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森林裡的小故事讀後感100字

森林裡的小故事讀後感100字

發布時間: 2020-11-22 11:52:47

❶ 伊索寓言小故事讀後感100字以內

盡管《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是一些與我們無關的事,但是,它卻讓我們懂得深刻的道理。也許正是因為這些東西,《伊索寓言》才歷久彌新,讀起來耐人尋味,讓人在人性智慧上得到領悟。
我們再來看《老鼠會議》更值得品味:老鼠們商議怎樣對付貓,決定給貓繫上鈴,當談到由誰給貓系鈴時,老鼠們卻鴉雀無聲了。說明方法沒有十全十美的,光說不做等於空話,只能白費工夫。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雖短小,卻蘊含著雋永深奧的思想內容。對此人生哲理寶典要不斷去讀,不斷地去品味,不斷地去感悟。閱讀時只要肯動腦筋,去理解,去聯想,就會有大收獲。

❷ 森林報讀後感100字左右,太多不要啊

森林報
《森林報》是蘇聯科普作家維·比安基的代表作,全書別出心裁地採用報紙的形式介紹了一年四季中大森林裡的各種動物和植物的生活狀況。
比安基按春、夏、秋、冬四季十二個月,有條理地報道了森林中的新聞趣事。它不得將各種動物的生活表現得栩栩如生,引人入勝,而且連靜止的植物,也寫得格外生動。例如《林木之戰》,比安基將白樺、白楊、木杉三個樹種為爭奪林中空地進行了多年的拉鋸戰,寫得曲折跌宕,讓人讀來,驚心動魄。同時比安基還告訴大家如何觀察、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第一位通訊員是德米特利·尼基羅維奇·凱戈羅多夫教授,就是他,才讓我們知道了:春天,候鳥什麼時候飛回來;秋天,候鳥什麼時候飛到南方(南遷)。
可是一九二四年二月十一日,重病纏身多年的凱戈羅多夫教授,還沒有來得及看到春天的到來,就去世了。
三月二十一日,俄羅斯會吃一種叫做「雲雀」的小麵包。這種小麵包捏成小鳥的樣子,兩顆葡萄乾當眼睛,好看極了。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森林。

❸ 格林童話讀後感100字

《格林童話》讀後感
我利用暑期時間又看了一遍《格林童話》,卻得到了與以前不同的感受。也許,有些人會認為童話很幼稚,純屬虛構,但我卻覺得童話裡面也富有哲理。以前我看這本書,只看故事情節,卻忽略了它的寓意。而現在再次看這本書,我有了深刻的體會:做人要善良。
善,這個字眼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它是一種傳統美德、是心靈美的體現、是來自靈魂深處的東西。生活中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景象:在公交車上,有人毫不猶豫地讓座;在商店裡,有人把多找的零錢義無返顧地還給營業員;在街頭,有人會伸出援手,把兜里的錢或多或少投進乞丐求討施捨的碗里等等,其實,這些都是善的表現。
善良的人終究會有好的結果的,所謂「善有善報」就是這個道理。《格林童話》中《灰姑娘》這則故事中的主人公灰姑娘,盡管受盡了繼母與姐姐們的欺負與侮辱,但心地依舊善良,最終獲得了幸福.

我每晚都閱讀《格林童話》,被童話里的神奇故事所深深吸引,一個又一個精彩的童話故事給我帶來了很多的啟示。《漁夫和他的妻子》這個故事啟示了我做人不要太貪心。《青蛙王子》這個故事告訴我做人要守信用。《白雪公主》這個故事告訴我,邪-惡永遠也不能戰勝正義與善良,正義與善良永遠是最後的勝利者。
我在格林童話王國遨遊,學會了勇敢、友善、智慧和誠信。

❹ 沉默的森林讀後感100字

放寒假期間,我看了《沉默的森林》這本書,其中裡面秘密武器的故事非常好看。講的是小刺蝟在河邊看見一隻美麗的鳥。突然,一隻大蟒蛇咬住了美麗的鳥兒那長長的腳。小刺蝟看見了,奮不顧身的跑過去咬住了蟒蛇的尾巴,蟒蛇把美麗的鳥兒放了,來對付小刺蝟,蟒蛇盤成一團,想纏死小刺蝟。小刺蝟豎起全身的硬刺。蟒蛇的身上被刺了無數個小洞。蟒蛇在這場戰斗中自取滅亡了。「國家動物保報護委員會」給小刺蝟「動物英雄」的光榮稱號。我們都要學習小刺蝟勇敢的精神!遇到危險和困難,一定要沉著冷靜。同時,我們人類要愛護小動物。

