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故事民間
㈠ 中國傳統兒童故事有哪些
分別有:
1、誇父逐日
《誇父逐日》是中國上古時代神話傳說故事,故事出自於《山海經·海外北經》。
相傳在黃帝王朝的時代,誇父族其中一個首領想要把太陽摘下,放到人們的心裏面,於是就開始逐日。他口渴的時候喝乾了黃河、渭水,准備往北邊的大湖(或大海)去喝水,奔於大澤路途中被渴死。他的手杖化作鄧林,成為桃花園;而他的身軀化作了誇父山。
2、精衛填海
精衛填海,是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相傳精衛本是炎帝神農氏的小女兒,名喚女娃,一日女娃到東海遊玩,溺於水中。死後其不平的精靈化作花腦袋、白嘴殼、紅色爪子的一種神鳥,每天從山上銜來石頭和草木,投入東海,然後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好像在呼喚著自己。
3、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是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選自《列子·湯問》,作者是春秋戰國的列禦寇。
《愚公移山》這篇文章敘述了愚公不畏艱難,堅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終感動天帝而將山挪走的故事。通過愚公的堅持不懈與智叟的膽小怯懦,以及「愚」與「智」的對比告訴人們,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有恆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4、龜兔賽跑
《龜兔賽跑》,是一則耐人尋味的寓言故事,故事中塑造了一隻驕傲的兔子和一隻堅持不懈的小烏龜。
5、猴子撈月亮
《猴子撈月亮》是2011年7月1號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曉曦。這本書將故事與塗色巧妙的結合在一起,生動形象的講述了猴子撈月的兒童故事。
6、中華傳統美德故事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是一個反映我國歷史上不同時代一些著名人物高尚道德情操小故事的系列動畫片。每集講述一個人物,故事中人物有的機智、有的好學、有的勇敢、有的正直、有的為人類科學做出了很大貢獻,讓觀眾在觀看過程中;感受到人生中應具有的真善美品質,激勵完善自己的人格。
㈡ 故事啊,民間的。
傻女婿系列故事之一
王員外有個傻女婿趙一,這天正趕上王員外六十大壽,在家老婆特地交待他,讓他在路上學幾句好話,趙一點頭明白了,踏著和煦的春風出發了。 走到一片小樹林,看見一個獵人剛進林子,剛才還唧唧喳喳的鳥兒,頓時變得靜悄悄的,於是獵人說:「一人進林,百鳥不語!」趙一覺得這句話不錯就記住了。 繼續往前走,來到一條小河,橋已被大水沖走了,只剩下一根獨木橫在上面。這時一個老婦很艱難的過了橋,回頭看著橋說:「雙橋好走,獨木難行!」他覺得這句比剛才那句更好,便也記住了。 過了河來到一個小村莊,一個老農正拿著叉子對著一隻齜牙咧嘴的獵狗吼道:「獵狗,獵狗, 你再齜牙——我給你一叉!」 趙一這下可樂了,罵的真爽!當然是記住了。 就要到岳父家了,他有些緊張,還特意將那三句話念了幾遍才放心。傻女婿剛要進門,家裡人已經知道了,包括那些前來賀喜的親戚朋友,都知道趙一是個膿包,所以一個個都不吭聲,等著看他的笑話。