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小時候的故事400字
Ⅰ 體育明星勵志曲折故事400字
小時候,性格內向的他很少給家裡惹事,如沒有媽媽的允許,是不敢接受別人東西的。但有一件事,姚明至今難忘。
1為打游戲機,姚明從媽媽的兜里偷了100元錢。這是姚明10歲的事,每當錢花光後,姚明都會從媽媽的兜里偷出幾塊錢,隨著次數增多,拿的數目也越來越大,最後一次,竟然拿了媽媽100元。這次,姚明被發現了,但出乎意料的是,媽媽不但沒有懲罰他,反而還給了他一些零花錢。正是因母親這種做法,使姚明更深地意識到了自己所犯的錯,所以如今,他會語重心長地講起這些。
2第一次投籃
姚明站在罰球線後,兩手卡著籃球,屏住呼吸。他心跳得很快,雙臂與貼在胸口的籃球,似乎都隨著心跳在顫抖。
這是姚明第一次投籃,那時他上小學一年極。小學生們就像玩一樣,跑跑圈,看誰跑得快,投投籃.看誰投得准。
「同學們,投藍比賽讓誰參加好呀?」老師在講台上問,眼睛瞅著坐在最後一排的姚明。小朋友們已齊刷刷地叫了起來:「姚明」大家都知道姚明的爸爸媽媽是打籃球的.而小學一年級就長到了1米50的姚明,更讓老師和同學對他充滿期望。
姚明雙手貼著褲縫站了起來,滿臉自豪。這位多年以後的NBA狀元秀就在簡陋的籃球架前開始了平生第一次投籃。但是,沒有投中,籃球有氣無力地碰了一下藍板,然後落在地上蹦了幾蹦,歪歪斜斜地滾遠了。
3進體校為喝牛奶
「我當時叫他打籃球,只是希望讓他活動活動。」姚明的父親姚志源說。即使送姚明去了少體校,他也是這么想的:會打籃球,將來考重點中學和大學,有加分優惠。
姚志源退役後,分配到上海海事局。方鳳娣算是「專業對口」,進了體育科研所。姚明出生後,夫妻倆工資的大部分都用在伙食上:一對亞洲身高第一的夫妻,再加上一個猛長的兒子,那點兒工資愈發顯得菲薄了——即便是前國家女籃隊長,方風娣很長一段時間每個月只有四十多元的收入。
「姚明長身體的時候,食量很大,一隻紅燒蹄膀,被姚明一頓吃光。方風娣這時又得為下一頓發愁了……」東方男籃領隊俞小苗回憶說。為了保證姚明的營養,姚志源夫婦只得自個兒省吃儉用了。姚明進入少體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當時少體校的學生有伙食朴助,起碼每天有一瓶牛奶供應。
姚明9歲的時候,去徐匯區少體校練籃球。姚志源有時興之所致,就在宿舍前的舊車棚旁,跟姚明玩玩籃球——姚明顯然還缺乏「敬業」精神,因為每當兒子投進幾個球後,姚志源就得給他買點小玩意
兒進行獎勵,後來姚明調侃道:「剛開始時我是靠接受賄賂打籃球的。」
臉上貼的紙條最多
姚明的童年在上海康平路95號度過。姚明記憶中樸素而又快樂的童年,是鋪在一條今天看起來又窄又短的走廊上的。
男主人姚志源身高2米08,女主人方鳳娣1來88。兩人均是打籃難出身,有「亞洲第一夫妻」的美譽。姚志源是上海隊隊員,上個世紀 70年代方鳳娣曾擔任過中國女藍的隊長,大名鼎鼎。
樓里住的都是上海體委的職工,現在的國家網球隊教練王良佐、上海男排主教練沈富麟等當年都與姚家比鄰而居。房子小,走廊就成了孩子們的樂園。
姚明與張窗、王佳音、孫怡、孫家傳一起長大。張窗最大,也最調皮,像個男孩子。姚明在5個孩子中排第二,卻溫順得像個女孩子。大家一起玩牌,姚明臉上貼的紙條最多,因為其他幾個人聯合起來整他。姚明,也不急,一勝憨笑。
他挨了張窗的打,不還手,也不爭辯,而是去找張窗的爸爸:「張窗爸爸,張窗又打我了。」「她打你一下,你還她兩下。」「不行啊,我媽媽說,不能打人的。」
姚明1980年9月12日出生在當時著名的以籃球為職業的"亞洲第一夫妻"家裡。第一夫妻指的是身高:父親姚志源身高2.08米,母親方鳳娣身高1.88米。但如果說姚明的成功都得益於身高,得益於父母的職業遺傳,那就錯了。其實姚明小時候對籃球並不喜歡,更談不上出色,是父母對姚明既順其自然又積極引導,不急於求成,不拔苗助長,尊重他的職業選擇,對他進行一系列的科學培養,才讓這顆體壇明星冉冉升起。
