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奶奶講過什麼故事作文600

奶奶講過什麼故事作文600

發布時間: 2020-11-22 11:48:43

㈠ 奶奶二三事作文600字以上

我的奶奶二三事
我的奶奶是一位「嘮叨之神」,每天總有無數嘮叨的話,穿行於我的聽覺神經之間,我的神經系統已疲憊不堪了.
有時,我很討厭奶奶嘮叨,每次嘮叨總幻想有一個避風港,能躲開她的口水咆哮陣,躲開她的高分貝的噪音.聽奶奶的嘮叨,可是一項「酷刑」呀,奶奶會址著嗓子,說個沒完沒了的,十分煩人.有一次,我吃奶奶用稀麵粉烙成的薄片餅,在餅上放入我情有獨鍾的菜,成了「麻辣雞肉卷」,我為自己的創意洋洋得意,正拿起來品嘗時,不小心餅里邊的餡露了出來,掉在了地磚上.糟了,地磚是奶奶剛擦完的,我剛要去拿拖把時,更多的菜從裡面掉了出來,噯!真是越急越容易出錯.那些掉在地磚上的菜呀,被奶奶的火眼金睛發現了,奶奶直沖我吼著,「走開!走開!」一邊吼一邊就用手撥開我,嘴裡又來了無盡的嘮叨:「真是個不省心的,這么點事也做不好,將來可怎麼辦呀……」
但是,我又離不開奶奶無盡的嘮叨.我曾經是一個特懶的人,懶得刷牙,懶得剪指甲,懶得洗澡,懶得起床……但在奶奶的嘮叨下,改了很多陋習.我想:這一切的一切應歸功於奶奶,應歸功於奶奶的嘮叨吧!現在,我覺得少了這嘮叨還真不習慣.沒了奶奶的嘮叨,我渾身不自在,像吃錯了葯似的,有一種十分怪的感覺,不是平時想的那種如釋重負舒暢,而是有肩挑萬斤重般的難受,心裡沉沉的,空空的.
我的奶奶還是一個勤勞善良的老人,奶奶總是帶著老花鏡.
一天傍晚放學,我回到家裡,看見奶奶坐在桌前做著什麼.我走過去一看,原來她正在補錢.使我大吃一驚的是,奶奶補的竟一分錢的紙幣,那一分錢黑糊糊的,皺巴巴的,字也看不清了,四個角都不成角了中間裂開,差一線就掉下來了.
奶奶先把那破爛不堪的一分錢擺在桌面上,用手掌壓平,再用干凈的布把錢擦瞭然後撕下透明膠,放在錢上比量一下長短,在用剪刀剪下,小心翼翼地把透明膠黏在一分錢的中間.奶奶一邊數錢一邊自言自語的說:「一分錢也是錢啊;十個一分是一角,一百個一分是一元哩.」一分鍾過去了,十分鍾過去了,一刻鍾也過去了……終於補完了,那張臟兮兮的一分錢在奶奶手中煥然一新.
看著,看著,我的眼睛濕潤了,臉刷的一下全紅了,我慚愧地低下頭,以前媽媽給我十元我都嫌少.看著奶奶這么節約錢,我無地自容.
這就是我的奶奶,一個勤儉節約的老人,奶奶的教誨也是讓我受益終生.

