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寓言故事漁夫的誓言是怎樣體現運動與靜止的關系的

寓言故事漁夫的誓言是怎樣體現運動與靜止的關系的

發布時間: 2020-11-22 12:48:11

① 寓言故事《漁夫的誓言》是怎樣體現運動與靜止的關系的

墨魚,他只好空手而歸。晚上,漁夫躺在床上,十分懊悔。於是,他發誓:無論是遇到螃蟹,還是墨魚,他都捕撈。可第三次出海,墨魚、螃蟹,漁夫都沒

② 運動和靜止的辯證關系是

運動是物質的存在形式和固有屬性。它包括宇宙間的一切變化和過程。辯證唯物專主義認為,世界屬是物質的,物質是永恆運動著的。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的,世界上沒有不運動的物質,也沒有離開物質的運動。不可能有不運動的物質。也不可能有離開物質的運動。



(2)寓言故事漁夫的誓言是怎樣體現運動與靜止的關系的擴展閱讀

辯證觀點

關於運動與物質不可分離的原理是人類全部實踐經驗和科學成果的總結。現代自然科學更深入具體地揭示了物質與運動不可分離的聯系。狹義相對論(見相對論)關於質量與速度關系的定律──質量隨速度的變化而變化 ,和質量與能量關系的定律──沒有無能量的質量,質量與能量成正比(E=mc2)就是有力的例證。

③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它的含義是什麼在古代詩詞中還有哪些是描述運動和靜止的關系的詩

七律二首·送瘟神1958年7月1日

讀6月30日人民日報,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浮想聯翩,夜不能寐。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

其一

綠水青山枉自多,
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
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里,
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
一樣悲歡逐逝波。

其二

春風楊柳萬千條,
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
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
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
紙船明燭照天燒。

注釋
〔送瘟神〕把迷信傳說中的司瘟疫之神送走。意謂動員起來的群眾力量同科學知識相結合,將有可能徹底消滅危害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很多省份廣大人民的血吸蟲病。
〔余江縣〕在江西省東北部。
〔浮想聯翩〕種種想像接連而來。
〔華佗無奈小蟲何〕華佗,漢末著名的醫生。小蟲,指血吸蟲。本句意謂不發動群眾消滅它,就是名醫也無能為力。
〔千村薜荔(bìlì必利)人遺矢〕薜荔,野生常綠藤本植物。千村薜荔,形容很多村落荒涼。矢,同屎。「人遺矢」,借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所記戰國時趙國名將廉頗的故事。廉頗被廢,雖老仍健,趙王想再起用他,但派去的使臣卻捏造說他一會兒就拉了三次屎(「頃之,三遺矢矣」)。這里指血吸蟲病流行地區病人下瀉不止,瀕於死亡。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人們住在地球上,因地球自轉,於不知不覺中,一日已行了八萬里路。地球赤道全長四萬公里,合八萬華里。地球在天空轉動,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們也在「巡天」。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由此,「浮想聯翩」的作者從農村的災難轉到同天上的牛郎談話。
〔牛郎〕神話人物。神話傳說牽牛星是由人間的牛郎變成的。
〔一樣悲歡逐逝波〕逝波,一去不回的流水,借喻已過去的時間。這里是說人間的血吸蟲病,在解放以前,在中國共產黨沒有發動群眾加以撲滅以前,還是同牛郎在時一樣,悲者自悲,歡者自歡,多少年頭就這樣流水似地過去了。
〔六億神州盡舜堯〕中國的六億人(當時人口約數)都是堯舜一樣的聖人。堯和舜是古代歷史傳說中唐、虞兩代的聖君。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這里是把自然界擬人化,渲染「六億神州盡舜堯」的得心應手。紅雨,唐李賀《將進酒》:「桃花亂落如紅雨。」
〔三河〕漢代把河東、河內、河南三郡稱為三河之地(見《史記·貨殖列傳》),原指今晉西南和豫西黃河兩側的一部分地方,這里泛指北方。上句五嶺(參見《七律·長征》〔五嶺逶迤騰細浪〕注)泛指南方。
〔紙船明燭〕舊時祭送鬼神有燒紙船、點蠟燭等習俗。這里借來形容瘟神(「瘟君」)在六億人民的奮進中無處存身,只有逃離人間。