趙一剛進門見大家剛才還有說有笑的,突然變的安靜下來了,想起了第一句話於是脫口而出:「一人進林,百鳥不語!」眾人聽後煞是驚訝,不敢小窺趙一,一個個笑著臉迎了上來。王員外一見傻女婿今天表現不俗,心裡很是高興,不過還想考考他,於是吃飯時惟獨趙一隻有一隻筷子,趙一不高興怎麼就給一隻筷子呀!恰好想起了第二句話:「雙橋好走,獨木難行!」老丈人這下真傻了眼,旁邊岳母正偷偷笑王員外被傻女婿給難住了,趙一對著岳母來了一句:「獵狗,獵狗, 你再齜牙——我給你一叉!」
傻女婿系列故事之二
李老員外耕讀持家,膝下無子,卻有三個姑娘,個個生得如花似玉、光鮮水靈。大女兒嫁了一個秀才,知書達理;二女兒嫁了個武將,威猛體面。老三生得最漂亮,柳葉彎眉,風擺楊柳,自幼被李員外視為掌上明珠,本以為嫁了個財主的兒子,可以穿金戴銀,享受榮華富貴,過門後才發現這三女婿傻乎乎的少心眼兒,雖然後悔卻也無奈。
仲秋之夜,三個女兒各自帶著丈夫提著禮物來陪爹娘吃團圓飯,老員外夫妻自然高興。女兒們懂事,讓女婿們在院里支好圓桌,擺放座椅。姐妹三個說說笑笑一齊下廚,兩袋煙功夫,美酒佳餚,月餅瓜果擺放停當。
明月高掛,金鳳送爽,天朗氣清,丹桂飄香。全家圍桌而坐,女兒加菜女婿敬酒,老員外夫妻笑逐顏開,心花怒放。酒興正酣,大女婿提議說道:「岳父大人,全家難得一聚,今日花好月圓,岳父大人何不出道詞令,由小婿三人各自答來,以祝雅興?」「好!」老員外興致正高,便痛快的答應。大女婿又道:「不過,咱們要立個規矩,回答上來賞酒一杯,若答不上來……就罰他飯後刷鍋洗碗!」
原來,大女婿知道這三妹夫有點傻,有心戲弄為難他一番。
出什麼詞令呢?只見老員外然後手捻白鬍子沉思片刻說道:「這樣吧,你們每人說四句話,必須用上『圓又圓』『少半邊』『熱鬧鬧』『靜悄悄』四個詞,如何?」
「好!我先來!」身為秀才的大女婿首當其沖,抬頭低望之間隨口吟道:「天上的月亮圓又圓,過了十五少半邊;天上的星星熱鬧鬧,明了天後靜悄悄。」「好!」全家異口同聲的喝彩,老員外稱贊道:「好、好,不僅用上了我出的四個詞,而且緊扣仲秋節的主題,好!下面該老二了。」
二女婿是個武將,吟詩作賦雖不是強項,但看見桌上的月餅後,稍微思索便說道:「桌上的月餅圓又圓,咬去兩口少半邊;上面的芝麻熱鬧鬧,吃到肚裡靜悄悄。」「恩,老二是武將,這四句有點武將的味道,也不錯,也不錯!」
三女兒知道自己丈夫的底細,不願在家人面前丟丑,便站起身來:「我來替他回答。」姐姐姐夫哪裡肯依,吵鬧著非要妹夫親自回答,那大姐夫更是不依不繞。老員外知道三女婿少心眼,便打圓場:「算了吧,算了吧……」話音未落,「噌!」傻老三一下站起來。
這三女婿雖然有點傻,但也聽得出來是大姐夫在戲弄自己,不禁怒火中燒,緊攥雙拳,面紅耳赤:「我、我、我說!」三女兒趕快拉丈夫的手:「快坐下,別說了,一個圓的月亮,一個圓的月餅,都讓他們說了,你還說啥?」「你、你、你甭管!」哪知傻女婿犟如鬥牛,指著圍桌而坐的全家人高聲說道:「全、全家人圓月圓又圓!」「好!」老員外帶頭叫好,全家一片喝彩。
老員外心裡嘀咕:都說這老三傻,這不是不傻嘛,說得多好啊。想到這里,老員外發話了:「我來說幾句,我出的這個題,越往後越難,因為前面的把圓的東西都說了,所以後面的難度就大。可人家老三不僅說出來了,而且說得更好,既說出了仲秋之夜,又說出了咱們全家人圓月的其樂融融的場面,最好!最好!」
老員外的幾句話說得大女婿面帶愧色,說得三女兒喜上眉梢,鬆了一口氣,暗暗佩服自己的丈夫:傻東西,關鍵時候真給露臉啊。老員外笑咪咪的望著三女婿:「老三,接著說,接著說。」
傻老三昂首挺胸,高聲喝道:
「全家人圓月圓又圓,
死了兩口少半邊!