㈡ 聽奶奶講那過去的故事作文140字

聽奶奶講那過去的故事

我的家鄉——泰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我為自己能出生在這里而驕傲。聽奶奶講,她上學的那個年代還沒有高考,平時,大家只能用樹枝在沙上寫字,也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英語,每天都要走1公里路才能到學校,路也都是凹凸不平的稀泥路,一下雨,腳上都會沾很多泥巴,粗布鞋子也都濕淋淋地泡一整天。用的舊布來當書包包住書,拿在手上。晚上回家沒有紙,老師也不布置作業,奶奶一回家就做活掙錢養家。後來奶奶的同學沒錢上學,就靠居委會打補助,兩、三個孩子一起上的,就合用一本書。
我的媽媽是1974年出生的孩子,在那個年代,上學已經是比較正常的事了,就在1977年,當媽媽還在童年時代的時候,關閉了長達十年之久的高考大門終於重新打開了。媽媽上學時,教學用具不過只是一支粉筆、一塊黑板、與一本教科書。媽媽那時上學也要外婆騎著三輪車到學校,學校也只不過是個小平房,課桌是用舊木頭做成的。現在看來,一年一度的高考似乎只是一種規模擴大了的例行公事的人才選拔方式,人們早已習以為常。
我可是趕上了新時代,首先是教育的越來越普及化。據網路上的不完全統計,到2007年9月1日,全國各個高校有495萬的畢業生完學校教育,即將走向社會;而200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再創歷史新高——達到550萬人,比2007年增加64萬人。其次是教育工具的現代化、信息化。一支粉筆、一塊黑板、與一本教材了,這些都是以前的教具;不象現在,是方便的電腦,只需滑鼠輕輕一點,資料應有盡有。從粉筆到多媒體,走進教室,我覺得教學有著前所未有的變化。
我想:在21世紀,對人才的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只要大家攜手努力,我們的祖國、家鄉會飛得更高更快!

㈢ 聽奶奶講過年的故事作文

「雨天似膠,晴天如刀,走路閃腰,騎車摔跤。」這是過去農村人常掛在嘴角的一句順口溜。如今,農村生活變化最大的就是村村通了公路,小貨車可以直接開到家門口,就連田間地頭都修了便民路。家家安上了飲水器,買上了電動車、彩電、洗衣機、電冰箱,有的還安裝了空調、買了家庭小汽車。
記得有一天,奶奶和我講爸爸小時候的事情。有一次,她領爸爸上街買糖。排在那長長的「龍陣」中,一兩個小時過去了,好不容易排到了跟前,可是糖卻賣完了。不懂事的爸爸拉著奶奶的衣襟放聲大哭……聽後,我覺得很奇怪,過去為什麼東西那樣少?現在,即使是那些高級奶糖,也絲毫引不起我的興趣。離家不遠的便民店裡,什麼沒有啊,香噴噴的醬肉、金黃的香蕉、薄皮紅瓤的西瓜……令人眼花繚亂。然而,這些對於我已經沒有多麼大吸引力了!
奶奶說,爸爸剛上學時,家裡四五口人住在一間六多平方米的小屋。寫作業時,爸爸和叔叔經常為了爭桌子而打架。那時候,家裡唯一的電器是一台收音機,爺爺拿著當寶貝,誰也不讓動。現在呢?我一人住一間大房子,家裡不僅有了電視,還裝上了空調,家人騎上了摩托車和電動車。
奶奶喝了口水繼續說,環境在變,人也在變。過去我們村裡有一個大齡青年,人稱「撲克王」。他經常坐在大街上和別人打撲克,有時,竟從日出打到日落。現在為何連人影都不見了呢?原來,他在集市的一間鋪子里給顧客修車呢。他那雙手修起車來,比洗牌更靈巧呢。
奶奶感嘆的說,變了,是變了!孩子們變得孝順了,變得漂亮了、朝氣蓬勃了,大人們更忙碌了,連老年人都變年輕了。
這一些都歸功於黨的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它使中國舉辦奧運會的實力,有了神七問天的技術,把我們帶入高度信息化的時代,家鄉變得更加美麗,生活變得更加充實。

㈣ 感人的故事我的奶奶作文600字

我奶奶有一雙長滿老繭的手,手上有許多裂紋,爸爸常說他很喜歡奶奶的手。
我奶奶有一雙靈巧的手。奶奶愛好織毛衣,在她手上可以綉出著名的寓言童話故事《龜兔賽跑》,「生」出剛剛出殼的小雞,小雞看上去毛茸茸的,非常可愛!冬天來了,奶奶為了讓我不凍著生病,精心為我織了一頂漂亮的毛線帽子,我把帽子帶到了學校去,放學回家時我拿出帽子帶上,有很多的同學禁不住地問我:「劉奇正,你的帽子真漂亮,是從哪買的?用了多少錢?」我驕傲地告訴他們:「不是買的,是我奶奶織的。」
我奶奶還有一雙神奇的手。奶奶的手能把別人不愛吃的東西變得好吃,所以我和我弟弟都喜歡吃奶奶做的食物。端午節那天,奶奶早早起來,從市場上買來些紅豆、紅棗、肉等,奶奶把糯米拌好,准備包粽子。奶奶包的粽子可帶勁了,個個有稜有角都很緊,並且個個都是三角形的,像一塊塊墨綠色的三角形積木,特別漂亮。等到香噴噴的粽子出鍋後,我和弟弟都迫不及待地抓來吃。我剝開一個紅豆粽子,啊!真香!有一股紅豆的香味、有一股糯米的香味、還有一股粽葉的清香……我也不知道有多少種味道。我再也忍不住了,急忙咬了一大口,真好吃!奶奶包的粽子不像街上買的那麼松軟,緊緊的,讓人吃起來有一股嚼勁。等到我吃完一個粽子時,再看弟弟,他已經吃了三個大肉粽子。
我奶奶有一雙勤勞的手,她為我們付出了很多很多,我和家人都十分感激這雙手。

