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名人故事的讀後感500
❶ 名人故事讀後感
每次聽貝多芬的《英雄》、《命運》交響曲及第九交響曲等名曲,都情不自禁為之動容,隨著旋律的起伏而感動震撼不已。這對我這種幾近音痴的人來說是極少見的。我便一直驚異於何以一個失聰之人竟能創造出如此奇跡,及至讀了傅譯名著之一《貝多芬傳》才明白其中曲折。
貝多芬的一生可說是一部史詩般壯烈的悲劇。艱苦童年,愛情失敗,疾病纏身,貧困交加,這些還都不足以摧毀他,他最大的痛苦——是孤獨。看過他畫像的人,都不禁從那逆立的亂發,令人震懾的目光推斷其性格:孤僻冷峻,憤世嫉俗。而事實上不然。他慈悲,熱烈,比任何人都熱愛自然,渴望與人交往,熱愛世界和人類。然而,卻恰恰是這種美德深深加劇了他的痛苦;自從發覺開始耳聾,他就不得不選擇了遠離人群而獨處,他不願看到別人憐憫的目光。這種被迫和人類分離的孤獨是他最最無法忍受的。他就在這樣強烈的矛盾中苦苦掙扎,受著身心雙重的煎熬,幾度差點被擊垮。32歲那年甚至連遺囑都寫好了。
看他的遺囑時,我竟產生一個念頭:對他自己來說,如果那時真的去了,那可能反而快樂些。至少使他免受日後無窮無盡的苦難,面對殘酷的命運,用他自己的話說「把我從無窮的痛苦之中解放了出來。」(只是對人類將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是的,假如他稍稍自私些,他定會就此撒手歸去,擺脫一切愁苦。但是,他偏偏渴望痊癒,偏偏希望「可憐的人類」快樂幸福。於是,這天生的性格給予他無比的意志,把死神和解脫同時拒諸門外,又開始了苦難的歷程。當痛苦與日俱增,積聚到無法承受時,就如潮水般傾瀉而出,成為一部部偉大的作品,他的血與淚的結晶。
耳聾,對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滅,對音樂家是整個世界的死滅。整個的世界死滅了而貝多芬不曾死!並且他還重造那已經死滅的世界,重造音響的王國,不但為自己,而且為著人類,為著「可憐的人類」!沒有如此熱烈、慈悲的胸懷,他便可少受些苦楚。而他用被自己這種天性大大加劇的痛苦換來了人類的歡樂,這就是英雄的犧牲,多麼悲壯的偉大!
英雄,本身就註定要承受超乎常人的苦難。正如孟子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似乎已成為古今中外一條不變的真理,又是多麼殘酷和無奈!人類每一偉大成就的誕生,都必然要有個人的犧牲。凡想成就大事的人,該緊緊牢記這一點吧。
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這——就是巨人的不朽!當我們感受「英雄」的豪壯,聆聽「命運」的叩門,並在「第九交響曲」末合唱中歌頌歡樂時,不要忘記,這是不朽的巨人——貝多芬「用痛苦換來的歡樂」!
❷ 名人成長故事讀後感400字
假期里我在圖書館借了一本叫《名人成長故事》的書。它以通俗簡潔的文字講述了一個個著名人物的身世和經歷。使我明白了怎樣做人和學習。
在《名人成長故事》中我認識了曠世奇才---諸葛亮,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天才畫家---凡.高。。。。。。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音樂之子---冼星海。
洗星海,廣東省番禺人,出生於澳門,是我國現代傑出的作曲家。1905年,冼星海出生在一個船戶家庭。他是個遺腹子,母親帶著他經過無數次求學和刻苦努力終於成為著名音樂家。
像冼星海這樣奮斗的人還有很多,他們都是經過自我學習而成功的。在我的快樂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事例。
記得有一次,我約一位同學到圖書館借《淘氣包馬小跳》。到了約定時間了,我已到了約定地點,我放眼一看,四周連個人影都沒有,我不禁生起氣來,心想:這壞傢伙,明明說好1:30分到圖書館去,都不來,氣死我了,真是個不講誠信的傢伙,以後不跟他玩了!想到這里,我便去看自己的書了。當我借完書正准備回家的時候,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我的面前,原來是他!我想,看得這么津津有味,連約定時間都會忘記了,肯定是在看漫畫。我上前碰了碰他,沒反應,看得這么入神啊!我看了看他閱讀的那本書的名字叫《讀名著。學語文》,我吃驚了,他竟然在看歷史書,連他都這么認真看書,我更要認真了。我沒打擾他,自己埋頭看起歷史書來。
宋慶齡曾經說過:「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果。」是啊!無任是誰,只要刻苦學習,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所以我以後要每天認真上課,按時完成作業,積極參加課外班和讀課外書!
