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老年痴呆感人的故事

老年痴呆感人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2 09:23:25

⑴ 有段講述一對老夫妻的故事男的得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阿爾茨海默症)治療

教學視頻指出,經方家治療老年痴呆症很簡單,讓病人一天三餐吃甘麥大棗湯。

甘麥大棗湯方 甘草三錢 小麥一碗 大棗十枚 上三味,用水六碗,煮取三碗,分溫三服。

原方中,小麥一升,改成一碗。製作時,可以適當掌握小麥、水的用量。

中醫認為,小麥是心之谷,五穀雜糧中,唯小麥是入心臟的,能夠滋補心氣。甘草、紅棗能夠生津液,把津液補足。其它症狀再根據臨床決定用葯。甘麥大棗湯,還可以用來治療癲癇。

建議咨詢中醫師。

如果採用針灸,那麼可以選擇水溝、內關、風池、天柱、百合、四神聰、神門、三陰交、腎俞、太沖、豐隆。

⑵ 一個老爺爺給他失憶的老伴兒講的三個感人的故事。

這篇課文敘述了長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長接受黨組織交給的任務,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不惜犧牲自己的故事,表現了紅軍戰士忠於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先寫指導員派老班長照顧三個病號過草地,再寫老班長想盡辦法釣魚煮野菜湯給三個病號吃,最後寫老班長犧牲了,「我」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保存起來,以教育後代。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訓練快速閱讀,體會老班長忠於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⑶ 幫我收集一個感人的故事

傻子的愛!!!
鎮子里有個傻瓜,不是天生的那種,5歲那年在一次煤氣中毒事件中,只有他活了下來,和他同在屋裡睡覺的父親用盡最後的力氣將他推到門外撒手而去了,從那以後,他就只會傻傻的笑,不管是開心還是傷心,據說是大腦受到了損傷。

傻瓜還有個美麗的媽媽和可愛的妹妹,他總是問***媽,他的爸爸去哪了,***媽告訴他:爸爸死了,他變成星星到天上去了,他在天上看著我們呢。

傻瓜每天晚上都躺在院子里的草坪上看星星,邊看邊傻傻的笑。

傻瓜11歲的時候,疼愛他的媽媽因腎病死了,臨死前告訴傻瓜要照顧好妹妹,那時他妹妹6歲。傻瓜只會傻呵呵的笑,每天晚上還會去看星星,他說天上的星星多了一個,那個是他的媽媽,緊挨著他的爸爸。

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傻瓜擺起了簡陋的快餐攤,做三明治,攤點離妹妹的學校不遠。

傻瓜在家的時候從來不敢進妹妹的房間,因為妹妹討厭他,妹妹很介意有這么一個傻瓜哥哥,但他喜歡趴在妹妹的門口看著妹妹讀書,每次妹妹發現他的時候,他就像做錯事的孩子一樣躲起來,然後傻傻的笑,不知道是開心還是傷心。
傻瓜每天早上都是早早的起來給妹妹做好早餐後再到快餐攤上去工作。晚上唯一的愛好就是看星星。。。
傻瓜的手藝很好,三明治做的像飯店裡的一樣,學校的老師和學生都喜歡到他的攤子上買早餐,但誰都不知道傻瓜有個漂亮的妹妹在學校上學,因為妹妹很介意別人知道傻瓜是她的哥哥,傻瓜只會傻傻的笑,不論傷心還是開心。

傻瓜工作很努力,但他從不花錢,誰也不知道他那麼拚命掙錢為什麼。傻瓜工作的時候經常傷到手,腳上的鞋子也經常是缺少一隻,妹妹看了就會說:切個菜也會傷到手,鞋子也會丟,怎麼不把你自己丟了!真是個蠢貨!傻瓜聽了還是傻傻的笑,不知道是開心還是傷心。。

