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年的故事150字
1. 有關焦裕祿的故事150字
1962年冬,焦裕祿受黨的委派來到了蘭考,當時,正是中國國民經濟處於暫時困難時期,蘭考的風沙、內澇、鹽鹼等自然災害很嚴重,農業產量很低,群眾生活很苦,焦裕祿同志以高度的革命精神,對幹部和群眾進行思想教育、階級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激起縣委領導班子和人民群眾抗災自救的鬥志,掀起了挖河排澇、封閉沙丘、根治鹽鹼的除「三害」斗爭高潮。
在除「三害」斗爭和各項工作中,焦裕祿以身作則、帶病實干、嚴於律己、關心群眾。後來,因積勞成疾,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不幸去世。年僅42歲。
(1)關於年的故事150字擴展閱讀
1、焦裕祿熱愛本職
焦裕祿同志,無論是在廠礦企業工作,還是在黨政機關工作,他都能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表現出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
2、焦裕祿甘於吃苦、甘於奉獻的精神
當組織上安排焦裕祿同志到環境、條件較差的蘭考縣任縣委書記時,他沒有任何抱怨,沒有任何要求條件,而是積極主動地投入了工作,很快與當地群眾打成一片。
為了盡快改變蘭考的貧困落後面貌,他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吃苦在前,積極帶領蘭考人民,同內澇、風沙、鹽鹼三大自然災害作斗爭,一直堅持帶病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可以說,焦裕祿同志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3、焦裕祿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焦裕祿同志對人民群眾懷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裡時刻裝著老百姓,在工作中認真履行職責,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2. 楊靖宇小故事150字四年級作文
民族抗日英雄楊靖宇曾擔任「南滿抗日聯軍」司令,從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場獻身為止。在艱苦征戰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擊日寇。面對敵人的重兵圍剿,楊靖宇率部頑強戰斗,使敵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終日。日酋對他又怕又恨,調集重兵圍困。
有人勸楊靖宇投降,他斬釘截鐵地說:「不,我有我的信念。」最後,彈盡糧絕,楊靖宇在打完最後一顆子彈後壯烈犧牲。敵人殘忍地用刺刀剖開他的肚子,楊靖宇肚裡沒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樹皮、草根和棉絮。
3. 童年故事150字五年級
童年是來什麼?是樹自上的蟬,是水中的蛙,是牧笛的短歌,是夥伴的迷藏……..總之,童年是無憂無慮的,幸福美好的。每當我繪聲繪色的回想起童年時代的趣事時,臉上總泛器紅潤的光彩。畢竟,那往事就像潺潺的流水聲在我心中旋繞,一旦迸發就是那麼滔滔不絕……..