出殯的那天熱鬧鬧,
都死凈了靜悄悄!」
啊!全家目瞪口呆。
㈢ 民間故事大全
1、孟姜女哭倒長城
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屍骸,孟姜女於絕望之中投海而死。
從此,山海關被後人認為是「孟姜女哭長城」之地,並在那裡蓋了孟姜女廟,南來北往的人們常就是在這兒灑下一掬同情之淚。
2、梁山伯與祝英台
東晉時期的會稽上虞祝家莊有一個女子,叫祝英台。美麗聰穎,自幼隨習詩文,深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往杭州訪師求學,遭到祝員外拒絕。
祝英台求學心切,便女扮男裝,遠去杭州求學。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學的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
不一日,二人來到杭州城的萬松書院,拜師入學。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祝父思女,催歸甚急,祝英台只得倉促回鄉,被迫許配給太守之子馬文才。美滿姻緣,已成滄影。
後來,梁山伯成為鄞縣令,憂郁成疾,不治身亡,遺命葬於鄮城九龍墟。祝英台聞聽噩耗,誓以身殉。出嫁之時,繞道前去梁山伯墓前祭奠。
在祝英台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炸開墳墓,祝英台翩然躍入墳中。墓壤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化為蝴蝶,在人間蹁躚飛舞。
5、大禹治水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經常泛濫。大水淹沒了田地,沖毀了房屋,毒蛇猛獸到處傷害百姓和牲畜,人們的生活痛苦極了。
洪水給百姓帶來了無數的災難,必須治好它。當時,一個名叫鯀的人領著大家治水。他只知道築壩擋水,九年過去了,洪水仍然沒有消退。他的兒子禹繼續治水。
禹離開了家鄉,一去就是十三年。這十三年裡,他到處奔走,曾經三次路過自己家門口。可是他認為治水要緊,一次也沒有走進家門看一看。
禹吸取了鯀治水失敗的教訓,採取疏導的辦法治水。他和千千萬萬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讓洪水通過河道,最後流到大海里去。洪水終於退了,毒蛇猛獸被驅趕走了,人們把家搬了回來。大家在被水淹過的土地上耕種,農業生產漸漸恢復了,百姓重新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㈣ 民間神話故事大全
1精衛填海
炎帝有一個女兒,叫女娃。一天,女娃去東海看太陽升起。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風大浪,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終被無情的大海吞沒了,永遠回不來了。女娃死了,化作了一隻小鳥,「精衛、精衛」的悲鳴,所以,人們便叫此鳥為「精衛」。精衛非常痛恨東海,於是日復一日地不斷地往東海中扔石子,想把東海填平。
2百鳥朝鳳
很久以前,鳳凰只是外形很平常的小鳥。但它有的優點就是:很勤勞。把吃多下來的食物都藏進洞里。有一年,森林大旱。鳥兒都餓得頭昏眼花。這時,鳳凰急忙打開山洞,把自己藏的食物分給大家。旱災過後,為了感謝鳳凰的救命之恩,鳥兒們都從自己身上選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來,製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鳥衣獻給鳳凰,並一致推舉它為鳥王。以後,每逢鳳凰生日之時,四面八方的鳥兒都會飛來向鳳凰表示祝賀,這就是百鳥朝鳳。
3、炎帝擊石生火
人類使用最早的火全都是天然火.有個人便想人類總不能一直依靠天然火吧,所以決定自己要創造一種取火的方法,在一次狩獵中,他一失手未將石制的標槍命中獵物,不過他發現標槍與地上的石頭相擊時產生了火花,於是他就撿了很多那裡的石頭來試驗,結果成功的取得了火.也因為他發現了取火的方法,所以各個部落都一致擁他為王,這個人就是以火德為王的炎帝.之後他又創造了耕種方法並且教會了人類耕種,所以他又被稱為神農.
