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小學生中華美德故事有感

小學生中華美德故事有感

發布時間: 2020-11-22 09:55:36

❶ 讀中華美德故事心得500字

讀中華美德故事心得
寒假裡我讀完了《中華美德故事》這本書,我覺得其中《孔子好學不倦》的故事,對我的啟發教育特別深。

這個故事介紹了孔子的好學精神:孔子60歲了,還要拜師學琴。他學琴與別人不同,別人總是迫不急待地要求學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學兩三天,可是孔子學一首曲子埋頭一練就是十天。明明已經熟練了,可還是不肯換新曲子。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練熟,而且還要通過曲子旋律來揣摩出曲子的精髓和主人公的人品、個性、精神甚至外貌。孔子的好學精神,深深地感動了他的老師。

想想自己,我感到非常慚愧。有一次,在家裡做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時遇到了一個難題,怎麼也想不出該怎麼做。這時,我想乾脆明天早上到學校看其他同學是怎麼寫的,把答案一抄不就完事了嗎?第二天晚上作業發下來,我得了優秀。老師還表揚了我。可是,現在翻開作業本一看,好像優秀上多了個黑點,今天讀了孔子的故事,讓我又想起了這件事,對待學習要認真,碰到困難要虛心向老師請教。

這個故事,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習是進步的階梯、是成功的基石,只有勤學、好學、不弄虛作假才能取得成功。」

❷ 小學生美德事跡

小學生美德少年事跡材料一:
魯xx,女,1999年11月9日出生,是平頂山市中心路小學六年級二班學生,中心路小學少先隊大隊委學習委員。老師的言傳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了一顆顆健康向上的種子。使她一天天茁壯成長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小學生。在家裡,她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是一個獨立自強的好孩子;在學校她是位勤奮學習,心系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優秀少先隊員;在社會中,她是誠實守信,遵守公德,熱心公益活動的好少年。
在家裡,她從小就養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每天還協助大人做很多工作,幫媽媽一起打掃衛生,給爺爺拿報紙,給爺爺讀報。和爸爸一起收看新聞節目,並且討論實事政治。每天的家庭作業都是自己獨立認真完成,今天的事情一定今天完成,決不留到明天。這是她對自己的一慣要求,因為她,家庭里充滿了快樂的笑聲。
在學校,她努力的學習各門功課,在知識的海洋里,她是一個快樂的暢游者。不斷的學習和總結,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她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從老師的辛勤耕耘中,一點一滴積累著收獲。從老師的諄諄教誨中,不斷塑造著豐滿的自我。和同學們一起互相學習,共同進步,與同學們在互學互比中取長補短,一起進取;與同學們在交流探求中,學習、借鑒,共同提高。班集體這個團隊榮譽她倍加愛護,哪裡能給集體增加榮譽,哪裡就有她的身影。並且在團隊工作中,主動承擔責任,同學之間的友誼她特別珍惜。在學校是老師的好幫手,是同學們心目中的知心朋友、學習榜樣。魯思嘉同學,興趣廣泛,全面發展,課余時間酷愛傳統的中國文化,熱愛書法、繪畫、剪紙,多次代表學校參加市、區里的書法比賽,和別的學校的師生一起交流進步,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多次被評為『書法之星』。在市裡舉行的『清艷杯奧數比賽』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在學校年年被評為優秀班幹部,並取得了市新華區優秀三好學生的榮譽稱號。還酷愛語文朗誦,參加了平頂山晚報小記者活動。和她們一起參加公益活動。為災區募捐、去敬老院慰問、和山區小朋友建立手拉手好夥伴活動,廣泛的興趣和愛好,既陶冶了情操,又讓她在學習和生活中充滿了熱情和自信。和同學們在互相幫助中茁壯成長。
在社會,她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公益活動。在社會實踐中磨練自己的能力。增長自己的才幹,在汶川地震中,她捐出了自己積攢的所有零花錢,還發起倡議,讓身邊的人也一起加入到支援災區的行動中。在和貧困山區同學們的手拉手活動中,送去了自己為她們精心挑選的課外書,在敬老院里,給奶奶們梳頭,給爺爺們唱歌,畫畫。打掃衛生,讓孤寡老人們感到我們這個大家庭裡面的溫暖和快樂。生活中的她,就是這樣,用一顆熾熱的心感動著身邊每一個人。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學習、生活、成長的路是漫長的,但她懂得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到彩虹。她正用自己的正直、善良為歌,熱心和寬容為曲,彈奏暖人心扉的歌;用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為筆,用進取和奮發為墨,書寫充滿希望的畫。用自己的愛心、恆心、誠心托起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

