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皇上的日常小故事

皇上的日常小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2 11:58:41

A. 關於故宮的小故事,(短暫一些)有趣的,不要鬼故事

傳說,當初劉伯溫修建北京城皇宮的時候,皇上和他的兒子燕王(朱隸)打算把宮殿修蓋得間量多點兒、大點兒,總覺得皇上住的地方應當特別華貴,不然就顯不出天子的尊嚴。這天,皇上正要傳旨宣劉伯溫,就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劉伯溫來了。
劉伯溫一見皇上就說:「啟奏萬歲,臣昨天夜裡做了一個夢,夢見玉皇大帝把臣召到凌霄殿上對臣說:『你朝皇帝要修蓋皇宮,你告訴他!天宮寶殿是一千間,凡間宮殿萬不可超過天宮。你還要告訴他,要請三十六金剛、七十二地煞去保護凡間皇城,才能夠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你要牢牢記住』。玉皇大帝說完這些話,就撲過來一陣白茫茫的香霧,一下就把臣嚇醒啦!」
皇上聽了覺著很怪,想了想,就下旨叫劉伯溫去監造不到一千間,可還得跟天宮差不多間量的皇宮,並去請金剛、地煞來保護皇官。劉伯溫領旨就辦去了,這事兒一下子就在北京城傳開了,老百姓都等著要看劉伯溫怎樣修蓋皇宮,怎樣去請三十六金剛、七十二地煞這些神仙來保護皇宮。
過了些日子,劉伯溫就把事兒全都辦好了。皇上一看那宮殿蓋得甭提有多華貴了,間量還真是不到一千間也差不多,再看宮院里金光閃閃,好像有神仙鎮守。皇上愈看愈高興,當時傳旨,給劉怕溫加封進爵,還賞賜了很多珠寶。外邦聽說劉伯溫請了天神三十六金剛、七十二地煞保護皇城,也就不敢興兵作亂了。後來人們才知道,原來故宮里的宮殿是九百九十九間半;天神三十六金剛就是宮殿門口擺著的三十六口包金大缸;七十二地煞就是故宮里的七十二條地溝

B. 求一個歷史小故事關於一個皇帝和他小時候玩伴的

好像朱元璋這么乾的,但是陳勝也有殺過小時玩伴的---他玩伴叫他小名兒.