敦厚謙讓 樂於助人
姚明記憶中的樸素快樂的童年是在一條今天看起來又窄又短的公用走廊里度過的。上海住房緊張,他家住的是那種12平方米加6平方米的一室半型集體宿舍。公用地方小,勢必多了那種小夥伴間的摩擦。姚明小時人高馬大,但與同伴玩不但沒佔便宜反而吃虧。一次,鄰家孩子向姚明母親告狀,說姚明欺侮他,母親便批評兒子,姚明也不解釋。後經過了解,母親知道不是這么回事。這時有鄰居說:"姚明這么單純老實,長大要吃虧的。"母親則說:"我相信姚明以誠待人,別人也會對他好的。"以後母親碰到什麼事就都先問清楚,並經常教導姚明為人要寬厚大度,還告誡說:"你被別人欺侮,總有講理的地方。千萬不要別人不對,你也跟著不對。"
父母的教育使姚明敦厚謙讓。學校每次組織春遊,他都讓座給弱小的同學,自己總是站在車後。小學四年級時他長到了1.70米,先是自己班裡的高玻璃窗歸他擦拭,到後來任何老師、同學都可以對他說:"姚明,你幫忙擦一下我們教室的高玻璃窗!"他總是樂意地答應,從不斤斤計較。最後他"承包"了整所學校所有的高窗戶。這種敦厚善良在球場上也不時地顯現出來。
姚明小時候就有很強的榮譽感,排在隊伍後面的他在國歌聲中一臉羨慕地望著前面的少年升旗手將國旗徐徐升起。這種榮譽感也是促進姚明拼搏的動力。
循序漸進 不驕不躁
姚明小時候成績一般,小學一年級參加運動會才第一次投籃。在籃球架前,老師問:"同學們,投籃比賽讓誰投好呀?"其實目光已經投向姚明。誰都知道姚明父母是籃球運動員。同學們異口同聲地推舉姚明。姚明兩手捧著籃球,屏住呼吸,心怦怦跳,也許是緊張,他沒投中,籃球有氣無力地碰了一下籃板,落在地上蹦到一邊。他平生第一次投籃就在同學的期待中失敗了。而另一個小朋友用俗稱的"倒馬桶"業余動作倒准確投進了。姚明尷尬得滿面通紅。姚明其實並不喜歡籃球,他像一般的男孩一樣喜歡槍,喜歡看書,尤其愛看地理方面的書,甚至還對考古發生興趣。他還愛做航模,愛游戲機。總之,他愛好廣泛。
為籃球事業拼搏一生的父母,身上帶有傷病,一開始並不想兒子子承父業。父母還是想讓他讀個好學校,考重點中學。可以說,父母在姚明9歲那年送他去徐匯區少體校練籃球,無非是想沾打球的光考學校時加幾分。
從此,每當休息天或課余時,父親就在宿舍前的舊車棚邊與孩子玩籃球。父親做了個籃球網,投進了便買小玩意兒獎勵他。再看姚明,未滿14歲身高近2米。就身高來說是打籃球的好料。因此,父親也著意對兒子進行培養。漸漸地,籃球給姚明帶來越來越多的成就感。他也越來越發覺其中的魅力。
徐匯區少體校分尖子、重點、普通三種班。姚明一開始在普通班,每天只有5元錢補貼。人高馬大的籃球隊員對父母的經濟壓力是很大的。他家境貧寒,父母兩人的收入只有100元,只能節衣縮食省給兒子。姑姑帶來的雞,他一下子能吃1隻,蛋一口氣能吃6個。為了給兒子補充營養,父母到處託人弄牛奶票。
剛到少體校時的姚明,除了身高,沒別的優勢。但他有一個很大的優點:認真。憑著這點,他的天賦一點點得到開拓,很快從普通班跳到重點班再到尖子班。
指導切磋 走向世界
父母對姚明比較低調。姚明在少體校的訓練中由於認真刻苦,不久便成為一顆少年新星進入了上海市少體校。這時媒體要采訪姚明,母親拒絕了。母親認為媒體的宣傳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副作用。她希望兒子腳踏實地而不是在媒體的誇耀中飄飄然。也應該說姚明正碰上好時候:體改風起雲涌,全國籃球賽專業聯賽從12座城市開始,CBA誕生。1996年姚明16歲,上海東方籃球俱樂部正式成立,有了高水平外援,對幫助姚明提高水平起了很大作用。