小學生美德少年事跡材料二:
李玫潔,女,1999.12出生,是淮濱縣實驗學校六年級二班學生。老師的言傳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種子,使她一天天茁壯成長成一名品學兼優的小學生。在家裡,她是個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獨立自強的好孩子;在學校,她是位勤奮學習,心系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優秀少先隊員;在社會,她是位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公益活動的好少年。
在家裡,她尊敬長輩,孝順父母。在每天的日程計劃里,她都會列上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常年有病的奶奶行動不便,她會幫著倒水端飯還和奶奶聊天。打掃衛生、收拾房間是她和媽媽周末的必修課,自己的事情自己獨立完成,今天的事今天做好,是她對自己的一慣
要求。因為她家庭里充滿歡笑、和諧。
在學校,她勤奮學習,努力學好每一門功課。在知識的海洋里,她是一個快樂的暢游者,不斷的學習和總結,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她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從老師的辛勤耕耘中,一點一滴積累著收獲;從老師的諄諄教誨中,不斷塑造日益豐滿的自我;與同學們在互學互比中取長補短、一起進取;與同學們在交流探求中學習借鑒、共同提高。對於班集體這個團隊的榮譽她倍加愛護,只要是集體活動都會有她快樂的身影,只要是班集體的事情都會有她主動承擔任務,同學之間的友誼她會特別珍惜。在老師心目中她是好幫手,在同學心目中她是知心夥伴和學習榜樣。李玫潔同學,興趣廣泛,全面發展。在課余時間參加了舞蹈、鋼琴、古箏、書法、繪畫特長班,並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類活動,在全校「爭當小書法家」大賽中,獲得了一等獎。多次在全縣演講、歌唱、繪畫比賽中獲獎,還是校園廣播站的播音員、小記者呢!廣泛的興趣和愛好,既陶冶了情操,又讓她對學習和生活充滿了熱情和自信,與同學們在互相幫助中茁壯成長。
在社會,她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公益活動。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磨煉自己的毅力,增長自己的才幹。如:宣傳「六城聯創」活動中推廣文明用語;參加「送文化下鄉」活動中,為敬老院的老人和農村學校的孩子獻愛心、送文藝節目;發動同學們一起到全校各班級為母校徵集校歌;帶領特長班的小朋友參加全縣群眾文化廣場活動,愛心和誠心在行動中傳達到生活每個角落。其中最有意義,最令人難忘的就是在汶川大地震後,她積極呼籲為災區孩子獻愛心,不僅自己主動把平時攢的零花錢全部匯到災區,還帶領全班同學發起倡議,爭取身邊的親人、同學和朋友積極為災區孩子損款捐物。並通過勤工儉學與災區的小朋友共渡難關,她用一顆熾熱的心感動著身邊每一個人。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學習、生活、成長的路是艱辛而漫長的,但她懂得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她正用自己的正直和善良為歌,熱心和寬容為曲,彈奏暖人心扉的歌;她正用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為筆,進取和奮發為墨,書寫充滿希望的畫;她正用愛心、恆心、信心、誠心托起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