傻瓜每天晚上回家睡覺之前都會在一個小本子上寫些字,*奇想看,傻瓜卻總是不給她看,寫完了就藏起來,妹妹試了幾次都沒有找到。。最後也不在理會他在寫些什麼了

傻瓜17歲了,那時妹妹已經上初中了,傻瓜的攤子也搬到了離妹妹學校不遠的地方,每天賣完早餐,就在學校周圍走來走去,身上總是穿著件很破舊而且很臟的衣服,腳上的鞋子總是少一隻,但他工作的時候也會像模像樣的穿上圍裙,仍舊只會傻傻的笑。
一天,在攤自上賣早餐的是候聽到兩個女學生說起他妹妹的名字,說她早上到班上後臉色不好,腰疼的厲害。傻瓜聽到後呆了一會,然後突然大聲叫著妹妹的名字,扔下手裡的工作向學校跑去,他就這樣大聲喊著妹妹的名字,沖過學校門衛和老師的阻攔跑到妹妹的教室里,看到妹妹趴再課桌上,臉色蠟黃,冷汗淋漓,傻瓜這次沒有傻傻的笑,臉上竟是焦急,喊著妹妹的名字背起妹妹就往醫院跑。路上遇到學校的老師質問他:你是干什麼的?快放下她!傻瓜因為憤怒臉憋的通紅:她。。。是我妹妹,我。。是她哥哥。傻瓜一路上就重復著這句話背著妹妹跑到學校附近的醫院里,學校了老師和學生都很驚異,因為從沒聽說她有哥哥。。

傻瓜在病房的門外看著妹妹,她已經醒過來了,而傻瓜已經在病房外熬了3天3夜。那個給她治病的醫生跟她說:不要擔心,你的醫療費你哥哥已經都准備好了。妹妹艱難的抬起頭看向門外的傻瓜哥哥,眼中不眠有些疑問。傻瓜這時候又恢復了常態,傻傻的對著妹妹笑,卻不敢進門

醫生對妹妹說,他很早以前就經常到傻瓜的攤子上買早點,他知道傻瓜工作一直就很努力,也知道傻瓜從來就不花錢,曾經一直弄不明白傻瓜掙這么多錢干什麼,直到今天他終於明白了。因為傻瓜背著妹妹找到他的時

-候喊著:媽媽。。就是這樣死的。。。求你。。救妹妹。。我。。不要妹妹死!原來傻瓜的媽媽活著的時候告訴過傻瓜,他妹妹也有很嚴重的腎病,要他一定要照顧好妹妹。。。。

醫生告訴妹妹她的病需要換腎,換腎的費用他的傻瓜哥哥已經交夠了,但是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腎源。

醫生告訴妹妹當傻瓜知道妹妹的病需要換腎的時候,就大叫著對他說:用。。。我的。。我是她。。哥哥,但是檢查結果是傻瓜的腎也不合適,傻瓜知道了結果,神情很沮喪,就一直說:我是。。她哥哥啊。醫生明白傻瓜的意思:我是她哥哥,我的腎怎麼就不能換給妹妹

傻瓜仍然在病房門外看著妹妹,傻傻的笑著。此時妹妹已經淚流滿面,看著門外那個曾經一直以來都讓她感到恥辱的傻哥哥,用了虛弱的聲音對他說:你站在門外做什麼,怎麼不進來。傻瓜呆了一會,怯怯的說:我。。。可以進來嗎?妹妹含著淚笑著點了點頭。傻瓜背著手來到妹妹的病床前,妹妹讓問他為什麼背著手,並執意要看他的手,傻瓜將手伸出來,手上纏著綳帶,鞋子也只有一隻,那是在送妹妹來醫院的路上手掛到路上被刮上的,鞋子也跑丟了一隻。妹妹還像以前那樣說:怎麼這么笨啊,手又傷到了,鞋子也會弄丟!只是這次說他的時候,只是這時眼中滿是溫柔和心痛。。。這是他成為傻瓜後第一次在妹妹許可的情況下進入她的房間。。

時間一天天過去,妹妹的病日漸嚴重,不時陷入昏迷之中。。。

在熱心的醫生不懈的努力下,合適的腎源終於找到了,手術很成功,妹妹終於從死神的手中被救回來了,可是她醒來的時候卻沒有看到那張熟悉的傻傻的笑臉。。。醫生告訴她,她哥哥為了給她交醫療費,到很遠的地方去打工了,等她完全康復了就來接她回家,叫她安心恢復。。

妹妹每隔幾天都回收到一封字跡歪歪扭扭的信,那是她的傻瓜哥哥給她寫的,內容很簡單且都一樣:我很好,你好好養病。。。出院的那天,傻瓜沒有到醫院來接妹妹,妹妹只接到醫生交給她的一個可愛的絨毛熊,那隻絨毛熊的腳上居然帶著點點血跡。。。