❺ 《海底兩萬里》——海底森林 讀後感 100字—150字

《海底兩萬里》讀後感
再次讀完這本書,心中還是存在這個願望,就是希望隨尼摩船長一起探盡海底所有的秘密,可恨沒有阿龍納斯教授的好運。
故事起於1866年一件鬧的滿城風雨的怪事,許多船隻在海上發現了海怪,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受邀追逐怪獸淮知,落入水中,與同伴一起周遊四海,最後不堪海底的沉悶,想方設法,重回陸地。
寫到這里,竟然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哈利波特>>,而此書的價值遠遠勝過前者(就我個人而言),畢竟在1870年能寫出這樣奇幻小說並流傳至今是極為珍貴的。135年千千萬萬讀者還有時光流逝的考驗並沒有使它的銳氣磨減,反而更肯定了它的價值,而我覺得它在文學史上這所以屹立是因為它從頭至尾貫穿的兩個字」幻想」。幻想自古以來便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力量源泉。而至今天,事實證明作者儒勒。凡爾納的一切幻想或是推理都是有現實作為基礎的,例如:海底森林,穿越海底隧道(阿拉伯海底地道,蘇伊士下面一條通往地中海的地道),一塊沉沒的陸地(大西洋洲),在未來世界,一切幻想皆成為了現實。在<<海>>中,尼摩般長說了一句話:」人類進步的實在是太慢了。」幻想其實便是進步的翅膀。100多年前的人的幻想在100多年後成為現實,探索是無止境的呀!
<<海>>贊美了那深藍的國度,史詩般壯麗的海洋,一個無憂無慮,與世無爭的地方,那裡有數不清的珊瑚,植藻,游魚,礦產,正是一幅瑰麗的錦圖,我無法用語言來贊美或形容它。」諾第留斯號」不管在哪個時代都是一部不朽的神話。是它揭開了海洋中無限神秘的一切,對於船長尼摩來說,更是精神的家園。
終於說到尼摩船長了,這個謎一樣的人物一樣為此書增色不少,他可以為法國償還幾百億國債,看到朋友死去會無聲的落淚,會把上百萬黃金送給窮苦的人,會收容所有厭惡的陸地的人,會把滿口袋的珍珠送給可憐的採珠人,會逃避人類,施行可怕的報復,他對人類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這個棄絕人世天才,我一向都是由衷喜歡這類人,對於尼摩船長無盡的痛苦,我總想探個究竟,我不明白,這樣的人有著怎樣的經歷和出身。但我相信他是一個善良的人。
<<海底兩萬里>>委實是一本經典名著,而在現代,卻很少見到這樣的經典的名著,那些浮華的東西倒是很多,真是可惜得很!

3.《海底兩萬里》的作者儒勒.凡爾納,他的驚人之處不但只是他寫的誇張,動人而富有科學意義的小說,更驚人的是他在書中所寫的故事,盡管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不足為奇,但是在凡爾納的時代,人們還沒有發明可以在水下遨遊的潛水艇,甚至連電燈都還沒有出現,在這樣的背景下,凡爾納在《海底兩萬里》中成功的塑造出鸚鵡螺號潛水艇,並在小說發表25年後,人們製造出的真實的潛水艇,與小說描寫的大同小異,這是怎樣的預見力,所以說凡爾納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學為依據。他的許多作品中所描繪的科學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實現。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膽新奇,並以其逼真、生動、美麗如畫令人讀來趣味盎然。他的作品情節驚險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結局出人意料。所有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恆的魅力。