小學生美德少年事跡材料三:
趙Xx是Xx縣Xx小學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曾榮獲「三好學生」、 「文明禮儀小標兵」、「小小舞蹈家」等稱號,學校演講比賽一等獎、縣繪畫比賽一等獎等,範文之事跡材料:小學生十佳美德少年事跡材料。在家中,她總是想方設法為父母分憂解愁,是父母的好幫手;在學校,她勤奮好學,心系集體,積極參加各項活動且成績顯著,是老師的好助手和同學的好榜樣;在社會,她樂於助人,熱心公益事業,是傳遞愛心的小天使。
孝敬父母 尊敬長輩
趙Xx是一個非常孝敬長輩的好孩子。她心地善良,追求純真,無私無邪。在家長的眼裡,她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甚至可以說,是父母的知心朋友。在家裡,她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自己的事情很少要父母操心,自己主動分擔不少家務。從一年級開始,就堅持自己洗腳、洗襪子、疊被子等,媽媽非常高興。現在她更勤快了,每天吃飯前後,主動給父母盛飯、端菜、收碗、擦桌、洗碗。懂事的她從來不挑吃穿、不攀比享受,只是和別人比自己學到的知識、比在學校的表現。她知道,自己努力學習,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
勤奮好學、品學兼優
趙Xx同學熱愛祖國,學習勤奮。她總是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虛心接受老師的教育、指導。她從小就養成了嚴謹認真的學習習慣,從小就懂得守紀律、講文明、愛集體、樂助人,從小就熱愛勞動,勤於鍛煉。她求知慾強,敢於提問,善於質疑,對所學的知識能理解地掌握。她不滿足於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大量閱讀有益的書報,碰到難題就向老師請教或自己查閱資料解決。學校開展「講文明」活動,她帶頭不買零食,不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平時見到有同學違反了紀律規定,她勇於上前指正。有同學遇到不懂的問題了她會耐心輔導,把自己的解法講解給同學。班裡組織的活動都少不了她的身影,做節目的主持人、唱歌、朗涌、舞蹈樣樣行。繪畫是她的最愛,班級里辦黑板報更是她的拿手活。通過這些活動,既鍛煉了自己,又豐富了課餘生活,為同學們帶來了快樂,也為自己的成長提供了寶貴的財富。久而久之,培養了一種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堅強的意志。
熱心公益 傳遞愛心
學校開展的各項公益勞動或實踐活動,趙Xx都積極參加、認真准備,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近兩年,每逢周六日,她經常組織同學到一些小區、公園、街道打掃衛生,搞環保宣傳教育,既美化了環境、又提高了人們的環保意識。在她的帶動下,全班學生都積極投入到了這項活動當中。
趙Xx同學就是這樣心中有長輩,心中有同學,心中有老師,心中有集體,心中有社會。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努力按照中華傳統美德的要求去做。在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都有著突出的成績和表現,確實做到了令家長放心、令同學敬佩、令老師滿意,是名副其實的好學生。

小學生美德少年事跡材料四:
孔凡洋,男,現年12歲,現在曲阜市馬庄中學六年級二班學習。老師的言傳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在他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種子,使他一天天茁壯成長成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小學生。在家裡,他是個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獨立自強的好孩子;在學校,他是位勤奮學習,心系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優秀少先隊員;在社會,他是位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公益活動的好少年。
一、品學兼優,屢獲佳績
孔凡洋同學熱愛祖國,勤奮學習,立志成才,把理想付之於實際行動。他總是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虛心接受老師的教育、幫助。他從小就懂得遵守紀律,講文明,熱愛集體,助人為樂;他熱愛勞動,積極帶領少先隊員參加少先隊開展的各項有益活動,加強體育鍛煉,身體素質好。學習上,他求知慾強,課堂上,他敢於提問,善於質疑,對所學的知識能理解地掌握;課外,他不滿足於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大量閱讀一些有益的書報,以開闊自己的視野、增長知識,碰到難題就向老師請教或自己查閱資料解決,六年來,他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年年被評為學校的「優秀學生」、「優秀班幹部」,在學校演講比賽和古詩文誦讀比賽中分別獲得二等獎、一等獎……這一張張鮮紅的獎狀,都是他努力奮斗的結果。
二、尊敬長輩,孝順父母
在家裡,在每天的日程計劃里,他都會列上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在家尊敬老人,家中有八十多歲半癱瘓的奶奶行動不便,他會幫著父母倒水端飯還和奶奶聊天,從不嫌棄老人,使奶奶生活的幸福。打掃衛生、收拾房間是他和媽媽周末的必修課,自己的事情自己獨立完成,今天的事今天做好,是他對自己的一慣要求。因為他,家庭里充滿了歡笑、和諧。
三、誠實守信,熱心公益
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磨煉自己的毅力,增長自己的才幹。最令人難忘的就是在汶川大地震後,他積極呼籲為災區孩子獻愛心,不僅自己主動把平時攢的零花錢全部捐到災區,還帶領全班同學發起倡議,爭取身邊的親人、同學和朋友積極為災區孩子損款。並通過勤工儉學與災區的小朋友共渡難關,他用一顆熾熱的心感動著身邊每一個人。在學校組織的文藝活動中擔當主持人,策劃並編輯宣傳欄內容。
四、懂得感恩,深受愛戴
孔凡洋不管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中都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好評。他尊敬師長,他發自內心的尊重與敬愛,校園內總能聽到他親切的「老師,您好!」他說是老師給予了他知識,幫助他成長;是家長的殷切希望讓他快樂成長,沒有老師和家長的辛勤付出,就沒有他所取得的眾多成績,因此回報老師和家長是他勤奮的動力。
五、一份耕耘,一份收獲。
學習、生活、成長的路是艱辛而漫長的,但他懂得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他正用自己的正直和善良為歌,熱心和寬容為曲,彈奏暖人心扉的歌;他正用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為筆,進取和奮發為墨,書寫充滿希望的畫;他正用愛心、恆心、信心、誠心托起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