父母也是姚明最好的老師。看球賽時,一家三口圍著討論技藝。一次,看了一場北京隊的比賽,打單濤和巴特爾的"雙塔"戰術。姚明記得單濤有一個動作,是用肘直接架著別人上去的。母親說,你要學學這種動作,要學會利用自己的身體。後來姚明回憶說:"母親的話提醒了我,至少我會用肘了。這樣我的進攻性比較強了。"
父母經常指點姚明。東方男籃主場比賽,父母每場都去,在球場可以與兒子聊一會兒,探討球藝。打客場,父母坐在電視機前,討論著兒子的球藝。對兒子防守、進攻、打球態度一一細評。2001年北京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期間,前幾場姚明發揮得不好,父母便在電話里安慰他、鼓勵他。
姚明於1997年八運會開始了他的籃球生涯。從CBA聯賽到亞錦賽、奧運會,南征北戰四處奔波。每年就幾天在家裡,他不要父母休假陪他,而是一個人在家睡覺。母親知道兒子最需要的是睡眠,也就由他去了。春節也就是在家吃頓年夜飯,年初一就得趕回去。可以說,姚明的每一步成長,都有父母的心血。
父母、老師、教練對姚明的培養是量體裁衣式的,從單獨為他設計訓練方案到不忙於讓他過早進入NBA,他們不急於求成而又嚴格要求的科學方法,都表明了順其自然而又積極引導的策略。正是這些鑄就了他一連串扎實成長的足跡:16歲進上海男籃,17歲出戰八運會,19歲進國家隊,21歲被NBA選為狀元秀,成為休斯頓火箭隊主力。
在雅典奧運會上,姚明成了中國體育代表團的旗手,有多少人在呼喚:「姚明,姚明,中國人,了不起!」這時的他是多麼自豪!
這是素材你可以自己總結下。
Ⅱ 灌籃高手科比作文400字數
我非常喜愛籃球,沒事就拿著球練習投籃、運球,水平呢——見笑了一般般而已。但是為了實現心中的夢想,一有時間我就到省體育館去和其他人切磋球技。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有幸成了一位已退役的國家隊球員的關門弟子,我不怕苦,不怕累,堅持不懈地努力著。終於有一天,我已經掌握了他交給我的所有技巧。回頭望去,真是時光如梭轉眼已經過去三年了。
有一天我在家看NBA的比賽。這是一場火箭對湖人的戰斗:只見阿爾斯通將球傳給了姚明,姚明又將球傳給了邁迪,可是沒有成功,因為中間就被科比給斷了。只見科比一路嫻熟的假動作晃過所有對手突然一躍而起反手將球扣進籃中。我看呆了,眼都沒有眨一下,就在中間廣告的時候我才感覺眼睛一陣刺疼。我看到了我和明星球員的差距,從此以後我更加刻苦練球,我發誓將來一定要能和科比抗衡。
這期間我幫助我們學校連拿了兩屆全國高校聯賽冠軍,之後便有了去國家隊的念頭。我經過了千辛萬苦才找到了國家隊教練,請求他讓我加入。教練說:「你必須先露一手讓我看看!你跟我來,我找一個人和你比試一下,因為國家隊可不是那麼容易就參加的!」我可是有備而來,所以根本沒有驚奇,只說了聲「請吧」便跟教練去了。我知道,這也是一次關鍵的考驗。
教練派出了一個高大威猛的隊員和我比試,在我看到這名隊員時吃了一驚:竟然是我的偶像――姚明。這時我真的好擔心,但已經是劍在弦上――不得不發了。我只好硬著頭皮上了。
比賽開始了,我使出了平生所學與他決斗,我敢肯定,這次比賽是我有生以來最緊張的一次。我明白,如果我勝利了,以後的比賽會更多,可以天天見到我的偶像;如果輸了,那麼我將無緣國家隊……
一轉眼,十分鍾過去了,我和姚明各進十個球。在教練的一聲令下,比賽停止了。 「好樣的」教練說完拍了拍我的肩膀。我被選上了,高興得笑了笑,說了聲:「太棒了!」就癱坐在了椅子上,渾身沒有了一點力氣。
就在以後的這幾年裡,我的球技又上了好幾個台階。日月如梭,轉眼間奧運會到了,我發誓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回報自己的國家!