醫生告訴她,因為傻瓜交付的費用只夠給她換腎的,這么長時間的住院費用也很多,傻瓜為了給她交住院費,每天除了做早餐賣,還去找別的工作,只要能掙錢的事情哪怕是掏糞都去做了。

醫生在傻瓜來醫院看妹妹的時候把找到腎源的好消息告訴傻瓜,他仍舊是傻傻的笑著,居然很有禮貌的給醫生鞠了個躬,然後跟醫生說:我。。要給妹妹。。買個禮物。。等。。妹妹。。醒。。送她

傻瓜拖著疲憊的身體,高興的去商店買了只雪白的絨毛熊。。。也許是太疲倦了精神恍惚,他在回醫院的路上橫穿馬路的時候被一輛飛馳的汽車撞飛,送到醫院的時候已經昏迷,可是手中仍舊抓著裝絨毛熊的塑料袋,鮮血順著手滴到了絨毛熊的腳上。。。臨走的時候對醫生說:熊。。。給。。妹妹,然後傻傻的笑著離開了,也不知道他是傷心還是開心。。。。

醫生告訴妹妹,那些信是他模仿傻瓜的筆跡寫的,他說他知道傻瓜肯定不想讓你在還沒有康復的時候知道他已經不在了的消息,醫生說他想幫傻瓜完成他的心願,所以寫了那些信。。。

妹妹獃獃的拿著雪白的絨毛熊,許久都沒有出聲,她默默的回到家裡

屋裡很很簡陋,但很收拾的很整齊,尤其是妹妹的房間里,比她在家的時候還要整齊,只是傢具的表面已經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灰塵,書桌上擺著一盆花,花開的很鮮艷,在花盆旁邊有張很漂亮的卡片,行面有行歪歪扭扭的字:歡迎妹妹回家!傻瓜在知道妹妹不久就能康復的時候就在准備迎接妹妹回家了!

只是此時,她再也聽不到那傻傻的笑聲了!妹妹來到傻瓜的房間,在整理

傻瓜的遺物的時候發現了她一直以來想要看的那個小本子

那本子上還留有一股三明治的味道,上面是傻瓜留下的歪歪扭扭的字跡:

………………

妹妹喜歡睡懶覺,早起的時候要輕,不要吵醒她

妹妹早上不喜歡吃三明治,喜歡吃泡麵,早起先給她做好再去工作

妹妹不喜歡我進她的房間,不喜歡我離她太近,沒有她同意不能進她的房間

妹妹不喜歡別人知道我是她哥哥,絕對讓她的同學知道我是她哥哥

妹妹身體不好,但絕對不能讓她知道她有跟媽媽一樣的病

我要努力給妹妹攢錢……

妹妹的病終於可以治好了

妹妹抱著傻瓜的小本子放聲痛哭

從此後,妹妹每天晚上就像傻瓜以前一樣,喜歡躺在院子里的草坪上看星星,只是天上的星星又多了一顆,那是她的傻瓜哥哥,緊挨著他的爸爸媽媽,他們都在天上著她呢。。。。

⑷ 老太太60多歲有老年痴呆,晚上老是哭,特別健忘,而且已經開始胡說八道,亂編故事

每個人都會老的,

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

老年人都可能會患上這種病,

這需要我們年輕人多理解他。

現在老年痴呆症很普遍的,

也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病。

遇到這種事情沒有辦法,

只能好好的忍讓他們照顧他們。

⑸ 感人的故事

母親的心——葉傾城
朋友告訴我:她的外婆老年痴呆了。

外婆先是不認識外公,堅決不許這個「陌生男人』上她的床,同床共枕了50年的老伴只好睡到客廳去。然後外婆有一天出了門就不見蹤跡,最後在派出所的幫助下家人才終於將她找回,原來外婆一心一意要找她童年時代的家,怎麼也不肯承認現在的家跟她有任何關系。

哄著騙著,好不容易說服外婆留下來,外婆卻又忘了她從小一手帶大的外孫外孫女們,以為他們是一群野孩子,來搶她的食物,她用拐杖打他們,一手護住自己的飯碗:「走開走開,不許吃我的飯。」弄得全家人都哭笑不得。

幸虧外婆還認得一個人--朋友的母親,記得她是自己的女兒。每次看到她,臉上都會露出笑容。 叫她:「毛毛,毛毛。」黃昏的時候搬個凳子坐在樓下,嘮叨著:「毛毛怎麼還不放學呢?」--連毛毛的女兒都大學畢業了。