小學生美德少年事跡材料五:
愛心大使──姜尚村
他是伊川縣實驗高中二年級學生。他總是以赤誠之心奉獻自已的愛心,他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去看望敬老院的孤寡老人,陪老人們聊天,給他們講學校的事情,幫老人打掃房間,盡自己所能做讓老人開心的事,看到這些老人們舒展的笑臉,他才真正感受到了奉獻的快樂。
在學校里,每位同學都是他的好朋友,他喜歡看見同學們燦爛美麗的笑容,於是,每次誰有困難,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的,都會找他幫忙,他也盡力幫助,在班裡他的書包是最沉的,因為他不僅把自己的學慣用品帶上,還要盡力把家裡能帶的學慣用品都裝在書包里,當課堂上同學們缺這少那的時候,他的書包就派上用場了,此時同學們戲稱他的書包是「百寶箱」,媽媽老是心疼他讓他不要拿那麼多東西,可他總是以離家近為由來說服媽媽。他用他那充滿愛的心靈感受生活,享受助人的快樂,充滿感恩地度過每一天。
姜尚村,幫助同學、關愛老人、無私奉獻的點滴在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同時也受到學校領導和廣大師生的肯定和贊揚,在學校組織的全校愛心大使競選活動中他成功入選,成為九個校級愛心大使之一,並且做為代表成功接受了伊川縣電視台的采訪。

❸ 中華美德故事讀後感有哪些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是《華美德故事》這本書講了許多小故事,有講愛國守法的,明禮誠信的,團結友善的,勤儉自強的,還有敬業奉獻的。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我應該向書上講的那些人學習,對老師尊敬,上課認真聽講,努力學習知識。對父母應該孝順,經常幫助他們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自己料理好自己的生活。互相幫助,同學有困難應該盡力幫助他們,有缺點不嘲笑他們,沒人陪他們玩時,我應該和他們一起玩。對老人應該孝敬,如在公共汽車上,應該主動給老人讓座。我們還應該愛我們的祖國,小時候好好學習,長大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麗,吸引更多外國遊客。在平時生活中應該遵守諾言,要是做不到要盡快對那個人道歉,勇於承認錯誤。