Ⅲ 電視塔說明文400字
我寒假去了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我聽爸爸說:「東方明珠以其468米的絕對高度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之高塔。僅次於加拿大多倫多電視塔和俄羅斯莫斯科奧斯坦金諾廣播電視塔。」
電視塔入口--位於4。2米檢票大廳的豪華電梯將以7米/秒的高速把您在40秒內平穩地送至263米觀光層,是鳥瞰大上海的最佳場所。從那裡看下去,汽車只有火柴盒大小,人只有螞蟻大小!上球體另有設在267米的旋轉餐廳(每小時轉一圈)。
我又去了大廳,那裡還有姚明的蠟像呢!一開始我還以為那個蠟像是真人呢!我和他握了握手,咦?他怎麼不和我握手呢?我去和他說話,他也不理我呢!這時,爸爸告訴我:「他們都是蠟像,不是真人。」這時我才晃過神來。
東方明珠電視塔,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耀人的光芒,不愧為上海新的標志!
望採納,謝謝!
Ⅳ 《挑戰者姚明》觀後感,任選角度,400字左右,幫幫忙,急
喂!我說你瘋掉啦!!!!!
Ⅳ 我敬佩的運動員作文400字一封信各式
我最敬佩的一名運動員是姚明大哥哥。他的爸爸和媽媽都是打籃球的。姚明哥哥從小就很高,從小就跟父母學打籃球。
姚明大哥哥的身高是兩米26。
姚明哥哥11歲就去體校學習打籃球。
由於他刻苦訓練,努力學習,很快就成為一名優秀的運動員。 他在中國CBA打球時就帶領上海隊奪得了總冠軍,後來他又去美國NBA創造了新的輝煌。在NBA的11年中他成為了世界上最優秀的中鋒。得到了世界各地人們的喜愛,為中國人贏得了榮譽。後來他又多次受傷,至今腳里仍然埋著11根鋼釘,但他仍頑強參加訓練、比賽。
他2004年和2008年兩次參加了奧運會,帶領中國隊兩次打進前八名,取得了中國籃球歷史上最好的成績。
姚明哥哥還是一位慈善家。他用辛勤打球掙來的錢,舉辦各種慈善活動,而且還成立了慈善基金會,救助各種需要幫助的人們。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他不僅為災區捐助了巨額款項,還為那裡的孩子建造了一所希望小學。
姚明大哥哥的行為感動了很多人。為我們做出了榜樣,也讓世界認識了中國青年。
我真敬佩姚明大哥哥。
篇二:我敬佩的一名運動員[400字]
我敬佩的一名運動員是:姚明,他是一名籃球運動員,姚明的父親身高2。08米,母親身高11、0888米,姚明五歲就進入了青少年隊,十八歲就進入了國家隊,姚明的英語相對來說比較差,但是,他在NBA學會了英語,現在,姚明的英語非常好。
平均他每場比賽都有百分之六十的進球率,但是每一場比賽姚明幾乎都受過傷,最嚴重的一次就是腳板骨折,但是姚明還是堅持完成了這場比賽,還為中國取得了好的成績。
姚明上場比賽的衣服是白紅色的,鞋是銳步牌的。還挺像我們的校服。
姚明經常和世界上的好多國家對戰,他最困難的對手是:暴威爾,暴威爾身高22、37米37,也是一名猛將,所以和他對戰的時候會出現一點小小的挫折,但是姚明還是堅持到最後了,雖然他沒有打敗暴威爾隊,可是姚明的努力精神都讓大家看到了。
我覺得學會打籃球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是姚明堅持了下來,俗話說得好,有付出,就有收獲,姚明小時候好好練習打籃球,長大就當上了世界級的籃球明星,和灌籃高手,這是他身上的優點。
姚明雖然很厲害,但離不開他的團隊,團隊精神不管在籃球中,還是在任何生活中,都很重要。我現在在我們班的這個小團隊里努力學習。鍛煉身體,爭取為班級獲得榮譽。
Ⅵ 以"我敬佩的運動員"或"我推薦的運動"為主題寫一篇作文(400字以下)
我最敬佩的一名運動員是姚明大哥哥。他的爸爸和媽媽都是打籃球的。姚明哥哥從小就很高,從小就跟父母學打籃球。
姚明大哥哥的身高是兩米26。
姚明哥哥11歲就去體校學習打籃球。
由於他刻苦訓練,努力學習,很快就成為一名優秀的運動員。
他在中國CBA打球時就帶領上海隊奪得了總冠軍,後來他又去美國NBA創造了新的輝煌。在NBA的11年中他成為了世界上最優秀的中鋒。得到了世界各地人
們的喜愛,為中國人贏得了榮譽。後來他又多次受傷,至今腳里仍然埋著11根鋼釘,但他仍頑強參加訓練、比賽。
他2004年和2008年兩次參加了奧運會,帶領中國隊兩次打進前八名,取得了中國籃球歷史上最好的成績。