家人吃准了外婆的這一點。以後她再要說回自己的家,就恫嚇她:「再鬧,毛毛就不要你了。」外婆就會立刻安靜下來。

有一年國慶節,來了遠客,冊友的母親親自下廚烹制家宴,招待客人。飯桌上外婆又有了極為怪異的行動。 每當一盤菜上桌,外婆都會警覺地向四面窺探,鬼鬼祟祟地,彷彿一個准備偷糖的小孩。終於判斷沒有人注意她,外婆就在眾目睽睽下挾上一大筷子菜,大大方方地放在自己的口袋裡。賓主皆大驚失色,卻又彼此都裝著沒看見,只有外婆自己,彷彿認定自己幹得非常巧妙隱秘,露出歡暢的笑容。那頓飯吃得……實在是有些艱難。

上完最後一個菜,一直忙得腳不沾地的朋友的母親,才從廚房裡出來,一邊問客人「吃好了沒有」,隨手從盤子里揀些剩菜吃。這時,外婆一下子彈了起來,一把抓住女兒的手,用力拽她,女兒莫名其妙,只好跟著她起身。

外婆一路把女兒拉到門口,警惕地用身子擋住眾人的視線,然後就在口袋裡掏啊掏,笑嘻嘻地把剛才藏在裡面的菜捧了出來,往女兒手裡塞:「毛毛,我特意給你留的,你吃呀,你吃呀。」

女兒雙手捧著那一堆各種各樣、混成一團、被擠壓得不成形的菜,好久,才愣愣地抬起頭,看見母親的笑臉,她突然哭了。

疾病切斷了外婆與世界的所有聯系,讓她遺忘了生命中的一切關聯,一切親愛的人,而唯一不能割斷的,是母女的血緣。 她的靈魂已經在疾病的侵蝕下慢慢地死去,然而永遠不肯死去的,是那一顆母親的心。

.

⑹ 急求適合老人角色講的感人的故事

張揚拍的《飛越老人院》,影片囊括了新中國影史上最著名的老藝術家們。許還山、吳天明、蔡鴻翔、王德順、唐佐輝、李濱、田華、管宗祥、陶玉玲、劉江、賈鳳森、黃素影、張華勛、江化霖夫婦、仲星火夫婦等所有老演員年齡相加超過3000歲,可謂「千歲天團」。其中許多人息影多年,特為本片再度出山集結。陳坤、徐帆、廖凡、斯琴高娃等也為「千歲天團」甘當綠葉,友情出演。

⑺ 感人的小故事,要那種讓人有種流淚沖動的哦!內容要陽光,友情親情等皆可!

● 情人節,老年痴呆的外公失蹤。晚間,醫院來電說有位衣服上縫這個電話的老人站在某病房裡不肯離去。去接外公時媽媽一進病房便哭了,外婆就是在這間病房去世的。當我看到傻傻的外公 手裡那支不知從哪裡揀來的玫瑰時,忽然想到幾年前情人節,我問外公咋不送外婆玫瑰時,外公說傻老太太襯不上玫瑰。

● 5歲「媽媽,燒紅燒肉 吧」 「行,燒」 15歲「媽媽,別燒紅燒肉了,換換味道」 「行,買別的菜」 35歲「兒子,啥時候回家吃一頓啊?媽給做紅燒肉」 「不行,最近忙」 50歲「媽媽今天路過你家,給你帶紅燒肉」 「不行,今不在家」 70歲「媽,我想吃紅燒肉」 那邊,已經沒有了媽媽的聲音

● 他向她求婚時,只說了三個字:相信我;她為他生下第一個女兒的時候,他對她說:辛苦了;女兒出嫁異地那天,他摟著她的肩說:還有我;他收到她病危通知的那 天,重復地對她說:我在這;她要走的那一刻,他親吻她的額頭輕聲說:你等我。這一生,他沒對她說過一次「我愛你」,但愛,從未離開過。

● 她很胖,胖到所有人都覺得不會有人娶她。他很瘦,卻鬼使神差般娶了她。結婚那夜,她在他面前寬衣,隨著衣服脫落的,還有一層肉皮。其實她是個美人,只因厭倦人們對外貌的嚴苛,於是費盡心機想找個能容忍她醜陋的人託付終身。他得知真相之後憤然離去,他不過是想娶個外貌醜陋且沒有心機的女子。