PS:原來我家的那本《讀名著.學語文》是這樣來的,這孩子還是很有上進心的,雖然有時控制不住看電視玩耍的時間但總的來說還算不錯!
❸ 怎樣寫《紅色偉人的故事讀後感》500字的作文
為他的悲慘遭遇和機智勇敢令我非常感動和敬佩。王二小因為家裡很窮,很小就給家裡放牛。一次日本鬼子發射的一枚炮彈正好落在了王二小家的茅屋裡,剎那間,一個溫暖的家一下子就沒了,王二小看到了眼前的一切,悲痛萬分。從此王二小心裡更加痛恨日本鬼子了。有一天,王二小放牛時碰到了鬼子,他們在到處搜找八路軍,鬼子叫王二小帶路,王二小故意把鬼子帶進山,讓埋伏好的八路軍將鬼子一網打盡,可是王二小卻被死到臨頭的鬼子小隊長,用刺刀刺破了胸膛,英勇地犧牲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心裡感慨萬分,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和我們同齡的王二小,他吃不飽,穿不暖,而我們現在呢,好吃的東西送到嘴邊還常常挑三揀四的,他們住的是茅屋,甚至無家可歸,而我們住的是各種現代化設施齊全的房子。他們很小就整天幫家裡人幹活,當他們辛苦勞動時,是多麼渴望去上學呀!
而我們現在是無憂無慮地坐在教室里,學習知識。他們的生活動盪不安,而我們的生活安定和祥。他們那麼小卻機智勇敢,不怕犧牲,英勇地與敵人作斗爭。而我呢?打針吃葯還要爸爸媽媽哄著。讀了這些紅色少年的故事,對比他們不平凡的經歷和優秀的品質,我為自己卻感到慚愧,我決心今後要做艱苦樸素的孩子,我一定要勤學本領,長大以後為世界做貢獻,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安寧富強!
❹ 名人故事讀後感
——《明太祖朱元璋》
我從來都以為皇帝都是繼承父業的,直到我看了這篇文章。這篇文章里的朱元璋聰明、可愛、堅強勇敢、堅忍不拔。這篇文章生動的描寫了朱元璋的悲慘童年。當他很小的時候,就在地主家放牛,地主不但不給吃的,還抽鞭子。在1344年,朱元璋的家鄉濠州(今安徽風陽)遇上了百年大旱,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幾天過去後,一滴雨沒見到,卻迎來了一群鋪天蓋地的蝗蟲,,一會功夫,莊稼被吃了,人被餓死了,還流行著可怕地瘟疫。朱元璋的爸爸、媽媽、大哥、大哥的大兒子被奪去了生命。僅僅只用了半個月,一家九口人就去了四人,只剩下朱元璋和他的二哥、大嫂王氏及她的一雙兒女五口人還活著。最後兩兄弟決定分頭外出逃荒、,自謀生活。可是,他的二哥放心不下朱元璋,最後,兩兄弟之後揮淚分別了。吉人自有天相,朱元璋終於找到了吃的東西,總算飽餐了一頓。
幾年的漂泊時間,鑄就了朱元璋堅強勇敢,堅韌不拔的精神,也練久了他強健的體魄。1352年閏三月初一,朱元璋來到濠州城下,義軍見一人到城下,以為朱元璋是元軍派來的奸細,准備問斬。幸好郭子興聽到報告後,趕到了城下,見朱元璋五花大綁著,卻沒有一點害怕的樣子,一副輕松、從容地樣子,他身材高大,渾身散發著大無畏的精神,老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希望是,不是我也沒有辦法了。可能是天樣子特別威武,郭子興一見就非常喜歡他,最後才知道他來做義軍,郭元帥大喜,收他做了一位步兵,從此,朱元璋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原來帝王也有這樣悲慘的童年,我和不好好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呢?