姚明哥哥還是一位慈善家。他用辛勤打球掙來的錢,舉辦各種慈善活動,而且還成立了慈善基金會,救助各種需要幫助的人們。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他不僅為災區捐助了巨額款項,還為那裡的孩子建造了一所希望小學。
姚明大哥哥的行為感動了很多人。為我們做出了榜樣,也讓世界認識了中國青年。
我真敬佩姚明大哥哥。
Ⅶ 誰能編個小男孩和巨人的故事,字數400字以內,其他角色自己定。
小男孩在遼闊的大草原上遇見了雨,他沒有傘。他淋著雨,開始想爸爸媽媽。可是,爸爸媽媽在很遠的家裡,不能來安慰他。於是他拉起沖鋒衣的帽子,自己抱緊胳膊,繼續向前走。他的腳踩在積了水的草地上,發出叭嘰叭嘰的聲音,小男孩開始很傷心,後來走著走著,就感到了快樂,踩水很好玩。
他一直走啊走啊走啊,不知什麼時候雨竟然停了。當他忘了淋雨的傷心時,雨竟停了,太陽也跟著出來了。小男孩抬起頭,天哪,他看到了什麼?一道美麗的彩虹掛在天地之間,美得小男孩都不知道該用什麼樣子的語言去形容它。小男孩靜靜地站在那裡,看啊看啊看啊,開始他埋怨雨,這時候,他竟有些感謝雨了,是下了雨,太陽出來,才給他帶來彩虹,帶來這么美的景色。他一個人從家走了那麼遠的路來到草原,就為看到眼前這個景色,也值了。小男孩看了很久的彩虹,才又踏上他新的路程。他繼續向草原的深處走去。
他走著,不時地回頭再看一眼彩虹,彩虹一直懸掛在那裡,已經很長時間了,還在,彷彿永遠都不會消失似的,彷彿要一直陪伴著小男孩似的。可是,小男孩總歸是要上路的,所以,小男孩還是向前走了。
小男孩已經很接近大草原的中心了,他想著,他一定可以遇到牧民,這樣他就可以懇求讓他進他們的帳篷里歇一歇,喝一口水。可就在這時,小男孩驚呆了,他看見了什麼?不,不是彩虹,而是一個無比巨大的巨人。他遠遠地朝小男孩這里走來,長長的腿、大大的腳,一步一步發出很大的聲音朝這里走來,小男孩感覺就像是一座山像他移來。
巨人越來越近了,越來越近了,眼看就要踩著小男孩了,小男孩發出了一聲驚恐的叫聲:啊——巨人還是朝前走,小男孩又叫了更大的一聲:啊——這下巨人終於聽見了,他奇怪什麼東西在叫。他慢慢地彎下腰,在他的腳邊細細看著,找半天,才在他的腳邊發現了一個只有他腳踝那麼高的小人兒。這個小人兒跟他一樣有鼻子有眼睛有腿有胳膊,巨人看樂了,哈哈,還有這么袖珍的小人兒。他哈哈哈地笑起來,小男孩連忙捂起耳朵,太吵了太吵了,簡直跟滾過一串巨雷似的。小男孩想叫巨人別笑了,可是他太緊張了,太害怕了,腿在顫抖,手在顫抖,嘴唇在顫抖,他想說話可是渾身顫抖得無法開口。巨人那麼大,他吹一口氣都能把小男孩刮跑……可是巨人還是說話了,他問:「你是誰啊?你從哪兒來啊?」
幸好小男孩眼疾手快,在巨人說話的時候趕緊抓住了他的鞋帶,不然,他就要被巨人呼吸出的風颳倒了。小男孩還是不能開口說話,只好拉緊巨人的鞋帶站著一動也不動。奇怪的是,就在這時,巨人忽然變得緊張的樣子:「你到底是誰?你為什麼不說話?你不說話的樣子讓我很害怕。」
小男孩一聽這話,更是吃驚,啊,這么大的巨人居然也會害怕?而且是怕他這個還不到他腳踝高的小人兒?小男孩忽然覺得自己不顫抖了。他可以開口說話了,他說:「我從城市來的,走了很遠的才來到這里。你是誰呢?」
巨人見小男孩說話了,很高興,臉上的緊張神色緩和不少,說:「我是小巨人啊,你這么厲害,從城市來到這里,我還沒有去過城市呢。」
小男孩說:「你為什麼不去呢?你想去你就可以去啊。」
小巨人說:「我的爸爸媽媽不讓我去,他們從來不讓我離開草原半步,他們說,草原以外的地方充滿危險,不能隨便跑。」
「哦。」
小男孩心裡應了一聲,覺得小巨人的話有些奇怪,一時想不明白,就問道:「那你的爸爸媽媽現在在哪裡?」
小巨人說:「他們一個月前生了一場大病,已經離開我了,現在只剩下我一個人了,我好孤單,天天盼著有人來。現在好了,你終於來了,雖然你太小了,可是好歹是個人啊。你願意跟我做朋友嗎?」
小男孩說:「可以啊。那我們既然是朋友了,你願意跟我一起去旅行嗎?」
小巨人連忙說:「我不敢,我害怕,我爸爸媽媽從來不讓我離開草原。」
小男孩都要想笑了,這個小巨人長這么大個子,卻又孤單又膽小,於是他說他:「不要怕,有我呢。」
小巨人鎖緊眉頭,想了好一會兒,終於下定決心說:「好吧,我跟你一起去旅行。」
小男孩覺得自己雖然個子小,可是心裡充滿了力量,他說:「好,那我們出發吧。」