● 我因車禍而失明,所以我從不知女友長什麼樣。那年,她得了胃癌,臨終前她將眼角膜移植給了我。我恢復光明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她的照片,然而我只找到她留給我的一封信,信里有一張空白照片,照片上寫有一句話:「別再想我長什麼樣,下一個你愛上的人,就是我的模樣。」

● 一個小男孩對小女孩說:「我是你的BF。」女孩問:「什麼是BF?」男孩說是BestFriend(最好的朋友)的意思。再後來他們結婚生子到了風燭殘年的年紀,老公公對老婆婆說:「我是你的BF。」老婆婆問:「什麼是BF?」老公公微笑回答「BeForever!(永遠這樣)」

● 2500年清明,他走進了器官銀行。存好良心,30年整。遂闖盪社會,一帆風順。期至,取回良心,未污染,甚歡喜。病床上,他暢想有了良心後的種種打算。手術做了三天三夜,失敗告終。診斷書上只有4個字:排異反應。

⑻ 這個故事感人嗎 老太太癱了多少年了,一直是老頭子不離不棄的伺候著。可一個跟頭老頭子就這樣去了。

人一生要走很多階段,到老了也許就是合二為一了,是一種習慣了,如四肢一般,生死對他們也許就不再畏懼了。

⑼ 關於親情的老年痴呆感人故事(我已在百度知道找了,基本一樣的不給分)

他四歲那年,一隻眼睛被一粒飛石擊中,當時就血流如注。送到醫院後,醫生搖搖頭,說創傷太重,無法醫治了,只給孩子配了一些簡單的葯水。
父親不死心,抱著孩子到了當時眼科醫術最好的上海,但上海的醫生徹底地粉碎了父親的希望,他們堅定地說:「眼睛沒法醫了。」
父親抱著孩子走上街上,不禁悲從中來,坐在街頭掩面大哭。不懂事的孩子問:「爸爸,你怎麼哭了?」
兒子六歲的時候,右眼已經泛白了,很是難看。他問父親:「為什麼我的一隻眼睛是白顏色的?」
父親無言以對。
父親知道,孩子將為這隻眼睛付出一生的代價,他做任何事情都要比其他人困難。
父親在一家花崗石廠工作,負責裝運。那一年,他在車間里出了事故,在吊裝一塊五噸左右的花崗石時,鏈條突然斷裂,砸在料堆里,濺起的碎石像子彈一樣擊中了他的面部。他突然眼前一黑,什麼也看不到了。送到醫院後,他的一隻眼睛比孩子當年傷得輕些,另一隻眼睛倒無大礙。但他竟然拒絕治療!他向廠方提出要求,他不看那隻傷眼,能不能把醫葯費支付給他。廠方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他說想用這筆錢給兒子裝一隻假眼。廠方對這個提議當然不能接受,堅持讓他去醫院診治那隻傷眼。
他還是拒絕了。廠方為了避免後顧之憂,讓他寫了保證書,內容大意是如果眼睛瞎了,和廠方沒任何關系,他真的寫了。許多人都認為他瘋了,他卻不作任何解釋。
二十年後,這位父親已經開了一家綉花廠,人們都稱他獨眼廠長。他的兒子很英俊,絲毫看不出是殘疾人。那一年,孩子和一位漂亮的姑娘結婚了,婚禮上,有人問新娘:「你在乎他只有一隻眼睛嗎?」新娘說:「雖然他只有一隻眼睛,但他比正常人更大方。」而新郎笑著說:「因為我只有一隻眼睛,所以像獵人一樣瞄準了她。」眾人被這對新人的言語逗笑。
在兒子的婚宴上,年老的父親喝醉了。他指指自己的一隻瞎眼,對親朋好友說:「你們知道我的眼睛當年為什麼不去治?」
老人說:「以前兒子常常問我,自己的眼睛為什麼是白色的。我就把兒子拉到身邊,指指自己的瞎眼,說,兒子,爸爸也是這樣的,這叫遺傳。」
眾人聽了,全都愣在那

