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戰國策楚策四的記載伯樂於千里馬的故事中的成語

戰國策楚策四的記載伯樂於千里馬的故事中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2 15:21:42

①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

驚弓之鳥、安步當車、不遺餘力、門庭若市、高枕無憂
一、驚弓之鳥 [ jīng gōng zhī niǎo ]
解釋: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出自:戰國·佚名《戰國策·楚策四》:「黷武之眾易動,驚弓之鳥難安。」
翻譯:濫用武力的軍隊容易動,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
二、安步當車 [ ān bù dàng chē ]
解釋:安:安詳,不慌忙;安步:緩緩步行。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
出自:戰國·佚名《戰國策·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
翻譯:晚點吃飯等餓了再吃就會覺得美味,慢步走不累而且平穩就象車一樣,不求有多好,只要沒作錯什麼就是好,一直保持清靜,這樣是自己最喜歡的娛樂方式。
三、不遺餘力 [ bù yí yú lì ]
解釋:遺:留;餘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來,一點不保留。
出自:戰國·佚名《戰國策·趙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必以倦而歸也。」
翻譯:秦國攻打我國,把所有的力量全部使出來,必然會感到疲倦然後回去。
四、門庭若市 [ mén tíng ruò shì ]
解釋:門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場一樣。原形容進諫的人很多。現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
出自:戰國·佚名《戰國策·齊策一》:「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翻譯:許多臣民都來進言規勸,宮門口和院子里好像鬧市一樣。
五、高枕無憂 [ gāo zhěn wú yōu ]
解釋:墊高枕頭睡覺,無憂無慮。比喻思想麻痹,喪失警惕。
出自:戰國·佚名《戰國策·魏策一》:「事秦,則楚韓必不敢動,無楚韓之患,則大王高枕而卧,國必無憂矣。」
翻譯:侍奉秦國,楚國和韓國一定不敢行動,沒有楚韓的擔憂,大王就可以無憂無慮,國家必須不擔心了。」

② 戰國策 楚策四 的一段翻譯!

汗明拜見楚相春申君,等候了三個月,才見了面。雙方談完,春申君很高興。汗明想再繼續談,春申君說:「我已經了解先生了,先生請休息吧。」汗明很感不安地說:「我想問問您,但又怕自己固執不通。您和堯比,不知誰更聖明一些?」春申說:「先生錯了,我怎麼配與堯比呢?」汗明說:「您看我和舜比,怎麼樣?」春申君說:「先生就是舜啊!」汗明說:「不對,請讓我把話說完。您的聖明實在不如堯,我的賢能也不如舜。以賢能的舜去侍奉聖明的堯,經過三年才彼此了解。現在您一下子就了解我了,這說明您比堯還聖明,而我比舜還賢能。」春申君說:「您說得好。」於是,請門吏把汗先生的名字登記在賓客簿上,每隔五天春申君就接見他一次。

汗明對春申君說:「您聽說過千里馬?千里馬成年了,駕著鹽車上太行山,後蹄伸得很直,前膝彎得很曲,尾巴夾在兩股之間,氣喘噓噓,渾身流汗,車到半坡前,無論怎麼用勁也不能前進一步。這時正好遇到伯樂,他趕快下車,撫著馬背,為它難過得流了眼淚,他解下麻衣,給千里馬罩上。這是千里馬向前低下頭,噴著氣,抬起頭,大叫一聲,聲音直沖雲霄,好象金,石發出的聲音,這是為什麼?因為千里馬知道伯樂很賞識它。現在,我沒有出息,困厄在底層,處在窮鄉僻壤,地位低下,長期如此,您難道就不想推薦我,讓我能夠借您的助力,施展我的抱負,在魏國嶄露頭角嗎?」