❺ 名人故事讀書筆記560
媽媽給我買了本《中外名人故事》,我這個小書蟲迫不及待的讀了起來。
裡面很多名人的事情讓我震驚。我敬佩萊特兄弟的膽識,竟然敢駕著自己製作的飛機翱翔藍天;我佩服詹天佑的氣魄,敢於挑戰造橋權威,給外國列強狠狠地打擊;我欣賞李時珍翻山越嶺,不畏艱辛,以身試葯,終於鑄成大作《本草綱目》……但是在這么多的名人故事裡,我最喜歡達芬奇的故事。
達芬奇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從小愛好繪畫。父親送他到當時義大利的名城佛羅倫薩,拜名畫家佛羅基奧為師。老師要他從畫蛋入手。他畫了一個又一個,足足畫了十多天。他覺得自己已經畫的非常好了,便有些不耐煩。老師見他有些不耐煩了,便對他說:「不要以為畫蛋容易,要知道,1000個蛋中從來沒有兩個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個蛋,只要變換一下角度去看形狀也就不同了,蛋的橢圓形輪廓就會有差異。所以,要在畫紙上把它完美的表現出來,非得下番苦功不可。」從此,達?芬奇用心學習素描,經過長時期勤奮艱苦的藝術實踐,終於創作出許多不朽的名畫。
真了不起,竟然對著枯燥的雞蛋一遍又一遍的反復了練習,正是這樣他打下了良好的繪畫基礎。看了他的故事,我覺得十分慚愧,想想自己在暑假的時候制定的計劃,每天要寫一篇日記,最後只寫了幾天就草草結束了。他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精神真的覺得我學習。
❻ 有木有關於名人讀書故事的讀後感、PS:500字
著名作家巴金的讀書方法十分奇特,因為他是在沒有書本的情況下進行的。讀書而無書的確算得天下一奇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巴金說:「我第二次住院治療,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時,就下床坐在小沙發上,等候護士同志兩點鍾來量體溫。我坐著,一動也不動,但並沒有打瞌睡。我的腦子不肯休息。它在回憶我過去讀過的一些書,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記憶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點美好的東西。」
原來他的讀書法就是靜坐在那裡回憶曾經讀過的書。這樣有許多好處:
(1)不受條件限制,可以充分利用時間。巴金列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列寧格勒長期被德軍包圍的時候,有一位少女在日記中寫著「某某型,《安娜·卡列尼娜》」一類的句子。當時沒有電,也沒有蠟燭,整個城市實行燈火管制,她不能讀書,而是在黑暗中靜坐回憶書中的情節。托爾斯泰的小說幫助她度過了那些恐怖的黑夜。另一個例子是他自己在十年內亂中的親身經歷。他說:「『文革』期間要是造反派允許我寫日記,允許我照自己的意思寫日記,我的日記中一定寫滿了書名。人們會奇怪:我的書房給貼了封條,加上鎖,封閉了十年,我從哪裡找到那些書來閱讀?他們忘了人的腦子里有一個大倉庫,裡面儲存著別人拿不走的東西。」這兩個事例說明,在一切不具備正常讀書條件的情況下都可以「讀書」。
(2)溫故而知新。通過回憶,將過去讀過的書拿出來一點點地咀嚼,就象牛反芻一樣,能進一步消化吸收。每回憶一次都會有新的理解,新的認識,新的收獲。
(3)能夠不斷地從已讀過的書中吸取精神力量。巴金說:「我現在跟疾病作斗爭,也從各種各樣的作品中得到鼓勵……即使在病中我沒有精神閱讀新的作品,過去精神財富的積累也夠我這有限餘生消耗的。一直到死,人都需要光和熱。」