於是,小巨人把小男孩放到自己的肩膀上,毫不費力地扛著他上路了。這次,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尋找水草豐美的地方,尋找牧民可能居住的地方,這樣就有可能為小巨人找到食物了。因為小男孩雖然帶了食物,可是根本不夠小巨人塞牙縫的,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要幫小巨人尋找食物。
心裡有了目標,一心一意地往前走,居然很快就看見遠遠的地方出現了幾頂白色的大帳篷。小男孩高興壞了,那裡一定是牧民居住的地方。小巨人緊跑了幾步,很快就來到了帳篷的跟前。聽到腳步聲,帳篷里出來了一位老媽媽,這位老媽媽居然也是一位巨人。小男孩高興了,他對小巨人說:「我們一定是找到了巨人家族居住的地方。」小巨人也興奮連連點頭。
他們有禮貌地跟老媽媽打過招呼,老媽媽不等他們說,就把饢、牛奶和烤羊腿端上了桌。那饢、牛奶和烤羊腿什麼的都是巨無霸型的,小男孩只要吃上一小塊,喝上一小口就飽得不行了。小巨人卻吃了一塊又一塊,喝了一杯又一杯。老媽媽微微笑著,一直盡著小巨人吃。後來小巨人覺得有些飽了,就不好意思再吃了,不能把人家的晚飯都吃光了。
巨人老媽媽問了小巨人的情況,得知他的爸爸媽媽已經離世,只剩下小巨人一個人在草原生活,竟然要留小巨人住下來,並且是可以永遠地住下來。小巨人自然高興,巨人老媽媽開始給小巨人講巨人家族的故事:從前,有一個很大的巨人家族,他們一直生活在遼闊的大草原上……
Ⅷ 求英文的姚明biography 300-400字左右 抄的不要 謝謝!
我看你的要求也沒人達到,這個是火箭的官方biography,你可以選幾句,不錯的。Position: C
Born: Sep 12, 1980
Height: 7-5 / 2,26
Weight: 296 lbs. / 134,3 kg.
From : China
In 2004-2005
Averaged a career-high 18.3 points (on a career-high .552 shooting) with 8.4 rebounds and a career-high 2.00 blocks in 80 starts … led the Rockets in field goal percentage, rebounds and blocked shots, while ranking second on the team in scoring average … stood with Elton Brand and Shaquille O』Neal as the only NBA players that season to average 18 points, eight rebounds and two blocks … among NBA leaders, ranked third in field goal percentage, 11th in blocked shots per game and 20th in rebounding average … led the Rockets with 24 double-doubles … scored a season-high 40 points on Dec. 20 vs. Toronto … recorded his second career 「20-20」 game with 27 points and a Rockets indivial season-high and career-high 22 rebounds on Mar. 11 at Phoenix … registered a season-high five blocks on Dec. 15 vs. Atlanta, Mar. 11 at Phoenix and Apr. 16 vs. Denver … led the Rockets in scoring 19 times and rebounding a team-high 36 times … scored in double figures 71 times, reaching 20 points 39 times and 30 points four times … broke Michael Jordan's record for All-Star votes received, as he scored 11 points with eight rebounds in the 2005 NBA All-Star Game.
