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郢人一文用自己的語言敘述郢人的故事
1. 郢人的翻譯
莊子
去送葬,路過
惠子
的墓地,回頭對跟從者說:「
郢都
有個人用石灰塗在他的鼻內尖上,像蒼蠅翅膀(那樣薄)容,讓一個叫石的工匠用斧頭削掉它。姓石的工匠揮起斧子像一陣風似的,放手砍去,石灰都砍掉了而鼻子一點沒受傷。那個郢都人站著面不改色。宋元君聽說了這件事,召來姓石的工匠說:『你試著替我砍一下鼻子上的石灰。』姓石的工匠說:『我曾經的確能砍過,不過,我砍的對象已經死了很久了。』自從惠子先生死後,我沒有用來對象了,我沒有跟自己談論道理的人了!」
2. 《郢人》這則寓言故事的寓意 是什麼
比喻知音難遇之感,
「知音」往往終生不遇,
因而「運斤成風」成了千年流傳的成語.後來也用郢人代指知音.
3. 郢人《莊子》的古文翻譯
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1)。惠子曰:「與人居(2),長子老身(3),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4)!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5)。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6),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7),自以為不通乎命(8),故止也。」
【譯文】
莊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表示弔唁,莊子卻正在分開雙腿像簸箕一樣坐著,一邊敲打著瓦缶一邊唱歌。惠子說:「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輩子,生兒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傷心哭泣也就算了,又敲著瓦缶唱起歌來,不也太過分了吧!」
莊子說:「不對哩。這個人她初死之時,我怎麼能不感慨傷心呢!然而仔細考察她開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來就不曾具有形體,不只是不曾具有形體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氣。夾雜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變化而有了元氣,元氣變化而有了形體,形體變化而有了生命,如今變化又回到死亡,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運行一樣。死去的那個人將安安穩穩地寢卧在天地之間,而我卻嗚嗚地圍著她啼哭,自認為這是不能通曉於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
【原文】
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慢其鼻端(1),若蠅翼,使匠石斲之(2)。匠石運斤成風(3),聽而斲之(4),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5)。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匠石曰:『臣則嘗能斲之。雖然,臣之質死久矣(6)。』自夫子之死也(7),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
【譯文】
莊子送葬,經過惠子的墓地,回過頭來對跟隨的人說:「郢地有個人讓白堊泥塗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蠅的翅膀那樣大小,讓匠石用斧子砍削掉這一小白點。匠石揮動斧子呼呼作響,漫不經心地砍削白點,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卻一點也沒有受傷,郢地的人站在那裡也若無其事不失常態。宋元君知道了這件事,召見匠石說:『你為我也這么試試』。匠石說:「我確實曾經能夠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點。雖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夥伴已經死去很久了。」自從惠子離開了人世,我沒有可以匹敵的對手了!我沒有可以與之論辯的人了!」
