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遜漂流記寫出魯賓遜在荒島救人的一個故事名稱自擬60字以內
1. 魯濱遜漂流記簡介50字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一部長篇小說。該書首次出版於1719年4月25日。
該作主要講述了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一生志在遨遊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風暴,隻身漂流到一個無人的荒島上,開始了段與世隔絕的生活。他憑著強韌的意志與不懈的努力,在荒島上頑強地生存下來,經過28年2個月零19天後得以返回故鄉。
這部小說是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創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亞歷山大·塞爾柯克的蘇格蘭水手與船長發生爭吵,被船長遺棄在大西洋中,在荒島上生活4年4個月之後,被伍茲·羅傑斯船長所救。
(1)魯濱遜漂流記寫出魯賓遜在荒島救人的一個故事名稱自擬60字以內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笛福生活的時代,正是英國資本主義開始大規模發展的年代。1702年,他發表《消滅不同教派的捷徑》,諷刺政府的宗教政策,因而被捕,並被判處枷示三次。出獄後,從事編輯報刊,還寫了不少政治、經濟方面的小冊子,因言論關系又曾三次被捕。1719年,笛福發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說《魯濱遜漂流記》。
1704年4月,賽爾柯克在海上叛變,被船長遺棄在距智利海岸900多公里的胡安一費爾南德斯群島中的一個叫馬薩捷爾的小島上。4年零4個月後被航海家發現而獲救。那時,賽爾柯克已忘記了人的語言,完全變成了一個野人。
笛福受這件事的啟發,構思了魯濱遜的故事。但在小說的創作過程中,笛福從自己對時代的觀感和感受出發,以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冒險進取精神和18世紀的殖民精神塑造了魯濱遜這一形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魯濱遜漂流記
2. 魯濱遜漂流記難忘故事情節
主人公魯濱遜•克羅索為了追求他的夢想去航海、遠行,就和它的一個朋友離家出走了,經過幾次的航海,可就在一次旅途中,魯濱遜所乘坐的船被巨浪掀翻了,他被浪帶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那裡沒有工具、房子,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建帳篷、茅草房,築「城堡」,制器具,種莊稼,養牲畜。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一個英國的水手因船沉了而流落到了無人的荒島,在進退無路的情況下,他開始想辦法自救——做木筏、造房子、種糧食、養牲畜……竭力投入到與大自然的抗爭中去。他靠自己的雙手,憑著自己的智慧,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把這個荒島變成了「世外桃源」,還勇敢地救了一個土著人——星期五,和他共同生活,最終離開了荒島……
如果我是他,當船遇到暴風中失事的時候,我不可能像他那樣去接受那重重的困難和波折,因為我沒有自信。
3. 魯濱遜漂流記的主要故事情節
《魯賓遜漂流記》
是英國著名作家笛福的代表作。這是一部流傳很廣、影響很大的文學名著,它表現了強烈的資產階級進取精神和啟蒙意識。這部小說是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創作的。1704年蘇格蘭水手賽爾科克在海上與船長發生爭吵,被船長遺棄在荒島上,四年後被救回英國。賽爾科克在荒島上並沒有做出什麼值得頌揚的英雄事跡。但笛福塑造的魯賓遜卻成了當時中小資產階級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西方文學中第一個理想化的新興資產階級者形象。
小說講述了英國青年魯賓遜不安於中產階級的安定平庸生活,三次出海經商的故事。因遇海盜被摩爾人擄住,做了幾年奴隸後逃往巴西,成了種植園主。為解決勞動力缺乏問題,在去非洲販賣黑奴途中遇風暴隻身漂流到一座無人荒島。小說主要寫他在島上28年的生活。他戰勝悲觀情緒,建住所、制器皿、馴野獸、耕土地,用各種方法尋找食物。終於戰勝自然,改善了生活環境。在第十七年救了一個土著,經訓練成為自己忠實的奴僕。後又獲得新的居民,成為該島的統治者。最後乘英國商船回國。作品歌頌了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冒險進取的精神,在歌頌人和自然界斗爭的同時又極力美化殖民掠奪行為。在這種極度與世隔絕,又需要與大自然博斗的情況下,他必須盡力讓自己保持理智。他在島上將一個當地土著由食人族手中救出,而當他在面對一個與自己不同種族、宗教與文化的人時,第一個反應是要取得優勢地位。因此他將土著取名為星期五,而且叫他稱呼自己為「主人」。星期五是被族人當成祭祀品帶回到原來的部落。隨著這段朝夕相處的日子,魯賓遜因這個土著而改變了自己。也由於他們之間的友誼他才得以存活下去,不幸的是星期五最後被奴隸販子射殺,魯賓遜在兩年的流浪生涯之後帶著這段友誼的懷念及一個全新的自己回到了家鄉。並回世界。魯賓遜成為資產階級企事業家的英雄典型。
人物形象:是一個具有典型性格的主人公,他不滿足現狀不停地追求,熱愛勞動,剛強不屈,豎毅不拔,他是新的人物形象,是中小資產階級心中的英雄人物。
適用話題:品味孤獨 、自豪的人生、信念。
《魯濱孫漂流記》:孤獨而頑強的冒險者
在西方,有一部小說,18世紀歐洲最傑出的思想家盧梭曾建議每個成長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應該讀讀它。那麼,這是一本怎樣的書呢?