❼ 100個名人故事的讀後感怎麼寫
今天,我讀了《100位名人成才故事》這本書,裡面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喚醒國人靈魂的文學鬥士——魯迅。
魯迅原名叫周樹人,出生於1881年,直到1936年去世,他是現代文學家,也是我心目中的偶像。
魯迅誕生在紹興城一個封建家庭里,他從小就受到嚴格的教育,很早就開始讀書。12歲的時候,魯迅進了紹興有名的「三味書屋」學習。老師壽先生非常有學問,對學生的要求也非常的嚴格。它規定學生們月底要背出一個月中讀過的書,年底要背出一年中讀過的書,背不出來的就要受嚴厲的懲罰。在老師的指導下,魯迅學習進步很快。
魯迅很孝順,也是一個尊敬老師的人,有一次他的父親病倒了,為了給他父親治病,他每天都要去葯店抓葯,還要承擔許多的家務活。有一天早晨,他因為幫母親做家務事,所以上課遲到了,受到了壽先生的批評。為了提醒自己以後不再犯這種錯誤,魯迅就在書桌右下角刻了一個「早」字。從此,魯迅每天就更早的起床,,幫母親把家務活做完,然後按時上學,再也沒有遲到過。
魯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文學創作為武器進行「文學革命」的文學家,他清醒的戰斗精神喚醒了無數的「民族魂」。
讀後,我覺得魯迅真的很偉大,他寫的《狂人日記》,《阿Q正傳》我都看過了,寫得非常好,《狂人日記》幾乎轟動全球,而《阿Q正傳》則是他寫的所有小說中最傑出的作品。我覺得我應該像魯迅一樣,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❽ 中外名人故事讀後感就是,讀了什麼名人一生的故事給我
讀了中外名人故事這本書,我又知道,了解了許許多多我不知道的名人。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才華橫溢的首相--丘吉爾。丘吉爾出生於一個很有名望的貴族家庭。丘吉爾的父親倫道勛爵是19世紀英國著名的政治家曾經擔任過財政大臣。丘吉爾沒上過大學,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有淵博的知識和多方面的才能,這都源於他的勤奮和刻苦學習。丘吉爾是一位天才演說家,在競選或辯論中,他多次發表精彩而又打動人心的演講。丘吉爾是一位出傑的政治家和反法西斯鬥士。在對蘇聯的問題上,他拋開傳統觀念,與蘇聯結成同盟國,組成了反法西斯統一戰線,保證戰爭取得了勝利,他是一個具有綜合能力的人。
了解了丘吉爾,我還知道了文學才女---冰心,原名謝婉瑩。我國著名女作家,詩人。兒童文學家,翻譯家。1900年冰心出生在福建一個軍官家庭,13歲那年她與家人一起來到了北京。不久她就考進了北京貝滿女中學校。冰心在大學里積極參加學校的文學研究會,還先後發表了《笑》《超人》《寂寞》等一系列的作品。解放之後,冰心夫婦在周總理的幫助下歷經艱辛萬苦從日本回到了祖國。歸國之後,冰心又創作了一些力作如《歸來之後》《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櫻花贊》等等。1999年,隨著世紀末的鍾聲敲響。冰心也結束了她整整一個世紀的生命。
多讀名人故事,讓我們去了解更多的名人。
❾ 名人故事讀後感 600字