這本書中的故事很精彩,使我也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❹ 中華美德故事

傳統美德——誠實守信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場去賣布,回為了使兒子不惹麻答煩,所以她對兒子說:「兒子,你不跟我賣布,我回來後讓你吃豬肉。」兒子一聽有肉吃,就不鬧著去了。妻子回來後,發現曾子正要殺豬,妻子很捨不得,便哭著求他不要殺豬。而曾子卻堅定地說:「做人不可以言而無信,既然答應兒子要殺豬吃肉,就不應該後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兒子長大後言而無信,所以我今天要為兒子做個榜樣。」於是曾子把豬殺了。他的兒子長大後也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❺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像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
陸隴其
孝行感少年
陸隴其,原名龍其,字稼書,清浙江平湖人;曾擔任過嘉定、靈壽的知縣。
陸隴其素以孝聞名。據說,他父親去世的時候,他正在京城考試,一聽說父親去世了,立刻赤足步行往家趕。到了家裡,日夜哭泣,每天也不入內室,只是席地而卧。
他在靈壽當知縣的時候,為政清簡,深得人民愛戴。有一天,一位老婦人來告她的兒子不孝,那是一個20歲左右的青年。陸隴其對老婦人說:「我還沒有小僕人,你的兒子可以暫時來幫忙,如果我找到合適人選了,我就給他施用杖刑然後遣送回家。」從此以後,這位青年每天侍奉在陸隴其左右。每天早晨,陸隴其都恭候在自己老母的門外,等母親起來了,就照應著母親洗漱、吃早飯。午飯的時候,他在旁邊服侍著,時常逗母親開心;母親吃完了,他才吃剩下的東西。晚飯也是這樣。如果有點空餘時間,就陪母親說笑,講些故事讓母親高興。母親稍有不適之感,立刻找醫生,買葯煎葯,幾夜不睡也不知道累。這樣過了幾個月,這個青年跪在陸隴其面前,請求回家看望母親,陸隴其問:「你不是和母親不和,為什麼還要看她呢?」這位年輕人哭著說:「過去我不懂事,對母親不好,現在好後悔啊!」於是陸隴其讓他們母子相見,兩人抱頭痛哭。青年和母親回家後,與以前判若兩人,後來因為孝順在鄉里聞名。

❻ 小學生傳統美德故事

叮鈴鈴…」,8月日早上7點多,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把我從睡夢中驚醒。一大早,會是誰呢?奶奶猜是媽媽,我說不會,因為媽媽的暑期生活提前結束了,20號就已經正式上班了,又顧不上我了,所以我又住爺爺、奶奶家,和爺爺、奶奶做伴了。正當我納悶時,只聽奶奶緊張地問:「怎麼會的?昨天還好好的,是不是很嚴重?」「是誰病了?」我從床上坐起來問。奶奶掛斷電話,一臉的緊張和著急,原來是媽媽的眼睛感染了,眼淚止不住地往外流,估計是急性角膜炎。

盡管奶奶在電話中已叮囑媽媽馬上去醫院診治,但她仍然不放心,撂下家務直奔醫院。她們從醫院回來後,奶奶每隔一小時便給媽媽點一次眼葯水,還「命令」媽媽躺著休息,不準看書或者做事了。奶奶主動承擔了家裡所有的活:洗衣、做飯、拖地……還四處打聽治眼疾的「偏方」。閑下來時,也不忘安慰媽媽。因為媽媽老是擔心如果病情得不到控制的話,新學期她就無法正常工作,那該多麼麻煩呀!

這一切我看在眼裡,暖在心裡。奶奶與媽媽之間的這份深厚感情超越了婆媳之情,我想即便是母女之間也不過如此吧。感動之餘,我主動學會了點眼葯水,陪伴在媽媽身邊,成了她的貼身「勤務員」。值得慶幸的是,在我們的悉心照顧下,媽媽的眼睛終於在開學初恢復了正常。

眾所周知,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上兩個發生在我家的小故事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當然,這只是我家日常生活中的兩段插曲兒,類似的動人故事還有很多,我為自己生活在這樣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感到無比幸福與自豪,對努力創造了這一切的長輩們滿懷感激。願我家的文明禮儀之花四季常開,希望文明禮儀之花開遍千家萬戶,永駐你我心間!

❼ 小學生美德故事

1910年初秋,11歲的毛澤東孤身一人外出求學,臨行前給父親留了詩一首:「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向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他是這么寫的也是這么做的。在求學期間,他不僅孜孜不倦地學習課本知識,而且做到了「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事事關心」使毛澤東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他立下了救國救民之志。正是在少年時立下的志向激勵下,毛澤東一步一步走上了革命道路,領導黨和全國人民創建了新中國。
古人雲:志當存高遠,心應容九州。遠大的理想是人前進的動力,惟有立志方能立身。在志向這一精神動力的推動下,人們才能披荊斬棘,自強不息,奮進不息,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愈挫愈勇,到達自己光輝的頂點;才能用自己的真與誠、勤與奮、血與汗澆灌出燦爛的理想之花。反之一個人如果鼠目寸光,胸無大志,只會追名逐利,為個人的蠅頭小利而奔忙,那他就難以找到人生的坐標,最終庸庸碌碌度過一生。
我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應以毛澤東少年立志的事跡為榜樣,同時學習身邊勵志成才的先進事跡,樹立崇高的理想,把祖國與人民的利益與個人理想結合起來並付諸實踐。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這是古人的鴻鵲之志。今天的我們更應有超越古人的志向,以便在這充滿希望的新世紀,在這令人振奮的理想年代,乘長風,破萬里浪,做新世紀的接班人。