4、後羿與嫦娥
後羿和嫦娥都是堯時候的人,那時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百姓都民不聊生。於是天帝命令善於射箭的後羿下到人間,協助堯除人民的苦難。後羿帶著他的美麗的妻子嫦娥一起來到人間。後羿把多餘的九個太陽射下去後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們使天帝終於疏遠了後羿,最後把他永遠貶斥到人間。受了委曲的後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隱居在人間,靠後羿打獵為生。
5、盤古開天闢地
以前,宇宙就像是一個大雞蛋一樣混沌一團。此時誕生了一位偉大的英雄,他的名字叫盤古。他拿起巨大的神斧,掄起來用力向周圍劈砍。就這樣有了天地。每當盤古的身體長高一尺,天空就隨之增高一尺,大地也增厚一尺;每當盤古的身體長高一丈,天空就隨之增高一丈,大地也增厚一丈。盤古生前完成開天闢地的偉大業績,死後永遠留給後人無窮無盡的寶藏,成為中華民族崇拜的英雄。
6、鯀禹治水
大水漫上天際,鯀盜沒有得到天帝的命令取了天帝的神土來堵塞洪水,天帝派火神祝融在羽山附近殺死了鯀。鯀腹中生出了禹,天帝就命令禹鋪填土壤賓士洪水,禹從南方走到北方,從太陽處的地方跑到太陽落的地方,,一直率領人們從事治水的艱苦勞動,經過了十三年,禹終於將水治理好,完成了鯀的遺願。終於安定了九州。
7、誇父追日
北方天氣寒冷,冬季漫長,誇父想,要是能把太陽追回來,讓它永久高懸在天上給大地光和熱,那該多好啊!於是他就去追了一天,終於看到了太陽想把太陽捉住帶回去。可是他已經奔跑了一天了,火辣辣的太陽曬得他口渴難忍,他便俯下身去喝那黃河、渭河裡的水。兩條河的水很快就喝完了,但他還是沒有解渴,就跑去了北方大澤里的水,但他還沒到達目的地,就在中途渴死了。
8、愚公移山
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這兩座大山就像一堵巨大的牆,擋住了他們通往外界的路,與世隔絕,非常落後。於是愚公決心把山平掉,每天就不停地把山上的土挖走。有個老人叫智叟,笑他太傻,對他說這是不可能的事。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9、嫦娥奔月
嫦娥是後羿的妻子,因後羿立下蓋世神功所以收了許多徒弟。其中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當有一次後羿帶眾徒外出狩獵時,蓬蒙裝病留了下來,並逼嫦娥交出她丈夫前不久給她的不死葯,嫦娥在被逼無奈之際吞下了不死葯,她立即飛上了天,因為不捨得後羿,所以在離地球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10、吳剛砍樹
傳說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於仙道而不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並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吳剛便開始伐桂,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癒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願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在月宮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
11、女媧造人
盤古開辟了天地,但女媧總覺得很寂寞因為世界是缺少一種像她一樣的生物,於是她用泥土照著自己的影子捏了起來。捏完後,他居然活了起來。女媧一見,滿心歡喜,接著又捏了許多。她把這些小東西叫作「人」。這些「人」是仿照神的模樣造出來的,氣概舉動自然與別的生物不同,居然會嘰嘰喳喳講起和女媧一樣的話來。從這以後,大地就到處有了人。
12、皇帝戰蚩尤
一次,華夏大地陷入了分裂的局面,戰事連連,百姓不得生存。華夏被分為五個大部落,其中黃帝和蚩尤的部落勢力最大,黃帝因不願看到百姓因戰爭而受苦,便想停止這種戰爭局面,所以使用以暴制暴的方式來解決。最後,蚩尤兵敗逃跑.黃帝命應龍前往追殺.應龍不負期望將蚩尤殺死並割下蚩尤的頭顱獻給黃帝.
13、女媧補天
女媧是一位善良的神,她為人類做過許多好事。傳說當人類繁衍起來後,兩個神仙打架從天上打到了人間,天被打出了個洞,把人們安靜的生活環境都破壞了。女媧看到這種場景,非常不忍心,於是練了五色石來把天上的洞補好了。把臟亂的環境重新恢復平靜,再還給了人類,人類都非常感謝女媧。
14、神農試百草
生老病死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了,不過因為」病」而早早離開這個世界的人又實在值得同情.神農覺得自己有保護好自己的子民的職責,所以他踏遍神州大地尋找治療病患的葯草,找到後他都先自己服用來確定有用與否或者有毒與否.最後終於找到了可以治療很多常見病患的葯草.