③ 查閱資料寫出戰國策里的一些人物故事和出自戰國策的一些成語

《戰國策》成語
一塵不染——聖人具有三者之德,而無一塵之累。
大庭廣眾——以敞大眾。
兩敗俱傷——今兩虎爭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
南轅北轍——猶至楚而北行也。
亡羊補牢——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楚策四》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曰:今日不出,明日
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擒之。
羽毛未豐——寡人聞之,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
引錐剌股——讀書欲睡,引錐自剌其股,血流至足。
門庭若市——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戰國策·齊策一》
返璞歸真——顏斶知足矣,歸反於璞,則終身不辱也《戰國策·齊策》。
狡兔三窟——狡兔有叄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請為君復鑿二
窟。《戰國策·齊策四》
狐假虎威——虎得狐,狐曰:子勿敢食我,天帝使我長百獸,子若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
行,子隨我後,百獸見我敢有不走者?虎以為然,遂與之偕行,獸見皆走,虎不知獸之畏
己,以為畏狐也。《戰國策·楚策一》
驚弓之鳥——弓弦響,驚密林之鳥。

安步當車 《戰國策·齊策四》
不遺餘力 《戰國策·趙策》
不翼而飛 《戰國策·秦策》
側目而視 《戰國策·秦策》
反璞歸真 《戰國策·齊策》
高枕無憂 《戰國策·魏策一》
汗馬功勞 《戰國策·楚策》
狐假虎威 《戰國策·楚策一》
畫蛇添足 《戰國策·齊策二》
揮汗成雨 《戰國策·齊策一》
狡兔三窟 《戰國策·齊策四》
門庭若市 《戰國策·齊策一》
亡羊補牢 《戰國策·楚策四》
三人成虎 《戰國策·魏策二》
《戰國策》記述的基本上是戰國時期謀臣縱橫捭闔的謀略和辭說,它的文風是劇談雄辯,書中還刻畫了許多生動的人物形象。例如寫唐且出使秦國,唐且與秦王談起「布衣之怒」,秦王輕淡的說,布衣之怒不過「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唐且慷慨陳詞:「此庸夫之怒,非士之怒。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說完,拔劍而起,這一番慷慨豪壯的言辭,打掉了秦王不可一世的凌人盛氣。
《戰國策》中的縱橫家辯士,還擅長運用寓言進行說理、論證,象狐假虎威、畫蛇添足等成語故事,都出自《戰國策》。
亡羊補牢
這故事出自「戰國策」。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你在宮裡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一定要危險啦!」
襄王聽了,很不高與,氣罵道:「你老糊塗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麼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
庄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北)。這才覺得庄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庄辛找回來,問他有什麼辦法;庄辛很誠懇地說:「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
這是一則很有意義的故事,只知道享樂,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結果必然是遭到悲慘的失敗無疑。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例如一個事業家,因估計事情的發展犯了錯誤,輕舉冒進,陷入失敗的境地。但他並不氣餒,耐心地將事情再想了一遍,從這次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認為「亡羊補牢」,從頭做起,還不算晚呢!