㈤ 600字作文:聽爺爺奶奶講過去過年的故事

關於解放,我不曾知道些什麼,然而更多的舊故事,也都是從老一輩的爺爺奶奶那裡所得知的。奶奶,也算得上是身邊最親的人了,雖然她現在已經離我們而去了,可是我記得她,那短短的頭發,慈祥的眼睛,和藹的微笑。爺爺,一副總是很庄嚴的模樣,總是給我一中害怕的感覺,就像是看到了爸爸。
小時候,聽到的最多的故事,就是爺爺奶奶給我講的解放戰爭時期的事兒,雖然這些故事我聽的耳朵都磨出了繭子,但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使我最受啟發的,還是這些我都「聽煩了的故事」。 每當奶奶聽我向她念起祖國的發展她總會感慨,說起那一段驚心動魄的往事。
奶奶說:「解放前的國家特別落後,到處都窮,還總是受敵人欺負。在戰爭時期,人們一聽到敵機來了的時候,就都往防空洞里跑,嚇得在防空洞里躲半天都不敢出來,待到沒有了飛機聲,才敢出來。整天提心吊膽,就怕敵人來『找事兒』,弄得大家整天神經緊張。小鬼子還經常到處搶東西,那些看上去像有錢人家的就被搶了不止一次,有的還把人打死了,就這樣,大家出門都得小心翼翼。那日子簡直沒法過。」奶奶總是一邊嘆氣,一邊說。
而爺爺呢,則經常給我講解放軍。「敵人總來欺負我們,我們總不能挨著吧,所以,解放軍們出面了。這些解放軍可都是國家的棟梁,他們為了自己的子孫後代,在戰場上堅強、勇敢地與敵人殊死搏鬥。在炎熱的夏天,解放軍們要執行任務,趴在草垛里,草垛里有好多蟲子,解放軍們就要忍受著蚊蟲叮咬,一動不動的趴在裡面,生怕暴露;還有的解放軍,在戰場上,跟敵人打急眼了,打得腸子都打出來了,也顧不上,繼續打……那真是國家的好兒女,國家的驕傲啊!」每提到這,爺爺的臉上就會流露出笑容,但同時,也有一絲難過。我總會想:爺爺應該是在為那些既然方軍叔叔感到惋惜吧。
我不由得想到了今天的生活,一座座高樓大廈平地而起,走在路上的人個個都忙碌著,一些商業人士手提公文包,肩上還背著筆記本電腦。早晨到海邊逛逛,到處可見到來這里散步的老人和年輕人,也難怪奧運會上的中國健兒們的強健。2008年,中國經歷了種種挫折,一樣大家也都是興奮的,在經歷了地震等困難後,看得到中國人的堅強和友愛。奧運會
是我們承辦的啊!處處發揚著奧運精神,我也榮幸的去觀看了在青島舉行的奧帆賽,心中也默默地為運動員們加油!
然而,講的最多的,還是敵人投降,新中國成立的時候的事兒。「小鬼子投降後,大夥兒心裡都想,這苦日子可熬到頭了,那高興勁兒別提了!尤其是在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全國上下沒有一個人不開心、不高興,個個都比過年還開心,那種心情簡直無法形容……」他們總是這樣說,而且,每說到這里,必定會笑,甚至都能開心好一陣子。
如今生活在一步步像前邁動著,回憶著舊時代,享受著新解放。但是,我認為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那些解放軍,是他們為他們的子孫後代打拚出了一片天地,是他們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我們平常的點點滴滴都是他們留給我們的.他們是偉大的,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那麼好的生活。現在的生活好了,各方面條件也高了,孩子們只享受著生活,卻不知這一切來之不易,所以,作為新中國的希望的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獻上自己的微薄之力為祖國做貢獻,更好的把解放精神傳承下去。
舊時代,新解放!