《海底兩萬里》寫於一八七0年,是凡爾納著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第三部是《神秘島》。這部作品敘述法國生物學者阿龍納斯在海洋深處旅行的故事。這事發生在一八六六年,當時海上發現了一隻被斷定為獨角鯨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請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實這怪物並非什麼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船。潛水船是船長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堅固,利用海洋發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中的奇異景象,又經歷了擱淺、土人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最後,當潛水船到達挪威海岸時,阿龍納斯不辭而別,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於世。書中的主人公尼摩船長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尼摩根據自己的設計建造了潛水船,潛航在海底進行大規模的科學研究,但這好像又不是他這種孤獨生活的惟一目的。他躲避開他的敵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尋自由,又對自己孤獨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這個神秘人物的謎底到了三部曲的第三部才被揭開。這部作品集中了凡爾納科幻小說的所有特點。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幻想融於一爐。作者獨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長的旅行中,時而將讀者推入險象環生的險惡環境,時而又帶進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波瀾壯闊的場面描繪和細致入微的細節刻畫交替出現。讀來引人入勝,欲罷不能。

就這樣,我懷著一種崇敬的心情,開始和書中的主人翁探險者博物學家阿尤那斯,乘坐鸚鵡螺號潛水艇,開始他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鸚鵡螺號的主人尼摩船長是個性格陰郁,知識淵博的人,他們一道周遊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遇見了許多罕見海底動植物,還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遺址,其中包括著名的沉沒城市亞特蘭蒂斯,這個擁有與希臘相當的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鸚鵡螺號從日本海出發,進入太平洋、大洋洲,然後到達印度洋,經過紅海和阿拉伯隧道,來到地中海。潛艇經過直布羅陀海峽,沿著非洲海岸,徑直奔向南極地區。然後又沿拉美海岸北上,又跟隨暖流來到北海,最後消失在挪威西海岸的大旋渦中。在將近十個月的海底旅程中,鸚鵡螺號以平均每小時十二公里的航速,緩緩行駛。我覺得我自己也隨著尼摩船長和他的「客人們」飽覽了海底變幻無窮的奇景異觀。整個航程高潮迭起:海底狩獵,參觀海底森林,探訪海底的亞特蘭蒂斯廢墟,打撈西班牙沉船的財寶,目睹珊瑚王國的葬禮,與大蜘蛛、鯊魚、章魚、博斗,反擊土著人的圍攻等等。書中都包容了大量的科學,文化和地理,地質學。阿尤那斯在航行中流露出他對尼摩船長出類拔萃的才華與學識的欽佩。但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還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重視防止被壞人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為;提出要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這些至今仍然熱門的環保話題,早已在兩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籲,可見留下有關人類正義更深層次的思考,才是此書讓讀者感受豐富多採的歷險和涉取傳神知識後,啟發我們以心靈更大的收獲。

小說從海面上「怪獸」出沒,頻頻襲去各國海輪,攪得人心惶惶開始,到鸚鵡螺號被大西洋旋渦吞噬為止,整部小說懸念迭出,環環相扣。這本書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在旅行過程中我和尼摩船長以及遊客們都可以說是隨著事情發展,而有所變化,有時惶恐不安,有時輕松愉快。這本書的精妙之處還在於完全自然的知識啟迪,雖然書中講述了不少有關海洋的知識,例如紅海一名是源於海中的一種名叫三棱藻的微小生物分泌的黏液造成海水顏色像血一樣紅。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在讀者接受起來十分刻意或困難的,只是一次旅行中的所見所聞罷了,這使人們對因景而生的各種想法和收獲都得以牢固的保存。

並不是每一本科幻小說都像《海底兩萬里》一樣富有強烈的可讀性,它作為一本不是憑空捏造而是遠見加博學累積成的小說,不但為對海底知識了解不詳盡的讀者解讀了他們的旅程,更讓後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與文明。整部小說動用大量篇幅,不厭其煩地介紹諸如海流、魚類、貝類、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循環系統、珍珠生產等科學知識,成為名副其實的科學啟蒙小說。

4.《海底兩萬里》讀後感

在這個暑假裡,我讀了一些書。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法國作家、人稱科幻小說之父的儒勒-凡爾納的三部曲之第二部——《海底兩萬里》。