在我5歲的時候,媽媽把我帶到奶奶家去,奶奶是住在鄉下的,所以那裡有很多人從這個村子到那個村子的時候騎著馬去,我看了很羨慕,也想騎馬試試,但是馬背太高了,我上不去,我正想辦法上去的時候,正好看見了奶奶在喂豬,我覺得豬個子小,上去時容易,見奶奶喂完豬一進屋,我就上豬窩,把門打開了便進去選了一頭豬騎上便往外跑,奶奶看見了,趕忙跑出來叫我,我看見奶奶,想讓豬停下,但是停不下來了。豬跑進奶奶的菜園里,裡面的黃瓜、柿子.......都被豬踩斷了,我也被果樹的樹枝刮破了手、肚皮,這回奶奶可抓住了這頭豬,奶奶把豬趕進窩之後,說我太調皮了,連豬也敢騎。
4. 關於諸葛亮的故事的梗概,(150字)
軼事典故
蜀主八劍
據《古今刀劍錄》記載,章武元年,劉備在金牛山採得鐵礦,鑄造八柄寶劍,一把劉備自己佩戴,其餘七把分別賜予劉禪、劉永、劉理、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每把劍都取了好聽的名字,並讓諸葛亮在劍上銘字。
蜀漢滅亡後,蜀主八劍一直下落不明。後來諸葛亮佩劍章武劍被李師古所得,李師古將此劍據為己有,並改名師古劍。
相關發明
諸葛亮在四川地區深得民心,四川很多地方的居民一直到近現代仍有頭戴白布的習慣,據說就是為諸葛亮戴孝,歷時一千多年。
在高承《事物紀原》中,有記載諸葛亮南征班師時,正遇風起,不能渡河,孟獲說這是猖神作怪,只要用人頭和牲畜祭祀,便會風平浪靜。但諸葛亮覺得用人頭太殘忍了,於是用麵粉搓成人頭狀,混上牛、羊等肉去替代,名為饅頭。(又有一說,饅頭乃張飛征蜀時發明)。
另外,相傳諸葛亮擔任軍師中郎將時,因解決糧食問題,向百姓詢問了當時名為「蔓菁」的野菜的種植方法,並下令士兵開始種蔓菁,補充軍糧,後世便把這菜稱為諸葛菜。
亦有傳說指諸葛亮另有一兒諸葛懷與一女諸葛果。在晉朝時曾召錄漢代名臣之後裔到京城任職,但諸葛懷推辭,自給自足,在家終老。而諸葛果則相傳在成都西南乘煙觀修行和成仙升天。
在山區的居民過去要放送消息,會施放孔明燈,相傳是諸葛亮傳下來的。在雲南(三國時南中之地),佧佤族有傳說指諸葛亮曾教他們祖先蓋房子、編竹籮;傣族傳說指當地的佛寺大殿屋頂就是仿照諸葛亮的帽子建造的,又有說諸葛亮南征時發明一種銅鼓,稱為「諸葛鼓」,白天做飯,晚間可敲它作警報。而現有許多俚語,如「事後孔明」,意思是等到事情過後才發表各種高論,自以為先知;也有「三個臭皮匠,勝個諸葛亮」,意思是指形容集體智慧的偉大。
5. 春節的傳說150字~250字,多了不要!!!!!!!!!!
春節的傳說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6. 有關春節的傳說150字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7. 求一篇關於建黨90周年的小故事,150字左右。
可能比較多,親可以自己挑選有用的哦!
葉挺,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名將。毛澤東曾當面稱他是「共產黨第一任總司令,人民軍隊的戰史要從你寫起」。他開創人民軍隊之路的功績以及崇高的氣節,將永世流芳。
■北伐時他連戰連捷,從團長被破格提為少將
■廣州起義首次打出「紅軍」旗號,他當了兩天的總司令
葉挺,原名為詢,字希夷。1896年出生於廣東惠陽縣一個農家,父親開過葯鋪,到南洋打過工。他從小過著貧寒的生活,養成勤儉朴實的作風。7歲時,他上了剛由私塾改成的小學,15歲時考上了免費的惠州蠶業學校。辛亥年受廣州起義影響,他帶頭剪辮子而入獄一次。此後,他感到救國應從軍,於1912年考入廣東陸軍小學,五年時間逐級升入湖北陸軍預備學校和全國最高軍事學府———保定軍校。在校期間,他喜歡讀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雜志,在黑暗的軍閥式教育中嚮往新思想的光明。