㈥ 我的奶奶二三事作文600字

我的奶奶二三事

我的奶奶是一位「嘮叨之神」,每天總有無數嘮叨的話,穿行於我的聽覺神經之間,我的神經系統已疲憊不堪了。

有時,我很討厭奶奶嘮叨,每次嘮叨總幻想有一個避風港,能躲開她的口水咆哮陣,躲開她的高分貝的噪音。聽奶奶的嘮叨,可是一項「酷刑」呀,奶奶會址著嗓子,說個沒完沒了的,十分煩人。有一次,我吃奶奶用稀麵粉烙成的薄片餅,在餅上放入我情有獨鍾的菜,成了「麻辣雞肉卷」,我為自己的創意洋洋得意,正拿起來品嘗時,不小心餅里邊的餡露了出來,掉在了地磚上。糟了,地磚是奶奶剛擦完的,我剛要去拿拖把時,更多的菜從裡面掉了出來,噯!真是越急越容易出錯。那些掉在地磚上的菜呀,被奶奶的火眼金睛發現了,奶奶直沖我吼著,「走開!走開!」一邊吼一邊就用手撥開我,嘴裡又來了無盡的嘮叨:「真是個不省心的,這么點事也做不好,將來可怎麼辦呀……」

但是,我又離不開奶奶無盡的嘮叨。我曾經是一個特懶的人,懶得刷牙,懶得剪指甲,懶得洗澡,懶得起床……但在奶奶的嘮叨下,改了很多陋習。我想:這一切的一切應歸功於奶奶,應歸功於奶奶的嘮叨吧!現在,我覺得少了這嘮叨還真不習慣。沒了奶奶的嘮叨,我渾身不自在,像吃錯了葯似的,有一種十分怪的感覺,不是平時想的那種如釋重負舒暢,而是有肩挑萬斤重般的難受,心裡沉沉的,空空的。

我的奶奶還是一個勤勞善良的老人,奶奶總是帶著老花鏡。
一天傍晚放學,我回到家裡,看見奶奶坐在桌前做著什麼。我走過去一看,原來她正在補錢。使我大吃一驚的是,奶奶補的竟一分錢的紙幣,那一分錢黑糊糊的,皺巴巴的,字也看不清了,四個角都不成角了中間裂開,差一線就掉下來了。
奶奶先把那破爛不堪的一分錢擺在桌面上,用手掌壓平,再用干凈的布把錢擦瞭然後撕下透明膠,放在錢上比量一下長短,在用剪刀剪下,小心翼翼地把透明膠黏在一分錢的中間。奶奶一邊數錢一邊自言自語的說:「一分錢也是錢啊;十個一分是一角,一百個一分是一元哩。」一分鍾過去了,十分鍾過去了,一刻鍾也過去了……終於補完了,那張臟兮兮的一分錢在奶奶手中煥然一新。
看著,看著,我的眼睛濕潤了,臉刷的一下全紅了,我慚愧地低下頭,以前媽媽給我十元我都嫌少。看著奶奶這么節約錢,我無地自容。
這就是我的奶奶,一個勤儉節約的老人,奶奶的教誨也是讓我受益終生。

㈦ 聽爺爺奶奶講抗美援越的故事(作文600字)

歷史上沒有抗美援越叫法,但有抗美援朝的故事!
《一袋干糧》
長征時期,發生了一個又一個動人、感人的故事,我較為了解的一個故事叫《一袋干糧》。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沖走了。她為了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堅持沒告訴他們。為了裝成沒事發生一樣,她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就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分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涵不小。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小故事卻能夠反映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小蘭,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男孩一樣堅強的意志;卻知道體諒他人。
在她沒有糧食之際,她大可伸出雙手向戰友們要一些,她沒有這么做,她選擇沉默,不告訴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腦海里想的只有戰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難;而對傷勢嚴重的傷員們,她大可丟下他們,讓他們自生自滅,可她沒這么做,她細心照料一個傷員,沒有怨言,沒有後悔。一個小蘭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偉大的紅軍整支隊伍的品質了。

