫面,突然,"呸"的一聲,一口痰調皮的從我的小嘴跳了出來,隨即,又不聽話地蹦到了地上,這時媽媽的順風耳和千里眼察覺到我的
動靜,立馬張口就急的火著了似的「哎呀」!你什麼能這樣破壞環境呢?你知道嗎?環衛人士早出晚歸,不管什麼節日都沒有假期,可幸苦了!你的不文明的行為會
深深的刺痛他們的心!害人之心不可有呀,!聽著媽媽的喋喋不休的教訓中,我漸漸的把紅的像小蘋果的小臉低到了地上——那次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生活中微不
足道的小事有可能把「害人之心不可有」改成了「害人之心不可無」了,所以即使這件小事有多麼的小,也教導了我待人處事。最後,我想說「好家風養育著我,成
就了我!」
家風,正像「播下了一種行為,收獲了一種習慣,播下了一種習慣,收獲了一種性格,播下了一種性格,收獲了一種命運」這句話。
是啊,家風給我們播下、收獲了一種習慣、性格、命運,最終成就了這么一個我,它還讓我有一技之長立足之地,讓我的生活多彩多姿、無憂無慮、井井有條。現在
的我,就是你澆灌過的樹,你又是一頂小傘幫我擋過那一陣陣風,一滴滴暴雨,謝謝你,你成就了我,你的恩情我一定用行動湧泉相報!

㈦ 一封家書說家風700字徵文

學校發起家風調查。「家風是什麼呢?」在回家的電梯里,我迫不及待的問媽媽。

媽媽微微笑著說:「你注意觀察呀,其實,每天,你的行為,都在體現我們的家風。」

我怎麼沒有印象呢?我使勁撓了撓腦袋,疑惑的看著爸爸,爸爸懶懶的笑著說:「回去問問爺爺。」

我無奈的翻了翻白眼,知道他們肯定是不會告訴我了。只好自己觀察吧!

到家,爺爺已經做好了香香的飯菜,我搶先拿了筷子,准備向美食發動強勢攻擊,這個時候,爸爸皺了皺眉頭,說:「家風旅遊去了嗎?爺爺還沒上桌呢,怎麼可以自己先吃呢?」

哦,我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家風啊!我趕緊放下筷子,去廚房幫爺爺把最後一道菜端了出來,端正的坐在桌子前,等爺爺坐好了,爺爺說:「吃飯了」,我開動了筷子,大口大口的吃著飯菜。這時,老爸拍拍我的頭,說:「對嘛,這才是孝順懂禮貌的孩子嘛!」

「那我們家還有什麼家風呢?」我大口嚼著飯菜,模糊不清的說。

老爸說:「食不言寢不語也是家風!不過,還有其他的家風,你練功的時候就能體會到了。」老爸說完,賊賊的陰笑了兩聲,我突然背脊骨發冷,掉了一身的雞皮疙瘩,好可怕!

很快就到8:30了,媽媽說:「幺兒,該練功了。」這聲音像天使的聲音那麼溫柔,可我覺真得像是魔鬼在召喚我一樣!

㈧ 初中作文《家風家訓》700字左右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家風對每個人都有著潛移默化而重要的影響,它就像春風風人夏雨雨人一般滋潤,影響著人們。沒有家就沒有這個社會,家風對整個社會的影響都是巨大的,無數好的家風必然可以引起好的社會風氣。如果一個人,他家中有好的家風,那麼他定可以少走彎路;而如果他的家風敗壞,那麼就少不得走彎彎道了。我們家的家風便是「誠信」二字。誠就是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地誠實做人,自己做的事情就要勇於承擔,不能向別人身上推卸責任。而信就是要守信,說出去的話就如同潑出去的水,不能收回來,說過的話自己要做到。除了家風,還有另一個引導著人們的——家訓。與家風相對,我們家的家訓也是「誠信做人,踏實做事」。做事要踏踏實實,按部就班的做。就像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如果做事情光想著一步登天,那麼干出的事也不會有太大的成就。相反,如果一個人能夠腳踏實地的專心做眼前的每件事情,不好高騖遠,必然能夠有所成就。總之,家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成功的人必定有好的家風和家訓。而良好的家風家訓需要每個家庭成員來共築,只有嚴格築好家風家訓,我們才能少走彎路。

㈨ 「傳承家風家訓,弘揚中華美德」作文700字左右

古往今來,不論是達官貴族還是王侯將相,能世代相傳經久不衰的家族,必是有嚴格的家風家訓之家。自古以,老祖宗教導我們「百善孝為先」。忠孝傳家、勤儉持家、尊老愛幼、明事知禮……這些,是家風家訓的永恆主題,家風家訓一直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好的家風家訓,讓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長,給兒女們無窮的正能量。
家風是什麼?家風就是所有的父母在自己家裡隨時隨地用言傳身教所傳遞出來的一份信念。如何言傳聲教呢?孝敬長輩,爺爺奶奶家離我們較遠,但逢年過節及爺爺奶奶生日爸爸媽媽總會專程帶禮物回家陪他們,最近爺爺身體不適住院,爸爸很忙,是媽媽一個人照顧我們全家老小,每天接送我和弟弟上下學,還要陪侍爺爺輸液、送飯。爺爺奶奶很過意不去,說太辛苦媽媽啦,爸爸工作很忙,但進門就會做家務,很體貼媽媽,但媽媽從不說累,總是笑眯眯的,她是我們家的福星,也是我和弟弟最好的榜樣。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還要求我做到起居有節,守時守信,做一個對自己有擔當的人;公眾場合吃飯要用公筷,在家吃飯要小聲交談,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費一粒糧食;零用錢自己保管,平常做家務有獎,但是媽媽要求零用錢不能亂花,要做到勤儉節約從小事做起。不論在哪兒,遇到長輩先問好,遇事請求時,要謙恭有禮。
家訓是什麼?家訓是老祖宗給我們留的規矩,我們能世代傳承並發揚光大。黎明即起,庭堂內外打掃整潔;到了黃昏查看門戶。一粥一飯,當想著來之不易;凡事先要准備,像沒到下雨的時候,要先把房子修補完善,不要「臨時抱佛腳」,像到了口渴的時候,才來掘井。生活上必須節約,聚會在一起吃飯切勿留連忘返。餐具質朴而干凈,雖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節約而精美,雖是園里種的蔬菜,也勝於山珍海味。不要營造華麗的房屋,不要圖買良好的田園。這些道理粗淺易行,但在當下來看確是漸行漸遠,我要緊記這些家訓,嚴於律行,世代傳承。
家風、家訓是家長在立身、處世、為學等方面對子孫的教誨。這不僅是一個家族的道德規范,更是對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傳承!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