1917年,葉挺回廣東後不久參加粵軍。1922年,他任孫中山的警衛團二營營長。翌年,在陳炯明炮轟總統府時,葉挺率部苦戰,保護孫中山和宋慶齡脫險。1924年,孫中山為了培養國民黨的軍事人才,親自決定讓葉挺去蘇聯學習。他先入東方大學,受到李大釗和同學中共產黨員的影響。翌年,他又與聶榮臻等人進入軍事學院,在那裡提出入黨要求並得到批准。
1925年秋,周恩來、陳延年領導的中共廣東區委,經過爭取得到第四軍軍長李濟深的同意,建立了由共產黨領導的獨立團(起初番號為第三十四團),派剛回國的葉挺擔任團長。
1926年,北伐戰爭開始。葉挺率獨立團作為先鋒首出湘南,連戰連捷,一路攻下武昌。他以團長職務被國民政府破格提為少將。隨後,該團擴編為兩個師,他任第二十四師師長。1927年南昌起義時,他率部作為主力,部隊受挫後潛往香港。同年12月,廣州起義首次打出「紅軍」旗號,他任總司令。兩天後,廣州起義失敗。組織上對葉挺有不適當處分,調他到莫斯科學習後又對其進行批判。葉挺一氣之下出走西歐,與黨脫離關系。
■在德國學習軍事,因生活困難開過飯館
■「革命好比爬山……我有一段時
間,爬到半山腰又折回去了,現在
又跟上來了!」
葉挺脫黨後到德國學習軍事,因生活困難開過飯館,旅歐五年後回到澳門。國民黨要人們得知後紛紛送禮拉攏,葉挺一概拒絕並積極尋找共產黨。1937年抗戰爆發後,他馬上趕到延安。毛澤東主持為他召開歡迎大會。會上,葉挺激動地說: 「革命好比爬山,許多同志不怕山高,不怕路險,一直向上走。我有一段時間,爬到半山腰又折回去了,現在又跟上來了!」
葉挺受中共中央的委託,以非黨員的身份向國民黨交涉,將南方八省的紅軍游擊隊改編成新四軍,並擔任軍長。
在皖南抗日前線,新四軍副軍長、中共東南局書記項英用對黨外人士的眼光看待葉挺,兩人關系不融洽,國民黨乘機挑撥。毛澤東卻一直要求項英等尊重葉挺。周恩來親自出面勸說後,葉挺為顧全大局還是留下工作。1941年,國民黨在皖南圍攻新四軍軍部的危急關頭,毛澤東致電決定全軍由葉挺指揮。葉挺對中央的信任非常感激,率軍血戰,最後奉命去談判時被國民黨扣押。經中共中央長期交涉,他於 1946年3月獲釋。
出獄第二天,葉挺便致電中央請求再次入黨,兩天後得到批准。1946年4月8日去延安時,因飛機在大霧中撞山遇難。
■1955年授銜時,陳毅對葉劍英感嘆說:「若是葉挺同志還在,就該有兩個葉帥了!」
■毛澤東、朱德等經過長期實踐,提出適用於中國革命戰爭的一整套獨特的原則。但是,就我軍歷史的延續性來講,這裡面也應該包含葉挺在軍事上的開拓和探索
任何一支軍隊的歷史都有著繼承性,如同子體都脫胎於母體。盡管1927年8月 1日的南昌起義是共產黨獨立領導的軍隊正式誕生日,但此前的葉挺獨立團已經奠定了組織基礎,而北伐時期在武昌城下等一系列血戰中也已積累了戰爭經驗。
葉挺從軍的時代,正是中國軍事制度的新舊交替之際。在他的同學大都為軍閥服務的時候,他卻把才能獻給了為中國共產黨建立軍隊的事業———他使軍事與最先進的政黨相結合。
應該承認,葉挺從正規軍校中沒有學到適合共產黨軍隊進行游擊戰爭的戰略戰術,南昌起義部隊在廣東作戰時硬打硬拼吃了虧。這在全黨都缺乏軍事經驗的時候,也不能過於苛求前人。毛澤東、朱德等後來經過長期實踐,提出了中國革命戰爭的一整套獨特的原則。但是,就我軍歷史的延續性來講,這裡面也應該包含葉挺在軍事上的開拓和探索。講人民軍隊的建設,不能忘記這位雖然只正式當過兩天「總司令」、未等到授元帥銜就不幸遇難的北伐名將。