C. 發生在漢朝時關於皇帝的小故事

關於發生在漢朝皇帝的故事實在太多了,這么說也說不完,我就挑幾個經典的吧:
一.金屋藏嬌:
漢武帝在中國歷史上是赫赫有名;『嬌』就是指陳氏,漢武帝劉徹的原配妻子,大漢孝武陳皇後。
陳氏的小名叫『阿嬌』,父親是堂邑侯陳午,堂邑侯府是漢朝開國功勛貴族之家;母親是漢景帝劉啟唯一的同母姐姐館陶長公主劉嫖,是當時朝廷中舉足輕重的人物。陳阿嬌自幼就深得其外祖母——漢景帝之母竇太後的寵愛。
漢景帝的嬪妃王美人王娡有子劉彘(後改名劉徹),排行第九(或者第十,有爭議)。景帝有十四個兒子,其中寵妃栗姬生子最多且生育了皇長子——劉榮。景帝的薄皇後沒有生育,漢景帝最初立庶出長子劉榮為太子。
館陶長公主打算將女兒陳阿嬌許配太子劉榮,以期日後成為皇後。她使人問栗姬的意思,誰知栗姬惱怒長公主經常向景帝進薦美女分寵,竟然斷然拒絕。館陶長公主震怒,遂起廢太子之心。
一日,館陶長公主抱著劉徹問:「徹兒長大了要討媳婦嗎?」膠東王劉徹說:「要啊。」長公主於是指著左右宮女侍女百多人問劉徹想要哪個,劉徹都說不要。最後長公主指著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問:「那阿嬌好不好呢?」劉徹於是就笑著回答說:「好啊!如果能娶阿嬌做妻子,我會造一個金屋子給她住。」這就是成語金屋藏嬌的由來。此典故載於 漢·班固《漢武故事》。
長公主劉嫖見阿嬌和劉徹年紀相當,從小相處和睦、感情融洽,就同意給陳阿嬌和劉徹這對姑表姐弟親上加親訂立婚約。兩人成年後更是舉行大婚,結發成夫妻。『金屋藏嬌』是一個傳誦千年的婚姻傳奇,是一個男子對自己的 原配正妻 許下的結發誓言和婚姻承諾。
『金屋藏嬌』婚約是當時漢朝政治的一個轉折點。因為女兒的定婚,劉嫖轉而全面支持劉徹,朝廷局勢為之大變。經長公主一番經營,景帝廢太子劉榮為臨江王,貶栗姬入冷宮憂死。不久,皇帝正式冊封王娡為皇後,立劉徹為太子。
這里要指出:中國的繼承傳統一直是『立嫡立長』。就是說:正妻有兒子的,立正妻的兒子;正妻沒有兒子的,在所有庶出的兒子中立最年長的那個。劉徹是嬪妃生的十皇子,既不是『嫡』、又不是『長』;他是憑借著妻子娘家的勢力才得以青雲直上,從奪取太子之位直到登基稱帝。
漢景帝去世後,劉徹即皇帝位,立原配嫡妻陳氏為皇後。
在漢武帝執政初期,由於政見上和祖母竇太皇太後有分歧,劉徹幾乎失位。武帝當時沒有力量和竇氏較量,竇太皇太後逼迫武帝廢除了剛剛實行的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漢武帝任命的丞相和太尉也被迫罷免,甚至有大臣被逼死獄中。
劉徹的母親王太後就經常警告他:你新即皇位,大臣未服。先為改制,太皇太後已怒。現又忤怒長公主,必重得罪,宜深慎之!漢武帝轉而採取韜光養晦政策,從建元二年至建元六年間,他四處游浪射獵,不問大政方針。有賴於皇後陳阿嬌作為唯一的外孫女極受竇太皇太後寵愛,再加上陳家以及館陶長公主的全力支持,才使漢武帝有驚無險保住帝位。
直到此時,『金屋藏嬌』就象當年人們預想的那樣,是一個令人津津樂道、羨慕不已的婚姻傳奇——年輕的皇帝夫妻琴瑟和諧、患難與共。

二.合德入浴
西漢成帝昭儀趙合德(?—?),漢成帝皇後趙飛燕之妹,漢成帝劉驁的寵妃。趙合德和姐姐原是陽阿公主家舞姬,後由姐姐趙飛燕引見給漢成帝,深得皇帝寵愛。與趙飛燕聯手,成功迫使班婕妤退出爭奪皇帝寵愛的斗爭,被封為昭儀。姐妹聯手使皇帝廢掉許皇後,使趙飛燕登上皇後寶座。後因與趙飛燕爭寵,與其發生嫌隙。但兩人為了將皇帝掌握,仍然在眾多後宮及政治斗爭中聯合。當趙飛燕因不能為皇室產下子嗣,而在後宮行淫亂之事被皇帝發現後,也是趙合德為趙飛燕解圍,使其免遭被廢。傳說趙合德生得體態豐腴,較趙飛燕更得皇帝寵愛,留下溫柔鄉和禍水的典故。因劉驁與其日夜縱欲,性能力迅速衰退,後為與趙合德繼續行床笫之事,服下春葯,最終在與趙合德雲雨之後身亡。趙合德因此被迫自盡。趙合德臨死前,憤慨地說:「我把劉驁當成一個嬰兒,玩弄股掌之上!」並不誇大。

三.飛燕起舞
漢成帝劉驁的第二任皇後趙飛燕,她妖冶冷艷,舞技絕妙,與妹妹趙合德同封昭儀,受成帝專寵近十年,貴傾後宮。是何緣故使得她「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呢?

