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英雄故事讀後感
『壹』 紅色書籍讀後感有哪些
《保衛延安》讀後感
《保衛延安》是一部著名的「紅色經典」,「英雄史詩」,作者杜鵬程從基層寫起,描寫了一九四七年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軍,在國民黨軍以十倍於我軍的絕對優勢兵力發動瘋狂進攻的情況下,由防禦轉為進攻,並在青化砭、羊馬河、沙家店、蟠龍鎮等有名戰役中殲滅數倍於我軍的敵人,取得了當時西北戰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輝煌勝利的故事,贊頌了無數解放軍戰士奮不顧身、視死如歸的精神和許多解放軍指戰員鎮定自若、運籌帷幄的大將風度。
整本書以解放軍某縱隊第一連的經歷為主線,重點塑造了周大勇等人的英雄形象。「年輕的老革命」周大勇既是英勇無畏的戰士的代表,又是冷靜果斷的指揮員的代表。因為他年輕,又有對敵人無限的仇恨,他起初無法理解我軍撤出延安的舉動,但他是老革命,他還是理解了黨中央的智慧決策,逐步成長為優秀的指揮員。這是一個平凡而偉大的英雄形象。
除了周大勇、衛毅、張培等指揮員和孫全厚、馬全有、李江國等戰士。書中,作者還第一次描寫了彭德懷將軍的形象,也是從書中,我認識了彭德懷將軍。雖然著墨不多,但我們仍能清楚地看到一個長於作戰善於指揮,而又淳樸真誠,甘於清苦,有「人飢己飢」精神的「人民勤務員」。他是一個偉大的模範共產黨員,是中國人民的好公僕,是一個偉大的人民勤務員。他關心每一個戰士和人民群眾,從不擺架子,陳興允旅長這樣轉述過他的話:「我們要像掃帚一樣供人民使用;而不要像菩薩一樣讓人民恭敬我們,稱贊我們,抬高我們,害怕我們。泥菩薩看起來很威嚴、嚇人,可是它經不住一掃帚打。掃帚雖是小物件,躺在房角里並不惹人注意,但是每一家都離不了它。」長期革命斗爭的錘煉使得他富有中國勞動人民傳統的優良品性,他樸厚、博大、真誠、正直,嚴肅卻又慈愛,具有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虛懷若谷的謙虛精神。他以這樣的精神品質來矢志不渝地為人民服務,為共產主義事業服務;把中國勞動人民的優良精神和共產主義的黨性結合起來,堅定不移地為中國走向解放、統一之路而奮斗。
書中還從側面描寫了黨中央和毛主席運籌帷幄的大智慧,更歌頌了陝北人民對我黨我軍的擁戶和有力支援。以李老漢為代表人物,敵人嚴刑拷打、威逼利誘,想要知道我黨軍隊的去向,李老漢卻故意將敵人引入歧途,自己抱著小孫子跳下了絕壁……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毅力,我們革命戰爭的勝利也是緣於有了這樣無數的幕後英雄,一個幾乎沒有受過任何教育的老百姓都可以為了真理放棄一切,這怎麼能不讓我們的心靈受到強大的震撼?
隨著「北方,萬里長城的上空,突然沖起了強大的風暴,掣起閃電,發出轟響。風暴夾著雷霆,以猛不可擋的氣勢,卷過森林,卷過延安周圍的山崗,卷過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征戰過的黃河流域,向遠方奔騰而去……」的落幕,故事講完了,我平整了思緒,安撫了激動而又緊張的心。
整部作品對場面的描寫很細致,不僅從各個方面體現出了人民英雄的英勇,戰士們面對死亡時的大無畏,還描寫了人民群眾對我軍我黨的擁護和愛戴,以及中國共產黨在危難時刻的大智慧和英明決策。西北戰場的輝煌勝利,是在黨中央和毛主席對於戰局的正確分析和估計以及對於戰爭的英明指示和領導,毛主席的親自指揮,人民解放軍的艱苦英勇的作戰,陝北解放區的忠誠團結之下取得的;也是在無數個共產黨員前赴後繼,用自己的生民和鮮血捍衛黨的尊嚴和機密,配合武裝斗爭之下取得的。
讀了這本書,我不僅對解放軍戰士和指戰員的種種精神深深敬佩,還感受到了我軍的無限智慧。無論是工農紅軍、八路軍、新四軍還是人民解放軍,都有過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役和戰略轉移的巧妙做法,《保衛延安》就表現了這種智慧。正因這種智慧,才使我軍一步步地發展壯大,最終取得了勝利。如果沒有它,紅軍主力可能已經在湘西全軍覆沒,也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了。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社會進步了,物質生活豐富了,精神生活也豐富了,但我們更加不能忘記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不能忘記頑強抗爭、不畏艱險、越挫越勇、無畏犧牲的中華精神,以及審時度勢、英明決策的大智慧。多讀書、讀好書,讓我們的心靈在其中得到了洗禮,樹立了更加遠大的人生觀、價值觀。我們一定要珍惜這得來不易的和平生活,努力學習、克己奉公,圍繞黨,在黨的領導下為建設更加美好的祖國而自強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