「行百里者半九十」這句中國成語出自《戰國策·秦策五》,意思是說要走一百里路的,走了九十里,只能算完成一半。也就是說,最後「十里」相當於「百里」中的「五十里」。這句成語勸勉我們做事要善始善終,不能因為那短短的「十里路」,少加努力,使我們的所做的事功虧一簣。
內助之賢
晏嬰是戰國時齊景公的宰相,軀體不甚高大,據雲長不滿六尺(相當現在四尺三寸)但他很有才幹,名聞諸侯,有一天晏嬰出門,坐看車子,由他的御者(馬車夫)駕車。那位御 者的妻子很賢淑,當御者駕看車子,經過自己家的門口時,他的妻子在門縫里偷看,看見她 丈夫揮看馬鞭,現出洋洋得意的樣子。 當天晚上她丈夫回家時,她就責他道:「晏嬰身長不滿六尺,當了齊國的宰相,而且名 聞天下,各國諸侯都知道他,敬仰他。我看他的態度,還是很謙虛,一點也沒有自滿的意思;你身長八尺,外表比他雄偉得多,只做了他的駕車人,還洋洋得意,顯得很睛傲的樣 子,所以你不會發達,只能做些低賤的職務,我實在替你覺得難為情啊!」
御者自從聽了他妻子的話後,態度逐漸轉變了,處處顯得謙虛和藹,晏嬰看見御者突然謙和起來,覺得很奇怪,問他的原因;御者就把妻子所說的一番話老老實實地告訴晏嬰。晏嬰為他聽到諫勸,能夠馬上改過,是一個值得提拔的人,於是推薦他當了大夫的官。
由這內助之賢的故事,後人把它引伸拙來,恭維人家有賢淑的妻子。今日一般人對妻子能夠幫助丈夫,使丈夫的事業、學業、品格方面都有了進展,增加丈夫在社會上的地位,就
稱他有內助之賢。
一鳴驚人
戰國時代,齊國有一個名叫淳於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會說話。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隱語,來規勸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氣,而且樂於接受。
當時齊國的威王,本來是一個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後,卻沈迷於酒色,不管國家大事,每日只知飲酒作樂,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給大臣去辦理,自己則不聞不問。因此,政治不上軌道,官吏們貪污失職,再加上各國的諸侯也都趁機來侵犯,使得齊國瀕臨滅亡的邊緣。雖然,齊國的一些愛國之人都很擔心,但是,卻都因為畏懼齊王,所以沒有人趕出來勸諫。
其實齊威王室一個很聰明的人他很喜歡說些隱語,來表現自己的智慧,雖然他不喜歡聽別人的勸告,但如果勸告得法的話,他還是會接受的。淳於髡知道這點後,便想了一個計策,准備找個機會來勸告齊威王。
有一天,淳於髡見到了齊威王,就對他說:「大王,為陳有一個謎語想請您猜一猜:其國有汁大鳥,住在大王的宮廷中,已經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飛翔,也不發生名叫,只是毫無目的的蜷夫著,大王您猜,這是一隻什麼鳥呢?」
齊威王本是一個聰明人,亦聽就知道淳於髡是在諷刺自己,向那隻大鳥一樣,身為一國之尊,卻毫無作為,只知道享樂。而他時再也不是一個昏庸的君王,於是沈吟了一會兒之後便毅然的決定要改過,振作起來,做一番轟轟烈烈的是,因此他對淳於髡說:「嗯,這一隻大鳥,你不知道,它不飛則已,亦非就會沖到天上去,它不鳴則已,一鳴就會驚動眾人,你慢慢等著瞧吧!」
從此齊威王不在沈迷於飲酒作樂,而開始整頓國正。首先他召見全國的官吏,盡忠負責的,就給予獎勵;而那些腐敗無能的,則加以懲罰。結果全國上下,很快就振作起來,到處充滿蓬勃的朝氣。另一方面他也著手整頓軍事,強大武力,奠定國家的威望。各國諸侯聽到這個消息以後都很震驚,不但不敢再來侵犯,甚至還把原先侵佔的土地,都歸還給齊國。
齊威王的這一番作為,真可謂是「一鳴驚人」呀!
所以後來的人便把「一鳴驚人」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一個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運用,一旦發揮出來,往往有驚人的作為。
千金市骨
燕昭王收破燕後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欲將以報仇。故往見郭隗先生……昭王曰:「寡人將誰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於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同,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心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於是不能期年,千里馬至者三。今王誠欲致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況賢於隗者乎?豈遠千里哉?」於是昭王為隗築宮而師之。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爭湊燕。(燕策一)

伯樂相馬
蘇秦為燕說齊,未見齊王,先說淳於髡曰:「人有賣駿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見伯樂曰:『臣有駿馬,欲賣之,比三旦立於市,人莫與言,願子還而視之,去而顧之,臣請獻一朝之費。』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 之,一旦而馬價十倍。今臣欲以駿馬見王,莫為臣先後者,足下有意為臣伯樂乎?臣請獻白璧一雙,黃金千鎰,以為馬食。」淳於髡曰:「謹聞命矣。」入言之王而見之,齊王大說蘇子。(燕策二)
三人成虎
龐蔥與太子質於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龐蔥曰:「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於市,而議臣者過於三人矣。願大王查之矣。」王曰:「寡人自為知。」於是辭行,而讒言先至,後太子罷質,果不得見。(魏策二)
南轅北轍
魏王欲攻邯鄲,季梁聞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頭塵不去,往見王曰:「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今王動欲成霸主,舉欲信於天下,恃王國之大,兵之精銳,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王之動愈數,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也。」(魏策四)