D. 三國小皇帝的小故事

孫亮方食生梅,使黃門至中藏取蜜漬梅,蜜中有鼠矢;召問藏史,藏吏叩頭。亮問吏曰:「黃門嘗私從汝處求蜜耶?」吏曰:「向求,實不敢與。」黃門不服。亮曰:「此易知耳。」令破鼠矢,矢里燥。亮大笑曰:「若矢先生在蜜中,中外當俱濕;今外濕里燥,必是黃門所為!」黃門首服,左右莫不驚悚。 譯文:孫亮(在宮中西花園),正要吃新鮮的梅子,派太監到食品庫房中去拿蜂蜜來浸漬生梅,太監取來了蜂蜜,孫亮見瓶子中有一粒老鼠屎。孫亮問管庫房的人說:「 太監曾經私下的問你要過蜂蜜嗎?」管庫房的人磕頭說:「以前向我要過,我實在不敢給他。」太監不認罪,孫亮說:「這件事很容易弄清楚。」他讓人把老鼠屎給人剖開,發現老鼠屎內部乾燥,而表面沾濕,孫亮笑道:「如果這老鼠屎在蜜中泡久了,里外都應該是潮濕的,現在裡面是乾燥的,這不是太監剛放進的不然誰放的?太監磕頭認罪,左右大臣無不驚訝。 水是至強、至韌、至柔、至媚之物,大野之上,從涓涓細流,懸泉飛瀑,到奔騰江河,滔滔大海,與山嶽平原組成了一幅幅壯麗的山水圖畫。中國古典園林,揚州多摹擬自然山水形態,幾乎無水不園。水成了園林最具魅力邗江區招商局的要素之一,甚至有人說水是園林的靈魂。
杜甫詩說「名園依綠水」。襟河帶湖之園,有水可依可憑,得天獨厚。城市山林就只有掘地蓄水,為溪、為澗、為池、為潭了。有了水,風靜則波平如鏡,倒映天光,招雲邀月;微風則生一池漣漪,瀲灧如縠,倒影朦朧。若使蓮生水面,魚游其中,則多濠濮之樂。如水面寬闊,山樹映襯,樓台隱隱,則易生蓬瀛縹緲之境。從園林審美的角度看,有了一定的水面,還可以擴大園林的空間感,增添造景的縱深意趣,甚至可以調節園內的小氣候。園林也因此顯得空靈明凈,清新秀麗,親切宜人。
何園內水景,共有四處,即東、西園與片石山房曲池各一,另有東園船廳前一泓「水波」。前三為實,後一為虛,各具特色,皆為理水藝術的上乘之作,頗可細品細賞。