⑽ 真實的感人故事

1、大衛.貝克漢姆

大衛.貝克漢姆是英格蘭著名的足球運動員,但在他小時候,卻想做一名越野跑車隊的選手。貝克漢姆的家人,倒是十分支持,全家人省吃儉用,給他交清了所有的費用。

貝克漢姆加入車隊後不久,就迎來了一次機遇,著名的Essex越野跑大賽將在四個月後拉開序幕。但是遺憾的是,知道這個消息時,已經錯過了報名的時間。

盡管如此,車隊的老闆還是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借這個機會把車隊的名氣打出去。接下來,老闆買了很多禮物,去拜訪大賽的組織者亨特里先生。

結果,老闆提著禮物垂頭喪氣地回來了。只是他仍然不死心,又派幾個得力的助手去拜訪,依然是無功而返。

在車隊的內部會議上,不少選手沮喪地說:「難道我們眼睜睜地看著與Essex越野跑大賽失之交臂。」

這時,年少的貝克漢姆自告奮勇地說:「讓我去試試吧,我相信我能拿到這個名額。」老闆望著這個乳臭未乾的孩子,有點嗤之以鼻地說:「憑你?連我去都被無情地拒絕了,你確信你能說服他,可是你憑什麼呢?」

貝克漢姆拍拍胸脯說:「我敢立下軍令狀,不過我要是能順利拿到的話,我希望我能代表車隊出戰。」見貝克漢姆如此自信,老闆爽快地答應了他。

拿著老闆給的地址,貝克漢姆順利找到了亨特里的別墅,卻被保姆攔在了門外。「你好。」貝克漢姆客氣地拿出車隊的名片說,「請轉告亨特里先生,我想和他聊聊賽車。」幾分鍾後,保姆走了出來說:「對不起,先生說,你們已經來過幾次了,沒有必要再聯系了。」

貝克漢姆依然微笑著說:「沒關系的,請轉告亨特里先生,我明天還會來的。」

第二天晚上,貝克漢姆早早來到了亨特里的別墅前,他選擇在八點的時候准時敲門,依然是保姆接待的。貝克漢姆微笑著說:「請轉告亨特里先生,我想和他聊聊賽車。」

保姆不忍心拂他好意,進去匯報了,片刻後,保姆出來說:「孩子,你還是走吧。先生不願意見你。」貝克漢姆信心百倍地說:「我明天還是會來的。」

此後的三個月內,貝克漢姆天天都過來,周末的時候,貝克漢姆還堅持一天過來拜見兩次,盡管他一次都沒見到亨特里先生。

但貝克漢姆仍然沒有放棄,一個下雨的晚上,他再一次過來了。依然是保姆開的門,保姆說:「孩子,我給你算過了,加上這次,你已經來過整整一百次了。我們先生正在看球。他應該不會見你。」

當知道亨特里還是名鐵桿球迷時,貝克漢姆的眼睛頓時一亮,他走到大廳里說:「亨特里先生,我今天不跟你談車,我們談談足球吧。」當聽到亨特里房間里的電視聲音弱了很多時,貝克漢姆開始大談英格蘭足球現今的局勢和自己的雄心壯志。

過了一會兒,門開了,亨特里走了出來,「你是個對足球有深刻見解的人,對於這么執著的人,我相信你的未來是一片璀璨。所以,我願意與你談談這次比賽的細節。」接下來,兩個人在書房裡談了兩個小時,談妥了貝克漢姆車隊參加Essex越野跑大賽的所有細節。

一個月後,Essex越野跑大賽如期進行,憑著出色的表現,貝克漢姆摘得了Essex越野跑大賽的冠軍。多年後,貝克漢姆轉戰足球,因為堅持不懈,他的足球事業同樣風生水起,他苦練出來的任意球和長傳技術,也成了賽場上屢戰屢勝的法寶。

每一次去和球迷見面,都有不少球迷問他成功的秘訣,貝克漢姆總是語重心長地說:「我想告訴你們的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比堅持更厲害的武器了,我要送給你們一句話,同時也是我人生的總結:一次挫折是失敗,一百次挫折便是成功。」

2、易建聯

他出生於廣東鶴山市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郵政職工。父母的身高都在1。70米以上。因為遺傳的緣故,他生下來就比同齡人高,這讓他處處顯得傲氣凌人。

因為工作調動的關系,他兩歲時隨父親來到深圳。

他3歲時,就學會了怎樣把家裡的電器弄得四分五裂,4歲時就把鄰居的孩子打得跪地求饒。他進幼兒園才一周,就成了園里的破壞大王。班裡的同學都不喜歡他,避而遠之。老師經常打電話到家裡訴苦。