楚有兩妻

陳軫去楚之秦。張儀謂秦王曰:「陳軫為王臣,常以國情輸楚。儀不能與從事,願王逐之。即復之楚,願王殺之。」王曰:「軫安敢之楚也。」

王召陳軫告之曰:「吾能聽子言,子欲何之?請為子約車。」對曰:「臣願之楚。」王曰:「儀以子為之楚,吾又自知子之楚。子非楚,且安之也!」軫曰:「臣出,必故之楚,以順王與儀之策,而明臣之楚與不也。楚有兩妻者,人誂其長者,長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許之。居無幾何,有兩妻者死。客謂誂者曰:『汝取長者乎?少者乎?』曰:『取長者。』客曰:『長者詈汝,少者和汝,汝何為取長者?』曰:『居彼人之所,則欲其許我也。今為我妻,則欲其為我詈人也。』今楚王明主也,而昭陽賢相也。軫為人臣,而常以國輸楚王,王必不留臣,昭陽將不與臣從事矣。以此明臣之楚與不。」(秦策一)

卞莊子刺虎

楚王使陳軫之秦,秦王謂軫曰:「子秦人也,寡人與子故也,寡人不佞,不能親國事也,故子棄寡人事楚王。今齊、楚相伐,或謂救之便,或謂救之不便,子獨不可以忠為子主計,以其餘為寡人乎?」陳軫曰:「王獨不聞吳人之游楚者乎?楚王甚愛之,病,故使人問之,曰:『誠病乎?意亦思乎?』左右曰:『臣不知其思與不思,誠思則將吳吟。』今軫將為王吳吟。王不聞夫管與之說乎?有兩虎爭人而斗者,卞莊子將刺之,管與止之曰:『虎者,戾蟲;人者,甘餌也。今兩虎爭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子待傷虎而刺之,則是一舉而兼兩虎也。無刺一虎之勞,而有刺兩虎之名。齊、楚今戰,戰必敗。敗,王起兵救之,有救齊之利,而無伐楚之害。計聽知覆逆者,唯王可也。計者,事之本也;聽者,存亡之機也。計失而聽過,能有國者寡也。故曰:計有一二者難悖也,聽無失本末者難惑。」(秦策二)

曾參殺人

秦武王謂甘茂曰:「寡人慾車通三川,以闚周室,而寡人死不朽乎?」甘茂對曰:「請之魏,約伐韓。」王令向壽輔行。

甘茂至魏,謂向壽:「子歸告王曰:『魏聽臣矣,然願王勿攻也。』事成,盡以為子功。」向壽歸以告王,王迎甘茂於息壤。

甘茂至,王問其故。對曰:「宜陽,大縣也,上黨、南陽積之久矣,名為縣,其實郡也。今王倍數險,行千里而攻之,難矣。臣聞張儀西並巴、蜀之地,北取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以為多張儀,而賢先王。魏文侯令樂羊將,攻中山,三年而拔之。樂羊反而語功,文侯示之謗書一篋,樂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主君之力也。』今臣羈旅之臣也,樗里疾、公孫衍二人者,挾韓而議,王必聽之,是王欺魏,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逾牆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今臣之賢為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適三人,臣恐王為臣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聽也,請與子盟。」於是與之盟於息壤。(秦策二)

處女借光

甘茂亡秦,且之齊,出關遇蘇子,曰:「君聞夫江上之處女乎?」蘇子曰:「不聞。」曰:「夫江上之處女,有家貧而無燭者,處子相與語,欲去之。家貧無燭者將去矣,謂處女曰:『妾以無燭,故常先至,掃室布席,何愛餘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賜妾,何妨於處女?妾自以有益於處女,何為去我?』處女相與以為然而留之。今臣不肖,棄逐於秦而出關。願為足下掃室布席,幸無我逐也。」蘇子曰:「善,請重公於齊。」(秦策二)

畫蛇添足

昭陽為楚伐魏,覆軍殺將而得八城,移兵而攻齊。陳軫為齊王使,見昭陽,再拜賀戰勝,起而問:「楚之法,覆軍殺將,其官爵何也?」昭陽曰:「官為上柱國,爵為上執珪。」陳軫曰:「異貴於此者何也?」曰:「唯令尹耳。」陳軫曰:「令尹貴矣!王非置兩令尹也,臣竊為公譬可也。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巵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巵,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巵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軍殺將得八城,不弱兵,欲攻齊,齊畏公甚,公以是為名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戰無不勝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後歸,猶為蛇足也。」昭陽以為然,解軍而去。(齊策二)