簡愛讀後感記得《簡愛》裡面有這樣的一句話:「上天賜予的苦難承受不起就是懦弱」!這句話似乎道出了:苦難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夏洛蒂勃朗特顛覆了歷來漂亮公主與白馬王子的愛情故事,她讓從小寄人籬下的小簡一生經歷了常人所難以承受的苦難,當她終於可以和深愛的羅切斯特先生在一起的時候,命運又和她開了一個玩笑,羅切斯特先生不僅被大火燒傷了面部而且還雙目失明!她又一次的做出抉擇。生活賜予她太多的苦難,然而沉重的苦難沒有把瘦小的簡愛壓倒,反而讓她在困境中更加的堅強。她沒有因為自己的相貌醜陋而自卑自棄,更沒有因為生活賜予她太多的苦難而埋怨上帝的不公,而是有尊嚴有目標的過著自己的生活。我喜歡這個雖然瘦小、相貌醜陋但自尊、自愛、堅強的簡愛,在她的身上我看到真正的不屈不饒。一個真正熱愛生活的人是會被人生路上的苦難所嚇倒!上天既然給了你苦難,相信你就有能力抗的起來,如果你不能,那隻能說是個人的毅力與容忍度的問題。因此,我不喜歡抱怨生活的人,喜歡抱怨生活的人,他的一生往往都過的不怎麼樣!並不是一開始就不好,而是隨著他抱怨的增加而形成的惡性循環。所以,不要抱怨路上遇到的苦難,而要選擇去戰勝它們!「苦難是人格的試金石,面對苦難的態度最能表明一個人是否具有內在的尊嚴」,簡愛每一次面對苦難時的抉擇正是她人格的昭顯。我從來都沒有害怕過苦難,因為我相信這世上的一切事情都是人做出來的,相信自己的承受能力。有時候和父輩們聊天,他們無意中提到自己曾經歷的一些事情,在我看來他們真的是吃了天大的苦,而他們認為沒什麼,卻說看似難事,其實落在誰的頭上誰都可以熬過去的。他們告訴我:對於一件事情,如果你不把它當成苦難,它就不算是苦難,把一件事情看作是苦難,只是自己內心對它的外加定義而已!這樣說來,「苦難」——是人們選擇了它,還是它跟定了人們。不管是怎樣一回事,我們也不去追究。只希望人們身在困境中的時候能夠多掙扎一會,不要退縮,因為一切都會過去的。管家網 http://www.home31.com
❿ 名人故事讀後感400字
假期里我在圖書館借了一本叫《名人成長故事》的書.它以通俗簡潔的文字講述了一個個著名人物的身世和經歷.使我明白了怎樣做人和學習.
在《名人成長故事》中我認識了曠世奇才---諸葛亮,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天才畫家---凡.高.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音樂之子---冼星海.
洗星海,廣東省番禺人,出生於澳門,是我國現代傑出的作曲家.1905年,冼星海出生在一個船戶家庭.他是個遺腹子,母親帶著他經過無數次求學和刻苦努力終於成為著名音樂家.
像冼星海這樣奮斗的人還有很多,他們都是經過自我學習而成功的.在我的快樂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事例.
記得有一次,我約一位同學到圖書館借《淘氣包馬小跳》.到了約定時間了,我已到了約定地點,我放眼一看,四周連個人影都沒有,我不禁生起氣來,心想:這壞傢伙,明明說好1:30分到圖書館去,都不來,氣死我了,真是個不講誠信的傢伙,以後不跟他玩了!想到這里,我便去看自己的書了.當我借完書正准備回家的時候,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我的面前,原來是他!我想,看得這么津津有味,連約定時間都會忘記了,肯定是在看漫畫.我上前碰了碰他,沒反應,看得這么入神啊!我看了看他閱讀的那本書的名字叫《讀名著.學語文》,我吃驚了,他竟然在看歷史書,連他都這么認真看書,我更要認真了.我沒打擾他,自己埋頭看起歷史書來.
宋慶齡曾經說過:「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果.」是啊!無任是誰,只要刻苦學習,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所以我以後要每天認真上課,按時完成作業,積極參加課外班和讀課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