因為朋友越來越少,他找不到玩耍的樂趣,索性玩起了籃球。那個時候,也只有籃球才是他唯一的朋友,他有什麼快樂和憂愁的事,都會在運球的時候大聲說出來,在他看來,那是很正常的事,但別人暗地裡卻罵他瘋子。

7歲那年,他進了深圳一個比較好的學校讀書,他拜學校最有名的老師學習籃球。

他不信自己不能闖出一番成就,他信誓旦旦對母親說,你們看著吧,不出10年,我將成為中國籃球史上最有價值的球員。在家人看來,他的話只是對理想的一點毫無意義的安慰。因為,那時,他是一無所成。

10歲時,他身高已經有1。80米。他緊緊記得當年的那個誓言,他和幾個同樣愛好籃球的夥伴組建了一支籃球隊,他取名叫「夢之隊」。

隊伍組成後他們就開始了緊張的訓練。父親看在眼裡,又喜又憂,喜得是他從兒子身上看到了當年那個頑強而又靈氣逼人的自己,憂得是他擔心頑皮的兒子會把上課的時間也拿來練球。

為了監督他的學業,父親不得不經常請假去學校看望他。

12歲生日那天,父親帶他去游樂園玩。走到門口,父親突然問他要不要到山上去,因為那裡的體育館正在舉行一場少年職業比賽。但是等觀光車的人太多,等了很久還沒位子,父親突然提出抄近路走,這樣時間還能快一點。

他感到很驚訝,這里他來過幾次,並沒有發現父親所說的近路。父親笑了,拐了一個彎後指著一處陡坡說,就從這里上。

他愣住了。父親沒有理會他,藉助旁邊的一棵小樹,幾下就翻上去了。8分鍾後,他們走到了體育館的前面,父親指著來的那條路,意味深長地說,孩子,成功其實就像我們爭先恐後地趕到山頂,如果都去坐觀光車,不知要輪到什麼時候,就算坐上了,也被別人遠遠甩在了。

既然都只是一個過程,為什麼我們不選擇其他的方式呢,比如走路,雖然前面有荊刺和陡坡,你也許會跌倒很多次,但只要堅持下去,你總能比別人捷足先登,也只有那樣,你才能形成自己的優勢啊。父親的這番話,讓他銘記在心。

因為有父親的支持和鼓勵,他很快報名參加了深圳的街頭籃球賽,雖然第一輪就被淘汰,但他沒有泄氣。他和隊員擊掌發誓,明年重新再來。

回到家不久,他沒有想到,深圳體校教練戴憶新竟然聞訊而至。他慶幸自己遇到了伯樂。由於有了專門而系統的訓練,他的身高與球技直線上升。

2001年,身高達2。02米的他入選中國國家青年隊,在2005年到2006年的比賽中,他以優異的成績成為了CBA史上最年輕的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他就是中國籃壇的熱門人物,被稱為新一代人氣王的易建聯。

2007年8月,他簽約密爾沃基雄鹿隊,成為繼王治郅、巴特爾、姚明之後,第四位進軍NBA的中國球員,他也是第一位到現場經歷選秀過程的中國球員。

他的至理名言就是:「荊刺和挫折,在一個人的理想下根本不算什麼,鄙視它,爬上去,山頂上的你才是真正掌握自己命運的上帝。」

3、穆罕默de·阿薩夫

不到24歲的穆罕默de·阿薩夫是加沙罕尤尼斯難民營的難民。為了能參加泛阿拉伯國家的選秀大賽「阿拉伯偶像」,離開就業市場不景氣的加沙為自己找出路,他偷偷溜出加沙到了開羅,又輾轉黎巴嫩去參加海選。然而,由於加沙被封鎖而延誤,當他抵達貝魯特時,報名已經結束。

絕望的阿薩夫打電話和母親商量,最後決定翻牆進入選秀所在的賓館,但組委會依舊維持原來的決定。另一位參賽的巴勒斯坦人聽到了他的聲音,把名額讓給他,並告訴他:「我知道我到不了最後,但你能。」

最後的結局很美好,阿薩夫戰勝了來自埃及和敘利亞的兩名決賽對手,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獲得「阿拉伯偶像」冠軍的巴勒斯坦人。