In the NBA
Holds career averages of 16.4 points, 8.5 rebounds and 1.90 blocks in 244 games with Houston … has compiled 84 career double-doubles … ranks third in Rockets history in career blocked shots per game and fourth in career blocked shots … has averaged 9.7 points on .583 shooting in three All-Star starts … 2003-2004: Earned All-NBA Third Team recognition after leading the Rockets with 17.5 points (on .522 shooting), a career-high 9.0 rebounds and 1.90 blocks in 82 starts … stood as one of six NBA players to lead his team in points, rebounds and blocks … among NBA leaders, ranked seventh in field goal percentage, 13th in blocked shots per game and 15th in rebounding average … ranked 15th in the NBA with 33 double-doubles … scored a career-high and Rockets indivial season-high 41 points with 16 rebounds and a career-high seven assists Feb. 22 vs. Atlanta … registered his first career 「20-20」 game with 22 points and 20 rebounds on Dec. 6 vs. Detroit … blocked a career-high seven shots vs. Miami on Nov. 11 … named Western Conference Player of the Week on Mar. 8 … 2002-2003: Earned unanimous NBA All-Rookie First Team honors after averaging 13.5 points with 8.2 rebounds and 1.74 blocks in 82 games (72 starts) … voted The Sporting News Rookie of the Year by NBA executives … led Houston in rebounds per game and blocks per game, standing as the only rookie to lead his team in both categories … stood as the only rookie to rank in the NBA』s Top 20 in three statistical categories, ranking 15th in field goal percentage, 15th in blocked shots per game and 18th in rebounds per game … led all rookies with a team-high 27 double-doubles … among NBA rookies, ranked second in scoring average, second in rebounding average, first in blocks per game and third in field goal percentage … scored a rookie-season-high 30 points with 16 rebounds on Nov. 21 at Dallas … set a rookie season high with 19 rebounds at Sacramento on Mar. 23 … named the Western Conference Rookie of the Month for December and February.
In the Playoffs
Has averaged 18.8 points, 7.6 rebounds and 2.17 blocks in 12 postseason contests with Houston … 2005: Averaged a playoff-career-best 21.4 points in seven starts, including three 30-point games … scored a playoff-career-high 33 points at Dallas on Apr. 25 and again in Game Seven on May 7 … also scored 30 points at Dallas on May 2. 2004: Ranked second on the Rockets with 15.0 points per game … scored 21 points at the Lakers on Apr. 19.
In International Play
Has played for the Chinese National Team ring each of the three summers since being drafted into the NBA … averaged 23.4 points and 15.4 rebounds in five seasons with the Shanghai Sharks of the 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 prior to playing in the NBA … 2003-2004: Averaged 20.7 points and a tournament-leading 9.3 rebounds in the 2004 Summer Olympics … 2002-2003: Averaged 22.6 points and 13.1 rebounds in the Asian Basketball Championship … 2001-2002: Averaged 21.0 points and 9.3 rebounds in the 2002 FIBA World Championship Games … in his final CBA season, averaged 32.4 points, 19.0 rebounds and 4.8 blocked shots and led the Sharks to their first CBA Championship … 2000-2001: Averaged 10.5 points and 6.0 rebounds in the 2000 Summer Olympics … averaged 27.1 points, 19.4 rebounds and 5.5 blocked shots with Shanghai to earn CBA MVP honors … 1999-2000: Averaged 21.2 points with Shanghai … 1998-99: Averaged 20.9 points with the Sharks … 1997-98: Averaged 10.0 points as a CBA rookie.
In Life
Full name is Yao Ming, with Yao his surname and Ming his given name … his father, Yao Zhi Yuan, stands 6-foot-7 and his mother, Fang Feng Di, stands 6-foot-3 … his mother played for China』s National Team … stands as the first-ever number-one overall pick to come from an international basketball league … received his first formal basketball training at age nine … has played on the Chinese National Team since age 18 … stands as the fifth number one overall pick in Rockets history … nicknamed 「The Little Giant」 … enjoy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 received the 2003 Laureus World Newcomer of the Year award … hosted a multi-national telethon to raise funds to battle SARS in 2003 … serves as a spokesperson for Apple Computer, Gatorade, McDonald』s, Reebok and Visa … co-authored Yao: A Life in Two Worlds with Ric Bucher … starred in the movie The Year of the Yao, which chronicled his rookie year in the NBA … purchases tickets to Rockets home games for disadvantaged youth.
In Transactions
Drafted by Houston in the First Round (first pick overall) of the 2002 NBA Draft. Signed with Houston on Oct. 21, 2002.