該書中記敘了當時在世界上人們發現了一艘潛水艇,但被誤認為是一隻大鯨魚,結果因潛水艇經常撞壞海上的船隻,法國政府就派林肯號剿滅這只「鯨魚」。林肯號船長邀請阿斯拉龍教授和他的助手,教授應約,登上了船。結果在日本附近海域發現了「鯨魚」,就在魚叉手投擲魚叉的一剎那「鯨魚」撞上了林肯號,把阿斯拉龍教授、他的助手和魚叉手摔入了海里。到現在他們三個人才知道它是一隻人造的鋼鐵之怪。善心大發的船長把他們救起,帶他們仨游覽了神奇的海底世界,並踏上了從未去過的南極,結果三個人為了以後的自由在北極圈中,冒著北極大風暴逃走了。

《海底兩萬里》把我帶到了光怪陸離的海底世界。當我讀到潛水艇的機械是如何先進、裝飾是多麼精美時,不由自主的在腦子里就想像出了尼莫船長的那艘先進的諾第留斯號潛水艇,是如何的寬大,他搜集的海洋生物標本是如何的豐富,那串個個像鴿蛋大小的珍珠是如何的閃亮。但是我讀著讀著產生了疑惑,就十分想知道這位科幻小說之父是在那時候是如何想出來的潛水艇這個概念的,因為第一艘核潛艇是在百年後美國建成的。是偶然呢?還是給予知識的力量呢?

後來我就去問了我的媽媽為什麼儒勒-凡爾納想出了潛水艇的概念?是偶然呢?還是知識給予的力量呢?

媽媽說:「儒勒-凡爾納他想出潛水艇的概念並不是突發奇想,的確是知識給予他了力量。實際上他是一個出門觀察還不過一年的人,當然不排除它有一些天才的成分,但是你想一想如果光光靠蒙是不可能把宇宙飛船重量、飛行高度、降落的地點算得那麼精準,當然也不會想到電能潛水艇呢?

我聽了媽媽的話,明白了知識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好好學習才能想像,才能把美好的想像變為現實,才能使祖國更加興旺。

❻ 5篇哲理小故事和100字的讀後感

《開啟中學生智慧的哲理故事》讀後感

有人說:「智慧是生命的泉源.」這話說得真好。 在書中,作者藉由小故事來敘述大道理,讓人看了不會感覺枯燥乏味。這本書里共有100篇的故事,讓我們了解許多深刻的哲理,體會它的弦外之音。看完這本書使我受益良多,每一篇故事中的主旨,都非常值得人省思,每一則故事中的小道理,累積成大道理,或許你沒辦法全部吸收,但是只要了解他其中幾篇的道理,對自己本身就有很大的幫助,它也會幫助你通過未來的難題。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是「連娜.瑪莉亞-用腳飛翔的女孩」連娜從出生就是一個「無臂單腳」的女孩,出生五個星期後,連娜就可以用右腳「玩奶嘴」,「吸吮腳的大拇指」,「握住奶瓶」三歲時,連娜的父親開始教她游泳,十五歲時,刷新瑞典的游泳紀錄,後來連娜更代表瑞典參加「奧運會」,十九歲後,更進入音樂大學就讀,更令人贊賞的是,連娜心中充滿喜悅,感激,而且從不抱怨.「火,考驗著黃金;厄運,考驗著堅強的人.」所以,當困難來臨時,逃避了終將一事無成;接受了,並勇於挑戰,才有一份傲人的成績。人生中往往有許多的挫折與苦難,成功的人,會把失敗中遇到的挫折化為未來成功的踏腳石;把生命中的磨練當作未來成功的經驗.成功的人往往是能克服一切障礙, 而苦難的人,失敗的人,通常都是遇到挫折就逃避,不敢面對各種各樣的挑戰.不論你是哪一種人,在哪裡遇到挫折,就要在哪裡爬起來,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正符合了這個道理。這本書不只讓我了解了這個道理,我也在這本書中學到了其他的道理,例如:如何才能成就大事,如何克服困難,開玩笑要適可而止……等,這些知識都可以應用在生活中,改善自己,甚至警惕自己,不要再犯和書中故事的主角相同的錯誤。