15、共工怒觸不周山
水神共工,是炎帝玄孫祝融的兒子。他人臉、蛇身、紅發,駕黑龍,管理和控制著佔大地面積十分之七的海洋、江河、湖澤。
顓頊繼黃帝登上帝位後,施行絕天地通的治理方略,搞得眾神沒有一點自由,地上的人們也怨聲載道。共工起而造反,向顓頊宣戰。雙方大戰於不周山。這不周山乃是當年女媧補天斬龜腿所立的四根天柱之一。沒日沒夜地廝殺了十幾天後,共工之軍漸漸不支。共工此時已殺紅了眼睛,他怒吼一聲,一頭向不周山撞去。只聽得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不周山折斷了! 頃刻之間,西北邊的天空因失去支撐而傾斜下來,日月星辰迅速地向著西方滑落,同時,東南的地表也因巨大的震動而塌陷下去,百川之水順勢向東南奔流,宇宙從此改觀,形成了日月星辰運行的軌道和百川歸海的地勢。
16、刑天戰黃帝
黃帝用強大的武力打敗了炎帝,把炎帝被迫退到南方。刑天發誓要與黃帝爭奪神位。他左手握一面盾,右手拿一把斧,與天帝開始了一場激戰。突然,黃帝看準機會一劍向刑天脖頸砍去,刑天那顆巨大的頭顱就被砍落下來。刑天見頭被砍落,愈加震怒。他毫不示弱,以兩只乳頭當作眼睛,肚臍當作嘴巴,揮舞武器,繼續吶喊戰斗。
17、姜子牙釣魚
商朝末年,紂王殘暴不仁,人民生活非常艱苦。渭河一帶是諸候姬昌的管轄范圍,姬昌胸懷大志,很愛惜人才。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邊釣魚。他用奇特的方式釣魚,這件事傳到姬昌耳里,姬昌心想他可能是個有才能的奇人,請了他好幾次姜子牙都不理睬他們繼續釣魚。最後姬昌就准備了豐厚的禮品,親自拜訪姜子牙。姜子牙看出他的確是誠心誠意,就答應輔佐他。
18、沉香救母
漢代有個書生叫劉向與善良的仙女,華岳三娘相愛了。不久,三娘就懷孕了並為孩子取名為沉香。天上的神仙知道了此事後,便把他抓了回去。沉香懂事長大後決定去就自己被壓在華山下的母親。母親知道沉香不能就出自己,便叫沉香去找他舅舅,沉香在舅舅手裡拿到了寶蓮燈,立即飛回了華山,救出了母親。
19、八仙過海
八位神仙人物好打抱不平,懲惡揚善。有一天,他們一起到了東海,只見潮頭洶涌,巨浪驚人。呂洞賓建議各以一物投於水面,以顯"神通"而過。其他諸位仙人都響應呂洞賓的建議,將隨身法寶投於水面,然後立於法寶之上,乘風逐浪而渡。(鐵拐李有鐵杖及葫蘆,漢鍾離有芭蕉扇,張果老有紙疊驢,呂洞賓有長劍,何仙姑有蓮花、韓湘子有橫笛、曹國舅有玉版,藍采和有花籃。)
20、仙女造橋
很久以前,上天三元仙子每年中元節去承受人間的香火供奉,不巧這一年上元仙子因為有事不能離開,只好拜託其他兩位仙子飛下天界。她們見這裏海秀山奇、人民淳樸,便心生愛意。為回報百姓的祭奉盛情,兩位仙子見海島與大陸交通不便,決定修一座海橋連接起來,以造福人間。於是施用移山填海的法力,頃刻間,那海橋即將修造成功。
㈤ 幼兒民間故事與幼兒歷史故事的區別
民間傳說和民間故事都是民間文學研究的內容,二者是有些共性的地方,但區別還是很大的:
1、從概念上看,民間故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民間故事包括傳說,因為從廣義上講,民間故事是口頭創作中所有敘事散文作品的稱。
2、從分類上說,民間傳說分為:人物傳說、史事傳說和風物傳說。狹義的民間故事分為: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間寓言和民間笑話。
3、從特點上來說,內容上,民間傳說的人物傳說是以人物為中心,記敘他們的事跡或經歷,表明人民對他們的評價。如帝王傳說,從秦始皇到光緒,他們或流芳百世或遺臭萬年。還有著名作家、藝術家、工匠,及一些傳統的、虛構的人物傳說。這些人物傳說有個共同的特點是,人物不管存在還是虛構都是有名有姓的、有具體的歷史時間、背景。即使主人公並不一定是歷史上確有的人物,某些古代文獻上,還若有其事地記載過。虛構的故事多來自古老的、傳統的民間傳說,千百年來不停流傳,無論有多少異文,其故事的中心情節和中心主人公的命運始終不變。如:干將莫邪傳說、韓憑夫婦傳說、牛郎織女傳說、孟姜女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傳說、白蛇傳說等。