E. 秦皇帝小故事,要白話文的,簡單點就好。

實行改革建帝國
統一六國以後,嬴政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於是將皇和帝並稱為「皇帝」,因而稱自己為始皇帝,意即從他開始,從此以後,中國歷代君主均稱皇帝。羸政稱始皇,意即從他開始,他的後世稱二世、三世,以至萬世,傳之無窮。他推行了一整套維護統一封建帝國的改革措施,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統一和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秦始皇認為必須由皇帝來掌握全國的政權,不能再像西周那樣分封諸侯,各管一地,致使最後諸侯各自獨立,中央無法控制,這才導致了天下大亂。 於是他廢除了自殷、周以來的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即把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郡下設縣,郡的長官是郡守,縣的長官有兩個名稱,一是縣令(萬戶以上),一是縣長(萬戶以下)。縣以下依次是鄉、亭、里、什、伍,是一種准軍事化的管理體制,基層百姓五家為一個單位,由伍長負責。什則由十家組成,由什長負責。
在中央設三公九卿,幫助皇帝處理國家大事。三公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最高行政長官,輔助皇帝處理政務,同時負責對文武百官的管理。太尉則是最高的軍政長官,負責軍事事務,但他平時沒有軍權,戰時也要聽從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節才能調動軍隊,軍權實際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中。御史大夫是負責監察百官的,也是副丞相,皇帝的詔令一般由御史大夫轉交給丞相去執行。
三公的下面是九卿:奉常,掌管宗廟禮儀;郎中令,負責傳達皇帝命令,以及皇帝的警衛;衛尉,就是宮廷的警衛首領,負責皇帝住所的日常守衛;太僕,主要工作是負責侍從皇帝,掌管皇帝的車馬;廷尉,掌管全國的司法事務,負責審理重案要案;典客,負責國家的外交事務,同時負責內部少數民族的事務;宗正則是專門管理皇室事務的官員;治粟內史,管理中央財政,並負責全國的稅收工作;少府是皇帝個人的財政官員,管理歸皇帝私有的山澤湖泊和宮廷手工業。
秦朝對於官吏的管理是很嚴格的,制定了很多處罰官吏的法令。官吏犯法,不是像西周那樣享有特權,而是加重處罰。這使得秦朝的吏治非常清明,政府的辦事效率極高。對於官吏要求很嚴,必須通曉法律,但也給了很高的地位。
這樣從中央到地方,一切權利均集中於皇帝,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制的君主統治。
除了政治體制改革外,秦始皇還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鞏固集權統治。
為了保衛北方領土,他讓大將蒙恬率軍北防匈奴,並把戰國時期各國修築的長城連接起來以抵禦匈奴的襲擊,秦的長城西起甘肅岷山,東到遼東,共一萬多里,號稱「萬里長城」。這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修建的一項偉大工程,也是世界奇跡之一。
秦始皇還下令修建官道,即弛道。以咸陽為中心,共修成三條,一條向北通到了內蒙;一條通向東面的河北和山東,直到海邊;一條向南,通兩湖和江蘇。弛道寬達五十步,兩旁每三丈遠就種一棵青松樹。弛道的建立,大大縮短了信息傳播的時間,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和政令的及時傳達。
為了根絕先前六國後裔的反叛行動,秦始皇將後裔貴族們連同富豪等12萬余戶,一律遷到了咸陽附近,這樣便於監視,同時也繁榮了都城的經濟。
同時,秦始皇還改革並統一了原來混亂的度量衡和貨幣,漢字也得到了統一,以秦小篆為全國通用文字,這大大促進了各地文化的交流。
苛政猛於虎焚書又坑儒
秦始皇在統一天下之後,志滿意驕,凶暴殘忍,酷法嚴刑。無休無止地征調賦稅和夫役,修長城、建宮殿、築陵寢、開邊戍守使剛剛脫離戰亂之苦的廣大農民,又陷於疲於奔命的勞役之中。
秦始皇很喜歡六國華麗的宮殿,所以,每當滅掉一個國家,他都要讓人將宮殿的圖畫下來,然後在咸陽照樣仿造。秦始皇修建了很多的宮殿,單單咸陽的周圍就建有二百七十多座,行宮在關外有四百多座,關內三百多座。在這些宮殿中,最大最有名的還是阿房宮。因為在秦末已經被項羽燒毀,所以其規模究竟有多大,現在無法估計,但根據歷史記載,光阿房宮前殿的東西就寬達五百步,大約相當於七百米。南北有五十丈,相當於一百一十五米。殿的門用磁石砌成,主要是用來防止人帶兵器行刺。在殿門前排列著十二個銅人,即用沒收民間兵器熔鑄而成的那十二個銅人。但在秦始皇死在出巡的路上時,阿房宮還沒有建成,這個巨大的工程,每年都要調用民工七十萬人。
另一個宏大的工程是修建秦始皇自己的驪山墓,每年也用工七十多萬人。加上其他的用工,如修建長城,修弛道,常年的兵役征發,致使秦朝每年服役的人達三萬之多,男子征發不足使用,有時還要征發女子。
為了聚集財富以供自己大興土木,秦始皇就制定了多如牛毛的苛捐雜稅,本來按照傳統,人們都主張和長輩同住,以便盡孝,而秦始皇則要成家的男子和父母分居,這樣國家可以按照戶數多收賦稅。
秦始皇的暴政導致民怨沸騰,為了防止老百姓對自己的反叛,秦始皇制定了嚴酷的法律,秦法僅死刑就分為戮、腰斬、車裂、坑(活埋)、 鑿顛(鑿破頭腦)、抽脅、梟首,並推行連坐法和族誅,這些嚴重刑法的實施,就是為了鎮壓人民的反抗。嚴酷的法律,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老百姓動不動就觸犯了法律,處罰當然就相當嚴厲,常將人的腳砍斷,造成大量的殘廢人。原來百姓渴望統一,結束無休止的戰爭,是想從此過上安寧的日子,現在秦的暴政讓他們失望至極,秦的民心喪失是它迅速滅亡的主要原因。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以殘暴著稱的封建統治者。焚書坑儒是他最駭人聽聞、震爍古今的暴行之一,數千年來受到千夫所指,眾口所矢,幾乎婦孺皆知,被稱作知識文化和知識分子在中國遭受的首次大規模的浩劫。
秦始皇由於實行嚴酷法律,引起了士人的不滿,紛紛指責秦始皇。丞相李斯主張嚴厲鎮壓這些膽大妄為的士人,他給秦始皇寫了一封奏疏,要求進行焚書。即除了《秦記》之外的所有史書一律燒毀,全國百姓和士人私自收藏的經書及諸子百家的典籍,也全部由官府統一燒毀。敢再違抗命令,議論政事的人一律處死。如果官吏知情隱瞞不報,也和藏書的人同等治罪。除了少數史書之外,其他的最後只留下了關於農業、卜筮和醫葯的書籍。 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意見,下令全國進行焚書,這是對中國文化的一次清洗,和法律一樣是秦朝暴政的集中體現。
在秦統一之前,秦王政對人才的意見可以說是相當重視。但這些是他為了實現其至高無上的統一目標而暫時將其暴戾的一面掩藏。現在統一大業已經實現了,他暴戾的性格便不再掩藏,也沒必要掩藏了。因此有人敢批評他,挑戰他的權威,秦始皇便不能容忍了。當時很多人對秦始皇的暴政怨憤異常,對他不利的言論遍布天下。這使秦始皇勃然大怒,派出御史到全國各地追查,最後抓到四百六十多人,秦始皇下令一塊押到驪山的山谷中,全部坑殺,也就是活埋。因為這些人絕大部分是儒生,所以被後人稱為「坑儒」。他還將不少人流放,長子扶蘇勸阻他,也被他外放到邊疆。