■陳炯明叛變時,葉挺手持一支「花機關槍」,為當時已懷孕的宋慶齡殺出一條血路
■北伐時有人說:「打仗千萬不能後退,小心葉挺的手槍!」
葉挺從小就喜好練拳習武,此後又是多所軍校的正規科班出身。他不僅精通陸軍業務,作戰時還身先士卒。1923年,陳炯明進攻廣州總統府時,葉挺率兵先掩護孫中山脫險,隨後親自手持一支「花機關槍」(即沖鋒槍)掃射叛軍,為已懷孕的宋慶齡突圍打開通路。
在北伐戰爭開始後,雙方部隊火力均不強,葉挺強調遇敵後就猛烈射擊,然後迅速沖進敵陣將其打亂,乘其未及整頓再長途追擊,後來總結成「猛打、猛沖、猛追」。他鼓勵部隊向前沖,對那些臨陣退縮者毫不留情地執行戰場紀律。當時,一些學生兵上了戰場怯場,別人都告誡說:「打仗千萬不能後退,小心葉挺的手槍!」 後來的紅軍一向能以少勝多,其中繼承了葉挺鐵軍的這種戰斗精神,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葉挺被押往重慶時,手持一盞油燈,他說這是因為「天還未明」
■葉挺遇難,毛澤東傷感不已,將其在延安的兩個兒子接到家中安慰說:「我的家也是你們的家。」
葉挺救過孫中山夫婦,又是北伐名將,在國共兩黨中都享有盛譽。國民黨一再拉他,而且許以高官厚祿,但走上革命道路後的葉挺,從沒向國民黨的威逼和利誘屈服過;另外,雖然葉挺在黨內受過委屈,也走過彎路,但依然執著著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1941年1月皖南事變中,葉挺被扣押。隨後,他被解往上饒牢房,接著又關入桂林一個潮濕的山洞中。他為表示抗議拒絕理發。一年多後,蔣介石認為他嘗夠了苦頭可能會被軟化,下令押往重慶。據當時的軍統特務頭子沈醉記載,葉挺下飛機時頭發鬍子都很長,手持一盞油燈。別人問白日為何舉燈,葉挺回答說天還未明,對國民黨的黑暗予以了辛辣的諷刺。
葉挺先被送進「優待室」,蔣介石當面勸他「悔過」,陳誠還許以戰區副司令長官之職。葉挺斷然拒絕,只要求釋放被囚的新四軍人員。蔣介石惱羞成怒,又把他關入「中美合作所」單獨監禁。後來,葉挺曾在特務監視下被流放到恩施、桂林等地,對國民黨給的錢拒絕領取,只向朋友借生活費,並說明將來共產黨會歸還。有的國民黨高官到監房探問他日後想干什麼,葉挺說,如果能恢復自由,「第一件事就是申請中共中央恢復我的黨籍」。他出獄時,解放軍各戰區都發來賀電。可惜一個月後,葉挺與夫人及一子一女不幸遇難。毛澤東得知後傷感不已,將葉挺在延安的兩個兒子接到家中安慰說:「我的家也是你們的家。」
■本版撰文/國防大學 餘利 徐焰
《囚歌》
葉挺被捕入重慶中美合作所,對威脅利誘全然不理,於渣滓洞集中營二號牢房壁上,大書一首《囚歌》,以表心志: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給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與鮮血中得到永生!
8. 想像的故事150字年
想像的故事有很多,比如今天天很藍,天上的小白和小藍一起去旅行。它們隨著風飄搖,游到了大海的天上,看到了廣闊的大海他們才知道世界有多大。
9. 5年級數學故事150字大全
今天,我們一家去龍港的肯德基去吃全家套餐。
到了那兒,人一直擠著,我們好不容易點好菜,就找到位子坐下。菜來了,是一桶大套餐。裡面有12個雞腿,我想:怎麼平均分呢?這時,我想起除法12÷3=4。我們每人四個雞腿,我後來又吃了老媽的1個雞腿,阿姨的2個雞腿,阿姨說:「這總不能白吃,我問你,你吃了幾分之幾?你再吃幾份就全吃了?「我想了想,回答:「我吃了7/12,再吃5/12就全吃了。」幸好,我學了分數的知識,可以正確回答問題了.