土木偶相爭

孟嘗君將入秦,止者千數而弗聽。蘇秦欲止之,孟嘗君曰:「人事者吾已盡知之矣,吾所未聞者,獨鬼事耳。」蘇秦曰:「臣之來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見君。」

孟嘗君見之。謂孟嘗君曰:「今者臣來,過於淄上,有土偶人與桃梗相與語。桃梗謂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挻子以為人,至歲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則汝殘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則復西岸耳。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將何如耳?』今秦四塞之國,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則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嘗君乃止。(齊策三)

韓盧逐兔

齊欲伐魏。淳於髡謂齊王曰:「韓子盧者,天下之疾犬也。東郭逡者,海內之狡兔也。韓子盧逐東郭逡,環山者三,騰山者五,兔極於前,犬廢於後,犬兔俱罷,各死其處。田父見之,無勞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齊、魏久相持,以頓其兵,弊其眾,臣恐強秦大楚承其後,有田父之功。」齊王懼,謝將休士也。(齊策三)

狐假虎威

荊宣王問群臣曰:「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楚國相國)也,果誠何如?」群臣莫對。江乙對曰:「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帶甲百萬,而專屬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實畏王之甲兵也,猶百獸之畏虎也。」(楚策一)

④ 《戰國策 楚策四》與《馬說》在立場上有什麼不同

同:都記載了伯樂和千里馬的故事.
異:立場、結局不同.
《戰國策·楚策四》中那匹遭遇苦難的千里馬在遇到伯樂之後表現了無限的歡樂.
《馬說》,本文運用托物寓意的寫作手法,千里馬難遇伯樂,最終被埋沒.
結合作者韓愈當時的情況,韓愈有才能卻不得重用,自己好比被埋沒的千里馬,所以是站在千里馬的立意上.
伯樂則是去發現千里馬.

《戰國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西漢末劉向編定為三十三篇,書名亦為劉向所擬定。
其中《楚四》為書中第十七卷。

《馬說》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雜文,屬論說文體,原為韓愈所作《韓愈文選》中《雜說》的第四篇,「馬說」這個標題為後人所加。此文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公元795—800)。「說」是「談談」的意思,是古代一種議論文體裁。這篇文章以馬為喻,談的是人才問題,表達了作者對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不重視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

⑤ 戰國策楚策四,根據這段文言文,擴寫一個有關千里馬的故事

立即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

伯樂對駕車的人說:「這匹馬在疆場上馳騁,任何馬都比不過它,但用來拉車,它卻不如普通的馬。你還是把它賣給我吧。」

駕車人認為伯樂是個大傻瓜,他覺得這匹馬太普通了,拉車沒氣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伯樂牽走千里馬,直奔楚國。伯樂牽馬來到楚王宮,拍拍馬的脖頸說:「我給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馬像明白伯樂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響,引頸長嘶,聲音洪亮,如大鍾石磐,直上雲霄。楚王聽到馬嘶聲,走出宮外。伯樂指著馬說:「大王,我把千里馬給您帶來了,請仔細觀看。」

楚王一見伯樂牽的馬瘦得不成樣子,認為伯樂愚弄他,有點不高興,說:「我相信你會看馬,才讓你買馬,可你買的是什麼馬呀,這馬連走路都很困難,能上戰場嗎?」

伯樂說:「這確實是匹千里馬,不過拉了一段車,又餵養不精心,所以看起來很瘦。只要精心餵養,不出半個月,一定會恢復體力。」

楚王一聽,有點將信將疑,便命馬夫盡心盡力把馬喂好,果然,馬變得精壯神駿。楚王跨馬揚鞭,但覺兩耳生風,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後來千里馬為楚王馳騁沙場,立下不少功勞。楚王對伯樂更加敬重。

⑥ "驥遇伯樂"(出自《戰國策》)裡麵包含什麼成語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
一塵不染 大庭廣眾 兩敗俱傷 南轅北轍 亡羊補牢 門庭若市 反璞歸真 狡兔三窟 狐假虎威 驚弓之鳥
安步當車 不遺餘力 不翼而飛 側目而視 高枕無憂 汗馬功勞 畫蛇添足 揮汗成雨