F. 關於皇帝的故事

康熙下象棋一年夏天,康熙皇帝來到塞北木蘭圍場狩獵,當他走過伊遜河,來到一座大山前,漸覺疲勞,便傳旨大隊人馬停下歇息。康熙信步登上了山頂,坐在一棵青松下觀看風景,微風吹來,使人心曠神怡。一時間,康熙來了棋癮,便讓隨從擺好象棋盤,與一位大臣對弈起來。不多久,大臣便連輸三局。但康熙興致甚濃,問周圍的大臣們:「誰再來同朕下一盤?」眾大臣深知皇上的棋藝高明,誰也不敢與皇上對弈。這時,侍衛那仁福早就想同皇上對弈一盤,康熙看出他的意思,便說:「一同玩玩無妨,朕不怪罪就是了。」於是,那仁福就大著膽子與康熙對弈起來。那仁福是個象棋迷,對弈起來連「皇上」兩字都拋之腦後,打得康熙苦苦招架。察顏觀色的大臣見此情景,對康熙說:「皇上,不好了!山下竄出一隻猛虎。」康熙一聽,忙對那仁福說:「朕先去獵虎,你等著,馬上回來與你下完這盤棋!」那仁福只好等在棋盤旁。其實,大臣見皇上棋勢已成敗局,便故意引皇上下山。而康熙只顧追找老虎,越走越遠。等他回來,又餓又累,早把下棋的事忘得一干二凈,用完晚飯就在行營中休息了。第二天,京城有政務報來,康熙在大帳里處理了一天奏摺,傍晚時分才得以出來透透氣。溜達到這座大山跟前,抬頭見到那棵松樹,才想起那地方還有一盤棋沒下完呢!等他匆忙趕到松下,見那仁福仍然雙膝跪地,紋絲不動。康熙見了,非常感動,急忙上去攙扶那仁福,說道:「君而無信,何以為君?」那仁福跪了兩天,兩腿早已麻木,哪裡還站得住?「撲通」一聲栽倒在地。康熙見了更加難過。自此以後,康熙引以為鑒,再也不失信於人了。