【原文】
莊周遊於雕陵之樊(1),?一異鵲自南方來者,翼廣七尺,目大運寸(2),感周之顙而集於栗林(3)。莊周曰:「此何鳥哉,翼殷不逝(4),目大不??」蹇裳躩步(5),執彈而留之(6)。?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蜋執翳而搏之(7),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8),見利而忘其真(9)。莊周怵然曰(10):「噫!物固相累(11),二類相召也!」捐彈而反走,虞人逐而誶之(12)。
莊周反入,三月不庭(13),藺且從而問之(14):「夫子何為頃間甚不庭乎(15)?」莊周曰:「吾守形而忘身,觀於濁水而迷於清淵。且吾聞諸夫子曰:『入其俗,從其令(16)』。今吾游於雕陵而忘吾身,異鵲感吾顙,游於栗林而忘真,栗林虞人以吾為戮(17),吾所以不庭也。」
【譯文】
莊子在雕陵栗樹林里遊玩,看見一隻奇異的怪鵲從南方飛來,翅膀寬達七尺,眼睛大若一寸,碰著莊子的額頭而停歇在果樹林里。莊子說:「這是什麼鳥呀,翅膀大卻不能遠飛,眼睛大視力卻不敏銳?」於是提起衣裳快步上前,拿著彈弓靜靜地等待著時機。這時突然看見一隻蟬,正在濃密的樹蔭里美美地休息而忘記了自身的安危;一隻螳螂用樹葉作隱蔽打算見機撲上去捕捉蟬,螳螂眼看即將得手而忘掉了自己形體的存在;那隻怪鵲緊隨其後認為那是極好的時機,眼看即將捕到螳螂而又喪失了自身的真性。莊子驚恐而警惕地說:「 啊,世上的物類原本就是這樣相互牽累、相互爭奪的,兩種物類之間也總是以利相召引!」莊子於是扔掉彈弓轉身快步而去,看守栗園的人大惑不解地在後面追著責問。
莊子返回家中,整整三天心情很不好。弟子藺且跟隨一旁問道:「先生為什麼這幾天來一直很不高興呢?」莊子說:「我留意外物的形體卻忘記了自身的安危,觀賞於混濁的流水卻迷惑於清澈的水潭。而且我從老聃老師那裡聽說:『每到一個地方,就要遵從那裡的習慣與禁忌。』如今我來到雕陵栗園便忘卻了自身的安危,奇異的怪鵲碰上了我的額頭,遊玩於果林時又喪失了自身的真性,管園的人不理解我又進而侮辱我,因此我感到很不愉快。」
4. 文言文《郢人〈莊子〉》翻譯成現代文一句一譯
莊子送葬,經過惠子的墓地,回過頭來對跟隨的人說:「有個楚國的人把白堊泥塗抹了他自己的鼻尖,但白色的泥土好像蒼蠅的翅膀那麼薄,讓一個叫「石」的匠人用斧子砍削掉這一小白點。石匠人揮動錛子好像疾風一樣掠過,聽任他砍削白點,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卻一點也沒有受傷,楚國人的人站在那裡不改變臉色。宋元君知道了這件事,召見匠石說:『你也為我這么試試'匠石說:'我確實曾經能夠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點。即使這樣那麼,我的搭檔已經死去很久了。'自從惠子離開了人世,我沒有什麼人可以用來做搭檔了!我無法與人論辯了!」
5. 《郢人》和《伯牙善鼓琴》的故事內容分別是什麼
《郢人》故事內容是:一、郢人運斤 莊子送葬,經過惠子的墓地,回過頭來對跟隨的人說:「有個楚國的人把白堊泥塗抹了他自己的鼻尖,但白色的泥土好像蒼蠅的翅膀那麼薄,讓一個叫「石」的匠人用斧子砍削掉這一小白點。石匠人揮動錛子好像疾風一樣掠過,聽任他砍削白點,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卻一點也沒有受傷,楚國人的人站在那裡不改變臉色。宋元君知道了這件事,召見匠石說:『你也為我這么試試.'匠石說:'我確實曾經能夠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點。即使這樣那麼,我的搭檔已經死去很久了。'自從惠子離開了人世,我沒有什麼人可以用來做搭檔了!我無法與人論辯了!」二、郢人學步 相傳古代燕國的首都郢,有這么一個人,史書上沒有關於他的名字的詳細記載。史書上稱其為「郢人」,這個郢人一有錢,就是喜歡出國旅遊考察,到了趙國,才知道天下之大、人間之美,趙國乃是禮儀之邦。在邯鄲,趙天子腳下,則更是人人講禮貌,事事依規范。郢人一到趙國,就很有一些目不暇接了,更令郢人感到興奮的是,邯鄲人的走路姿態,也就是所謂的「步姿」,郢人感到非常地尊貴文雅好看,郢人整天沉醉其中,恍若置身天堂,樂不思蜀。且說這一天,郢人在又一次細細品味、欣賞完邯鄲人的步姿後,突發奇想,聯想到本國人的走路姿態,感覺很是不爽,他越來越覺得很有必要引進引進趙國人的先進步姿,讓本國人的步姿也優美起來,於是,郢人擼起袖子,開是學步了。這一學不打緊,郢人做夢也沒有想到他自己竟然愚蠢到了如此地步,非但「邯鄲步」沒有學會,就是連他原來賴以直立行走的步姿也給忘記了。到了他歸國的日子,萬般無奈之際,他不得不像一隻老烏龜一樣,用自己的四肢,爬著離開了趙國,回到了自己的國家。這就是古代成語「郢人學步」的故事。