❽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小故事

1、孔融讓梨

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們一起吃梨,孔融總是拿小的吃。有大人問他為什麼這么做。他回答說:"我年齡小,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由於孔融這么聰明早慧,很小就懂得這樣的道理,宗族親戚們認為他是個奇才。

2、子路負米

子路家境貧困時,自己吃的是粗陋的飯菜,而從百里之外把米背給父母。後遂用「負米、負米百里」等表示奉養父母或為奉養父母在外謀求祿米。


3、鑿壁偷光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鄰家有蠟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牆壁上鑿了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讀書。縣里有個大戶人家不怎麼識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書。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但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希望讀遍主人家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借給匡衡書(用書資助匡衡)。於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學問家。

4、林則徐禁煙

林則徐是清朝後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廣總督期間,由於清政府腐敗,英國強盜把一種叫鴉片的毒品,源源不斷的偷運進中國,毒害中國百姓。

林則徐應對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書,陳述鴉片的危害。道光皇帝理解了林則徐的推薦,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負責禁煙。

1839年3月,林則徐來到廣州,禁煙運動迅速展開。6月3日,人們把繳獲的鴉片全部投進硝煙池。頃刻間,鴉片全部銷毀。林則徐為國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門硝煙的壯舉,給英國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揭開了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第一頁。

5、黃香溫席

漢朝的時候,有一個叫黃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內)人。年紀才九歲的時候,就已經懂得孝順長輩的道理。每當炎炎的夏日到來時,(黃香)就用扇子對著父母的帳子扇風,讓枕頭和席子更清涼爽快,並使蚊蟲遠遠地避開(黃香雙親的帳子),讓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覺。

❾ 傳統美德故事對我的感悟是

傳統美德故事讀後感範文1
近日,我讀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這部好書,它向我們講述了許多歷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勝,它既增長了我的歷史知識,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啟發,《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後感。
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在浩翰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許許多多可圈可點的歷史人物。這部書通過一個個歷史人物故事,向我們展示了勤奮好學、熱愛祖國、自強不息、誠信不渝、勤勞節儉、尊師敬老等種種中華傳統美德。
書中《勤奮好學》篇講述了一些歷史人物勤學苦練、刻苦讀書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他是個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個謙虛好學的學生。他向師襄子學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練呀練呀,連續幾個月,從清晨練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後終於領悟到樂曲的深奧之處,連老師也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讀後感《《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後感》。戰國時代的縱橫家蘇秦每次讀書到深夜,倦意襲來時,就拿起錐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發奮苦讀,使學業大進,終於成功地說服六國君主,合縱攻秦。還有西漢大學者匡衡鑿壁借光、元代大畫家王冕痴狂學畫、明朝文學家宋濂抄書苦讀,等等。這些故事我很喜歡,也從中知道了一個道理:只有勤學苦練,付出艱辛的汗水,才能獲得成功。
歷史上那些很有學問、事業輝煌的人,都具有勤奮好學的優良品德。他們在生活很困難、條件很惡劣的情況下,能夠咬緊了牙關,克服許許多多的困難,以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讀書,這難道不是我們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學習和發揚的傳統美德嗎?
勤奮好學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具備的品德。我們在學習科學文化的過程中,要發揚孜孜不倦、勤學好問的精神,才能讀好書,才能自強、自立,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書山有路勤為徑」,我們只有艱苦跋涉,奮勇攀登,才能到達一個又一個知識和品德的高峰!