這是整個阿拉伯世界熱議的話題。由於時差原因,「阿拉伯偶像」的直播時間是北京的凌晨,但我八十多歲的父親每次都會不經提醒就守在電視前。他是一個老難民,經歷過1948年那段屈辱的歲月,從故鄉巴勒斯坦逃難到敘利亞。

他對阿薩夫的喜愛,與其說是一種支持,不如說是找回了一種久違的歸屬感,一種對於失去故鄉的情愫。

老人的這種執著也感動了從未涉足巴勒斯坦的4個孩子。對於他們來說,祖國通常只是一個名詞,在填寫各式各樣的申請表時常被用到。

孩子們拚命撥打國際長途給阿薩夫投票,相信在這個時間,在歐洲和美國、智利、阿根廷、蓋亞那等等國家和地區,有著無數和我狀況相同的巴勒斯坦家庭。

阿薩夫的成功讓別人知道了巴勒斯坦人不只會搞政治、搞游擊隊,他們也有能力在不同的領域大顯身手。他們有自己的文化、藝術,甚至由於特殊的歷史背景,他們還有著其他民族沒有的東西,比如監獄文化。

以色列監獄里的巴勒斯坦政治犯以絕食要求獄管為他們提供「阿拉伯偶像」的直播信號。在寫給阿薩夫的信中,他們給出了史上最壯烈的支持——「你一定要加油,我們都在為你掉肉。」

在社交網站上,阿爾及利亞人給阿薩夫留言:「我們全家昨天都沒有做菜,大家全部在看你。在這個周末,你就是我們的大餐。」巴勒斯坦人的藝術作品反映現實,壓抑的生活和以色列持續的佔領給他們帶來了靈感,但同時他們也通過音樂表達對和平的追求。

1988年出現在一張標志性照片上的投石男孩Ramzi Aburedwan,長大後成了為和平奔走的游吟詩人;3個以色列阿拉伯青年組成的饒舌組合DAM,唱出了《誰是恐怖fen子》《我需要自由》等代表巴勒斯坦人心聲的歌曲,傳遍了整個阿拉伯世界和許多歐美國家。

更多的巴勒斯坦人發現,音樂是比石頭更有效的武器。2009年初,在遭受以色列近一個月轟炸的加沙,人們唱出了《我們不會倒下》(We Will Not Go Down),告慰一千四百多個亡靈。

對於三代難民的巴勒斯坦人,上一代是痛苦的一代,他們親身經歷了失去家園的浩劫;我們是失敗的一代,身在海外,對民族和國家的支持有心無力;而接下來將是模糊的一代,他們對未來不確定,對過去又不甚了解。

阿薩夫成功地成為了一個符號,讓三代巴勒斯坦人統一起來,把持不同政治理念的巴勒斯坦人、組織以及派別統一起來,同時也在阿拉伯革命這個大環境下,把所有支持民主自由、渴望公平正義的阿拉伯人統一了起來。

4、約翰遜博士

他的父親經營一個大舊書攤.有一次,距離不遠處有個節目,大家都去趕集,這天正下著雨,他的父親想要約翰博士分一部份書籍,運到趕集的地方去販賣.他的父親接連呼喚他三次,要他去,可是約翰遜博士這時正專心閱讀一本又厚又大的書,竟假裝聽不見,也不理睬,父親嘆了一口氣。

只得自己親自去了.這時候,約翰遜博士年十八歲.五十年後,有一天中午十一時,當地人看見這個體態臃腫的老年人,跪在街心,他把帽子夾在腋下,拐杖放在一邊,低頭跪在太陽下,熱淚直流。

這時約翰遜博士業已成名,大家都來看他,他對大家說:五十年前的同一天,同一時刻,我不聽父親的話,現在我跪在這里懺悔!

5、拉菲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拉菲爾畫了一幅瑪利亞抱著聖子耶穌的畫像,在她的右下方是個老人,左下方是個使女.可是正下方有一大片空白,正在想該補些什麼。

這時他從畫室窗口看到附近麵包店窗口有兩個孩子,大的一個四五歲左右托腮,仰望雲天,對他弟弟說話,小的一個頭靠在兩臂上,也望著天空,在聽他哥哥說話.拉菲爾覺得很美,就把他們畫在畫的下方,再加上翅膀,就成了兩個天使。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