這本書叫《魯濱孫漂流記》。故事並不復雜:出身於商人之家的魯濱孫,不甘於像父輩那樣平庸地過一輩子,一心嚮往著充滿冒險與挑戰的海外生活,於是毅然舍棄安逸舒適的生活,私自離家出海航行,去實現遨遊世界的夢想,但每次都歷盡艱險。有一次,風暴將船隻打翻,魯濱孫一個人被海浪拋到一座荒無人煙的海島上,在那裡度過了28年孤獨的時光。小說的主要部分就是對他這段荒島生活的生動記述。
除了精彩離奇的故事外,小說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魯濱孫的性格。他敢於冒險,勇於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即使流落荒島,也絕不氣餒。在荒無人煙、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條件的小島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許許多多常人無法想像的困難,以驚人的毅力頑強地活了下來。沒有房子,他自己搭建;沒有食物,他嘗試著打獵、種穀子、馴養山羊、曬野葡萄乾;他還自己摸索著做桌椅,做陶器,用圍巾篩面做麵包……在島上的第24年,他還搭救了一個野人,給他取名為「星期五」。在他的教育下,「星期五」成了一個忠實的奴僕。就這樣,魯濱孫在荒島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質和精神「王國」。面對人生困境,魯濱孫的所作所為,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體現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創造精神和開拓精神。因此小說一出版,就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現在,在西方,「魯濱孫」已經成為冒險家的代名詞和千千萬萬讀者心目中的英雄。
《魯濱孫漂流記》之所以成為文學史上不朽的名著,還在於它的真實性和不凡的藝術表現力。在它之前,歐洲的長篇小說大都是以帝王將相的業績或騎士美女的浪漫傳奇為主要內容的。笛福開始嘗試用日常語言來描寫普通人的生活。小說雖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對魯濱孫荒島生活的描寫逼真而自然,表現了作者非凡的想像力和藝術表現力。此外,小說通篇採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情節完全通過人物的自白串聯起來,語言明白曉暢,樸素生動,這一切給作品增添了不少魅力。
4. 巜魯濱遜漂流記》中在荒島上救人故事名字他是怎樣計算日月
星期五
魯濱遜在島上立了一個木頭樁,用刀在上面刻刻痕,每七天(一周)刻一個大的刻痕,每一個月刻一個更大的刻痕。
5. 關於《魯濱遜漂流記》的幾道題目
1.
修建住所
種植糧食
馴養家畜
製造器具
縫紉衣服
3.孤獨島上的生活
6. 魯濱遜漂流記 概括故事情節 50字左右
魯濱孫因一次海上意外,被沖到一個無人荒島。他獨自一人在那裡生活了28年,克服了種種困難,為了填飽肚子,學會了種植糧食,學會了飼養動物。最後又回到故鄉。
7. 《魯濱遜漂流記》中的一個小故事
內容精要
英國青年魯濱遜從小喜歡航海,曾三次離家到南美各地旅行。一日他懷著雲游四海的高遠志向,告別家人,越過大西洋和太平洋,在驚心動魄的航海中經歷無數險情,後來整條船在太平洋上不幸罹難,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跡般地活下來,並隻身來到一座荒無人煙島上。 他從絕望的縫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啟示,性格堅強的魯濱遜在島上獨立生活了28年。他在孤島上勞作生息,開拓荒地,圈養牲畜,生產水稻和小麥,年復一年與孤獨為伴,克服了種種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聖經》成為他的精神支柱,憑著驚人的毅力和頑強不息的勞動,他蓋起了房子,收獲穀物,馴養山羊,用獸皮製作衣物。他曾與野獸鬥智,也曾與吃人肉的野人斗勇。後來他搭救了一個土人,稱他為「星期五」,把他收作僕人。他以非同尋常的毅力和勇氣,克服了難以想像的艱難困苦,用勤勞的雙手,為自己創造了一個生存的家園。
一直到第28個年頭一艘英國船來到該島附近,魯濱遜幫助船長制服了叛亂的水手,才返回英國。這時他父母雙亡,魯濱遜收回他巴西庄園的全部受益,並把一部分贈給那些幫助過他的人們。
8. 魯濱遜流落在荒島上做的六件大事是什麼(擬小標題)
《魯濱遜漂流記》在荒島上做的六件大事是:
1、魯濱遜自己搭建房屋,
2、嘗試著打獵、種穀子、馴養山羊、曬野葡萄乾,
3、自己摸索著做桌椅、做陶器,
4、用圍巾篩面做麵包,
5、還搭救並訓練了一個野人星期五,使他成為自己的忠實奴僕。
6、在荒島上建立了自己的王國。
一、魯濱遜的性格特徵:
敢於冒險,勇於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面對人生困境,魯濱遜的所作所為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
二、《魯濱遜漂流記》簡介:
《魯濱遜漂流記》(又譯為《魯濱孫漂流記》、《絕島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一部小說作品,主要講述了主人公魯濱遜因出海遇難,漂流到無人小島,並堅持在島上生活,最後回到原來所生活的社會的故事。
該書首次出版於1719年4月25日。該小說發表多年後,被譯成多種文字廣為流傳於世界各地,並被多次改編為電影《魯濱遜漂流記》、電視劇《魯濱遜漂流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