④ 鳥鳴山更幽」,此詩句體現了運動和靜止的關系是

「風定花猶落,鳥鳴山更幽」,此詩句體現的運動和靜止的關系是( )。

A.動中有靜
B.靜中有動
C.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D.動者恆動,靜者恆靜

正確答案
A,B,C
答案解析
[解析] 從哲學意義上分析,此詩句體現運動和靜止的辯證關系是:上句是說靜中有動。下句是說動中有靜。兩句結合起來體現了動靜相映成趣,即「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⑤ 在成語或古代詩詞中,有些也蘊含著「運動」和「靜止」的關系。請舉例50個

1、刻舟求劍。
劍相對於船是運動的,但相對於河岸是靜止的,包含了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原理。
2、水落石出
水面下降時,石頭相對於水面發生了向上的運動,所以才會「水落石出」,包含了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原理。
3、水漲船高
船相對於水面始終是靜止的,包含了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原理。
4、風定花猶落,鳥鳴山更幽。
出處:《偈頌七十八首其一》。 作者:【宋】釋正覺 。
解析:上句是說靜中有動,下句是說動中有靜。兩句結合起來,體現了動靜相映成趣,即「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5、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出處:《送瘟神》。作者:毛澤東。
解析:此詩句的大意是,如果一個人坐在地球表面某一處不動,他也會隨著地球的自轉和公轉,而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雖然相對於地球而言,人的空間位置並沒有變化,人是相對靜止的;但相對於更廣闊的空間,如太陽系裡,人的空間位置就發生了變化,而且是很大的空間移動。這其中體現了運動的絕對性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統一。

⑥ 馬克思主義概述運用事例說明運動和靜止的關系

運動和靜止是絕對與相對的關系,具體體現在:
物質世界的運動是絕對的,而物質在運動過程中又有某種暫時的靜止,靜止是相對的。靜止是物質運動在一定條件的穩定狀態,包括空間位置和根本性質暫時未變這兩種運動的特殊狀態。運動的絕對性體現了物質運動的變動性、無條件性,靜止的相對性體現了物質運動的穩定性、有條件性。運動和靜止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無條件的絕對運動和有條件的相對靜止構成了事物的矛盾運動。

⑦ 關於漁夫的誓言的故事是什麼

出心裁有這么一個故事。

古時有個漁夫,是出海打魚的好手。可他卻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愛立誓言,即使誓言不符合實際,八頭牛也拉不回頭,將錯就錯。

這年春天,聽說市面上墨魚的價格最高,於是便立下誓言:這次出海只捕撈墨魚。但這一次漁汛所遇到的全是螃蟹,他只能空手而歸。回到岸上後,他才得知現在市面上螃蟹的價格最高。漁夫後悔不已,發誓下一次出海一定只打螃蟹。

第二次出海,他把注意力全放到螃蟹上,可這一次遇到的卻全是墨魚。不用說,他又只能空手而歸了。晚上,漁夫拖著飢餓難忍的身軀,躺在床上十分懊悔。於是,他又發誓,下次出海,無論遇到螃蟹,還是遇到墨魚,他都要去捕撈。

第三次出海後,漁夫嚴格按照自己的誓言去捕撈,可這一次墨魚和螃蟹他都沒見到,見到的只是一些馬鮫魚。於是,漁夫再一次空手而歸……

漁夫沒趕得上第四次出海,他在自己的誓言中飢寒交迫地死去。

這當然只是一個故事而已。

世上沒有如此愚蠢的漁夫,但是卻有這樣愚蠢至極的誓言。

有個孩子挺聰明,平時成績也不錯,他父母就一廂情願地發誓,孩子將來一定要考上一流大學,非清華、北大不讀。結果,孩子壓力越來越大,臨近高考,引發嚴重的神經衰弱症,連續幾個月,每天睡不到4小時。成績如何,可想而知。

生命感悟:許多時候,目標與現實之間。往往具有一定的距離,我們必須學會隨時去調整。無論如何,人不應該為不切實際的誓言和願望而活著。

⑧ 我國古代有哪些詩句是用來描述運動和靜止的關系的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孤帆運動的 青山是靜止的,體現了相對運動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