傳統文化讀後感範文2
原以為《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導讀》只適合小學生閱讀,翻了幾頁後,發現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縱覽全書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淵博,能看到中華文化的縮影,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他的閱讀對象不應只是中小學生,應該是所有的中華兒女。
德國著名哲學家尼采稱贊《老子》 「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諾貝爾文學獎得者、作家赫爾曼。赫塞說:「我們現在急需的智慧,都存在老子的書中。」是的,《老子》是經典的,但《墨子》、《管子》、《左轉》、《荀子》……也同樣值得我們去一一品味。《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導讀》把我們帶到千年前的古代盡情翱翔,在傳統文化的星空中漫步。
輕叩中華傳統的大門,我們應該做到「自知」、「自勝」、「自省」,自然的規律就像拉弓射箭,要射中目標,箭頭高時就壓低一些,箭頭低時就太高一些,老師稱它為「損有餘而補不足」。裡面有很多我們熟悉的故事,《老子》(二)中的第七十八章寫到:「水不斷地滴到石頭上,時間長了就可以把石頭滴穿」。這是 「水滴石出」的故事的出處。
《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導讀》讓我們共享經典,引導我們要堅持不懈、任人唯賢、持之以恆,讓我們懂得「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讓我們學會「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樣一種積極的向上的思想境界應成為我們的人生態度。
可惜的是現在喪失傳統文化教養的人越來越多,一個喪失傳統文化教養的人,同時會喪失其理性的反省力與創造力,如不及時解救,我們的社會將漸漸成為「沒有文化而不適合人居住的社會」。願中華傳統文化成為每一個人永遠的精神食糧。

傳統文化讀後感範文3
讀了中華傳統文化這本書我的震撼很大,更深的了解到中華傳統文化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是中華民族之瑰寶,是中華民族的根。這書介紹了剪紙藝術、戲曲、皮影等內容。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最喜愛手工剪紙了,記得在我很小的時侯,奶奶就教過我剪紙,剪花,剪四瓣花、五瓣花……奶奶還誇我心靈手巧。每當手工課上剪紙時,我都興奮不已,在手工課上我和同學們認真地學習剪窗花,剪燕子,做風車,這些在我的手上一點也不難,手工課的王老師經常獎勵我一顆顆紅星……當看了這本書我的剪紙興趣更濃了,加上我有學畫畫的功底,剪的花樣就更多了。今年過年的時侯我剪了各式各樣漂亮的窗花,貼在奶奶家的窗戶上,全家喜慶多了,過年的味更足了。中國的戲曲品種繁多,曲調優美,具有地方色彩。
比如中國的京劇,河南的豫劇,浙江的越劇等等,作為一個安徽人,我不得不說說黃梅戲,他深受從們的喜愛,大街小巷的人們都能哼唱上幾句黃梅戲。去年學校藝術節,我們代表學校排演的節目《黃梅小花》,我還是領唱的主要演員呢!老師一點一點的教,我們一板一眼的學,每一個唱音,每一個手勢,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我覺得中國古代流傳文化,深入淺出的引導著我們後人,引領著我們新一代。我們將尋根溯源,繼承中華民族傳統而又優良的文化!

傳統美德故事讀後感範文4
翻開《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一個個故事映入眼簾。裡面有許多愛國人士,有虎門銷煙的林則徐,有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還有愛國愛民的詩人屈原……文武雙全的岳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岳飛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由於父親早死,他從小在師父周侗的教誨下學習文學、武藝。他天資聰穎、刻苦,就如他所說:「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一生出入疆場,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在牛頭山、愛華山戰果優異。他的母親在他背上刺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字,岳飛知道這四個字不僅留在自己背上,更應該銘記在自己心裡。可這樣的愛國之人卻被奸臣秦檜陷害,被迫背上了「莫須有」的罪名,可憐他的一世清白。
岳飛這樣的愛國英雄被人們千古流傳。現今也有許多愛國的人,有戰斗英雄黃繼光,有為中華之崛起的周恩來,還有為國爭光的徐悲鴻……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小學生,我更應該好好學習,掌握科學知識。梁啟超曾經說過:「少年強,則中國強。」我們現在不需要接受戰火的洗禮,但要認真學習。以前的貧苦生活能出奇才,我們何不認真學習呢?請接過前輩的接力棒,為建設更美好的祖國貢獻一份力量吧!
成為祖國的棟梁,這顆種子在我心中悄悄地萌發。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