民間故事裡是通稱的人物、廣泛的背景和虛擬的內容,它們的主人公大多沒有確定的名姓,冠以老大、老二、老三;大姐、二姐、三姐;張三、李四、王五;老頭子、老婆子。如生活故事裡「長工、地主故事」、「巧女、巧媳婦的故事」、「呆女婿、傻兒子的故事」、「媒人的故事」等。
民間傳說內容廣泛,塑造人物上是多種多樣的,而民間故事中則存在著人物類型化。在民間故事中儲存著各種不同類型的典型形象:阿凡提、巴拉根倉、阿古登巴、杜老幺等。這是各民族、各地區機智人物的代表,幾乎成了當地所有機智人物的通稱。
傳說的講述沒有固定的模式,一切皆因人、因事、因時、因地而異。民間故事的開頭一般會用一些相對固定的語句,如:「很久很久以前·······」、「從前······」這是因為民間故事沒有特定的時間、地點、人物,而且幻想性很大。
4、民間傳說是有著事實基礎的;民間故事是幻想,幻想是民間故事的生命。
民間傳說與歷史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傳說是民眾的歷史情感需要得到公開的表露抒發,傳說中寄寓著人民群眾對各類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歷史評價,鮮明地體現著民眾的歷史感情。傳說所及的對象,絕大多數都是歷史上實有的人物。傳說有時講的生動會讓人有種錯覺,誤認為是歷史,所以傳說一般都具有某種確定的歷史性因素,是「民眾口傳的歷史」,帶有極強的個體感情色彩。如《楊家將》的傳說,不清楚歷史的就會把這個傳說當成歷史真實了。傳說中楊延昭的兒子是楊宗保,楊宗保的兒子是楊文廣,而《宋史》記載中,楊延昭的兒子是楊文廣,沒有楊宗保這個人。而生活中我們拿後者來講,會被大家笑話搞錯了。楊家將被塑造成一門忠烈,表達的是民眾的感情,但不能同歷史等同。
幻想,在民間故事中站著很重要的地位。神話、傳說、童話中有很濃厚的幻想自不必說,就是在寓言、笑話以及生活故事中,也同樣存在著幻想的成分。如阿凡提與國王的故事。 在社會意義上,民間傳說的創作動因是百姓的一種情感的表達。鍾山川之靈秀,賦造物以神韻,依物取形,隨類賦彩,這是傳說創作的一般規律。它的產生和流傳靠著共同的民俗信仰,這些傳說在共同的民族心理的基礎上形成,又在傳承中強化著民族凝聚力。
㈥ 現代兒童故事與民間故事有哪些區別
一、概念不同。
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這種作品通過豐富的想像、幻想和誇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常採用對自然物作擬人化描寫的手法,情節曲折神奇、生動淺顯,以適應兒童心理愛好和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
神話是遠古人民表現對自然及文化現象的理解與想像的故事,它是人類早期的不自覺的藝術創作,是幻想出來的具有藝術意味的解釋和描述的集體口頭創作。馬克思說神話是「通過人民的幻想用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加工過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 它反映出的是遠古人們對世界起源、自然現象及社會生活的原始性的理解。
二、產生的時間、起源不同。
童話最初也是群眾集體創作,在民間流傳。而成為文學的童話,中國始於辛亥革命時期。其時有孫毓修等編纂的童話集多種。當時對於童話的概念還是模糊的,認為它無非「兒童的話」。真正賦予童話新的內容, 培植、鼓勵童話創作使它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學體裁的是現代作家鄭振鐸。西方童話比中國略早。十九世紀中期丹麥作家安徒生創作了大量的童話,頗受讀者的青睞。
㈦ 幼兒故事的種類很多,從創作過程分,有( ) A,民間故事,創作故事 B,文字故事,圖畫故事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