❼ 《森林裡的小火車》讀後感100字

《森林裡的小火車》是我讀過的中國原創兒童小說中最令人心動的一部。它給我內心回帶來真切回響答,這種回響綿長幽深,至今仍存續在我心裡,久未消散。這讓我尤為歡喜——彷彿期盼讀它已經很久,終於在不經意的轉角欣然相逢。 這是一部視角獨特的小說,故事發生在一個「雖然漂亮,卻有些落寞」的村子——園村,森林、溪水、山風,彷彿皆是我們熟悉的、清新美好的中國鄉土,鐵軌、蒸汽機車、隧道,卻又總好像多了一點什麼,溢出了傳統鄉土的審美框架,形成了融合鄉土田園自然美感和機械工業時代傳奇感的獨特美學空間。兩個男孩羅恩和加加去鄉下的舅舅家過暑假,發現了一條廢棄多年的鐵路,進而發現了藏在洞屋裡的蒸氣機小火車,小火車激發了羅恩無窮的想像力,順著這條鐵路,挖掘出了父輩和祖輩的與這條鐵路相關的故事,從而感受了上輩人創業的激情和守望的孤寂,而這一切也為他的童年增添一抹了濃重的色彩。不僅從空間上逐步走向森林的深處,還從時間上漸漸逼近一個被遺忘的時代——上世紀60年代——一個熱氣騰騰的工業大發展時代。故事的褶皺被漸次撐開,羅恩和加加這兩個敘事主體與逝去時代的孩子——五毛和徐志翔的身影交錯重疊,歷史與當下二...

成語故事讀後感100字

《列那狐的故事》讀後感 讀了列那狐的故事,我覺得列那是個狡猾的狐狸,它捉弄別的動物,卻自己在那暗自偷笑,不過他也有倒霉的時候。 但是往往比他大十倍的動物都斗不過他,連他的舅舅葉森格都被他捉弄了數十次,他靠自己的計謀去制服別人,去對付別人,因此獅子國王很重用他,他總是用花言巧語去迷惑獅子國王、王後,使得獅子國王、王後更加重用他。列那狐非常的狠毒,我們可不能做他這樣的人,我們應該去幫助別人,而不是去害別人。 被花言巧語所迷惑,不知這樣的事同學們見到過嗎?花言巧語所指的就是不真實得事,而說花言巧語的人也一定不是好人,他們用不真實的好話去迷惑別人,只是為了得到利益,我們不能做這樣的人, 生活中,我們往往會看見一些人,做出讓我們注意不到的事,而這件事也是美好的,比如:把塑料瓶子扔進垃圾桶,把看到的紙屑拾起來,副盲人老爺爺過馬路…這些都是我們平常注意不到的小事,但往往是我們注意不到的小事,竟然促進了我們的文明發展! 我們也應該做這樣的人,做一個文明發展的好榜樣!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做什麼事都要動腦筋。 列那狐遇到什麼事都會動腦筋,但有時候會耍些小聰明。 我們要學習列那狐勤動腦筋,腦子才不會生銹,但是不能學它使小聰明哦!

❾ 關於好森林的故事讀後感寫150個字怎麼寫

《三隻小豬》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三隻小豬》這個故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這個故事主要寫了:森林裡有小豬三兄弟,它們為了不讓大灰狼吃掉,決定各造一間房子. 豬小弟很懶,就用稻草隨便做了一間房子.豬二哥用木頭做了一間房子.豬大哥最勤勞,用磚頭和著泥認真地蓋了一間房子. 一天夜裡,大灰狼來到了豬小弟的房前,非常容易地弄塌了他的房子,豬小弟飛快地跑進了豬二弟房子里.但大灰狼也很容易地弄塌了豬二哥的房子. 豬小弟和豬二哥一起跑進了豬大哥的房裡,豬大哥立即點燃了煙囪下的柴火,果然狼中了計,從煙囪下跳了下去,結果被活活燒死了. 讀了這個小故事我想到了:不能為了簡單、方便,而不認真做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事:記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小夥伴比賽堆雪人,我隨便做了一個不圓的大雪球做雪人的身子,又馬馬虎虎地做了一個小雪球做雪人的頭.結果我是第一個做完雪人的,便笑別人做的慢.這時有一個頑皮的夥伴輕輕地碰了我的雪人一下,我的雪人一下子倒在地上,摔碎了.這個小夥伴說:「你雖然是第一個做完雪人的,但卻不是最牢固的雪人.」聽了他的話,我慚愧地低下了頭. 通過讀《三隻小豬》這個故事,我深深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仔細認真,不能馬虎.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