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里故事作文600字
Ⅰ 我家最美故事作文600字,有關孝老愛親、鄰里和諧、節儉養德
孝老愛親「最美家庭」事跡材料
——XX街道XX社區居民XX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滿和睦、社會進步發展的基石。《論語·學而》中就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的說法,「父母在,不遠行」的警句,唐代詩人孟郊更是留下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千古名句。
XX,女,現年35歲,中共黨員,是XX市XX扶貧辦的一名極其普通的工作人員,工作中盡職盡責,兢兢業業,一絲不苟,是大家公認的好乾部;在家裡,她是一位好女兒,好媳婦,好兒媳,好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老人,與兄弟姊妹鄰里之間和睦相處,十多年來如一日,用愛心呵護每一個家庭成員,用真心營造了一個溫馨、和諧、幸福的家庭。
結婚至今,一直和公婆一起生活,同吃一鍋飯。大多數人都認為:婆媳關系是天底下最難交往的。而她和公婆的感情如同自己的親生父母,公婆一直視她如己出,沒把她當作兒媳看待,有些話寧願說給她也不願意告訴自己的女兒,XX成了他們生活中的貼心人。剛參加工作那時工資低,她捨不得給自己買時髦的服裝,總惦記著先給幾位老人添新衣服,或是買點水果、副食之類的東西讓老人們嘗嘗,這一習慣一直到現在堅持著。常言道:「順者為孝」,老人上了歲數,話多嘮叨是經常的,每當這個時候,她就對自己說,不要和老人計較小節,雖然有些話年輕人不愛聽,但絕無惡意,我們要耐心聽,等聽完再作解釋,這樣就會化解誤會。八小時之外,她默默無聞地恪守著「君子入則孝」、「事父母能竭其力」的人生格言,她以實際行動為家庭其他成員做出了表率,贏得了單位同事和親朋好友的稱道,同時也塑造了一個「現代孝星」的典範形象。
2008年,80歲的奶奶不小心摔了一跤,右腿骨折,需住院治療,公公婆婆們都跑去醫院照顧老人家,由於單位年底很忙,她也十分著急,一到下班不管有都重要的事她都先去醫院看看奶奶,幫奶奶擦身翻背、洗臉、洗腳、洗衣服剪指甲、端屎端尿。住在一個病房的李大姐說:「大娘,您孫女真孝順啊,年紀輕輕卻什麼都願意做」 。奶奶高興的說:「呵呵,這是我大孫媳婦」!老人家出院後,給爺爺、奶奶剪指甲、洗腳、洗衣服、收拾家就成了她每周六日的必修課。2012年奶奶去世前還摸著她的頭說:「王家有你這們的好媳婦,真是多少輩子修來的福分」,她淚流滿面點了點頭說:「奶奶,我的爺爺、奶奶去逝的早,沒有機會孝敬他們,您就是我的親奶奶!能為你們做點事是我的福氣,作為咱王家的大孫媳婦,為兄弟姐妹們起個帶頭作用是應該的」。84歲的爺爺在農村居住,喜歡吃水果、零食,一年四季水果、零食好從不讓間斷過,並且按季節給爺爺買衣服、鞋而及生活必需品。
作為一位妻子,XX深知妻子是一所學校,妻子能培養出優雅成功的男人,也能催生出邋蹋失敗的男人,妻子的好壞決定了婚後男人下半輩子的生活,一個男人選擇了什麼樣的女人就等於選擇了什麼樣的人生。自2007年結婚以來,她義無反顧的挑起照顧家庭的重任默默無聞地為這個家任勞任怨地奉獻著。然而,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2009年丈夫做生意,虧了不少錢,不僅花光了家裡的積蓄,而且還欠了不少錢。丈夫從此變得消沉起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呆在家裡。XX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生怕丈夫想不開,從此消沉下去。於是苦口勸導,耐心疏導,對他說「我跟了你,並不是看中了什麼東西,而是看中了你這個人,你的不服輸的性格。」在XX的鼓勵勸導下,丈夫慢慢擺脫了陰影,從老本行開始,生活慢慢步入了正軌,債務很快就還清了,而且日子也一天天紅火起來了。丈夫患上了糖尿病,為了護理好他的身體和飲食生活,她專門跑到醫院去咨詢醫生,怎樣從生活保養到葯物調理方面進行照顧。丈夫常說,我的畢生榮譽有一半是我老婆的。
作為一位母親,她深知知識和做人的重要性,因為每個人都有老了的時候,只有我們為下一代兒女樹好尊老、愛老的標尺,讓他們從小在愛的氛圍中接受熏陶,才能讓他們明白,愛心、孝心是每個人應該具備的責任和品質。只要愛心無涯,孝心永駐,就能使每個家庭和社會獲得雙贏。因此即使再忙再累,也從不放鬆對兒子的教育。她時常教育兒子學習要踏踏實實、生活要簡朴、對人要和善、對長輩要尊敬、做人要誠實、做事要誠信,並在很多方面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身教勝於言教,在她的影響下,今年7歲的兒子,在她的感染下,十分尊重孝敬爺爺、奶奶,無論吃什麼都先給長輩吃……小小年紀就充滿了孝心、愛心、上進心,在學校是老師眼裡的好學生,在家裡是人人必考的好孩子。
尊老愛幼成了這個家的家風,代代相傳,根深蒂固。她用自己的愛心、孝心、責任心構築了一個和諧的家庭,雖然沒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事跡,可她卻在平凡中用實際行動展示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展示了她孝老愛親、無私奉獻、積極樂觀、愛崗敬業的高尚品德。
Ⅱ 關於鄰里之間的作文 不少於600字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意思是說,鄰里之間雖然沒有像親戚之間那樣的血緣關系,但是時間長了,也會有唇齒相依的關系。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的改變,這種唇齒相依的關系也在逐漸的改變著。有些鄰居雖然住的很近,可是彼此卻不信任。究竟什麼原因呢?很簡單,那是因為彼此間的不了解,交流的少。或是因為一些利益上的糾紛或者是別的一些什麼事情。看過很多鄰里之間爭吵的事情,其實都是些芝麻蒜皮的小事,可吵起來,卻像有著什麼深仇大恨一樣。所以有時候必要的寬容和忍耐也是應該有的。 我們那個單元裡面的居民相處得都比較融洽。在樓道里見了面,不論是老人還是小孩都會主動地說幾句話,或是相互點點頭。但鄰居王大叔和一樓的李阿姨的關系一直不好,有著多年的矛盾。平時見了面,連個招呼都不打。其他鄰居也曾多次勸解過,但都無濟於事。前些天,鄰居張大叔把剛洗好的衣服放在樓下曬著,還沒來得及收,下午天就下起了雨。而此時此刻,張大叔恰好不在家。一樓的阿姨見到此事,立即幫忙收了衣服。張大叔到家後得知是李阿姨提前幫助收了衣服,十分感激,同時,他也感到萬分慚愧,並向李阿姨一家道了歉。兩家的矛盾就這樣在無形之中被化解了。其實有時候,鄰居就像一家人一樣,也需要溝通,彼此交換一下生活的心得啊,或者是烹調的技術啊,哪怕只是見面微微一笑,點點頭,這也足以拉近鄰里間的距離。所以說,有一個好的鄰居很重要,平時你幫別人一把,危難時刻你也會得到別人的幫助。如果你想有一個好的鄰居,那麼首先自己要當別人的好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