G. 歷代皇帝有什麼寬容的小故事

要治理好天下,必須要有雅量。比如宋太宗,在這方面表現得就很突出。《宋史》記載,有一天,宋太宗在北陪園與兩個重臣一起喝酒,邊喝邊聊,兩臣喝醉了,竟在皇帝面前相互比起功勞來,他們越比越來勁,乾脆鬥起嘴來,完全忘了在皇帝面前應有的君臣禮節。侍衛在旁看著實在不像話,便奏請宋太宗,要將這兩人抓起來送吏部治罪。宋太宗沒有同意只是草草撤了酒宴,派人分別把他倆送回了家。第二天上午他倆都從沉醉中醒來,想起昨天的事,惶恐萬分,連忙進宮請罪。宋太宗看著他們戰戰兢兢的樣子,便輕描淡寫地說:「昨天我也喝醉了,記不起這件事了。」

H. 皇帝的故事

漢景帝劉啟漢景帝劉啟是漢文帝劉恆長子,母親是漢文帝皇後竇氏(即竇太後),漢惠帝七年(前188年)生於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遙縣西南)。西漢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漢景帝在西漢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繼承和發展了其父漢文帝的事業,與父親一起開創了「文景之治」;又為兒子劉徹的「漢武盛世」奠定了基礎,完成了從文帝到武帝的過渡。
漢景帝即位後,吳王劉濞日益驕橫,反跡也越發明顯。御史大夫晁錯建議削奪諸侯王的封地,收歸漢廷直接統治。他給景帝上《削藩策》,力主「削藩」,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迅速),禍小。不削,其反遲,禍大。」晁錯的父親得知此消息,立即大罵晁錯不孝,並與其斷絕父子關系。在後文中可以看出老人家的遠見。景帝採納了晁錯的「削藩」建議,於景帝前三年(前154年),以賣官等各種無理罪名先後削去楚王戊的東海郡,趙王遂的常山郡和膠西王的6個縣。 景帝前三年正月,漢朝廷削地的詔書送至吳國。吳王濞立即誅殺了由朝廷派來的二千石(郡級)以下的官員。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遍告各諸侯國。消息傳來,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菑川王劉賢、濟南王劉辟光、楚王劉戊、趙王劉遂等,也都起兵配合。以吳、楚為首的「七國之亂」,終於爆發了。 劉濞發難後,即率20萬大軍西渡淮水,並與楚軍會合後,組成吳楚聯軍。隨即揮戈西向,殺漢軍數萬人,頗見軍威。梁王劉武派兵迎擊,結果梁軍大敗。 叛亂的消息傳到長安後,景帝立即派中尉周亞夫(絳侯周勃的次子)為太尉,率36位將軍迎擊吳楚叛軍,派曲周侯酈寄擊趙,將軍欒布率兵解齊之圍,並命竇嬰(竇太後堂兄之子)為大將軍,駐滎陽督戰。 景帝派周亞夫等迎擊叛軍的同時,內心卻搖擺不定,這給了袁盎以可乘之機。袁盎原為吳相,與劉濞關系甚密。袁盎對景帝說:「方今之計,獨有斬錯,發使赦吳、楚七國,復其故地,則兵可毋刃血可俱罷。」景帝為換取七國罷兵,果然相信袁盎的話,表示「不愛一人以謝天下」,於是腰斬晁錯於東市,並殘酷地誅其九族。雖然晁錯一片忠心,但削藩的方法畢竟不能使諸侯服氣。這樣削藩只能使問題進一步激化,並且給了七國一個發兵的理由。 景帝誅晁錯,去掉了七國起兵的借口,然而七國仍不罷兵,這就進一步暴露出其反叛的面目。景帝後悔莫及,於是決定以武力平息叛亂。周亞夫率漢軍很快平定了七國之亂,吳王濞逃到盟友東甌國,被東甌王所殺。