(二)
今天,媽媽給了我10元錢去超市買東西。我買了一串鞭炮用了錢的2/10,又買了棒棒糖四根用了錢的1/10,還買了7個汽球,用了錢的2/10,最後買了一把梳子,用了錢的4/10,一共用了2/10+1/10+2/10+4/10=9/10。還剩下一元錢只好還給媽媽了。(三)傍晚,我在奧林匹克書中看到一道難題:果園里的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老王師傅每天給50棵蘋果樹20棵梨樹施肥,幾天後,梨樹全部施上肥,但蘋果樹還剩下80棵沒施肥。請問:果園里有蘋果樹和梨樹各多少棵?
我沒有被這道題嚇倒,難題能激發我的興趣。我想,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假如要使兩種樹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師傅就應該每天給「20×3」棵蘋果樹和20棵梨樹施肥。而實際他每天只給50棵蘋果樹施肥,差了10棵,最後共差了80棵,從這里可以得知,老王師傅已經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樹,8天就是160棵梨樹,再根據第一個條件,可以知道蘋果樹是480棵。這就是用假設的思路來解題,因此我想,假設法實在是一種很好的解題方法。
(四)
今天,數學作業有一道題是要稱一雙鞋子的重量。於是,我便去找媽媽要「秤」。媽媽說她沒有「秤」。怎麼辦呢?不過,俗語說:「世上無難事」。我想,一定有辦法的。
於是,我開動了自己聰明的腦袋,想出了:自製天平。
我把空月餅盒的紙皮一塊塊相應地剪下來,拿來透明折盒膠紙,把其中一塊紙皮折成一個正的三角體,貼好放在檯面上。另一塊紙皮做天平的左右盤,平衡地放在三角體的頂上。然後在家裡找來一些已標有重量的東西作砝碼。如:媽媽新買回來的牙膏,唇膏等物品,有120克的,有40克的,有18克的,有3
克的都有。
激動人心的稱鞋子活動開始了。我將鞋子放在自製天平的左邊,「物品砝碼」便放在右邊,重量放至兩邊平衡為好。然後把砝碼重量相加的和就是我鞋子的重量了。剛好86克。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完成數學作業了。媽媽知道後對我贊不絕口。
還開玩笑地對我說:「古代有聰明的曹沖稱象,現代就有聰明的晗晗稱鞋呢!」
說完,大家便哈哈地笑起來了。
原來,生活上處處都有「秤」呢!
(五)
今天,我在家發現了一個數學問題.
我發現一杯可樂800克,一杯綠茶500克,一杯冰紅茶不知道多少克,於是我又補充了一個信息-------冰紅華考範文網察身邊的數學問題.
我按照老師教的方法算:800-200=600,再600+500=1100,最後1100+800=1900,所以一共1900克.
我認為在日常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數學問題,希望小朋友們能多多觀察身邊的數學問題.
給分~-~
10. 年的傳說 概括正確,不羅嗦,不重復,150字以下。
傳說中國古時侯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兇猛異常,年」獸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們都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當「年」獸像往年一樣准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爆竹聲,「年」獸混身顫栗,再也不敢向前走了,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
這時大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獸大驚失色,倉惶而逃.故有了貼對聯放鞭炮的習俗。
(10)關於年的故事150字擴展閱讀:
各國的「年節」
周邊國家一直受我國文化的影響。
在韓國、朝鮮和越南,農歷新年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在朝鮮半島,農歷新年被稱為「年節」或「舊正」,正月初一至初三是全民族的法定假日。越南農歷新年假期從除夕至正月初三,加上周六日換休,共6天。
一些華人聚居的東南亞國家也將農歷新年定為法定假日。在新加坡,正月初一至初三是公共假期。馬來西亞華人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一,政府將正月初一和初二定為法定假日。
華人眾多的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2003年和2004年分別將農歷新年定為全國公共節日,但菲律賓不放假。
日本曾按舊歷(類似農歷)過年。從1873年起改用新歷後,雖然日本大部分地區不過舊歷新年,但是沖繩縣、鹿兒島縣的奄美群島等地區還保留著完整的舊歷年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