⑦ 有誰知道出自《戰國策楚策四》的一個成語

卧cao泥馬(典故:出自《戰國策.楚策四》)
⑴形容識人不明.表示明明其能力不足.但上位者因回為種答種原因或糊塗.任其肆意妄為。⑵形容虛有其表,竊居名位者.表示即使給某人相應的地位.但其能力不足是無法改變的(等同於爛泥扶不上牆.沐猴而冠)。⑶形容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cao 槽

⑧ 戰國策。楚策四的記載伯樂於千里馬的故事

【譯文】您也聽說過千里馬的事嗎?千里馬老了,駕著裝鹽的車爬太行山。它的蹄子僵直了,膝蓋折斷了,尾巴被浸濕,皮膚也潰爛了,口水灑到了地上,汗水滿身流淌。被鞭打著爬到山路的中間,再也上不去了。
伯樂遇到了它,從車上跳下來,抱住它痛哭,並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給它披上。
千里馬於是低下頭嘆了一口氣,又昂起頭高聲嘶叫,那聲音直上雲天,響亮得就好像金石發出來的一樣,這是為什麼呢?他知道伯樂是自己的知己啊。

這篇文章選自《戰國策·楚策四》,這則千里馬遇伯樂的故事是汗明見春申君時所引用的,他要用這個故事向君主闡明這樣一個道理:當政者要想得到真正的人才,就不僅要善於發現人才和恰當地使用人才,還要用伯樂愛護千里馬那種特殊的感情去理解和珍惜人才。

全文如下:
汗明見春申君,候問三月,而後得見。談卒,春申君大說之。汗明欲復談,春申君曰:「仆已知先生,先生大息矣。」汗明憱焉曰:「明願有問君而恐固。不審君之聖孰與堯也?」春申君曰:「先生過矣,臣何足以當堯?」汗明曰:「然則君料臣孰與舜?」春申君曰:「先生即舜也。」汗明曰:「不然。臣請為君終言之。君之賢實不如堯,臣之能不及舜。夫以賢舜事聖堯,三年而後乃相知也,今君一時而知臣,是君聖於堯而臣賢於舜也。」春申君曰:「善。」召門吏為汗先生著客籍,五日一見。

汗明曰:「君亦聞驥乎?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冪之。驥於是俛而噴,仰而鳴,聲達於天,若出金石聲者,何也?彼見伯樂之知己也。今仆之不肖,阨於州部,堀穴窮巷,沈洿鄙俗之日久矣,君獨無意湔拔仆也,使得為君高鳴屈於梁乎?」

解紵衣以幕之:解開自己的麻布衣服蓋在馬身上。幕:蓋。

忻伯樂之知己也 :因為千里馬認為伯樂是它的知己的緣故。知己:就是了解自己,懂得自己的心的人。

中圻遷延,負轅不能上:是說千里馬走到了半山腰就再也走不動而輾轉不前,只駕著車轅但是卻爬不上山。

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伯樂遇到了千里馬,跳下車來拉著它哭起來。

俯而噴,仰而鳴,聲造於天:這時候千里馬低下頭喘著粗氣,又仰起頭嘶鳴,聲音震動九宵雲天.
【原文】君亦聞驥①乎?夫驥之齒至②矣,服③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④,尾湛胕潰⑤,漉汁⑥灑地,白汗交流,中阪⑦遷延⑧負棘而不能上。
伯樂遇之,下車,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幕之⑨。
驥於是俛而噴⑩,仰而鳴,聲達於天,若出金石聲者⑾,何也?彼⑿見伯樂之知己也。 2011-8-13 11:06:28

⑨ 戰國策·楚策四的篇章

《戰國策·楚策四》共有13篇文章。分別為:
或謂楚王
魏王遺楚王美人
楚王後死
庄辛謂楚襄王
齊明說卓滑以伐秦
或謂黃齊
長沙之難
有獻不死之葯於荊王者
客說春申君
天下合從
汗明見春申君
楚考烈王無子
虞卿謂春申君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