I. 有關雍正皇帝的小故事 100字左右 (有趣的也可以)

雍正帝批示奏摺很認真,有的還很睿智幽默,讀來令人發笑。如有個官員犯了罪,內在獄中給雍正寫悔過容書,以期得到赦免,內有「辜負天恩,羞懼交並」兩句話。雍正在一旁批道:「知道你害怕得要死,不過羞愧與否倒不一定(知汝懼死實甚,然羞則未也)。」有一次宮里傳召一個戲班子,欲在宮中搭台唱戲,有個御史認為此舉有失體統,力諫不可以,而且還很固執地一連上了三次奏摺。最後雍正不耐煩了,在奏摺上批道:「你想沽名釣譽,有這三個摺子就夠了,如果再敢啰嗦,要你的小命(爾欲沽名,三折足矣。若再瑣瀆,必殺爾)。」

J. 皇帝的新裝故事短一點

一位奢侈而愚蠢的國王每天只顧著換衣服,有一天,來了兩個騙子。說自己能做一種美麗的衣服。但愚蠢不稱職的人是看不見的,愛穿新衣服的皇帝當然上當了,雖然那兩個騙子從早到晚都在織布機前可那上面什麼也沒有。並且,他們還向皇帝要了許多金子。

過了些日子,皇帝讓一個城市最有頭腦的人去看看布怎樣了,那人去了以後因為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什麼也沒看見,所以回來以後,對皇帝說那布非常好看。又過了幾天,皇帝又叫了一個人去看,那個人和第一個人一樣。後來皇帝決定親自去看。

但皇帝什麼也沒看到,他不想讓別人認為他是個愚蠢的人。於是他說很漂亮。所有的人都隨聲附和著,其中有人叫皇帝換上新衣服去遊街,皇帝高興地答應了。到了街上,人們都說好看,只有一個小孩說出了實話,後來,大家都這樣說。皇帝也有點發抖,但他還是繼續向前走著。

(10)皇上的日常小故事擴展閱讀

故事中有奢侈而昏庸的皇帝,虛偽而愚蠢的大臣,巧舌如簧的騙子和人雲亦雲的看客。對於他們的諸種表演,作者有濃墨重彩、繪聲繪色的描述,卻不見聲嘶力竭、痛心疾首的詛咒;他的諷刺,並不是揭露性、批判性、帶有明顯痛感的諷刺,而是詼諧、幽默意義上輕松的諷刺。

他嘲笑皇帝的愚蠢、大臣的餡媚、看客的人雲亦雲,但是,這種嘲笑不含敵意和輕蔑,卻飽含善意和溫情。對於所有出場的人和發生的事,他似乎是在欣賞,而不是在憤恨。其中的壞人、小人,甚至包括騙子,自始至終,誰也不曾受到任何懲罰。

其諷刺意味幽默卻並不辛辣,富有溫情而絕非「無情」,更找不到充滿道德優越感的訓誡。 《皇帝的新裝》表達了對於「成年人的印象」,是對「虛榮」背後的「自我深度的迷失」這一人類固有和共有的人性弱點的再現,是安徒生為我們提供的一面生活的鏡子。

文章一開始,就寫了皇帝酷愛穿著打扮,競然到了每一天、每一點鍾都要換一套衣服的地步;幾乎每時每刻都消磨在更衣室里,為了穿得漂亮不惜花掉所有的錢;他甚至從不關心他的軍隊,只關心自己的新衣服。

作者運用誇張的手法介紹了主人公皇帝愛慕虛榮,試新衣成癖,突出強調他把全部時間和精力浪費在穿衣上而不顧國計民生,這對故事的展開埋下了很好的伏筆。正因為騙子掌握了皇帝懶惰異常,虛榮心十足的致命弱點,他們才能利用皇帝愛穿新衣的癖好,設下騙局,編出關於布料有「奇怪的特性」的鬼話,誘皇帝上鉤。

他們的騙術雖不高明,但抓住皇帝的弱點精心布置,巧妙設計,不僅一開始就讓讀者對這個不稱職的皇帝的驕奢淫逸和愛慕虛榮有所認識,而且使得故事情節的發展天衣無縫,無懈可擊,順理成章,成功的推出了整個騙局。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