㈧ 奶奶講故事小學作文50字

聽爺爺奶奶講過去的故事關於解放,我不曾知道些什麼,然而更多的舊故事,也都是從老一輩的爺爺奶奶那裡所得知的。奶奶,也算得上是身邊最親的人了,雖然她現在已經離我們而去了,可是我記得她,那短短的頭發,慈祥的眼睛,和藹的微笑。爺爺,一副總是很庄嚴的模樣,總是給我一中害怕的感覺,就像是看到了爸爸。 小時候,聽到的最多的故事,就是爺爺奶奶給我講的解放戰爭時期的事兒,雖然這些故事我聽的耳朵都磨出了繭子,但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使我最受啟發的,還是這些我都「聽煩了的故事」。 每當奶奶聽我向她念起祖國的發展她總會感慨,說起那一段驚心動魄的往事。奶奶說:「解放前的國家特別落後,到處都窮,還總是受敵人欺負。在戰爭時期整天提心吊膽,就怕敵人來『找事兒』,弄得大家整天神經緊張。」奶奶總是一邊嘆氣,一邊說。 而爺爺呢,則經常給我講解放軍。「敵人總來欺負我們,我們總不能挨著吧,所以,解放軍們出面了。這些解放軍可都是國家的棟梁,他們為了自己的子孫後代,在戰場上堅強、勇敢地與敵人殊死搏鬥。那真是國家的好兒女,國家的驕傲啊!」每提到這,爺爺的臉上就會流露出笑容,但同時,也有一絲難過。我總會想:爺爺應該是在為那些既然方軍叔叔感到惋惜吧。
想起當今生活在一步步像前邁動著,回憶著舊時代,享受著新解放。但是,我認為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那些解放軍,是他們為他們的子孫後代打拚出了一片天地,是他們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我們平常的點點滴滴都是他們留給我們的.他們是偉大的,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那麼好的生活。所以,作為新中國的希望的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獻上自己的微薄之力為祖國做貢獻,更好的把解放精神傳承下去。

㈨ 奶奶二三事作文600字的技巧

我的奶奶二三事
我的奶奶是一位「嘮叨之神」,每天總有無數嘮叨的話,穿行於我的聽覺神經之間,我的神經系統已疲憊不堪了.
有時,我很討厭奶奶嘮叨,每次嘮叨總幻想有一個避風港,能躲開她的口水咆哮陣,躲開她的高分貝的噪音.聽奶奶的嘮叨,可是一項「酷刑」呀,奶奶會址著嗓子,說個沒完沒了的,十分煩人.有一次,我吃奶奶用稀麵粉烙成的薄片餅,在餅上放入我情有獨鍾的菜,成了「麻辣雞肉卷」,我為自己的創意洋洋得意,正拿起來品嘗時,不小心餅里邊的餡露了出來,掉在了地磚上.糟了,地磚是奶奶剛擦完的,我剛要去拿拖把時,更多的菜從裡面掉了出來,噯!真是越急越容易出錯.那些掉在地磚上的菜呀,被奶奶的火眼金睛發現了,奶奶直沖我吼著,「走開!走開!」一邊吼一邊就用手撥開我,嘴裡又來了無盡的嘮叨:「真是個不省心的,這么點事也做不好,將來可怎麼辦呀……」
但是,我又離不開奶奶無盡的嘮叨.我曾經是一個特懶的人,懶得刷牙,懶得剪指甲,懶得洗澡,懶得起床……但在奶奶的嘮叨下,改了很多陋習.我想:這一切的一切應歸功於奶奶,應歸功於奶奶的嘮叨吧!現在,我覺得少了這嘮叨還真不習慣.沒了奶奶的嘮叨,我渾身不自在,像吃錯了葯似的,有一種十分怪的感覺,不是平時想的那種如釋重負舒暢,而是有肩挑萬斤重般的難受,心裡沉沉的,空空的.
我的奶奶還是一個勤勞善良的老人,奶奶總是帶著老花鏡.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