Full name is Yao Ming, with Yao his surname and Ming his given name … both of his parents played for China』s National Teams, as his father Yao Zhi Yuan stands 6-7 and his mother Fang Feng Di stands 6-3 ... stands as the first-ever No. 1 overall pick to come from an international basketball league ... measures in as the tallest and second-heaviest player ever taken with the first overall selection in the NBA draft ... became the third Chinese player in NBA history, following Wang Zhi and Mengke Bateer ... received his first formal basketball training when he joined the Youth Sports School at age nine ... selected to the Shanghai Youth Team at age 14 ... has played against elite international talent since being named to the Chinese National Team at age 18 ... scored 10.5 points per game with team-leading averages of 6.0 rebounds and 2.2 blocked shots in the 2000 Olympic Games ... also led China with a field goal percentage of .639 in the 2000 Olympics ... in the 2002 FIBA World Championship Games, received All-Tournament Team recognition after posting team-leading averages of 21.0 points (on .753 shooting), 9.3 rebounds and 2.3 blocked shots for China ... among tournament leaders, ranked first in both field goal percentage and blocked shot average and third in both scoring average and rebounding average ... recorded tournament single-game indivial highs with 38 points and eight blocked shots vs. Algeria ... stands as the fifth No. 1 overall pick in Rockets history ... nicknamed 「The Little Giant」 ... enjoy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 studied at the Shanghai Physical & Sport Technic Ecation Institute and the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Institute ... appeared on the covers of Sports Illustrated, The Sporting News, ESPN the Magazine, SLAM, Inside Stuff and Basketball Digest ring his rookie season ... received the 2003 Laureus World Newcomer of the Year award ... featured in television commercials for Visa, Apple Computer and Gatorade ... hosted a multi-national telethon to raise funds to battle SARS following the NBA season ... worked with interpreter Colin Pine ring the Rockets season.
Ⅸ 寫一篇《我最喜歡的愛國名人》 不少於400字
我最喜歡的愛國名人——姚明
2003年9月28日,哈爾濱,亞洲男籃錦標賽中國對日本。就像現在一樣,當時剛剛結束了自己NBA一年級生活的姚明,回到國家隊參賽。
那場比賽,姚明整個人表現出一種近乎瘋狂的興奮,中國隊傳進內線的球,被姚明死死地攥在手裡,然後死死地往籃下擠,絕不再往外倒。隊友們很快發現,姚明是在一門心思地把球從對方中鋒的腦門子頂上砸進籃筐。誰都知道,在籃球場上,這就是一種最羞辱對手的得分方式,可那天,一直提著氣綳著臉的姚明,愣是在那個叫伊藤的日本中鋒頭上「咣咣咣」砸進去6個。
那場球中國隊打得並不好,贏是贏了,卻只得了80多分,大概是姚明的「吃獨食」影響了全隊的內外結合。回到酒店,姚明倒是乾脆得很,一股腦向所有人賠不是:「對不起,對不起,今天我打得不好,光顧著自己爽,光顧著自己解氣過癮了,沒跟大家配合好。」
說起這檔子事,是因為事後的確有隊員說,這恐怕是第一次感受到姚明對「日本」兩個字的態度。兩天前,9月12日,姚明25歲生日,又是亞錦賽中國對日本,還沒等姚明說出口,心領神會的隊友已經替姚明作了主:「先切日本再切蛋糕。」已經在NBA讀完了三年級、並且為自己下一個五年掙下了7600萬合同的姚明,變得更從容更冷靜,單純的個人主義轉變為對集體更多的責任感,但個人16分、13個籃板,尤其是6次助攻,加上全隊33分的大勝,是又一次實實在在的「暴切」。重要的是,這回再不需要故作深沉地道歉。
話說到這,索性再透露個秘密。去年,日本豐田公司幾次三番找到火箭隊的老闆亞歷山大,目的只有一個,希望他幫忙跟姚明牽上線,讓姚明出任豐田的形象代言人。豐田公司一直是火箭隊的球場贊助商,火箭隊的主場球館就叫「豐田中心」,所以,老闆自然也願意成全這樁美事,更何況,誰都可以想像,豐田公司在開始行動之前,已經為姚明准備了一份多麼豐厚的廣告合同。但是,結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姚明幾乎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就是兩個字:不行。而且,不負責提供任何解釋。
這事兒,姚明沒跟人說起過,有些決定,往往不需要理由,甚至,沒有必要去衡量利弊得失。他不想向別人證明什麼,雖然,這並不像考慮是否買一台日產電視那麼簡單。
姚明是屬於世界的,但姚明首先是屬於中國的。就像一些真正了解姚明的朋友所說的那樣,比起許多擁有同樣優越的生活方式的人,姚明更清楚自己首先是中國人 。
我喜歡姚明——因為他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