《伯牙善鼓琴》的故事內容是: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善於傾聽。伯牙彈琴,內心想著高山。鍾子期贊嘆道:「好啊,巍巍峨峨就像泰山一樣!」心想流水。鍾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盪盪就像長江大河一樣!」凡是伯牙彈琴時心中所想的,鍾子期都能夠從琴聲中聽出來。有一次,伯牙在泰山北面遊玩,突然遇上暴雨,被困在岩石下面;一時悲起,就取琴彈奏起來。起初他彈了表現連綿大雨的曲子,接著又奏出了表現高山崩坍的壯烈之音。每奏一曲,鍾子期總是就悟透其中旨趣。伯牙便放下琴,長嘆道:「好啊,好啊!您心裡想的和我想的一樣。我如何能隱匿自己的心聲呢?」
6. 《郢人》和《伯牙善鼓琴》二則古文的翻譯
《郢人》譯文:楚國的京城郢都有一個人在自己的鼻尖上抹了一點像蒼蠅翅膀大小的一塊白粉,讓一個叫石的匠人用斧頭把它砍下來。匠石掄起帶著呼呼風聲的斧頭砍下去。結果白粉完全除掉了,而鼻子卻一點兒也沒有受傷。郢人不僅臉色未變,連眼睛都沒有眨一下。宋元君聽說這事後,讓匠石給自己再表演一次。匠石回答說:「我確實曾經砍過,但是能夠讓我施展技術的那個人如今已經死去很久了。」
《伯牙善鼓琴》譯文:伯牙善於彈琴,鍾子期善於傾聽。伯牙彈琴,意念出現登高山的情景,鍾子期聽了贊嘆道:「好啊, 山高呀像泰山!」伯牙彈琴 時,意念出現流動的水,鍾子期贊嘆道:「好啊,水勢盛大呀像江河 。」 伯牙心中想到的 ,鍾子期一定能夠領會琴意。伯牙在泰山的北面 游歷,突然遇見大雨,停留在岩石下面,心裡悲傷,就拿過琴來彈奏。開始彈奏大雨的琴曲,又創作了山崩的音樂,曲子每次彈奏,鍾子期就能完全點明他的情趣。伯牙停止彈琴嘆息說:「好啊,好啊,你所聽到的心意, 想像到的就如同我心裡所想像到的一樣。我到哪裡隱藏自己的聲音呢?」
7. 根據《郢人》一文,用自己的語言敘述「郢人」的故事
其他回答
這個是《伯牙絕弦》。
原版: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至於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像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8. 郢人莊子借用什麼故事表達什麼感情有什麼啟示
1.(1)好像;(2)揮動;(3)(砍)干凈;(4)表演2.D3.運斤成風,比喻手法純熟,技術高超4.我倒是會使斧頭(砍鼻子尖上的灰),可是我那位搭檔死去很久了。 5.表達了知音難求的心情;慨嘆自惠子死後,他就沒有可以談話的知己了,表達對老友的懷念。 6.依賴,能夠產生力量,帶來奇跡……(意思對即可)
9. 類文閱讀。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 ① 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 ② 之。匠石運
1.(1)好像;(2)揮動;(3)(砍)干凈;(4)表演 2.D 3.運斤成風,比喻手法純熟,技術高超 4.我倒是會使斧頭(砍鼻子尖上的灰),可是我那位搭檔死去很久了。 5.表達了知音難求的心情;慨嘆自惠子死後,他就沒有可以談話的知己了,表達對老友的懷念。 6.依賴,能夠產生力量,帶來奇跡…… (意思對即可) |
10. 郢人全文翻譯
莊子去送葬,路過惠子的墓地,回頭對跟從者說:「郢都有個人用石灰塗專在他的鼻尖上,像蒼蠅翅屬膀(那樣薄),讓一個叫石的工匠用斧頭削掉它。姓石的工匠揮起斧子像一陣風似的,放手砍去,石灰都砍掉了而鼻子一點沒受傷。那個郢都人站著面不改色。宋元君聽說了這件事,召來姓石的工匠說:『你試著替我砍一下鼻子上的石灰。』姓石的工匠說:『我曾經的確能砍過,不過,我砍的對象已經死了很久了。』自從惠子先生死後,我沒有用來對象了,我沒有跟自己談論道理的人了!」